從“超生游擊隊”到“黑心小作坊”_第1頁
從“超生游擊隊”到“黑心小作坊”_第2頁
從“超生游擊隊”到“黑心小作坊”_第3頁
從“超生游擊隊”到“黑心小作坊”_第4頁
從“超生游擊隊”到“黑心小作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從“超生游擊隊”到“黑心小作坊”

圖大爺,河南淮濱人,生于20世紀40年代初。大兒子來北京十余年,一家人隨后不斷來京,包括二兒子一家、三兒子一家、女兒一家,現(xiàn)在在北京四世同堂。前幾年開始,他和老婆一起在冷水村經(jīng)營半撿半收的廢品生意。

在我們的城市,像圖大爺這樣的角色和形象,你不會陌生——身披破舊變色的軍大衣,頭發(fā)和胡子花白,身材佝僂,發(fā)黑的臉上滿是皺紋,看起來比實際年紀要蒼老,外地腔調(diào),駝背彎腰,四處搜尋,在橋洞下、街角里捆扎撿到的廢品。他就是那個收破爛兒的河南老大爺,然而你不會知道這個老大爺?shù)墓适拢核麖哪膬簛??為什么來?住在哪兒?有什么樣的家庭?/p>

熱心好客的老人家

和圖大爺最初的接觸是在冬天,我們直接闖進他的家里。他租住在冷水村的一個小院,和老婆、3個兒子、兒媳,以及孫子、孫女,一大家人住在一起。女兒和女婿也住在同一個村子。這個小院對于他們一大家人來說,正好適合。一進門左邊是一排小屋,每個小家庭一間,右邊有一個小棚子,當作簡易的廚房,還有一個小院子,堆放著大爺積攢的廢品,為了遮風擋雨,也搭了一小片棚子。第一次看見他們壯觀的布鞋山,都會嘆為觀止,一雙雙灰白色的布鞋,有的很破,有的還挺新的,從地上排開往上堆約寬3米、高2米的面積,起碼有幾百雙鞋,應當能賣出不少錢,走的時候他甚至還熱心地問我們,鞋子要不要挑一雙帶上。

以后每次見圖大爺,他都熱心地邀我們進他的屋子里去坐。他的房間和這個村子里其他的屋子差不多,十一二平方米,里面黑乎乎的,有簡單的柜子和一臺電視。還有兩張床,空著一張,圖大爺說是為有時候過來探望他的親戚準備的。比起這個村子里常見的出租屋,他這間好像更黑、更冷、更雜亂。在光線好的時候,我才看明了,原來房間被各式各樣的舊貨堆滿了,甚至還有一大堆舊玩具,大都是從廢品中撿回來,計劃再利用的。電視機也是從廢品里撿的。一到他家,他就叫我們坐在床上,然后開啟電視??墒请娨晧牧?,僅有的3個臺都特別模糊,還有刺刺啦啦的噪音。他問我們會不會修,還把遙控器遞過來請我們調(diào)一調(diào)。我們注意到這個滿是污垢的舊遙控器和電視不配套,一問才知道,遙控器也是從其他地方弄到的舊貨。

在冷水村,收廢品或者撿垃圾的人,把廢品中可以用的東西收回來自己用的狀況并不普遍。有的人是堅決不用,有的人偶然見到確實還不錯的東西,才會撿回來再利用。尋常來說,他們可能會回收利用的東西主要是衣物,特別是鞋子,還有給小孩子的玩具。像圖大爺這樣,大量地從廢品中揀出東西來自己用,還是很少見的,當時就讓我們覺得這位從河南農(nóng)村跑來北京撿破爛兒的老人特別可憐。

現(xiàn)實當然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簡單。確實,圖大爺樣子老邁,穿得破爛,用的盡是些廢品。他彎腰挑揀廢品、弓著背拉車的樣子,看起來不免有些讓人心酸。不過,越是了解圖大爺?shù)墓适?,就越是覺得這個家庭不簡單,他們的故事令人意想不到,積極的底層生存策略令人驚嘆和佩服。

圖大爺為人熱心淳樸、不設防范,說起“姓圖的老爺子〞,村子里的人無論本地的外地的,好多都認識他。你跟他搭話他就跟你聊;你上門,他就請你進家里坐;你要走了,他還三番兩次地留你吃飯。最讓我們感動的是,有次去他家找他聊,離開的時候,他問:“包湯圓會嗎?〞我們古怪他為什么這樣問,回復說:“會一點。〞他說:“好,晚上在這兒吃飯吧,包湯圓。〞我們迅速推辭,起身計劃離開,聽見他喃喃地說:“你們可憐。〞我們不解,問:“什么?〞他說:“學生不簡單!學生最可憐了。〞

圖大爺?shù)墓适?,還是讓我們從頭說起。初次見面,他問:“你們跟我說說,你們是來干什么的?〞我們解釋說是學社會學的學生,這是在做社會調(diào)查。聊過才發(fā)現(xiàn),雖然圖大爺人很好說話,也愛交朋友,但在所有的訪談對象中,他是最難交流和理解的。這不僅僅是由于他的濃重腔調(diào),還由于他的表述和用詞令人費解。所以好多時候,雖然聊得很熱絡,但其實是我們問問題,他自說自話??傆X得圖大爺想跟我們說好多話,但大約我們只能聽懂很小一部分。有時候,在圖大爺家閑聊,感覺像穿越時空,到了一個比黑白電視的年代更長久的昏暗時空,音像模糊不清,兩邊的人在對話,但大部分時候卻牛頭不對馬嘴。

另辟蹊徑的求生之道

圖大爺這年不到70歲,來自河南淮濱,這是他在北京的第四個年頭。實際上,圖大爺不是標準的農(nóng)民。年輕時,也就是1958年,大煉鋼鐵,他曾經(jīng)被招到武漢鋼鐵廠做工人。圖大爺還是個8級電焊技工,現(xiàn)在說起來,他還是相當驕傲,說自己當年懂技術、掙工資,別人也都瞧得上,“以前在家,我是先生哩〞。實際上圖大爺相留心靈手巧,到現(xiàn)在都是剪紙高手。1966年,他又應征入伍,進部隊當了4年兵。當時,他有一個老母親在家,他們那兒又有種說法:“7級工,8級工,趕不上社員一溝蔥。〞經(jīng)不住別人勸告,當兵終止后,他回老家了。雖然戶口在廠里,但是又在老家重新分了地。幾年后回廠里,廠里說已經(jīng)把他的戶口銷了。一來二去,又變成了農(nóng)民,廠里的福利也沒下落。

說到為什么來北京,得到的答案又是出人意料的。他直言不諱,說是為了躲避家鄉(xiāng)的計劃生育。這個“超生游擊隊〞最終落地北京尋求機遇,一家人干各種各樣的活計,分工合作,充分發(fā)揮各自所長,以求在京城邊緣的這樣一個村子里生存。大兒子給人打工,有時候又靠給人送菜賺錢。二兒子和三兒子來京以后,除了打散工,還做過不少小生意,從煎餅到饅頭都賣過,曾經(jīng)干過的事很雜,但是以我們估量,還是積累了一些本錢。如今三兒子開了一家小飯館,服務著同樣是外來打工者的顧客,還有輛價值五六萬的二手小貨車。雖然車窗被村里淘氣的孩子給砸了,但可以看出來,圖大爺看著這輛車還是有些高傲的神色。女兒、女婿也有車,靠給人送液化氣賺錢。

老兩口兒從前幫忙帶孫子,后來開始撿破爛兒,本來想是補貼家庭收入,現(xiàn)在孫子已經(jīng)長大上學去了,沒想到專業(yè)撿賣廢品利潤還不錯,倒成了家里一大經(jīng)濟來源。圖奶奶跟我們說,這些年過去,老家的計生辦已經(jīng)不會跟他們計較了,但是他們已經(jīng)無意回老家了,由于二老認為在老家地里勞動,不但要賠錢(澆水、肥料、種子成本高漲),而且勞動力的付出與收獲完全不成比例,倒不如一家子留在北京。圖奶奶的說法是:“在北京撿破爛兒一天起碼能賺幾塊錢,在老家一天都在愁從哪里能弄一個錢。〞

在冷水村,廢品性業(yè)有一個不成文、但大家都知道的地域分工。河南人或走街串巷,或開辦站點,廢品是拿錢收購的。而四川人是靠撿,假如交錢,也是為了承包一個小區(qū)或者一片地方的垃圾。在這一點上,圖大爺和那些開廢品收購點的河南人不大一致,他的廢品來源更豐富,有收的也有撿的,還著名義上是收,但實際上別人并不向他要錢的,而且他很聰明地開拓了一個別的同行都沒有涉足的疆域——村子后面的山里。山上有些單位,本來不允許外人進去,但是那些人看老兩口兒年紀這么大,卻無論酷寒酷暑、刮風下雨都彎著腰在那里撿垃圾,很是可憐,于是干脆每天把飯盒、瓶子和其他的廢品收好,定期交給他們。這些單位還不時有一些小建筑工程——不用說,廢品全部留給二老。就這樣,圖大爺利用自己是老人的身份,又會為人,建立起這種長期的關系,加上半收半撿的策略,貨源充沛,其實在冷水村干得還不錯,收入不菲。從堆積的布鞋山和每天用車拉進拉出的貨就能看出來,他的生意甚至比其他年紀輕的人做得還好。圖大爺兩口子以自己的聰慧和策略,在這個即便是非正式經(jīng)濟領域,競爭也異常強烈的市場上,逐漸摸索出一條生存之道,絕不簡單。

說回圖大爺開餐館的三兒子,我們問起餐館在哪里,本來想要去看一下,把二老說不明白的事問明了,但沒有想到圖大爺竟然說,兒子最近被抓進監(jiān)獄里去了!去年端午進去的,已經(jīng)關了8個月,還差一個月就要出來了。問為什么,圖大爺滿腔憤怒,說是“包粽子〞被抓了。后來才搞明白,原來每年端午節(jié),三兒子都會制作一批粽子賣。去年正在晾曬清洗完的粽子葉,被執(zhí)法人員看見,“執(zhí)法人說是太臟,就被抓起來了〞。我們估計,除了衛(wèi)生條件問題,生怕他們也沒有什么營業(yè)執(zhí)照,實際上在冷水村范圍內(nèi),大部分小生意小作坊之所以能生存,就是由于他們都沒有依照規(guī)矩申請執(zhí)照,而假如他們必需辦理經(jīng)營許可證、衛(wèi)生執(zhí)照之類的行政手續(xù),生怕好多人就不會干了。首先,他們并不了解這一系列申請審批的手續(xù);就算了解,對他們而言辦手續(xù)成本也太高,根本無法小本經(jīng)營。

“黑作坊〞的經(jīng)營者在新聞媒體上常見,對于我們而言,這是第一次聽到那些“來源不明的黑心小吃〞制的敘事。從圖大爺?shù)慕嵌?,兒子被抓很不公?從執(zhí)法人員或者主流媒體的角度,取締這些無牌照經(jīng)營的黑心老板勢在必行。

但從我們希望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的角度,又看出事實的另一部分:在有大量外省農(nóng)民工為了服務城市化需求而居留北京的這種邊緣地區(qū),一天要解決三餐,他們無力在市區(qū)消費,也沒有自己做飯的條件(住在沒有廚房的宿舍、自己做飯成本太高等),而有食品安全保障的大型連鎖食品店也不樂意在那里開店,畢竟這三餐如何解決?可能就得依靠像圖大爺兒子這樣持點小本金,有點廚藝,肯冒風險,肯一年不放假,以低成本進貨、售賣低廉熟食,并以好味道、低價格、分量足,滿足這一群體的吃飯問題。我們無意為圖大爺?shù)膬鹤踊蛘摺昂谧鞣花曓q護,只是在冷水村范圍里,可能所有的餐飲服務者都像圖大爺兒子一樣,根據(jù)時節(jié)和市場的需求變化,制作食品營生,悄悄地便利著附近大批的農(nóng)民工,他們很難有什么執(zhí)照。

可能在部分主流媒體報道里,圖大爺?shù)膬鹤邮菍iT欺騙人、毫無道德的黑心小販,但另一部分的事實是,他們是大部分城鄉(xiāng)接合部熟食小作坊主的縮影,他們以各種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千方百計地在城市的邊緣尋求著生存機遇,供給著一個主流話語體系之外、主流市場不感興趣但人數(shù)巨大的低端消費群體的生活必需品。而巨大的“外來人口〞的“低端〞市場需求,雖然易為大企業(yè)忽略,卻給同樣是進城謀生的農(nóng)民提供了一點點機遇。

回頭再看圖大爺?shù)募彝v史,簡直可以編成電視?。浩胀ǖ霓r(nóng)民家庭,為了逃避計劃生育,翻山越嶺,從偏遠的山區(qū)跑到北京的角落,另謀活力,重新做人,終究稍微安置,老兩口兒靠的是不怕臟、不怕苦加上奇妙的經(jīng)營策略;兒子們靠的則是小本生意,勇于冒險,看準了市場需求隨機應變,在非正式經(jīng)濟中尋覓微薄的利潤空間,一家人分工合作,在北京圖的不過是溫飽和平安。但是,他們以前是“超生游擊隊〞的逃兵,現(xiàn)在變成“黑心作坊〞老板。縱然落地北京近20年,那些歧視農(nóng)村人的刻板印象,從來沒有離開過他們,實際上在北京這種四處是門檻的大都市,他們也只能在這些刻板印象的框架里努力創(chuàng)造空間,聰明、豐富但委屈地繼續(xù)生存。

而城市產(chǎn)生的垃圾,就像磁石一樣,緊貼著這些住在城市邊緣的底層移民,好多時候與他們的工作居住點為鄰,成為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