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材料角度探討汽車動力電池壽命衰減老化的機理_第1頁
從材料角度探討汽車動力電池壽命衰減老化的機理_第2頁
從材料角度探討汽車動力電池壽命衰減老化的機理_第3頁
從材料角度探討汽車動力電池壽命衰減老化的機理_第4頁
從材料角度探討汽車動力電池壽命衰減老化的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前,純電動汽車是未來可持續(xù)交通的最有前途的方法,而電動汽車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之所以用于電動汽車,原因是它與其他電池技術路線相比,鋰離子電池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和壽命穩(wěn)定性。下圖顯示了傳統(tǒng)燃油車和電動汽車(EV)每公里產生的二氧化碳量,它同時也說明了汽車電動化,更加有利于消除溫室氣體的排放。與傳統(tǒng)的汽油或柴油車輛相比,混合動力電動車輛(HEV)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三分之一,這來自于電動機和電池在加速期間輔助內燃機工作并通過制動回收能量?;诖耸澜绺鲊荚诖罅Πl(fā)展以鋰離子電池為主要動力的新能源汽車。Ew>ncru女?quuxjewwv-e2,ot=?/m新IEw>ncru女?quuxjewwv-e2,ot=?/m新I首鄂窟翰□圈■Other*NGrcfofminq電動汽車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動力電池,因為它是車輛中最昂貴的部件。若要大規(guī)模使用純電動汽車,續(xù)航里程和成本是終端客戶需要克服的兩個最大問題。

CYCLING&CALENDARdistributionfordifferentvehicles(Source,Magna)Passenger(;irCyclingTruckCYCLING&CALENDARdistributionfordifferentvehicles(Source,Magna)Passenger(;irCyclingTruck初可宣踉E包池圈CYCLING| |CALENDAR對于電動車的使用來說,通常有三種場景:靜止(停車)充電和行駛。對于三種場景中的每一種,都需要對電池做相應的老化研究,其揭示老化機理并分析電池老化對諸如充電狀態(tài)(SoC)或溫度等不同影響因素的敏感性。老化研究所用的是松下量產的18650-2800型高能量電池,負極材料為石墨,正極材料為鋰鎳鉆鋁氧化物(NCA)。鋰離子電池老化的基本原理盡管鋰離子電池的壽命衰減速度比其他電池體系要慢,但隨著時間的增長,鋰離子電池的性能會變差,其中包括容量和功率的損失。這是由容量衰減和阻抗增加引起的。容量衰減可能源于電極活性材料的損失,可循環(huán)鋰的損失或內阻增加導致的極化現象,最終充放電提前終止。鋰離子電池的基本結構不再贅述了,包括正極,負極,集流體,隔膜,電解液(如下圖所示)鋰離子電池的各個組分都會老化降解失效,這里就以石墨負極和NCA正極的材料鋰離子電池為例,探討正負極活性材料,電解質,隔膜和銅鋁箔的主要降解機理。

AnodeCurrentlCollectorSeparatorCathodeCurrentAnodeCurrentlCollectorSeparatorCathodeCurrent3成皿負極材料石墨(包括天然和人造石墨)是電動汽車中使用的鋰離子電池負極的主要材料。石墨的老化效應主要來自于電極/電解質界面的變化,其中SEI的生長和金屬鋰的沉積(析鋰)是主要的降解機制。除此之外,在正負極和SEI膜中可以也觀察到如應力膨脹等機械方面的老化降解。首先說說是SEI膜,負極石墨與電解液界面上通過界面反應,這些反應包括電解質溶劑的還原和鋰鹽的分解。所得的還原產物在負極活性材料的表面形成了一層鈍化膜,即所謂的固體電解質界面(SEI)。SEI的組成和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活性物質,溶劑,鋰鹽和電解液添加劑,以及化成過程。典型碳酸鹽電解質(例如EC,EMC,DMC)的與作為鋰鹽的LiPF6分解反應產物是Li2CO3,ROCO2Li,(CH2OCO2)Li2和LiF?;谟袡C反應產物SEI經常是用雙層結構來描述:密實的內層,含有無機鹽的軟外層。理想的SEI具有低導電率,可允許透過鋰離子,但對其他電解質組分不可透過。因此,SEI抑制了進一步的電解質分解和負極降解。此外,理想的SEI具有均勻的形態(tài)和化學組成以確保電流分布均勻。SEI的形成和生長會消耗可循環(huán)鋰,導致不可逆的容量衰減,特別是在電池化成和前幾個循環(huán)期間。長期來看,SEI滲透到電極的孔隙中,還可能滲透到隔膜的孔隙中,這可能導致電極的活性表面積減小,降低了電池的容量增加了內阻°SEI的生長也會受到正極老化反應的影響;例如過渡金屬的溶解,相應機理將在接下來關于正極活性物質降解的部分中描述。

Graphiteexfoliation,crackingSEIdissolution,precipitationPositive/NegativeinteractionsLithiumplatingandsubsequentcorroston迂GGraphiteexfoliation,crackingSEIdissolution,precipitationPositive/NegativeinteractionsLithiumplatingandsubsequentcorroston迂G新能源電池圈SEIconversion,stabilizationandgrowth第二個是析鋰所帶來的影響。我們知道充電的過程若是將溶解在電解液中的鋰離子還原成負極活性材料表面上的金屬鋰,注意這里是表面上,這種反應不是常規(guī)的嵌入負極活性材料的晶格結構中。當負極電位下降到Li/Li+的標準電位以下時這個現象就可形成。接下來一些金屬鋰與電解質反應并形成不可逆地不溶性的副產物,進而就會導致負極SEI生長,甚至形成枝晶。副產物還可以填充到活性材料和隔膜的孔隙中并隔絕某些電極區(qū)域,使之失去活性。如下圖所示,在較高的SoC中,電池的特定電壓平臺可以識別過量的鋰電鍍。該過程可以在充電過程中觀察到,并且在隨后的靜置時間或者電池放電時再次消失。通過量熱法或庫倫效率的高精度測量可以檢測到少量鋰析出。雖然電鍍析鋰在充電過程之后的休息期間消失并且嵌入負極,但是沉積的鋰的一部分與電解質反應。沉積的鋰與電解質的反應會消耗可循環(huán)的鋰,進一步降低電池的容量。由于石墨的平衡電位低,特別是在高SoC下,石墨表面很容易發(fā)生這種析鋰電鍍。隨著SoC的提高,充電電流的增加和溫度的降低,鋰電鍍會增加。此外,大顆粒和低孔隙率的厚電極比具有小顆粒和高孔隙率的薄電極更易于鍍鋰??傮w而言,金屬鋰電鍍可以被認為是充電過程中的副反應,這必然導致可循環(huán)鋰的消耗并且因此導致容量衰減。第三個是機械應力的影響,鋰離子嵌入和脫出會導致負極活性材料的體積變化。嵌入過程中平行石墨層之間的膨脹高達10%。在電池整個循環(huán)過程中,石墨電極電池厚度的變化通常約為5%以上。體積的變化會導致負極SEI開裂,減弱了顆粒間的接觸,并且會由于C-C鍵斷裂而導致石墨負極材料的結構破壞。普遍認為,循環(huán)過程中的石墨膨脹和收縮會導致SEI出現裂紋,特別是在循環(huán)倍率較高的情況下。在裂縫處,裸露的活性材料重新與電解質接觸,并形成ISEIoSEI增長的加劇導致可循環(huán)鋰的消耗量增加。除了SEI中的裂紋和結構損壞之外,整個充放電循環(huán)中的體積變化會削弱活性材料顆粒之間的電接觸,并且還會導致活性物質與集流體脫落分層,增加了電芯的內阻,放電平臺下降,容量衰減。正極活性物質正極活性材料的降解是由循環(huán),過渡金屬溶解反應和表面成膜過程中的結構變化引起的。這里我們所說的降解機制都是關于NCA的。正極結構變化和機械降解。隨著正極活性材料的脫鋰和鋰化而發(fā)生的結構變化和相變是不可逆容量衰減的原因。我們知道鎳原子占據鋰離子鋰層位置(陽離子混排效應),可以通過鉆的某些取代和鋁的摻雜來減少這種無序化混排。NCA正極最常用的組成結構是LiNi0.8Co0.15Al0.05O2。盡管這種材料在結構穩(wěn)定性方面提供了實質性的改進,但在其顆粒表面仍然會出現幾納米厚并且具有非常低的離子電導率的立方巖鹽層。這種次表面巖鹽層的形成伴隨著氧的釋放和電解質的氧化,這個過程肯定會增加正極的阻抗。此外,NCA正極的高度去鋰離子后會導致一次不可逆轉的相變。在大約脫鋰程度55-60%的時候,NCA會發(fā)生晶格結構的不可逆扭曲,從而導致不可逆的容量衰減。因此,使用過程中必須避免電池過充。

在鋰離子電池的高SoC和低SoC變化中,NCA正極的體積變化正是發(fā)生在嵌入和脫出鋰過程中,這導致活性材料的機械應力增加。例如循環(huán)后觀察到NCA顆粒表面增加的微裂紋和更小的碎裂的NCA顆粒。阻抗增加也會受到NCA顆粒集流體之間接觸失效的影響,另外厚電極比薄電極對機械應力更敏感。一般來說,石墨/NCA鋰離子電池的阻抗增加主要來自正極。過渡金屬溶解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活性材料通常會遇到過渡金屬(例如錳,鉆和鎳)的溶解,這種過渡金屬溶解一般發(fā)生在正極高電位下,并且隨著溫度升高而加劇。錳尖晶石正極材料的過渡金屬溶解最為明顯。溶解的金屬離子遷移到負極被還原,它們進一步加劇SEI的增長,導致產氣增加,消耗可循環(huán)的鋰并導致容量衰減。雖然NCA電極比錳基正極更不容易發(fā)生過渡金屬溶解,但是有研究表明石墨負極的SEI中仍然可以發(fā)現一定量的鎳和鉆元素。

88000000oO0oO654321Edd~?M2p,*:5od,Dwunotu<電解液電解液會參與正負極電極表面膜形成的分解反應,Day等人通過差熱分析證明在循環(huán)過程中大量的鋰鹽被分解。鋰鹽的濃度決定了兩個電極之間的離子電導率,電解質的分解反應會影響鋰離子電池的歐姆電阻。負極處的電解質還原消耗可循環(huán)的鋰并導致容量衰減。對比來看正極處的電解質氧化不會消耗可循環(huán)的鋰,反而它會導致鋰的重新轉化進入正極,這可以說是一種可逆的自放電。但是這兩種類型的電解質分解都伴隨著產氣并增加電芯內部的壓力。此外,電解質分解可能會導致鋰離子電池局部變干,導致電流分布不均勻以及進一步加速電池性能的劣化。隔膜雖然鋰離子電池的隔膜是一種電化學惰性的薄膜,但它同樣會顯著影響鋰離子電池的性能。老化研究表明,電解質分解產生的沉積物會阻塞隔膜的孔隙,導致離子阻抗增加,并且還可能導致電極活性表面積減小。此外,機械應力會改變隔膜的孔隙度和曲折度,機械壓力和粘彈性蠕變可能會導致孔閉合,從而阻礙離子路徑并導致高頻阻抗的增加。隔膜孔堵塞會導致不均勻的電流分布,從而在鄰近的電極區(qū)域產生局部高電流和超電勢,這增加了鋰電鍍析出的風險。集流體集流體分為銅箔和鋁箔,目前有兩種與鋰離子電池的集流體相關的主要降解機制。一方面,當電解液中存在酸性物質如HF時,集流體可能會發(fā)生電化學腐蝕,特別是在正極的鋁箔上,而且會導致鋁箔和正極活性材料之間的接觸電阻增加。當負極電位上升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