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在長江源頭各拉丹東》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在長江源頭各拉丹東》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在長江源頭各拉丹東》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在長江源頭各拉丹東》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在長江源頭各拉丹東》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在長江源頭各拉丹東》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學習并掌握生字詞,感知課文,了解游記的寫作特點。、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的脈絡,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情感目標:感受冰塔林的壯美,體會作者熱愛西藏的情感,激發(fā)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懷。教學重點、難點:1、了解游記的寫作特點,以及作者介紹長江源頭的順序與進程。2、感受各拉丹冬的壯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導語:播放導入視頻,長江發(fā)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各拉丹冬”,藏語為“高高尖尖的山峰”,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充滿未知與挑戰(zhàn),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女作家馬麗華一起去長江的源頭去探險?。ò鍟n題)二、作者介紹馬麗華,當代女作家,山東濟南人,中共黨員。長期從事《西藏文學》編輯工作。著有長篇報告文學《青藏蒼?!嗖馗咴茖W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終極風景》、《西藏之旅》,長篇散文《藏北游歷》、《西行阿里》、《靈魂像風》,《走過西藏》等。曾于1992年、2001年兩次獲得西藏珠穆朗瑪文藝獎,1994年獲莊重文文學獎,1997年《走過西藏》獲全國優(yōu)秀暢銷書獎,2011年以長篇小說《如意高地》獲第四屆老舍文學獎。三、背景資料藍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是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觀。作者馬麗華在西藏工作近三十年,足跡踏遍大半個西藏,寫下了許多介紹西藏的文章。1987年3月上旬,作者跟隨電影攝制組走進各拉丹冬,領略到壯美的雪山和奇異的冰塔林的景色,寫下了這篇游記。四、疏通字詞,整體感知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標畫出你覺得重要的詞語或者是不懂的詞語,待會兒我們互相交流一下;還有一個閱讀任務,就是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文章內容。(生讀概括全文 師評價總結)明確:本文記述了作者跟隨攝制組在各拉丹冬游覽的經歷。文中記述了游覽見聞,描摹了山水風光,抒發(fā)了作者的情思。我們把這類文章稱之為游記。一般而言,游記包括三個要素:所至(作者的游蹤);所見(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風貌);所感(作者由所見所聞而引發(fā)的所思所想)(板書三要素)五、再讀課文,理清脈絡1、接下來我們跟隨作者來游覽各拉丹東雪山的奇美風貌。那么同學們,我們首先要梳理一下,本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組織材料的?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邊讀邊標畫有關時間推移、地點轉換的標志性詞語,進而理清文章脈絡。明確:是以“我”的游蹤為線索組織材料的。哪些詞可以告訴我們作者的游覽路線?山腳冰塔林——草壩子——海拔接近六千米——冰叢礫石堆——走下礫石堆——沿冰河接近冰山——此地已達海拔六千米以上——第二天,進入冰塔林(移步換景,定點觀察)2、作者在游覽的過程中身體狀態(tài)怎么樣?多次寫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惡心,甚至覺得“要死了”,這些內容與文中的寫景有什么關系?產生了怎樣的表達效果?(作者多次寫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惡心,甚至覺得“要死了”,側面寫出了格拉丹東自然環(huán)境的艱險。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作者的身體狀況構成了文章的一條潛在線索,隨著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糕,作者對格拉丹東的感受與理解越來越細致,想象也越來越富有詩意。這樣的寫法,使讀者體會到作者的樂觀與堅強,也讓文章顯得更親切、真實、可信)六、合作品讀,賞析語句1、隨著立足點和觀察視角的變化,作者筆下的景物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下面請同學們按照分組合作品讀課文,找出描寫各拉丹冬雪山景物的語句,挑選最打動你的反復有感情地朗讀,要求把握景物的特點,學習寫景的手法,體會作者的情感。(學生代表朗讀,師生評價;賞析景物的特點,語句的寫法。)(板書景物特征寫景手法)2、過渡:作者由遠及近,采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展現(xiàn)了冰塔林神奇、壯美的特點。作者在寫景時,自然而然的產生了想象聯(lián)想,同學們繼續(xù)回歸文本,標畫出作者想象聯(lián)想的句子加以賞析?!斑@一派奇美令人眩暈, 造物主在這里盡情賣弄著它的無所不能的創(chuàng)造力”。這里的“眩暈”和“賣弄”是什么意思?傳達了作者怎樣的感受?(“眩暈”原指一種癥狀,感覺到自己或周圍的東西在旋轉,這里指“浩浩蒼蒼”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令人不知道看什么;“賣弄”原指有意顯示、炫耀,含貶義,這里指大自然的無窮創(chuàng)造力在格拉丹東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這兩個詞表現(xiàn)了作者面對冰峰、冰河、冰谷等景色感受到的震撼,以及基于人與自然的對比而產生的對自然的敬畏)“風聲一刻不停地呼嘯,辨不清風何來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來它就在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紛紛揚揚地掃蕩著,又紛紛揚揚地灑落在河灘上、冰縫里?!眲h去加點的部分,全句的表達效果會有怎樣的變化?(刪去后,全句就只是對眼前景物的實實在在的描寫,缺少了對大自然漫長歷史和永恒運動的想象。沒有了想象之美,景物也就缺少了神韻)“端詳著冰山上縱橫的裂紋,環(huán)繞冰山的波狀皺褶想象著在漫長的時光里冰川的前進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長,這波紋是否就是年輪?!弊髡呤窃鯓用鑼懕降牧鸭y和皺褶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作者并不去詳細描寫冰山裂紋和皺褶的形狀,而是由此寫到關于冰山形成變化的想象,把冰山的皺褶想象成樹的年輪,這樣的寫法能讓讀者聯(lián)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的漫長、反復的變化,由此認識到,這冰山、冰川其實是大自然歷史的一部分。)“那是堅冰之下的流水之聲, 它一刻不停,從這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開始演繹長江的故事。”(“演繹”是“鋪陳、發(fā)揮”的意思,“堅冰之下”寫出了長江水的頑強,“一刻不?!斌w現(xiàn)的是它生生不息,“從……”告訴我們的是長江的不畏艱險。這里是長江生命的源頭,從這里開啟了長江孕育生命、造福人類之旅,這流水也是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源,中華民族的歷史也同長江一樣源遠流長。)作者在錘煉語言方面很下功夫,用語精簡而準確,形象性強,如同印象派的畫作,同時又包含著自然地哲理和對自然地敬仰,除此之外,文中還有不少幽默的句子,例如……這些精彩的描寫句、精煉的哲思句、幽默的點染句在文中俯拾皆是,值得我們細細體會和揣摩。七、積累拓展文章結尾寫道:“那是堅冰之下的流水之聲,它一刻不停,從這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開始演繹長江的故事?!边@句話具有怎樣的內涵?這段話一方面表明了各拉丹冬作為長江之源的重要,另一方面表達了對滴水匯成浩蕩長江這種自然偉力的贊美和敬畏;作者更想借此表達自己對于那些用堅韌不拔的意志力來改造自然,創(chuàng)造了各種可歌可泣故事的英雄的景仰!八、教師小結這篇游記,作者采用時間順序和旅行的進程記下了在長江源頭的見聞和感受,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寫景,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描繪了長江源頭各拉丹東雪山的神奇美麗,并賦予雪山以生命,寫景中蘊含著作者對雪山的崇敬和贊美之情。/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