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四川的導游詞關于四川的導游詞詩琪0歲,當時他們確實有朝氣,安危與共,有理想、有革命氣象,可是,到了打進南京城、打下了中國半壁山河,他們開場腐化了、內(nèi)斗了,但是其中石達開還是像樣子的。他在武漢前方,聽講京城里同志內(nèi)斗武斗,東王楊秀清被殺,十分趕回來拯救革命陣營的分裂,但換得的,卻是他自已全家也被殺了。最后他又不見容于洪秀全,他只好出走了,隨他出走的有十幾萬人。他在江西、漸江、福建、湖南、廣西、湖北、四川等省行蹤不定,最后敗退云南,最后只剩4萬殘部,在這里搶渡大渡河不成,陷于絕境,不但被窮山惡水包圍、也被清軍和土人包圍。那時沒糧食吃,吃野草;野草吃光了,殺戰(zhàn)馬吃馬肉;馬肉吃光了,剩下七千人,拚死突圍,逃到一個叫老鴉漩的地方,就是剛剛講到的安順場,又碰到敵人,不能前進。兩天以后石達開不見了,據(jù)講他為了顧全最后七千人的七千條命,自動走到清軍里投降了。可是,當這些人放下武器,一起投降的時候,清軍卻大開了殺戒,幾千人被殺了、幾千人四處逃命。石達開的家屬早在南京就被自已人殺光了,但僥幸逃出來一個14歲的女兒,叫石綺湘,人長得漂亮,又會寫文章,六年多都跟著部隊長征。那時有一個姓佘的年輕人,由于讀過書,被石達開看中,替他掌管文案,與綺湘早晚見面,日久也就生情,石達開也有意把他收為女婿,但在整天轉(zhuǎn)戰(zhàn)南北的情況下,也不便成婚。石達開在安順場不見了,佘和綺湘事先都不知情,后來傳講,自動趥以清軍投降的,是一個面目很像石達開的手下,他冒充石達開,替他被清軍殺了,而石達開本人,卻逃亡了。在清軍大開殺戒的時候,佘跟綺湘、大刀王五等一百多人,翻山越嶺,藏在深山里,等待轉(zhuǎn)機,由于處境絕望,很多人主張還是偷渡大渡河。在偷渡前,他們四處探聽,來了一個離奇的消息。講一個般夫,一天黃昏搭了一個老先生過河,老先生跟船夫滿談得來。船夫是有心人,感到這位老先生來路不簡單,但也不便多問。最后,老先生下船了,回頭望著高山流水,感慨地講了一句:“風月依在,而江山何在?〞就快步消失了。據(jù)船夫講,那種快步的動作,全是年輕人的動作。天亮以后,船夫發(fā)現(xiàn)船里留了一把傘,傘柄是硬鐵所鑄,上有“羽異王府〞四個小字,乃恍然大悟!這就是翼王石達開啊!這個消息,使大家都興奮起來了。由于我們都知道石達開有這么一把大雨傘。綺湘更是興奮,堅持要去找這位船夫,追蹤她父親的足跡,于是大家一齊出發(fā)了??墒窃诤舆?,他們中了埋伏,清軍一涌而上,他們則回身四散逃跑,佘在逃跑中聽到綺湘的叫喊,好似是出了事,但佘不顧一切,還是拚命跑,那天晚上夜黑風高,佘身體又有炳病,突發(fā)的事件使他忽然勇氣全無,竟沒有勇氣回頭去救綺湘。事后聽講石達開的女兒被俘了,被清軍輪奸而死。固然佘事后自解,講縱使當時回頭救她,也未必救得了她,但以他同她的關系,在亂軍中,也實在不該只顧自已逃命,他覺得沒臉見人,覺得可恥,不原諒自已。面對著潺潺流淌的大渡河,也有過沖動,他想著假如當時回頭,也沒有今天,可是這就是歷史,只要一次。后來他和王五輾轉(zhuǎn)回到北京,王五開了鑣局,而佘則做了和尚。石達開走了,他女兒走了,佘也走了,大刀王五他們都走了······后來,紅軍來了。1935年5月下旬,劉伯承紅一軍團先遣部隊迅速挺進了安順場,準備強渡大渡河。1935年5月24日晚,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在劉伯承、聶榮臻的率領下到達馬鞍山,正準備休息,突然接到總部命令,要求連夜襲擊不遠處的安順場渡口,強渡大渡河。于是劉伯承等決定讓第一營立即出發(fā),先行奪取安順場,然后進行強渡。蔣介石加強了大渡河防守,將重兵置于北岸,企圖阻止紅軍渡河,并調(diào)集各路軍馬圍追堵截,想讓朱德、毛澤東們重蹈石達開覆轍,全殲紅軍于大渡河南岸。安順場位于南岸,防守此處的敵人雖有所準備,但未料到紅軍如此神速,因而毫無戒備。紅軍戰(zhàn)士如猛虎下山,不到半小時就結(jié)束了戰(zhàn)斗,并在河邊截獲了敵人的一條交通船。第二天上午九點鐘,楊得志的紅一團開場強渡。一營二連連長熊尚林帶領16位勇士跳上渡船,奮勇駛向?qū)Π?。駐守對岸渡口的敵人有一個營,他們修筑了工事,僅有一條石臺階從河邊通向幾十米高的峭壁頂端。敵人集中火力向小船射擊,一時彈如雨下。負責支援的紅軍急忙用火力壓制對岸敵人,勇士們和船工拼命劃船,沖過巨浪,繞過礁石,沖出旋渦,終于靠上了對岸。17個勇士跳上岸,沖上臺階,撲向敵人,在南岸紅軍兩發(fā)準確飛來的炮彈的支援下,擊潰敵人,奪取了敵人的工事。小船穿梭往來運送紅軍過河。后來又繳獲兩只船,將第一師運過了大渡河。但是,船少人多,渡河又受地形水勢的影響而較為緩慢,要將紅軍大隊人馬渡完得花一個月的時間,而追擊堵截的敵軍卻日漸逼近,形勢不允許紅軍停留在此地。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毛澤東當機立斷,決定組成左、右兩路紅軍沿兩岸逆河而上,奪取瀘定橋,以便大部隊迅速過大渡河,甩開敵人,擺脫危險境地。瀘定橋處瀘定城瀘橋鎮(zhèn),始建于清康熙45年(1706年),歷時5年建成,康熙皇帝親筆御書“瀘定橋〞(取瀘水平安之意)三字匾額掛于橋頭,保存至今。右路是在安順場過河的紅軍,由劉伯承領導,沿河東岸前進,策應西岸紅軍奪橋。左路為紅軍主力,沿河西岸前進,奪取瀘定橋。5月27日早晨,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作為先遣隊一邊趕路一邊消滅沿途敵人,每一天址走到深夜方才走了八十多里。28號早晨全隊繼續(xù)前進,上級緊急命令必須于第二天早上到達目的地。英勇的紅四團虎士們一路急行軍,于當天黃昏趕到奎武,走了140多里,時值大雨傾盆,道路泥濘,天空烏黑一團,戰(zhàn)士們經(jīng)過一天爭行軍,又冷又餓,特別疲倦。但是,奎武到瀘定橋還有95里路,時間就是命令,戰(zhàn)士們抖摟精神,急步勁走,終于在29日拂曉前到達橋邊,并擊敗橋頭守軍,占領了橋頭。瀘定橋的守敵在東頭構筑了堅固的橋頭堡,并將西橋頭鐵索上的部分木板去掉。29日下午四時,紅軍發(fā)起了奪橋戰(zhàn)斗,二十二名突擊隊員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腳踩搖擺的鐵索,手扶鐵索攔,向?qū)Π稕_去。腳下是奔騰的河水,頭頂是敵人呼嘯的槍彈,但他們忘記了生死,以壓倒一切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沖到了東橋頭,同敵人進行搏斗。后繼部隊源源涌入,到黃昏時分,先遣部隊便占領了瀘定橋和瀘定城。當天夜里,劉伯承帶領的右路部隊也到達瀘定橋。6月2日,紅軍主力全部渡過大渡河。大渡河之戰(zhàn)以紅軍的勝利而告終。杜甫草堂導游詞公元712年,雄姿英發(fā)的青年李隆基在長安接受父親唐睿宗的傳位,正式成為這個龐大帝國的最高決策者,他就是著名的唐玄宗。與此同時,一個男嬰降生于唐帝國屬下的河南鞏縣,男嬰取名杜甫,字子美。唐玄宗統(tǒng)治中國四十四年,共使用三個年號,即先天、開元和天寶。粗略地分,開元年間——從公元712年到741年,是唐玄宗勵精圖治并創(chuàng)造了被稱做“開元盛世〞的黃金時代,而天寶年間——從公元742年到756年,是唐玄宗疏于政事、奸臣當?shù)?,終于導致安史之亂的黑鐵時代。和盛唐大多數(shù)文人一樣,年輕時的杜甫把大量的時間和精神花在了行萬里路之上,他遨游吳越和燕趙,并與李白和高適在遨游中相交,從此成為相親一生的知己。青年時代的杜甫除了詩情勃發(fā),同時還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天寶六年,即公元747年,唐玄宗詔令天下通一藝以上者到長安就選,杜甫以為時機到了,興致勃勃地前往應試。然后奸相李林甫、楊國忠擅權朝中,怕賢才入選威脅己位,竟然弄出一個無一人及第的結(jié)果。對這一荒.唐的結(jié)果,他反而上表唐玄宗,祝賀“野無遺賢〞。杜甫的人生慘遭沉重打擊,之后便是被他悲哀地稱為“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十年長安旅居生活。十年里,她不斷給達官貴人投詩獻文,企圖得到賞識和推薦。直到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杜甫才被任命為河西尉,這個卑賤、且必須直接欺壓底層百姓的職務,被杜甫拒絕了。這是一個重要的細節(jié),從這個細節(jié)能夠看出他和他的朋友高適的不同性格。高適也痛恨出任縣尉,但恨歸恨,他到底還是赴任了。這種往好里講叫做能屈能伸,往壞里講叫做得過且地的性格,顯然要比杜甫的固執(zhí)更合時宜。后來高適在政治上飛黃騰達,成為唐代詩人中仕途最得意的人,又一次證實了性格決定命運的道理。公元756年,“安史之亂〞爆發(fā)了,杜甫不得不攜家?guī)Э趨⒓拥教与y的人群中。聽講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他立即前往鳳翔投奔唐肅宗,要求殺敵立功,報效國家。唐肅宗見這個衣衫襤褸的男子慷慨陳詞,就任命杜甫為“左拾遺〞。固然品級只是從八品,但專門負責為皇帝上陳諫言,職位較重要。這是命運給杜甫的一次重要時機,可惜這個時機被他耿直的性格給毀掉了。在他上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當時朝中的丞相房琯是個賢臣,因其兵敗,肅宗聽信謠言罷免了他的官職,杜甫直言為他辯護,給皇帝提意見講:這么好的丞相你不任用,難道還想重蹈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的覆轍嗎?皇帝一聽,氣得半死,差點就下命令把杜甫拖出去斬首。杜甫因而事得罪肅宗,而被貶華州。公元759年冬天(12月),官場失意、政治抱負破滅的杜甫開場考慮舉家遷往成都。杜甫萌生入蜀的想法,大致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原戰(zhàn)亂,民不聊生,繼續(xù)呆在那兒已不是明智的選擇;二是蜀中安閑的生活、封閉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美麗的自然景區(qū)都使詩人心生向往,加之唐玄宗避安史之亂,首選之地也是蜀;第三,恰好這時杜甫有個朋友在四川做官,這人就是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嚴武,他曾屢次捎信叫杜甫到成都來。杜甫經(jīng)過認真的考慮,終于定下了這次行程。由隴西(今甘肅南部)經(jīng)天水同谷入蜀,在崎嶇的山嶺和險惡的棧道上行走了一個月,終于抵達夢中的成都。杜甫靠親友贊助,在成都浣花溪畔選擇了一塊空地,搭建起幾間茅屋,屋前屋后種上一點蔬菜,過上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以后的日子,杜甫沉浸在成都安適和舒適中。他曾游逛武侯祠,寫了一首特別著名的詩(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自760年到765年,其間除流亡今四川三臺,閬中一帶一年多以外,詩人先后在此寓居了近四年,寫詩兩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樓)、(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名篇。廣德二年(即公元765年)5月,杜甫隨著年齡的增加,思鄉(xiāng)之情也與日俱增,這一點在他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有明確的表述。蜀地固然以它的山水和溫情慰藉了詩人的心,但詩人還是很懷念他的故土,如今故土的戰(zhàn)事已經(jīng)結(jié)束,年過半百的詩人終于下決心回家看一看。于是,他攜家經(jīng)水路出蜀,至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又滯留二年。出三峽后飄泊于荊、湘,以舟為家。當船停泊在岳陽樓下時,杜甫的病情已經(jīng)相當嚴重了,家人們把他攙扶進當?shù)氐囊患铱蜅?,一邊安置下來,一邊用所剩不多的銀兩去四處買藥。在這舉目無親的他鄉(xiāng)客棧,沒有人知道這個貧病交加的老人是誰,也沒人知道他骨瘦如柴的手曾經(jīng)寫出太多么壯美的詩句。一人偉大的靈魂就這樣凄涼地安息在岳陽的客棧里了,享年59歲。在他逝世前不久,寫下了他的絕筆長詩(風疾舟中伏枕書懷),詩中,他回首了不堪回顧的一生,末了,照舊對國家的前途憂心:“戰(zhàn)血流照舊,軍聲動至今。〞他對所忠實的國家如此掛念,然而他愛國家,國家卻不愛他。他的一生就像空曠午夜劃過天庭的流星,固然以耗盡生命獲得了一次耀眼的閃亮,卻沒有人去賞識和熱愛。這個星空下寂寞的老人,除了給我們留下那些氣雄天下的詩歌,就只要三座紀念他的草堂。令我們四川人自豪的是,杜甫漂泊的足跡印滿了大半個中國,但紀念他的三座草堂卻都在四川,它們分別位于成都、三臺和重慶奉節(jié)。三座草堂,都是記錄杜甫晚年的生活,而成都的杜甫草堂,無疑是三座草堂中的龍頭。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詩人,早在唐末,韋莊就在遺址上重建草堂,以后經(jīng)歷歷代十屢次培修,到清嘉慶十六年(1881年)重修完成時,基本奠定了今天博物館的規(guī)模。杜甫草堂博物館主體是由五重中軸線上的建筑組成的,分別是正門、大廨、史詩堂、柴門、工部祠,另外還有碑亭和茅屋?!菊T】我們?nèi)缃袼诘牡胤骄褪钦T。在旁邊我們能夠看到一條小溪,這就是浣花溪。浣花溪屬岷江水系,由溫江西來,經(jīng)蘇坡橋至成都。在唐朝時浣花溪江闊水寬,能行大船。杜甫詩中寫道“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就是描繪浣花溪當年的繁忙景象。浣花溪其名的來歷還有一個與她秀美的自然景觀相吻合的故事。唐代,浣花溪畔住著一位貧家女子,篤信佛教,是位忠誠的居士。有天晚上,她夢見仙人給了一顆寶珠,醒來之后便有了身孕,這位做夢的婦女次年四月初九生下了一個女孩,這女孩后來被做做“任氏〞。任氏長大后,也像母親一樣禮佛信教。有一天,任氏在浣花溪邊洗衣服,一個渾身長滿惡瘡的和尚要求溪邊洗衣服的婦女們給他洗那件污穢不堪、沾滿膿血的袈裟,一同洗衣的婦女們都不肯,只要任氏欣然答應。當任氏把僧袍放進溪水搓洗時,奇跡發(fā)生了——只見她每漂衣一次,便有一朵朵蓮花,隨手而出,漂滿小溪。人們無不驚異,和尚卻早已不知去向。當?shù)厝擞谑菍⑦@條小溪命名為“浣花溪〞。而浣花溪的真實得名是源于成都的蜀錦。燦若云霞的蜀錦在織成之前,必須放到水里洗濯,稱為濯錦;而流經(jīng)成都的兩江水質(zhì)清澈,是濯錦的上佳選擇。于是這里的河流都和錦有了關系,比方“錦江〞,其實就是濯錦之江的簡稱。至于浣花溪,也是濯錦的產(chǎn)物——一匹匹織著花朵的錦在溪水里洗濯,不就好像浣花了嗎?“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這就是杜甫抵達成都后寫下和浣花溪有關的詩句。此后,浣花溪民不斷以變幻多姿的形象和細節(jié)出如今老杜的作品里,這條靈性的河,它給老杜帶來了平靜、優(yōu)雅和靈感:“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照壁是中式建筑特有的東西,依寺觀、祠廟而建,在建筑群與原野之間,構成一道屏障,它和中國人“花看半開,灑醉微醺〞的處世方法和審美情調(diào)相輔相成——有了照壁,門內(nèi)的景致就不會被一覽無余,增加了景觀的縱深感和神秘感。正門正中有一匾額,上書“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果親王允禮的手筆。門兩側(cè)還有一副對聯(lián):“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萬里橋即今成都的老南門大橋,三國時,蜀國費礻韋出使東吳,諸葛亮親送到橋頭。費礻韋深感此行聯(lián)吳抗魏,任重道遠,臨別時對諸葛亮講:萬里之行,始于此橋,由是此橋被稱作萬里橋。杜詩中的“百花潭〞并非今天的成都百花潭,專家考證,可能在今草堂南面、浣花溪上游的龍爪堰一帶。(今百花潭是清末成都知府黃云鵠聽信當?shù)厝酥运`指)?!叭f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十顆簡潔的漢字,準確繪出了杜甫草堂的地理坐標。在這個坐標圓點上,濃縮了一個曠世逸才最重要的三年零九個月,也濃縮了一部芳華絕代的中國文學史?!敬筲荨看筲菔遣萏弥休S線上的第二重建筑?!扳莰暿枪偈?,古代官吏辦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過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將這重建筑作了如此命名。安頓于大廨廳中央的杜甫塑像,出自出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錢紹武之手。這尊銅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較為抽象和夸大的藝術造型,來表現(xiàn)詩人飽經(jīng)憂患的一生和他憂國憂民的情懷。我們在此駐足凝視,似乎感到光陰己經(jīng)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詩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頭,手撫詩卷,頭部微仰,雙眉緊蹙,仿佛仍在向蒼天悲愴地發(fā)問“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的沉重慨嘆。這一尊感人至深的塑像,不但外觀極為傳神,內(nèi)涵也無比厚重。透過塑像那薄弱贏弱的身骨,杜甫一生飽經(jīng)憂患、貧病交困、郁郁不得志的不幸經(jīng)歷,便已歷歷如在眼前。再看他那低首捋須、沉思苦吟的神態(tài),詩人憂國憂民的眷眷情懷,更是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大家能夠用手摸摸大詩人,順便帶回點詩人般的靈氣和才氣…在1986年,一位偉人曾在此觸目相視,久久不愿離去。感慨很深,大家可能都猜到他是誰了,他就是我們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PS:1、左拾遺:主要職責是規(guī)諫皇帝、推薦人才,相當于今天的人事部、組織部職員)2、檢校工部員外郎:“工部〞為中國封建時代中央官署六部之一,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類似于今天的水利部、交通部杜甫,字子美,號少陵,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鞏縣,770年因貧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條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zhuǎn)折時期,經(jīng)歷了玄宗、肅宗、代宗三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堯舜上〞的遠大政治抱負,卻始終得不到重用,一生流離失所,飽經(jīng)憂患,因而,能更深入地認識到當時社會存在的種種矛盾和弊端,體驗到下層百姓生活的艱苦和困苦,并用詩歌把這一切反映了出來。他傳世的1400多首詩,大都是這種反映現(xiàn)實、憂國憂民的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別〞、(兵車行)、(麗人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由于杜甫有著深沉而博大的思君、憂國、愛民的情懷,還由于他的詩歌代表著中國古典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為“詩圣〞。1958年毛澤東游覽了杜甫草堂時,對后人憑吊杜甫草堂的詩句石刻看得特別仔細,盛贊杜詩是“政治詩〞。他對大廨前這副清代學者顧復初的名聯(lián)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上聯(lián)“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意思是:我(作者)與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試問這人杰地靈的神州河山,古往今來,在諸多詩人墨客中,能有幾個像你我這樣才華橫溢、立志報國?但卻不能為世所重,只能如蜷龍臥虎,不得伸展凌云壯志!下聯(lián)“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是講: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樣,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卻留下了這座伴隨著明月清風而流芳千古的草堂,與天地共存。弦外之音是同為流寓,我的命運更為不幸,什么也沒留給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銷而跡滅了。可是作者卻沒有想到,正是由于撰寫了這副對聯(lián),所以他的名字竟得與草堂共存。這副對聯(lián)寫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尋味。毛澤東同志游覽草堂時在這里仔細觀賞,久久沉思。郭沫若則稱贊它是“句麗詞清,格高調(diào)永〞。大門兩側(cè)是一副著名的集古杜句聯(lián)。“吏情更覺滄州遠,詩卷長留天地間。〞上聯(lián)出自于杜詩(曲江對酒),下聯(lián)出自(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上下聯(lián)分別借用杜詩,從匡世濟民的思想情操和彪炳天地的詩歌成就兩方面表揚了杜甫,言簡意賅?!岸帕曷涔P傷豺虎,愛國孤悰薄斗牛。〞這是葉劍英同志1960年3月參觀草堂時所賦絕句的前兩句。上聯(lián)借用杜甫贊美李白的詩句“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贊美杜甫。下聯(lián)指杜甫一生憂國憂民,雖受排擠,卻至死不悔,他那獨有的滿腔愛國熱情,忠義正氣,直沖霄漢,逼近斗牛。(斗牛是星宿的名稱)“挺身困難際,張目視寇仇。〞這是張愛萍借用杜詩贊美杜甫愛憎分明,在國家困難時敢于挺身而出的精神。大廨內(nèi)還能夠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圖。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離開成都,順長江向東飄泊。詩人離去不久,草堂便毀損頹敗。五代時,詩人韋莊在成都做前蜀政權的宰相,他尋找到的草堂遺址,便“重結(jié)茅屋〞來表達對杜甫的懷念之情。北宋元豐年間,成都知府呂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畫在墻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紀念祠堂的性質(zhì)。以后歷代,草堂屢次重修,其中最大的兩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代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規(guī)模和布局。經(jīng)過一千多年的演變,當年的草堂故居,已成為今天供人們瞻仰、憑吊“詩圣〞的紀念性建筑群。建筑格局以一條中軸線貫穿始終,主體建筑從正門、大廨、詩史堂、柴門到工部祠都在這條線上,兩旁以對稱的附屬建筑相配,其間又有溪流縈回,小橋相連,竹樹掩映,顯得既莊重肅穆,又清幽雅潔?!驹娛诽谩看┻^大廨,我們便來到了草堂的主廳——詩史堂。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zhuǎn)折時期,戰(zhàn)亂的時局把他卷入流離失所的人群中,使他真實而深入地接觸和認識了當時的種種社會景象。他憂國憂時,揮毫賦詩,直書情懷。留傳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詩歌,思想與藝術造詣極高,對中國文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詩作也反映了唐朝轉(zhuǎn)折時期的社會動亂,民間疾苦,讀其詩,好像讀一部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他的詩被后世譽為“詩史〞。他是我國詩壇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集大成者,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也被尊為“詩圣〞?!霸娪星?,南來尋丞相祠堂,一樣大名垂宇宙。橋通萬里,東去問襄陽耆舊,幾人相憶在江樓。〞此聯(lián)以杜甫的文章道德比諸葛亮的文治武功,頌揚杜甫象諸葛亮一樣,英明永垂天地,也表達了對杜詩成就的崇敬和追懷先賢的感情。耆舊,是指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廳正中有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先生以寫實手法雕塑的杜甫胸像,微蹙的眉宇,深沉的目光,以及冷峻的嘴角,準確而凝練的刻畫出詩人憂慮國家民族命運的拳拳赤子之心。塑像兩側(cè)的楹柱上,懸有朱德同志1957年參觀草堂時題寫的對聯(lián):“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表達了朱老總對詩圣的崇敬和對草堂名勝的熱愛與關心。大廳的東壁有陳毅同志所題對聯(lián):“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此聯(lián)出自于杜詩,詩人用比興手法,以松代表美妙事物,以惡竹代表腐朽勢力,希望代表美妙事物的松樹快快成長,對代表邪惡的惡竹則主張毫不留情的展出干凈。陳毅同志在廬山會議和“〞期間屢次題寫該聯(lián),希望正確的思想得到發(fā)揚,阻礙我國發(fā)展的思想得以遏止。表現(xiàn)了他愛憎分明,懲惡揚善的高尚情操。中間立放的是民間藝人所塑的杜甫的像.大家可能會問這里的大圓桌是做什么的。以前的文人墨客來瞻仰杜甫時,就在這里鋪紙擺硯,吟詩作對,紀念詩圣。再來看西壁的對聯(lián)。這是郭沫若老先生用狂草字體題寫的對聯(lián)。大家認得出聯(lián)上的字嗎?“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濤。〞杜甫常在詩中以創(chuàng)痍喻戰(zhàn)亂給社會帶來的災難。上聯(lián)指杜甫用詩歌真實,生動的反映出“安史之亂〞帶來的社會的不幸以及唐朝的盛衰之變,不愧為詩中的圣哲。下聯(lián)則贊揚詩人同情人民的苦難,寫了不少反映人民悲慘境遇的不朽詩作,這些詩作震撼人心,如同波濤巨瀾。在堂內(nèi)東、西兩側(cè),分別立放著民間藝人所塑的杜甫(東)、李白(西)泥像。大家一定會奇怪,為什么紀念杜甫的地方會有李白的塑像呢?李、杜同為唐代詩壇成就最為突出的大詩人,被郭沫若譽為“中國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座〞。固然兩人所走的創(chuàng)作道路不同——杜甫注重現(xiàn)實,李白則極其浪漫,但這并不阻礙他們成為感情真誠的好朋友。固然他們相處的時間并不很長,后來又各自東西,再未見面,但都深深地系掛著對方,十分是杜甫,始終對李白充滿敬意,在其流傳下來的詩篇中,懷念李白的就有十幾首,首首都表達了對這位好友的欽佩和思念。李杜交誼,能夠講是文壇上千古傳頌的一段佳話。鑒于這個原因,李白的塑像出如今紀念杜甫的地方,也就毫缺乏怪了?!静耖T】出詩史堂,我們看見一條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間,上面有一座小石橋勾連交通。小橋左側(cè)竹叢中,有“水檻〞橫跨溪上;過小橋,柴門迎面而開。水檻與柴門都是當年杜甫的草堂曾經(jīng)有過的建筑,杜詩中有“新添水檻供垂釣〞、“柴門不正逐江開〞的描繪。所謂“水檻〞,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欄,“柴門〞也不過是茅屋的籬笆門,能夠講都是很儉樸的,遠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如今的水檻與柴門,是后人重修草堂、擴大庭園時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們?nèi)阅軌蚨梦锼既耍胂蟪霎斈暝娙嗽谶@里迎送客人或憑欄垂釣的情景。門上匾額為著名畫家潘天壽先生所書,柴門楹柱上懸掛著明人何宇度撰寫、今人陳云誥補書的一副對聯(lián):“萬丈光輝,信有文章驚海內(nèi);千年艷慕,猶勞車馬駐江干。〞“萬丈光輝〞出自韓愈(調(diào)張籍):“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這是韓愈對李白杜甫詩歌成就的高度評價?!靶庞形恼麦@海內(nèi),猶勞車馬駐江干〞出自杜甫(賓至):“豈有文章驚海內(nèi),漫勞車馬駐江干〞,意思就是,我又沒有文章名揚天下,何必勞煩你老人家的車馬到這溪邊來看望我?外表看起來是謙虛,骨里里卻是難以自禁的郁悶和自負。而何宇度則巧妙地改“豈〞為“信〞,改“猶〞為“漫〞,將詩人的自謙之語變成了后人的贊譽之辭,特別精巧而絕妙。確實,正由于杜甫給我們留下了成就極高、震動海內(nèi)外的不朽篇章,千百年來,才會博得無數(shù)后人的尊崇與愛慕,到此憑吊其故居草堂勝跡。透過柴門,我們也看到了一個時代的才華和疾病?!竟げ快簟抗げ快羰嵌鸥Σ萏玫撵`魂,里面供奉著杜甫塑像,因杜甫曾被授“檢校工部員外郎〞之銜,人稱“杜工部〞,所以這重殿作了如此命名。祠前有清代學者、書法家何紹基撰寫的著名對聯(lián):“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來。〞落款為:咸豐甲寅人日由果州暫回省署次杜公祠題此學使道州何紹基。咸豐甲寅,即1854年,時距重修工部祠已經(jīng)三十三年了。何紹基,湖南道州人,詩人,書法家,曾任四川學政,相當于現(xiàn)今的四川省教育廳廳長。人日,即農(nóng)歷正月初七(舊俗:正月初一為雞,初二為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老杜隱居草堂期間,時任蜀州(今四川崇州)刺史的好友高適普在公元761年的正月初七(人日)時寫詩懷念杜甫:“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土。〞九年以后,杜甫已經(jīng)離開成都,飄泊到湖南湘江,而高適已經(jīng)逝世。一天,他偶爾從書篋中翻出這首詩,重新讀到九年前故人的人日寄詩,聯(lián)想到本人處于“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悲慘境地,不禁睹物生情,潸然淚下,于是寫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一詩,抒發(fā)了對故友的悲悼之情。從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傳為佳話。何紹基是個飽讀詩書的才子,對高、杜人日唱的雅事爛熟于胸。1854年,他從果州(今南充)主考歸來,返蓉途中就構思女孩子這副對聯(lián)。為了與對聯(lián)中的人日歸來相符,他抵達成都后沒有回家,而是直奔草堂,特意在郊外住了一夜。第二天就是初七人日,他來到草堂一揮而就,寫下了這副草堂里著名的對聯(lián)。對聯(lián)的高明在于,它既緬懷了杜甫,也隱然以杜甫的繼承者自居。此聯(lián)一出,引來文人墨客競相模擬,此后,人日游草堂也成了成都一大風俗。進入祠堂,正中為清代建塑的杜甫泥像,東西兩側(cè)陪祀的則是南宋詩人陸游和北宋詩人黃庭堅。為什么要塑黃、陸像來配杜甫像呢?工部祠祭祀的當然是杜甫,他是草堂的主人,這時曾有過他的生活和他的詩。但按我們祖先的習慣,祭祀某個大偉人大名人的祠堂,往往得拉一兩個和大偉人大名人有關名氣稍小些的偉人名人坐在一起,接受后人的香火或頂禮膜拜——這叫做“配享〞,也叫“配祭〞。比方祭祀孔子的文廟,一般都有亞圣孟子和理學家朱熹的位置,而祭祀關羽的關帝廟,則少不了關安然平靜周倉。那老杜以后的詩人,誰有資格坐在他老人家的身邊,一起享受這千載以降的香火呢?祠內(nèi)清人錢保塘的一副對聯(lián)“荒江結(jié)屋公千古,異代升堂宋兩賢〞已經(jīng)揭曉了答案。對聯(lián)意思是:當年在郊野溪畔筑茅屋而居的杜公是千古不朽的;與他生活在不同時代的黃、陸繼承了他的衣缽,升堂而入室,成就顯赫,堪稱宋代的兩位賢哲。宋兩賢就是劍南詩派的代表南宋詩人陸游和江西詩派的代表北宋詩人黃庭堅,這在宋代詩歌中居于主流位置的兩派,都曾深受杜甫的影響。其次,與杜甫一樣,陸游和黃庭堅都是外鄉(xiāng)人,同樣和四川有不解的緣分。陸游原籍浙江山陰,但四川對這位愛國詩人而言,已經(jīng)不僅是第二故土的概念,更是他生命中最輝煌的一段記憶。江西人黃庭堅仕途不順,被貶四川,曾在宜賓寓居了好長一段時間,昔年他飲酒吟詩的流杯池,現(xiàn)已成為宜賓的一大景點?!颈ぁ吭诠げ快舻臇|側(cè),有一座以茅草作頂?shù)谋?,上鐫刻“少陵草堂〞四個大字,其筆力渾厚,筆姿秀潤,這是果親王允禮所題,正門上的“草堂〞二字就取自其中。愛新覺羅.果親王允禮是清康熙皇帝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雍正初,被封為多羅果郡王,以后又晉封為親王,世稱果親王。允禮愛詩文,好字畫,他于雍正十二年(734)赴泰寧,送__喇嘛回西藏,路經(jīng)成都,拜見草堂,題寫了“少陵草堂〞四字,后鐫刻成碑。杜甫草堂為什么又叫“少陵草堂〞呢?這是由于杜甫曾居于京兆(長安)杜陵這一帶寓居過。杜陵在長安城東南,原叫杜縣,漢宣帝在此筑陵,才改名杜陵,在杜陵東南十余里有小陵,亦稱少陵,為漢許皇后葬處。杜甫在詩中常自稱“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因而后人亦稱杜甫為“杜少陵〞,杜甫草堂為少陵草堂。在沒有重建茅屋時,人們將其作為茅屋的象征,在這攝影紀念。少陵碑亭也因而成為草堂和成都一個象征性建筑。【茅屋】我們由“少陵草堂〞碑亭向北,過一座橫跨溪流的小木橋,就能夠看到一座茅草覆頂,黃泥涂壁的典型川西農(nóng)居建筑。我們所看到的茅屋是1997年2月在茅屋遺址上恢復重建的。幾株大樹,一座簡化了的此門,還有一眼水井,以及環(huán)繞的芭蕉和其他灌木,它們簇擁著一座川西民居式的茅屋。茅屋的正中為堂屋,左右為臥室,東頭為廚房。每一間房都入進了相應的家具,桌椅、石磨、水缸等,園內(nèi)則按杜甫寫下的詩句“入門四松在〞,“小徑升堂舊不斜,五株桃樹亦從遮〞而種植了松樹,桃樹,還有菜畦和藥圃以及水井都是在杜詩中屢次提及的。大家能夠進去參觀,這石桌凳就是杜甫一家娛樂休閑的地方了。大家請看這棵楠木。杜甫非常喜歡愛這棵楠木,他枝繁葉茂,能夠遮雨,避暑,詩人也常在樹陰下吟詩。可一次暴風雨將這棵楠木連根拔起。詩人異常悲傷,寫下“我有新詩何處吟,草堂自此無顏色〞的詩句。為了告慰詩圣在天之靈,如今草堂內(nèi)四處都種上了楠木。楠木,松樹和竹子是杜甫最喜歡的三種植物,可以由此看出詩圣剛直不阿,高風亮節(jié)?!句交簟窟@浣花祠是為誰所建呢?又為何取這樣一個富于詩意的名字?在我們在進大門之前介紹浣花溪時,曾述及一段充滿神奇色彩的故事,講的是一位住在溪邊的任姓姑娘,替一個長滿癲瘡的和尚浣洗又腥又臭的袈裟,浣花溪中便泛出了朵朵蓮花。就是這位從小就不同尋常的任姑娘,后來做了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成為一代巾幗英雄。據(jù)(新唐書)、(舊唐書)記載,任姑娘成人后,被當時鎮(zhèn)蜀的西川節(jié)度使崔寧納為妾。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年,距杜甫離開成都僅三年),崔寧奉召入朝,留下他的弟弟崔寬留守成都。瀘州刺史楊子琳乘機發(fā)動叛亂,率精兵數(shù)千進犯成都,崔寬不能抵御,形勢特別危急。在此緊要關頭,任氏決然拿出家財十萬,招募勇士千人,由她親身指揮終于擊潰了叛軍,使成都百姓免于涂炭。由于任氏保衛(wèi)成都,維護統(tǒng)一有功,遭到朝廷嘉獎,被封為“冀國夫人〞。冀國夫人任氏保衛(wèi)成都,流芳百世,遭到人們的尊崇。后人為了紀念其功績,便在其鄉(xiāng)里的浣花溪畔為她建立祠宇,與杜甫草堂和梵安寺(今草堂寺)相鄰,其祠稱“冀國夫人祠〞。但因任氏的出生和事跡與浣花溪有關,故人們多稱她為“浣花夫人〞,稱其祠為“浣花祠〞,這樣反更親切,也更具傳奇色彩。如今的浣花祠,為清代重建,祠內(nèi)原有浣花夫人泥塑像,惜乎毀于“〞中。1982年,由四川省雕塑家趙叔同先生重塑浣花夫人像。塑像著重表現(xiàn)了這位女中豪杰英武果敢的氣概,令人懷想起她親率勇士保衛(wèi)成都所建立的殊勛。祠內(nèi)正殿兩側(cè)懸有清代大學者俞拋所撰,當代人江庸補書的一幅檻聯(lián):新、舊書不詳冀國崇封,但傳奮臂一呼,為夫子守城,代小郎破賊;三、四月歷數(shù)成都盛事,且先邀頭大會,以流筋佳節(jié),作設帳良辰。此聯(lián)構思巧妙,追古撫今,時空交織,文采飛揚,對仗工穩(wěn),堪稱佳作。上聯(lián)追述史實,贊譽浣花夫人的英雄事跡,是縱寫;下聯(lián)則記敘三、四月的邀頭大會為成都游賞活動中之最盛者?!净◤胶陀氨凇慷鸥Ξ斈隊I建草堂,為美化環(huán)境,曾在堂前屋后遍植花果樹木。杜甫客居草堂時,曾在(客至)詩中寫道:“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可見“花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移動醫(yī)療在新生兒家庭護理中的應用
- 綜合布線系統(tǒng)中弱電系統(tǒng)的建設方法探討
- 科技教育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路徑探索
- 游戲化教學開啟小學科學教育新篇章的鑰匙
- 科技驅(qū)動的安全教育培訓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研究
- 教育心理在小學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測中的作用
- 2025年度美容院合作經(jīng)營協(xié)議書(含美容院品牌國際化)三方
- 2025年度鋼結(jié)構承包安全施工材料供應及驗收合同
- 2025年度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信用證操作與風險控制
- 2025年度駕校教練員學員滿意度提升聘用合同
- 2025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蘇太倉水務集團招聘18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學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語寒假作業(yè)(五)
- 借款人解除合同通知書(2024年版)
- 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2024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一模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沐足店長合同范例
- 《旅游資料翻譯》課件
- 《既有軌道交通盾構隧道結(jié)構安全保護技術規(guī)程》
- 2024年安徽省中考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中國證監(jiān)會證券市場交易結(jié)算資金監(jiān)控系統(tǒng)證券公司接口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