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初中物理第一章 機械運動-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內(nèi)部卷(含答案)_第1頁
人教版八上初中物理第一章 機械運動-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內(nèi)部卷(含答案)_第2頁
人教版八上初中物理第一章 機械運動-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內(nèi)部卷(含答案)_第3頁
人教版八上初中物理第一章 機械運動-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內(nèi)部卷(含答案)_第4頁
人教版八上初中物理第一章 機械運動-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內(nèi)部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上初中物理第一章機械運動-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內(nèi)部卷考生注意:1、本卷共30題,考試時間90分鐘,請考生仔細審題,認真答題。2、答案必須寫在試卷各個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yīng)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1、某學生用刻度尺測得某一物體長度,四次結(jié)果如下:L1=3.74cm,L2=3.53cm,L3=3.51cm,L4=3.53cm,其長度應(yīng)記為()A.3.58cmB.3.52cmC.3.5775cmD.3.53cm2、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實際的是()3、芯片是手機、電腦等高科技產(chǎn)品的核心部件。目前世界上能制造的芯片最小工藝水平是()A.5cmB.5mmC.5μmD.5nm4、小王使用刻度尺測得物理課本的長為25.9cm,關(guān)于該測量結(jié)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是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的B.該結(jié)果中的“9”不是估讀的C.是用分度值為1cm的刻度尺測量的D.該結(jié)果不存在誤差5、圖是小明用刻度尺測量一條形金屬片長度的情形,該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屬片的長度分別是A.

1

cm、5.50cm;B.

1

cm、8.30cm;C.

1

mm、8.30cm

;D.

1

mm、2.80cm.6、單位換算是學習物理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下列單位換算過程正確的是()7、王老師辦公室有一臺一體機電腦,電腦屏幕可能是21.5吋(指屏幕對角線的長度,1吋=2.54cm),小明想測量這臺電腦屏幕對角線的長度,但發(fā)現(xiàn)手邊只有量程為20cm和30cm的兩種毫米刻度尺,無法直接測量。于是小明想出了以下幾種方法,其中方便快捷且誤差最小的是()A.用20cm刻度尺沿屏幕長、寬分別分段測量,用勾股定理算出對角線的長度B.用30cm刻度尺沿屏幕長、寬分別分段測量,用勾股定理算出對角線的長度C.將軟電線沿屏幕對角線拉直,用20cm刻度尺分段測量它們重合部分的長度并相加D.將軟電線沿屏幕對角線拉直,用30cm刻度尺分段測量它們重合部分的長度并相加8、如圖所示,用停表測出小明同學200m跑步的成績?yōu)開_____s。9、在一條長繩的一端系一個小鐵塊就做成了一個擺,某同學測出它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周期)是0.95s,為了使擺的周期剛好是1s,該同學怎樣做才行()A.將小鐵塊改為大一點的鐵塊B.將小鐵塊改為更小一點的鐵塊C.將繩的長度加長一些D.將繩的長度縮短一些10、納米紙厚度約3×10-8m=______nm=______μm;實驗操作考試時間6min=______h。11、小明用一刻度尺對某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多次測量,測量值分別是36.3cm、36.4cm、39.4cm、36.4cm,此物體的長度應(yīng)記作()A.37.1cmB.36.3cmC.36.37cmD.36.4cm12、估測在實際生活中的應(yīng)用十分廣泛,下列所估測的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人的正常體溫約為40℃B.一名中學生的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2m/s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燈管的長度約為2mD.一名中學生正常情況跑完1km所用時間約為10min13、下面估測不合理的是()14、在實驗室里,需要對一個物體進行精確測量長度,有五位同學用同一刻度尺進行了測量,讀數(shù)分別為:3.80cm、3.79cm、3.81cm、3.97cm、3.82cm。則物塊的長度為()A.3.805cmB.3.81cmC.3.83cmD.3.80cm15、16、下列單位換算中,正確的是()A.60厘米=60米×10-2=0.6米B.60厘米=60×102米=6000米C.60厘米=60×10-2米=0.6米D.60厘米=60厘米×10-2=0.6米17、如圖甲所示用刻度尺所測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____cm。如圖乙所示,停表顯示的時間是___________s。18、對下列物理量,描述合理的是()A.物理教材的寬約為30cmB.正常人的心率約為60次/minC.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0dmD.一瓶500mL礦泉水的質(zhì)量約為5kg19、以下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蘇州冬天的最低氣溫約為10℃B.人正常走路的速度約為1km/hC.中學生課桌高度約為80cmD.正常人的脈搏跳動1次用2s20、如圖所示,秒表的讀數(shù)為________s。21、圖是常見的成人口罩,其中18是指口罩的長度,單位應(yīng)為()A.mmB.nmC.cmD.dm22、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對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本的寬進行了四次測量,分別是18.40cm、18.41cm、18.41cm、28.40cm,則該課本的寬應(yīng)該為()A.20.91cmB.18.40cmC.18.407cmD.18.41cm23、如圖所示,甲中物體的長度為_____cm,乙中停表的示數(shù)是_____s。24、圖甲木塊的長度為______cm;圖乙秒表的讀數(shù)是______s。25、2020年12月8日,我國和尼泊爾共同宣布了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___________(填寫長度單位)。兩國科研團隊秉持科學精神共同合作,綜合運用多種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測量技術(shù),對珠峰進行了多次測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26、2020年12月8日,我國和尼泊爾共同宣布了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___________(填寫長度單位)。兩國科研團隊秉持科學精神共同合作,綜合運用多種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測量技術(shù),對珠峰進行了多次測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27、如圖用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長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體的長度是______cm。28、小吳想測量1角硬幣的直徑,下列測量方法最佳的是()29、聰聰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別是4.49cm、4.47cm、4.48cm、4.07cm,則聰聰同學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這塊木塊的長度為______。30、如圖所示,所測物體的長度為______cm,若所用刻度尺受熱脹冷縮影響比較明顯,則在溫度較高時測出的物體的長度將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參考答案1、【詳解】四次結(jié)果中第一次結(jié)果與其它三次結(jié)果差別太大,屬于錯誤數(shù)據(jù),其它三次數(shù)據(jù)求平均值,則其長度應(yīng)該記為故ACD不符,B符合。故選B。2、【詳解】A.由實際生活可知,物理課本的寬度約為18cm,故A不符合題意;B.普通的鉛筆的長度約為20cm,故B不符合題意;C.一般紙張的厚度在80μm左右,物理試卷紙的厚度與此差不多,故C符合題意;故選C。3、【詳解】目前世界上能制造的芯片最小工藝水平是5納米,即5nm,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4、【詳解】AC.根據(jù)測量結(jié)果,最后只能有一位是估計值,所以倒數(shù)第2位便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即1cm,故A錯誤,C正確;B.在25.9cm中,25cm是準確值,0.9cm是估讀值,即該結(jié)果中的“9”是估讀的,故B錯誤;D.測量中誤差是客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故D錯誤。故選C。5、6、【詳解】故A錯誤;故B錯誤;故C錯誤;故D正確。故選D。7、【詳解】由題意可得,電腦屏幕對角線的長度可能A.用20cm刻度尺沿屏幕長,寬分別分段測量,存在長,寬兩個誤差,誤差不是最小,故A不符合題意;B.用30cm刻度尺沿屏幕長,寬分別分段測量,存在長,寬兩個誤差,誤差不是最小,故B不符合題意;C.將軟電線沿屏幕對角線拉直,用20cm刻度尺分段測量,要分三段測量,誤差不是最小,故C不符合題意;D.將軟電線沿屏幕對角線拉直,用30cm刻度尺分段測量,分兩段測量,誤差是最小,故D符合題意。故選D。8、【詳解】秒表的中間的小表盤分度值為0.5min,指針在0~1min之間,超過0.5min,靠近1min,它的讀數(shù)是30多秒,大表盤分度值為0.1s,所以它的示數(shù)為32s。9、【詳解】單擺的擺動周期的大小只與擺長有關(guān),擺長越長,周期越大,擺長越短,周期越小,與擺的質(zhì)量無關(guān),所以要使擺的擺動時間(周期)由0.95s變?yōu)?s,應(yīng)該將擺繩的長度加長一些,故C正確。10、300.030.1【詳解】[1][2]根據(jù)長度的換算1m=109nm=106μm3×10-8m=3×10-8×109nm=30nm3×10-8m=3×10-8×106μm=0.03μm[3]根據(jù)時間的換算11、【詳解】分析四次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39.4cm這個數(shù)據(jù)與其它三個相差太大,應(yīng)該是一個錯誤數(shù)據(jù)。其它三次測量的平均值為此物體的長度應(yīng)記作36.4cm。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2、【詳解】A.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題意;B.中學生的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2m/s,故B符合題意;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燈管的長度約為1m,故C不符合題意;D.中學生正常情況跑完1km所用的時間一般在3min40s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3、【詳解】A.“夸贊禮”兩位同學的面部間距可以看出是3個手臂長,故d約為1.5m,A選項合理,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B.紅外測溫儀的高度約兩個手掌寬,故約為20cm,故B選項合理,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C.物理試卷寬約為54cm,C選項不合理,故C選項符合題意;D.我們常說的一拃約長約為18cm,D選項合理,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14、【詳解】有五位同學用同一刻度尺進行了測量,讀數(shù)分別為:3.80cm、3.79cm、3.81cm、3.97cm、3.82cm;其中3.97cm的準確值與其他4位同學不同,為錯誤數(shù)據(jù),則物塊的長度為故選B。15、2.36求平均值減小誤差【詳解】[1][2]根據(jù)刻度尺的讀數(shù)規(guī)則,可知2.57cm的準確值與其他三個數(shù)據(jù)不同,是錯誤數(shù)據(jù),該數(shù)據(jù)應(yīng)舍去。用另外三組求平均值即可。結(jié)果應(yīng)該等于之所以多次測量,是為了采用多組數(shù)據(jù)求平均值來減小誤差。16、【詳解】厘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是10-2,所以60cm=60×10-2m=0.6m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17、3.15337.5【詳解】[1]由圖甲可知,刻度尺分度值為0.1cm,物體的左側(cè)與1.00cm對齊,右側(cè)與4.15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2]圖乙是停表,停表的中間的表盤代表分鐘,周圍的大表盤代表秒,停表的讀數(shù)是兩個表盤的示數(shù)之和,由圖可知,小盤的分度值是0.5min,指針指在5和6之間,超過一半,靠近6min,小盤讀數(shù)為5min;大盤的分度值是0.1s,指針指在37.5s處,因此停表的讀數(shù)為5min37.5s,即337.5s。18、【詳解】A.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一拃)大約15cm,物理教材的寬度略大于此數(shù)值,在18cm左右。故A不符合題意;B.正常情況下,人的心臟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1min跳動的次數(shù)在60次左右。故B符合題意;C.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0dm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D.一瓶礦泉水的體積為500mL也就是500cm3,質(zhì)量為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9、【詳解】A.蘇州冬天的最低氣溫約-5℃,故A不符合題意;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5km/h,故B不符合題意;C.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符合題意;D.正常人脈搏跳動1次的時間約為1s,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0、228.7【詳解】讀圖可知,小盤指針位于3min-4min之間,且過了中線,則說明此時示數(shù)超過了3.5min,則大盤讀數(shù)時應(yīng)讀較大的數(shù)值;大盤分度值為0.1s,此時指針指向48.7s,故秒表讀數(shù)為3min+48.7s=180s+48.7s=228.7s21、【詳解】由圖中可知,該口罩的長度與成年人的手掌長度差不多,約為18cm,故其單位應(yīng)為cm,則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22、【詳解】物理學中利用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由題意可知:測量值28.40cm與其它測量值相差較大,所以此數(shù)據(jù)是錯誤的,應(yīng)去掉。所以物理課本的寬度應(yīng)為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23、3.25368【詳解】[1]由圖甲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cè)與2.00cm對齊,右側(cè)示數(shù)為5.25c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2]由圖乙知,在停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6”和“7”之間,偏向“6”一側(cè),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6min;在停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8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8s,即停表的讀數(shù)為24、2.80337.5【詳解】[1]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的長度為L=5.80cm-3.00cm=2.80cm[2]在秒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5”和“6”之間,偏向“6”一側(cè),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盤上,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37.5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7.5s,即秒表的讀數(shù)為5min37.5s,即337.5s。25、m##米減小誤差【詳解】[1]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m。[2]運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