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第5章 匯率決定理論-2_第1頁
《國際金融》第5章 匯率決定理論-2_第2頁
《國際金融》第5章 匯率決定理論-2_第3頁
《國際金融》第5章 匯率決定理論-2_第4頁
《國際金融》第5章 匯率決定理論-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11/141第五章匯率決定理論第一節(jié)短期的貨幣、利率與匯率第二節(jié)長期的貨幣、價格與匯率第三節(jié)匯率決定的資產組合模型第四節(jié)短期產出與匯率12022/11/142第二節(jié)長期的貨幣、價格與匯率一、長期均衡時的貨幣及其影響二、購買力平價三、基于購買力平價的長期匯率模型四、超越購買力平價的長期匯率一般模型五、國際利差與實際匯率六、實際利率平價22022/11/143一、長期均衡時的貨幣及其影響(一)貨幣供給與實際產量貨幣供給的一次永久性變化對長期均衡時的實際產量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實際上,一個國家充分就業(yè)時的產出水平主要取決于該國的資源稟賦、技術及居民的收入和消費觀念。因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貨幣供給的一次永久性變化,對長期均衡時的實際產量不會產生任何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貨幣中性”現象。32022/11/144(二)貨幣供給與利率正如貨幣供給的一次永久性變化對長期的實際產量沒有影響一樣,這一政策對長期均衡利率也沒有影響。原因在于,如果貨幣供給和所有的價格都永久性地變?yōu)樵瓉淼膬杀?,那么,借貸資金的供給將增加兩倍,同時借貸資金的需求也會相應地增加兩倍,所以由借貸資金供求所決定的均衡利率保持不變。2022/11/145(三)貨幣供給與價格水平因為貨幣市場均衡的基本條件是貨幣需求等于貨幣供給,即有:Ms/P=L(R,Y)(5-15)

將上面的均衡條件改寫為:P=Ms/L(R,Y)(5-16)從式(5-16)可以看出,由于長期的實際產量和利率保持不變,所以實際貨幣需求L(R,Y)也不變。在這種情況下,價格水平P和名義貨幣供給Ms同比例變化。因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貨幣供給的一次永久性變化,將會引起價格水平的長期值相應地變化。尤其是當經濟最初處于充分就業(yè)狀態(tài)時,貨幣供給的永久性增加最終將使價格水平同比例上升。2022/11/146(四)貨幣供給與匯率在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已經得出結論,在長期均衡條件下,一個國家經濟的所有價格都與貨幣供給同比例變化,而實際產出和利率的值不變。由于名義匯率是每單位外國貨幣的國內貨幣價格,所以可以預測匯率與貨幣供給也會發(fā)生同比例的變化。2022/11/147思考: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匯率變化?2022/11/148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在長期均衡的條件下,一國貨幣供給的永久性增加會導致國內貨幣同比例的名義貶值,而貨幣供給量減少則會導致國內貨幣同比例的名義升值。82022/11/149二、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重點是探討匯率在決定國內外商品和服務相對價格方面的作用,其核心則是一價定律。(一)一價定律在一個沒有運輸成本和貿易壁壘的自由競爭市場上,同樣的貨物在不同國家出售,按照同一種貨幣計量的價格應該是一樣的。簡單地說,就是相同商品的貨幣價格是一樣的,無論計價的貨幣是什么。92022/11/1410如果用表示貨物i的人民幣價格,用表示同樣貨物i的美元價格,用E¥/$表示一個單位美元兌換人民幣的比率(即用直接標價法表示的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那么,根據一價定律,應該有下列等式成立:(5-17)

反過來,可以得出人民幣/美元匯率等于貨物i的人民幣價格與美元價格之比的結論:(5-18)102022/11/1411(二)絕對購買力平價

112022/11/1412(三)相對購買力平價相對購買力平價(relativepurchasingpowerparity)認為,在一定時期內,兩國貨幣之間匯率的變化,與同一時期內兩國物價水平相對變動的比率同方向變化。假設用E1和E0分別表示當前和基期的人民幣/美元匯率水平;和分別表示中國的當前和基期的物價指數;和分別表示美國的當前和基期的物價指數。那么,可以得到:

(5-21)2022/11/1413或

(5-22)2022/11/1414如果用和分別表示中國和美國在這一時期內的通貨膨脹率,那么,相對購買力平價又可以表示為:

(5-23)2022/11/1415三、基于購買力平價的長期匯率模型(一)簡單的匯率貨幣模型假設在長期中外匯市場上的均衡匯率滿足絕對購買力平價條件,即:E=P/P*(5-24)這里,E表示單位外幣的本幣價格,P表示本國的價格水平,P*表示外國的價格水平。再假設R代表本國利率,Y代表本國實際國民收入,Md代表本國名義貨幣總需求,Ms代表本國名義貨幣供給量,L代表本國實際貨幣需求,那么根據貨幣市場均衡可以得到:

(5-25)

(5-26)2022/11/1416根據式(5-25)和式(5-26),又可以得到:

(5-27)對式(5-27)進行整理,可以得到:

(5-28)

同樣,可以得到外國的價格:

(5-29)這里,P*代表外國價格,M*s代表外國名義貨幣供給量,L*代表外國實際貨幣需求,R*代表外國利率,Y*代表外國實際國民收入。2022/11/1417將式(5-24)、(5-28)和(5-29)結合起來,可以得到:

(5-30)2022/11/1418在保留式(5-30)固有的重要內涵的前提下,再對其作適當的簡化,得到:

(5-31)式中,代表本國和外國的相對實際貨幣需求。2022/11/1419根據式(5-3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貨幣供給。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一國的貨幣供給增加將導致該國貨幣同比例貶值。反之,一國的貨幣供給減少將導致該國貨幣同比例升值。(2)利率。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一國利率相對于國外利率上升將導致該國貨幣貶值,而一國利率相對于國外利率下降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注意與短期比較)(3)產出水平。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一國的產出水平相對于國外產出水平增加,會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則反之。2022/11/1420(二)持續(xù)通貨膨脹下的利率平價與購買力平價通貨膨脹率和利率之間的這種長期關系,被稱為國際費雪效應(Fish’sEffect),式(5-34)即為國際費雪效應公式。2022/11/1421四、超越購買力平價的長期匯率一般模型(一)實際匯率實際匯率被定義為用一國商品和勞務來衡量另一國商品和勞務的相對價格,即兩國產出的相對價格。于是,人民幣/美元的實際匯率(e¥/$)就是以人民幣表示的美國價格水平除以中國價格水平所得到的值,即:

(5-35)2022/11/1422(二)需求、供給與長期實際匯率1.相對供求與相對價格一國對外國的相對需求和相對供給受兩國的相對價格影響。一般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相對價格上升會導致相對需求減少和相對供給增加,而相對價格下降則會導致相對需求增加和相對供給減少。同時,均衡的相對價格由相對需求和相對供給共同決定。2022/11/1423由于兩國的相對價格是本國價格和外國價格的比值(P/EP*),所以它是實際匯率的倒數。也就是說,相對價格上升,實際匯率下降,本幣實際升值;相反,相對價格下降,實際匯率上升,本幣實際貶值。因此,相對需求和相對供給的變化對實際匯率會產生影響。2022/11/14242.相對需求變化與長期實際匯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國相對于外國的相對需求上升會導致該國貨幣實際升值,而相對需求下降則會導致貨幣實際貶值。2022/11/14253.相對供給變化與長期實際匯率2022/11/1426(三)長期均衡中的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根據式(5-35),可以推得:(5-36)由式(5-36)可知,影響長期名義匯率的因素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長期實際匯率;其二,是兩國的價格水平之比,這是貨幣分析法中的購買力平價所測度的名義匯率。2022/11/14271.相對貨幣供給變動的影響任何純貨幣性變動都只會導致長期名義匯率的變化,而對長期實際匯率不會產生影響。2022/11/14282.相對產品供求變動的影響根據上面的分析,一國相對產品需求的變動并不影響該國的長期價格水平,但是會影響長期實際匯率。假設對本國產品的世界相對需求增加,就會引起本國產品的相對價格上升,從而導致長期實際匯率下降(即本幣對外幣長期實際升值)。然而,由于本國長期價格水平不變,根據式(5-36),長期實際匯率下降又會導致長期名義匯率(E¥/$)下降,即本幣對外幣名義升值。2022/11/1429表5-1貨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