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文言文-綜合訓練2 限時考教師版_第1頁
014文言文-綜合訓練2 限時考教師版_第2頁
014文言文-綜合訓練2 限時考教師版_第3頁
014文言文-綜合訓練2 限時考教師版_第4頁
014文言文-綜合訓練2 限時考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語文學科限時考教師版編號014班級類別:時間: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星期____命題人:審核人:時長:50分鐘滿分:100分姓名:考號:___________得分文言文綜合訓練(二)限時考每題5分共20題斷句訓練:1、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答案】子曰:"道①之以政,齊②之以刑,民免③而無恥④;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⑤。"【注釋】①道:有兩種解釋,一為"引導";二為"治理"。前者較為妥貼。②齊:整齊、約束。③免:避免、躲避。④恥:羞恥之心。⑤格:有兩種解釋,一為"至";二為"正"?!咀g文】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tǒng)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guī)矩了。"2、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答案】孟懿子(1)問孝,子曰:"無違。(2)"樊遲(3)御(4),子告之曰:"孟孫(5)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注釋】(1)孟懿子:魯國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孫,名何忌,"懿"是謚號。其父臨終前要他向孔子學禮。(2)無違:不要違背。(3)樊遲:姓樊名須,字子遲。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歲。他曾和冉求一起幫助季康子進行革新。(4)御:駕馭馬車。(5)孟孫:指孟懿子?!咀g文】孟懿子問什么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后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后,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3、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答案】子游①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注釋】①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吳國人,比孔子小45歲?!咀g文】子游問什么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贍養(yǎng)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yǎng)。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贍養(yǎng)父母與飼養(yǎng)犬馬又有什么區(qū)別呢?"4、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答案】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zhuàn)①,曾(céng)是以為孝乎?"【注釋】①饌:吃食物【譯文】子夏問什么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5、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答案】子張①學干祿②,子曰:"多聞闕③疑④,慎言其余,則寡尤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注釋】①子張:姓顓孫名師,字子張,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歲,孔子的學生。②干祿:干,求的意思。祿,即古代官吏的俸祿。干祿就是求取官職。③闕:缺。此處意為放置在一旁。④疑:懷疑。⑤寡尤:寡,少的意思。尤,過錯?!咀g文】子張要學謀取官職的辦法??鬃诱f:"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說,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后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后悔,官職俸祿就在這里了。"6、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答案】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1)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2)。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3)?!弊釉唬骸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4)斯語矣?!薄咀⑨尅?1)克己復禮:克己,克制自己。復禮,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禮的要求。(2)歸仁:歸,歸順。仁,即仁道。(3)目:具體的條目。目和綱相對。(4)事:從事,照著去做?!咀g文】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鬃诱f:“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于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難道還在于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實行仁的條目?!笨鬃诱f:“不合于禮的不要看,不合于禮的不要聽,不合于禮的不要說,不合于禮的不要做。”顏淵說:“我雖然愚笨,也要照您的這些話去做?!倍涛拈喿x翻譯劃線句子:1、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③?!驹摹课何鋵⒁娦倥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②。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③。【注釋】①魏武:曹操。按:下文的帝、魏王都是指曹操,因為他生前封魏王,謚號是武,曹丕登帝后,追尊他為武帝。②雄:稱雄;顯示威嚴。崔季珪:崔琰,字季珪,在曹操手下任職。他儀表堂堂,很威嚴。而據(jù)劉孝標注引《魏氏春秋》說,曹操卻是"姿貌短小"。③"魏武"句:曹操認為匈奴使已經(jīng)諷破了他的野心和做法,所以把使臣殺了。按:此說不大可信?!咀g文】魏武帝曹操將要接見匈奴的使節(jié)。他自認為相貌丑陋,不能對遠方國家顯示出自己的威嚴,便叫崔季珪代替,自己卻握著刀站在崔季珪的坐床邊。接見后,曹操派密探去問匈奴使節(jié)說:"你看魏王怎么樣?"匈奴使節(jié)回答說:"魏王的崇高威望非同一般,可是床邊握刀的人,這才是英雄啊。"曹操聽說后,趁使節(jié)回國,派人追去殺了他。2、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云:"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③。"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原文】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①。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②。"或云:"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③。"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④;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⑤。"【注釋】①七尺八寸:古代的尺寸,長度沒有現(xiàn)代那么長,不過七尺八寸也表明身材高大。②蕭蕭肅肅:蕭蕭形容舉止蕭灑脫俗,肅肅形容清靜。舉:挺拔。③肅肅:象聲詞,形容風聲。徐引:舒緩悠長。④巖巖:形容高峻挺拔。⑤傀俄:同"巍峨",形容高大雄偉?!咀g文】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風度姿態(tài)秀美出眾。見到他的人都贊嘆說:"他舉止蕭灑安詳,氣質豪爽清逸。"有人說:"他像松樹間沙沙作響的風聲,高遠而舒緩悠長。"山濤評論他說:"嵇叔夜的為人,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獨立;他的醉態(tài),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傾倒。"3、庾長仁與諸弟入?yún)?,欲住亭中宿。諸弟先上,見群小滿屋,都無相避意。長仁曰:"我試觀之。"乃策杖將一小兒,始入門,諸客望其神姿,一時退匿?!驹摹库组L仁與諸弟入?yún)牵⊥ぶ兴蔻?。諸弟先上,見群小滿屋,都無相避意。長仁曰:"我試觀之。"乃策杖將一小兒,始入門,諸客望其神姿,一時退匿?!咀⑨尅竣兮组L仁:庾統(tǒng),字長仁,是庾亮的侄兒。亭:設在道邊供旅客停宿的公房?!咀g文】庾長仁和弟弟們過江到吳地,途中想在驛亭里住宿。幾個弟弟先進去,看見滿屋都是平民百姓,這些人一點回避的意思也沒有。長仁說:"我試著進去看看。"于是就拄著拐杖,扶著一個小孩,剛進門,旅客們望見他的神采,一下子都躲開了。4、陳嬰者,東陽人,少修德行,著稱鄉(xiāng)黨。秦未大亂,東陽人欲奉嬰為主,母曰:“不可!自我為汝家婦,少見貧賤,一旦富貴,不祥。不如以兵屬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禍有所歸。”【原文】陳嬰者,東陽人,少修德行,著稱鄉(xiāng)黨①。秦未大亂,東陽人欲奉嬰為主,母曰:“不可!自我為汝家婦,少見貧賤,一旦富貴,不祥。不如以兵屬人②。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禍有所歸。”【注釋】①“陳嬰”句:據(jù)《史記·項羽本紀》載,陳嬰原是東陽縣的書吏。陳涉起義后,東陽人殺了縣令,聚集幾千人,強立陳嬰為首領;遭陳母反對,才依附項梁。鄉(xiāng)黨:鄉(xiāng)里。②屬(zhǔ):交付?!咀g文】陳嬰是東陽縣人,從小就注意加強道德品行的修養(yǎng),在鄉(xiāng)里中很有名望。秦代未年,天下大亂,東陽人想擁護陳嬰做首領,陳母對陳嬰說:“不行!自從我做了你家的媳婦后,從年輕時起就遇到你家貧賤,一旦暴得富貴,不吉利。不如把軍隊交給別人。事成了,可以稍為得些好處;失敗了,災禍自有他人承擔?!?、許允婦是阮衛(wèi)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禮竟,允無復入理,家人深以為憂。會允有客至,婦令婢視之,還答曰:“是桓郎?!被咐烧撸阜兑?。婦云:“無憂,桓必勸入。”桓果語許云:“阮家既嫁丑女與卿,故當有意,卿宜察之。”許便回入內,既見婦,即欲出。婦料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停之。許因謂曰:“婦有四德,卿有其幾?”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然士有百行,君有幾?”許云:“皆備。”婦曰:“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允有慚色,遂相敬重?!驹摹吭S允婦是阮衛(wèi)尉女,德如妹,奇丑①。交禮竟,允無復入理,家人深以為憂。會允有客至,婦令婢視之,還答曰:“是桓郎?!被咐烧?,桓范也。婦云:“無憂,桓必勸入。”桓果語許云:“阮家既嫁丑女與卿,故當有意,卿宜察之。”許便回入內,既見婦,即欲出。婦料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停之②。許因謂曰:“婦有四德,卿有其幾③?”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然士有百行,君有幾④?”許云:“皆備?!眿D曰:“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允有慚色,遂相敬重?!咀⑨尅竣偃钚l(wèi)尉:阮共,字伯彥,在魏朝官至衛(wèi)尉卿。②據(jù):衣服的大襟,也指衣服的前后部分。③四德: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功。④百行:指各種好的品行。【譯文】許允的妻子是衛(wèi)尉卿阮共的女兒,阮德如的妹妹,長相特別丑。新婚行完交拜禮,許允不可能再進新房去,家里人都十分擔憂。正好有位客人來看望許允,新娘便叫婢女去打聽是誰,婢女回報說:“是桓郎?!被咐删褪腔阜?。新娘說:“不用擔心,桓氏一定會勸他進來的。”桓范果然勸許允說:“阮家既然嫁個丑女給你,想必是有一定想法的,你應該體察明白。”許允便轉身進入新房,見了新娘,即刻就想退出。新娘料定他這一走再也不可能進來了,就拉住他的衣襟讓他留下。許允便問她說;“婦女應該有四種美德,你有其中的那幾種?”新娘說:“新婦所缺少的只是容貌罷了??墒亲x書人應該有各種好品行,您有幾種?”許允說:“樣樣都有?!毙履镎f:“各種好品行里頭首要的是德,可是您愛色不愛德,怎么能說樣樣都有!”許允聽了,臉有愧色,從此夫婦倆便互相敬重。6、許允為晉景王所誅,門生走入告其婦。婦正在機中,神色不變,曰:“蚤知爾耳!”門人欲藏其兒,婦曰:“無豫諸兒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鐘會看之,若才流及父,當收。兒以咨母,母曰:“汝等雖佳,才具不多,率胸懷與語,便無所憂。不須極哀,會止便止。又可少問朝事。”兒從之。會反,以狀對,卒免?!驹摹吭S允為晉景王所誅,門生走入告其婦①。婦正在機中,神色不變,曰:“蚤知爾耳!”門人欲藏其兒,婦曰:“無豫諸兒事?!焙筢憔幽顾?,景王遣鐘會看之,若才流及父,當收②。兒以咨母,母曰:“汝等雖佳,才具不多,率胸懷與語,便無所憂③。不須極哀,會止便止④。又可少問朝事?!眱簭闹?,以狀對,卒免?!咀⑨尅竣佟霸S允”句:魏齊玉曹芳時,輔軍大將軍司馬師(即晉景王)輔政,借故殺了李豐、夏侯玄。許允和李豐、夏侯玄一向很友好,受到懷疑,也被害。②才流:才能品級,指品級的高下。流,流品。③才具:才能;才干。率:順著。④止:指哭泣停止。按禮節(jié)鐘會慰問家屬時當哭。【譯文】許允被晉景王殺害了,他的門生跑進來告訴他的妻子。他妻子正在織機上織布,聽到消息,神色不變,說:“早就知道會這樣的呀!”門生想把許允的兒子藏起來,許允妻子說:“不關孩子們的事?!焙髞砣疫w到許允的墓地里住,景王派大將軍府記室鐘會去看他們,并吩咐說,如果兒子的才能流品比得上他父親,就應該逮捕他們。許允的兒子知道這些情況,去和母親商量,母親說:“你們雖然都不錯,可是才能不大,可以怎么想就怎么和他談,這樣就沒有什么可擔心的。也不必哀傷過度,鐘會不哭了,你們就不哭。又可以稍為問及朝廷的事?!彼齼鹤诱漳赣H的吩咐去做。鐘會回去后,把情況回報景王,許允的兒子終于免禍。7、陶公(陶侃)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鲊餉母。母封付使,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原文】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鲊餉母①。母封付使,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薄咀⑨尅竣亵~梁:在水中筑的捕魚的堰。按:(晉書·列女傳)載,陶侃任尋陽縣吏時,曾監(jiān)管魚梁。坩(gān):陶器;瓦罐。鲊(zhǎ):魚制品,如腌魚、糟魚之類?!咀g文】陶侃年輕時做監(jiān)管魚梁的小吏,曾經(jīng)送去一罐腌魚給母親。他母親把腌魚封好交給來人帶回去,并且回封信責備陶侃說:“你做官吏,拿公家的東西送給我,這不只沒有好處,反而增加了我的憂慮?!?、庾玉臺,希之弟也;希誅,將戮玉臺。玉臺子婦,宣武弟桓豁女也,徒跣求進,閽禁不內。女厲聲曰:“是何小人!我伯父門,不聽我前!”因突入,號泣請曰:“庾玉臺常因人,腳短三寸,當復能作賊不?”宣武笑曰:“婿故自急。”遂原玉臺一門。【原文】庾玉臺,希之弟也;希誅,將戮玉臺①。玉臺子婦,宣武弟桓豁女也,徒跣求進,閽禁不內②。女厲聲曰:“是何小人!我伯父門,不聽我前!”因突入,號泣請曰:“庾玉臺常因人,腳短三寸,當復能作賊不?”宣武笑曰:“婿故自急。”遂原玉臺一門③。【注釋】①“庾玉臺”句:庾友,小名玉臺,是庾冰的兒子。公元371年,桓溫廢晉帝為東海王,立會稽王司馬晃為帝。因廈冰家族勢力強大,就想消滅他們,于是誣陷他們謀反,害死了庾友的兒個弟弟。庾友的哥哥庾希聞難而逃,后來也被殺害。②徒跣:光著腳步行。這里形容急忙之狀。閽:守門人。內:通“納”,接納。③“遂原”句:庾玉臺如被殺,全家當不免,所以這樣說,原,赦罪。【譯文】庾玉臺是庾希的弟弟;庾希被殺以后,將要殺玉臺。玉臺的兒媳婦,是桓溫弟弟桓豁的女兒,她心急得光著腳去求見桓溫,掌門官擋著不讓進去。她大聲斥責說:“這是哪個奴才!我伯父的家。竟敢不讓我進去!”說著便沖了進去,哭喊著請求說:“庚玉臺的一只腳短了三寸,常常要扶著人才能走路,這還會謀反嗎?”桓溫笑著說:“侄婿自然會著急。”終于赦免了庾玉臺這一家。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題。楊瑄,字廷獻,豐城人。景泰五年進士。授御史。剛直尚氣節(jié)。景帝不豫,廷臣請立東宮,帝不允?,u與同官錢璡、樊英等約疏爭,會“奪門”事起,乃已。天順初,民訴曹吉祥、石亨奪其田。瑄以聞,并列二人怙寵專權狀。帝語大學士李賢、徐有貞曰:“真御史也?!彼烨补侔春耍舨孔R瑄名,將擢用。吉祥聞之懼,訴于帝,請罪之。不許。未幾,亨西征還,適彗星見,十三道掌道御史張鵬、周斌等,將劾亨、吉祥諸違法事。先一日,給事中王鉉泄于亨。亨與吉祥泣訴帝,誣鵬等為已誅內官張永從子,結黨排陷,欲為永報仇。明日疏入,帝大怒,收鵬及瑄。御文華殿,悉召諸御史,擲彈章,俾自讀。斌且讀且對,神色自若。至冒功濫職,帝詰之曰:“彼帥將士迎駕,朝廷論功行賞,何云冒濫?”斌曰:“當時迎駕止數(shù)百人,光祿賜酒饌,名數(shù)具在。今超遷至數(shù)千人,非冒濫而何?”帝默然,竟下瑄、鵬及諸御史于獄。榜掠備至,詰主使者,瑄等無所引,乃坐都御史耿九疇、羅綺主謀,亦下獄。論瑄、鵬死,余遣戍。亨等復譖諸言官。帝諭吏部,給事、御史年逾三十者留之,余悉調外。尚書列上給事中何螢等十三人,御史吳禎等二十三人。詔以螢任州判官,禎等為知縣。會大風震雷,拔木發(fā)屋,須臾大雨雹。亨、吉祥家大木俱折,二人亦懼。掌欽天監(jiān)禮部侍郎湯序本亨黨,亦言上天示警,宜恤刑獄。于是帝感悟,戍瑄、鵬鐵嶺衛(wèi),余貶知縣,而螢、禎等亦得無調。瑄、鵬行半道,適承天門災,肆赦放還。或謂當詣亨、吉祥謝,二人卒不往,復謫戍南丹。憲宗即位,并還故官?,u尋遷浙江副使。按行海道,禁將校私縱戍卒。修捍海塘,筑海鹽堤岸二千三百丈,民得奠居。為副使十余年,政績卓然,進按察使。西湖水舊可溉諸縣田四十六萬頃,時堙塞過半,瑄請浚之。設防置閘,以利灌溉,功未就,卒?,u以忠諫名天下,為士重。天啟初,賜謚忠懷。海鹽人祠祀之。(選自《明史·列傳第五十》,有刪改)1、對下列句子中加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A.遂遣官按核按:調查B.瑄等無所引引:引薦C.論瑄、鵬死,余遣戍論:判決D.功未就,卒就:完成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5分)A.訴于帝,請罪之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B.斌且讀且對猶且從師而問曰C.給事、御史年逾三十者留之今者項莊拔劍舞D.設防置閘,以利灌溉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王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A.楊瑄剛強正直,崇尚氣節(jié)。景帝拒絕冊立太子后,楊瑄和同僚相約上疏抗爭,恰逢“奪門”事變,這才作罷。B.楊瑄曾上奏曹吉祥、石亨搶奪民田等罪行,得到英宗的賞識。英宗要求吏部標記楊瑄姓名,準備提拔重用。C.御史張鵬、楊瑄等人因彈劾石亨、曹吉祥的計劃泄露而被逮捕下獄。周斌在面對英宗的詰問時,淡定自若。D.楊瑄在浙江副使的十多年任職中,嚴明軍紀,修筑海塘、堤岸,政績卓著;擔任按察使時,又請求疏浚西湖。4、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5分)(1)瑄以聞,并列二人怙寵專權狀。(5分)(2)今超遷至數(shù)千人,非冒濫而何?(5分)(3)或謂當詣亨、吉祥謝,二人卒不往,復謫戍南丹。(5分)【答案】1、B(引:牽攀、招供)2、D(A項①介詞,向;②介詞,比。B項①連詞,表并列,一邊……一邊……;②副詞,尚且、還。C項①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②助詞,用在時間名詞后,不譯。D項皆是連詞,表目的,來、用來)3、C(由原文“亨與吉祥泣訴帝,誣鵬等為已誅內官張永從子,結黨排陷,欲為永報仇”可見,張鵬、楊瑄逮捕的原因不是彈劾計劃泄露,主要是因為曹吉祥、石亨的誣陷。)4、(1)楊瑄把(這件事)上報朝廷,并列出兩人依仗寵信獨專大權的情況。(3分)(“聞”“怙”、整體句意各1分)(2)現(xiàn)在越級升遷的達到數(shù)千人,這不是冒功而濫予任用又是什么?(3分)(“超遷”“非……而何”、整體句意各1分)(3)有人勸說(他們)應當前往石亨、曹吉祥(那里)謝罪,兩人最終沒有去,又被貶戍守南丹。(4分)(“詣”“謝”“卒”、整體句意各1分)【文言文參考譯文】楊瑄,字廷獻,是豐城人。景泰五年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御史。楊瑄為人剛強正直,崇尚氣節(jié)。景帝病危,朝廷大臣請求冊立太子。景帝不允許。楊瑄和同僚錢璡、樊英等人約定一起上疏爭辯,碰上“奪門”事變發(fā)生,于是就停止了。天順初年,有百姓狀告曹吉祥、石亨侵占他們的田地。楊瑄把這件事報告了朝廷,并且羅列二人憑恃寵幸獨斷專權的罪狀?;实蹖Υ髮W士李賢、徐有貞說:“這才是真正的御史啊。”于是派遣官員考察核實這件事,并且命令吏部記下楊瑄的名字,打算提拔使用。曹吉祥聽到這件事很害怕,向皇帝哭訴,請求治楊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