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美學原理
南陽師范學院文學院課程溫
馨
提
示請各位同學注意記好筆記請各位同學注意按時上交作業(yè)請各位同學注意按時出勤謝謝合作!主
要
講
授
內
容
美學
美形式美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優(yōu)美崇高悲劇喜劇美感美育人
類
審
美
的
歷
程1.審美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期
2.美學思想的積淀期3.美學學科的建立和完善期美
字
的
三
種
含
義1.“雉尾做頭飾的舞人形象”——美與妝飾等藝術有關2.“羊人則美”——美與圖騰巫術活動有關3.“羊大則美”——美與人們的味覺快感有關美學與美學史的關系美學原理關注的是今日的美學理論,而美學史則關注的是以往歷史上的美學理論。當前的美學原理的建立是以對傳統(tǒng)的繼承為基礎的。西方重要的美學史研究著作:《作為哲學科學的美學史》(1858齊默爾曼);《美學史》(1892鮑??弧睹缹W史》(1939庫恩、吉爾伯特);《美學史》(1962-1967塔塔科維茲);中國重要的美學史研究著作:《西方美學史》(朱光潛);《當代西方美學》(朱狄);《美學散步》(宗白華);《美的歷程》(李澤厚);《中國美學史》(李澤厚、劉綱紀)。美
學
的
研
究
對
象一、美學的研究對象是藝術(朱光潛、蔣孔陽、馬奇)二、美學的研究對象是美(洪毅然)三、美學的研究對象是美感經(jīng)驗(李澤厚)四、美學的研究對象是人與現(xiàn)實之間的審美關系(周來祥)美學與哲學的關系從歷史上來說,20世紀以前的西方,美學基本上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哲學美學基本上是西方美學的主干,最重要的美學理論往往是由哲學家提出來的。哲學是研究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fā)展最一般規(guī)律的學科,是關于整個客觀世界以及人類的主觀世界的最普遍的規(guī)律;而美學則是研究人與現(xiàn)實之間的審美關系的一門學科,是關于人類審美活動的特殊規(guī)律,即美的規(guī)律。哲學與美學之間是整體與局部、一般與特殊的關系。美
學
的多
種
形
態(tài)(1)從宏觀的研究方法來劃分,可以分為“自上而下的美學”和“自下而上的美學”,即“哲學美學”和“科學美學”;(2)從微觀的角度、層次、途徑、方法來劃分,可以分為哲學美學、歷史美學和科學美學;歷史美學又可以分為審美意識史、藝術風格史、美學史,科學美學又可以分為基礎美學、實用美學;實用美學又可以分為文藝批評和欣賞的一般美學、各文藝部類美學、建筑美學、裝飾美學、科技-生產(chǎn)美學、社會美學、教育美學等。﹁
美
學
﹂
輔
助
閱
讀
書
目⑴《西方美學史》(上、下卷),朱光潛,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⑵《美學史》,(英)鮑??鴱埥褡g,廣西師大出版社⑶《中國美學史大綱》,葉朗,上海人民出版社⑷《美學三書》,李澤厚,安徽文藝出版社⑸《美學原理》,楊辛、甘霖,北京大學出版社⑹《中國美學史教程》,王振復,復旦大學出版社⑺《美學散步》,宗白華,上海人民出版社⑻《西方哲學史》,羅素⑼《中國哲學史新編》,馮友蘭著,人民出版社⑽《當代西方美學》,朱狄第
二
講
什
么
是
美本講主要講授內容:立足于中、西方不同的哲學視域,對關于美本質問題的觀點進行重點梳理,從而加深對“什么是美”這一問題的復雜性的理解“
什
么
是
美
”
問
題
的
最
先
提
出柏拉圖在其《大希庇阿斯篇》中天才地將“什么是美?”和“什么是美的東西?”這兩個問題進行了區(qū)分,從而揭開了后世兩千多年對美的本質探求的序幕,這可以說是他對美學的最大貢獻。柏拉圖原名叫阿里斯托克勒(Aristokles),427B.C-347B.C,后改名柏拉圖(Platon);其學園叫阿卡德摩(Academy),是歐洲歷史上第一所綜合性的傳授知識、進行學術研究、提供政治咨詢、培養(yǎng)哲學家和政治家的學校,是后來學術研究機構和大學的前身。亞
里
士
多
德
致
柏
拉
圖
的
悼
詞巋巋盛德,莫之能名;光風霽月,涵育貞明;有誦其文,有瞻其行;樂此盛世,善以繕生。希
臘
三
賢
與
希
臘
七
圣希臘三賢: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希臘七圣:泰勒斯、梭倫、奇?zhèn)?、畢阿斯、克萊俄布盧、庇塔庫斯、佩里安德柏
拉
圖
關
于
美
的
思
考1黃金是美2有用就是美3得體就是美4有益的就是美5美的少女就是美6子女替父母舉行隆重喪禮就是美7由視覺和聽覺產(chǎn)生的快感就是美
柏拉圖總結語:美是難的
“我問的是美本身,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為美,不管它是一塊石頭,一塊木頭,一個神,一個動作,還是一門學問?!蔽?/p>
方
探
求
美
的
本
質
的
路
徑“兩線”為:理性主義美學與感性主義美學“六角”為:
從事物的客觀屬性上探求美的視角
從客觀的精神世界探求美的視角
從主觀的心意狀態(tài)探求美的視角
從事物之間的關系中探求美的視角
從人類社會生活本身探求美的視角
從社會化了的人的審美實踐活動中探求美的視角畢
達
哥
拉
斯
及
其
學
派“事物由于數(shù)而顯得美”,“美在和諧”、“美即是數(shù)”西方美學是從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開始的畢達哥拉斯是最早提出“哲學”、“哲學家”這些概念的人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和諧來自對立(有限--無限、奇--偶、一--多、左--右、雄--雌、靜--動、直--曲、明--暗、善--惡、正方--長方是產(chǎn)生萬物的十對本質),其美學思想中含有辯證法的因素荷
迦
茲W·Hogarth,1697-1764,英國民主主義者、啟蒙主義思想家,著名畫家,風俗畫的奠基人,杰出的藝術理論家《美的分析》發(fā)表于1753年,是西方美學史上第一部形式分析的美學專著,在這部書中提出了構成美的六項原則:“適宜”(Fitness)“變化”(Variety)“一致”(Uniformity)“單純”(Simplicity)“錯雜”(Intricacy)“量”(Quantity)提出了蛇形線最美的觀點黑
格
爾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83,德國古典哲學和美學的集大成者;“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xiàn)”。黑
格
爾
的
美
的
命
題
的
含
義1美和藝術以理念為內容,是表現(xiàn)和認識絕對理念的一種方式和手段,美具有豐富的內容,是真實的、客觀的,可以認識的2抽象的理念不是美,美是理念在可感的具體形象中顯示出的藝術形式3美是理念的內容與感性的形式二者的辨證統(tǒng)一對
黑
格
爾
的
美
的
定
義
的
評
價克服了在美的本質認識上柏拉圖的抽象的形而上學和康德的形式主義、主觀主義和不可知論的觀點肯定了美和藝術的思想性,高度的認識價值和社會意義具有辯證法的合理的內容但他的“美”是精神性的,從根本上否定了現(xiàn)實是美和藝術的源泉,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伊
壁
鳩
魯被馬克思譽為“最偉大的希臘啟蒙思想家”306B.C.在雅典創(chuàng)立伊壁鳩魯學派(又名花園學派),該學派與斯多亞學派、懷疑學派一起并稱晚期希臘-羅馬三學派美是快感奧
古
斯
丁Augustins,350-430,是中世紀基督教神學美學的兩位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中世紀基督教神學美學的奠基人,被認為是第一個將希伯萊、希臘和基督教文化融為一體的思想家美學專著:《論美和適宜》、《論音樂》美在秩序;美在上帝托
瑪
斯
·
阿
奎
那“凡是一眼見到就使人愉快的東西才叫做美?!边@一定義的三個關鍵點:①美是通過感官使人愉快的東西②并非所有使人愉快的東西都是美的③美是不涉及內容、功利和目的的康
德Immanuelkant,1724—1804,提出了一整套“批判哲學”的體系,這一體系基本上由他的三大批判著作所構成:《純粹理性批判》(1781,研究“知”)《實踐理性批判》(1788,研究“意”)《判斷力批判》(1790,研究“情”)而《判斷力批判》則是研究審美問題的。審
美
判
斷
四
契
機
說1美是主觀的,是無利害的快感2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地使人愉快的3美不憑對于人的某一主觀目的表現(xiàn)而存在4美是一種必然的使人愉快的對象,美感具有社會性
(------《判斷力批判·審美判斷力批判》)對
康
德
的
美
學
思
想
的
評
價1、揭示了審美問題的極端復雜性;2、糾正了經(jīng)驗派美學關于美感等于快感和理性派美學美等于完善的片面性;3、突出了美的本質和特性問題,從而使這一問題的探討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4、主張將美的問題同人的全部心理和人類整體聯(lián)結起來考察,這是有益的。視
角
四
:
從
事
物
之
間
的
關
系以亞里士多德、狄德羅的觀點為代表亞
里
士
多
德“美在于某些特定關系”創(chuàng)建了呂克昂學園漫步學派或逍遙學派亞里士多德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詩學》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學論文,也是迄今至前世紀末葉一切美學概念的根據(jù)。”
﹙------車爾尼雪夫斯基﹚狄
德
羅D·Diderot,1713-1784,法國18世紀啟蒙思想家、百科全書派的領袖、啟蒙理性美學的代表“美在關系”“一個物體之所以美是由于人們覺察到它身上的各種關系,我指的不是由我們的想象力移植到物體上的智力的或虛構的關系,而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真實的關系,這些關系是我們的悟性借助我們的感覺而覺察到的。”關
系
的
含
義
及
所
指
向
的
美單一事物其內在結構上的秩序、安排、對稱等關系,它產(chǎn)生“真實的美”,即“外在于我的美”一事物與它事物的關系,它產(chǎn)生“相對的美”,即“外在于我的美”事物與人的關系,它產(chǎn)生“關系到我的美”對
美
在
關
系
命
題
的
評
價強調了要從主、客體兩方面來理解“什么是美”,從而避免了單一化理解“美”的傾向對“關系”的理解還比較感性、直觀、抽象,沒有上升到一定的理性的層面過于籠統(tǒng)。美在關系,但并非所有的關系都能產(chǎn)生美。如,主客體之間的審美關系能產(chǎn)生美,但主客體之間的政治關系就不能產(chǎn)生美視
角
五
:
從
人
類
社
會
生
活
本
身以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代表車
爾
尼
雪
夫
斯
基俄國偉大的革命民主主義者、哲學家、經(jīng)濟學家、美學家和文藝評論家,他的美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美學之前最高水平的唯物主義美學主要著作:《藝術對現(xiàn)實的審美關系》(又譯《生活與美學》,1855)、《俄國文學果戈理時期概觀》(1856)、《萊辛,他的時代,他的一生與活動》(1856--1857)、《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則》(1860)車
氏
的
美
是
生
活
的
命
題“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們在那里面看得見依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東西,凡是顯示出生活或使我們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保?------《藝術與現(xiàn)實的審美關系》)定義的三個層次:第一層,對美是什么進行總的規(guī)定,即“美是生活”第二層,進一步對決定美的本質的生活予以說明,規(guī)定了社會美的本質第三層,換一個角度從對象方面來說明美的本質,規(guī)定了自然美的本質美
是
生
活
命
題
的
長
處1揭示了美的物質客體性和現(xiàn)實客觀性2揭示了美的相對性和變易性3接近了關于美的階級論觀點的高度4強調了現(xiàn)實中的美,批判了黑格爾的關于藝術美高于現(xiàn)實美的片面觀點美
是
生
活
命
題
的
不
足1停留在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唯物主義的哲學高度,對美的理解尚停留在生物學的意義上2缺乏辯證法觀點,貶低了藝術和藝術美3命題內部包含著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即美的客觀性和主觀性的矛盾,自然美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矛盾,藝術、藝術美與現(xiàn)實、現(xiàn)實美的矛盾視
角
六
:
從
社
會
化
了
的
人
的
審
美
實
踐
活
動
以馬克思主義美學為代表馬
克
思
主
義
美
學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感性顯現(xiàn);注意以下幾點:1、美與人的本質力量有關2、美是人的自由自覺的實踐活動的產(chǎn)物3、美是一種具體可感的感性形象綜
述
“什么是美的本質”這一問題從柏拉圖的叩問開始,到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回答,可以說答案莫衷一是;西方美學從19世紀中葉開始,由于科學美學的崛起,所以就使以關注美的本質為使命的哲學美學走向低潮;20世紀以來不再以對美的本質的哲學言說為時髦,而傾向于從語言學的角度來探求美的意義;這一問題尚有待進一步研究。中
國
對
美
本
質
問
題
的
認
識春秋時楚國靈王時的大夫伍舉提出了中國歷史上見諸文字的第一個關于美的明確定義:
“無害為美”先秦儒、道、墨等諸子美學的觀點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觀點儒
家“中和為美”(孔子)這里的“中”是適度、適當?shù)囊馑?,“和”是和諧交融的意思,中和之美是指結構和諧、內部諸因素發(fā)展適度的那樣一種美,即優(yōu)美?!俺鋵崬槊馈保献樱┊斠粋€人的身體充滿了高尚的道德時,這個人就是美的。道
家自然全美觀(老子)“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老子·四十一章》-----最方正的東西沒有棱角,最貴重的東西總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樂總是音稀聲弱,最大的形象總是沒有蹤影。道,幽隱而無名。
美在道,美在自然美惡相依“至美”觀(莊子)內涵:美在無為,美在道,美在大。墨
家“非樂”觀(墨子)美和藝術越發(fā)展,君子、小人所受到的危害越嚴重,因此,他對美和藝術持反對的態(tài)度“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樂者,非以大鐘、鳴鼓、琴瑟、竽笙之聲,以為不樂也;非以刻鏤文章之色,以為不美也;非以芻豢煎炙之味,以為不甘也;非以高臺、厚榭、邃野之居,以為不安也。雖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樂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萬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為樂非也。”中
國
現(xiàn)
代
美
學
對
美
本
質
問
題
的
探
討1客觀--社會論,以李澤厚為代表2主客觀統(tǒng)一論,以朱光潛為代表3客觀論,以蔡儀為代表4主觀論,以呂熒、高爾太為代表-----一主一客兩統(tǒng)一,主觀有呂高,客觀是蔡儀,統(tǒng)一為朱李第
三
講
形
式
美“抱樸子曰:妍姿媚貌,形色不齊,而悅情可均;絲竹金石,五聲詭韻,而快耳不異?!?-----晉?葛洪《抱樸子?博喻》形式美,是審美范疇之一,指在自然、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具有色、形、聲等外在感性材料的自然屬性及其組合規(guī)律,并且體現(xiàn)的內容具有朦朧性、隱晦性,能引起人的聯(lián)想及情感活動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審美對象。形
式
美
的
典
型
范
例
圖形
式
美
的
構
成一、構成形式美的感性材料,即其自然屬性:色彩、形體、聲音;二、構成形式美的感性材料之間的組合規(guī)律:對稱與均衡、比例與勻稱、節(jié)奏與韻律、整齊一律與多樣統(tǒng)一等;聯(lián)
想
性
:
色
彩
的
審
美
特
性
之
一色彩指紅、橙、黃、綠、青、藍、紫、白、黑等;聯(lián)想性即色彩能使人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從而使人心境自由。例如:“紅色”使人聯(lián)想到紅日、鮮血、火等,所以五星紅旗是紅色的。表
情
性
:
色
彩
的
審
美
特
性
之
二色彩能使人的面部、心理、生理等方面發(fā)生變化,產(chǎn)生色彩感。例如:紅色多與熱烈、奔放、活潑、興奮等情緒相聯(lián)系;藍色多與寧靜、沉重、抑郁、悲哀等情緒相聯(lián)系;綠色多與冷靜、平穩(wěn)、清爽等情緒相聯(lián)系;白色多與純凈、潔白、素雅、哀挽之感相聯(lián)系;黑色多與壓抑、哀痛、莊重感相聯(lián)系;畢
加
索
繪
畫
中
顏
色
的
應
用畢加索是西班牙的猶太畫家,立體主義藝術大師,堪與達芬奇比肩的藝術革新家;畢加索繪畫曾有兩個顏色時期:一是藍色時期;二是玫瑰紅時期;三是黑人時期;四是立體主義時期;五是古典主義時期;六是超現(xiàn)實主義時期;七是抽象主義時期。象
征
性
:
色
彩
的
審
美
特
性
之
三某一具體的色彩可以象征某一具體的形象。例如:紅色象征忠誠、喜慶、革命;黃色象征高貴、財富;綠色象征和平、青春、繁榮、友誼;藍色象征幸福、失望;白色象征投降;黑色象征悲哀。形
狀
:
形
式
美
的
第
二
個
自
然
屬
性點、線、面、體是形狀中的基本要素,也是形式美中的抽象概念;點:能帶給人活潑、生動的感覺;線:直線具有力量、穩(wěn)定、生氣、堅硬、剛強、勁健、挺拔、呆板等意味,曲線具有柔和、流暢、輕婉、優(yōu)美、流動等意味,折線具有轉折、升降、傾斜、進退等意味;面:圓形具有柔和、圓滿、封閉、煩悶、充實、圓滑、彈性等的意味,方形具有公正、大方、固執(zhí)、平穩(wěn)、拘謹、不妥協(xié)、剛勁等意味,正三角形具有安定、莊重、永恒、平穩(wěn)的意味,倒三角形具有動蕩、不安、傾危等意味;體:有進一步強化面給人的感覺的意味。聲
音
:
形
式
美
的
第
三
個
自
然
屬
性聲音的高低、強弱、快慢具有情感意味;高音帶給人激昂、高亢的感覺;低音帶給人凝重、深沉的感覺;強音帶給人振奮、進取的感覺;輕音帶給人親切、柔和、抒情的感覺;急促音帶給人急促、煩躁、催人奮進、心情緊張的感覺;緩慢音帶給人輕松、舒緩、閑適、溫柔的感覺。形
式
美
的
組
合
規(guī)
律
之
一對稱與均衡對稱是指兩個以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加以對偶性的排列,它包括上下、左右、旋轉對稱等。例如:人體是左右對稱的典型。均衡是對稱的一種變態(tài),它表現(xiàn)為對稱雙方等量而不等形。它能使構圖或形體更生動。形
式
美
的
組
合
規(guī)
律
之
二比例與勻稱比例是指一事物整體與局部以及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關系。勻稱則是指事物的各種比例關系適宜。例如:人體的黃金分割率
(-----安格爾《泉》)形
式
美
的
組
合
規(guī)
律
之
三節(jié)奏與韻律節(jié)奏是音樂、舞蹈和詩歌共同具有的基本要素。音樂的節(jié)奏表現(xiàn)為音響的輕重徐疾,舞蹈的節(jié)奏表現(xiàn)為形體動作的快慢,詩歌的節(jié)奏表現(xiàn)為語言的韻律,如平仄、壓韻、對仗等。形
式
美
的
組
合
規(guī)
律
之
四整齊一律形式美的最簡單的法則。表現(xiàn)在物質材料量的方面的重復一致、整齊劃一,即同一種形狀,同一種色彩,同一種音響,重復出現(xiàn)而無變化。形
式
美
的
組
合
規(guī)
律
之
五多樣統(tǒng)一形式美的最高法則;“多樣”是指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形成因素的差異性,“統(tǒng)一”是指這種差異性的彼此協(xié)調,其中包括整體各個部分之間的對稱、均衡、比例、勻稱、節(jié)奏、韻律等。兩種類型:對比:各種對立因素之間的統(tǒng)一調和:各種非對立因素之間相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有
意
味
的
形
式克萊夫?貝爾在《藝術》中對形式美的指稱;凡種種能夠“激起我們的審美情感”的線、色關系的組合,這些審美地感人的形式,我稱之為有意味的形式?!耙馕丁笔侵讣冃问奖澈蟊憩F(xiàn)或隱藏著的藝術家的獨特的審美情感,“形式”是指線條和色彩以某種特定方式排列組合起來的關系或形式。對
形
式
美
的
鑒
賞1、充分地感悟其自然屬性及其組合規(guī)律;2、充分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將形式美各要素自身的“語言”與現(xiàn)實的事物相關聯(lián);3、把握其獨創(chuàng)性;4、提升到最佳的審美境界,從而獲得審美愉悅。第
四
講
自
然
美自然美是指現(xiàn)實世界中自然事物的美;自然美的兩種形態(tài):一、具有人工痕跡的自然美;二、純天然的自然美。自
然
美
的
特
征天然的本真屬性對形式因素的看重變易性和多樣性中
國
古
代
對
自
然
美
的
認
識階段一:致用的自然審美觀人們從實用、功利的觀點來看待事物,認為對人類有用的自然物才是美的在人類的審美歷程中,先有動物美,后有植物美“在美的起源階段,美與用總是統(tǒng)一的?!保?----朱光潛)中
國
古
代
對
自
然
美
的
認
識階段二:比德的自然審美觀比德,就是以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來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并以之為美“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p>
(-----《論語?雍也》)“知者達于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于水,故樂水;仁者安于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山,故樂山?!?/p>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
國
古
代
對
自
然
美
的
認
識階段三:暢神的自然審美觀“暢神”這一術語最早出現(xiàn)于晉宋畫家和美學家宗炳的《畫山水序》《畫山水序》是中國美學史上最早討論山水畫的文章,其中也包含了對自然美的理解“暢神”即精神為之舒暢,強調對自然物的欣賞與性情陶冶的密切關系中
國
對
自
然
美
認
識
的
啟
示中國古代對自然美的認識始終與主體的人相關聯(lián)“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蘭亭也,不遭右軍,則清湍修竹,蕪沒于空山矣?!保?----唐?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雖云色白,匪染弗麗;雖云味甘,匪和弗美。故瑤華不琢,則耀夜之竟不發(fā);丹青不治,則純鉤之勁不就?;饎t不鉆不生,不扇不熾;水則不決不流,不積不深。故質雖在我,而成之由彼也?!保?-----晉?葛洪:《抱樸子?勖學》)西
方
對
自
然
美
的
認
識觀點一:自然美在于物質屬性亞里士多德、博克、荷迦茲為代表亞里士多德認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勻稱和明確博克則認為柔弱、光滑、小等物質屬性是事物美的特質荷迦茲看重蛇形線西
方
對
自
然
美
的
認
識觀點二:自然美在于某種超驗的理式、理念或主觀的心靈柏拉圖、黑格爾、休謨等為代表黑格爾認為自然物美的原因是理念顯現(xiàn)在了自然物之中。休謨則認為自然美在于人心的特殊構造。西
方
對
自
然
美
的
認
識觀點三:自然美在于暗示了生活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代表“構成自然界的美是使我們想起人類(或者預示人格)的東西,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為人的一種暗示才有美的意義。”綜
述中、西方在對自然美的認識上存在差異:中國自始至終都將自然物的美與主體的人相關聯(lián),而西方則不認為自然物的美與主體的人有必然的聯(lián)系美是相對于人來說的,沒有主體的人的參與自然物是無所謂美丑的?;诖耍袊糯鷮ψ匀幻赖恼J識更有意義風
景
美
:
自
然
美
的
寵
兒山岳之美:五岳等江河之美:長江三峽等湖泊之美:杭州西湖等海濱之美:大連海濱等平原之美:華北平原等園林藝術之美:北京的頤和園,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等風
景
美
的
表
現(xiàn)結構美:指地形、水系、植被、色彩、線條、聲音等自然因素有規(guī)律的排布所帶給人的美;色彩美:指花、樹、天空、云霧、四季等的色彩所帶給人的美;動態(tài)美:指流水、波濤、飛瀑、溪泉、煙嵐、云霧、花草樹木的風中姿態(tài)等所帶給人的美;聽覺美:指流水、波濤、飛瀑、鳥鳴、風嘯、動物叫聲等所帶給人的美;雄
:
風
景
美
的
特
征
之
一
雄,即粗獷壯美、高大雄偉;泰山之美在于雄,泰山被譽為“五岳獨尊”,其結體龐大,體積厚重,山勢高聳,氣勢磅礴,傲然不群。奇
:
風
景
美
的
特
征
之
二
奇,即造型奇特,變化萬千,讓人浮想聯(lián)翩;黃山之美在于奇,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被譽為“黃山四絕”。秀
:
風
景
美
的
特
征
之
三秀,即優(yōu)美柔和,秀麗嫵媚;峨眉山之美在于秀,以秀麗著稱,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其線條柔美,山脈綿亙,曲折如眉;植被豐茂,色彩蔥綠;煙云掩映,秀媚多姿。險
:
風
景
美
的
特
征
之
四
險,即山體陡峻,不易攀登,山谷幽深,驚心動魄;華山之美在于險,其奇險峻拔,被譽為“自古華山一條道”,可以說險中藏幽,幽中有險。幽
:
風
景
美
的
特
征
之
五幽,即幽深、靜謐、深藏、隱蔽;青城山之美在于幽,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而幽則在于“藏”、“雅”。其澗壑幽深,古木參天,奇峰跌翠,峰下藏景,景色素雅;奧
:
風
景
美
的
特
征
之
六奧,即幽深封閉,深奧莫測,變化無窮;武陵源之美在于奧,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連成一體,其景:峰巖萬千,溝壑幽深,谷幽洞深;曠
:
風
景
美
的
特
征
之
七
曠,即空闊、開朗、無限;北方的大草原,西部的大沙漠,華北的大平原之美在于曠,其景色單調統(tǒng)一,視野開闊,一覽無際。自
然
風
景
美
的
欣
賞1、多視角觀賞,即移步換景。2、視角固定,凝神想象。3、保持觀賞的距離,即距離能夠產(chǎn)生美。例如:“馬上看壯士,月下看美人?!?、“霧海行船”等。4、要聽其音,觀其形,視聽覺器管并用。5、身心放松。九
寨
溝
風
光
欣
賞九寨溝風景迷人,令人陶醉視頻欣賞人
體
美
:
自
然
美
的
高
級
形
態(tài)
1820年4月8日,愛琴海上的米洛島出土的雕塑品,即《米洛的維納斯》人體美的典范。人
體
美
的
表
現(xiàn)1、造型美,在容貌、體形上比例適當,結構勻稱。2、舉止美,姿態(tài)、舉止上和諧有度。3、神韻美,以神統(tǒng)形,形神兼具。4、健康之美。5、力量之美。大
衛(wèi)
:
健
力
美
的
典
范
之
作米開朗琪羅于15世紀作;《大衛(wèi)》以其明朗、流暢、生動的造型,成為民主思想和精神自由的象征。人
體
美
的
欣
賞注重對人體的整體美的把握;注意人體各構成要素的比例關系;將人體的外在美與其內在的精神之美統(tǒng)一起來;以一種審美的眼光來觀照對象;將美、藝術與色情區(qū)別開來。自
然
美
的
產(chǎn)
生
根
源馬克思主義美學認為自然美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chǎn)物“自然人化”的思想是理解自然美的關鍵,它強調自然與人的關系由異己的、對立的轉化為為我所用、對象化的關系“自然人化”是一個同步行進的雙重歷史實踐過程,它包括外在自然的人化和內在自然的人化,即客體自然的人化和主體自然的人化兩個方面。第
五
講
社
會
美社會美是指存在于人類社會生活中的美社會美是現(xiàn)實美的一部分,也是現(xiàn)實美的主要方面社會美是伴隨著人類的積極的社會實踐活動而產(chǎn)生的,實踐活動的美、實踐成果的美、實踐主體的美是其具體體現(xiàn)凡是體現(xiàn)了社會的和諧、健康發(fā)展,凡是能夠彰顯時代精神,凡是能夠宏揚美好人性等的行為與事物,皆屬于社會美社
會
美
的
特
征第一,強烈的社會性社會美深深地植根于人類的社會生活現(xiàn)實第二,重內容,輕形式與自然美相比,它重內容,輕形式第三,明顯的功利性強調與“真”、“善”的統(tǒng)一,具有強烈的時代性、階級性、民族性的特征人
的
美
:
社
會
美
的
核
心人的美是自然美與社會美統(tǒng)一的最高表現(xiàn)形態(tài);人的美包括形體美與人格美或外在美與內在美兩個方面;外在美主要指人體的自然生理結構體現(xiàn)出比例、和諧、對稱、均衡的特點以及服飾的美觀、大方、個性;內在美指心靈美或精神美,它包括人生觀、理想、性格、品德、情操、學識、修養(yǎng)等。人
的
美
的
四
種
類
型第一,“花瓶式”的美外在美十分突出,內在美不足或匱乏第二,“蘇格拉底”式的美內在美十分突出,外在美不足或匱乏第三,“平常”式的美外在美與內在美均表現(xiàn)平平,不突出第四,“十全十美”式的美外在美與內在美均十分突出服
飾
美
:
人
的
美
的
重
要
元
素
人體美是自然美的高級形態(tài),而服飾美則是人體美的文化生成服飾有兩種類型:
一、信仰表現(xiàn)型二、情感表現(xiàn)型服飾美的核心是遮與露的適宜服飾美的三要素:色彩、款式與質料服
飾
美
的
流
行
時
尚1、傳統(tǒng)時尚:立領盤扣上衣、粗布印染的藍裙、平地繡花緞鞋等2、古典時尚:歐洲宮廷王室的服飾等3、民族時尚:旗袍、唐裝、蒙古袍、藏裝、鮮族服等4、前衛(wèi)時尚:迷你裙、乞丐裝性感裝等5、浪漫時尚:一些時裝大師設計的晚裝、泳裝、內衣等6、古樸時尚:布鞋、草鞋、盤扣布衫等7、豪華時尚:綴滿金銀鉆飾的華麗服飾服
裝
流
行
時
尚
例
示內
在
美
:
人
的
美
的
核
心
在人的美中,內在美是更根本、更持久的美——“身體的美,若不與聰明才智相結合,就是某種動物性的東西?!保ǖ轮兛死兀扒啻好烂簿腿缤⑾牡乃侨菀赘癄€而難保持的。”(培根)人的美高于任何動物美,二者不具有可比性——“最美的猴子比起人來還是丑的?!保ê绽死兀┥?/p>
會
美
的
產(chǎn)
生
根
源社會實踐是根本原因對真善美的渴望是直接原因第
六
講
藝
術
美關于藝術的本質的五種觀點:
(1)藝術即模仿(2)藝術即表現(xiàn)(3)藝術即形式(4)藝術即藝術性(5)無法說清什
么
是
藝
術
品
蔣孔陽、朱立元對藝術品與非藝術品的區(qū)別的認識:(1)藝術品是人工制品而非自然物品(2)藝術品是精神產(chǎn)品而非物質產(chǎn)品(3)藝術品主要是形象思維的結晶而非抽象思維的成果什
么
是
藝
術
“藝術創(chuàng)造和欣賞都是人類通過藝術品來能動的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自己,從而在創(chuàng)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保āR克思)
“藝術要通過一種完整體向世界說話。但這種完整體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實,或者說,是一種豐產(chǎn)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氣的結果?!保ā璧拢?/p>
“藝術是難的!”藝
術
的
分
類法一,根據(jù)藝術對象的時空關系來分:時間藝術(文學、音樂)、空間藝術(繪畫、雕塑、建筑)、時空藝術(戲劇、影視、蹈);法二,根據(jù)藝術與現(xiàn)實間的關系來分:再現(xiàn)性藝術(繪畫、雕塑、敘事文學)、表現(xiàn)性藝術(音樂、舞蹈、抒情文學);法三,根據(jù)藝術對象的呈現(xiàn)方式來分:視覺藝術(繪畫、雕塑、建筑、舞蹈)、聽覺藝術(音樂)、想象藝術(文學)、視聽藝術(戲劇、影視);法四,根據(jù)審美主體的特點與使用媒介的不同來分:實用藝術(建筑、工藝)、表演藝術(音樂、舞蹈)、造型藝術(雕塑、繪畫)、綜合藝術(戲劇、影視)、語言藝術(文學)。什
么
是
藝
術
美藝術美是指存在于藝術品中的美藝術美是第二性的美藝術美是美的一種高級形態(tài)藝
術
美
的
本
質1、藝術美是主體在現(xiàn)實美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來的美藝術美是在對現(xiàn)實生活和現(xiàn)實事物美的屬性進行反映的基礎上經(jīng)過加工、創(chuàng)造而來的現(xiàn)實中的美的色彩、形狀、聲音、精神等是藝術美創(chuàng)造的基礎藝術美不是主體憑空想象出來的徐
悲
鴻
的
馬達
·
芬
奇
的
蒙
娜
麗
莎畫
家
語
錄“學畫最好以造化為師,故畫馬必以馬為師,畫雞必以雞師,細察其狀貌、動作、神態(tài),勿扼其要,不尚其細?!?------徐悲鴻)“畫家若專以他人的畫為準繩,就只能畫出平凡的作品。要是他愿意向自然學習,就可以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達·芬奇)“誰能到泉水去汲水,誰就不會從水壺里去取水喝。”
(------達·芬奇)藝
術
美
的
本
質2、藝術美是主客觀、共性與個性、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體鄭板橋畫竹的過程:“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乎哉!”
(-----鄭燮《題畫》)藝
術
美
的
本
質3、藝術美側重于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自然美側重于形式社會美側重于內容雕
塑
藝
術
雕塑就是運用雕和塑的技法將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為能夠反映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理想的直觀造型形象的造型藝術。雕,就是以刻、鑿、鏤的方式將材質上不必要的部分去掉的過程。(減)塑,就是將可塑的材料予以堆積、揉捏、澆鑄的過程。(加)雕
塑
的
分
類按照所占空間和形象的突顯程度,可以分為圓雕和浮雕;按照題材內容,可以分為紀念雕塑、城市雕塑、生活雕塑;按照用料的不同,可以分為石雕、木雕、金屬雕;按照人物的多少,可以分為單人雕、雙人雕、群雕;按照表現(xiàn)手法,可以分為靜雕、動雕;具象、抽象、半抽象等;按照風格,可以分為古典雕塑、現(xiàn)代雕塑。雕
塑
藝
術
的
審
美
特
征一、三維空間藝術雕塑形象要具有實際的高度、寬度和深度,是一種靜態(tài)藝術例如:《維林多夫的維納斯》她是一件11厘米高、誕生于2萬年前的原始社會的石灰?guī)r雕塑,造型簡樸,風格粗獷,但又厚重宏偉。雕
塑
藝
術
的
審
美
特
征二、單純作為一種立體的造型藝術,雕塑要抓住行為、情態(tài)的單純的瞬間,表現(xiàn)出豐富的內涵?!暗袼芤憩F(xiàn)運動,就要抓住從一個姿態(tài)到另一個姿態(tài)的轉變?!?/p>
-----羅丹“要選擇最富有蘊育性的那一頃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從這一頃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萊辛拉
奧
孔“有兩條大蟒蛇沖著波濤,頭并頭向岸邊游來;它們在浪里昂首挺胸,血紅冠高聳露出海面,粗壯的身軀在海里蕩起水紋,蜿蜒盤旋,一圈又一圈……閃動的舌頭舐著饞吻,嘶嘶作響……”(——古羅馬·維吉爾《伊尼特》)雕
塑
藝
術
的
審
美
特
征三、形象與環(huán)境的有機統(tǒng)一例如:《樂山大佛》雕
塑
藝
術
的
審
美
特
征四、形體美與性格美的統(tǒng)一例如:《思想者》《說唱傭》雕
塑
藝
術
的
審
美
特
征五、材質要與形象適宜
青銅——男性的陽剛之美大理石——女性的陰柔之美例如:《老妓歐米哀爾》(青銅)《思》《米洛的維納斯》(大理石)中
國
雕
塑
藝
術
的
發(fā)
展
歷
程新石器時代的陶塑藝術“藝術之始,雕塑為先。蓋在先民穴居野處之時,必先鑿石為器,以謀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以做繪事,故雕刻之術,實始于石器時代,藝術之最古者也?!保?----梁思成:《中國雕塑史》)仰韶、馬家窯、紅山文化遺址中的陶塑藝術是新石器時代雕塑藝術的代表。馬
家
窯
人
紋
雙
耳
罐中
國
雕
塑
藝
術
的
發(fā)
展
歷
程商周時期的青銅雕塑實用與裝飾相結合;規(guī)矩謹慎;厚重典雅;和諧之美例如:《四羊方尊》中
國
雕
塑
藝
術
的
發(fā)
展
歷
程秦漢時期的兵馬俑我國雕塑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渾厚雄健;樸實厚重;氣魄宏大例如:《馬踏匈奴》《長信宮燈》中
國
雕
塑
藝
術
的
發(fā)
展
歷
程魏晉時期的石窟雕塑注重細部;技術純熟;宗教題材;神化;夸張例如:敦煌石窟、云崗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中
國
雕
塑
藝
術
的
發(fā)
展
歷
程唐宋時期的唐三彩和敦煌石窟我國雕塑史上的第二個高峰妍麗優(yōu)雅;雄壯恢弘;熱烈奔放例如:敦煌石窟、龍門石窟中
國
雕
塑
藝
術
的
發(fā)
展
歷
程明清時期的雕塑我國雕塑史上的第三個高峰木雕、玉雕、牛角雕、象牙雕、根雕、石雕、核雕、琉璃雕、泥塑小巧別致;玲瓏剔透;技藝純熟中
國
雕
塑
藝
術
的
發(fā)
展
歷
程五四時期的雕塑吸收了西方雕塑的元素,雕塑有了較大變化。中
國
雕
塑
藝
術
的
特
點一、類型化、理想化傾向突出二、塑、畫結合,注重線、色三、據(jù)形賦意,寫意傳神四、工藝精巧,技藝精湛五、雕塑方法和形式綜合化第
七
講
悲
劇“悲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是指戲劇的一個種類,廣義則指一個審美范疇,相當于“悲”或“悲劇性”。悲劇這一概念,源于戲劇的一個種類,審美意義上的悲劇是從作為戲劇類型的悲劇開始的。悲劇創(chuàng)自酒神頌的領唱者,希臘文之意為“山羊之歌”。什
么
是
悲
劇“青蛙撐破了肚皮而死”“川島芳子被國民政府槍斃”“劉胡蘭之死”“螞蟻被踩死”亞
里
士
多
德
悲劇理論的最早闡釋者“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語言,具有各種悅耳之音,分別在劇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動作來表達,而不是采用敘述法,借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凈化?!?/p>
(------亞里士多德《詩學》)悲
劇
的
構
成三個方面六個要素:模仿的對象:性格、情節(jié)、思想模仿的手段:言詞、歌曲模仿的方式:情景情節(jié)是悲劇各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悲劇的靈魂。悲
劇
要
避
免
的
三
種
情
節(jié)之一:好人由順境轉入逆境之二:壞人由逆境轉入順境之三:極惡的人由順境轉入逆境黑
格
爾他從矛盾沖突出發(fā)來研究悲劇,認為悲劇不是個人的偶然原因造成的。悲劇的根源和基礎是兩種實體性倫理力量的沖突。沖突雙方都是合理的,但都存在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堅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損害對方的合理性,兩種善的斗爭就必然引起悲劇的沖突。劇
作
﹁
安
提
戈
尼
﹂古希臘悲劇家索福克勒斯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及情節(jié):俄底普斯王、厄忒特俄克勒斯、波呂涅克斯、克瑞翁、安提戈尼、海蒙(情節(jié)略)克瑞翁代表著國法、安提戈尼代表著親情和宗教,雙方都是善的、合理的,但由于互相損害,又都有不合理的因素,都有片面性,這兩種倫理觀念斗爭的結果,必然引起悲劇的結局關
于
黑
格
爾
悲
劇
理
論
的
評
價這一理論承認悲劇矛盾沖突的必然性,這是有益的;但其悲劇觀中存在唯心性將矛盾沖突的雙方看成都是善的、合理的,混淆了悲劇矛盾沖突的雙方的對立性,看不到悲劇沖突的本質應是新舊兩種對立勢力的斗爭帶有一定的樂觀主義因素
-----楊辛、甘霖《美學原理》車
爾
尼
雪
夫
斯
基“悲劇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悲劇是人的偉大的痛苦,或者是偉大人物的滅亡?!北瘎【哂惺志唧w的社會生活的內涵:人的偉大的痛苦,偉大人物的滅亡,罪惡本身的可怕強調了悲劇的現(xiàn)實性和可怕性,而忽略了悲劇社會沖突的本質必然性馬
克
思
主
義
的
悲
劇
觀
悲劇的本質是“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xiàn)之間的悲劇性的沖突?!?----恩格斯《致斐·拉薩爾》“黑格爾在某個地方說過,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說都出現(xiàn)兩次,他忘記補充一點: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現(xiàn),第二次是作為笑劇出現(xiàn)。”
-----馬克思悲
劇
美
的
實
質悲劇是美學的基本范疇之一,是與喜劇美相對的特殊表現(xiàn)形態(tài)。它是指現(xiàn)實生活或者藝術反映中那些作為實踐主體的肯定性力量,在具有必然性的社會矛盾沖突中,遭到不應有但又不可避免的苦難或者毀滅,從而引發(fā)恐懼、憐憫和奮發(fā)感受的一種審美形態(tài)及其特性悲劇精神的實質是悲壯不是悲慘,是悲憤不是悲涼,是鼓舞斗志而不是意志消沉。悲劇美是屬于崇高美的集中體現(xiàn)悲劇美至少應符合以下要素:一是主體應是一個好人二是主體面對強大的客體進行了頑強的抗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衛(wèi)生院公共衛(wèi)生工作參考計劃范文5篇
- 2025年個人三支隊伍學習心得體會例文(三篇)
- 二零二五版鋼構工程安裝與綠色施工管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路燈安裝與照明效果評估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擔保業(yè)務風險控制協(xié)議書范例3篇
- 2025年度文化演出經(jīng)紀合同補充協(xié)議4篇
- 煙囪施工工程設計與2025年度施工合同
- 2025年度全鋁門窗定制安裝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設計與制作合同3篇
- 惠州2025年法務專員招聘與合同管理優(yōu)化合同3篇
- 完整版秸稈炭化成型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油氣行業(yè)人才需求預測-洞察分析
- 《數(shù)據(jù)采集技術》課件-Scrapy 框架的基本操作
- 2025年河北省單招語文模擬測試二(原卷版)
- 高一化學《活潑的金屬單質-鈉》分層練習含答案解析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觀質量評定規(guī)程
- 2024老年人靜脈血栓栓塞癥防治中國專家共識(完整版)
- 四年級上冊脫式計算100題及答案
- 上海市12校2023-2024學年高考生物一模試卷含解析
- 儲能電站火災應急預案演練
- 人教版(新插圖)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 第4課時用“進一法”和“去尾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