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
游戲觀察指導1
第三章
游戲觀察指導1觀察的意義2觀察的意義2(一)對游戲的觀察是了解幼兒的最佳途徑案例1:某幼兒園開展自由游戲以來,老師觀察了解幼兒的機會增加了。老師發(fā)現一個平時特別是在集體活動中很不起眼的男孩,在游戲中特別活躍,他特別喜歡插塑并能插出多種造型,邊說邊插,還向別人講解展示。教師通過觀察改變了對幼兒的原有看法。3(一)對游戲的觀察是了解幼兒的最佳途徑3(二)觀察是對游戲實施有效指導的前提案例2.某班老師來到螞蟻建構區(qū),看到5個孩子拿著樂高玩具開始搭建,她觀察了一會發(fā)現班上幼兒對于樂高玩具的搭法只是局限于將樂高玩具一層層的壘高。于是,老師找來幾本關于建構類的圖書放在旁邊,并告訴幼兒可以模仿書里面的圖案搭建,逐漸地,幼兒搭建的圖形越來越豐富,還創(chuàng)造性地搭建出許多新的造型。4(二)觀察是對游戲實施有效指導的前提4(三)觀察是對游戲進行正確評價的保證案例3.當聽到老師發(fā)出“下班了”的信號時,孩子們都在忙著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老師發(fā)現娃娃家里滿地“菜”而無人收拾。其他幾個忙著收拾玩具的孩子告訴老師是童鑫把這些東西扔在地上的。老師正想發(fā)火,只見童鑫正在認真地收拾餐具。原來她是為了收拾擺放娃娃家的餐具,才把“菜”倒在地上的,在講評中,老師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收拾地又快又好。5(三)觀察是對游戲進行正確評價的保證5(四)觀察是制定下次游戲計劃的依據案例4.班上常設的區(qū)角有娃娃家、菜場、醫(yī)院著幾個。暑假回來以后,老師發(fā)現幼兒討論最多的話題是出去旅游時乘坐的交通工具,于是老師就制定了一個關于“交通工具”游戲的月計劃。6(四)觀察是制定下次游戲計劃的依據6觀察的意義(一)對游戲的觀察是了解幼兒的最佳途徑(二)觀察是對游戲實施有效指導的前提(三)觀察是對幼兒進行正確評價的保證(四)觀察是制定下次游戲計劃的依據7觀察的意義(一)對游戲的觀察是了解幼兒的最佳途徑7圖7-1觀察在游戲中的作用8圖7-1觀察在游戲中的作用8觀察的原則
9觀察的原則
9(1)應明確觀察的目的,并選擇適當的觀察方法。(2)觀察應在確保幼兒有機會展示他們所有游戲能力的情境中進行,既保證幼兒有豐富的、能引發(fā)他們各種游戲行為的材料,又保證幼兒有充分的游戲時間。(3)如果可能,應保證對幼兒室內和室外游戲進行觀察。(4)應在幼兒彼此熟悉并熟悉環(huán)境后才開始對幼兒進行觀察。(5)應持續(xù)觀察,以確保記錄的事幼兒典型的游戲行為。10(1)應明確觀察的目的,并選擇適當的觀察方法。10觀察的要點
11觀察的要點
11觀察什么、如何觀察是觀察的要點。(1)幼兒的興趣點,幼兒喜歡的游戲主題、內容和玩具材料等。(2)幼兒的行為類型;幼兒在游戲中所說、所做;遇到了什么困難,是否解決,如何解決的。(3)幼兒與環(huán)境、同伴的互動情況,幼兒通常和誰一起玩,認知經驗和社會性水平哪些方面有了進步;還存在哪些問題等。(4)幼兒的情緒體驗。(5)幼兒是否遵守游戲規(guī)則。(6)影響幼兒行為的因素,給幼兒提供的游戲時空是否合適;材料的投放有沒有問題等。討論:你認為對幼兒游戲的觀察主要集中于那幾方面?12觀察什么、如何觀察是觀察的要點。討論:你認為對幼兒游戲的觀察各年齡班游戲觀察的重點小班:主要處于平行游戲階段,滿足于操縱、擺弄物品。對物品的需求是別人有的,我也要有,對相同物品要求較多,矛盾的焦點主要在幼兒與物品的沖突上。因此,小班觀察的重點在幼兒使用物品上。13各年齡班游戲觀察的重點小班:主要處于平行游戲階段,滿足于操縱中班:隨著認知能力的發(fā)展、生活經驗的豐富,游戲情節(jié)較小班豐富,處于角色的歸屬感階段,雖然選擇了一個角色,但想做多個角色的事情,想與人交往但尚無交往技能,人與人交往出現沖突的多發(fā)期。因此,觀察的重點應該是在幼兒之間的沖突上,不管是規(guī)則上的、交往技能上的,還是使用物品上的。14中班:隨著認知能力的發(fā)展、生活經驗的豐富,游戲情節(jié)較小班豐富大班:隨著生活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及能力的增強,幼兒不斷產生新的主題,因新的主題與原有經驗之間的不和諧而產生沖突,運用已有經驗在現有的基礎上去創(chuàng)新,成為游戲觀察的重點,同時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決矛盾也成為游戲觀察的另一個重點。15大班:隨著生活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及能力的增強,幼兒不斷產生新的游戲觀察的方法和記錄16游戲觀察的方法和記錄16一、觀察的方法(一)掃描法即時段定人法。對班里的全體幼兒平均分配時間,在相等的時間里對每個幼兒輪流進行掃描觀察。適合于了解全體幼兒的游戲情況。一般在游戲開始和結束的時候選用較多。如,需要了解游戲開展中有哪些主題、每個幼兒選了哪些主題、扮演了什么角色、使用了哪些材料等。17一、觀察的方法(一)掃描法17游戲類型:角色游戲游戲時間:________觀察描述:角色游戲開始之前,老師請小朋友自主選擇區(qū)域以及角色。首先娃娃家區(qū)域,丫丫主動選擇扮演媽媽,家明扮演爸爸,明明扮演孩子;超市區(qū)域,佩佩扮演售貨員,青青扮演收銀員;在醫(yī)院區(qū)域,誠誠選擇扮演醫(yī)生,小華扮演他的助手護士小姐;還有一個飯店區(qū)域,胖胖當起了老板,小麗和敏敏做起了服務員,其他的小朋友當顧客,有的在飯店就餐,有的去醫(yī)院看病,還有的在超市購物。18游戲類型:角色游戲18娃娃家醫(yī)院銀行xx幼兒1幼兒2幼兒3……姓名主題表7-7幼兒選擇游戲主題的情況觀察表將所要觀察的內容先用表格的形式準備好,游戲開始時,就直接將觀察的內容在表格中做記號即可。選用時,每個主題選5分鐘,用畫“正”字的形式,輪流觀察,或每次觀察用不同的符號或不同顏色的筆做記錄。19娃娃家醫(yī)院銀行xx幼兒1幼兒2幼兒3……姓名主題表7-7麥當勞餐廳娃娃家理發(fā)店買賣旁觀餐具娃娃家具擺弄理發(fā)xx幼兒1幼兒2幼兒3……姓名表7-10幼兒參與游戲情節(jié)觀察表20麥當勞餐廳娃娃家理發(fā)店買賣旁觀餐具娃娃家具擺弄理發(fā)xx幼兒1無所事事旁觀獨自游戲平行游戲聯(lián)合游戲合作游戲幼兒1幼兒2幼兒3……姓名水平表7-8幼兒游戲的社會性發(fā)展水平觀察表對每個幼兒觀察1—2分鐘,然后填入表格。將不同時間的觀察表格聯(lián)系起來,就可看出每個幼兒社會性發(fā)展水平,或一張表格重復使用,看起來更直觀。每一觀察做好時間記錄。21無所事事旁觀獨自游戲平行游戲聯(lián)合游戲合作游戲幼兒1幼兒2幼兒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號2號3號……場地時間表7-9游戲場地利用率的觀察表22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號2號3號……場地時間表7-(二)定點法即定點不定人。觀察者固定在游戲中的某一地點進行觀察,見什么觀察什么,主要來此點的幼兒都可以作為觀察對象。適合于了解一個主題或一個區(qū)域幼兒游戲的情況。一般在游戲過程中使用此方法。運用此方法,一般采用實況詳錄法記錄。23(二)定點法23游戲類型:結構游戲觀察時間:________觀察描述:如:小明和誠誠選擇了積木區(qū)游戲,兩個人開始搭建積木,小明負責選擇積木塊,誠誠負責搭建,不一會大樓一層已經搭起來了,兩人配合的比較默契。齊齊走過了,起初蹲在旁邊看他倆搭積木,慢慢的也開始參與進來,先是和小明一樣選擇積木,遞給誠誠,后來也開始和誠誠搭建起來,齊齊負責搭建圍墻,兩個人的游戲變成了三個人的游戲。誠誠發(fā)現積木塊不夠了,就開始拆卸齊齊搭建的圍墻,齊齊沒有阻攔,看了一會就站起來,走了出去,不再在積木區(qū)玩了。24游戲類型:結構游戲24例:對一次“醫(yī)院”游戲的觀察記錄醫(yī)院里來了兩個男孩,手抱一個“斷腿”的娃娃,下面是他們的對話:
“醫(yī)院,我娃娃腿斷了”
“快拿來我看看”
“能好嗎?”
“沒關系,我用膠布(透明膠)貼上就好了”醫(yī)生開始用膠布給娃娃貼腿。這時老師出場了,說:“腿斷了怎么可能用膠布貼呢?要上夾板才行”教師開始引導他們給娃娃上夾板,而這幾個孩子卻突然玩性全無。25例:對一次“醫(yī)院”游戲的觀察記錄25(三)追蹤法即定人不定點。觀察者事先確定一到兩個幼兒作為觀察對象,觀察他們在游戲中的活動情況。被觀察的幼兒走到哪里,觀察者就追隨到哪里,固定人而不固定地點。適合于觀察了解個別幼兒在游戲全過程中的情況,了解其游戲發(fā)展的水平,或者更詳細的信息。26(三)追蹤法26例:一位老師對一個不會玩游戲幼兒的追蹤記錄游戲時間到了,李小剛端起自己的小椅子到了“娃娃家”。這是他上幼兒園以來,第一次主動地去選擇游戲。李小剛在“娃娃家”里擺弄餐具,又來了一男一女兩位小朋友,和他一起擺弄餐具、開始燒飯,小女孩把燒好的飯給李小剛,他假裝吃了兩口,就放在桌上,去“超市”買東西,他在超市停留約5分鐘的時間,不時擺弄“超市”里的商品,最后什么也沒買就走了,跑到“圖書角”拿了一本書看了很長時間,直到游戲結束。27例:一位老師對一個不會玩游戲幼兒的追蹤記錄27游戲觀察的方法掃描觀察法定點觀察法追蹤觀察法28游戲觀察的方法28特點適用情況記錄法掃描法定點法追蹤法29特點適用情況記錄法掃描法定點法追蹤法29二、游戲觀察的記錄方法(1)行為核對表行為核對表主要用來核對幼兒在游戲中重要行為的出現與否,觀察者預先將準備觀察的項目列出,當出現此項目行為時,就在該項上劃“√”。運用行為核對表進行的游戲觀察比較系統(tǒng),記錄信息更快捷。如下表:30二、游戲觀察的記錄方法(1)行為核對表30游戲名稱班級觀察時間記錄者項目愉悅的情緒有假想活動自覺遵守游戲規(guī)則樂于同伴合作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材料幼兒1幼兒2幼兒3幼兒4表7-231游戲名稱班級觀察時間記錄者項目愉悅的情緒有假想活動自覺遵守游(2)等級量表等級量表與行為核對表有相似之處,兩者都關注特定的游戲行為,便于記錄信息。等級量表不僅僅簡單地顯示幼兒出現或未出現的行為,觀察者還可以自己決定幼兒呈現的游戲行為的等級,并評價這些游戲行為的質量。32(2)等級量表32幼兒姓名______游戲名稱______觀察時間______等級項目等級(1-5分別代表由低到高的程度)12345遵守游戲規(guī)則同伴合作材料運用游戲持續(xù)性表7-333幼兒姓名______游戲名稱______觀察拓展知識——游戲量表1.利伯曼游戲興趣量表2.高爾登和庫特勒耳游戲發(fā)展進度量表3.帕頓/皮亞杰量表4.豪維斯同伴游戲量表5.斯米蘭斯基角色游戲估量表6.副若斯特-沃思曼游戲發(fā)展檢核表34拓展知識——游戲量表1.利伯曼游戲興趣量表343.帕頓/皮亞杰量表游戲的社會——認知內容:12項孤獨的平行的集體的基礎游戲孤獨-基礎游戲平行-基礎游戲集體-基礎游戲結構游戲孤獨-結構游戲平行-結構游戲集體-結構游戲角色游戲孤獨-角色游戲平行-角色游戲集體-角色游戲規(guī)則游戲孤獨-規(guī)則游戲平行-規(guī)則游戲集體-規(guī)則游戲兩項非游戲行為:無所事事,旁觀表7-4
353.帕頓/皮亞杰量表游戲的社會——認知內容:12項孤獨的平行(1)帕頓/皮亞杰量表的操作定義
①認知水平定義基礎游戲——重復肌肉運動,用玩具或不用玩具。例如:(a)跑和跳,(b)伸和縮,(c)操縱玩具或材料,(d)非正式規(guī)則游戲。結構游戲——使用玩具(積木、積塑小玩具等)或材料(沙子、橡皮泥、顏料等)構造一樣東西。角色游戲——角色扮演(假裝一個超人或救火隊員)與假扮轉換(假裝開汽車或用鉛筆打針)。規(guī)則游戲——承認、接受并遵守確立的規(guī)則。如棋類、踢球等。36(1)帕頓/皮亞杰量表的操作定義36
②社會水平定義孤獨游戲——獨單地玩,與周圍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材料。只專注于自己的活動,不管別人在做什么,也沒有做出接近其他兒童的嘗試。平行游戲——參加周圍其他孩子類似的活動,或玩與他們差不多的玩具;在同伴旁邊玩,而不是與同伴一起玩。集體游戲——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角色被分配或未被分配。37②社會水平定義37③非游戲行為定義無所事事行為,旁觀行為,不斷變換游戲活動的行為.④非游戲活動行為事先由老師或自己選定的任務或學習活動,如涂色、計算機等。38③非游戲行為定義38⑤根據操作定義對幼兒游戲行為進行譯碼a.兩個孩子正玩娃娃家,各自假裝燒飯或燒菜。他們清楚各自的活動,但無交往。b.一個孩子用積木搭了一樣東西,無其他孩子在附近。c.一個孩子單獨玩,用玩具電話假裝打電話。d.一個孩子正看其他孩子玩娃娃家。e.幾個孩子在圖書角看書。f.兩個孩子在地板上開玩具汽車。沒有假扮轉換的情節(jié),也沒有互相交往。g.三個孩子正玩醫(yī)院游戲。一個做醫(yī)生,一個做護士,還有一個做病人。h.一個孩子正在轉來轉去,不參加任何活動。i.一些孩子在一起用積木搭一條高速公路。(平行——角色游戲)(孤獨——結構游戲)(孤獨——角色游戲)(旁觀)(非游戲活動)(平行——基礎游戲)(集體——角色游戲)(無所事事)(集體——結構游戲)39⑤根據操作定義對幼兒游戲行為進行譯碼(平行——角色游戲)(孤(2)帕頓/皮亞杰量表的觀察記錄例表認知水平基礎結構角色規(guī)則社會性水平孤獨平行集體非游戲行為活動無所事事旁觀頻繁換場姓名_______觀察日期_____表7-540(2)帕頓/皮亞杰量表的觀察記錄例表認知水平基礎結構角色規(guī)則(3)帕頓/皮亞杰量表的注意事項研究者必須在運用量表之前熟悉各項操作定義,以便準確無誤地進行觀察。在觀察中,應該堅持每一孩子一張表格。多次掃描取樣法較適合本量表。即觀察者按順序將觀察對象表格排列好。每次觀察一個孩子15秒鐘,按順序換人。在全部觀察完一遍后,重新開始一輪各15秒鐘的觀察。在對每一個幼兒進行了20-30次的觀察后,對所收集到的資料做簡單的統(tǒng)計,分析其表現出來的幼兒水平是否與其年齡應有的發(fā)展水平相吻合。41(3)帕頓/皮亞杰量表的注意事項41(3)軼事記錄
軼事記錄是指簡短地記錄幼兒的游戲或游戲中的偶發(fā)事件。這些記錄可反映幼兒的游戲技能以及社會性、認知、情感和身體等方面發(fā)展的狀況。軼事記錄可以在觀察幼兒游戲的過程中進行,也可以在游戲結束之后進行——通過回憶描述游戲過程中發(fā)生的事件。42(3)軼事記錄
42【案例】4歲的切利正在和幾個小伙伴玩過家家。切利當爸爸,他走進廚房,他的“姐姐”要給他一塊蛋糕,但切利卻拒絕了,說:“我要蛋糕做什么?大人是在吃飯時才吃它的?!笔昼姾?,切利來了,說:“姐姐,我現在可以吃蛋糕嗎?我現在不是爸爸了,是切利了?!?3【案例】4歲的切利正在和幾個小伙伴玩過家家。切利當爸爸,他走游戲名稱:瓶中取物觀察班級:xx幼兒園中班觀察日期:2009·2·16觀察者:xx老師
被觀察者:**幼兒行為過程:曾令一將瓶中的綠豆和回形針反復搖晃,然后拿著磁鐵在瓶子外面從下往上吸,可是每到瓶頸打彎處,回形針都會因為吸力不足而掉下去,曾令一反復探索,一枚回形針都沒有取出,最終放棄。用磁鐵吸引里面的回形針,在瓶頸處回形針掉落,曾令一再次嘗試,快到瓶頸處將瓶子倒過來,結果綠豆灑出來,滿桌都是。在遇到同樣挑戰(zhàn)的環(huán)節(jié)里,王嘉穎將瓶子稍稍傾斜,結果,回形針被一點一點吸引出瓶口,整個活動,王嘉穎將瓶子中的所有回形針都取了出來。曾令一看著王嘉穎,學著她的方法也嘗試取出回形針,試了幾次也成功了,他高興的把回形針捧到我跟前,說:老師,我終于成功了!我摸摸他的頭,送他一個大拇指分析和對策:對于5-6歲孩子來說,對創(chuàng)造性、探索性的活動更感興趣,它們可以幫助幼兒豐富和積累有關主題的知識,而老師材料的投入,有利于拓寬幼兒思維,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但是這樣的活動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孩子們只有不斷嘗試才能嘗到成功的喜悅
每個幼兒都具有不同的經驗水平,而這些經驗水平就是在自己的反復探索中積累而成,當幼兒成為一個群體時,他們會從同伴的行為中得到啟發(fā),會進行借鑒和再次發(fā)明。所以,當幼兒在沒有成功的情況下,我們教師應先站在一旁,靜靜觀察,讓孩子們自己嘗試著去解決問題,或許這樣的方法更能讓他們更快的成長表7-6實況詳錄法
44游戲名稱:瓶中取物觀察班級:xx幼兒園中班觀察日期:200實況詳錄法的記錄要求:1.記錄的內容信息全面、重點突出。2.記錄客觀、詳實。3.按游戲情節(jié)發(fā)展的順序記錄。幼兒的姓名、性別、記錄的日期,游戲的背景,以及對事件的客觀描述和觀察的結果等。焦點放在對游戲的所見所聞的描述上。特別要詳細記錄幼兒是怎樣做的,怎樣操作材料的,怎樣與人交往的。對幼兒行為發(fā)生的場景、周圍人和事物等因素的影響也不能忽視。45實況詳錄法的記錄要求:幼兒的姓名、性別、記錄的日期,游戲的背(四)綜合圖示法是一種融“掃描法”、“定點法”、“追蹤法”并加入圖示記錄為一體的觀察記錄方法。4646A娃娃家男2人、女3人B醫(yī)院男1人女1人D積木區(qū)男1人女1非游戲行為男2旁觀門E圖書角女1人窗盥洗室C菜場無人走廊F表演區(qū)女6人表演男1人、女3人看G恐龍館男5人、女2人圖7-2注:某中班區(qū)角游戲記錄47A娃娃家B醫(yī)院D積木區(qū)女1非游戲行為男2旁觀門E圖游戲觀察的步驟:1.在游戲開始之前,先把游戲的布局圖畫在紙上,標上各區(qū)域的名稱,并按順序編號。2.在已畫好的圖上分別標明每個區(qū)域的人數與性別。便于對全班幼兒選擇游戲的情況有個大致的了解,幫助教師直觀而及時地調整指導策略,這一步相當于“掃描法”的運用。3.教師根據游戲情況觀察不同區(qū)域的游戲進展情況,如果發(fā)現需要對哪個區(qū)域進行細致的觀察時,則用“定點法”加以觀察,根據前面的編號記錄相應的游戲行為。4.如果需要對來來往往奔跑的幼兒加以關注,則可采用“追蹤法”來觀察,而記錄的時候把幼兒奔跑的路線直接用“直線”或“箭頭”等方式標注在圖上。5.如果需要更詳細的信息,如幼兒之間的對話、教師的介入指導、幼兒對玩具的使用情況、幼兒之間的主要矛盾等,則在圖紙的一旁記錄,作為分析時的參考。48游戲觀察的步驟:48(五)線索提示法就是事先提供幾個觀察的要點,讓觀察者在觀察游戲時根據提示對照使用,增強觀察的目的性。較適合于缺乏觀察技能的老師使用。49(五)線索提示法49觀察地點:小班建構區(qū)觀察時間:2004年2月20日觀察者:于海燕觀察線索提示行為實景1.幼兒在區(qū)域游戲中熱衷于什么?激發(fā)幼兒興趣的因素是什么?2.幼兒如何使用材料?3.教師提供的空間是否足夠讓幼兒活動?5.幼兒之間是如何互動的?是否有利于幼兒自身經驗的發(fā)展或能力的提高?6.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出現的新經驗是否有再利用的價值?情境一:玩具筐翻了。幼兒甲先撿了一塊積木,然后叫幼兒乙一起撿,乙不撿,就叫幼兒丙撿,丙說:“我才不撿呢!我去開火車了!”接著,甲就不撿了。情境二:玩具筐又翻了。老師走過來說:“趕快檢起來?!痹挍]說完,自己就撿了起來,撿完后幫助孩子用兩張小椅子搭了一張小床。4.幼兒如何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表7-1150觀察地點:小班建構區(qū)觀察時間:2004年2月20日觀(六)多媒體記錄利用數碼相機、攝像機、網絡攝像頭扥個多媒體手段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觀察記錄。優(yōu)勢:不受時間的限制,同時獲得的結果是真實的、原始的,可以很好地補充教師描述性記錄的不足。51(六)多媒體記錄51游戲觀察記錄的方法:行為核對表等級量表實況記錄法/軼事記錄法綜合圖示法線索提示法多媒體記錄法52游戲觀察記錄的方法:52標準類別特點使用的工具行為核對表高結構。核對幼兒在游戲中重要行為出現與否。等級量表高結構。顯示是否出現行為,評價行為質量。實況描述低結構。記錄幼兒游戲或游戲中的偶發(fā)事件。觀察的時間段掃描觀察分時段定人觀察。定點觀察定點不定人觀察。跟蹤觀察定人不定點觀察。表7-153標準類別特點使用的工具行為核對表高結構。核對幼兒在游戲中重要觀察結果分析54觀察結果分析54一、游戲觀察結果的類型(一)表格型通過用掃描觀察的方法觀察幼兒的游戲,所獲得的結果一般是以表格的形式記錄下來娃娃家理發(fā)店積木區(qū)手工區(qū)游戲前期(0-5)105410游戲中期(10-15)93710游戲后期(20-25)16148時間(分)游戲人數主題表7-12注:每隔5分鐘觀察一次55一、游戲觀察結果的類型(一)表格型娃娃家理發(fā)店積木區(qū)手工區(qū)游(二)文字型通過用定點法以及追綜法觀察兒童的游戲所獲得的結果,一般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例:娃娃家游戲區(qū),設有小床,兩個幼兒用了六張椅子拼成一張床,三個小孩躺在上面:一個孩子搬來一個圓鼓型的、畫有動物的凳子說:這是我們的電視。把電視放在小床上,凳子上動物的眼睛是電視的開關按鈕,并用彩紙來裝飾電視,有一個孩子將燒飯用的爐子也放在電視上;剛開始,他們穿著鞋子上床,后來有個幼兒提出要脫鞋,于是大家都愿意遵守。一個女孩用兩個“梅花插塑”對插,把同伴的頭發(fā)夾在里面,變成裝飾用的“夾子”。56(二)文字型56(三)符號型對游戲進行觀察是,有時為了保證結果的直觀、形象,往往用符號、圖形的方式來記錄所觀察的結果。娃娃家小舞臺恐龍館醫(yī)院門(陽臺)圖書區(qū)美工區(qū)餐廳圖7-357(三)符號型娃娃家小舞臺恐龍館醫(yī)院門(陽臺)美工區(qū)餐廳圖7二、游戲觀察結果的分析(一)觀察結果分析的角度游戲空間:游戲場地安排是否合理,有無浪費的地方或過于擁擠的區(qū)域;相鄰近的區(qū)域是否放在一起等。游戲時間:游戲開始、進行、結束的時間分別是多少,幼兒游戲的時間是否滿足了幼兒的需要,幼兒在游戲中的堅持性如何等。游戲材料:游戲材料的數量、種類是否符合幼兒的需要,有無替代物,是否有爭搶玩具的現象發(fā)生;幼兒是利用玩具進行操作還是進行交往;幼兒對新出現材料有什么反應等。游戲的主題:游戲中有些什么主題,這些主題是教師安排的還是幼兒自發(fā)產生的,新主題是怎樣產生的等。游戲的態(tài)度: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感體驗怎樣,是表現活潑開朗、興趣高漲,還是無所事事、閑逛、發(fā)呆等。游戲的發(fā)展水平:幼兒的游戲水平及認知水平達到什么程度。58二、游戲觀察結果的分析(一)觀察結果分析的角度58(二)游戲結果分析案例案例一:以“綜合圖示法”運用為例1.從詳細的觀察筆錄中,引發(fā)問題的思考A.她一個人把所有的圖書翻了一遍,邊看邊不時地瞥著表演區(qū),似乎也想介入其中。(問她,她說不想玩,想當服務員小姐,可是沒有餐廳。是否可以考慮提供相應的環(huán)境)。B.兩個幼兒各種擺弄“注射器”、“聽診器”,由于沒有人來看病,他們無所事事。C.六個女孩已經能相互協(xié)調,不再為服飾而發(fā)生糾紛,自己能按材料的功能來裝扮,并且第一次有了四名觀眾。(我去看病,他們說我要住院,就再也不管了。下次是否可以讓幼兒談談有關經驗,或者還有其他的辦法)(這種經驗值得分享)59(二)游戲結果分析案例(我去看病,他們說我要住院,就再也不管2.根據圖示記錄來分析A娃娃家男2人、女3人B醫(yī)院男1人女1人D積木區(qū)男1人女1非游戲行為男2旁觀門E圖書角女1人窗盥洗室C菜場無人走廊F表演區(qū)女6人表演男1人、女3人看G恐龍館男5人、女2人注:某中班區(qū)角游戲觀察記錄602.根據圖示記錄來分析A娃娃家B醫(yī)院D積木區(qū)女1非游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對此次游戲加以分析:(1)場地布局是否合理(2)幼兒人數的分布(3)幼兒的交往情況61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對此次游戲加以分析:61(1)場地布局是否合理從圖中的場地布局來看,共設有七個區(qū)域,其中六個在活動室中,一個在走廊上。從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游戲的主題與情節(jié)可以大致發(fā)現,“娃娃家”、“醫(yī)院”、“菜場”、“恐龍館”、“表演區(qū)”是屬于一類的,幼兒往往從事一些模仿社會生活的社會性活動;而“圖書角”、“積木區(qū)”則是相對較安靜的活動,與人交往的頻率不如前面的社會性活動。因此,“圖書角”、“積木區(qū)”應該設在相對封閉的地方,而不是放在門口。建議“積木區(qū)”與“恐龍館”或與“菜場”對調,“圖書角”與“醫(yī)院”或“娃娃家”對調;可增設“益智區(qū)”或“科學區(qū)”。62(1)場地布局是否合理從圖中的場地布局來看,共設有七個區(qū)域,(2)幼兒人數的分布由圖中所標明的幼兒人數可以分析出,幼兒在這次游戲中的興趣點是在“娃娃家”、“表演區(qū)”、“恐龍館”,供22人。著三個區(qū)域所提供的材料都是與幼兒的經驗密切聯(lián)系的,每個幼兒都可以憑自己的經驗來成功地玩這類游戲,每個人有可以有事情可做,自主性能夠得到體驗。而“醫(yī)院”、“菜場”等區(qū)域卻是要等待到人來了自己才能有事可做,幼兒的興趣點是在與人交往上,這樣的區(qū)域在幼兒自發(fā)的游戲中可能不宜太多。63(2)幼兒人數的分布由圖中所標明的幼兒人數可以分析出,幼兒在(3)幼兒的交往情況圖中的雙箭頭是表示幼兒之間的雙向交流,單箭頭則表示單向的發(fā)出交流的語言或作出想與對方交流的行為,而對方卻沒有回應;圖中沒有箭頭的曲線則表示大部分幼兒主要的活動路線。由此看出,幼兒主要是在活動室的中央,圍繞著“娃娃家”、“表演區(qū)”、“醫(yī)院”、“恐龍館”等區(qū)域進行。中班幼兒游戲的特點就是不再滿足于停留在某個區(qū)域玩耍,而是喜歡和更多的伙伴一起發(fā)生交往,但由于交往技能和經驗的缺乏,在游戲中表現出較多的矛盾和糾紛。因此,還可以根據幼兒的經驗和游戲特點,考慮為她們創(chuàng)設更豐富的游戲環(huán)境,促進他們順利度過這個時期。64(3)幼兒的交往情況圖中的雙箭頭是表示幼兒之間的雙向交流,單案例二:追蹤觀察分析【觀察記錄】齊齊想加入“娃娃家”游戲第一天,齊齊哭著對我說:“他們不讓我玩,我好好對他們說,他們還是不讓我玩”。齊齊無奈,只好選擇別的游戲。第二天,齊齊玩到了“娃娃家”,他對我說:“真好玩,明天我還要玩?!钡谌欤R齊對我說:“他們不讓我到‘娃娃家’。”我問:“你能不能想想辦法?!边^了一會,我看到齊齊在高興地玩“娃娃家”。他一看到我就得意地對我說“我送他們家一個水池(紙盒做的),他們就讓我玩了?!钡谒奶?,齊齊和娃娃家的同伴吵起來了,問起原因,齊齊說:“他們說我送的水池太破,不讓我來做客。”我說:“那我們再想想辦法好不好?!彼f:“不好?!鄙鷼獾刈唛_了,這天,他一直生氣。第五天,游戲剛開始,齊齊對我說:“我有辦法了。”我問:“什么辦法?!薄拔宜退麄円徊侩娫挋C?!边^了一會,我看見齊齊在“娃娃家”高興地玩著。65案例二:追蹤觀察分析65(1)幼兒在游戲中經常遇到想加入某個游戲而被拒絕的問題,齊齊采用的辦法是給“娃娃家”送禮物,他不僅滿足參與游戲的需要,還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2)齊齊雖然有聰明、有主見,但遇到問題時仍然會有生氣等消極表現??少F的是,齊齊并沒有逃避,而是想出辦法來達到目的,這反映齊齊良好的個性品格。(3)一個星期的觀察中,我沒有給予齊齊太多的幫助,只是在等、看、問、提建議的同時,不斷鼓勵齊齊自己想出辦法解決問題,以培養(yǎng)他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主要因為齊齊平時愛動腦筋,比較獨立,如果換成一個內向、膽小的孩子,則適合采取積極地干預方法。66(1)幼兒在游戲中經常遇到想加入某個游戲而被拒絕的問題,齊齊案例三:游戲材料方面的觀察及分析【觀察對象】:一組玩醫(yī)院游戲的給幼兒(中班)【觀察主題】:醫(yī)院游戲前,老師拿出一只事先準備好的“吊水瓶”,出現在孩子面前,孩子們一眼就認出這是“掛水”用的,老師把它懸掛在鋼絲上,長長的滴水管掛在下面。游戲開始了,有十二名幼兒擁擠到這塊場地,爭著搶占只有兩份“掛水瓶”的材料,誰的手上先拿到這份材料,誰就當“掛水”醫(yī)生,其他的人也就默認了這種現象?!皰焖钡尼t(yī)生從“娃娃家”抱來娃娃,放在床上,拿起“掛水頭”放在娃娃的頭部,沒有這份材料的孩子從藥箱里分別取出體溫表、聽診器、藥瓶,給娃娃量體溫、聽心臟、喂藥···一連串的“看病、治病”動作出現了,小醫(yī)生根據自己手中所持的工作做著不同的動作,但這些動作沒有一定的序列性、程序性,顯得很雜亂。這次的醫(yī)院游戲中的醫(yī)生真是比病人還多。67案例三:游戲材料方面的觀察及分析67【分析】(1)由于新材料的出現,曾經沉寂一段時間的醫(yī)院,即一個多月時間無人選擇的醫(yī)院游戲,又出現新的生機。(2)由此可以看出,孩子有對新材料的渴求和期盼,在他們不斷發(fā)展和進行的游戲中,需要新材料的補充和投入。(3)新材料的投入不但滿足了孩子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一種探索的欲望,而且是游戲情節(jié)發(fā)展的物質基礎,是誘發(fā)孩子產生新游戲行為的動因。(4)由于是新材料,所以孩子在游戲中都想嘗試去用一用,教師不必在孩子游戲過程中過多地干預,可以再講評中討論它的正確使用方法或一些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方法,以便讓幼兒在對新材料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再讓其掌握一些規(guī)范性地操作方法。68【分析】(1)由于新材料的出現,曾經沉寂一段時間的醫(yī)院,即一案例四【觀察】游戲開始了,小朋友們自主選擇了喜歡的游戲,不一會就有孩子來找老師提出各種問題尋求解決,在30分鐘的游戲過程中出來了如下的問題:1.問題:“老師,我沒有刀。”2.問題:“老師,理發(fā)店的燈掉下來了?!?.問題:“老師,我要大便?!?.問題:“老師,媛媛要當娃娃家的妹妹,已經沒有妹妹了?!?.問題:“老師,幫我提褲子?!?.問題:“老師,醫(yī)院的窗口沒人。”7.問題:“老師,你看我用床單包孩子,看!”8.問題:“老師,給你?!闭f完把剛買來的一包茶送到老師手里。9.問題:“老師,我要小便。”69案例四69【分析】以上9個問題,有關游戲問題的有6條,占問題總數的2/3,生活問題3條,占問題總數的1/3。由此可見幼兒向老師尋求幫助的理由并不是全部來自于游戲本身,對于年齡偏小的孩子,生活需求也占了相當比例。在有關游戲問題中,1、2、4、6問題是尋求老師幫忙解決游戲中的材料、環(huán)境以及規(guī)則的,7、8問題是與老師分享游戲中的情感,可見游戲中的情感、材料、規(guī)則是幼兒游戲中較為突出的問題,也是需要老師關注的問題。游戲中幼兒的問題較多,想老師求助的幼兒是否真的需要我們一一幫助解決?還是他們通過這種特有的方式引起老師的主要或分享游戲中的情感?老師對問題加以分析,是實施有效指導的前提,才不會出現一味包辦代替或敷衍了事。70【分析】以上9個問題,有關游戲問題的有6條,占問題總數的2/案例五:表格結果分析編號9月1日(星期一)9月2日(星期二)9月3日(星期三)9月4日(星期四)1娃娃家2醫(yī)院3商店4汽車5戲院6其他1娃娃家2醫(yī)院3水果店4汽車5戲院1娃娃家2醫(yī)院3水果店4汽車5戲院6其他1娃娃家2醫(yī)院3商店4汽車5其他1李曉明√爸√√打針√√√司機2王英√媽√媽√媽√媽3丁冬冬√醫(yī)生√叔√司機√4林磊√醫(yī)生√護士√掛號√醫(yī)生·······26陳小?!虪I業(yè)員√爸√營業(yè)員√爺總計(人)64444266442610442610424游戲主要情節(jié)燒飯、看病聽診、檢查舌喉打預防針、檢查五官檢查身高體重、打預防針71案例五:表格結果分析9月1日(星期一)9月2日(星期二)9月【分析】首先,記錄反映了游戲主題在一周內的變化情況?!搬t(yī)院”主題一周參加人數增加,且內容豐富,逐漸成為重點主題,而“娃娃家”、“汽車”、“水果店”游戲也因醫(yī)院游戲發(fā)展而得到深入。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是上周幼兒園來了醫(yī)生給孩子們檢查身體并打了預防針,幼兒園為增強營養(yǎng),從上周開始飯后也增加了水果,還組織過幼兒去觀看買水果,游戲是這些生活經驗的反映。劇院游戲主題逐漸消失,一方面是大家注意力集中到檢查身體而不是娛樂,另一方面由于內容陳舊,缺乏新的東西。其次,提供了個別幼兒一周中的游戲情況。從記錄中可發(fā)現:①李曉明、丁冬冬等幾個孩子在游戲中興趣不穩(wěn)定。他們不僅天天換主題,有時一天換好幾個主題和角色,因此沒有一個游戲玩的好。這就要求教師在下周游戲中注意培養(yǎng)他們對某些主題游戲的興趣;②王英扔和上三周一樣,這個月中都在扮演娃娃家媽媽的角色,重復著同樣的角色內容,因而要求教師去引起她扮演新角色的興趣,引導她參加其他主題的游戲。多問幾個為什么,怎么辦72【分析】首先,記錄反映了游戲主題在一周內的變化情況?!搬t(yī)院”作業(yè)布置自由選取某個班級,采用定點觀察法及實況祥錄記錄法對幼兒游戲水平進行觀察記錄并嘗試分析。73作業(yè)布置73第三章
游戲觀察指導74
第三章
游戲觀察指導1觀察的意義75觀察的意義2(一)對游戲的觀察是了解幼兒的最佳途徑案例1:某幼兒園開展自由游戲以來,老師觀察了解幼兒的機會增加了。老師發(fā)現一個平時特別是在集體活動中很不起眼的男孩,在游戲中特別活躍,他特別喜歡插塑并能插出多種造型,邊說邊插,還向別人講解展示。教師通過觀察改變了對幼兒的原有看法。76(一)對游戲的觀察是了解幼兒的最佳途徑3(二)觀察是對游戲實施有效指導的前提案例2.某班老師來到螞蟻建構區(qū),看到5個孩子拿著樂高玩具開始搭建,她觀察了一會發(fā)現班上幼兒對于樂高玩具的搭法只是局限于將樂高玩具一層層的壘高。于是,老師找來幾本關于建構類的圖書放在旁邊,并告訴幼兒可以模仿書里面的圖案搭建,逐漸地,幼兒搭建的圖形越來越豐富,還創(chuàng)造性地搭建出許多新的造型。77(二)觀察是對游戲實施有效指導的前提4(三)觀察是對游戲進行正確評價的保證案例3.當聽到老師發(fā)出“下班了”的信號時,孩子們都在忙著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老師發(fā)現娃娃家里滿地“菜”而無人收拾。其他幾個忙著收拾玩具的孩子告訴老師是童鑫把這些東西扔在地上的。老師正想發(fā)火,只見童鑫正在認真地收拾餐具。原來她是為了收拾擺放娃娃家的餐具,才把“菜”倒在地上的,在講評中,老師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收拾地又快又好。78(三)觀察是對游戲進行正確評價的保證5(四)觀察是制定下次游戲計劃的依據案例4.班上常設的區(qū)角有娃娃家、菜場、醫(yī)院著幾個。暑假回來以后,老師發(fā)現幼兒討論最多的話題是出去旅游時乘坐的交通工具,于是老師就制定了一個關于“交通工具”游戲的月計劃。79(四)觀察是制定下次游戲計劃的依據6觀察的意義(一)對游戲的觀察是了解幼兒的最佳途徑(二)觀察是對游戲實施有效指導的前提(三)觀察是對幼兒進行正確評價的保證(四)觀察是制定下次游戲計劃的依據80觀察的意義(一)對游戲的觀察是了解幼兒的最佳途徑7圖7-1觀察在游戲中的作用81圖7-1觀察在游戲中的作用8觀察的原則
82觀察的原則
9(1)應明確觀察的目的,并選擇適當的觀察方法。(2)觀察應在確保幼兒有機會展示他們所有游戲能力的情境中進行,既保證幼兒有豐富的、能引發(fā)他們各種游戲行為的材料,又保證幼兒有充分的游戲時間。(3)如果可能,應保證對幼兒室內和室外游戲進行觀察。(4)應在幼兒彼此熟悉并熟悉環(huán)境后才開始對幼兒進行觀察。(5)應持續(xù)觀察,以確保記錄的事幼兒典型的游戲行為。83(1)應明確觀察的目的,并選擇適當的觀察方法。10觀察的要點
84觀察的要點
11觀察什么、如何觀察是觀察的要點。(1)幼兒的興趣點,幼兒喜歡的游戲主題、內容和玩具材料等。(2)幼兒的行為類型;幼兒在游戲中所說、所做;遇到了什么困難,是否解決,如何解決的。(3)幼兒與環(huán)境、同伴的互動情況,幼兒通常和誰一起玩,認知經驗和社會性水平哪些方面有了進步;還存在哪些問題等。(4)幼兒的情緒體驗。(5)幼兒是否遵守游戲規(guī)則。(6)影響幼兒行為的因素,給幼兒提供的游戲時空是否合適;材料的投放有沒有問題等。討論:你認為對幼兒游戲的觀察主要集中于那幾方面?85觀察什么、如何觀察是觀察的要點。討論:你認為對幼兒游戲的觀察各年齡班游戲觀察的重點小班:主要處于平行游戲階段,滿足于操縱、擺弄物品。對物品的需求是別人有的,我也要有,對相同物品要求較多,矛盾的焦點主要在幼兒與物品的沖突上。因此,小班觀察的重點在幼兒使用物品上。86各年齡班游戲觀察的重點小班:主要處于平行游戲階段,滿足于操縱中班:隨著認知能力的發(fā)展、生活經驗的豐富,游戲情節(jié)較小班豐富,處于角色的歸屬感階段,雖然選擇了一個角色,但想做多個角色的事情,想與人交往但尚無交往技能,人與人交往出現沖突的多發(fā)期。因此,觀察的重點應該是在幼兒之間的沖突上,不管是規(guī)則上的、交往技能上的,還是使用物品上的。87中班:隨著認知能力的發(fā)展、生活經驗的豐富,游戲情節(jié)較小班豐富大班:隨著生活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及能力的增強,幼兒不斷產生新的主題,因新的主題與原有經驗之間的不和諧而產生沖突,運用已有經驗在現有的基礎上去創(chuàng)新,成為游戲觀察的重點,同時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決矛盾也成為游戲觀察的另一個重點。88大班:隨著生活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及能力的增強,幼兒不斷產生新的游戲觀察的方法和記錄89游戲觀察的方法和記錄16一、觀察的方法(一)掃描法即時段定人法。對班里的全體幼兒平均分配時間,在相等的時間里對每個幼兒輪流進行掃描觀察。適合于了解全體幼兒的游戲情況。一般在游戲開始和結束的時候選用較多。如,需要了解游戲開展中有哪些主題、每個幼兒選了哪些主題、扮演了什么角色、使用了哪些材料等。90一、觀察的方法(一)掃描法17游戲類型:角色游戲游戲時間:________觀察描述:角色游戲開始之前,老師請小朋友自主選擇區(qū)域以及角色。首先娃娃家區(qū)域,丫丫主動選擇扮演媽媽,家明扮演爸爸,明明扮演孩子;超市區(qū)域,佩佩扮演售貨員,青青扮演收銀員;在醫(yī)院區(qū)域,誠誠選擇扮演醫(yī)生,小華扮演他的助手護士小姐;還有一個飯店區(qū)域,胖胖當起了老板,小麗和敏敏做起了服務員,其他的小朋友當顧客,有的在飯店就餐,有的去醫(yī)院看病,還有的在超市購物。91游戲類型:角色游戲18娃娃家醫(yī)院銀行xx幼兒1幼兒2幼兒3……姓名主題表7-7幼兒選擇游戲主題的情況觀察表將所要觀察的內容先用表格的形式準備好,游戲開始時,就直接將觀察的內容在表格中做記號即可。選用時,每個主題選5分鐘,用畫“正”字的形式,輪流觀察,或每次觀察用不同的符號或不同顏色的筆做記錄。92娃娃家醫(yī)院銀行xx幼兒1幼兒2幼兒3……姓名主題表7-7麥當勞餐廳娃娃家理發(fā)店買賣旁觀餐具娃娃家具擺弄理發(fā)xx幼兒1幼兒2幼兒3……姓名表7-10幼兒參與游戲情節(jié)觀察表93麥當勞餐廳娃娃家理發(fā)店買賣旁觀餐具娃娃家具擺弄理發(fā)xx幼兒1無所事事旁觀獨自游戲平行游戲聯(lián)合游戲合作游戲幼兒1幼兒2幼兒3……姓名水平表7-8幼兒游戲的社會性發(fā)展水平觀察表對每個幼兒觀察1—2分鐘,然后填入表格。將不同時間的觀察表格聯(lián)系起來,就可看出每個幼兒社會性發(fā)展水平,或一張表格重復使用,看起來更直觀。每一觀察做好時間記錄。94無所事事旁觀獨自游戲平行游戲聯(lián)合游戲合作游戲幼兒1幼兒2幼兒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號2號3號……場地時間表7-9游戲場地利用率的觀察表95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號2號3號……場地時間表7-(二)定點法即定點不定人。觀察者固定在游戲中的某一地點進行觀察,見什么觀察什么,主要來此點的幼兒都可以作為觀察對象。適合于了解一個主題或一個區(qū)域幼兒游戲的情況。一般在游戲過程中使用此方法。運用此方法,一般采用實況詳錄法記錄。96(二)定點法23游戲類型:結構游戲觀察時間:________觀察描述:如:小明和誠誠選擇了積木區(qū)游戲,兩個人開始搭建積木,小明負責選擇積木塊,誠誠負責搭建,不一會大樓一層已經搭起來了,兩人配合的比較默契。齊齊走過了,起初蹲在旁邊看他倆搭積木,慢慢的也開始參與進來,先是和小明一樣選擇積木,遞給誠誠,后來也開始和誠誠搭建起來,齊齊負責搭建圍墻,兩個人的游戲變成了三個人的游戲。誠誠發(fā)現積木塊不夠了,就開始拆卸齊齊搭建的圍墻,齊齊沒有阻攔,看了一會就站起來,走了出去,不再在積木區(qū)玩了。97游戲類型:結構游戲24例:對一次“醫(yī)院”游戲的觀察記錄醫(yī)院里來了兩個男孩,手抱一個“斷腿”的娃娃,下面是他們的對話:
“醫(yī)院,我娃娃腿斷了”
“快拿來我看看”
“能好嗎?”
“沒關系,我用膠布(透明膠)貼上就好了”醫(yī)生開始用膠布給娃娃貼腿。這時老師出場了,說:“腿斷了怎么可能用膠布貼呢?要上夾板才行”教師開始引導他們給娃娃上夾板,而這幾個孩子卻突然玩性全無。98例:對一次“醫(yī)院”游戲的觀察記錄25(三)追蹤法即定人不定點。觀察者事先確定一到兩個幼兒作為觀察對象,觀察他們在游戲中的活動情況。被觀察的幼兒走到哪里,觀察者就追隨到哪里,固定人而不固定地點。適合于觀察了解個別幼兒在游戲全過程中的情況,了解其游戲發(fā)展的水平,或者更詳細的信息。99(三)追蹤法26例:一位老師對一個不會玩游戲幼兒的追蹤記錄游戲時間到了,李小剛端起自己的小椅子到了“娃娃家”。這是他上幼兒園以來,第一次主動地去選擇游戲。李小剛在“娃娃家”里擺弄餐具,又來了一男一女兩位小朋友,和他一起擺弄餐具、開始燒飯,小女孩把燒好的飯給李小剛,他假裝吃了兩口,就放在桌上,去“超市”買東西,他在超市停留約5分鐘的時間,不時擺弄“超市”里的商品,最后什么也沒買就走了,跑到“圖書角”拿了一本書看了很長時間,直到游戲結束。100例:一位老師對一個不會玩游戲幼兒的追蹤記錄27游戲觀察的方法掃描觀察法定點觀察法追蹤觀察法101游戲觀察的方法28特點適用情況記錄法掃描法定點法追蹤法102特點適用情況記錄法掃描法定點法追蹤法29二、游戲觀察的記錄方法(1)行為核對表行為核對表主要用來核對幼兒在游戲中重要行為的出現與否,觀察者預先將準備觀察的項目列出,當出現此項目行為時,就在該項上劃“√”。運用行為核對表進行的游戲觀察比較系統(tǒng),記錄信息更快捷。如下表:103二、游戲觀察的記錄方法(1)行為核對表30游戲名稱班級觀察時間記錄者項目愉悅的情緒有假想活動自覺遵守游戲規(guī)則樂于同伴合作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材料幼兒1幼兒2幼兒3幼兒4表7-2104游戲名稱班級觀察時間記錄者項目愉悅的情緒有假想活動自覺遵守游(2)等級量表等級量表與行為核對表有相似之處,兩者都關注特定的游戲行為,便于記錄信息。等級量表不僅僅簡單地顯示幼兒出現或未出現的行為,觀察者還可以自己決定幼兒呈現的游戲行為的等級,并評價這些游戲行為的質量。105(2)等級量表32幼兒姓名______游戲名稱______觀察時間______等級項目等級(1-5分別代表由低到高的程度)12345遵守游戲規(guī)則同伴合作材料運用游戲持續(xù)性表7-3106幼兒姓名______游戲名稱______觀察拓展知識——游戲量表1.利伯曼游戲興趣量表2.高爾登和庫特勒耳游戲發(fā)展進度量表3.帕頓/皮亞杰量表4.豪維斯同伴游戲量表5.斯米蘭斯基角色游戲估量表6.副若斯特-沃思曼游戲發(fā)展檢核表107拓展知識——游戲量表1.利伯曼游戲興趣量表343.帕頓/皮亞杰量表游戲的社會——認知內容:12項孤獨的平行的集體的基礎游戲孤獨-基礎游戲平行-基礎游戲集體-基礎游戲結構游戲孤獨-結構游戲平行-結構游戲集體-結構游戲角色游戲孤獨-角色游戲平行-角色游戲集體-角色游戲規(guī)則游戲孤獨-規(guī)則游戲平行-規(guī)則游戲集體-規(guī)則游戲兩項非游戲行為:無所事事,旁觀表7-4
1083.帕頓/皮亞杰量表游戲的社會——認知內容:12項孤獨的平行(1)帕頓/皮亞杰量表的操作定義
①認知水平定義基礎游戲——重復肌肉運動,用玩具或不用玩具。例如:(a)跑和跳,(b)伸和縮,(c)操縱玩具或材料,(d)非正式規(guī)則游戲。結構游戲——使用玩具(積木、積塑小玩具等)或材料(沙子、橡皮泥、顏料等)構造一樣東西。角色游戲——角色扮演(假裝一個超人或救火隊員)與假扮轉換(假裝開汽車或用鉛筆打針)。規(guī)則游戲——承認、接受并遵守確立的規(guī)則。如棋類、踢球等。109(1)帕頓/皮亞杰量表的操作定義36
②社會水平定義孤獨游戲——獨單地玩,與周圍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材料。只專注于自己的活動,不管別人在做什么,也沒有做出接近其他兒童的嘗試。平行游戲——參加周圍其他孩子類似的活動,或玩與他們差不多的玩具;在同伴旁邊玩,而不是與同伴一起玩。集體游戲——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角色被分配或未被分配。110②社會水平定義37③非游戲行為定義無所事事行為,旁觀行為,不斷變換游戲活動的行為.④非游戲活動行為事先由老師或自己選定的任務或學習活動,如涂色、計算機等。111③非游戲行為定義38⑤根據操作定義對幼兒游戲行為進行譯碼a.兩個孩子正玩娃娃家,各自假裝燒飯或燒菜。他們清楚各自的活動,但無交往。b.一個孩子用積木搭了一樣東西,無其他孩子在附近。c.一個孩子單獨玩,用玩具電話假裝打電話。d.一個孩子正看其他孩子玩娃娃家。e.幾個孩子在圖書角看書。f.兩個孩子在地板上開玩具汽車。沒有假扮轉換的情節(jié),也沒有互相交往。g.三個孩子正玩醫(yī)院游戲。一個做醫(yī)生,一個做護士,還有一個做病人。h.一個孩子正在轉來轉去,不參加任何活動。i.一些孩子在一起用積木搭一條高速公路。(平行——角色游戲)(孤獨——結構游戲)(孤獨——角色游戲)(旁觀)(非游戲活動)(平行——基礎游戲)(集體——角色游戲)(無所事事)(集體——結構游戲)112⑤根據操作定義對幼兒游戲行為進行譯碼(平行——角色游戲)(孤(2)帕頓/皮亞杰量表的觀察記錄例表認知水平基礎結構角色規(guī)則社會性水平孤獨平行集體非游戲行為活動無所事事旁觀頻繁換場姓名_______觀察日期_____表7-5113(2)帕頓/皮亞杰量表的觀察記錄例表認知水平基礎結構角色規(guī)則(3)帕頓/皮亞杰量表的注意事項研究者必須在運用量表之前熟悉各項操作定義,以便準確無誤地進行觀察。在觀察中,應該堅持每一孩子一張表格。多次掃描取樣法較適合本量表。即觀察者按順序將觀察對象表格排列好。每次觀察一個孩子15秒鐘,按順序換人。在全部觀察完一遍后,重新開始一輪各15秒鐘的觀察。在對每一個幼兒進行了20-30次的觀察后,對所收集到的資料做簡單的統(tǒng)計,分析其表現出來的幼兒水平是否與其年齡應有的發(fā)展水平相吻合。114(3)帕頓/皮亞杰量表的注意事項41(3)軼事記錄
軼事記錄是指簡短地記錄幼兒的游戲或游戲中的偶發(fā)事件。這些記錄可反映幼兒的游戲技能以及社會性、認知、情感和身體等方面發(fā)展的狀況。軼事記錄可以在觀察幼兒游戲的過程中進行,也可以在游戲結束之后進行——通過回憶描述游戲過程中發(fā)生的事件。115(3)軼事記錄
42【案例】4歲的切利正在和幾個小伙伴玩過家家。切利當爸爸,他走進廚房,他的“姐姐”要給他一塊蛋糕,但切利卻拒絕了,說:“我要蛋糕做什么?大人是在吃飯時才吃它的?!笔昼姾?,切利來了,說:“姐姐,我現在可以吃蛋糕嗎?我現在不是爸爸了,是切利了。”116【案例】4歲的切利正在和幾個小伙伴玩過家家。切利當爸爸,他走游戲名稱:瓶中取物觀察班級:xx幼兒園中班觀察日期:2009·2·16觀察者:xx老師
被觀察者:**幼兒行為過程:曾令一將瓶中的綠豆和回形針反復搖晃,然后拿著磁鐵在瓶子外面從下往上吸,可是每到瓶頸打彎處,回形針都會因為吸力不足而掉下去,曾令一反復探索,一枚回形針都沒有取出,最終放棄。用磁鐵吸引里面的回形針,在瓶頸處回形針掉落,曾令一再次嘗試,快到瓶頸處將瓶子倒過來,結果綠豆灑出來,滿桌都是。在遇到同樣挑戰(zhàn)的環(huán)節(jié)里,王嘉穎將瓶子稍稍傾斜,結果,回形針被一點一點吸引出瓶口,整個活動,王嘉穎將瓶子中的所有回形針都取了出來。曾令一看著王嘉穎,學著她的方法也嘗試取出回形針,試了幾次也成功了,他高興的把回形針捧到我跟前,說:老師,我終于成功了!我摸摸他的頭,送他一個大拇指分析和對策:對于5-6歲孩子來說,對創(chuàng)造性、探索性的活動更感興趣,它們可以幫助幼兒豐富和積累有關主題的知識,而老師材料的投入,有利于拓寬幼兒思維,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但是這樣的活動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孩子們只有不斷嘗試才能嘗到成功的喜悅
每個幼兒都具有不同的經驗水平,而這些經驗水平就是在自己的反復探索中積累而成,當幼兒成為一個群體時,他們會從同伴的行為中得到啟發(fā),會進行借鑒和再次發(fā)明。所以,當幼兒在沒有成功的情況下,我們教師應先站在一旁,靜靜觀察,讓孩子們自己嘗試著去解決問題,或許這樣的方法更能讓他們更快的成長表7-6實況詳錄法
117游戲名稱:瓶中取物觀察班級:xx幼兒園中班觀察日期:200實況詳錄法的記錄要求:1.記錄的內容信息全面、重點突出。2.記錄客觀、詳實。3.按游戲情節(jié)發(fā)展的順序記錄。幼兒的姓名、性別、記錄的日期,游戲的背景,以及對事件的客觀描述和觀察的結果等。焦點放在對游戲的所見所聞的描述上。特別要詳細記錄幼兒是怎樣做的,怎樣操作材料的,怎樣與人交往的。對幼兒行為發(fā)生的場景、周圍人和事物等因素的影響也不能忽視。118實況詳錄法的記錄要求:幼兒的姓名、性別、記錄的日期,游戲的背(四)綜合圖示法是一種融“掃描法”、“定點法”、“追蹤法”并加入圖示記錄為一體的觀察記錄方法。11946A娃娃家男2人、女3人B醫(yī)院男1人女1人D積木區(qū)男1人女1非游戲行為男2旁觀門E圖書角女1人窗盥洗室C菜場無人走廊F表演區(qū)女6人表演男1人、女3人看G恐龍館男5人、女2人圖7-2注:某中班區(qū)角游戲記錄120A娃娃家B醫(yī)院D積木區(qū)女1非游戲行為男2旁觀門E圖游戲觀察的步驟:1.在游戲開始之前,先把游戲的布局圖畫在紙上,標上各區(qū)域的名稱,并按順序編號。2.在已畫好的圖上分別標明每個區(qū)域的人數與性別。便于對全班幼兒選擇游戲的情況有個大致的了解,幫助教師直觀而及時地調整指導策略,這一步相當于“掃描法”的運用。3.教師根據游戲情況觀察不同區(qū)域的游戲進展情況,如果發(fā)現需要對哪個區(qū)域進行細致的觀察時,則用“定點法”加以觀察,根據前面的編號記錄相應的游戲行為。4.如果需要對來來往往奔跑的幼兒加以關注,則可采用“追蹤法”來觀察,而記錄的時候把幼兒奔跑的路線直接用“直線”或“箭頭”等方式標注在圖上。5.如果需要更詳細的信息,如幼兒之間的對話、教師的介入指導、幼兒對玩具的使用情況、幼兒之間的主要矛盾等,則在圖紙的一旁記錄,作為分析時的參考。121游戲觀察的步驟:48(五)線索提示法就是事先提供幾個觀察的要點,讓觀察者在觀察游戲時根據提示對照使用,增強觀察的目的性。較適合于缺乏觀察技能的老師使用。122(五)線索提示法49觀察地點:小班建構區(qū)觀察時間:2004年2月20日觀察者:于海燕觀察線索提示行為實景1.幼兒在區(qū)域游戲中熱衷于什么?激發(fā)幼兒興趣的因素是什么?2.幼兒如何使用材料?3.教師提供的空間是否足夠讓幼兒活動?5.幼兒之間是如何互動的?是否有利于幼兒自身經驗的發(fā)展或能力的提高?6.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出現的新經驗是否有再利用的價值?情境一:玩具筐翻了。幼兒甲先撿了一塊積木,然后叫幼兒乙一起撿,乙不撿,就叫幼兒丙撿,丙說:“我才不撿呢!我去開火車了!”接著,甲就不撿了。情境二:玩具筐又翻了。老師走過來說:“趕快檢起來。”話沒說完,自己就撿了起來,撿完后幫助孩子用兩張小椅子搭了一張小床。4.幼兒如何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表7-11123觀察地點:小班建構區(qū)觀察時間:2004年2月20日觀(六)多媒體記錄利用數碼相機、攝像機、網絡攝像頭扥個多媒體手段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觀察記錄。優(yōu)勢:不受時間的限制,同時獲得的結果是真實的、原始的,可以很好地補充教師描述性記錄的不足。124(六)多媒體記錄51游戲觀察記錄的方法:行為核對表等級量表實況記錄法/軼事記錄法綜合圖示法線索提示法多媒體記錄法125游戲觀察記錄的方法:52標準類別特點使用的工具行為核對表高結構。核對幼兒在游戲中重要行為出現與否。等級量表高結構。顯示是否出現行為,評價行為質量。實況描述低結構。記錄幼兒游戲或游戲中的偶發(fā)事件。觀察的時間段掃描觀察分時段定人觀察。定點觀察定點不定人觀察。跟蹤觀察定人不定點觀察。表7-1126標準類別特點使用的工具行為核對表高結構。核對幼兒在游戲中重要觀察結果分析127觀察結果分析54一、游戲觀察結果的類型(一)表格型通過用掃描觀察的方法觀察幼兒的游戲,所獲得的結果一般是以表格的形式記錄下來娃娃家理發(fā)店積木區(qū)手工區(qū)游戲前期(0-5)105410游戲中期(10-15)93710游戲后期(20-25)16148時間(分)游戲人數主題表7-12注:每隔5分鐘觀察一次128一、游戲觀察結果的類型(一)表格型娃娃家理發(fā)店積木區(qū)手工區(qū)游(二)文字型通過用定點法以及追綜法觀察兒童的游戲所獲得的結果,一般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例:娃娃家游戲區(qū),設有小床,兩個幼兒用了六張椅子拼成一張床,三個小孩躺在上面:一個孩子搬來一個圓鼓型的、畫有動物的凳子說:這是我們的電視。把電視放在小床上,凳子上動物的眼睛是電視的開關按鈕,并用彩紙來裝飾電視,有一個孩子將燒飯用的爐子也放在電視上;剛開始,他們穿著鞋子上床,后來有個幼兒提出要脫鞋,于是大家都愿意遵守。一個女孩用兩個“梅花插塑”對插,把同伴的頭發(fā)夾在里面,變成裝飾用的“夾子”。129(二)文字型56(三)符號型對游戲進行觀察是,有時為了保證結果的直觀、形象,往往用符號、圖形的方式來記錄所觀察的結果。娃娃家小舞臺恐龍館醫(yī)院門(陽臺)圖書區(qū)美工區(qū)餐廳圖7-3130(三)符號型娃娃家小舞臺恐龍館醫(yī)院門(陽臺)美工區(qū)餐廳圖7二、游戲觀察結果的分析(一)觀察結果分析的角度游戲空間:游戲場地安排是否合理,有無浪費的地方或過于擁擠的區(qū)域;相鄰近的區(qū)域是否放在一起等。游戲時間:游戲開始、進行、結束的時間分別是多少,幼兒游戲的時間是否滿足了幼兒的需要,幼兒在游戲中的堅持性如何等。游戲材料:游戲材料的數量、種類是否符合幼兒的需要,有無替代物,是否有爭搶玩具的現象發(fā)生;幼兒是利用玩具進行操作還是進行交往;幼兒對新出現材料有什么反應等。游戲的主題:游戲中有些什么主題,這些主題是教師安排的還是幼兒自發(fā)產生的,新主題是怎樣產生的等。游戲的態(tài)度: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感體驗怎樣,是表現活潑開朗、興趣高漲,還是無所事事、閑逛、發(fā)呆等。游戲的發(fā)展水平:幼兒的游戲水平及認知水平達到什么程度。131二、游戲觀察結果的分析(一)觀察結果分析的角度58(二)游戲結果分析案例案例一:以“綜合圖示法”運用為例1.從詳細的觀察筆錄中,引發(fā)問題的思考A.她一個人把所有的圖書翻了一遍,邊看邊不時地瞥著表演區(qū),似乎也想介入其中。(問她,她說不想玩,想當服務員小姐,可是沒有餐廳。是否可以考慮提供相應的環(huán)境)。B.兩個幼兒各種擺弄“注射器”、“聽診器”,由于沒有人來看病,他們無所事事。C.六個女孩已經能相互協(xié)調,不再為服飾而發(fā)生糾紛,自己能按材料的功能來裝扮,并且第一次有了四名觀眾。(我去看病,他們說我要住院,就再也不管了。下次是否可以讓幼兒談談有關經驗,或者還有其他的辦法)(這種經驗值得分享)132(二)游戲結果分析案例(我去看病,他們說我要住院,就再也不管2.根據圖示記錄來分析A娃娃家男2人、女3人B醫(yī)院男1人女1人D積木區(qū)男1人女1非游戲行為男2旁觀門E圖書角女1人窗盥洗室C菜場無人走廊F表演區(qū)女6人表演男1人、女3人看G恐龍館男5人、女2人注:某中班區(qū)角游戲觀察記錄1332.根據圖示記錄來分析A娃娃家B醫(yī)院D積木區(qū)女1非游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對此次游戲加以分析:(1)場地布局是否合理(2)幼兒人數的分布(3)幼兒的交往情況134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對此次游戲加以分析:61(1)場地布局是否合理從圖中的場地布局來看,共設有七個區(qū)域,其中六個在活動室中,一個在走廊上。從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游戲的主題與情節(jié)可以大致發(fā)現,“娃娃家”、“醫(yī)院”、“菜場”、“恐龍館”、“表演區(qū)”是屬于一類的,幼兒往往從事一些模仿社會生活的社會性活動;而“圖書角”、“積木區(qū)”則是相對較安靜的活動,與人交往的頻率不如前面的社會性活動。因此,“圖書角”、“積木區(qū)”應該設在相對封閉的地方,而不是放在門口。建議“積木區(qū)”與“恐龍館”或與“菜場”對調,“圖書角”與“醫(yī)院”或“娃娃家”對調;可增設“益智區(qū)”或“科學區(qū)”。135(1)場地布局是否合理從圖中的場地布局來看,共設有七個區(qū)域,(2)幼兒人數的分布由圖中所標明的幼兒人數可以分析出,幼兒在這次游戲中的興趣點是在“娃娃家”、“表演區(qū)”、“恐龍館”,供22人。著三個區(qū)域所提供的材料都是與幼兒的經驗密切聯(lián)系的,每個幼兒都可以憑自己的經驗來成功地玩這類游戲,每個人有可以有事情可做,自主性能夠得到體驗。而“醫(yī)院”、“菜場”等區(qū)域卻是要等待到人來了自己才能有事可做,幼兒的興趣點是在與人交往上,這樣的區(qū)域在幼兒自發(fā)的游戲中可能不宜太多。136(2)幼兒人數的分布由圖中所標明的幼兒人數可以分析出,幼兒在(3)幼兒的交往情況圖中的雙箭頭是表示幼兒之間的雙向交流,單箭頭則表示單向的發(fā)出交流的語言或作出想與對方交流的行為,而對方卻沒有回應;圖中沒有箭頭的曲線則表示大部分幼兒主要的活動路線。由此看出,幼兒主要是在活動室的中央,圍繞著“娃娃家”、“表演區(qū)”、“醫(yī)院”、“恐龍館”等區(qū)域進行。中班幼兒游戲的特點就是不再滿足于停留在某個區(qū)域玩耍,而是喜歡和更多的伙伴一起發(fā)生交往,但由于交往技能和經驗的缺乏,在游戲中表現出較多的矛盾和糾紛。因此,還可以根據幼兒的經驗和游戲特點,考慮為她們創(chuàng)設更豐富的游戲環(huán)境,促進他們順利度過這個時期。137(3)幼兒的交往情況圖中的雙箭頭是表示幼兒之間的雙向交流,單案例二:追蹤觀察分析【觀察記錄】齊齊想加入“娃娃家”游戲第一天,齊齊哭著對我說:“他們不讓我玩,我好好對他們說,他們還是不讓我玩”。齊齊無奈,只好選擇別的游戲。第二天,齊齊玩到了“娃娃家”,他對我說:“真好玩,明天我還要玩。”第三天,齊齊對我說:“他們不讓我到‘娃娃家’?!蔽覇枺骸澳隳懿荒芟胂朕k法。”過了一會,我看到齊齊在高興地玩“娃娃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個人房地產抵押借款合同智能審核版
- 2025年度個人車庫買賣與車位使用權過戶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模板木枋行業(yè)節(jié)能減排合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環(huán)保涂料研發(fā)與應用推廣合同3篇
- 2025年度模具制造企業(yè)兼職用工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海洋資源開發(fā)合作合同范本共3篇
- 2025年度離婚訴訟訴狀撰寫規(guī)范解讀4篇
- 2025年度個人二手房交易合同范本(含裝修款及違約責任)
- 2025年度農業(yè)科技園區(qū)配套設施建設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業(yè)科技培訓與推廣合同8篇
- 中鐵十四局合同范本
- 農耕研學活動方案種小麥
- 七年級下冊-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歷史總復習核心考點與重難點練習(統(tǒng)部編版)
- 2024年佛山市勞動合同條例
- 污水管網規(guī)劃建設方案
- 城鎮(zhèn)智慧排水系統(tǒng)技術標準
- 采購管理制度及流程采購管理制度及流程
- 五年級美術下冊第9課《寫意蔬果》-優(yōu)秀課件4人教版
- 節(jié)能降耗課件
- 尼爾森數據市場分析報告
- 氧氣霧化吸入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