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耳穴療法2020/11/291耳穴療法2020/11/291
耳穴壓豆相關知識
(三)耳穴壓豆療法(一)耳穴的概念和發(fā)展(二)耳廓的解剖結構2020/11/292耳穴壓豆相關知識(三)耳穴壓豆(一)耳穴的概念和發(fā)展(二耳穴的概念:
是指分布在耳郭上與臟腑經(jīng)絡、組織器官、四肢軀干相互溝通的特定區(qū)域(典型的全息現(xiàn)象)。能反應機體的生理、病理現(xiàn)象,可診、治、防疾病。
(一)耳穴的概念和源流2020/11/293耳穴的概念:(一)耳穴的概念和源流2020/11/293耳穴診療的中醫(yī)學基礎理論經(jīng)絡理論“耳脈說”十二經(jīng)脈說臟腑理論耳與腎耳與心耳與其他臟腑2020/11/294耳穴診療的中醫(yī)學基礎理論經(jīng)絡理論“耳脈說”十二經(jīng)脈說臟腑理論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靈樞·經(jīng)脈》:小腸手太陽之脈······;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三焦手少陽之脈······;其支者,······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內(nèi)眥,上抵頭角,下耳后······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手少陽明之別,名偏歷,······入耳合為宗脈。2020/11/295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2020/11/295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胃足陽明之脈······上耳前膀胱足太陽之脈······其支者,從顛至耳上角。手太陽之筋······結于耳后完骨
《內(nèi)經(jīng)》:十二經(jīng)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精陽之氣,上走于目而為睛,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耳者,宗脈之所聚也2020/11/296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2020/11/296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素問·金匱真言論》:南方赤色,入通于心,開竅于耳,藏精于心。《太素》:赤色入通于心,開竅于耳者,腎者水也,心者火也,水火相濟,心氣通耳,故以竅言之···《證治準繩》:心在竅為舌,以舌非孔竅;故竅寄于耳,則腎為耳竅之主,心為耳竅之客2020/11/297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2020/11/297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
手太陽、手足少陽、手陽明等經(jīng)脈、絡脈、經(jīng)別均入耳中,足陽明、足太陽的經(jīng)脈則分別上耳前、至耳上角。六陰經(jīng)雖不直接入耳,但也通過經(jīng)別與陽經(jīng)相合,而與耳相聯(lián)系。五臟之中,耳與腎臟關系最為密切,其次為心、肺。當經(jīng)絡臟腑功能失調(diào),發(fā)生病理變化時,常會在耳穴出現(xiàn)“陽性反應”,如壓痛、變形、變色、結節(jié)、丘疹、凹陷、脫屑、血管、電阻降低等,這些反應點都是耳穴防治疾病的刺激點。2020/11/298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2020/11/298耳穴的源流:?1:兩千多年前,《內(nèi)經(jīng)靈樞》記載“耳者,宗脈之所聚也”就運用耳廓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并一直流傳發(fā)展。?2:1958年法國醫(yī)學博士諾基爾發(fā)現(xiàn)并首次提出耳廓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圖。?3:1995年美國國際耳穴培訓中心提出耳穴近腦學說、耳穴作用原理與中樞神經(jīng)、自主神經(jīng)、體液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遺傳系統(tǒng)、病理形態(tài)系統(tǒng)有關,充實了耳穴診治疾病的原理。2020/11/299耳穴的源流:2020/11/299耳廓分為:凹面的耳前凸面的耳背(二)耳穴的解剖結構2020/11/2910耳廓分為:(二)耳穴的解剖結構2020/11/2910耳廓2020/11/2911耳廓2020/11/29111.耳廓表面解剖2020/11/29121.耳廓表面解剖2020/11/2912
人的耳朵像一個倒置在子宮內(nèi)的胎兒,頭部朝下,臀部朝上,胸部及軀干在中間。分布規(guī)律:與頭面相應的耳穴在耳垂和對耳屏;與上肢相應的耳穴在耳舟;與軀干和下肢相應的耳穴在對耳輪體部和對耳輪上、下腳;與內(nèi)臟相應的耳穴集中在耳甲,其中與腹腔臟器相應的耳穴多在耳甲艇;與胸腔臟器相應的耳穴多在耳甲腔;與消化道相應的耳穴多在耳輪腳周圍呈環(huán)形排列。2.耳穴形象分布2020/11/29132.耳穴形象分布2020/11/29131、耳輪2、耳舟
(上肢)3、對耳輪上腳4、對耳輪下腳5、對耳輪體部6、三角窩7、耳屏8、對耳屏
(頭面部)9、耳甲艇(腹腔臟器)10、耳甲腔(胸腔臟器)11、耳垂
(頭面部)3、4、5軀干和下肢2020/11/29141、耳輪2、耳舟3、對耳輪上腳4、對耳輪下腳5、對耳輪體部6耳輪結節(jié)屏上切跡耳輪腳屏間切跡屏輪切跡耳輪尾2020/11/2915耳輪結節(jié)屏上切跡耳輪腳屏間切跡屏輪切跡耳輪尾2020/11/(1)耳輪——耳郭外緣向前卷曲的部分。2020/11/2916(1)耳輪——耳郭外緣向前卷曲的部分。2020/11/291(2)耳輪結節(jié)——耳輪外上方稍肥厚的結節(jié)狀突起,又稱達爾文結節(jié)。2020/11/2917(2)耳輪結節(jié)——耳輪外上方稍肥厚的結節(jié)狀突起,又稱達爾文結(3)耳輪尾——耳輪下緣與耳垂交界處。2020/11/2918(3)耳輪尾——耳輪下緣與耳垂交界處。2020/11/291(4)耳輪腳——耳輪深入到耳甲腔的橫行突起。2020/11/2919(4)耳輪腳——耳輪深入到耳甲腔的橫行突起。2020/11/(5)對耳輪——與耳輪相對的隆起處。2020/11/2920(5)對耳輪——與耳輪相對的隆起處。2020/11/2920(6)對耳輪上腳——對耳輪向上的分支。2020/11/2921(6)對耳輪上腳——對耳輪向上的分支。2020/11/292(7)對耳輪下腳——對耳輪向下的分支。2020/11/2922(7)對耳輪下腳——對耳輪向下的分支。2020/11/292(8)三角窩——對耳輪上下腳之間構成的三角形凹窩。2020/11/2923(8)三角窩——對耳輪上下腳之間構成的三角形凹窩。2020/(9)耳舟——對耳輪與耳輪之間的凹溝。2020/11/2924(9)耳舟——對耳輪與耳輪之間的凹溝。2020/11/292(10)耳屏——耳郭前面的瓣狀突起,又稱耳珠。2020/11/2925(10)耳屏——耳郭前面的瓣狀突起,又稱耳珠。2020/11(11)對耳屏——耳垂上部與耳屏相對的隆起。2020/11/2926(11)對耳屏——耳垂上部與耳屏相對的隆起。2020/11/(12)屏上切跡——耳屏上緣與耳輪腳之間的凹陷。2020/11/2927(12)屏上切跡——耳屏上緣與耳輪腳之間的凹陷。2020/1(13)屏間切跡——-耳屏與對耳屏之間的凹陷。2020/11/2928(13)屏間切跡——-耳屏與對耳屏之間的凹陷。2020/11(14)輪屏切跡——對耳屏與對耳輪之間的凹陷。2020/11/2929(14)輪屏切跡——對耳屏與對耳輪之間的凹陷。2020/11(15)耳甲——是由對耳屏和弧形的對耳輪體部及對耳輪下腳下緣圍成凹窩。2020/11/2930(15)耳甲——是由對耳屏和弧形的對耳輪體部及對耳輪下腳下緣(16)耳甲艇——耳輪腳以上的耳甲部。2020/11/2931(16)耳甲艇——耳輪腳以上的耳甲部。2020/11/293(17)耳甲腔——耳輪腳以下的耳甲部。2020/11/2932(17)耳甲腔——耳輪腳以下的耳甲部。2020/11/293(18)耳垂一耳郭最下部無軟骨的皮垂。2020/11/2933(18)耳垂一耳郭最下部無軟骨的皮垂。2020/11/293概念:通過在耳廓穴位上壓貼各種藥豆,使局部產(chǎn)生酸麻脹痛等刺激的反應,從而達到疏通氣血、調(diào)節(jié)陰陽、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又稱“耳穴埋豆”,“耳穴壓貼”,“耳穴壓丸”等。材料種類:王不留行籽、油菜籽、綠豆、六神丸等。選穴法:望診法、觸診法、壓痛法(三)耳穴壓豆療法2020/11/2934概念:通過在耳廓穴位上壓貼各種藥豆,使局部產(chǎn)生酸麻脹痛等刺激耳穴檢查1.看:肉眼觀察耳穴區(qū)域有無變形、變色、丘疹、脫屑、結節(jié)、充血、凹陷等。2.壓:探針或針柄對耳穴均勻緩慢地按壓,找出壓痛點。3.摸:手指輕撫耳廓,檢查耳穴區(qū)有無結節(jié)、隆起,并查其大小、質(zhì)地、邊緣。4.測:電子儀器測定耳穴皮膚電阻變化,找良導點。2020/11/2935耳穴檢查2020/11/29351、耳穴預防:改善視力,暈車暈船。2、耳穴保?。航錈煟渚?,減肥,美容,抗衰老。3、耳穴治療:①疼痛性疾?。貉劳础⒓珙i痛、痛經(jīng)、扭傷。②急性炎癥:咽喉炎、腸胃炎、牙周炎。③過敏與變態(tài)反應性疾?。菏n麻疹、哮喘、鼻炎④心血管疾?。汗谛牟?、高血壓。⑤精神、神經(jīng)性疾病:神經(jīng)官能癥。⑥內(nèi)分泌-代謝性疾?。禾悄虿 ⒏昶诰C合癥⑦其他:便秘、肢體麻木等。總之,內(nèi)外婦兒等病癥200余種,有效率83~99%尤其對急性炎癥和疼痛性疾病療效顯著。耳穴療法適應癥2020/11/29361、耳穴預防:改善視力,暈車暈船。耳穴療法適應癥2020/11、嚴重心臟病不宜使用,更不宜采用強刺激,如電針、放血等。2、嚴重的器質(zhì)性病變,如高度貧血、血友病,不宜針刺,可用耳穴壓貼法。3、孕婦40天至3個月者不宜針刺,5個月后需治療者,可輕刺激,有習慣性流產(chǎn)者禁用耳穴治療。4、外耳患有病癥,如潰瘍、炎癥、感染、濕疹、過敏、凍瘡破潰時,不宜采用貼壓法。耳穴療法禁忌癥2020/11/2937耳穴療法禁忌癥2020/11/2937取穴原則病變的相應部位(月經(jīng)病取子宮)藏象辯證取穴(皮膚病取肺)經(jīng)絡學說選穴現(xiàn)代醫(yī)學生理、病理知識選穴(胃病取胃)臨床經(jīng)驗選穴(神門安神)(耳尖退熱)2020/11/2938取穴原則病變的藏象辯證現(xiàn)代醫(yī)學2020/11/2938耳壓手法1.對壓法:
用拇、食指置于耳廓的正、背面,相對壓迫貼于耳穴上的貼壓物,拇、食指可邊壓邊左右移動或做圓形移動,尋找痛、脹較明顯的位置。一旦找到“敏感點”,則持續(xù)壓迫20-30秒鐘,使貼壓處出現(xiàn)沉、重、脹、痛感。每日按壓3-5次。本法是一種重壓強刺激手法,屬瀉法。對于實證、年輕力壯者、內(nèi)臟痙攣性疼痛、軀體疼痛及急性炎癥有較好的鎮(zhèn)痛消炎作用。按壓的強度當根據(jù)患者自我感受而定,不可太過用力,慢性病及年老體弱者當輕刺激。2020/11/2939耳壓手法1.對壓法:2020/11/29392.直壓法:以指尖垂直按壓貼壓物,至貼壓處產(chǎn)生脹、痛感。持續(xù)按壓20-30秒,間隔少許,重復按壓,每穴區(qū)4-6次,每日按壓3-5次。本法也是一種強刺激手法,強度弱于對壓法。3.點壓法:用指尖一壓一松、間斷地按壓耳穴,每次間隔0.5秒。本法不宜用力過重,以貼壓處感到脹而略感刺痛為度,每穴每次可點壓20-30次,每日3-5次。本法是補法。4.揉按法:用指腹輕輕將貼壓物壓實,然后順時針帶動貼壓物皮膚旋轉,以貼壓處有脹、酸、痛或輕微刺痛為度。每次每穴輕輕揉按3-5分鐘,每天3-5次。本法屬補法。2020/11/29402.直壓法:以指尖垂直按壓貼壓物,至貼壓處產(chǎn)生脹、痛感。持續(xù)耳壓療程
患者每天可自行按壓3-5次,每穴持續(xù)半分鐘左右,每次1-2分鐘,每5次一療程,休息一周,再進行下一療程。
每次貼壓一側耳穴,兩耳輪流,3-7日更換1次,亦可雙耳同時貼壓。急性病可稍短,慢性病可稍長。2020/11/2941耳壓療程患者每天可自行按壓3-5次,每穴持續(xù)半分鐘左右,注意事項耳穴貼壓時,稍加用力,注意刺激的強度,耳穴的方向性、向輪性和低凹性,以耳廓有發(fā)熱、脹痛感為度。
☆一般情況下,兒童、孕婦、年老體弱、神經(jīng)衰弱等患者,宜輕。
☆急性病、實熱證、體質(zhì)強壯者,以及室外作業(yè)者耳廓增厚,皮膚粗糙,電阻增高者,宜重;☆一般的用中等刺激手法;有特定疾病如心臟病、氣喘、肝功能異常,注意不可強刺激。
★在饑餓、過飽、酒后、身體虛弱、過度疲勞、精神極緊張、大出血、不適合耳穴壓豆。★防止膠布潮濕和污染,避免貼壓物貼敷張力低和皮膚感染。對氯化鋅膠布過敏者,可改用其他膏藥貼壓,同時配合刺激腎上腺、風溪等耳穴。夏季因多汗貼壓時,不宜過長。2020/11/2942注意事項耳穴貼壓時,稍加用力,注意刺激的強度,耳穴的方向性、(四)耳穴壓豆治療的常見病癥2020/11/2943(四)耳穴壓豆治療的常見病癥2020/11/2943失眠便秘支氣管哮喘頭暈耳鳴耳聾高血壓2020/11/2944失眠便秘支氣管頭暈耳鳴耳聾高血壓2020/11/2944失眠主穴:心、皮質(zhì)下、小腸(實證、虛證均可?。┡溲ǎ盒钠⒀撔停浩ⅰ⒋骨?、神經(jīng)衰弱區(qū)心膽氣虛型:枕、胰膽肝郁氣滯型:肝、肝陽、交感、耳尖心虛膽怯型:膽心腎陰虛型:腎、神門、內(nèi)生殖器胃失和降型:胃、胰膽、三焦多夢:用耳背多夢區(qū)隨癥:1.記憶力減退:興奮點、額2.入睡難而早醒:重用垂前3.心跳加快:十二指腸、小腸、耳迷根2020/11/2945失眠2020/11/2945便秘主穴:大腸,直腸,三焦,脾,消化系統(tǒng)皮質(zhì)下配穴:小腸,肺取穴依據(jù):大腸、直腸、小腸:為相應部位取穴可增加腸蠕動,疏通臟腑,順氣導滯脾、三焦:脾主運化,三焦有化氣輸精的作用消化系統(tǒng)皮質(zhì)下:調(diào)節(jié)胃腸功能肺:肺與大腸相表里,主肅降,增加大腸疏導糟粕功能
可以按壓肛門穴,預防痔瘡2020/11/2946便秘2020/11/2946頭暈主穴:內(nèi)耳、額、枕、腦點、神門、交感配穴:肝陽上亢加心、肝、腎、三焦氣血虧虛:脾、胃、腎腎精不足:腎、子宮或睪丸、內(nèi)分泌痰濁內(nèi)蘊:肺、脾、腎、皮質(zhì)下瘀血阻絡:腦干、腎、內(nèi)分泌、皮質(zhì)下2020/11/2947頭暈2020/11/2947耳鳴耳聾主穴:內(nèi)耳、腎、耳聾點配穴:風寒閉絡:肺、三焦風熱上雍:胰膽、耳尖肝膽火旺:耳尖、肝陽(耳尖、三焦、肝陽點刺放血)陰虛火旺、脾腎兩虛:神門、心、脾、興奮點隨癥:
高音調(diào)耳鳴:顳、肝低音調(diào)耳鳴:咽喉、耳中神經(jīng)衰弱引起:神門、腎受驚恐而發(fā):神門、枕老年者:耳聾穴鏈霉素中毒:肝、腎、皮質(zhì)下2020/11/2948耳鳴耳聾2020/11/2948高血壓主穴:降壓點、皮質(zhì)下、交感(實證、虛證均?。┡溲ǎ焊侮柹峡海憾?、耳背靜脈、高血壓點、肝、肝陽等放血痰濕雍盛:內(nèi)分泌、胰膽、三焦虛證:神門、內(nèi)分泌、腦、耳后腎穴陰虛陽亢:腎、神門、耳背溝放血陰陽兩虛:頭昏點、枕、耳背腎隨癥:1.頭暈甚者:外耳、枕、頭昏點2.頭痛:額、枕3.肢體麻木、舌強語蹇者:心、腦干4.伴血脂高、血流變異常:肝、脾5.合腦損傷:交感、皮質(zhì)下、枕、緣中6.合心損傷:心、交感、耳背心、耳背腎、耳迷根7.腎臟損傷:腎、內(nèi)分泌2020/11/2949高血壓2020/11/294924支氣管哮喘實證:氣管、交感、內(nèi)分泌風寒外入:皮質(zhì)下、肺邪熱傷肺:耳尖、胃、耳迷根痰濕阻肺:脾、三焦、枕隨癥:1.過敏:風溪、神門、枕、腎上腺2.咳嗽為主:肺、大腸3.感染痰多:大腸、耳尖、口、三焦、腦干4.氣喘為主:肺、對屏間、腎、神門、枕5.發(fā)熱:耳尖、皮質(zhì)下點刺放血6.鞏固療效:脾、肺、腎、三焦、內(nèi)分泌虛證:腎、皮質(zhì)下、腎上腺肺腎氣虛:肺脾腎陽虛:脾、興奮點2020/11/295024支氣管哮喘虛證:腎、皮質(zhì)下、謝謝聆聽!2020/11/2951謝謝聆聽!2020/11/2951耳穴療法2020/11/2952耳穴療法2020/11/291
耳穴壓豆相關知識
(三)耳穴壓豆療法(一)耳穴的概念和發(fā)展(二)耳廓的解剖結構2020/11/2953耳穴壓豆相關知識(三)耳穴壓豆(一)耳穴的概念和發(fā)展(二耳穴的概念:
是指分布在耳郭上與臟腑經(jīng)絡、組織器官、四肢軀干相互溝通的特定區(qū)域(典型的全息現(xiàn)象)。能反應機體的生理、病理現(xiàn)象,可診、治、防疾病。
(一)耳穴的概念和源流2020/11/2954耳穴的概念:(一)耳穴的概念和源流2020/11/293耳穴診療的中醫(yī)學基礎理論經(jīng)絡理論“耳脈說”十二經(jīng)脈說臟腑理論耳與腎耳與心耳與其他臟腑2020/11/2955耳穴診療的中醫(yī)學基礎理論經(jīng)絡理論“耳脈說”十二經(jīng)脈說臟腑理論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靈樞·經(jīng)脈》:小腸手太陽之脈······;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三焦手少陽之脈······;其支者,······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內(nèi)眥,上抵頭角,下耳后······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手少陽明之別,名偏歷,······入耳合為宗脈。2020/11/2956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2020/11/295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胃足陽明之脈······上耳前膀胱足太陽之脈······其支者,從顛至耳上角。手太陽之筋······結于耳后完骨
《內(nèi)經(jīng)》:十二經(jīng)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精陽之氣,上走于目而為睛,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耳者,宗脈之所聚也2020/11/2957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2020/11/296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素問·金匱真言論》:南方赤色,入通于心,開竅于耳,藏精于心?!短亍罚撼嗌胪ㄓ谛?,開竅于耳者,腎者水也,心者火也,水火相濟,心氣通耳,故以竅言之···《證治準繩》:心在竅為舌,以舌非孔竅;故竅寄于耳,則腎為耳竅之主,心為耳竅之客2020/11/2958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2020/11/297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
手太陽、手足少陽、手陽明等經(jīng)脈、絡脈、經(jīng)別均入耳中,足陽明、足太陽的經(jīng)脈則分別上耳前、至耳上角。六陰經(jīng)雖不直接入耳,但也通過經(jīng)別與陽經(jīng)相合,而與耳相聯(lián)系。五臟之中,耳與腎臟關系最為密切,其次為心、肺。當經(jīng)絡臟腑功能失調(diào),發(fā)生病理變化時,常會在耳穴出現(xiàn)“陽性反應”,如壓痛、變形、變色、結節(jié)、丘疹、凹陷、脫屑、血管、電阻降低等,這些反應點都是耳穴防治疾病的刺激點。2020/11/2959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系:2020/11/298耳穴的源流:?1:兩千多年前,《內(nèi)經(jīng)靈樞》記載“耳者,宗脈之所聚也”就運用耳廓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并一直流傳發(fā)展。?2:1958年法國醫(yī)學博士諾基爾發(fā)現(xiàn)并首次提出耳廓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圖。?3:1995年美國國際耳穴培訓中心提出耳穴近腦學說、耳穴作用原理與中樞神經(jīng)、自主神經(jīng)、體液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遺傳系統(tǒng)、病理形態(tài)系統(tǒng)有關,充實了耳穴診治疾病的原理。2020/11/2960耳穴的源流:2020/11/299耳廓分為:凹面的耳前凸面的耳背(二)耳穴的解剖結構2020/11/2961耳廓分為:(二)耳穴的解剖結構2020/11/2910耳廓2020/11/2962耳廓2020/11/29111.耳廓表面解剖2020/11/29631.耳廓表面解剖2020/11/2912
人的耳朵像一個倒置在子宮內(nèi)的胎兒,頭部朝下,臀部朝上,胸部及軀干在中間。分布規(guī)律:與頭面相應的耳穴在耳垂和對耳屏;與上肢相應的耳穴在耳舟;與軀干和下肢相應的耳穴在對耳輪體部和對耳輪上、下腳;與內(nèi)臟相應的耳穴集中在耳甲,其中與腹腔臟器相應的耳穴多在耳甲艇;與胸腔臟器相應的耳穴多在耳甲腔;與消化道相應的耳穴多在耳輪腳周圍呈環(huán)形排列。2.耳穴形象分布2020/11/29642.耳穴形象分布2020/11/29131、耳輪2、耳舟
(上肢)3、對耳輪上腳4、對耳輪下腳5、對耳輪體部6、三角窩7、耳屏8、對耳屏
(頭面部)9、耳甲艇(腹腔臟器)10、耳甲腔(胸腔臟器)11、耳垂
(頭面部)3、4、5軀干和下肢2020/11/29651、耳輪2、耳舟3、對耳輪上腳4、對耳輪下腳5、對耳輪體部6耳輪結節(jié)屏上切跡耳輪腳屏間切跡屏輪切跡耳輪尾2020/11/2966耳輪結節(jié)屏上切跡耳輪腳屏間切跡屏輪切跡耳輪尾2020/11/(1)耳輪——耳郭外緣向前卷曲的部分。2020/11/2967(1)耳輪——耳郭外緣向前卷曲的部分。2020/11/291(2)耳輪結節(jié)——耳輪外上方稍肥厚的結節(jié)狀突起,又稱達爾文結節(jié)。2020/11/2968(2)耳輪結節(jié)——耳輪外上方稍肥厚的結節(jié)狀突起,又稱達爾文結(3)耳輪尾——耳輪下緣與耳垂交界處。2020/11/2969(3)耳輪尾——耳輪下緣與耳垂交界處。2020/11/291(4)耳輪腳——耳輪深入到耳甲腔的橫行突起。2020/11/2970(4)耳輪腳——耳輪深入到耳甲腔的橫行突起。2020/11/(5)對耳輪——與耳輪相對的隆起處。2020/11/2971(5)對耳輪——與耳輪相對的隆起處。2020/11/2920(6)對耳輪上腳——對耳輪向上的分支。2020/11/2972(6)對耳輪上腳——對耳輪向上的分支。2020/11/292(7)對耳輪下腳——對耳輪向下的分支。2020/11/2973(7)對耳輪下腳——對耳輪向下的分支。2020/11/292(8)三角窩——對耳輪上下腳之間構成的三角形凹窩。2020/11/2974(8)三角窩——對耳輪上下腳之間構成的三角形凹窩。2020/(9)耳舟——對耳輪與耳輪之間的凹溝。2020/11/2975(9)耳舟——對耳輪與耳輪之間的凹溝。2020/11/292(10)耳屏——耳郭前面的瓣狀突起,又稱耳珠。2020/11/2976(10)耳屏——耳郭前面的瓣狀突起,又稱耳珠。2020/11(11)對耳屏——耳垂上部與耳屏相對的隆起。2020/11/2977(11)對耳屏——耳垂上部與耳屏相對的隆起。2020/11/(12)屏上切跡——耳屏上緣與耳輪腳之間的凹陷。2020/11/2978(12)屏上切跡——耳屏上緣與耳輪腳之間的凹陷。2020/1(13)屏間切跡——-耳屏與對耳屏之間的凹陷。2020/11/2979(13)屏間切跡——-耳屏與對耳屏之間的凹陷。2020/11(14)輪屏切跡——對耳屏與對耳輪之間的凹陷。2020/11/2980(14)輪屏切跡——對耳屏與對耳輪之間的凹陷。2020/11(15)耳甲——是由對耳屏和弧形的對耳輪體部及對耳輪下腳下緣圍成凹窩。2020/11/2981(15)耳甲——是由對耳屏和弧形的對耳輪體部及對耳輪下腳下緣(16)耳甲艇——耳輪腳以上的耳甲部。2020/11/2982(16)耳甲艇——耳輪腳以上的耳甲部。2020/11/293(17)耳甲腔——耳輪腳以下的耳甲部。2020/11/2983(17)耳甲腔——耳輪腳以下的耳甲部。2020/11/293(18)耳垂一耳郭最下部無軟骨的皮垂。2020/11/2984(18)耳垂一耳郭最下部無軟骨的皮垂。2020/11/293概念:通過在耳廓穴位上壓貼各種藥豆,使局部產(chǎn)生酸麻脹痛等刺激的反應,從而達到疏通氣血、調(diào)節(jié)陰陽、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又稱“耳穴埋豆”,“耳穴壓貼”,“耳穴壓丸”等。材料種類:王不留行籽、油菜籽、綠豆、六神丸等。選穴法:望診法、觸診法、壓痛法(三)耳穴壓豆療法2020/11/2985概念:通過在耳廓穴位上壓貼各種藥豆,使局部產(chǎn)生酸麻脹痛等刺激耳穴檢查1.看:肉眼觀察耳穴區(qū)域有無變形、變色、丘疹、脫屑、結節(jié)、充血、凹陷等。2.壓:探針或針柄對耳穴均勻緩慢地按壓,找出壓痛點。3.摸:手指輕撫耳廓,檢查耳穴區(qū)有無結節(jié)、隆起,并查其大小、質(zhì)地、邊緣。4.測:電子儀器測定耳穴皮膚電阻變化,找良導點。2020/11/2986耳穴檢查2020/11/29351、耳穴預防:改善視力,暈車暈船。2、耳穴保?。航錈?,戒酒,減肥,美容,抗衰老。3、耳穴治療:①疼痛性疾?。貉劳?、肩頸痛、痛經(jīng)、扭傷。②急性炎癥:咽喉炎、腸胃炎、牙周炎。③過敏與變態(tài)反應性疾?。菏n麻疹、哮喘、鼻炎④心血管疾?。汗谛牟?、高血壓。⑤精神、神經(jīng)性疾?。荷窠?jīng)官能癥。⑥內(nèi)分泌-代謝性疾?。禾悄虿?、更年期綜合癥⑦其他:便秘、肢體麻木等??傊?,內(nèi)外婦兒等病癥200余種,有效率83~99%尤其對急性炎癥和疼痛性疾病療效顯著。耳穴療法適應癥2020/11/29871、耳穴預防:改善視力,暈車暈船。耳穴療法適應癥2020/11、嚴重心臟病不宜使用,更不宜采用強刺激,如電針、放血等。2、嚴重的器質(zhì)性病變,如高度貧血、血友病,不宜針刺,可用耳穴壓貼法。3、孕婦40天至3個月者不宜針刺,5個月后需治療者,可輕刺激,有習慣性流產(chǎn)者禁用耳穴治療。4、外耳患有病癥,如潰瘍、炎癥、感染、濕疹、過敏、凍瘡破潰時,不宜采用貼壓法。耳穴療法禁忌癥2020/11/2988耳穴療法禁忌癥2020/11/2937取穴原則病變的相應部位(月經(jīng)病取子宮)藏象辯證取穴(皮膚病取肺)經(jīng)絡學說選穴現(xiàn)代醫(yī)學生理、病理知識選穴(胃病取胃)臨床經(jīng)驗選穴(神門安神)(耳尖退熱)2020/11/2989取穴原則病變的藏象辯證現(xiàn)代醫(yī)學2020/11/2938耳壓手法1.對壓法:
用拇、食指置于耳廓的正、背面,相對壓迫貼于耳穴上的貼壓物,拇、食指可邊壓邊左右移動或做圓形移動,尋找痛、脹較明顯的位置。一旦找到“敏感點”,則持續(xù)壓迫20-30秒鐘,使貼壓處出現(xiàn)沉、重、脹、痛感。每日按壓3-5次。本法是一種重壓強刺激手法,屬瀉法。對于實證、年輕力壯者、內(nèi)臟痙攣性疼痛、軀體疼痛及急性炎癥有較好的鎮(zhèn)痛消炎作用。按壓的強度當根據(jù)患者自我感受而定,不可太過用力,慢性病及年老體弱者當輕刺激。2020/11/2990耳壓手法1.對壓法:2020/11/29392.直壓法:以指尖垂直按壓貼壓物,至貼壓處產(chǎn)生脹、痛感。持續(xù)按壓20-30秒,間隔少許,重復按壓,每穴區(qū)4-6次,每日按壓3-5次。本法也是一種強刺激手法,強度弱于對壓法。3.點壓法:用指尖一壓一松、間斷地按壓耳穴,每次間隔0.5秒。本法不宜用力過重,以貼壓處感到脹而略感刺痛為度,每穴每次可點壓20-30次,每日3-5次。本法是補法。4.揉按法:用指腹輕輕將貼壓物壓實,然后順時針帶動貼壓物皮膚旋轉,以貼壓處有脹、酸、痛或輕微刺痛為度。每次每穴輕輕揉按3-5分鐘,每天3-5次。本法屬補法。2020/11/29912.直壓法:以指尖垂直按壓貼壓物,至貼壓處產(chǎn)生脹、痛感。持續(xù)耳壓療程
患者每天可自行按壓3-5次,每穴持續(xù)半分鐘左右,每次1-2分鐘,每5次一療程,休息一周,再進行下一療程。
每次貼壓一側耳穴,兩耳輪流,3-7日更換1次,亦可雙耳同時貼壓。急性病可稍短,慢性病可稍長。2020/11/2992耳壓療程患者每天可自行按壓3-5次,每穴持續(xù)半分鐘左右,注意事項耳穴貼壓時,稍加用力,注意刺激的強度,耳穴的方向性、向輪性和低凹性,以耳廓有發(fā)熱、脹痛感為度。
☆一般情況下,兒童、孕婦、年老體弱、神經(jīng)衰弱等患者,宜輕。
☆急性病、實熱證、體質(zhì)強壯者,以及室外作業(yè)者耳廓增厚,皮膚粗糙,電阻增高者,宜重;☆一般的用中等刺激手法;有特定疾病如心臟病、氣喘、肝功能異常,注意不可強刺激。
★在饑餓、過飽、酒后、身體虛弱、過度疲勞、精神極緊張、大出血、不適合耳穴壓豆?!锓乐鼓z布潮濕和污染,避免貼壓物貼敷張力低和皮膚感染。對氯化鋅膠布過敏者,可改用其他膏藥貼壓,同時配合刺激腎上腺、風溪等耳穴。夏季因多汗貼壓時,不宜過長。2020/11/2993注意事項耳穴貼壓時,稍加用力,注意刺激的強度,耳穴的方向性、(四)耳穴壓豆治療的常見病癥2020/11/2994(四)耳穴壓豆治療的常見病癥2020/11/2943失眠便秘支氣管哮喘頭暈耳鳴耳聾高血壓2020/11/2995失眠便秘支氣管頭暈耳鳴耳聾高血壓2020/11/2944失眠主穴:心、皮質(zhì)下、小腸(實證、虛證均可?。┡溲ǎ盒钠⒀撔停浩?、垂前、神經(jīng)衰弱區(qū)心膽氣虛型:枕、胰膽肝郁氣滯型:肝、肝陽、交感、耳尖心虛膽怯型: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消防安全工程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臨床藥理學基礎知識測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企業(yè)管理專業(yè)基礎知識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農(nóng)村電子商務運營考試試卷及答案交付
- 2025年特殊教育教師技能測試試題及答案
- 美容美發(fā)用品連鎖店品牌宣傳與廣告投放合同
- 電梯安全責任主體與責任劃分補充協(xié)議
- 外國法律文件翻譯與訴訟策略制定合同
- 智能化建筑機械采購與集成運維服務合同
- 虛擬偶像角色設計與周邊產(chǎn)品生產(chǎn)協(xié)議
- 綠城江南里資料整理
- SN-T 2696-2010煤灰和焦炭灰成分中主、次元素的測定X射線熒光光譜法
- 工會乒乓球比賽競賽規(guī)程
- qpq處理工藝流程
- 經(jīng)典美味的手抓飯
- 醫(y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通用課件
- 全套老年人能力評估師考試題庫(50題+答案)
- 中職電子商務班級建設方案
- 【校本作業(yè)】六年級下冊語文校本作業(yè)與單元練習(附參考答案)
- 學生實習自主申請表
- 痛覺及其調(diào)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