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運動定律應(yīng)用專題七滑塊木板模型課件_第1頁
牛頓運動定律應(yīng)用專題七滑塊木板模型課件_第2頁
牛頓運動定律應(yīng)用專題七滑塊木板模型課件_第3頁
牛頓運動定律應(yīng)用專題七滑塊木板模型課件_第4頁
牛頓運動定律應(yīng)用專題七滑塊木板模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探究牛頓運動定律應(yīng)用專題七滑塊-木板模型的問題探究專題: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探究牛頓運動定律應(yīng)用專題七11.模型特點:長木板上疊放一個物體,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發(fā)生相對滑動.2.建模指導(dǎo)解此類題的基本思路:(1)分析滑塊和木板的受力情況,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分別求出滑塊和木板的加速度;(2)對滑塊和木板進行運動情況分析,找出滑塊和木板之間的位移關(guān)系或速度關(guān)系,建立方程.特別注意滑塊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對地面的位移.(3)審題,畫運動過程的草圖,建立正確的物理情景,幫助自己理解過程1.模型特點:長木板上疊放一個物體,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發(fā)生2

一、板塊的臨界問題【引例】木板M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放著一個小滑塊m,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為了使得m能從M上滑落下來,求下列情況下力F的大小范圍。FMmmFM核心疑難探究一、板塊的臨界問題FMmmFM核心疑難探究3解析(1)m與M剛要發(fā)生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①要滑動:m與M間的靜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②未滑動:此時m與M加速度仍相同。受力分析如圖,先隔離m,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a=μmg/m=μg再對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0=(M+m)a解得:F0=μ(M+m)g所以,F(xiàn)的大小范圍為:F>μ(M+m)gMfmFmfmMfmFmfm(2)受力分析如圖,先隔離M,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a=μmg/M再對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0=(M+m)a解得:F0=μ(M+m)mg/M所以,F(xiàn)的大小范圍為:F>(M+m)mg/M解析(1)m與M剛要發(fā)生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①要滑動:m與M4二、板塊的動力學(xué)問題【例2】如圖所示,有一塊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質(zhì)量M=4kg,長L=1.4m.木板右端放著一個小滑塊,小滑塊質(zhì)量m=1kg,其尺寸遠小于L,它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g=10m/s2,(1)現(xiàn)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在木板M上,為了使得m能從M上滑落下來,求F的大小范圍.(2)若其它條件不變,恒力F=22.8N,且始終作用在M上,求m在M上滑動的時間.MmF二、板塊的動力學(xué)問題MmF5(2)當(dāng)恒力F=22.8N時,木板的加速度a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f=Ma2'解得:a2'=4.7m/s2………④設(shè)二者相對滑動時間為t,在分離之前小滑塊:x1=?a1t2

…………⑤

木板:x1=?a2't2

…………⑥又有x2-x1=L…………⑦

解得:t=2s…………⑧x1Fx2LMmFff[解析](1)小滑塊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

f=μFN=μmg=4N…………①滑動摩擦力f是使滑塊產(chǎn)生加速度的最大合外力,其最大加速度

a1=f/m=μg=4m/s2

…②當(dāng)木板的加速度a2>a1時,滑塊將相對于木板向左滑動,直至脫離木板F-f=ma2>ma1F>f+ma1=20N…………③即當(dāng)F>20N,且保持作用一般時間后,小滑塊將從木板上滑落下來。(2)當(dāng)恒力F=22.8N時,木板的加速度a2',由牛頓第二6【練習(xí)1】質(zhì)量m=1kg的滑塊放在質(zhì)量為M=1kg的長木板左端,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木板長L=75cm,開始時兩者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取g=10m/s2).如圖所示,試求:

(1)用水平力F0拉小滑塊,使小滑塊與木板以相同的速度一起滑動,力F0的最大值應(yīng)為多少?

(2)用水平恒力F拉小滑塊向木板的右端運動,在t=0.5s內(nèi)使滑塊從木板右端滑出,力F應(yīng)為多大?

(3)按第(2)問的力F的作用,在小滑塊剛剛從長木板右端滑出時,滑塊和木板滑行的距離各為多少?(設(shè)m與M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與它們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

【練習(xí)1】質(zhì)量m=1kg的滑塊放在質(zhì)量為M=1kg的長木板左7(2)將滑塊從木板上拉出時,木板受滑動摩擦力f=μmg,此時木板的加速度a2為a2=f/M=μmg/M=1m/s2.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有(m與M均為勻加速直線運動)木板位移x2=?a2t2

①滑塊位移x1=?a1t2

位移關(guān)系x1-x2=L

將①、②、③式聯(lián)立,解出a1=7m/s2

對滑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μmg=ma1所以F=μmg+ma1=8Nx2x1LFff解析:(1)對木板M,水平方向受靜摩擦力f向右,當(dāng)f=fm=μmg時,M有最大加速度,此時對應(yīng)的F0即為使m與M一起以共同速度滑動的最大值。

對M,最大加速度aM,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M=fm/M=μmg/M=1m/s2要使滑塊與木板共同運動,m的最大加速度am=aM,對滑塊有F0-μmg=mam

所以F0=μmg+mam=2N即力F0不能超過2N(3)將滑塊從木板上拉出的過程中,滑塊和木板的位移分別為

x1=?a1t2=7/8m

x2=?a2t2=1/8m(2)將滑塊從木板上拉出時,木板受滑動摩擦力f=μmg,此時83.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疊放著一質(zhì)量為mA=2.0kg的薄木板A和質(zhì)量為mB=3kg的金屬塊B.A的長度L=2.0m.B上有輕線繞過定滑輪與質(zhì)量為mC=1.0kg的物塊C相連.B與A之間的滑動摩擦因數(shù)μ=0.10,最大靜摩擦力可視為等于滑動摩擦力.忽略滑輪質(zhì)量及與軸間的摩擦.起始時令各物體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繩被拉直,B位于A的左端(如圖),然后放手,求經(jīng)過多長時間t后B從A的右端脫離(設(shè)A的右端距滑輪足夠遠)(取g=10m/s2).答案:以桌面為參考系,令aA表示A的加速度,aB表示B、C的加速度,sA和sB分別表示t時間A和B移動的距離,則由牛頓定律和勻加速運動的規(guī)律可得mCg-μmBg=(mC+mB)aB

μmBg=mAaAsB=?aBt2sA=?aAt2sB-sA=L由以上各式,代入數(shù)值,可得:t=4.0s3.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疊放著一質(zhì)量為mA=2.0kg的9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視為質(zhì)點的木塊.已知木塊的質(zhì)量m=1kg,長L=2.5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用水平恒力F=20N向右拉木板,g取10m/s2,求:(1)木板加速度的大?。?/p>

(2)要使木塊能滑離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

(3)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假設(shè)木板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0.3,欲使木板能從木塊的下方抽出,對

木板施加的拉力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

(4)若木板的長度、木塊的質(zhì)量、木板的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不變,只將水平恒力增加為30N,則木塊滑離木板需要多長時間?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104、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視為質(zhì)點的木塊.已知木塊的質(zhì)量m=1kg,長L=2.5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用水平恒力F=20N向右拉木板,g取10m/s2,求:(1)木板加速度的大小;(2)要使木塊能滑離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3)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假設(shè)木板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0.3,欲使木板能從木塊的下方抽出,對木板施加的拉力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

(4)若木板的長度、木塊的質(zhì)量、木板的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不變,只將水平恒力增加為30N,則木塊滑離木板需要多長時間?圖4、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視為質(zhì)11【例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視為質(zhì)點的木塊.已知木塊的質(zhì)量m=1kg,長L=2.5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用水平恒力F=20N向右拉木板,g取10m/s2,求:(1)木板加速度的大?。?2)要使木塊能滑離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3)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假設(shè)木板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μ1=0.3,欲使木板能從木塊的下方抽出,對木板施加的拉力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4)若木板的長度、木塊的質(zhì)量、木板的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不變,只將水平恒力增加為30N,則木塊滑離木板需要多長時間?分析受力和運動過程挖掘隱含條件解題①m不受摩擦力作用,M運動時,m相對地面靜止②恒力F作用一段時間后撤去,然后木塊減速運動至木塊與木板脫離時,木板速度恰好為零③木板與木塊間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且要使a木板>a木塊④位移關(guān)系:x木板—x木塊=L圖核心疑難探究規(guī)范審題【例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分析受力和運動過程挖12圖【例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視為質(zhì)點的木塊.已知木塊的質(zhì)量m=1kg,長L=2.5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用水平恒力F=20N向右拉木板,g取10m/s2,求:(1)木板加速度的大??;(2)要使木塊能滑離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3)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假設(shè)木板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μ1=0.3,欲使木板能從木塊的下方抽出,對木板施加的拉力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4)若木板的長度、木塊的質(zhì)量、木板的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不變,只將水平恒力增加為30N,則木塊滑離木板需要多長時間?核心疑難探究圖【例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核心疑難探究13【例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視為質(zhì)點的木塊.已知木塊的質(zhì)量m=1kg,長L=2.5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用水平恒力F=20N向右拉木板,g取10m/s2,求:(1)木板加速度的大小;(2)要使木塊能滑離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3)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假設(shè)木板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μ1=0.3,欲使木板能從木塊的下方抽出,對木板施加的拉力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4)若木板的長度、木塊的質(zhì)量、木板的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不變,只將水平恒力增加為30N,則木塊滑離木板需要多長時間?圖核心疑難探究【例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圖核心疑難探究14牛頓運動定律應(yīng)用專題七滑塊木板模型課件15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磊

專題: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探究2014高三一輪復(fù)習(xí)2022/12/1圖12核心疑難探究例3A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16技巧點撥4.兩者發(fā)生相對滑動的條件:(1)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2)二者加速度不相等.分析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時應(yīng)掌握的技巧1.分析題中滑塊、木板的受力情況,求出各自的加速度.2.畫好運動草圖,找出位移、速度、時間等物理量間的關(guān)系.3.知道每一過程的末速度是下一過程的初速度.課堂小結(jié)技巧點撥4.兩者發(fā)生相對滑動的條件:分析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時17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磊

專題: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探究2014高三一輪復(fù)習(xí)2022/12/11.如圖甲所示,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長木板B(長木板足夠長)的左端放著小物塊A.某時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xiàn)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即F=kt,其中k為已知常數(shù).若物體之間的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等于最大靜摩擦力,且A、B的質(zhì)量相等,則下列圖中可以定性地描述長木板B運動的v-t圖象的是【當(dāng)堂清學(xué)】B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18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磊

專題: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探究2014高三一輪復(fù)習(xí)2022/12/1B解析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19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磊

專題: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探究2014高三一輪復(fù)習(xí)2022/12/1解析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20【例7】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板長1米,質(zhì)量為2kg,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一質(zhì)量為3kg的小鐵塊A放在B的左端,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4.當(dāng)A以3m/s的初速度向右運動后,求最終A對地的位移和A對B的位移.【解析】A在摩擦力作用下作減速運動,B在上、下兩個表面的摩擦力的合力作用下先做加速運動,當(dāng)A、B速度相同時,A、B立即保持相對靜止,一起向右做減速運動.

A在B對它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勻減速運動aA=-μAg=一4m/s2B在上、下兩個表面的摩擦力的合力作用下做勻加速運動aB==lm/s2

A相對B的加速度a相=aA-aB=-5m/s2【例7】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板長1米,質(zhì)量為2kg,21當(dāng)A相對B的速度變?yōu)榱銜r,A在B上停止滑動,在此過程中,A對B的位移s相===0.9mA從開始運動到相對靜止經(jīng)歷的時間t==0.6s

在此時間內(nèi)B的位移SB=?aBt2=?×1×0.62=0.18mA、B相對靜止時的速度v=aBt=1×0.6m/s=0.6m/s隨后A、B一起以a/=-μBg=-2m/s2作勻減速運動直至停止,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S/===0.09m綜上所述.在整個運動過程中A對地的位移

SA=SB十S相+S/=(0.18+0.9+0.09)m=l.17m當(dāng)A相對B的速度變?yōu)榱銜r,A在B上停止滑動,在此過程中,22【例1】質(zhì)量m=1kg的滑塊放在質(zhì)量為M=2kg的長木板左端,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木板長L=75cm,開始時兩者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如圖所示,試求:

(1)用水平力F0拉小滑塊,使小滑塊與木板以相同的速度一起滑動,力F0的最大值應(yīng)為多少?

(2)用水平恒力F拉小滑塊向木板的右端運動,在t=0.5s內(nèi)使滑塊從木板右端滑出,力F應(yīng)為多大?

(3)按第(2)問的力F的作用,在小滑塊剛剛從長木板右端滑出時,系統(tǒng)因相互摩擦散發(fā)出多少熱量?(設(shè)m與M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與它們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

【例1】質(zhì)量m=1kg的滑塊放在質(zhì)量為M=2kg的長木板左端23(2)將滑塊從木板上拉出時,木板受滑動摩擦力f=μmg,此時木板的加速度a2為a2=f/M=μmg/M=0.5m/s2.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有(m與M均為勻加速直線運動)木板位移x2=?a2t2

①滑塊位移x1=?a1t2

位移關(guān)系x1-x2=L

將①、②、③式聯(lián)立,解出a1=6.5m/s2

對滑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μmg=ma1所以F=μmg+ma1=7.5Nx2x1LFff解析:(1)對木板M,水平方向受靜摩擦力f向右,當(dāng)f=fm=μmg時,M有最大加速度,此時對應(yīng)的F0即為使m與M一起以共同速度滑動的最大值。

對M,最大加速度aM,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M=fm/M=μmg/M=1m/s2要使滑塊與木板共同運動,m的最大加速度am=aM,對滑塊有F0-μmg=mam

所以F0=μmg+mam=1.5N即力F0不能超過1.5N(3)將滑塊從木板上拉出的過程中,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熱量為:

(2)將滑塊從木板上拉出時,木板受滑動摩擦力f=μmg,此時24考點1、板塊的臨界問題【例1】木板M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放著一個小滑塊m,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為了使得m能從M上滑落下來,求下列各種情況下力F的大小范圍。FMmmFM(1)(2)考點1、板塊的臨界問題FMmmFM(1)(2)25解析(1)m與M剛要發(fā)生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①要滑動:m與M間的靜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②未滑動:此時m與M加速度仍相同。受力分析如圖,先隔離m,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a=μmg/m=μg再對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0=(M+m)a解得:F0=μ(M+m)g所以,F(xiàn)的大小范圍為:F>μ(M+m)gMfmFmfmMfmFmfm(2)受力分析如圖,先隔離M,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a=μmg/M再對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0=(M+m)a解得:F0=μ(M+m)mg/M所以,F(xiàn)的大小范圍為:F>μ(M+m)mg/M解析(1)m與M剛要發(fā)生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①要滑動:m與M26同步練習(xí)

1.如圖所示,長方體物塊A疊放在長方體物塊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質(zhì)量分別為mA=6kg,mB=2kg,A、B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μ=0.2,開始時F=10N,此后逐漸增加,在增大到45N的過程中,則()

A.當(dāng)拉力F<12N時,兩物塊均保持靜止?fàn)顟B(tài)

B.兩物塊開始沒有相對運動,當(dāng)拉力超過12N時,開始相對滑動

C.兩物塊間從受力開始就有相對運動

D.兩物塊間始終沒有相對運動,但AB間存在靜摩擦力,其中A對B的靜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AFB

答案:D同步練習(xí)AFB答案:D272.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車A,其質(zhì)量為mA=2.0kg,小車上放一個物體B,其質(zhì)量為mB=1.0kg,如圖(1)所示。給B一個水平推力F,當(dāng)F增大到稍大于3.0N時,A、B開始相對滑動。如果撤去F,對A施加一水平推力F′,如圖(2)所示,要使A、B不相對滑動,求F′的最大值Fm.FAB圖(1)F′AB圖(2)答案:根據(jù)圖(1),設(shè)A、B間的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fm時,系統(tǒng)的加速度為a.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mA+mB)a①fm=mAa②代入數(shù)值聯(lián)立解得:fm=2.0N③根據(jù)圖(2)設(shè)A、B剛開始滑動時系統(tǒng)的加速度為a',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m=mBa'④Fm=(mA+mB)a'⑤聯(lián)立解得:Fm=6.0N⑥FAB圖(1)F′AB圖(2)fmfmfmfm2.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車A,其質(zhì)量為mA=2.0283.如圖所示,長為L=6m、質(zhì)量M=4kg的長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大小可忽略,質(zhì)量為m=1kg的物塊,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開始時物塊與木板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現(xiàn)對物塊施加F=8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求:(g=10m/s2)⑴小物塊的加速度;⑵物塊從木板左端運動到右端經(jīng)歷的時間。FmM答案:⑴設(shè)小物塊的加速度為a1,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μmg=ma1代入數(shù)據(jù)得:

a1=4m/s2⑵設(shè)小物塊的加速度為a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μmg=Ma2

由運動學(xué)規(guī)律可得:L+?a2t2=?a1t2代入數(shù)據(jù)得:t=2s3.如圖所示,長為L=6m、質(zhì)量M=4kg的長木板放置于光滑29例1:如圖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M的小車,小車與繩的一端相連,繩子的另一端通過滑輪與一個質(zhì)量為m的砝碼相連,砝碼到地面的高度為h,由靜釋放砝碼,則當(dāng)其著地前的一瞬間(小車末離開桌子)小車的速度為多大?解:以M

、m為研究對象,在m開始下落到剛要著地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則:12mgh=(M+m)v2∴v=√2mghM+mMmhvv例1:如圖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M的小車,小車與30

專題: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探究牛頓運動定律應(yīng)用專題七滑塊-木板模型的問題探究專題: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探究牛頓運動定律應(yīng)用專題七311.模型特點:長木板上疊放一個物體,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發(fā)生相對滑動.2.建模指導(dǎo)解此類題的基本思路:(1)分析滑塊和木板的受力情況,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分別求出滑塊和木板的加速度;(2)對滑塊和木板進行運動情況分析,找出滑塊和木板之間的位移關(guān)系或速度關(guān)系,建立方程.特別注意滑塊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對地面的位移.(3)審題,畫運動過程的草圖,建立正確的物理情景,幫助自己理解過程1.模型特點:長木板上疊放一個物體,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發(fā)生32

一、板塊的臨界問題【引例】木板M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放著一個小滑塊m,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為了使得m能從M上滑落下來,求下列情況下力F的大小范圍。FMmmFM核心疑難探究一、板塊的臨界問題FMmmFM核心疑難探究33解析(1)m與M剛要發(fā)生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①要滑動:m與M間的靜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②未滑動:此時m與M加速度仍相同。受力分析如圖,先隔離m,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a=μmg/m=μg再對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0=(M+m)a解得:F0=μ(M+m)g所以,F(xiàn)的大小范圍為:F>μ(M+m)gMfmFmfmMfmFmfm(2)受力分析如圖,先隔離M,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a=μmg/M再對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0=(M+m)a解得:F0=μ(M+m)mg/M所以,F(xiàn)的大小范圍為:F>(M+m)mg/M解析(1)m與M剛要發(fā)生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①要滑動:m與M34二、板塊的動力學(xué)問題【例2】如圖所示,有一塊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質(zhì)量M=4kg,長L=1.4m.木板右端放著一個小滑塊,小滑塊質(zhì)量m=1kg,其尺寸遠小于L,它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g=10m/s2,(1)現(xiàn)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在木板M上,為了使得m能從M上滑落下來,求F的大小范圍.(2)若其它條件不變,恒力F=22.8N,且始終作用在M上,求m在M上滑動的時間.MmF二、板塊的動力學(xué)問題MmF35(2)當(dāng)恒力F=22.8N時,木板的加速度a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f=Ma2'解得:a2'=4.7m/s2………④設(shè)二者相對滑動時間為t,在分離之前小滑塊:x1=?a1t2

…………⑤

木板:x1=?a2't2

…………⑥又有x2-x1=L…………⑦

解得:t=2s…………⑧x1Fx2LMmFff[解析](1)小滑塊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

f=μFN=μmg=4N…………①滑動摩擦力f是使滑塊產(chǎn)生加速度的最大合外力,其最大加速度

a1=f/m=μg=4m/s2

…②當(dāng)木板的加速度a2>a1時,滑塊將相對于木板向左滑動,直至脫離木板F-f=ma2>ma1F>f+ma1=20N…………③即當(dāng)F>20N,且保持作用一般時間后,小滑塊將從木板上滑落下來。(2)當(dāng)恒力F=22.8N時,木板的加速度a2',由牛頓第二36【練習(xí)1】質(zhì)量m=1kg的滑塊放在質(zhì)量為M=1kg的長木板左端,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木板長L=75cm,開始時兩者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取g=10m/s2).如圖所示,試求:

(1)用水平力F0拉小滑塊,使小滑塊與木板以相同的速度一起滑動,力F0的最大值應(yīng)為多少?

(2)用水平恒力F拉小滑塊向木板的右端運動,在t=0.5s內(nèi)使滑塊從木板右端滑出,力F應(yīng)為多大?

(3)按第(2)問的力F的作用,在小滑塊剛剛從長木板右端滑出時,滑塊和木板滑行的距離各為多少?(設(shè)m與M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與它們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

【練習(xí)1】質(zhì)量m=1kg的滑塊放在質(zhì)量為M=1kg的長木板左37(2)將滑塊從木板上拉出時,木板受滑動摩擦力f=μmg,此時木板的加速度a2為a2=f/M=μmg/M=1m/s2.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有(m與M均為勻加速直線運動)木板位移x2=?a2t2

①滑塊位移x1=?a1t2

位移關(guān)系x1-x2=L

將①、②、③式聯(lián)立,解出a1=7m/s2

對滑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μmg=ma1所以F=μmg+ma1=8Nx2x1LFff解析:(1)對木板M,水平方向受靜摩擦力f向右,當(dāng)f=fm=μmg時,M有最大加速度,此時對應(yīng)的F0即為使m與M一起以共同速度滑動的最大值。

對M,最大加速度aM,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M=fm/M=μmg/M=1m/s2要使滑塊與木板共同運動,m的最大加速度am=aM,對滑塊有F0-μmg=mam

所以F0=μmg+mam=2N即力F0不能超過2N(3)將滑塊從木板上拉出的過程中,滑塊和木板的位移分別為

x1=?a1t2=7/8m

x2=?a2t2=1/8m(2)將滑塊從木板上拉出時,木板受滑動摩擦力f=μmg,此時383.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疊放著一質(zhì)量為mA=2.0kg的薄木板A和質(zhì)量為mB=3kg的金屬塊B.A的長度L=2.0m.B上有輕線繞過定滑輪與質(zhì)量為mC=1.0kg的物塊C相連.B與A之間的滑動摩擦因數(shù)μ=0.10,最大靜摩擦力可視為等于滑動摩擦力.忽略滑輪質(zhì)量及與軸間的摩擦.起始時令各物體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繩被拉直,B位于A的左端(如圖),然后放手,求經(jīng)過多長時間t后B從A的右端脫離(設(shè)A的右端距滑輪足夠遠)(取g=10m/s2).答案:以桌面為參考系,令aA表示A的加速度,aB表示B、C的加速度,sA和sB分別表示t時間A和B移動的距離,則由牛頓定律和勻加速運動的規(guī)律可得mCg-μmBg=(mC+mB)aB

μmBg=mAaAsB=?aBt2sA=?aAt2sB-sA=L由以上各式,代入數(shù)值,可得:t=4.0s3.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疊放著一質(zhì)量為mA=2.0kg的39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視為質(zhì)點的木塊.已知木塊的質(zhì)量m=1kg,長L=2.5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用水平恒力F=20N向右拉木板,g取10m/s2,求:(1)木板加速度的大?。?/p>

(2)要使木塊能滑離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

(3)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假設(shè)木板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0.3,欲使木板能從木塊的下方抽出,對

木板施加的拉力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

(4)若木板的長度、木塊的質(zhì)量、木板的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不變,只將水平恒力增加為30N,則木塊滑離木板需要多長時間?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404、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視為質(zhì)點的木塊.已知木塊的質(zhì)量m=1kg,長L=2.5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用水平恒力F=20N向右拉木板,g取10m/s2,求:(1)木板加速度的大??;(2)要使木塊能滑離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3)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假設(shè)木板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0.3,欲使木板能從木塊的下方抽出,對木板施加的拉力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

(4)若木板的長度、木塊的質(zhì)量、木板的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不變,只將水平恒力增加為30N,則木塊滑離木板需要多長時間?圖4、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視為質(zhì)41【例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視為質(zhì)點的木塊.已知木塊的質(zhì)量m=1kg,長L=2.5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用水平恒力F=20N向右拉木板,g取10m/s2,求:(1)木板加速度的大??;(2)要使木塊能滑離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3)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假設(shè)木板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μ1=0.3,欲使木板能從木塊的下方抽出,對木板施加的拉力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4)若木板的長度、木塊的質(zhì)量、木板的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不變,只將水平恒力增加為30N,則木塊滑離木板需要多長時間?分析受力和運動過程挖掘隱含條件解題①m不受摩擦力作用,M運動時,m相對地面靜止②恒力F作用一段時間后撤去,然后木塊減速運動至木塊與木板脫離時,木板速度恰好為零③木板與木塊間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且要使a木板>a木塊④位移關(guān)系:x木板—x木塊=L圖核心疑難探究規(guī)范審題【例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分析受力和運動過程挖42圖【例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視為質(zhì)點的木塊.已知木塊的質(zhì)量m=1kg,長L=2.5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用水平恒力F=20N向右拉木板,g取10m/s2,求:(1)木板加速度的大小;(2)要使木塊能滑離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3)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假設(shè)木板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μ1=0.3,欲使木板能從木塊的下方抽出,對木板施加的拉力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4)若木板的長度、木塊的質(zhì)量、木板的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不變,只將水平恒力增加為30N,則木塊滑離木板需要多長時間?核心疑難探究圖【例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核心疑難探究43【例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視為質(zhì)點的木塊.已知木塊的質(zhì)量m=1kg,長L=2.5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用水平恒力F=20N向右拉木板,g取10m/s2,求:(1)木板加速度的大?。?2)要使木塊能滑離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3)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假設(shè)木板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μ1=0.3,欲使木板能從木塊的下方抽出,對木板施加的拉力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4)若木板的長度、木塊的質(zhì)量、木板的上表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不變,只將水平恒力增加為30N,則木塊滑離木板需要多長時間?圖核心疑難探究【例2】如圖所示,木板靜止于水平桌面圖核心疑難探究44牛頓運動定律應(yīng)用專題七滑塊木板模型課件45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磊

專題: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探究2014高三一輪復(fù)習(xí)2022/12/1圖12核心疑難探究例3A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46技巧點撥4.兩者發(fā)生相對滑動的條件:(1)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2)二者加速度不相等.分析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時應(yīng)掌握的技巧1.分析題中滑塊、木板的受力情況,求出各自的加速度.2.畫好運動草圖,找出位移、速度、時間等物理量間的關(guān)系.3.知道每一過程的末速度是下一過程的初速度.課堂小結(jié)技巧點撥4.兩者發(fā)生相對滑動的條件:分析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時47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磊

專題: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探究2014高三一輪復(fù)習(xí)2022/12/11.如圖甲所示,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長木板B(長木板足夠長)的左端放著小物塊A.某時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xiàn)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即F=kt,其中k為已知常數(shù).若物體之間的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等于最大靜摩擦力,且A、B的質(zhì)量相等,則下列圖中可以定性地描述長木板B運動的v-t圖象的是【當(dāng)堂清學(xué)】B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48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磊

專題: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探究2014高三一輪復(fù)習(xí)2022/12/1B解析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49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磊

專題:滑塊-木板模型問題探究2014高三一輪復(fù)習(xí)2022/12/1解析馬鞍山中加雙語學(xué)校關(guān)50【例7】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板長1米,質(zhì)量為2kg,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一質(zhì)量為3kg的小鐵塊A放在B的左端,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4.當(dāng)A以3m/s的初速度向右運動后,求最終A對地的位移和A對B的位移.【解析】A在摩擦力作用下作減速運動,B在上、下兩個表面的摩擦力的合力作用下先做加速運動,當(dāng)A、B速度相同時,A、B立即保持相對靜止,一起向右做減速運動.

A在B對它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勻減速運動aA=-μAg=一4m/s2B在上、下兩個表面的摩擦力的合力作用下做勻加速運動aB==lm/s2

A相對B的加速度a相=aA-aB=-5m/s2【例7】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板長1米,質(zhì)量為2kg,51當(dāng)A相對B的速度變?yōu)榱銜r,A在B上停止滑動,在此過程中,A對B的位移s相===0.9mA從開始運動到相對靜止經(jīng)歷的時間t==0.6s

在此時間內(nèi)B的位移SB=?aBt2=?×1×0.62=0.18mA、B相對靜止時的速度v=aBt=1×0.6m/s=0.6m/s隨后A、B一起以a/=-μBg=-2m/s2作勻減速運動直至停止,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S/===0.09m綜上所述.在整個運動過程中A對地的位移

SA=SB十S相+S/=(0.18+0.9+0.09)m=l.17m當(dāng)A相對B的速度變?yōu)榱銜r,A在B上停止滑動,在此過程中,52【例1】質(zhì)量m=1kg的滑塊放在質(zhì)量為M=2kg的長木板左端,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木板長L=75cm,開始時兩者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如圖所示,試求:

(1)用水平力F0拉小滑塊,使小滑塊與木板以相同的速度一起滑動,力F0的最大值應(yīng)為多少?

(2)用水平恒力F拉小滑塊向木板的右端運動,在t=0.5s內(nèi)使滑塊從木板右端滑出,力F應(yīng)為多大?

(3)按第(2)問的力F的作用,在小滑塊剛剛從長木板右端滑出時,系統(tǒng)因相互摩擦散發(fā)出多少熱量?(設(shè)m與M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與它們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

【例1】質(zhì)量m=1kg的滑塊放在質(zhì)量為M=2kg的長木板左端53(2)將滑塊從木板上拉出時,木板受滑動摩擦力f=μmg,此時木板的加速度a2為a2=f/M=μmg/M=0.5m/s2.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有(m與M均為勻加速直線運動)木板位移x2=?a2t2

①滑塊位移x1=?a1t2

位移關(guān)系x1-x2=L

將①、②、③式聯(lián)立,解出a1=6.5m/s2

對滑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μmg=ma1所以F=μmg+ma1=7.5Nx2x1LFff解析:(1)對木板M,水平方向受靜摩擦力f向右,當(dāng)f=fm=μmg時,M有最大加速度,此時對應(yīng)的F0即為使m與M一起以共同速度滑動的最大值。

對M,最大加速度aM,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M=fm/M=μmg/M=1m/s2要使滑塊與木板共同運動,m的最大加速度am=aM,對滑塊有F0-μmg=mam

所以F0=μmg+mam=1.5N即力F0不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