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活性條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daacc2504677c4643d1f7bf7b10cd4/2bdaacc2504677c4643d1f7bf7b10cd41.gif)
![酶的活性條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daacc2504677c4643d1f7bf7b10cd4/2bdaacc2504677c4643d1f7bf7b10cd42.gif)
![酶的活性條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daacc2504677c4643d1f7bf7b10cd4/2bdaacc2504677c4643d1f7bf7b10cd43.gif)
![酶的活性條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daacc2504677c4643d1f7bf7b10cd4/2bdaacc2504677c4643d1f7bf7b10cd44.gif)
![酶的活性條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daacc2504677c4643d1f7bf7b10cd4/2bdaacc2504677c4643d1f7bf7b10cd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標?人教版?必修1第5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本章分析:細胞作為一個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在其中進行著復雜的各種生物化學反應,這些反應的進行需要什么樣的條件呢?有什么特點?生命活動離不開能量,那么細胞是如何產生能量并利用能量的呢?通過本章的教學活動,帶領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研討分析教材內容,理解生命活動中物質的變化所伴隨著的能量轉換,領悟細胞的代謝活動是細胞進行其他生命活動的基礎。本章教材內容與課標要求及教學安排的對應列表如下。課標要求教材內容教學安排說明酶在代謝中的作用要求層次“說明”一一理解水平(II)〕酶的作用和本質、酶的特性通過一個實驗和“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的活動來展開(2課時)解釋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要求層次“解釋”一一理解水平(II)〕細胞的能量“通貨”一ATP講解、研討教材內容,做一份課堂練習并講評(1課時)說明細胞呼吸,探討其原理的利用要求層次“說明”一一理解水平(II)〕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講解、研討教材內容(2課時),做一份課堂練習并講評(1課時)(安排興趣小組同學在課外到實驗室進行“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說明光合作用以及對它的認識過程要求層次“說明”一一理解水平(II)〕研究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要求層次“研究”一一應用水平(III)〕能量之源一一光與光合作用(1)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2)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3)光合作用的過程、化能合成作用實驗1課時講解、研討教材內容1課時講解、研討教材內容1課時本章小測及講評1課時(講評時進行有關內容的復習)第5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第1節(jié)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教學設計:潘明山)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①說出酶的化學本質(I)。②說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原因(II)。解釋酶的作用條件較溫和、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高效性對于生命活動的意義(II)。設計“影響酶活性的條件”的實驗方案和步驟,撰寫實驗探究性活動的實驗報告,總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III)技能目標:按所設計的實驗方案和步驟,正確完成相關的實驗操作。情感目標:①評價自己的方案和別組同學的方案,②參與交流,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維護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見。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設計“影響酶活性的條件”的實驗方案和步驟,撰寫實驗探究性活動的實驗報告,總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探究性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發(fā)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一活動具有相當的難度,首先,需要學生自己決定和判斷的因素很多,如:設計探究的方向,設計實驗的步驟,選擇實驗的材料,如何控制變量,如何檢驗結果……等等,無疑,這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同樣,對授課的老師來講,也是一種考驗,怎樣做必要的輔墊、怎樣把學生的思維活動引向深入、如何組織學生交流設計的方案、評價別人的方案、維護或修改自己設計的方案中的缺陷和錯誤,如何駕馭課堂、處理出現意外的事件,把握課堂討論的方向,分配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等等。因此,這應該成為本節(jié)教學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應有充分的準備。解釋酶的特性對于生命活動的意義。學習酶的特性,不能只局限于了解的層次,應該通過分析和引導,將學生的知識上升到理解的層次,才能達到理解生命活動中物質的變化所伴隨著的能量轉換,領悟細胞的代謝活動是細胞進行其他生命活動的基礎的水準,達到課標的要求。這需要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這也是本節(jié)教材的一個重點和難點。三、課時安排:2課時(以下按一節(jié)課45分鐘設計,若為40分鐘,則在討論部分縮短一些)四、教學設計:(第1課時)學習活動教學說明解讀章引言細胞的主動運輸需要能量。細胞內有機物的合成需要能量。肌細胞的收縮需要能量……細胞作為一個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只有不斷輸入能量,才能維持生命活動的.???.有序性。???引導學生閱讀。注意把握對加點詞的理解和解釋?!吧顒拥挠行蛐浴笔且粋€深奧的道理,在這里不必做詳盡的解釋,否則將限入泥潭。只
學習活動教學說明(課堂時間安排)太陽能是幾乎所有生命系統(tǒng)中能量的??最終源頭。外界能量輸入細胞,并為細胞所利用,都要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皢栴}探討”一一斯帕蘭扎尼的實驗一、酶的作用和本質細胞中進行著的許多化學反應,統(tǒng)稱為細胞代謝。對細胞來說,能量的獲得和利用都必須通過化學反應。在化學課上,我們知道,有些化學反應容易進行,有些化學反應需要添加某種物質之后并且可能需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才能進行。這種能夠促進化學反應進行的物質,叫催化劑。細胞中的化學反應比起同學們在化學課上所學的反應要復雜得多,而且有些反應在細胞外,單純用無機化學的手段是無法進行的,而在細胞內卻可以快速地順利地進行。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回答,學生評價,教師引導分析,答對的要肯定、鼓勵、贊揚;答錯的也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酶一一生物催化劑有的同學提到了酶,那么酶是什么呢?酶作為一種生物催化劑有哪些作用特點區(qū)別于無機催化劑呢?對于酶,你知道些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需簡要說明即可??梢砸龑W生思考,嘗試作出合理的解釋。老師又該怎樣總結陳詞呢?說法當然可以有很多,例如,可以這么講:細胞是一個生命系統(tǒng),內部有分工合作的各種結構,這些結構是有序的,而這些結構的成分需要不斷地更新,這就需要不斷地從外界輸入能量,否則,細胞內部分工合作的有序結構將被破壞,最終導致細胞死亡?!皫缀酢币辉~留有余地,不絕對,應引起學生的注意。(2)思維熱身。引導學生分析說明。(3)通過學生已有的經驗(化學知識)引導學生構建新的知識。(3)學生參與思維活動,達到互動的目的。提出問題,引出學生的問題,激起學習的欲望。(2)
學習活動教學說明(課堂時間安排)接下來,請同學們完成實驗“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設計一張表格,用于記錄實驗步驟和現象。注意你的實驗操作步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及時記錄你的問題,捕抓你思維火花閃現的一剎那。以助后面環(huán)節(jié)的討論。完成教材中的討論和結論部分。學生通過實驗,培養(yǎng)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考分析的能力。(10)老師巡視,參加某些組的討論和實驗。附(參考表格):操作現象討論結論1號試管常溫2號試管90°C水浴3號試管滴加2滴FeCl34號試管滴加2滴肝臟研磨液學習活動教學說明(課堂時間安排)請兩個同學代表小組發(fā)言,描述實驗的過程和現象,回答“討論”的問題并總結“結論”,提出發(fā)現的問題或疑問。請同學閱讀教材中“控制變量”這一小節(jié)的內容。談談在上述實驗中,你是如何控制變量的。如果沒有過氧化氫這種實驗材料,或沒有提供肝臟,你準備如何設計實驗達到與這個實驗同樣的目的?酶的催化效率為什么比Fe3卻勺催化效率更高呢?請同學閱讀教材之后,說說對“活化能”的理解。教師不必急于解釋,讓其他的同學嘗試著進行解釋,引導學生注意進行傾聽和分析。(5)教師不必做過多的解釋。(2)思維火花的碰撞,可以對剛剛所學的知識加以應用。此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傾聽和判別,給以適當的評價和指導。(8)至于酶為什么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超出課標的要求,而且是一個非常深奧的問題,有些學者提出了一些假說。這可以
學習活動教學說明(課堂時間安排)3.酶的本質閱讀“資料分析一一關于酶本質的探索”,討論材料之后的問題。作業(yè):完成教材P82課后練習。作為一個興趣的目標,留待有志于研究生物學的同學在未來的研究領域中去探討。(2)引導學生分析巴斯德、李比希、畢希納的問題沖突,完成對“討論”問題的分析。(8)(第2課時)學習活動復習上一課時的內容。引入本節(jié)課題: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學習活動復習上一課時的內容。引入本節(jié)課題: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絕大多數的酶是蛋白質。二、酶的特性:我們來看一個數據比較:教學說明(課堂時間安排)~~請同學回答教材P82頁的課后練習,并做一些簡要的分析和討論。(5)質量分數為20%的新鮮肝臟研磨液:1滴質量分數為3.5%的氯化鐵溶液:1滴生物催化劑:過氧化氫酶所含酶的相對數量:1無機催化劑:Fe3+Fe3+的相對數量:25萬從表格中數據的對比中,同學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呢?(2)(一)酶具有高效性(催化反應的效率遠高于無機催化劑的催化效率)伸展思維的觸角,達到理論能觸及的空間。(2)細胞中進行的化學反應非常多,能否靠一伸展思維的觸角,達到理論能觸及的空間。(2)(二)酶具有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由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同學們可以推知:細胞具有多種多樣的酶。
學習活動教學說明(課堂時間安排)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它催化化學反應的效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接下來,我們要通過一個探究活動來闡明這個問題?!疤骄炕顒右灰挥绊懨富钚缘臈l件”實驗桌上提供了許多的實驗材料和器具,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有選擇地采用。但首先,我們必須來討論一些問題。你的選題是什么?你的假設是什么?圍繞你的選題,你的實驗方案和步驟如何設計?可用草圖或簡要的文字加以說明如何控制實驗變量?怎樣設置對照組?如何檢驗實驗結果?學生根據設計的實驗方案和步驟完成探究活動。小組匯報實驗結果,分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原因。由上述活動,引導學生總結出以下一些認識: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但不是只能在細胞內起作用,離開細胞后,在適宜的條件下,也能發(fā)揮催化作用。溫度和酸堿度會影響酶的活性。高溫(強酸、強堿)使酶的活性散失,不可恢復。低溫下酶的活性弱,但保持活性,在適宜的溫度時依然具有催化反應的能力。(三)酶的作用條件較溫和。作業(yè):完成教材P86練習和P87的課外閱讀引出探究活動的主題。2人一組進行探究活動,如果覺得人手不夠,可以4人一組。各組先就列出的6個問題進行討論和醞釀,然后請2個不同方案的小組作代表發(fā)言。教師組織其他同學傾聽,討論,修正,最終確定實驗方案。(10)(具體過程無法預設,需要教師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情況隨機應變。)此過程大約需要12分鐘。(為節(jié)省時間,需要加熱的不宜用酒精燈,而應在課前準備好恒溫水浴鍋,預先加熱達到設定的溫度。)表達和交流,共同分享探究的成果。(8)學生的探究活動不一定都能完成對這些知識的認識,但是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應該形成這些方面的認識。(4)解釋酶的這些特性對于生命活動的意義。(2)第五章第2節(jié)細胞的能量“通貨”——ATP(教學設計:陳敏蓉)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①簡述ATP的化學組成和特點。寫出ATP的分子簡式。解釋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技能目標:運用知識遷移、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基本方法進行學習。情感目標:積極思考問題,體驗用好的方法輕松認識新事物的愉悅。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知識上:①ATP化學組成的特點及其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②ATP與ADP的相互轉化。能力上:學生在進入課堂時對“ATP”的概念可能是一片空白,但本身頭腦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他們對周圍的世界有自己的看法,這些看法來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感性認識,并且能夠解釋一些問題,因此為學生所接受。如果讓全新的知識與原有的知識經驗建立起聯(lián)系,消除對新概念的陌生感,那么學習難度就大大降低了。本節(jié)課的標題為“細胞的能量'通貨,——ATP”,就蘊涵了上述的學習方法,通過這堂課不光要學生用這種方法學習本節(jié)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主動用這種學習方法的習慣。三、課時安排:1課時四、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情境的純思維探究學習活動教學說明(課堂時間安排)進入本節(jié)“問題探討”創(chuàng)設的螢火蟲發(fā)光的情景討論:螢火蟲發(fā)光的生物學意義?發(fā)光過程有能量的轉換嗎?學習新知識“求偶行為,雌性螢火蟲發(fā)出微弱的光蟄伏在草叢中,雄蟲發(fā)現后會用一種興奮的明亮的閃光來示好,等待著雌蟲發(fā)光的變化以確定自己有多大成功的把握。”有。螢火蟲腹部細胞內一些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只有在轉變成光能時,螢火蟲才能發(fā)光。(3')帶著P88“本節(jié)聚焦”P90思考與討論的問題閱讀課本(6')問題能否解決?如何解決的?有的學生就會說從書本上哪句話得出答案,有的學生就會說從以往學過的哪些知識得知……老師對對的、完整的答案給予充分的肯定,對于錯誤的答案指出來,但不馬上說出正確的答案是什么。(8')
什么是ATP?為什么說ATP是細胞能量的通貨100元大鈔一一商品交換的通貨商品交換是如何進行的?鈔票在商品交換中起什么作用?能量交換和商品交換有相似之處嗎?ATP在能量交換在相當于商品交換中的鈔票,而且是方便支出的“小票”。為什么這么說?ATP作為能量物質和我們之前學過的脂肪、蛋白質等大分子能量物質有什么不同?ATP與ADP的相互轉化及這種轉化在能量的儲存、轉移和利用中的作用小節(jié)補充練習指導學生運用知識遷移的方法學習新事物談話法強調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質(5')我們的日常生活每天都需要必要的開銷,這些消費要通過我們手里的流通貨幣。但是如果我們總是拿出大額面值的鈔票進行交易會很麻煩,比如我們不必要在買一根冰棒、一串糖葫蘆或一管牙膏時拿出百元大鈔,相反如果我們把百元大鈔換成100張一元小票,在進行交易時就會很方便。細胞利用能量也是如此,在細胞中的“百元大鈔”相當于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大分子,ATP分子就是那個可以在細胞內流通的“小票”。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探究ATP的結構利用ATP與ADP的相互轉化圖或課件,與化學上的可逆反應的比較分析(10')繼續(xù)利用前面的比喻,將細胞中的能量通貨比作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零用錢,它會隨著每天的花銷而減少,因此要維持正常生活必須不斷破開大面值的鈔票給予補充,細胞中的大面值鈔票主要是糖類等有機物。在有機物分解時釋放出的能量能被用來合成ATP,這個過程通過ATP與ADP的相互轉化來實現。請同學概括回答P88“本節(jié)聚焦”P90思考與討論的問題(5')(10')附“本節(jié)隨堂練習”選擇題:公雞體內的直接能源物質是()A.蛋白質B.糖元C.ATPD.脂肪ATP在細胞的含量及其生成速度分別是()A.很多,很慢B.很少,很慢C.很多,很慢D.很少,很快ATP能在細胞內釋放能量,儲存能量,從結構上看其原因是()腺苷很容易吸收和釋放能量②第二個磷酸基團很容易從ATP上脫離和結合第三個磷酸基團很容易從ATP上脫離,使ATP轉變成ADPADP可以迅速地與磷酸基團結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個高能磷酸鍵,使ADP轉變成ATPTOC\o"1-5"\h\z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酶下列關于ATP導萱ADP+Pi+能量的反應式的敘述,正確的是()A.物質可逆,能量不可逆B.能量可逆,物質不可逆C.兩者均可逆D.生物體內ADP轉化成ATP的能量都來自呼吸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在葉綠體、線粒體中都能合成ATP在光反應、暗反應中都能合成ATP在有氧呼吸、無氧呼吸中都能合成ATP在動植物細胞中都能合成ATP簡答題:試述ATP和蛋白質、脂肪、糖類的關系。選擇題參考答案:CDCAB簡答題:學生在作答時,只要有說到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質,脂肪、蛋白質等是大分子能量物質即可。第五章第3節(jié)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教學設計:許春芳)一第五章第3節(jié)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教學設計:許春芳)知識目標:理解細胞呼吸的概念。通過對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說明細胞呼吸的兩種方式。說明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理解細胞呼吸兩種方式的原理、本質及其異同。探討細胞呼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技能目標:設計“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方案和步驟,撰寫實驗探究性活動的實驗報告,總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按所設計的實驗方案和步驟,正確完成相關的實驗操作。情感目標:①評價自己的方案和別組同學的方案,參與交流,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積極維護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見。②認識到細胞呼吸原理在實踐中應用的廣泛性。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通過對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說明細胞呼吸的兩種方式。對酵母菌呼吸方式的研究,是能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直觀的認識細胞呼吸存在有氧和無氧兩種方式的一個定性實驗。該實驗是細胞呼吸理論知識學習的鋪墊,因此實驗的引入建立在學生的一些生活小常識上。實驗的設計書本也只提供了一些參考資料,顯得較為的無序性。因此如何引導學生綜合利用資源合理建立實驗裝置;如何控制有氧和無氧兩種條件;如何綜合分析實驗現象,剝繭抽絲,推理出細胞呼吸的兩種方式;以及如何讓學生在推理、判斷中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對知識的遷移總結的能力是本節(jié)的重點也是難點。該重難點的突破主要要采用通過教師設置一系列具有引導意義的問題與學生之間充分討論相結合的方法。理解細胞呼吸兩種方式的原理、本質及其異同。呼吸作用過程的知識,是學生理解其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產生ATP的本質的基礎;是理解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區(qū)別和聯(lián)系的基礎;是理解生物呼吸作用與植物光合作用區(qū)別與聯(lián)系的基礎。同時,呼吸作用的過程復雜、抽象,物質的變化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尤其高一的學生有機化學知識不足,對其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因此作為本節(jié)的重點也是難點。該點的突破可采用這樣的方法:學生邊自學邊填圖,在對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過程有基本認識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列表對比兩者的異同,對知識進行提煉、總結和升華。三、課時安排:本節(jié)內容分3課時完成
四、教學過程教學活動意圖第1課時引入復習上一節(jié)有關ATP的知識,引發(fā)思考:對生物生命活動如此重要的ATP從何而來呢?讓我們一起重走科學家們的探索歷程吧:(書P91問題討論)18世紀,化學家拉瓦錫發(fā)現物質燃燒需要氧氣,并且把呼吸作用比作碳和氫的“緩慢燃燒過程”。后來人們發(fā)現,呼吸作用的實質是細胞內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并且釋放能量。討論:回憶初中學過的呼吸作用對比物質的燃燒有什么共同點?呼吸作用能夠像燃料在體外燃燒那么劇烈嗎?你能嘗試在回答問題2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什么叫細胞呼吸嗎?在無氧的條件下,細胞還能進行呼吸作用嗎?如果有,能釋放能量嗎?一、細胞呼吸學習書P91細胞呼吸的概念二、呼吸的方'式認識酵母菌:兼性厭氧,便于用來研究細胞呼吸的不同方式。主題:本探究活動中,你需要設計和進行對比實驗,分析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情況。閱讀書P92參考案例和參考資料,思考以下問題:酵母菌使葡萄糖發(fā)酵,可能會產生哪些產物?如何檢測是否產生了這些產物?裝置A和裝置B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怎樣控制有氧和無氧的條件?)如何比較co2產生的多少?對實驗你還有什么疑問或新的想法?通過問題“對生物生命活動如此重要的ATP從何而來”引出全課的主題。問題層層深入。引導學生理解:呼吸作用與燃燒極其相似,需要氧的輔助,進行氧化分解,能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這個巨大的能量就是ATP的來源。呼吸作用不能象燃料一樣劇烈燃燒,否則會摧毀細胞結構。它是由一系列相對溫和,能量緩慢釋放的氧化分解的化學反應所組成的。第四個問題不急于給學生明確的答復,但能給學生明顯的提示,提供思考的空間,激發(fā)對“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研究熱情。對比學生用自己語言表達的概念與書本表述,重點在以下兩方面給予強調:①科學嚴謹性②存在物質與能量兩方面的變化。明確主題,達成共識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考和討論:通過問題③引導學生思考實驗裝置的連接;通過問題①②④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預測;通過問題⑤給學生更多的發(fā)言空間。
學習活動意圖裝置AB條件有無加氧產物學習活動意圖裝置AB條件有無加氧產物CO2酒精結論4.進行實驗老師巡視,參加某些組的討論和實驗。通過左表既能讓學生明確實驗現象,方便總結出細胞呼吸的兩種方式;又能一目了然地進行對比,為學習什么是對比實驗,提供了更形象具體的素材。結論、交流讓2-3個實驗小組匯報實驗結果,并要求學生用簡明而科學的語言,在班里說出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有幾種方式,每種方式的條件和產物有什么?重洛酸鉀可以檢測有無酒精存在。想一想,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什么用處?小結及拓展若時間來得及,為了不致于由酵母菌的個性推廣到生物界的普遍性過于生硬,可以舉一兩的生活中的例子。如果時間不允許可留到第二節(jié)課通過“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來印證其普遍性。①_有氧呼CO+水酵母菌細胞一_呼_2水co2+酒精②科學家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類似于酵母菌細胞這樣的呼吸方式是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
學習活動意圖第2課時一、復習復習細胞呼吸的概念、類型、條件與產物二、引入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對細胞呼吸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大家說說“細胞呼吸”與我們通常所說的“呼吸”是一回事嗎?對于絕大多數生物來說,有氧呼吸是細胞呼吸的主要形式,我們首先對有氧呼吸這一重要的生化反應進行“慢動作分解”,看看它是如何一步步進行的。三、線粒體的結構要了解細胞呼吸,我們必須得先了解一個與之密不可分的細胞器一一線粒體通過動畫展示線粒體在細胞中的分布通過圖片展示線粒體的結構四、有氧呼吸自學書P93-P94有氧呼吸,邊看書邊完成下列反應式:第一階段:『+—+少量ATP第二階段:*++少量ATP■第三階段:所有++將二個反應式的左邊加左邊,右邊加右邊,消去左右相同的內容,并配平方程式,你看到」了什么?(可得總反應式)小結:區(qū)別二個階段的不同反應場所區(qū)別三個階段產生ATP的量的不同點出這三個階段的進行需要不同的酶和溫和的條件方能順利進行讓學生明白:如果說呼吸是一個物理過程,那么細胞呼吸則是由多種酶參與的多步驟的化學反應過程更形象具體的了解呼吸作用的“場所”、“工廠”通過三道填空題讓學生的自學有地放矢,同時讓學生明白化學變化的關鍵所在。讓學生了解總反應式的由來。并根據總反應式指導學生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同時也能為接下來學生自己總結無氧呼吸的概念指引一個思考的方向。我認為,與其將這二個過程再照本宣科一次,不如給學生更多動腦動手的機會。對學生來說更具有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作為教師所要做的是站在比學生略高的高度,幫助他們提綱挈領。
學習活動意圖4.練習:在細胞內,1MOL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KJ左右的能量儲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則以熱能的形式散失掉了,這些能量大約能使多少個ADP轉化為ATP?五、無氧呼吸有氧呼吸普遍存在生物界中的,但無氧呼吸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的,它存在于部分的生物身上,常見的除酵母菌以外,還有許多種細菌和真菌能,此外,馬鈴薯、蘋果果實等植物器官的細胞以及動物骨骼的肌細胞等,除了能進行有氧呼吸,在缺氧的條件下也能進彳亍無氧呼吸。一般來說,無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質也是葡萄糖。無氧呼吸的全過程可以概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砌糖降解階段。這個過程與有氧呼吸的第一個階段完全相同發(fā)生部位:細胞質基質中。過程:與有氧呼吸相同。產物:內酮酸、少量ATP。第二階段:內酮酸繼續(xù)分解階段。發(fā)生部位:細胞質基質。過程: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內酮酸繼續(xù)分解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并釋放出少量能量。產物: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少量能量。你能不看書,嘗試寫出反應式嗎?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酶-.....?一一一C6H12O6酶2C2H5OH(酒精)+CO2+少量能量你能依據反應式,參照有氧呼吸的概念,用準確而簡練的語言概括無氧呼吸的定義嗎?(無氧呼吸是指細胞可以在無氧的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將有機物分解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并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將理論應用到實踐。并讓學生通過題目對有氧呼吸產生的巨大能量及反應過程中相互間量上的變化有感性的的認識。對生物進行無氧呼吸的情況進行概述,讓學生明白無氧呼吸是有氧呼吸的一種重要補充形式。無氧呼吸的過程相對簡單,可用幻燈片直接給出它的過程。但應提示學生注意與有氧呼吸進行對比。反應式書本上就有了,但由學生自己寫出來,再與書本對比,尋找差距,效果會更好。訓練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培養(yǎng)其思維的嚴謹性和表達的科學性。
學習活動意圖4.最常見的無氧呼吸發(fā)生在微生物身上,常常稱為“發(fā)酵”,如酒精發(fā)酵和乳酸發(fā)酵。人和高等動物細胞內也有類似乳酸發(fā)酵的過程。人在劇烈運動時,或從平原進入高原時,身體的局部組織缺氧,產生的內酮酸不能及時進入線粒體進行有氧氧化,于是丙酮酸可以通過乳酸發(fā)酵的途徑進行無氧呼吸。無氧呼吸只能形成少量ATP,與有氧呼吸相比相差很大。六、對比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請你嘗試設計一個簡明的表格,從發(fā)生部位、過程、產物等方面對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進行對比七、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閱讀書本P95資料,任選2-3個事例,嘗試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理論分析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應用了細胞呼吸原理的哪些方面?試再舉一兩例加以說明。最后的總結從理論的學習回歸到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從另一個角度加深了對無氧呼吸的理解。訓練學生的列表歸納對比的能力,如果時間不夠,可留于下節(jié)課講評,也是對本節(jié)課的一種很好的回顧方式。理論的學習是為了應用于實踐。鼓勵學生之間的討論,在相互的討論中使理論得以升華。同時,也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會傾聽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附“隨堂練習10道選擇題,2道簡答題”
《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隨堂練習一、選擇題將下列名詞對號入座:A.丙酮酸B.H2OC.CO2D.少量能量E.大量能量F.氧呼吸G無氧呼吸完成有氧呼吸全過程的機構是()A.呼吸系統(tǒng)B.線粒體C.細胞D.肺泡有氧呼吸從葡萄糖開始,到最終生成水和C02,氧氣用于()A.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B.丙酮酸分解為CO2C.與[H]結合生成水D.氧化有機物生物進行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產生的化合物是(D)A.乳酸B.二氧化碳C.酒精D.丙酮酸同樣消耗1MOL的葡萄糖,有氧呼吸產生的ATP比無氧呼吸產生的ATP多()A.20倍B.19倍C.34—36MOLD.12.7%制作泡菜要利用乳酸菌發(fā)酵,下列對此有利的措施是()A.密封泡菜罐B.敞開泡菜罐C.高溫處理D.低溫處理在有氧呼吸過程中,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別發(fā)生在(B)A.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B.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C.第三階段和第一階段D.第三階段和第二階段在水稻葉肉細胞的細胞基質、線粒體基質、葉綠體基質中產生的代謝產物分別是()A.CO2;丙酮酸;葡萄糖B.丙酮酸;葡萄糖;CO2C.丙酮酸;CO2;葡萄糖C.葡萄糖;丙酮酸;CO2人體進行劇烈運動時,處于暫時相對缺氧狀態(tài)下的骨骼肌,可以通過無氧呼吸獲得能量,此時葡萄糖分解為()A.酒精B.酒精和二氧化碳C.乳酸D.乳酸和二氧化碳下圖表示兩類動物的耗氧量與環(huán)境溫度的關系,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甲是羊B.乙是虎C.甲是蛙D.乙是家鴿二、簡答題什么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對生物有何生理意義?什么是無氧呼吸?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的條件是什么?影響酵母菌無氧呼吸的因素有哪些?無氧呼吸的過程包括哪兩個階段?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有哪些主要區(qū)別?無氧呼吸對生物有何生理意義?參考答案:一、1.①A②B③C④D⑤D⑥E⑦A⑧G⑨G2—5:CCDB6-10:ABCCA
第五章第4節(jié)能量之源第五章第4節(jié)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教學設計:潘明山)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①簡述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描述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I)說明光合作用以及對它的認識過程。(II)比較光反應與暗反應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II)嘗試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huán)境因素。(III)說出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I)簡述化能合成作用。(I)技能目標:正確使用實驗器材,完成“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操作。情感目標:體驗前人探索光合作用的研究歷程,并作出相關的評價;關注農業(yè)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討論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意義。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教學重點:①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及其作用。光合作用的發(fā)現及研究歷史。光合作用的光反應、暗反應過程及相互關系。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huán)境因素。了解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有助于理解光合作用過程中能量的捕獲和轉化。光反應和暗反應是光合作用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兩個過程,弄清其中物質和能量的轉化,才能算是真正理解了光合作用的原理,才能分析和討論哪些環(huán)境因素將對光合作用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分析前人的研究歷程,評價他們的研究方法,得出對科學研究的一般規(guī)律性的認識,結合當代科學研究的成果,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對實際問題的探索和討論,對于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有重要的意義。教學難點:①光反應和暗反應的過程。②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huán)境因素。光反應和暗反應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以及光照強度、溫度、大氣中CO2含量、植物體內H2O的含量、葉齡、礦質元素、呼吸作用、蒸騰作用等等因素綜合在一起,都將對光合作用產生影響,要引導學生理解這其中的知識,并進行相關的討論,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三、課時安排:4課時(其中1課時為本章練習、講評、復習)四、教學設計:(第1課時,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學習活動教學說明(課堂時間安排)“問題探討”教材P97。一、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太陽的光線中有能量,我們制造出太陽能電池板可以捕獲其中的能量并轉化為電能。綠色植物也思維熱身,引導學生從光的波長(質)和光的強度(量)兩個方面來認識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3)提出思考的問題。
學習活動教學說明(課堂時間安排)要捕獲并轉化太陽光中的能量,那么,綠葉中通過什么物質或結構捕獲并轉化光能呢?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遠在1.5X1011m之遙的太陽發(fā)出的光到達地球表面時是混合光,其中的可見光束看起來是白色的,但它通過三棱鏡就會分成紅、橙、黃、綠、青、藍、紫7色連續(xù)光譜,其波長在380?760nm之間。我們看到」的紅旗呈現紅色,桑葉呈現綠色,是由于光線照射到物體表面后,該物體又將這種顏色的光波反射出來(稱為反射光)而造成的,綠葉反射了絕大部分的綠色光,所以綠葉呈現出綠色。如果,你透過一片綠色的玻璃看天空,你看到」的是透過綠色玻璃的綠色光(透射光),而其它波長的光或者被玻璃反射,或者在透過綠色玻璃時基本上被綠色玻璃吸收了。我們做的這個實驗,主要目的是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并設法將這些色素分離開。實驗原理:用有機溶劑無水乙醇提取綠葉中的色素。(因為綠葉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其中)利用層析液將提取的色素在濾紙上進行層析時把原本混雜在一起的色素分開。(不同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方法步驟:提取綠葉中的色素。問題:①加入SiO2和CaCO3的目的分別是什么?②為什么要用棉塞將試管口塞嚴?制備濾紙條。畫濾液細線。問題:細線如果畫得過粗,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分離綠葉中的色素。講解相關的物理基礎知識,為后面做好輔墊。(3)弄懂方法和原理,不能為完成操作而做實驗。(2)問題可由學生發(fā)現并提出,其他小組回答或修正,老師給予修改、評價。(3)
學習活動教學說明(課堂時間安排)問題:如果層析液加入過多,淹沒了濾紙條上的濾液細線,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5.觀察與記錄。注意色素帶的顏色、寬窄、間距。分別能說明什么問題。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學生展示實驗結果,并進行問題探討。(與教材P98的歸納的4種色素結合學習)提醒觀察的內容和注意的對象。教師巡視、指導,參與某些小組的實驗和問題探討。收集實驗情況。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和現象,接下來再加兩個演示操作。將各小組試管中剩余的濾液收集到一起,取一個50ml的小燒杯,量取10ml濾液,加入5ml無水乙醇稀釋,混均后,量取10ml加入一支大試管中,試管口加棉塞,備用。演示1:調整好分光三棱鏡,在投射屏上出現七色光譜,如下圖:總結經驗。(12)增加兩個演示實驗,能夠更好地說明綠葉中的色素具有捕獲光能的作用。(5)在入射光路上置入綠葉色素提取液試管,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投射屏上的光譜。如圖:葉綠懷0素提阻液光源這一現象說明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解釋現象。(說明白光是混合光,通過三棱鏡分光后可以分為七色可見光的連續(xù)光譜。)在入射光路上置入綠葉色素提取液試管,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投射屏上的光譜。如圖:葉綠懷0素提阻液光源這一現象說明了什么?這是要觀察的重要現象,結束教材P99圖5—10,引導學生對可見光譜中明顯的暗帶進行分析說明。說明了:①綠葉中的色素能夠捕獲光能。②不同波長的光被吸收的情況有所不同:紅光和藍紫光被吸收得多,而綠光被吸收得最少。(與教材P99第一、二行黑體字結合學習)
演示2:取出預先準備好的兩個小紙盒及手電筒,如下看到的透射光是綠色,這就好比前面說到的透過一片綠色的玻璃看天演示2:取出預先準備好的兩個小紙盒及手電筒,如下看到的透射光是綠色,這就好比前面說到的透過一片綠色的玻璃看天空,看到的是透過綠色玻璃的綠色光(透射光)。(2)(紙盒開孔處可透光,其余部分均不透光)現象1:入射光:白色透射光:綠色看到的“反射光”是暗紅色的。綠色的玻璃反射的是綠色光,但是綠色的提取液的“反射光”看起來卻不是綠色的?這是為什么呢?這里激發(fā)學生產生一個求知的欲望。(3)(紙盒開孔處可透光,其余部分均不透光)現象2:入射光:白色“反射光”:暗紅色引導分析: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設想,哪怕是聽起來毫無根據的“亂想”,只要學生敢想、能想,總比一潭死水要好得多呀?。?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設想,哪怕是聽起來毫無根據的“亂想”,只要學生敢想、能想,總比一潭死水要好得多呀?。?)根據科學研究,綠葉中的色素分子吸收光線中的能量,某些色素分子從基態(tài)上升到激發(fā)態(tài),而激發(fā)態(tài)由于含有較高的能量,不穩(wěn)定,又要以光的形式輻射出能量返回到基態(tài),輻射出的能量由于有所損耗,因此輻射的光波變長,成為暗紅色的光線,
這就是我們看到暗紅色的“反射光”,但實際上不能算是純粹的反射光,人們稱之為熒光現象。熒光現象的存在,證明了綠葉中的色素能夠捕獲光能。了解了這些知識,學生有些什么衍生出的問題:①現象1中不存在熒光現象?新的想法呢?鼓勵他們提出來,并嘗衍生出的問題:①現象1中不存在熒光現象?(現象1中也存在熒光現象,只是由于入射光線較強,掩蓋了熒光現象,憑肉眼無法觀察到)為什么要在“暗盒”中才能看到熒光現象?(因為熒光較弱,如果有其它較強光線的干擾,用肉眼就觀察不到熒光現象,所以要用在如圖的“暗盒”中才能看到熒光現象)如果將一片綠葉置于同樣的“暗盒”中,代替裝有色素提取液的試管,能否看到熒光現象?(結構完好的綠葉中,色素捕獲光能后,輻射出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后續(xù)的反應,最終將能量儲存在有機產物中,因此,綠葉的熒光現象只有用很靈敏的科學儀器才能檢測出來,用肉眼無法觀察到。而試管中提取液里的色素捕獲光能后,由于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已被破壞,輻射出的能量無法被吸收和傳遞,只能以熒光的形式散發(fā)出去,所以熒光現象相對較強,用肉眼就口頭討論時,并不要求答案多么能觀察到。)的嚴密,只要不悖離科學道理就行。從上述討論中,我們認識到,光合作用應該在一定的結構中進行,這一結構必須保持完好,色素總結,引申。(4)按一定的方式存在,能量按一定的途徑傳遞,反應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才能合成最終的有機產物。結合學習教材P99“葉綠體的結構”作業(yè):①完成“資料分析一一葉綠體的功能”完成教材Pg課后練習。以表格的形式總結葉綠體的結構特點。學習活動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引入本節(jié)課學習的主題。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一)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讓學生閱讀教材P101?P102的內容,自己設計表格,總結比較前人探究光合作用實驗。(下面給出樣例)1.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J.Priestley)的實驗:實驗時間1771年實驗方法把點燃的蠟燭與綠色植物一起放在一個密閉的玻璃罩內將小鼠與綠色植物一起放在一個密閉的玻璃罩內實驗現象蠟燭不容易熄滅小鼠不容易因窒息而死亡實驗說明的問題植物可以更新空氣未解決的問題不知道植物更新了空氣中的哪種成分。沒有發(fā)現光在這個過程中所起的關鍵作用。你對該實驗的看法2.荷蘭科學家英彳各豪斯(J.Ingen-housz)的實驗實驗時間1779年實驗內容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氣的實驗。新發(fā)現普利斯特利的實驗只有在陽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體只有綠葉才能更新污濁的空氣。未解決的問題依然沒弄清植物吸收和釋放的究竟是什么氣體。光能哪里去了?起什么作用?后續(xù)補充直到1785年,由于發(fā)現了空氣的組成,人們才明確綠葉在光下放出的氣體是氧氣,吸收的是二氧化碳你對該實驗的看法按小組進行閱讀,設計表格(全部內容)。教師巡視,參與某些小組的活動。每個實驗的總結選某個小組匯報,別的小組進行補充、修正。自己設計表格,自己總結比較,讓學生體驗前人的探索歷程和方法,感悟科學探索的一般方法。最初的探究在現在看起來是低層次的,但是人類對科學的探索正是從看似簡單的問題入手。提出問題:你認為應該如何設計實驗,才能有這兩個發(fā)現?時間1845年內容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把光能轉換成化學能儲存起來科學依據能量轉換和守恒定律存在的問題光能轉換成化學能儲存于什么物質中?你對這一推論的看法3.德國科學家梅耶(R.Mayer)的推論體會科學家的思維。實驗時間1864年實驗方法將綠色植株放在暗處幾個小時,目的是消耗掉葉片中的營養(yǎng)物質。選定葉片,對葉片的一半進行遮光處理,另一半曝光。光照一段時間。用碘蒸氣處理該葉片實驗現象曝光的一半呈深藍色,遮光的一半沒有顏色變化實驗結論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除氧氣外還有淀粉你對該實驗的看法4.德國植物學家薩克斯(J.vonSachs)的實驗學習實驗設計的方法實驗時間1939年實驗方法利用同位素標記法進行探究。用18O分別標記H2O和CO2,使它們分別成為H218O和C18O2,分兩組進行實驗:第一組實驗的原料-第二組實驗的原料H2O和C18O2H218°和CO2其他實驗條件都相同。實驗結果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是O。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是18O。實驗結論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水?你對該實驗的看法5.美國科學家魯賓(S.Ruben)和卡門(M.Kamen)的實驗法。簡要介紹同位素標記學習活動教學說明至此,人們對光合作用的研究似乎已經很深入了,但是仍然有懸而未決的問題,是什么呢?那就是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是如何進行的?有機物是如何合成的。我們將在下一節(jié)課來學習這一內容。通過以上的總結比較,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認識,技術手段的進步能夠促進科學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了的科學理論又能進一步指導技術手段的更新,兩者相互促進。同樣,科學的各門學科之間也是相輔相成的,互相促進,共同發(fā)展。作業(yè):①完成教材P103思考與討論的內容。②用本節(jié)課的方法,自己設計表格,總結卡爾文的實驗。總結引申提高認識實驗時間20世紀40年代,卡爾文用了十年時間研究發(fā)現的實驗方法利用同位素標記法進行探究。用14C標記的14CO2,供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蹤檢測其放射性出現在哪些部分、哪種物質中實驗結果最終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轉化成有機物中碳的途徑,這一途徑稱為卡爾文循環(huán)。(1961年12月10日獲第61屆諾貝爾化學獎)你對該實驗的看法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展示部分學生總結的卡爾文實驗。6.美國科學家卡爾文(M.Calvin)的實驗(二)光合作用的過程光合作用的過程是十分復雜的,根據是否需要光能,將這些化學反應概括地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小組研討學習教材P103?P104光合作用過程的知識,并總結歸納出知識結構表。請某些小組派代表展示學習所得,介紹光反應和暗反應的過程。請某些小組派代表闡述光反應和暗反應的聯(lián)系。并分別分析下列情況:①如果光照強度減弱,②如果CO2的攝入量減少,③如果光照過強、溫度過高導致植物氣孔關閉,④如果植物體內H2O的供應量減少,(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短時間內下表中各物質的量將如何變化?條件[H]ATPADPC5C3①光強111f1f②CO2Iff1f1③氣孔關閉ff1f1④H2O11f11f(f表示增加,1表示減少)學生參與點評、補充。(5)開動腦筋進行學習,還要動手進行歸納總結,寫出知識結構表,加深理解和記憶。(15)學會的知識,要能講得出來,講得正確,那么掌握的情況一定不差。將學會的知識用于分解問題、解決問題,能進一步加深對知識內在聯(lián)系的理解,也能培養(yǎng)知識的運用能力。(表中各項答案紅色箭頭空缺,待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對學生回答點撥、指正,再分步顯示答案)結合教材P結合教材P103圖5—15分析解決上述問題,學會分析的好好地運用這張圖,充分地挖掘這張圖所蘊含的知識,可以解決光合作用的許多難題。(5')引導學生總結:1.光反應部位:葉綠體片層結構薄膜上。歸納、總結(5')條件:需要光、H2歸納、總結(5')物質變化:水的光解:2H2O一4[H]+O2A7P的形成:ADP+Pi+能量一&^ATP(+H2O)能量轉換:光能一ATP和NADPH中的活潑的化學能2.暗反應:部位:葉綠體基質中。條件:需要光反應的產物ATP、NADPH、多種酶和CO2物質變化:cq的固定:cq+c5ti2C3。3的還原:2C3+12[H]+ATPt^c6H12O6能量轉換:ATP、NADPH中的活潑的化學能一有機物中的穩(wěn)定的化學能。光合作用的反應式:CO+HO―(CHO)+O22葉綠體22將上述內容總結在一個表格中,便于比較、分析和記憶。內容光反應暗反應部位葉綠體片層結構薄膜上葉綠體基質中條件光、H2O、色素分子和酶需要光反應的產物ATP、NADPH、多種酶和CO2物質變化水的光解:2H2O-4[H]+O2A7P的形成:ADP+Pi+能量^酶^ATP(+H2O)cq的固定:cq+C5—*^2C3。3的還原:2C3+12[H]+ATP——^C6Hq能量轉換光能-ATP和NADPH中的活潑的化學能一有機物中的穩(wěn)定的化學能聯(lián)系光反應為暗反應準備了還原劑[H]和能量ATP,暗反應是光反應的繼續(xù),最終完成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光反應階段與暗反應階段既有區(qū)別又緊密聯(lián)系,是缺一不可的整體。學習活動教學說明(課堂時間安排)(三)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參照教材P104-P105探究案例的思路,廣泛搜集資料,通過小組討論,確定并實施本小組的實驗方案,寫出實驗設計,待教師審閱后,與生物實驗室聯(lián)系,而后利用課余時間分別安排各小組到生物實驗室完成本小組的實驗。提供一些思路供同學借鑒,當然還可以自己創(chuàng)出更有新意的實驗。光照強度的變化不同波長的光(紅光、綠光)不同的溫度(過度、適宜、過低)水分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三、化能合成作用按小組學習教材中這部分的內容,提取這二個自然段中的主要內容,然后小組派代表說說從這部分內容中獲得些什么知識。講清:①自養(yǎng)生物(光能自養(yǎng)、化能自養(yǎng)及區(qū)別),②異養(yǎng)生物。結合上一節(jié)(第3節(jié)細胞呼吸)的內容,全面劃分生物的代謝類型。理論聯(lián)系實際,研究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關注農業(yè)生產(5,)既是學習新知識,也是對已學過知識的提高(5,)
學習活動教學說明(課堂時間安排)課堂練習:嘗試將下列生物按代謝類型畫連線:讓學生對具體的生物的代謝類型有一個認識,不能只停留在理論的層面上。(5)代謝類型生物自養(yǎng)需氧型曰妾圭金刑異養(yǎng)需氧型異養(yǎng)厭氧型兼性厭氧型乳酸菌硝化細菌醋酸桿菌酵母菌小球藻西紅柿植株蛔蟲蚯蚓螢火蟲鯉魚人作業(yè):①完成教材P106l勺練習②學習教材P107的本章小結,并針對自己的情況進行本章的復習、總結。第4課時本章小測及講評(附“第5章小測試題”)小測(20分鐘,講評順帶復習25分鐘)新課標?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小測試題一、單項選擇:(11X5=55,每小題5分,共55分)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下列關于酶的論述中,都正確的一組是()酶是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質②酶的活性與pH有關③酶的催化效率很高④酶的數量因參與化學反應而減少只要條件適宜,酶在生物體外也可催化相應的化學反應溫度過高和偏低對酶活性影響的原理相同A.②③⑤B.①④⑥C.①②③D.②③⑥下列關于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生物體內各種形式能量的轉變,都是以ATP為中心進行的ATP在生物體細胞中的含量是很多的ATP是生物體內唯一儲存能量的物質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列關于“ATPUADP+Pi+能量”的反應敘述中,不正確的是()?上述過程中存在著能量的儲存和釋放生物體內ADP轉變成ATP所需的能量均來自細胞的呼吸作用這一反應并不是可逆反應這一過程保證了生命活動的順利進行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下面有關葉綠體的敘述正確的是()葉綠體中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內膜上葉綠體中的色素都分布在囊狀結構的薄膜上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內膜和基粒上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葉綠體的基質中在煮過的和未煮過的土豆片上分別滴幾滴過氧化氫溶液。在土豆片X上出現泡沫,在土豆片Y上沒有泡沫,以下哪一項是正確的解釋()土豆片X是煮過的,因為過氧化氫只影響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單糖土豆片X是煮過的,因為沒煮過的土豆片中的酶能使過氧化氫不起作用土豆片X是沒煮過的,因為植物細胞中含有酶,促使過氧化氫的分解,但酶會在高溫中失效土豆片X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智能倉儲卷簾門系統(tǒng)采購及集成合同
- 2025年度區(qū)塊鏈技術應用項目開發(fā)與許可合同
- 2025年休假村租賃協(xié)議模板
- 2025年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承包合同書
- 2025年信用卡債務履行協(xié)議
- 2025年金剛石膜工具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范
- 2025年血液系統(tǒng)用藥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范
- 2025年街頭籃球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
- 2025年放射性藥品項目提案報告模式
- 2025年生活用橡膠制品:塑膠盒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范文
- 父親歸來那一天(2022年四川廣元中考語文試卷記敘文閱讀題及答案)
-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奧數應用題100道(含答案)
- 工業(yè)機器人編程語言:Epson RC+ 基本指令集教程
- 2024年同等學力申碩統(tǒng)考英語卷
- 2023.05.06-廣東省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隱患識別圖集(高處作業(yè)吊籃工程部分)
- 2024年上海高考數學真題試題(原卷版+含解析)
- JTG 3362-2018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
- 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tǒng)-編制說明
- 江蘇卷2024年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門診導診課件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qū)中考英語一診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