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考語文題型之古代文化常識最新試題匯編(一) - 統(tǒng)編版高三總復習_第1頁
2022屆高考語文題型之古代文化常識最新試題匯編(一) - 統(tǒng)編版高三總復習_第2頁
2022屆高考語文題型之古代文化常識最新試題匯編(一) - 統(tǒng)編版高三總復習_第3頁
2022屆高考語文題型之古代文化常識最新試題匯編(一) - 統(tǒng)編版高三總復習_第4頁
2022屆高考語文題型之古代文化常識最新試題匯編(一) - 統(tǒng)編版高三總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屆高考語文題型之古代文化常識最新試題匯編(一)--統(tǒng)編版高三總復習

古代文化常識2022屆最新試題匯編(一)

(1至25練)

01【2022屆高三暑期8月學科能力測試】

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異學,指“儒釋道”以外的其他學說、學派,涉及面廣,對后世學說影響很大。

B.神宗,文中指北宋皇帝趙頊的廟號。廟號是中國君主死后在廟中被供奉時的名號。

C.移疾,古時官員以生病為由請求朝廷準許自己歸家休養(yǎng),多為請求辭官的婉辭。

D.橫渠先生,是對張載的尊稱,古人有時以任職地、居住地等稱其人來表示尊敬。

02.【廣東省2021屆新高考壓軸模擬考試語文試題(一)】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封,北宋都城,即今河南省開封市。當時與東京洛陽相對,故又稱西京。

B.幕府,因軍隊出征使用帳幕,故指將帥辦公之所,后泛指軍政大吏的府署。

C.起復,指官員遭父母喪時服喪期未滿而應召任職,明清時指期滿出而任職。

D.雩祀,古代祈雨的祭祀;舞雩與之相關,是求雨時舉行的伴有樂舞的祭祀。

03【廣東省2022屆新高三省級摸底聯(lián)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3、下列對文中加點的文言知識,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四岳: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人物,相傳為唐堯之臣子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管四方,故稱四岳。

B.主稷:稷,一種谷物,百谷之長。主稷,文中是說棄是谷神,受時人信仰供奉;歷代王朝祭祀稷神以祈豐收。

C攝政:代替君主處理國政,指在君主年幼不能親自執(zhí)政或其他原因不能臨朝時,由其他人代行君主權力。

D.大理:掌司法及刑訟的官。秦時稱廷尉,漢景帝中更名大理,其后二稱同行。唐后各代均承前制設大理寺。

04【廣東省惠州市2022屆高三第一次調(diào)研】

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蒼頭,古時用來指以青巾裹頭的軍隊,又指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也用來代指奴仆,本文取第三種意思。

B.緡,原指穿銅錢的繩子,一緡錢即一串錢,俗稱一貫、一吊,古時一緡錢一般是一千文。

C.丁卯,干支紀年法,丁居天干第四位,卯居地支第四位,按照推算,此處丁卯年應當是“南歸羅浮”后四年。

D.羊跽乳,跽即長跪,挺直上身兩膝著地,小羊羔跪著吃奶,舊時多用來隱喻子女對父母知感恩、明孝道。

05【2021年秋季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qū)高三開學摸底考試卷01】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室,本指堂屋后面正中的那個房間,后指供人居住寢臥的房間。古人房屋內(nèi)部,前室后堂,室的東西兩側叫房。

B.冠,古代男子二十歲時舉行加冠禮——結發(fā)戴冠,以示成人。因其時體猶未壯且比較年少,故又稱“弱冠”。

C.石,計算重量的單位,也可作為官俸的計量單位,如《觀刈麥》中“吏祿三百石”的“三百石”即指薪俸。

D.儒生,通曉儒家經(jīng)書的人,后泛指讀書人,如《柳敬亭傳》中“云間有儒生,莫后光見之”的“儒生”即為泛指。

06【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2022屆高三第一次素質(zhì)測試】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明經(jīng):本指漢朝出現(xiàn)的選舉官員的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被推舉者須明習經(jīng)學。

B.三府:漢代三公皆可開府,因稱之為“三府”,后亦用以泛稱國家最高行政長官。

C.黨錮:文中指東漢靈帝統(tǒng)治時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對皇帝專權而遭禁錮的政治事件。

D.車駕:原指帝王所乘的車,有時因不能直接稱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稱。

07【泉州市2022屆普通高中畢業(yè)班質(zhì)量監(jiān)測(一)】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大行,即大行令,主管王朝對邊陲部族的接待、交往等,文中王恢、李息先后擔任此職。

B. 和親,常指漢族封建王朝與少數(shù)民族首領間的政治聯(lián)姻,文中指漢武帝與匈奴間的聯(lián)姻。

C. 高皇帝,大多是古代中國開國皇帝的廟號,也簡稱“高帝”,文中指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D.夷狄,古代分別稱中國東方、北方少數(shù)民族為“夷”和“狄”,文中泛指四方少數(shù)民族。

08【河南省部分名校2022屆新高三摸底聯(lián)考】

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工部,古代中央官署名,掌管營造工程,為六部之一,其長官為工部尚書。

B.溝壘,戰(zhàn)時的防御設施,指戰(zhàn)壕與堡壘;浚溝壘,指深挖壕溝、高筑堡壘。

C.結婚,文中指男與女結為夫妻,成婚的晚上,男左女右束發(fā)共髻,故又名“結發(fā)”。

D.贈,古代大臣死后,朝廷依據(jù)其生前的功績對其先人或本人追封爵位官職。

09【哈三中2021—2022學年度高三學年第一次驗收考試】

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諸生”是指明清時期經(jīng)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也可以包括在太學,即國子監(jiān)學習的各類監(jiān)生。

B.“鄉(xiāng)試”因其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明清兩代每三年舉行一次,考后發(fā)布正、副榜,正榜第一名稱為“解元”。

C.“進士及第”是賜給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殿試錄取的一甲三個人的稱號,這三人經(jīng)過三年的學習就可被授予官職。

D.“疏”是一種議論文體,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條陳自己意見的文章,即上給皇帝的奏章,也稱“奏疏”或“奏議”。

10【長沙市一中2022屆高三月考試卷(一)】

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苑,又稱上林苑,是古代中國園林建筑,始建于秦漢。上苑亦是漢武帝射獵游樂之地。

B.明經(jīng),初為選舉官員的科目,被推舉者須明習經(jīng)學,唐代為科舉的基本科目之一。

C.關內(nèi),古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王畿附近地區(qū)的通稱,與“關外”相對。

D.贈,皇帝為在世或已死的官員及親屬加封,有贈謚、贈官、贈典等,文中為贈官。

11【新高考廣東省2022屆高三上學期8月開學摸底聯(lián)考】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起家,有三個義項:出身;成名發(fā)跡;被從家中征召出來做官。文中是第三義。

B.《漢書》,中國第二部紀傳體斷代史,體例上基本承襲《史記》,作者是東漢班固。

C.右軍,即東晉王羲之,因擔任過右軍將軍,故稱“王右軍”,代表作是《蘭亭集序》。

D.三禮,儒家經(jīng)典《儀禮》《周禮》《禮記》的合稱,對我國歷代禮制的影響很深遠。

12【哈爾濱市第九中學2021—2022學年度上學期開學考試】

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來比喻。從周代開始帝王之死稱為崩。

B.庚申,與上文“己未”均為干支紀年法。干支法是中國古代使用的紀年方法之一。

C.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稱,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后來代指國家。

D.謚,即謚號,始于西周。帝王的謚號一般由朝廷賜予,臣下的謚號則由禮官議上。

13【2021年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協(xié)作體高三起點考試

13.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豐,皇帝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后首創(chuàng)年號。始創(chuàng)年號為建元,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

B.公元前522年周景王鑄造了一套名叫“無射(yì)”的大型編鐘。無射是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鐘聲合乎無射的意律,故用“無射”作鐘名。

C.禮部是中國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為中央行政機構六部之一,掌管五禮之儀制及學校貢舉之法。長官為禮部尚書,其后歷代相沿不改。

D.《春秋》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jīng)”之一,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xiàn)存版本據(jù)傳是由孔子修訂而成。因文字過于簡質(zhì),不易理解,所以詮釋之作相繼出現(xiàn),詮釋之作被稱為“傳”。

14【湖南省天壹名校聯(lián)盟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入學摸底檢測】

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也是表示天氣寒冷到了極致的節(jié)氣。

B.秀才原指優(yōu)異之才,也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文中指考入府、縣學的人。

C.藩是封建王朝分封的屬地或?qū)賴?,文中“居藩”指簡文帝司馬昱在藩期間。

D.孤、寡、不谷都是古代君主自謙之稱,“不谷”最初是周文王的自稱,后為泛稱。

15【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蘇州高三期初調(diào)研】

1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司,或為官稱,或為官署名,歷代不同,唐代后期到宋代,三司統(tǒng)管財政,由重臣任職。

B.祿養(yǎng),“祿”為古代官吏的俸給,古人認為官俸為養(yǎng)育百姓之資,“祿養(yǎng)”是指用官俸養(yǎng)民

C.閭巷,“閭”,古時以二十五家為一閶,“巷”,里弄,后來用“閶巷”泛指鄉(xiāng)里民間。

D.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帝王諸侯都祭祀社稷,后來用“社稷”代表國家。

16【九師聯(lián)盟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檢測】

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皇,或指天帝,或指太古的帝皇,或指天子的父親太上皇。文中指太上皇。

B.四海,古代認為中國四周環(huán)海,因而稱四方為“四?!?。后泛指全國各地。

C.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古時君主都祭祀社稷,后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

D.中宮,或指皇后居住之處,因以借指皇后,或指宮中。文中指的是后者。

17【重慶南開中學高2022級高三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

1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兄,指堂兄,是父系親屬之一,又可細分為嫡堂兄弟和同堂兄弟兩種。

B.《小學》,宋代朱熹所撰寫的宣傳孔孟之道的著作,與傳統(tǒng)“小學”不同。

C.臺諫,是監(jiān)察百官的臺官與勸諫天子過失的諫官的合稱,宋時臺諫合一。

D.白衣,古代可指喪服,也可指稱既無功名也無官職的人,本文中指喪服。

18【2021~2022學年度武漢市部分學校高三起點質(zhì)量檢測】

1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朋黨,封建社會中官員們?yōu)閴褐?、打擊政敵,利用同門、同鄉(xiāng)、同年等多種關系結成的利益集團。

B.榷酤,漢以后政府所實行的酒專賣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業(yè)取得酒利的措施。文中意指前者。

C.卒,死?!抖Y記》中對死的稱謂等級有崩、薨、卒、不祿、死等,其中,“卒”指士大夫之死。唐代之后“卒”泛指死。

D.論,評論。一般指史傳文后面的評論性文字,主要是傳記作者對傳主一生功業(yè)和優(yōu)秀品格的評價和總結。

19【山東省濟南市歷城二中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檢測】1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受禪,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舊帝讓給的帝位。宋太祖接受后周禪讓的帝位,建立宋朝。

B.二典,是《尚書》中《堯典》、《舜典》的合稱。典是指有垂范價值的重要文獻書籍。

C.刑部,隋以后官制中的一個司法部門,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刑罰等。

D.改元,指中國歷史上皇帝即位時或在位期間改換年號。每個年號開始的一年稱元年。

20【廣東省深圳市六校2022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

2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隋煬帝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中試者皆稱進士。

B.除,是授予官職的意思。中國古代選官制度中,辟、拜、察、薦、授、領都有授予官職之意。

C.兵部,為中國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的選擇、任用和兵籍、軍機、軍令之政。

D.謚,即謚號,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據(jù)其生平行為給予的帶褒貶性質(zhì)的稱號。

21【河北省省級聯(lián)測2022屆高三第一次考試】

2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邑:封地、采邑。是古代君主賜予臣下作俸祿的封地。舊時也做縣的別稱。

B.版,古代用以表示所筑土墻的高度和長度。一般認為高二尺、長八尺為一版。

C.御,會意字,左“行”中“繩”右“人”,意為人握轡行于道中,即駕馭車馬。

D.驂乘,指陪乘的人,古代乘車時,尊者居右,駕車人居中,驂乘居左擔任警衛(wèi)。

22【河北省邢臺市2022屆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

2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齋戒指古人在祭祀時,穿整潔衣服,戒除嗜欲,以表示虔誠。

B.寡人,意為“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諸侯王對自己的謙稱。

C.三秦,項羽破秦入關,三分關中之地給秦三個投降的將領,合稱“三秦”。

D.檄,中國古代官員向皇帝匯報情況的文書名稱之一。常見的還有“表”“疏”。

23【湖北省恩施州2022屆高三年級第一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

2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太宗”是李世民的廟號,文中“梁武帝”“隋煬帝”則分別是蕭衍、楊廣的尊號。

B.陛下,“陛”指帝王宮殿的臺階?!氨菹隆痹刚驹谂_階下的侍者,后成為臣子與帝王面對面應對時,對帝王的敬稱。

C.唐虞,是唐堯、虞舜的并稱。堯帝,因年輕時曾被封為唐侯,所以稱為唐堯;舜帝,國號叫有虞,所以稱為虞舜。

D.仆射,古代官職名。始于秦,漢代后職權漸重,屬尚書省。至唐時,左右仆射相當于宰相之職。南宋后廢除。

24【江蘇省2022屆百校聯(lián)考高三年第一次測試】

2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授鉞,古代大將出征,君主授以斧鉞,表示授以兵權。句中用以指周武王開始討伐行動。B.黜陟,古時指人才的進退、官吏的升降等。句中“黜”指罷免官職,“陟”指提升官職。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總稱。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就用“社稷”代表國家,句中亦此意。

D.百蠻,古代是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總稱,后也泛稱其他少數(shù)民族。句中指需安撫的各少數(shù)民族。

25【江蘇省如皋市2022屆高三開學考試】

2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長安,在本文中指年號,不指地名。年號是皇帝紀年的名號,漢武帝時始建。

B.尚書,該句中指官名,為尚書省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之長官,副職為侍郎。

C.服闋,指守喪期滿脫除喪服,又稱服竟、服除。服,指喪禮規(guī)定應穿戴的喪服。

D.致仕,指交還官職,亦即辭官之意。致事、致政、休致等詞與它的意義相同。

參考答案

01.A(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A.“指‘儒釋道’以外的其他學說、學派”說法錯誤。異學,指儒家以外的其他學派、學說。故選A。)

02、A【解析】“東京”“西京”應互換位置,洛陽在北宋時為西京,開封為東京,因開封在洛陽東邊之故。

3.B“棄是谷神”錯,文中“主稷”意為“掌管農(nóng)業(yè)”或“做農(nóng)官”。

4.C.“此處丁卯年應當是‘南歸羅浮’后四年”錯誤,應該是“南歸羅浮”的第二年。

5.A本指與后指的內(nèi)容互換;前室后堂應為前堂后室。室為古代宮室中供人居住寢臥的房間,為堂后的正室。古人房屋內(nèi)部,前叫堂,堂后以墻隔開,后部中央叫“室”,室的東西兩側叫“房”。由于室在堂后,要入室必須先登堂,所謂“登堂入室”。

6.C【解析】“反對皇帝專權”有誤,應為“反對宦官專權”。

7.(3分)C

A項考查的是古代官職。大行,即大行令,古代官名?!稘h書百官公卿表》中記載“典客,秦官,掌諸歸義蠻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鴻臚”,由此可知,大行令是主管外事、蕃務的官名,主管王朝對邊陲部族的接待、交往等事務。選文中,馬邑縣豪強聶壹通過大行令王恢向漢武帝建議攻打匈奴,渾邪王派使者后經(jīng)由大行令李息向漢朝傳遞投降意愿,由此,也可推知大行一職主管外事蕃務,負責接待使者賓客等事務。由此可知,此項的解說是正確的。

B項考查的是外交政策。和親,指漢族封建朝廷與少數(shù)民族首領,以及少數(shù)民族首領之間具有一定政治目的的聯(lián)姻。選文中馬邑縣豪強聶壹向漢武帝建議攻打匈奴的原因是漢武帝執(zhí)政初期維持了和匈奴之間的政治聯(lián)姻,與匈奴友好往來,匈奴因此親近信任邊地百姓。由此可知,此項的解說是正確的。

C項考查的是帝王稱號。謚號是指封建時代,帝王、貴族、大臣、士大夫等去世后,根據(jù)其生前事跡評定褒貶而給予的稱號。廟號是指帝王去世后,在太廟立室奉祀,并追尊特立為某祖、某宗的名號。按《漢書高帝紀》中張晏注:“謚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贝撕髿v代王朝始祖多以“高”為謚,謚號“高皇帝”,簡稱“高帝”,如齊太祖高皇帝蕭道成、曹魏高皇帝曹騰等。選文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武帝伐匈奴》,可知選文中的“高皇帝”“高帝”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的謚號,“太祖”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的廟號。且古代史書稱呼皇帝有比較統(tǒng)一的成例,唐朝前稱謚號,唐朝開始稱廟號。所以此項解說有誤,是本題的答案。

D項考查的是民族稱謂。先秦時代,中原地區(qū)的王朝將與華夏四鄰的民族稱為“蠻戎夷狄”,泛稱我國東方各族為“夷”,南方各族為“蠻”,西方各族為“戎”,北方各族為“狄”?!耙牡摇焙笠灿靡苑褐赋A夏族以外的少數(shù)民族。選文中汲黯勸諫漢武帝時,將“夷狄”與“中國”

(華夏族、漢族起源于黃河流域,居四方之中)對舉,告誡漢武帝不要用國家疲敝來服侍外族人。由此可知,此項的解說是正確的。

8.C[解析]“男與女結為夫妻”錯,文中指結為兒女親家。另,古代“成婚”又稱“結發(fā)”。

9【答案】C(錄取的一甲三個人,不需要經(jīng)過年的學習就可被授予官職。)

10.D(古代有封贈之制,存者稱封,死者稱贈。贈是賜死者以爵位或榮譽稱號。選項中“在世”表述錯誤。)

11.B錯在“第二部”,是第一部。

12D.“帝王的謚號一般由朝廷賜予,臣下的謚號則由禮官議上”錯誤。帝王的謚號一般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謚號由朝廷賜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