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某生物興趣小組探究溫度和營養(yǎng)物質X對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影響,進行的實驗及其結果如下表所示:實驗組別實驗處理實驗條件實驗結果實驗1?在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的情況下進行培養(yǎng)實驗2培養(yǎng)液10mL,加入干酵母0.1g,環(huán)境溫度28℃實驗3培養(yǎng)液10mL,加入干酵母0.1g,環(huán)境溫度5℃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實驗1處理應為培養(yǎng)液5ml,加入干酵母0.1g,環(huán)境溫度28℃B.實驗2在該實驗中起對照作用,其對應的實驗結果為曲線a所示C.b組前6天種群密度對其增長的制約逐漸減弱·增加培養(yǎng)液后曲線與a一致D.計數(shù)時若視野內酵母菌數(shù)目太多,須通過預實驗確定最適稀釋度再進行統(tǒng)計2.下列關于細胞凋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細胞凋亡是細胞發(fā)育過程中的必然步驟B.細胞凋亡是由基因引發(fā)的,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C.在發(fā)育過程中或成熟組織中都有大量的細胞凋亡D.細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現(xiàn)象,對生物的生存與發(fā)育具有積極意義3.海豚與鯊魚分別屬于哺乳綱和魚綱,二者體型和運動器官的外觀具有許多相似之處。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種群內基因頻率改變的偶然性隨種群數(shù)量下降而上升B.種群內個體自由交配就能夠保持種群的基因頻率不變C.鯊魚捕食個體數(shù)量較多的魚類種群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樣性D.海豚與其他哺乳動物的基因庫差異可能小于其與魚類基因庫的差異4.在一個果蠅種群中偶然發(fā)現(xiàn)一只突變型的雌果蠅,用該雌果蠅與一只野生型雄果蠅交配,F(xiàn)1中野生型與突變型之比為2∶1,雌雄個體之比也為2∶1。從遺傳學角度分析,下列解釋合理的是()A.該突變基因為常染色體顯性基因 B.該突變基因為X染色體隱性基因C.該突變基因使得雄性個體致死 D.該突變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5.水稻的非糯性(W)對糯性(w)為顯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藍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紅色。將W基因用紅色熒光標記,w基因用藍色熒光標記。下面對純種非糯性與糯性水稻雜交的子代的敘述錯誤的是()(不考慮基因突變)A.觀察Fl未成熟花粉時,發(fā)現(xiàn)2個紅色熒光點和2個藍色熒光點分別移向兩極,是分離定律的直觀證據(jù)B.觀察Fl未成熟花粉時,發(fā)現(xiàn)1個紅色熒光點和1個藍色熒光點分別移向兩極,說明形成該細胞時發(fā)生過染色體片段交換C.選擇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論上藍色花粉和紅色花粉的比例為1∶1D.選擇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論上藍色花粉和紅色花粉的比例為3∶16.2019年7月以來,澳大利亞多地林火肆虐,過火面積超過1000萬公頃。持續(xù)數(shù)月的大火,已造成包括澳大利亞國寶考拉在內的超過10億只野生動物喪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對受災的考拉應采取就地保護的措施B.單位面積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的價值最高的是森林C.火災會改變當?shù)厝郝溲萏娴乃俣群头较駾.火災過后地區(qū)進行的是次生演替,很快能恢復到原來的生態(tài)系統(tǒng)7.質子泵在泵出H+時造成膜兩側的質子濃度差為陰離子的跨膜運輸提供了驅動力。下圖為某植物根細胞通過質子泵吸收H2PO4-和NO3-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輸H2PO4-和NO3-的載體蛋白的空間結構相同B.抑制細胞呼吸不會影響H2PO4-和NO3-的跨膜運輸C.質子泵同時具有酶的功能和載體蛋白的功能D.圖中離子的運輸方式和根細胞吸收水的方式相同8.(10分)下圖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鄰氨基酸形成肽鍵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結構含有核糖體RNAB.甲硫氨酸處于圖中a的位置C.密碼子位于tRNA的環(huán)狀結構上D.mRNA上堿基改變即可改變肽鏈中氨基酸的種類二、非選擇題9.(10分)單峰駱駝曾經分布于阿拉伯半島,瀕危動物保護組織宣布單峰駱駝野外滅絕(只生活在栽培、圈養(yǎng)條件下即認為該分類單元屬于野外滅絕,但在人類活動區(qū)會有馴養(yǎng))。近些年,在我國干燥,缺水的戈壁無人區(qū),科學家又發(fā)現(xiàn)了小規(guī)模野化單峰駱駝群??茖W家欲通過胚胎移植等方法拯救野化單峰駱駝,進行了如圖所示的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1)胚胎工程中一般采用_______處理A使其超數(shù)排卵。若①是體外受精,需要提供發(fā)育至_______期的卵子和__________的精子。②過程通過顯微操作去除受體卵子細胞核的目的是使重組細胞的核遺傳物質____________。(2)過程③之后需要將獲得的受精卵在含“兩鹽”、氨基酸、核苷酸、激素和_______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至桑葚胚或囊胚階段進行胚胎移植,欲獲得更多的胚胎可進行________操作。(3)胚胎能在D受體雌性體內存活的生理學基礎為___________。(4)與F相比,E更具有多樣性。其原因是:E是有性生殖后代,其親代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會發(fā)生______________。10.(14分)生產中可利用植物細胞的全能性進行植物組織培養(yǎng),圖是該技術的流程圖,據(jù)圖回答:(1)細胞全能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①中切下植物組織后首先要進行_______________。取材時一般需要切取含有_______________的部分,原因是這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圖中長成完整植株的過程,常分為兩種途徑:一是誘導幼苗先生根、后長芽,二是同時誘導幼苗生根、長芽。兩種途徑的分化培養(yǎng)基中,最主要的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分及比例不同。由“①”至“長成幼苗”的過程,又稱為細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程。11.(14分)近年來煙草葉綠體基因工程在提高光合效率、抗性和品質等方面取得了研究進展。下圖是將擬南芥果糖1,6-二磷酸醛縮酶基因(簡稱“醛縮酶基因”)轉人煙草葉綠體基因組的部分流程示意圖,請據(jù)圖同答下列問題:(1)在體外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時,使反應體系中的模板DNA解鏈為單鏈的條件是_______圖1中,利用PCR技術擴增擬南芥醛縮酶基因時,應選用的引物是_______。(2)圖2重組質粒中未標注出的必需元件還有____,構建該重組質料用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有_______。(3)將擬南芥醛縮酶基因導人煙草葉綠體基因組時,一般將含有目的基因的質粒包裹在金粉上,通過轟擊進入葉綠體中,這種方法稱為_______,葉綠體基因組中存在基因區(qū)和基因間隔區(qū),應將目的基因導入葉綠體基因組中的基因間隔區(qū),其原因是____。(4)檢測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導入受體細胞的方法是_______,該項技術用到的基因探針的制作方法是:在____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做標記。12.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但蛋白質在高溫條件下易變性,研究人員嘗試從細菌中分離得到耐高溫的蛋白質?;卮鹣铝袉栴}:(1)研究人員在取樣后,可將樣品用______(填牛肉青蛋白胨培養(yǎng)基或麥芽汁瓊脂培養(yǎng)基)在______條件下培養(yǎng)篩選得到所需菌種,該菌種在后續(xù)實驗中需頻繁使用,可用______培養(yǎng)基進行保藏。(2)欲從細菌中分離得到耐高溫蛋白質,一般需進行樣品處理、粗分離、______和純度鑒定。蛋白質溶液粗分離時,需進行______除去蛋白質溶液中的小分子雜質,該方法的原理是______。(3)利用電泳法對不同的蛋白質進行分離時,各種分子帶電性質的差異和分子本身的大小都會影響分子的遷移速度,可在凝膠中加入______來保證影響因素的單一性。(4)凝膠色譜法分離蛋白質和凝膠電泳法鑒定蛋白質時,遷移速度都取決于蛋白質相對分子量的大小,兩種方法中遷移速度最快的分別是相對分子量______的蛋白質。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B【解析】
本課題的目的是探究溫度和營養(yǎng)物質X對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所以自變量是溫度和有無營養(yǎng)物質X,所以實驗1加入無菌水,溫度影響酶的活性從而影響微生物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驹斀狻緼、實驗1處理應為無菌水10mL,加入干酵母0.1g,環(huán)境溫度28℃;若為培養(yǎng)液5mL,加入干酵母0.1g環(huán)境溫度28℃,曲線前期應上升較快,A錯誤;B、實驗2養(yǎng)分充足、溫度適宜,起到了對照作用其結果對應曲線a,B正確;C、b組對應實驗3,前6天種群密度對其增長的制約逐漸增強,若增加培養(yǎng)液其曲線也無法與a組一致,因其還受溫度制約,C錯誤;D、計數(shù)時,若視野內酵母菌數(shù)目太多可增大稀釋度,不一定必須通過預實驗來確定稀釋度,預實驗可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并不能確定最適的稀釋度,D錯誤。故選B?!军c睛】本題考查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相關知識,關鍵是要根據(jù)曲線圖中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規(guī)律分析出酵母菌生長的條件,找準實驗自變量和因變量。2、B【解析】
細胞凋亡指為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由基因控制的細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不同,細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動的過程,而是主動過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達以及調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條件下,自體損傷的一種現(xiàn)象,而是為更好地適應生存環(huán)境而主動爭取的一種死亡過程。細胞衰老是指細胞在執(zhí)行生命活動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細胞增殖與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漸發(fā)生衰退的變化過程。【詳解】A、細胞凋亡是細胞發(fā)育過程中的必然步驟,如手指的形成(指間細胞的凋亡),A正確;B、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并未發(fā)生突變,B錯誤;C、在發(fā)育過程中或成熟組織中都有大量的細胞凋亡,如神經細胞的大量死亡,C正確;D、細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正?,F(xiàn)象,對生物的生存與發(fā)育具有積極意義,D正確。故選B。3、B【解析】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驹斀狻緼、種群數(shù)量越大,種群內基因頻率改變的偶然性越低,所以種群內基因頻率改變的偶然性隨種群數(shù)量下降而上升,A正確;B、種群內個體自由交配,同時因為自然選擇、基因突變等因素,不一定能夠保持種群的基因頻率不變,B錯誤;C、鯊魚捕食個體數(shù)量較多的魚類種群,能為其他物種騰出空間,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樣性,C正確;D、海豚屬于哺乳綱,它與其它哺乳動物的基因庫差異可能小于海豚與魚類基因庫的差異,D正確。故選B?!军c睛】本題考查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要求考生識記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能根據(jù)題中信息準確判斷各選項。4、C【解析】
分析題意可知,后代雌雄個體之比為2:1,說明雄性有一半死亡,與性別相關聯(lián),所以突變基因在X染色體上,并且可能含有該突變基因的雄性個體致死。因此此處只需再判斷是顯性突變還是隱性突變即可?!驹斀狻緼、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該突變基因在X染色體上,A錯誤;B、若該突變基因為X染色體隱性基因,則突變雌蠅的基因型為XaXa,野生型雄性的基因型為XAY,子一代基因型為XAXa、XaY,即F1中野生型與突變型之比應為1∶1,雌雄個體之比也為1∶1,與題意不符,B錯誤;C、若該突變基因為顯性基因,且該突變基因純合子致死,則突變雌蠅的基因型為XAXa,野生型雄性的基因型為XaY,子一代基因型為XAXa、XaXa、XAY(致死)、XaY,即F1中野生型與突變型之比應為2∶1,雌雄個體之比也為2∶1,符合題意,C正確;D、由于雌配子與雄配子結合形成雄性和雌性的概率相同,若該突變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則后代性別比例不受影響,D錯誤。故選C。5、D【解析】
基因的分離定律是指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細胞中的過程?!驹斀狻緼、純種非糯性與糯性水稻雜交的子代,F(xiàn)l的基因組成為Ww,則未成熟花粉時,發(fā)現(xiàn)2個紅色熒光點和2個藍色熒光點分別移向兩極,是因為染色體已經發(fā)生了復制,等位基因發(fā)生分離,移向了兩個細胞,這是基因的分離定律最直接的證據(jù),A正確;B、觀察Fl未成熟花粉時,染色單體已經形成,不同的熒光點熒光都是兩個,如發(fā)現(xiàn)1個紅色熒光點和1個藍色熒光點分別移向兩極,說明形成該細胞時發(fā)生過染色體片段交換,B正確;C、基因分離定律形成的配子中糯性和非糯性的花粉的比例為1:1,故理論上藍色花粉和紅色花粉的比例為1∶1,C正確;D、依據(jù)題干可知,F(xiàn)l的基因組成為Ww,F(xiàn)2所有植株中非糯性(W_):糯性(ww)=3:1,但他們產生的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W:w的比例不是3∶1,D錯誤。故選D?!军c睛】理解基因分離定律的過程是解答本題的關鍵。6、C【解析】
演替的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類型項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點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時間經歷的時間漫長經歷的時間短影響因素自然因素人類活動較為關鍵實例裸巖、冰川泥、火山巖上的演替火災后的草原、棄耕農田上的演替【詳解】A、由于棲息地遭受火災,因此對受災的考拉應采取遷地保護的措施,A錯誤;B、物種多樣性直接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價值起主要作用,而森林與其他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物種多樣性未必是最高的,故單位面積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的價值最高的未必是森林,B錯誤;C、火災作為自然因素,改變了當?shù)厝郝溲萏娴乃俣群头较颍珻正確;D、火災過后地區(qū)進行的是次生演替,與初生演替相比演替的速度快,演替過程中群落的物種組成會發(fā)生變化,故未必是原來的生態(tài)系統(tǒng),D錯誤。故選C。7、C【解析】
由圖可知,質子泵在泵出H+時需要消耗能量,為主動運輸,而同時利用膜兩側的質子濃度差為陰離子的跨膜運輸提供了驅動力,說明質子泵吸收H2PO4-和NO3-所需要的能量來自膜兩側的質子濃度差,為主動運輸?shù)姆绞?。【詳解】A、運輸H2PO4-和NO3-的載體蛋白種類不相同,所以二者的空間結構存在差異,A錯誤;B、質子泵在泵出H+時需要消耗ATP,而質子泵吸收H2PO4-和NO3-所需要的能量來自膜兩側的質子濃度差,所以抑制細胞呼吸會影響H+運輸,使膜兩側的質子濃度差變小,進而影響H2PO4-和NO3-的跨膜運輸,B錯誤;C、質子泵能夠水解ATP,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同時也可以運輸H+,具有載體蛋白的功能,C正確;D、題圖中離子的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而水的運輸方式為自由擴散,兩種運輸方式不同,D錯誤。故選C?!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跨膜運輸,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題意,判斷不同物質的運輸方式。8、A【解析】
圖示為翻譯過程,圖中結構含有mRNA、tRNA和rRNA,A正確;
甲硫氨酸的密碼子是起始密碼子,甲硫氨酸位于第一位,故甲硫氨酸不在圖中a位置,B錯誤;
密碼子位于mRNA上,是mRNA上三個相鄰的堿基,C錯誤;
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mRNA上堿基改變不一定改變肽鍵的氨基酸的種類,D錯誤。二、非選擇題9、促性腺激素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獲能完全來自供體馴養(yǎng)單峰駱駝B血清(血漿)胚胎分割受體雌性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不發(fā)生免疫排斥基因重組【解析】
由圖過程可知,E為為試管動物,屬于有性生殖,采用的是體外受精技術、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和胚胎移植技術;F為克隆動物,為無性生殖,采用的是核移植技術、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和胚胎移植技術?!驹斀狻浚?)采用促性腺激素處理A使其超數(shù)排卵。體外受精需要提供發(fā)育至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子和獲能的精子,因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子的細胞質中含有促進細胞核全能性表達的物質,有利于重組細胞的發(fā)育。②過程通過顯微操作去除受體卵子細胞核的目的是使重組細胞的核遺傳物質完全來自供體馴養(yǎng)單峰駱駝B。(2)哺乳動物胚胎培養(yǎng)液成分包括:無機鹽、有機鹽、維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和血清等。獲得更多的胚胎可進行胚胎分割,借助胚胎移植技術產生完遺傳物質完全相同的后代。(3)胚胎能在D受體雌性體內存活,因為同種動物供、受體生殖器官生理變化相同;受體雌性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不發(fā)生免疫排斥;供體胚胎可與子宮建立正常的生理聯(lián)系,且遺傳特性不受影響。(4)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會發(fā)生基因重組?!军c睛】答題關鍵在于掌握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術等知識,明確克隆動物與試管動物技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10、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消毒形成層易于誘導形成愈傷組織激素離體培養(yǎng)【解析】
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基本原理是細胞的全能性,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先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愈傷組織的細胞排列疏松而無規(guī)則,是一種高度液泡化的呈無定形狀態(tài)的薄壁細胞;愈傷組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再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最終發(fā)育成完整的植物體?!驹斀狻浚?)細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細胞具有的發(fā)育成完整生物個體的潛能。(2)圖中①中切下來的外植體(離體的植物組織、器官或細胞)需要先進行消毒;取材時一般需要切取含有形成層的部分,因為這部分易于誘導形成愈傷組織。(3)根據(jù)題意分析,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兩種途徑中,一個是先生根、后長芽,一個是同時生根、長芽,兩者主要取決于培養(yǎng)基中激素的種類及其濃度配比。由“①”至“長成幼苗”的過程為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又稱為細胞離體培養(yǎng)過程?!军c睛】植物組織培養(yǎng)應該注意的問題:(1)無菌:植物組織培養(yǎng)成功的關鍵是避免微生物的污染,所有實驗用具要嚴格滅菌,接種過程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2)取材:外植體的遺傳特征、取材位置都會影響愈傷組織的再分化能力。(3)營養(yǎng)比:培養(yǎng)基中必須含有植物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物質,其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用量的比例對器官的生成起決定作用。(4)光照時期:愈傷組織培養(yǎng)最初避光培養(yǎng),后期見光培養(yǎng)。(5)培養(yǎng)順序:試管苗培養(yǎng),要先進行生芽培養(yǎng),再進行生根培養(yǎng),試管苗培養(yǎng)要在光照條件下進行。11、加熱至90~95℃引物甲、引物丙復制原點HindⅢ和BclI基因槍法避免對葉綠體自身的基因組的表達造成影響DNA分子雜交技術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單鏈片段(或“與目的基因互補的RNA單鏈片段”)【解析】
(1)目的基因的獲取的方法有: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和復制原點等。(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jù)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一樣。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昰: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絀胞的方法是感受態(tài)細胞法。(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分子水平上的檢測:①檢測轉基因生物染色體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雜交技術;②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分子雜交技術;③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抗原-抗體雜交技術個體水平上的鑒定:抗蟲鑒定、抗病鑒定、活性鑒定等?!驹斀狻浚?)在體外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時,利用高溫條件使模板DNA解鏈為單鏈,即加熱至90~95℃條件下使模板DNA解旋,圖1中,基因中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故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時,應該選基因上下游、方向相反的一對引物,故所選的引物是引物甲、引物丙。(2)重組質粒應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和復制原點等,圖2重組質粒中未標注出的必需元件還有復制原點,由圖2可知,BamHI會破壞標記基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法律服務機構兼職律師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度公司簽約帶貨主播虛擬偶像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養(yǎng)殖場養(yǎng)殖場養(yǎng)殖技術交流與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現(xiàn)場管理三方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全新碼頭租賃合同及港口貨物裝卸服務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XX教育機構二零二五年度教育貸款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就業(yè)能力評估與培訓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新技術產業(yè)競業(yè)禁止勞動合同范本解析3篇
- 2025年度高效農業(yè)機械買賣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3篇
- 2025年度寵物店專業(yè)連鎖品牌形象設計與授權合同3篇
- 個體診所醫(yī)療器械自查報告
- 交響音樂賞析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西安交通大學
- JTG-D82-2009公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guī)范
- CT增強檢查的護理
- 昆明市2024屆“三診一?!保ㄈy(tǒng))高考模擬考試 語文試卷(含答案)
- (完整版)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卡-高清A4標準打印版
- 南海局勢和國家安全
- 初中化學實驗安全教育
- 《預測與決策教程第2版》(習題解答)機工版
- GT 42456-2023 工業(yè)自動化和控制系統(tǒng)信息安全 IACS組件的安全技術要求
- 服裝色彩搭配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