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簡史》教學大綱_第1頁
《中國美術簡史》教學大綱_第2頁
《中國美術簡史》教學大綱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美術簡史》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中國美術史課程編號:13112119課程學分:2學分課程學時:48學時課程性質:專業(yè)基礎必修課

一、課程性質、目的和要求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藝術在社會性的現(xiàn)代化運動中,發(fā)生著深刻的位移,并促成了大眾文化的產生。當各種傳統(tǒng)藝術形式紛紛沉落低谷的時候,迎合機械復制的影像藝術獨領風騷,傳統(tǒng)“美術史”表述成了“視覺藝術史”即在此背景下。本課程質疑以往的藝術闡釋,著重于視覺經(jīng)驗與審美感受的傳達,而非機械地描述歷代藝術家與藝術品的羅列堆積概況;著力中國書畫風格與結構分析,挖掘視覺形象給予人們的文化內涵,打破以往論述的權威性、術語、概念和表面價值,展現(xiàn)視覺藝術形象內在的思想與力量。二、教學內容、要點和課時安排第一章

導言(3學時)第一節(jié)

美術史學及其性質一、美術史在美術學中的地位二、中國視覺藝術發(fā)展的基本特點第二節(jié)

中國美術發(fā)展的兩個重要階段第二章

原始社會美術(3學時)第一節(jié)

從石器造型看先民審美意識發(fā)展第二節(jié)

彩陶的藝術成就第三節(jié)

稚拙率真的原始繪畫第三章

先秦時期美術(6學時)第一節(jié)

獰厲之美一、青銅禮器的藝術精神二、青銅器的造型、紋飾特點與演變第二節(jié)

設計思想一、百工之事與陰陽五行二、“三才”中的自然觀與科學觀第四章

戰(zhàn)國秦漢美術(6學時)第一節(jié)

帛畫第二節(jié)

雕塑第三節(jié)

畫像磚(石)第五章

人物畫藝術(10學時)第一節(jié)

魏晉南北朝的人物畫一、玄學興起與繪畫新格局二、點睛傳神與秀骨清象三、明勸誡的《女史箴圖》第二節(jié)

唐代人物畫一、以史為鑒二、“吳帶當風”的宗教人物畫三、世俗豐腴之美與仕女畫第三節(jié)

五代兩宋人物畫一、《韓熙載夜宴圖》二、都市風情與《清明上河圖》三、仕人雅興與變格創(chuàng)造第四節(jié)

明清人物畫一、唐寅新風二、老蓮高古第六章

山水畫藝術(10學時)第一節(jié)

暢神之美一、重評顧愷之及其畫論二、《畫山水序》、《敘畫》研究三、《古畫品錄》及“韻”第二節(jié)

奇峰對峙各領千秋一、古典山水二、空濛禪境三、南北差異四、郭熙和《林泉高致》第三節(jié)

云山墨戲第四節(jié)

邊角之景境外之境第五節(jié)

蕭散淡泊的元季山水畫一、子昂的深遠影響二、元四家第六節(jié)

石濤的“一畫”逸響第七章

花鳥畫藝術(10學時)第一節(jié)

徐黃體異第二節(jié)

宋元花鳥畫風格一、宋徽宗與院畫風格二、水墨梅竹

第三節(jié)

寫意畫風一、酣暢淋漓的徐渭大寫意畫風二、恣縱蕭疏的八大意韻三、板橋與“清瘦竹”四、海派三家三、教學方法課堂講授與討論相結合。以講授為主,提倡學生充分利用網(wǎng)絡、圖像資料等信息資源,實現(xiàn)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歸納、發(fā)布信息的能力。以多媒體為依托全程應用課件教學,最大限度的豐富學生的視覺經(jīng)驗。四、成績評定方式論文與閉卷考試結合。平時30%,卷面70%。五、教學設備及教具要求由任課教師擬訂教具使用計劃,并提前報教具室準備,教師應準備教學范畫、參考畫冊、幻燈及多媒體課件等教學相關資料。六、教材與參考書1.《心印》,

方聞著,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2.《諸家中國美術史著選匯》,

陳輔國主編,吉林美術出版社,19923.《古代中國社會與文化十講》,

葛兆光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