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_第1頁
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_第2頁
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_第3頁
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_第4頁
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1低血壓低血壓分為急性低血壓和慢性低血壓急性低血壓:血壓由正?;蜉^高水平突然明顯下降,稱為急性低血壓。其主要表現就是暈厥和休克兩大臨床綜合征。慢性低血壓指慢性血壓低伴有癥狀者。包括體質性低血壓和體位性低血壓低血壓低血壓分為急性低血壓和慢性低血壓2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3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4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5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6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7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8休克休克分期

1.缺血性缺氧期/代償期灌少于流,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減少2.淤血性缺氧期/可逆性失代償期/休克期灌大于流和血液淤滯3.難治性休克期/不可逆休克期/微循環(huán)衰竭期不灌不流休克休克分期9休克休克的臨床癥狀1.休克的代償期:

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出冷汗、脈搏細速、脈壓減小、尿量減少、煩躁不安2.休克的可逆性的失代償期:

血壓進行性下降、心臟搏動無力、神志淡漠甚至昏迷、少尿或無尿、脈搏細弱頻速、靜脈塌陷、皮膚紫紺花斑3.難治性休克期:DIC、多臟器功能障礙甚至衰竭。休克休克的臨床癥狀10休克一旦發(fā)現患者處于休克狀態(tài)時,應立即采取下列措施:1.置患者于平臥位,充分供氧,保持安靜,保暖,如有疼痛而診斷已明確者,及時鎮(zhèn)痛,強調就地搶救。如必須搬動,動作要輕,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2.立即建立靜脈輸液途徑,保證補液及給藥。在輸液前,取血標本配血,以及進行必要的生化檢查、培養(yǎng)等。3.查明休克的病因,針對病因治療在5~10分鐘之內收集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和必要的特殊檢查如心電圖等,盡快作出休克的病因診斷很重要4.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建立必要的監(jiān)測項目,以指導各項治療措施及評價療效。

休克一旦發(fā)現患者處于休克狀態(tài)時,應立即采取下列措施:11休克休克的觀察指標一般觀察:神志改變;皮膚蒼白,濕冷;體溫的變化;脈搏細弱而快速;呼吸的快慢和深淺以及呼吸困難;頸靜脈及外周靜脈萎陷尿量測定;留置導尿管情況。血壓監(jiān)測中心靜脈壓監(jiān)測(CVP,0.13-1.2kPa);肺動脈楔壓(PAWP,0.8-1.6kPa)。

電解質平衡休克休克的觀察指標12休克休克的藥物治療:擴容:

1.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措施之一,必須及時、快速、足量地補充血容量。

2.擴充血容量一般采用兩條靜脈通道,一條通道保證擴容的需要,予以快速輸液;另一路則保證各種藥物按時輸入

3.常用擴容液體,晶體液:0.9%生理鹽水、乳酸林格氏液;膠體液:血漿、白蛋白、明膠、低分子右旋糖苷、羥乙基淀粉

4.推薦:首先1000ml晶體液活500ml的膠體液快速輸注,再根據心室充盈壓力和氧合情況指導其后的輸液。糾正酸堿平衡失調

5%碳酸氫鈉,視酸中毒程度和血氣分析結果來確定。應用血管活性藥物有間羥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酊胺、酚妥拉明一般擴容后血壓仍低于60mmHg,可應用血管收縮藥;擴容后血壓能維持在90mmHg以上時可適應用一些血管擴張藥物。積極處理原發(fā)疾病

過敏用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感染的用抗生素等等有心衰時可應用一些強心藥物,常用西地蘭等。休克休克的藥物治療:13心臟驟停與心肺復蘇

心臟驟停與心肺復蘇

14心臟驟停定義: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中止。導致心臟驟停的病生機制最常見的為: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顫和室速),其次為緩慢型心律失?;蛐氖彝nD,較少見的為無脈電活動。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現意識喪失。是心臟猝死的直接原因。心臟驟停定義: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中止。15心臟驟停臨床表現:前驅期:在猝死前數天至數月,患者可出現胸痛、氣促、疲乏、心悸等非特異癥狀。終末事件期:指心血管狀態(tài)發(fā)生急劇變化到心臟驟停發(fā)生前一段時間,自瞬間至1小時不等,典型表現包括:嚴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難、突發(fā)心悸或暈厥等。心電活動以心率加快及室性異位搏動增加最為常見。心臟停搏期:突然意識喪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呼吸斷續(xù),隨即呼吸停止,皮膚蒼白或發(fā)紺,瞳孔散大,二便失禁。生物學死亡期:4-6分鐘發(fā)生不可逆腦損害,隨后數分鐘過渡到生物學死亡。心臟驟停臨床表現:16心臟驟停識別心臟驟停首先觀察患者的反應,觀察皮膚的顏色、有無呼吸運動,可以拍打或搖動患者,并大聲問“你還好嗎?”心臟驟停識別心臟驟停17心肺復蘇(CPR)包括:基礎生命復蘇(BLS)高級生命支持(ACLS)心臟驟停的處理---心肺復蘇CPR

心肺復蘇(CPR)包括:心臟驟停的處理---心肺復蘇CPR

18《2010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急救指南成人生存鏈環(huán)節(jié)包括:1.立即識別心臟驟停并啟動急救系統(tǒng)2.盡早進行心肺復蘇,著重于胸外按壓3.快速除顫4.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5.綜合的心臟驟停后治療《2010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急救指南成19急救指南成人生存鏈環(huán)節(jié)包括:

急救指南成人生存鏈環(huán)節(jié)包括:

20非專業(yè)施救者成人心肺復蘇非專業(yè)施救者成人心肺復蘇21《2010急救指南》按壓速率至少為每分鐘100次(而不再是每分鐘“大約”100次)?成人按壓幅度至少為5厘米;嬰兒和兒童的按壓幅度至少為胸部前后徑的三分之一(嬰兒大約為4厘米,兒童大約為5厘米)。不再使用5厘米的成人范圍,而且為兒童和嬰兒指定的絕對深度較《急救指南》早期版本中指定的深度更深。?保證每次按壓后胸部回彈?盡可能減少胸外按壓的中斷?避免過度通氣《2010急救指南》按壓速率至少為每分鐘100次(而不22醫(yī)務人員基礎生命支持《2010急救指南》中,針對醫(yī)務人員的主要問題及更改如下:由于心臟驟?;颊呖赡軙霈F短時間的癲癇發(fā)作或瀕死喘息,并導致可能的施救者無法分辨,調度員應經過專門培訓以識別心臟驟停的表現,從而提高對心臟驟停的識別能力。調度員應指示未經培訓的非專業(yè)施救者為心臟驟停的成人進行單純胸外按壓心肺復蘇。醫(yī)務人員在檢查反應時,應該快速檢查是否沒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無呼吸或僅僅是喘息)。然后,該人員會啟動急救系統(tǒng)并找到AED(自動體表除顫器),或由其他人員尋找。醫(yī)務人員檢查脈搏的時間不應超過10秒,如果10秒內沒有明確觸摸到脈搏,應開始心肺復蘇并使用AED(如果有的話)。醫(yī)務人員基礎生命支持《2010急救指南》中,針對醫(yī)務人員的23醫(yī)務人員基礎生命支持已從流程中去除“看、聽和感覺”呼吸;進一步強調進行高質量的心肺復蘇;

包括以足夠的速率和幅度進行按壓,保證每次按壓后胸廓回彈,盡可能減少按壓中斷并避免過度通氣;通常不建議在通氣過程中采用環(huán)狀軟骨加壓;施救者應在進行人工呼吸之前開始胸外按壓;順序是C-A-B

而不是A-B-C。通過從30次按壓而不是2次通氣開始心肺復蘇,可以縮短開始第一次按壓的延誤時間。醫(yī)務人員基礎生命支持已從流程中去除“看、聽和感覺”呼吸;24醫(yī)務人員基礎生命支持按壓速率從每分鐘大約100次修改為每分鐘至少100次。按壓幅度略有增加,從以前建議的大約4至5厘米增加到至少約5厘米。

繼續(xù)強調需要縮短從最后一次按壓到給予電擊之間的時間,以及給予電擊到電擊后立即恢復按壓之間的時間。進一步強調通過團隊形式給予心肺復蘇。醫(yī)務人員基礎生命支持按壓速率從每分鐘大約100次修改為每25成人、兒童和嬰兒的關鍵基礎生命支持步驟的總結

內容成人兒童嬰兒

識別無反應(所有年齡) 沒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僅僅是喘息) 不呼吸或僅僅是喘息 對于所有年齡,在10秒鐘內未捫及脈搏(僅限醫(yī)務人員)心肺復蘇 C-A-B 按壓速率 每分鐘至少100次 按壓幅度至少5cm至少1/3前后徑大約5厘米 至少1/3前后徑大約4厘米 胸廓回彈 保證每次按壓后胸廓回彈醫(yī)務人員每2分鐘交換一次按壓職責按壓中斷 盡可能減少胸外按壓中斷盡可能將中斷控制在10秒鐘以內氣道仰頭抬頦法(醫(yī)務人員懷疑有外傷:推舉下頜法)按壓—通氣比率(置入高級氣道之前)30:2(1或2人施救30:2(單人施救)15:1(兩名醫(yī)務人員施救者)通氣:在施救者未經培訓或經過培訓不熟練者)單純胸外按壓使用高級氣道通氣(醫(yī)務人員)每6至8秒鐘一次呼吸(每分鐘8—10次呼吸)與胸外按壓不同步,大約每次呼吸1秒時間,明顯的胸廓隆起。除顫盡可能縮短點擊前后的胸外按壓時間:每次電擊后立即開始心肺復蘇。成人、兒童和嬰兒的關鍵基礎生命支持步驟的總結內容成人兒童嬰26心肺復蘇的基本動作患者的復蘇體位:仰臥于平躺堅實的平面上;頭、頸、軀干保持一線;頭不能高于心臟位置;雙上肢置于軀干兩側。胸外按壓:

1.按壓部位:胸骨下半部兩乳頭之間

2.按壓方法:上升前傾,雙肘關節(jié)伸直,雙臂與患者軀干垂直,雙肩在手正上方,以髖關節(jié)位支點用上半身的重量和腰肌的力量按壓。心肺復蘇的基本動作患者的復蘇體位:仰臥于平躺堅實的平面上;頭27心肺復蘇的基本動作心肺復蘇的基本動作28心肺復蘇的基本動作開放氣道的方法:使舌根和會厭軟骨遠離咽后壁,解除上呼吸道梗阻。1.推薦“仰頭抬頦法”:一手置于患者的前額,用手掌用力后壓。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放在放在“頦骨體”上向上抬。2.醫(yī)務人員、懷疑有外傷用“推舉下頜法”:以雙肘為支撐點,雙手置于患者頭部兩側面部,拇指置于患者口交或下唇部,余指緊握下頜角,雙手抬舉,使下頜向前上移位。心肺復蘇的基本動作心肺復蘇的基本動作開放氣道的方法:使舌根和會厭軟骨遠29開放氣道的方法:仰頭舉頦法推舉下頜法開放氣道的方法:仰頭舉頦法推舉下頜法30除顫(D)除顫(D)建議在發(fā)生有目擊者心搏驟停概率相對較高的公共區(qū)域(例如,機場、賭場、體育場館)推廣AED;

可以考慮為醫(yī)院環(huán)境配備AED以便進行早期除顫(目標是在倒下后不到3分鐘內給予電擊),特別是在員工不具備節(jié)律識別技能或者不經常使用除顫器的區(qū)域。醫(yī)院應監(jiān)測從倒下到首次電擊之間的間隔時間和復蘇后果。兒童使用AED

如果嘗試使用AED為1至8歲兒童除顫,施救者應使用兒科型劑量衰減AED(如果有),則施救者應使用普通AED。

對于嬰兒(1歲以下),建議使用手動除顫器。如果沒有手動除顫器,需要兒科型劑量衰減AED。如果二者都沒有,可以使用普通AED。除顫(D)除顫(D)31除顫(D)的幾個問題:先給予電擊還是先進行心肺復蘇:應從胸外按壓開始心肺復蘇,并盡快使用AED。1次電擊方案還是3次電擊程序:支持進行單次電擊、之后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而不是連續(xù)電擊以嘗試除顫的建議。除顫波形和能量級別:雙相波形電擊的能量設定相當于200J或更低的單相波電擊,則終止心室顫動的成功率相當或更高,如果沒有雙相波除顫器,可以使用單相波除顫器除顫(D)的幾個問題:先給予電擊還是先進行心肺復蘇:應從胸32除顫(D)的幾個問題:固定能量和增強能量:尚未確定。根據現有證據,如果首次雙相波電擊沒有成功消除心室顫動,則后續(xù)電擊至少應使用相當的能量級別,如果可行,可以考慮使用更高能量級別。電極位置:前-側電極位置是合適的默認電極片位置??梢愿鶕€別患者的特征,考慮使用任意三個替代電極片位置(前-后、前-左肩胛以及前-右肩胛)。將AED電極片貼到患者裸露的胸部上任意四個電極片位置中的一個都可以進行除顫。:前-后以及前-側位置通常是使用植入式起搏器和除顫器的患者可接受的位置。兒童除顫:可以使用2至4J/kg的劑量作為初始除顫能量,但為了方便進行培訓,可考慮使用2J/kg的首劑量。對于后續(xù)電擊,能量級別應至少為4J/kg并可以考慮使用更高能量級別,但不超過10J/kg或成人最大劑量。除顫(D)的幾個問題:固定能量和增強能量:尚未確定。根據現有33除顫禁忌癥:在水中;年齡未滿8歲(或其體重低于25kg);體表有經皮藥物體貼;體內安置有起搏器或植入式除顫器

除顫的操作:

1.接通電源2.粘帖電極板并將其與除顫器相連。電極板位置:前

位電極貼于右側鎖骨下胸骨右緣(安置有起搏器或植入式除顫

器者置于距離埋藏裝置2.5cm以遠的地方)側位電極左第五肋間

腋中線;3.自動分析心律,發(fā)出指令4.按“電擊”鍵除顫.

除顫禁忌癥:在水中;年齡未滿8歲(或其體重低于25kg);體34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35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36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37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38低血壓低血壓分為急性低血壓和慢性低血壓急性低血壓:血壓由正?;蜉^高水平突然明顯下降,稱為急性低血壓。其主要表現就是暈厥和休克兩大臨床綜合征。慢性低血壓指慢性血壓低伴有癥狀者。包括體質性低血壓和體位性低血壓低血壓低血壓分為急性低血壓和慢性低血壓39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40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41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42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43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44休克的診斷處理及心肺復蘇課件45休克休克分期

1.缺血性缺氧期/代償期灌少于流,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減少2.淤血性缺氧期/可逆性失代償期/休克期灌大于流和血液淤滯3.難治性休克期/不可逆休克期/微循環(huán)衰竭期不灌不流休克休克分期46休克休克的臨床癥狀1.休克的代償期:

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出冷汗、脈搏細速、脈壓減小、尿量減少、煩躁不安2.休克的可逆性的失代償期:

血壓進行性下降、心臟搏動無力、神志淡漠甚至昏迷、少尿或無尿、脈搏細弱頻速、靜脈塌陷、皮膚紫紺花斑3.難治性休克期:DIC、多臟器功能障礙甚至衰竭。休克休克的臨床癥狀47休克一旦發(fā)現患者處于休克狀態(tài)時,應立即采取下列措施:1.置患者于平臥位,充分供氧,保持安靜,保暖,如有疼痛而診斷已明確者,及時鎮(zhèn)痛,強調就地搶救。如必須搬動,動作要輕,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2.立即建立靜脈輸液途徑,保證補液及給藥。在輸液前,取血標本配血,以及進行必要的生化檢查、培養(yǎng)等。3.查明休克的病因,針對病因治療在5~10分鐘之內收集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和必要的特殊檢查如心電圖等,盡快作出休克的病因診斷很重要4.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建立必要的監(jiān)測項目,以指導各項治療措施及評價療效。

休克一旦發(fā)現患者處于休克狀態(tài)時,應立即采取下列措施:48休克休克的觀察指標一般觀察:神志改變;皮膚蒼白,濕冷;體溫的變化;脈搏細弱而快速;呼吸的快慢和深淺以及呼吸困難;頸靜脈及外周靜脈萎陷尿量測定;留置導尿管情況。血壓監(jiān)測中心靜脈壓監(jiān)測(CVP,0.13-1.2kPa);肺動脈楔壓(PAWP,0.8-1.6kPa)。

電解質平衡休克休克的觀察指標49休克休克的藥物治療:擴容:

1.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措施之一,必須及時、快速、足量地補充血容量。

2.擴充血容量一般采用兩條靜脈通道,一條通道保證擴容的需要,予以快速輸液;另一路則保證各種藥物按時輸入

3.常用擴容液體,晶體液:0.9%生理鹽水、乳酸林格氏液;膠體液:血漿、白蛋白、明膠、低分子右旋糖苷、羥乙基淀粉

4.推薦:首先1000ml晶體液活500ml的膠體液快速輸注,再根據心室充盈壓力和氧合情況指導其后的輸液。糾正酸堿平衡失調

5%碳酸氫鈉,視酸中毒程度和血氣分析結果來確定。應用血管活性藥物有間羥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酊胺、酚妥拉明一般擴容后血壓仍低于60mmHg,可應用血管收縮藥;擴容后血壓能維持在90mmHg以上時可適應用一些血管擴張藥物。積極處理原發(fā)疾病

過敏用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感染的用抗生素等等有心衰時可應用一些強心藥物,常用西地蘭等。休克休克的藥物治療:50心臟驟停與心肺復蘇

心臟驟停與心肺復蘇

51心臟驟停定義: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中止。導致心臟驟停的病生機制最常見的為: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顫和室速),其次為緩慢型心律失?;蛐氖彝nD,較少見的為無脈電活動。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現意識喪失。是心臟猝死的直接原因。心臟驟停定義: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中止。52心臟驟停臨床表現:前驅期:在猝死前數天至數月,患者可出現胸痛、氣促、疲乏、心悸等非特異癥狀。終末事件期:指心血管狀態(tài)發(fā)生急劇變化到心臟驟停發(fā)生前一段時間,自瞬間至1小時不等,典型表現包括:嚴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難、突發(fā)心悸或暈厥等。心電活動以心率加快及室性異位搏動增加最為常見。心臟停搏期:突然意識喪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呼吸斷續(xù),隨即呼吸停止,皮膚蒼白或發(fā)紺,瞳孔散大,二便失禁。生物學死亡期:4-6分鐘發(fā)生不可逆腦損害,隨后數分鐘過渡到生物學死亡。心臟驟停臨床表現:53心臟驟停識別心臟驟停首先觀察患者的反應,觀察皮膚的顏色、有無呼吸運動,可以拍打或搖動患者,并大聲問“你還好嗎?”心臟驟停識別心臟驟停54心肺復蘇(CPR)包括:基礎生命復蘇(BLS)高級生命支持(ACLS)心臟驟停的處理---心肺復蘇CPR

心肺復蘇(CPR)包括:心臟驟停的處理---心肺復蘇CPR

55《2010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急救指南成人生存鏈環(huán)節(jié)包括:1.立即識別心臟驟停并啟動急救系統(tǒng)2.盡早進行心肺復蘇,著重于胸外按壓3.快速除顫4.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5.綜合的心臟驟停后治療《2010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急救指南成56急救指南成人生存鏈環(huán)節(jié)包括:

急救指南成人生存鏈環(huán)節(jié)包括:

57非專業(yè)施救者成人心肺復蘇非專業(yè)施救者成人心肺復蘇58《2010急救指南》按壓速率至少為每分鐘100次(而不再是每分鐘“大約”100次)?成人按壓幅度至少為5厘米;嬰兒和兒童的按壓幅度至少為胸部前后徑的三分之一(嬰兒大約為4厘米,兒童大約為5厘米)。不再使用5厘米的成人范圍,而且為兒童和嬰兒指定的絕對深度較《急救指南》早期版本中指定的深度更深。?保證每次按壓后胸部回彈?盡可能減少胸外按壓的中斷?避免過度通氣《2010急救指南》按壓速率至少為每分鐘100次(而不59醫(yī)務人員基礎生命支持《2010急救指南》中,針對醫(yī)務人員的主要問題及更改如下:由于心臟驟?;颊呖赡軙霈F短時間的癲癇發(fā)作或瀕死喘息,并導致可能的施救者無法分辨,調度員應經過專門培訓以識別心臟驟停的表現,從而提高對心臟驟停的識別能力。調度員應指示未經培訓的非專業(yè)施救者為心臟驟停的成人進行單純胸外按壓心肺復蘇。醫(yī)務人員在檢查反應時,應該快速檢查是否沒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無呼吸或僅僅是喘息)。然后,該人員會啟動急救系統(tǒng)并找到AED(自動體表除顫器),或由其他人員尋找。醫(yī)務人員檢查脈搏的時間不應超過10秒,如果10秒內沒有明確觸摸到脈搏,應開始心肺復蘇并使用AED(如果有的話)。醫(yī)務人員基礎生命支持《2010急救指南》中,針對醫(yī)務人員的60醫(yī)務人員基礎生命支持已從流程中去除“看、聽和感覺”呼吸;進一步強調進行高質量的心肺復蘇;

包括以足夠的速率和幅度進行按壓,保證每次按壓后胸廓回彈,盡可能減少按壓中斷并避免過度通氣;通常不建議在通氣過程中采用環(huán)狀軟骨加壓;施救者應在進行人工呼吸之前開始胸外按壓;順序是C-A-B

而不是A-B-C。通過從30次按壓而不是2次通氣開始心肺復蘇,可以縮短開始第一次按壓的延誤時間。醫(yī)務人員基礎生命支持已從流程中去除“看、聽和感覺”呼吸;61醫(yī)務人員基礎生命支持按壓速率從每分鐘大約100次修改為每分鐘至少100次。按壓幅度略有增加,從以前建議的大約4至5厘米增加到至少約5厘米。

繼續(xù)強調需要縮短從最后一次按壓到給予電擊之間的時間,以及給予電擊到電擊后立即恢復按壓之間的時間。進一步強調通過團隊形式給予心肺復蘇。醫(yī)務人員基礎生命支持按壓速率從每分鐘大約100次修改為每62成人、兒童和嬰兒的關鍵基礎生命支持步驟的總結

內容成人兒童嬰兒

識別無反應(所有年齡) 沒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僅僅是喘息) 不呼吸或僅僅是喘息 對于所有年齡,在10秒鐘內未捫及脈搏(僅限醫(yī)務人員)心肺復蘇 C-A-B 按壓速率 每分鐘至少100次 按壓幅度至少5cm至少1/3前后徑大約5厘米 至少1/3前后徑大約4厘米 胸廓回彈 保證每次按壓后胸廓回彈醫(yī)務人員每2分鐘交換一次按壓職責按壓中斷 盡可能減少胸外按壓中斷盡可能將中斷控制在10秒鐘以內氣道仰頭抬頦法(醫(yī)務人員懷疑有外傷:推舉下頜法)按壓—通氣比率(置入高級氣道之前)30:2(1或2人施救30:2(單人施救)15:1(兩名醫(yī)務人員施救者)通氣:在施救者未經培訓或經過培訓不熟練者)單純胸外按壓使用高級氣道通氣(醫(yī)務人員)每6至8秒鐘一次呼吸(每分鐘8—10次呼吸)與胸外按壓不同步,大約每次呼吸1秒時間,明顯的胸廓隆起。除顫盡可能縮短點擊前后的胸外按壓時間:每次電擊后立即開始心肺復蘇。成人、兒童和嬰兒的關鍵基礎生命支持步驟的總結內容成人兒童嬰63心肺復蘇的基本動作患者的復蘇體位:仰臥于平躺堅實的平面上;頭、頸、軀干保持一線;頭不能高于心臟位置;雙上肢置于軀干兩側。胸外按壓:

1.按壓部位:胸骨下半部兩乳頭之間

2.按壓方法:上升前傾,雙肘關節(jié)伸直,雙臂與患者軀干垂直,雙肩在手正上方,以髖關節(jié)位支點用上半身的重量和腰肌的力量按壓。心肺復蘇的基本動作患者的復蘇體位:仰臥于平躺堅實的平面上;頭64心肺復蘇的基本動作心肺復蘇的基本動作65心肺復蘇的基本動作開放氣道的方法:使舌根和會厭軟骨遠離咽后壁,解除上呼吸道梗阻。1.推薦“仰頭抬頦法”:一手置于患者的前額,用手掌用力后壓。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放在放在“頦骨體”上向上抬。2.醫(yī)務人員、懷疑有外傷用“推舉下頜法”:以雙肘為支撐點,雙手置于患者頭部兩側面部,拇指置于患者口交或下唇部,余指緊握下頜角,雙手抬舉,使下頜向前上移位。心肺復蘇的基本動作心肺復蘇的基本動作開放氣道的方法:使舌根和會厭軟骨遠66開放氣道的方法:仰頭舉頦法推舉下頜法開放氣道的方法:仰頭舉頦法推舉下頜法67除顫(D)除顫(D)建議在發(fā)生有目擊者心搏驟停概率相對較高的公共區(qū)域(例如,機場、賭場、體育場館)推廣AED;

可以考慮為醫(yī)院環(huán)境配備AED以便進行早期除顫(目標是在倒下后不到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