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蓮 應激與心理危機干預2011-6課件_第1頁
程明蓮 應激與心理危機干預2011-6課件_第2頁
程明蓮 應激與心理危機干預2011-6課件_第3頁
程明蓮 應激與心理危機干預2011-6課件_第4頁
程明蓮 應激與心理危機干預2011-6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應激與心理危機干預“應急”——應,應對、措施;急,緊急的、突發(fā)的事件。也即對緊急的、突發(fā)事件的應對?!皯ぁ?/p>

——一些緊急的、突發(fā)的、過量的事件對人們的心理刺激之后,人們所做出的一些情緒和行為反應。為什么要討論這個問題?回顧災難過后留給人們的是什么?案例1×××男,51歲,四川廳級干部5.12期間指揮抗震救災,每天工作近20小時,連續(xù)達20多天。之后,整夜不能入眠,怕聽多種聲音,稍有刺耳聲就出現(xiàn)四肢肌肉驚跳,伴心慌、胸悶、厭食、體重下降、腦子反應遲鈍,情緒低落,不愿說話,不愿與人接觸,腦子里經(jīng)常閃現(xiàn)尸體和血腥的畫面等——創(chuàng)傷后應激心理障礙

案例3某礦發(fā)生嚴重塌方事故,10余人被困井下,經(jīng)過多方努力,救援人員冒著生命危險,爭分奪秒,連續(xù)作戰(zhàn),經(jīng)過十幾個小時的奮戰(zhàn),除兩人因被氣浪嚴重擊傷搶救無效死亡外,其余礦工終于被安全救出。然而,事發(fā)后,有的被救礦工噩夢連連,精神萎靡,不敢再下井。就連參加救援的武警戰(zhàn)士,大多茶飯不香,身體疲憊不能動彈,但腦子里卻依然浮現(xiàn)礦工們那黑糊糊、血淋淋的軀體,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危機事件(災難事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通常在受到重大創(chuàng)傷后6個月內發(fā)生重大創(chuàng)傷后遺癥(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其臨床癥狀有:(1)痛苦的或害怕的經(jīng)驗反復在腦中呈現(xiàn);(2)反復夢見創(chuàng)傷事件的發(fā)生;(3)常仿佛感受到此創(chuàng)傷經(jīng)驗或事件再度經(jīng)歷;(4)當面對類似創(chuàng)傷事件的相關情境會引起強烈的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⑤個人會持續(xù)地避開與創(chuàng)傷有關的刺激或活動;⑥有消沉、沮喪的感覺;⑦處于持續(xù)警覺、緊張或暴躁的狀況。

根據(jù)統(tǒng)計,至少有50%的人口會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67%之幸存者會有持續(xù)的心理困擾,幸存者之長期心理困擾包括:創(chuàng)傷后壓力癥候群、恐慌癥、畏懼癥、焦慮癥、憂郁癥、藥物或物質濫用。---長期精神壓力所引起的身體疾?。焊哐獕盒呐K病糖尿病消化道潰瘍癌癥等一、心理應激(一)心理應激的概念心理學家拉澤魯斯(Lazarus)認為心理應激是個體對外界環(huán)境有害物的威脅、挑戰(zhàn)經(jīng)認知、評價后所產(chǎn)生的生理、心理和行為反應?,F(xiàn)代應激理論將其定義為:應激是個體面臨或覺察(認知、評價)到環(huán)境變化(應激源)對機體有威脅或挑戰(zhàn)時做出的適應性和應對性反應的過程。是機體固有的、具有保護性和適應性功能的防衛(wèi)反應。(---)(2)應激是一種反應是個體對刺激或應激情境所作的應答反應,有積極反應和消極反應。它導致個體各種機能的變化,且個體能夠體驗到這些變化。(3)應激是刺激物與機體相互作用的過程(4)應激過程受個體多種內外因素的影響,認知評價在應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二)生活事件生活事件也叫應激刺激物或應激源。就是我們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是造成心理應激并可能進而損傷軀體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包括:心理、社會、環(huán)境刺激及軀體生理病理變化過程(手術、分娩、患病等)。1、生活事件的分類1)按事件的生物、心理、社會屬性分類(1)軀體性應激源:直接作用于軀體而產(chǎn)生應激反映的刺激物,包括理化因素、生物學因素和疾病因素。(2)心理性應激源:各種心理沖突和挫折導致焦慮、恐懼和抑郁等各種消極情緒。(3)社會性應激源:各種自然災害、惡性事故和社會動蕩例如戰(zhàn)爭、動亂、天災人禍、政治經(jīng)濟制度變革等應激源。---(4)文化性應激源:一個人從熟悉的生活方式、語言環(huán)境和風俗習慣遷移到陌生環(huán)境中所面臨的各種文化沖突和挑戰(zhàn)。---2)按事件的現(xiàn)象學分類(1)工作問題:現(xiàn)代化的工作環(huán)境或工作本身就是應激源,包括長期從事高溫、低溫、噪音、井下等環(huán)境的工作;從事長期遠離人群(遠洋、高山、沙漠),高度消耗體力,威脅生命安全,經(jīng)常改變生活節(jié)律以及單調重復的流水線工作;超出本人實際能力限度的工作;調動、轉崗或離崗。---(2)戀愛、婚姻和家庭問題---(3)人際關系問題(4)經(jīng)濟問題(5)個人健康問題---(6)自我實現(xiàn)和自尊方面的問題:指個人在事業(yè)和學業(yè)上的失敗或挫折,以及涉及案件、被審查被判罰等。(---)(7)喜慶事件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

落;

去留無意,漫觀天外云卷云舒.生活事件致病機制:生活事件本身不是直接的致病因素,生活事件僅是引起疾病的危險因素,親人病故、夫妻離異、遭遇受挫、遭遇歧視等事件,是經(jīng)過大腦的認識評價后引起悲哀、抑郁、孤獨等負性心理體驗,進而導致一系列生理生化及免疫系統(tǒng)的改變。情緒ABC理論:情緒不是某一誘發(fā)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經(jīng)歷了這一事件的主體對這一事件的解釋與評價所引起的。

A←B→CA指誘發(fā)事件B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fā)性事件之后相應而產(chǎn)生的信念,即他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與評價C是指在特定情境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結果ABC理論認為:誘發(fā)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B——人們對誘發(fā)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才是引起人們情緒及行為反應的更直接的起因。6.個人受傷或患病5328.生活條件變化257.結婚5029.個人習慣的改變248.被解雇4730.與上級矛盾239.復婚4531.工作時間或條件的變化2010.退休4532.遷居2011.家庭成員健康變化4433.轉學2012.妊娠4034.消遣娛樂的變化1913.性功能障礙3935宗教活動的變化(遠多于或少于正常).1914.增加新的家庭成員

3936.社會活動的變化1815.業(yè)務上的再調整3937少量負債.1716.經(jīng)濟狀態(tài)的變化3838.睡眠習慣變異1617.好友喪亡3739.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人數(shù)變化1518.改行3640.飲食習慣變異1519.夫妻多次吵架3541.休假1320.中等負債3142.圣誕節(jié)1221.取消贖回抵押品3043.微小的違法行為(如違章穿馬路等)1122.所擔負工作責任方面的變化29(三)應激反應

指個體因為刺激源所致的各種生物、心理、社會、行為方面的變化,常稱為應激的心身反應。應激反應是生命為了生存和發(fā)展所必需的,它是機體適應、保護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激發(fā)應可提高機體的準備狀態(tài),有利于機體的戰(zhàn)斗或逃避;有利于在變動的環(huán)境中維持機體的自穩(wěn)態(tài),增強適應能力。

應激反應的本質——防御性保護性的,以對抗各種強烈刺激的損傷性作用。

但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引起應激性疾病。1、應激的情緒反應(1)焦慮:是人預期將要發(fā)生危險或不良后果的事物時所表現(xiàn)得緊張、恐懼和擔心等情緒狀態(tài)(---)(2)恐懼:是一種企圖擺脫已經(jīng)明確的有特定威脅會受到傷害或生命受威脅的情景時的情緒狀態(tài)。(3)抑郁:表現(xiàn)為悲哀、寂寞、孤獨、喪失感和厭世感等消極情緒狀態(tài),伴有失眠、食欲減退、性欲減退等。(---)(4)憤怒:是與挫折和威脅有關的情緒狀態(tài),由于目標受到阻礙,自尊心受到打擊,為排除阻礙或恢復自尊,??杉て饝嵟?、應激的行為反應(1)逃避與回避。逃避是指已經(jīng)接觸到應激源后而采取的遠離應激源的行為;回避是指事先知道應激源將要出現(xiàn),在未接觸應激源之前就采取行動遠離應激源(2)退化與依賴。退化是當人受到挫折或遭遇應激時,放棄成年人應對方式而使用幼兒時期的方式應對環(huán)境變化或滿足自己的欲望。退化行為必然會伴隨產(chǎn)生依賴心理和行為。(3)敵對與攻擊。敵對是內心有攻擊的欲望。表現(xiàn)出來的是不友好,謾罵,憎恨或羞辱別人;攻擊是在應激刺激下個體以攻擊方式作出反應,攻擊對象可以是人或物,可以針對別人也可以針對自己.二、心理應激障礙的預防及干預措施高危職業(yè)人群:消防、救災、公安、執(zhí)法急診醫(yī)務人員(一)認識、接納自己的情緒正性情緒負性情緒正常情況下,負性情緒有助于人的自我保護和生存。軀體化:手腳發(fā)麻、頭疼惡心、胃痛腹瀉、癌癥等。行為方式:固執(zhí)、退化、自我懲罰、攻擊、利他等抑郁測試0很少或沒有過(少于一天)1偶爾或很少(1~2天)2有時或大約一半的時間(3~4天)3很多時候或所有時候(5~7天)1、以前不會擔心的事情現(xiàn)在開始令我擔心。2、我不想吃東西,胃口很差3、即使有家人和朋友的幫助,我也無法擺脫低落的情緒4、我覺得我沒有別人那么好5、我無法集中注意力去做正在做的事情6、我感到沮喪7、我覺得做每一件事情都很費勁8、我覺得未來一點希望都沒有9、我覺得我的人生很失敗10、我感到害怕11、我晚上睡得很不好12、我過得不快樂13、我的話比平時少了14、我感到寂寞孤獨15、人們對我不友善16、我覺得人生很無趣17、我有時會無緣無故地痛哭18、我感到很悲哀19、我覺得大家都不喜歡我20、我無法開始做一件事各項分數(shù)加起來就是總分,出來的分數(shù)就是你的抑郁值,分數(shù)越高越抑郁。如果你在同一道題上選了兩個答案,以分數(shù)高的那個為準。分數(shù)范圍是0~60分。0~9分,正常10~15分,輕度抑郁16~24分,中度抑郁24分以上,重度抑郁負性情緒的調適方法1、抑郁情緒的調適:情緒宣泄(1)傾訴(2)大聲朗讀(3)沒有內容的大聲喊叫(4)運動、旅游(5)激烈的宣泄2、焦慮情緒的調適:放松法

(1)調息放松法:將“胸呼吸”變成“腹式呼吸”。目標:吸氣持續(xù)四秒鐘,呼氣也持續(xù)四秒鐘。每天兩次,每次4——10分鐘。2、想象放松法通過對一些安寧、舒緩、愉悅的情景的想象以達到身心放松的目的。你要盡量運用你的各種各種感官,觀其形,聽其聲,嗅其味,觸其柔------恰如親臨其境每天5——6分鐘3、張——弛肌肉放松法放松是一種在體力與腦力上使緊張感得以化解的技巧,肌肉放松是一種深度放松。面部放松:怒目圓睜,使眼睛和眼眶肌肉緊張,保持10秒鐘,然后放松;嘴角盡量向后啦,保持10秒鐘,然后放松;牙關緊咬,保持10秒鐘,然后放松;用舌頭抵住上腭,使舌頭緊張,保持10秒鐘,然后放松。頸部肌肉放松:從前、后、左、右四個方向繃緊頸部肌肉,保持10秒鐘,放松。肩部肌肉放松:盡量提升雙肩向上,保持10秒后放松。臂部肌肉放松:握緊拳頭,使雙手及前臂肌肉緊張,保持10秒后放松;側平舉雙臂做擴胸狀,體會臂部的緊張,保持10秒后放松。胸部肌肉放松:使雙肩用力后擴,胸部四周肌肉緊張,保持10秒鐘后放松。背部肌肉放松:使雙肩用力前收,體會背部肌肉緊張,保持10秒后放松。腹部肌肉放松:盡量收腹,好像逃避別人的拳擊,保持10秒后放松。臀部肌肉放松:夾緊臀部肌肉,收緊肛門,保持緊張10秒鐘后放松。腿部肌肉放松:繃緊雙腿,并膝伸直上抬,好像兩膝蓋之間夾著一門硬幣,保持10秒后放松;將雙腳向前繃緊,體會小腿部的緊張,保持10秒后放松;將雙腳向膝蓋方向用力彎曲,保持10秒后放松。腳趾肌肉放松:將腳趾向下彎曲,好像用力抓地,保持10秒后放松;將腳趾盡量向上彎曲,腳與腳踝不動,保持10秒鐘后放松。(二)逐漸接觸,有量控制提高我們內心的警覺(三)集體會晤

(四)學會傾訴,尋找支持,勇敢面對(五)專業(yè)心理輔導1、調息放松法:感受呼吸溫差放松法2、系統(tǒng)脫敏治療所謂系統(tǒng)脫敏法就是循序漸進地消除對焦慮、恐怖情景的敏感的方法。由輕到重將自己暴露于能夠引起你焦慮、恐懼的各種情境中,一旦感受到焦慮,便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