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形成與發(fā)展第1課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形成與發(fā)展1“治”,自水的初始處、基礎、細小處開始,以水的特征為法,進行的修整、疏通,是為治。主要指對社會的管理及其成效?!罢保值臉嬃x,源于用棍棒驅使他人向既定目標前行。主要指以制度為核心的國家支配行為。“治”,自水的初始處、基礎、細小處開始,以水的特征為法,進行2第一單元
政治體制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是國家的產生,國家統(tǒng)治依賴一些列制度的建設,包括建立組織和制定規(guī)則。以權力分配、機構設置和運行為主的政治體制,規(guī)定了國家制度的基本框架。
政治體制是指國家政權的組織和管理形式以及有關國家政治活動的制度。每個國家的政治體制都因其歷史傳承、文化傳統(tǒng)、經濟社會發(fā)展等因素長期演進的變化而不同,具有本國的特色。
第一單元政治體制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3第1課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形成與發(fā)展第1課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形成與發(fā)展4一、先秦時期的政治體制(約前21世紀——前3世紀)
一、先秦時期的政治體制(約前21世紀——前3世紀)
5閱讀教材并指出下列史料,反映了先秦時期
政治體制的哪些內容?“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禮記·禮運》“殷道衰,諸侯或不至。殷復興,諸侯歸之?!?/p>
——《史記》“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春秋·公羊傳》“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
——《禮記·樂記》閱讀教材并指出下列史料,反映了先秦時期
政治體制的哪些內容?6周康王對盂說:“賞賜給你一卣(yǒu)香酒、頭巾、蔽膝、木底鞋、車、馬;賜給你先祖南公的旗幟,用以巡狩,賜給你邦國的官員四名,人眾自馭手至庶人六百五十九人;"賜給你異族的王臣十三名,夷眾一千零五十人,要盡量讓這些人在他們所耕作的土地上努力勞動?!?/p>
——西周《大盂鼎》釋文
康王(姬釗,周武王之孫,距周建國二十多年,在位26年),歷史上有“成康之治”之說,史家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大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陜西郿縣禮村?,F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鼎高101.9厘米,口徑77.8厘米,重153.5千克。銘文291字,記載了周康王在宗周訓誥盂之事。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周康王對盂說:“賞賜給你一卣(yǒu)香酒、頭7探究一:“夏商西周時期是中華早期政治體制的形成時期,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回答:先秦時期政治體制有哪些特點?”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探究一:“夏商西周時期是中華早期政治體制的形成時期,根據材料8“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薄墩撜Z·季氏篇》結合史料分析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原因和影響。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9二、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建立(前3世紀晚期)
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二、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建立(前3世紀晚期)
統(tǒng)編版《政治10(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其議帝號。”制曰:“朕聞太古有號毋謚,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謚。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謚法。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笔蓟氏缕渥h于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tǒng),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置諸侯不便?!笔蓟试唬骸疤煜鹿部鄳?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jiān)。
——摘編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閱讀教材并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此則材料反映了秦朝哪些政治體制?并簡要概括其內容。
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今11奉常郎中令衛(wèi)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內史少府九卿皇帝太尉(軍事)丞相(政事)御史大夫(監(jiān)察)三公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奉常郎中令衛(wèi)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內史少府九卿皇12郡(地方最高統(tǒng)治機構)郡守(最高長官)郡丞(行政、刑獄)郡尉(軍事、治安)縣縣令(最高長官)縣丞(行政、刑獄)縣尉(軍事、治安)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郡(地方最高統(tǒng)治機構)郡守(最高長官)郡丞(行政、刑獄)郡尉13西到隴西東到東海北至長城南到南海人口達2000萬睡虎地秦墓竹簡,1975年出土湖北省云夢縣睡虎地秦墓,寫于戰(zhàn)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共1155枚,殘片80枚,載法條六百條。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西到隴西東到東海北至長城南到南海人口達2000萬睡虎地秦墓竹14三、兩漢至明清時期政治體制的演變
(前3世紀晚期——19世紀中期)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三、兩漢至明清時期政治體制的演變
(前3世紀晚期——19世紀15……其所置中書之名,因漢武帝游宴后庭,始以宦者典事尚書,謂之中書謁者,置令、仆射。元帝時,令弘恭,仆射石顯,秉勢用事,權傾內外。
──[唐]杜佑《通典》卷二一《職官》秦變周法,天下之事皆決丞相府。置尚書于禁中,有令、丞,掌通章奏而已,漢初因之。武、宣之后,稍以委任。及光武親總吏職,天下事皆上尚書,與人主參決,乃下三府④。尚書令為端揆⑤之官,魏晉以來其任尤重。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一《尚書省》漢武帝建立中朝反映了君主解決與相權矛盾的歷史趨向是什么?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其所置中書之名,因漢武帝游宴后庭,始以宦者典事尚書,謂之16史料:(尚書省)……掌統(tǒng)理六官,綱紀庶務,以貳令之職。(門下省)……給事中掌陪侍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審定,則先讀而署之,以駁正違失?!ㄖ袝。崛苏剖谭钸M奏,參議表章。凡詔旨敕制,及璽書冊命,皆按典故起草進畫。既下,則署而行之。──[五代后晉]劉昫《舊唐書》卷四三《職官志》
唐代三省六部制是怎樣分工的?中央機構處理正事的運轉程序是怎樣的?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有何影響?”。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史料:(尚書省)……掌統(tǒng)理六官,綱紀庶務,以貳令之職。統(tǒng)編版17皇帝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掌管官員任免考核掌管全國土地財政掌管祭祀教育考試掌管軍事掌管司法掌管土木建筑交通唐三省六部制①既互相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②相權一分為三,避免權臣獨攬大權,有利于加強皇權。起草詔令封駁審議負責執(zhí)行相權削弱皇權加強標志著中國古代官僚體制的成熟,對后世的國家體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皇帝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掌管官員任免考18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師、三公不常置,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尚書、門下并列于外,又別置中書禁中,是為政事堂,與樞密對掌大政。天下財賦,內庭諸司,中外管庫,悉隸三司。
──[元]脫脫等《宋史》卷一六一《職官志》“中書令一員……世祖以太子兼之;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立皇太子,行中書令。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以皇太子領中書令。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復以皇太子行中書令”。
——《元史·百官志》
宋元時期的宰相制度的有何特點?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師、三公不常置,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尚19“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
皆不鑒秦設相之患,相從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國君者,其故在擅專威福?!?/p>
——黃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語材料中明初對丞相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對中樞體制采取了哪些措施?“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兩路,以內閣在太和門外,保直者多,慮漏泄事機,始設軍需房于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于宣召。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趙翼《檐曝雜記》怎樣認識軍機處的作用?明清兩代中樞機構內閣和軍機處的共同特點是什么?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鑒秦設相之患,相從而命之,20
中樞權力體系的調整:——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1、秦朝: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2、漢代:武帝建立“中朝”,削弱相權;東漢時形成尚書臺,取代三公權力
3、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4、隋唐:三省六部制(中樞權力機構定型)
5、北宋:二府三司制(再次分割相權)
6、元朝:設中書省,實行一省制中樞體制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中樞權力體系的調整:——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1、秦朝:21目錄第三章
兩千年三循環(huán)——行政區(qū)劃與地方行政組織層級的增減第一節(jié)
從郡縣兩級制向州郡縣三級制的轉化
第二節(jié)
從州縣二級制向道(路)州縣三級制的轉化)第三節(jié)
從省路府州多級制向省縣兩級制的簡化
——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
漢朝至清前期中國古代地方行政體制的基本內容是什么?有何特點?
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
22從郡縣兩級制向州郡縣三級制的轉化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歷時800年)
秦漢時期:郡——縣兩級制秦:郡—郡守、郡丞、郡尉
縣—縣令(長)、縣丞、縣尉漢:漢承秦制,有所損益。郡設太守、分曹理事
州—郡—縣魏晉南北朝:州——郡——縣三級制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從郡縣兩級制向州郡縣三級制的轉化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23從州縣二級制向道(路)州縣三級制的轉化(隋唐五代宋遼金時期,歷時約700年)
隋代及唐前期:州(郡)——縣兩級制
隋:廢郡,以州統(tǒng)縣州——縣
唐后期及宋遼金:道(路)——州——縣三級制
唐:道(監(jiān)察區(qū)),兼并役使州縣,藩鎮(zhèn)割據道——州——縣
宋:改道為路,府(軍事改為行政)路—府——縣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從州縣二級制向道(路)州縣三級制的轉化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24從省路府州多級制向省縣兩級制的簡化
(元明清時期,歷時570年)
元代:多級復合制省——路——府——州——縣
明清:對政區(qū)層級的簡化
省——府(直隸州)——縣(州)明:(中書省權力)布政使
按察使
都指揮使
巡撫、巡按
清:清承明制
巡撫(一省長官);總督(管數省軍政)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從省路府州多級制向省縣兩級制的簡化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25
各地財賦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財賦解運京師上供朝廷,少部分則與各省留用,其中中央與地方財賦分割比例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權和人事權方面又表現得無甚作為,可以說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選用主要由中書省和吏部負責,通常,從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擬注”,中書省參知政事等審核,每月舉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書省“自除”。二品以上則“選自特旨”,由皇帝根據需要選拔?!谲娛路矫妫惺∈窃胤街T官府中唯一握有較大軍權的機構,但調動行省所屬軍隊的批準權,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號令行事?!幾在w軍英《論元代行省制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究二:元朝實行的行省制度與郡縣制有何區(qū)別?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各地財賦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財賦解運京師上供26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層政區(qū)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統(tǒng)縣政區(qū)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隸州/州府、直隸州縣級政區(qū)縣縣縣縣縣縣州、縣摘自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探究三:概括指出中國古代中央行政中樞體制與地方行政體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層政區(qū)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統(tǒng)27課后作業(yè)
完成下列問題的探究(1)查閱資料,結合本課內容,概括秦至清前期中樞權力機構演變的過程及特點。(2)中國古代自秦漢以后地方行政體制組織層級的變化是怎樣的?其歷史作用是什么?參考書目:周振鶴著《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課后作業(yè)
完成下列問題的探究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28第1課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形成與發(fā)展第1課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形成與發(fā)展29“治”,自水的初始處、基礎、細小處開始,以水的特征為法,進行的修整、疏通,是為治。主要指對社會的管理及其成效?!罢保值臉嬃x,源于用棍棒驅使他人向既定目標前行。主要指以制度為核心的國家支配行為。“治”,自水的初始處、基礎、細小處開始,以水的特征為法,進行30第一單元
政治體制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是國家的產生,國家統(tǒng)治依賴一些列制度的建設,包括建立組織和制定規(guī)則。以權力分配、機構設置和運行為主的政治體制,規(guī)定了國家制度的基本框架。
政治體制是指國家政權的組織和管理形式以及有關國家政治活動的制度。每個國家的政治體制都因其歷史傳承、文化傳統(tǒng)、經濟社會發(fā)展等因素長期演進的變化而不同,具有本國的特色。
第一單元政治體制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31第1課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形成與發(fā)展第1課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形成與發(fā)展32一、先秦時期的政治體制(約前21世紀——前3世紀)
一、先秦時期的政治體制(約前21世紀——前3世紀)
33閱讀教材并指出下列史料,反映了先秦時期
政治體制的哪些內容?“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禮記·禮運》“殷道衰,諸侯或不至。殷復興,諸侯歸之?!?/p>
——《史記》“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薄洞呵铩す騻鳌贰皹吩谧趶R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p>
——《禮記·樂記》閱讀教材并指出下列史料,反映了先秦時期
政治體制的哪些內容?34周康王對盂說:“賞賜給你一卣(yǒu)香酒、頭巾、蔽膝、木底鞋、車、馬;賜給你先祖南公的旗幟,用以巡狩,賜給你邦國的官員四名,人眾自馭手至庶人六百五十九人;"賜給你異族的王臣十三名,夷眾一千零五十人,要盡量讓這些人在他們所耕作的土地上努力勞動?!?/p>
——西周《大盂鼎》釋文
康王(姬釗,周武王之孫,距周建國二十多年,在位26年),歷史上有“成康之治”之說,史家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大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陜西郿縣禮村。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鼎高101.9厘米,口徑77.8厘米,重153.5千克。銘文291字,記載了周康王在宗周訓誥盂之事。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周康王對盂說:“賞賜給你一卣(yǒu)香酒、頭35探究一:“夏商西周時期是中華早期政治體制的形成時期,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回答:先秦時期政治體制有哪些特點?”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探究一:“夏商西周時期是中華早期政治體制的形成時期,根據材料36“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薄墩撜Z·季氏篇》結合史料分析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原因和影響。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37二、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建立(前3世紀晚期)
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二、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建立(前3世紀晚期)
統(tǒng)編版《政治38(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其議帝號?!敝圃唬骸半蘼勌庞刑栁阒u,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謚。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謚法。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始皇下其議于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tǒng),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置諸侯不便?!笔蓟试唬骸疤煜鹿部鄳?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狈痔煜乱詾槿ぃぶ檬?、尉、監(jiān)。
——摘編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閱讀教材并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此則材料反映了秦朝哪些政治體制?并簡要概括其內容。
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今39奉常郎中令衛(wèi)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內史少府九卿皇帝太尉(軍事)丞相(政事)御史大夫(監(jiān)察)三公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奉常郎中令衛(wèi)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內史少府九卿皇40郡(地方最高統(tǒng)治機構)郡守(最高長官)郡丞(行政、刑獄)郡尉(軍事、治安)縣縣令(最高長官)縣丞(行政、刑獄)縣尉(軍事、治安)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郡(地方最高統(tǒng)治機構)郡守(最高長官)郡丞(行政、刑獄)郡尉41西到隴西東到東海北至長城南到南海人口達2000萬睡虎地秦墓竹簡,1975年出土湖北省云夢縣睡虎地秦墓,寫于戰(zhàn)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共1155枚,殘片80枚,載法條六百條。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西到隴西東到東海北至長城南到南海人口達2000萬睡虎地秦墓竹42三、兩漢至明清時期政治體制的演變
(前3世紀晚期——19世紀中期)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三、兩漢至明清時期政治體制的演變
(前3世紀晚期——19世紀43……其所置中書之名,因漢武帝游宴后庭,始以宦者典事尚書,謂之中書謁者,置令、仆射。元帝時,令弘恭,仆射石顯,秉勢用事,權傾內外。
──[唐]杜佑《通典》卷二一《職官》秦變周法,天下之事皆決丞相府。置尚書于禁中,有令、丞,掌通章奏而已,漢初因之。武、宣之后,稍以委任。及光武親總吏職,天下事皆上尚書,與人主參決,乃下三府④。尚書令為端揆⑤之官,魏晉以來其任尤重。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一《尚書省》漢武帝建立中朝反映了君主解決與相權矛盾的歷史趨向是什么?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其所置中書之名,因漢武帝游宴后庭,始以宦者典事尚書,謂之44史料:(尚書?。平y(tǒng)理六官,綱紀庶務,以貳令之職。(門下?。o事中掌陪侍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審定,則先讀而署之,以駁正違失?!ㄖ袝。崛苏剖谭钸M奏,參議表章。凡詔旨敕制,及璽書冊命,皆按典故起草進畫。既下,則署而行之。──[五代后晉]劉昫《舊唐書》卷四三《職官志》
唐代三省六部制是怎樣分工的?中央機構處理正事的運轉程序是怎樣的?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有何影響?”。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史料:(尚書省)……掌統(tǒng)理六官,綱紀庶務,以貳令之職。統(tǒng)編版45皇帝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掌管官員任免考核掌管全國土地財政掌管祭祀教育考試掌管軍事掌管司法掌管土木建筑交通唐三省六部制①既互相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②相權一分為三,避免權臣獨攬大權,有利于加強皇權。起草詔令封駁審議負責執(zhí)行相權削弱皇權加強標志著中國古代官僚體制的成熟,對后世的國家體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皇帝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掌管官員任免考46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師、三公不常置,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尚書、門下并列于外,又別置中書禁中,是為政事堂,與樞密對掌大政。天下財賦,內庭諸司,中外管庫,悉隸三司。
──[元]脫脫等《宋史》卷一六一《職官志》“中書令一員……世祖以太子兼之;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立皇太子,行中書令。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以皇太子領中書令。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復以皇太子行中書令”。
——《元史·百官志》
宋元時期的宰相制度的有何特點?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師、三公不常置,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尚47“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
皆不鑒秦設相之患,相從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國君者,其故在擅專威福?!?/p>
——黃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語材料中明初對丞相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對中樞體制采取了哪些措施?“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兩路,以內閣在太和門外,保直者多,慮漏泄事機,始設軍需房于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于宣召。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p>
——趙翼《檐曝雜記》怎樣認識軍機處的作用?明清兩代中樞機構內閣和軍機處的共同特點是什么?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鑒秦設相之患,相從而命之,48
中樞權力體系的調整:——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1、秦朝: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2、漢代:武帝建立“中朝”,削弱相權;東漢時形成尚書臺,取代三公權力
3、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4、隋唐:三省六部制(中樞權力機構定型)
5、北宋:二府三司制(再次分割相權)
6、元朝:設中書省,實行一省制中樞體制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中樞權力體系的調整:——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1、秦朝:49目錄第三章
兩千年三循環(huán)——行政區(qū)劃與地方行政組織層級的增減第一節(jié)
從郡縣兩級制向州郡縣三級制的轉化
第二節(jié)
從州縣二級制向道(路)州縣三級制的轉化)第三節(jié)
從省路府州多級制向省縣兩級制的簡化
——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
漢朝至清前期中國古代地方行政體制的基本內容是什么?有何特點?
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
50從郡縣兩級制向州郡縣三級制的轉化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歷時800年)
秦漢時期:郡——縣兩級制秦:郡—郡守、郡丞、郡尉
縣—縣令(長)、縣丞、縣尉漢:漢承秦制,有所損益??ぴO太守、分曹理事
州—郡—縣魏晉南北朝:州——郡——縣三級制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課件1從郡縣兩級制向州郡縣三級制的轉化統(tǒng)編版《政治體制》教學51從州縣二級制向道(路)州縣三級制的轉化(隋唐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門窗店合作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國液位控制計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海產品包裝袋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售房合同和定金合同范本
- 直播免責合同范本
- 2025年02月貴州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公開招聘25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臨時網絡編輯合同
- 史密斯深蹲架腿部塑形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車用柴油企業(yè)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中藥鎮(zhèn)靜催眠針劑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飛科電器公司盈利能力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7800字論文)》
- 零星維修工程項目施工方案1
- 楚辭離騷的原文全文完整注音版、拼音版標準翻譯譯文及注釋
- 湖北省荊州市2024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數學試題【附答案】
- 刑事訴訟法課件
- 肩袖損傷病例討論
- 《ISO 41001-2018 設施管理- 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專業(yè)讀與應用指導材料之2:“4 組織環(huán)境-4.2 理解相關方的需要和期望”
- 2024年中國凍蝦仁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DB13(J)-T 8543-2023 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節(jié)能72%)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真題及答案
- 某港口碼頭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