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的《李將軍列傳》導學案及答案 (蘇教版高二選修)_第1頁
2023年最新的《李將軍列傳》導學案及答案 (蘇教版高二選修)_第2頁
2023年最新的《李將軍列傳》導學案及答案 (蘇教版高二選修)_第3頁
2023年最新的《李將軍列傳》導學案及答案 (蘇教版高二選修)_第4頁
2023年最新的《李將軍列傳》導學案及答案 (蘇教版高二選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023年最新的《李將軍列傳》導學案及答案(蘇教版高二選修)

文檔大全>:《李將軍列傳》導學案及答案(蘇教版高二選修)

《李將軍列傳》導學案及答案(蘇教版高二選修)

教學設想:

選修教材的學習,旨在增加閱讀,提升素養(yǎng)。本文的教學以指導學生閱讀的方式來處理教材。本文可以在學生預習后總結提取文言知識,再整體理解翻譯,最后在全文理通的情況下做問題探討。

學習目標:

1、能夠流暢地朗讀出課文。

2、積累文言知識;體會并學習本文人物描寫的素材采集。

3、了解《史記》“貴乎真〞的史家傳統(tǒng)。

4、了解李廣,并探討李廣的個性缺陷及人生悲劇的原因。

課時安排:2教時

第1教時

要點:了解有關內容,流暢朗讀,積累文言知識

學習過程:

一、知識鏈接

《李將軍列傳》是《史記》中久享盛譽的名作。作者以贊頌的激情、錯綜變化的筆法,多層次地描繪了李廣傳奇的、悲劇的一生,塑造出一個卓立千古,彪炳萬世的英雄形象。

在后來的文學作品里,常常出現李廣的形象:“莫嫌舊日云中守,猶堪一戰(zhàn)取功勛。〞〔王維《老將行》,慨嘆李廣之不遇〕“君不見沙場爭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高適《燕歌行》,思念保護士卒的李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思念李廣〕“貳師骨恨千夫壯,李廣魂飛一劍長。〞〔沈彬《塞下三首》〕

本篇列傳圍繞著精于騎射,勇敢作戰(zhàn);熱愛士卒,不貪錢財;為人簡易,號令不繁三個特點,刻畫了李廣這樣一個作者理想的一代名將的英雄形象,而對李廣的坎坷一生,尤其是對他以及他整個家庭的悲劇結局,表現了無限的惋惜與同情,對漢代皇帝用人制度進行了有力的批判。同時,作者在李廣坎坷悲慘的一生際遇中,也寄寓了自己的滿腔悲憤與辛酸。明代茅坤說:“李將軍于漢,為最名將,而卒無功,故太史公竭力摹寫淋漓,悲咽可涕。〞〔《史記鈔》〕。

二、檢查預習

1、給以下加線字注音:

上山陳贖為庶人中石沒鏃驃騎將軍元狩四年慍怒

持糒醪遺廣食其悛悛如鄙人下自成蹊睨其旁訥口少言

以為李廣老,數奇自剄廣從弟李蔡廣詳死秩八百石

2、寫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見廣,以為誘騎,皆驚,上山陳〔〕

〔2〕行十余里,廣詳死〔〕

〔3〕南絕幕,遇前將軍、右將軍〔〕

〔4〕封書與廣之莫府〔〕

3、解釋以下句中加點的字詞。

〔1〕廣家世世受射〔〕

〔2〕有所沖陷折關及格猛獸〔〕

〔3〕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

〔4〕廣暫騰而上胡兒馬〔〕

〔5〕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6〕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

〔7〕專以射為戲,竟死〔〕

〔8〕廣數自請行〔〕

〔9〕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

〔10〕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

〔11〕南絕幕,遇前將軍、右將軍〔〕

〔12〕大將軍使長史持糒醪遺廣〔〕

〔13〕因問廣、食其失道狀〔〕

〔14〕遂引刀自剄〔〕

〔15〕其李將軍之謂也〔〕

〔16〕其將兵數困辱〔〕

〔17〕廣從弟李蔡〔〕

〔18〕余睹李將軍恂恂如鄙人〔〕〔〕

〔19〕急責廣之幕府對簿〔〕

〔20〕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二、朗讀并翻譯文句

〔1〕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2〕廣乃遂從百騎馳往三人。

〔3〕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

〔4〕解鞍,令士皆縱馬臥。

〔5〕匈奴兵多,破敗廣軍,生得廣。

〔6〕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十里,付得其余軍,因引而入塞。

〔7〕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8〕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

〔9〕廣訥口少言,與人居那么畫地為軍陳,射狹闊以飲。

〔10〕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

〔11〕用此,其將兵數困辱,其射猛獸亦為所傷云。

〔12〕且臣結發(fā)而與匈奴戰(zhàn),今乃一得單于,臣愿居前,先死單于。

〔13〕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甚慍怒而就部,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

〔14〕其李將軍之謂也?

〔15〕余睹李將軍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辭。

〔1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四、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熟悉文意,初步了解李將軍形象。

第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研習文本,分析探討

思考以下問題,再和同學交流,準備班級發(fā)言

1、本文在材料選擇上,有怎樣的取向標準?重點表達了哪幾件事?

2、李廣具有怎樣的個性特點,又有哪些個性缺點?

3、分析本文幾處細節(jié)描寫及作用。

4、在司馬遷看來,李廣一生悲劇的原因是什么?

5、結合我們已經學過的文章,舉例說說《史記》的“實錄〞精神。

二、當堂檢測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題。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貴人從廣勒習兵擊匈奴。中貴人將騎數十縱,見匈奴三人,與戰(zhàn)。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雕者也。〞廣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三人亡馬步行,行數十里。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縛之上馬,望匈奴有數千騎,見廣,以為誘騎,皆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于是胡騎遂不敢擊。有白馬將出護其兵,李廣上馬與十余騎奔射殺胡白馬將,而復還至其騎中,解鞍,令士皆縱馬臥。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夜半時,胡兵亦以為漢有伏軍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廣乃歸其大軍。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

1、以下各句中有關詞解釋有誤的一項為哪一項〔〕

A.中貴人將騎數十縱將:帶著

B.殺其二人,生得一人生:活捉

C.吾去大軍數十里去:距離、離開

D.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從:跟從

2、以下各句加線的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①是必射雕者也②是時會暮

B.①未到匈奴陳二里所②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

C.①殺其二人,生得一人②李廣乃歸其大軍

D.①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②大軍不知廣所之

3、以下兩組句子中加線詞的意義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①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③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

②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盡〞④今如此以百騎走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4、以下句子中,“會〞的用法與“會遭此禍〞的“會〞相同的一組是〔〕

①遷客騷人,多會于此②會天大雨③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④會征促織⑤會不相從許⑥俱會大道口⑦會其怒

A.①④⑥B.②⑤⑥⑦C.①③⑤D.②④⑦

5、以下句式與“胡兵亦以為漢有伏軍于旁〞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

A.石之鏗然有聲者B.磔磔云霄間

C.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D.古之人不余欺也

6、以下表達不符合文意的一項為哪一項〔〕

A.宦官帶著幾十名騎兵,縱馬馳騁,遇到三個匈奴人,就與他們交戰(zhàn),三個匈奴人回身放箭,射傷了宦官,幾乎殺光了他的那些騎兵。

B.那三個人屬于匈奴的偵察兵,因為出來射雕而與漢軍巧遇了,但他們的身份還是被李廣識別了。

C.李廣看到少量的匈奴騎兵應當要想到可能有大量的騎兵離得不遠,但他還是不多考慮,以至后來差點出事,這也反映他侍勇輕敵的個性。

D.漢軍常常設伏兵攻擊匈奴,因而這次他們也誤解漢軍用誘騎迷惑他們上鉤,又想趁夜偷襲他們,所以匈奴就領兵撤離了。

7、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是必射雕者也。

〔2〕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

〔3〕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4〕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

【課后作業(yè)】

1.整理本文文言知識點

2.完成練習題,預習新課

【課后反思】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一、2.陳同陣;詳同佯;幕通漠;莫同幕

3.傳授;搏斗;往;突然;何況;沒入;終了;屢次;暗地;辭別;渡過;送給;迷失方向;于是;大概;屢次;堂兄弟;誠懇的樣子;聽審受質;比喻。

二、1.可惜啊,你沒有遇上好時機!假設你在高祖時,封個萬戶侯是不在話下的。

2.李廣于是就帶著百余人馬奔向那三個敵人。

3.大軍不知道李廣到何處去,所以沒有接應。

4.解下馬鞍,令士兵都把馬匹放開,各自就地躺下。

5.匈奴的兵馬很多,打敗了李廣的軍隊,活捉了李廣。

6.李廣突然騰躍上湖人的馬匹,順勢推掉胡人,取其弓箭,八大馬匹向南奔馳了數十里,又跟上了大部隊,于是帶著部隊進入雁門關。

7.現在的將軍還不得夜里通過,何況是舊將軍呢?

8.李廣很廉潔,得到賞賜就分給他的部下,飲食也跟他的部下共同享用。

9.李廣說話遲鈍,很少講話,平常與人閑居時,就畫地為軍陣,比射箭遠近為戲,不勝的罰酒。

10.寬松而不可苛,部下因此愛戴他,樂意被他調遣。

11.因此,他帶兵打仗屢次被敵人困住受辱,射虎也被虎撲傷。

12.現在才首次得以直面單于,我愿意在部隊前面,領先跟單于決一死戰(zhàn)。

13.李廣沒有辭別大將軍而離開,心情很郁悶到達指定的軍部,帶兵與右將軍食其合并從東道出發(fā)。

14.這大概就是說李將軍這樣的人吧?

15.我看李將軍非常誠懇就像個鄉(xiāng)里人,口不善言辭。

16.桃李樹不會說話,但它的下面被踩成了小路

第二課時

一、1.第一問:抓住主要特點,突出人物形象。第二問:第一件事是追捕射雕人,突然遇敵,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他沉著自假設,指揮戰(zhàn)士佯裝“誘騎〞,使敵方上當受騙,終于化險為夷,平安回師,表現出他的臨危不懼和沉著機智,寫作角度重在“智慧〞上;第二件事是受傷被俘,在押送途中,他乘敵不備,飛身奪馬,且戰(zhàn)且逃,最后脫險而歸,表現出他的善抓時機,勇脫困境,寫作角度重在“英勇〞上;第三件事是跟從衛(wèi)青在圍剿單于的戰(zhàn)斗中失道而被指責,李廣承當全部責任,不愿接受審訊而引刀自剄,寫作角度重在“剛烈〞上。

2.除了“智慧〞、“英勇〞、“剛烈〞的個性特點外,還有:擅長射箭,愛好單調,口訥少言,廉潔奉公,身先士卒,愛兵如子,寬緩不苛。文中有件事就專門寫了他的缺點,殺霸陵尉的事情也表現出他的心胸狹窄,公報私仇,容不得一點欺侮的報復心。

3.第一個是:“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第二個是:“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終廣之身,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無余財,終不言家產事?!瓘V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

作用:〔一〕通過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形象,表現人物高尚的品格和高潔的人格?!捕嘲抵袨橐院蟀l(fā)生的事做交代:第一個細節(jié)表現出李廣力大勇猛,危急情況時的超常潛力,為后文寫李廣年老猶請兵作戰(zhàn)提拱了可能;李廣射虎,即表現出他有恃勇無畏的英勇豪氣,又表現出他為鄉(xiāng)鄰除害的英雄俠義,為李廣死后,“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埋下伏筆。第二個細節(jié)的描寫,還暗中補充李廣的部下愛戴他的原因,以及可以讓讀者想像的李廣死后一軍皆哭的悲壯場面。

4.漢王朝用人唯私、排擠迫害有才能的人的用人政策,是李廣悲劇形成的直接、客觀的原因。文中衛(wèi)青的私心,武帝的陰誡以及功績由自己包攬,失敗找他人頂替的衛(wèi)將軍的心態(tài),直接揭示了原因。李廣自身的性格缺陷是造成其悲劇的重要的主觀原因,其中口吶少言就是重要的一個方面,“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廣未對〞關鍵的時刻,李廣不會講道理,到后來以至承當全部責任而選擇自刎。

5.《高祖本紀》中的劉邦“紿為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的欺詐,本文中李廣的報復,衛(wèi)青的用私,武帝的陰誡都不是什么光榮事,司馬遷不憑自己的情感舍棄,而是照實而錄,這表現出史家“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高祖本紀》中的劉邦“紿為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的欺詐,本文中李廣的報復,衛(wèi)青的用私,武帝的陰誡都不是什么光榮事,司馬遷不憑自己的情感舍棄,而是照實而錄,這表現出史家“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

二1.D接應2.A3.D4.D5.B6.B

7.〔1〕譯文:這幾個人一定是匈奴中善于射雕的人。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