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修辭講義 2_第1頁
標點、修辭講義 2_第2頁
標點、修辭講義 2_第3頁
標點、修辭講義 2_第4頁
標點、修辭講義 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康子安【課前導(dǎo)讀】標點符號趣味題集錦如何點,是大有講究的,今天我為大家搜集了幾道標點符號趣味題,期望同學(xué)們了解標點符號具有表意的重要作用,提高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1.古時候,有個秀才要招收學(xué)生,他對窮人子弟不收費,對富豪子弟卻要很多報酬。他出了一則告示,在說明索取報酬的地方這樣寫道:“無米面也可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無銀錢也可”窮人子弟來,他是一種讀法;富人子弟來,他又是一種讀法。同學(xué)們,你們能用不同的標點法,指出它的這兩種讀法和不同意思嗎?2.從前,有一個飯店老板,替一位客人包飯,寫了一個契約:“沒有雞鴨也可以沒有魚肉也可以青菜豆腐不可少?!辈涣?,客人出了很多錢,天天吃的是青菜豆腐,既沒有雞魚,也沒有鴨、肉。客人對老板說:“你怎么不守約??!”老板回答說:“我怎么不守約呢?”于是,雙方就爭論起來。同學(xué)們,你們能用標點來表明他們各自的理由嗎?3.據(jù)說,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開過這樣一個玩笑。新春佳節(jié)的時候,祝枝山路過一戶富人家的門前,見到朱漆的大門上貼著一張紅紙。他想了想,就叫人拿來筆墨,在上面寫了十二個大字:“今年真好晦氣全無財帛進門?!蹦羌抑魅顺鰜硪豢?,念道……頓時臉色鐵青。他想這不分明是觸我的霉頭嗎?于是,他要就動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卻對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說:“我明明寫的是好話,你自己看不懂嘛!”說完,他就用筆點了幾下,便成為……那主人見了,不禁轉(zhuǎn)怒為喜,連聲稱好。同學(xué)們,你知道,他們分別怎么點讀的?4.一位潦倒書生,到友人家中作客。剛巧連日下大雨,書生在友人家住上好幾天。其友人想趕他走,就寫了一張字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條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睍春?,腦筋一轉(zhuǎn),在字條上加工,使之變成另一層意思,其友人見狀,便無可奈何讓書生繼續(xù)住下去。那另一層意思是什么?試用標點標出。5.雨果是法國十九世紀的大文豪,當他寫完《悲慘世界》后,把稿子寄給出版商。過了頗長的時間,雨果仍不見其書出版,便寄了一封信給出版商,內(nèi)容是﹕“?”出版商隨即回復(fù),內(nèi)容是﹕“﹗”不久,這巨著面世了。這兩封由標點符號寫成的信,是世上最短的信,亦是作者和出版商心有靈犀的表現(xiàn)?!??”“!”各表示什么意思?一、基本用法:掌握逗號、句號、頓號、問號、感嘆號、冒號、引號、省略號、書名號和分號這十種標點符號?,F(xiàn)將這十種標點符號的用法作如下介紹:(一)逗號[用,表示]用來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占一格,點在格的左下方。例: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二)句號[用。表示]表示一句話說完之后的停頓。它一般用在陳述句和不帶明顯的命令口氣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點在格的左下方。例1:劉胡蘭是一位聞名全國的女英雄。例2:請遞給我一杯水。(祈使句)(三)頓號[用、表示]表示句子中并列詞語之間較小的停頓,占一格,點在格的左下方。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較小的停頓用頓號,而較長的停頓用逗號,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停頓的長短。例:總攻開始了,軍號聲、槍聲、炮聲、喊殺聲,立刻混成一片,震動著山谷。(四)問號[用?表示]表示一句問話完了之后的停頓,用問號,問號占一格,點在格的中間。不論是疑句,還是設(shè)問、反問,當問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問號表示停頓。例:①你叫什么名字?(疑問)②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反問)③是誰創(chuàng)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的勞動群眾。(設(shè)問)(五)感嘆號[用!表示]表示感情強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頓,用感嘆號。感嘆號一般用在感嘆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點在格的中間。凡是感情色彩比較濃的句子,諸如喜愛、贊美、悲傷、懷念、請求、命令、憤怒、驚訝等,在一句話說完后,應(yīng)該用感嘆號表示停頓。例:①您就讓我再試一試吧?。ㄕ埱螅谖业摹靶∵溥洹倍嗫蓯郯。。ㄏ矏郏凼裁?,“迷糊”也考了一百分?。@奇)④你們坐在敵人只要一發(fā)炮彈就能送你們升天的地方,還在忙什么別的事!亂彈琴?。鈶崳菟琢宋乙谎?,說:“別動!”(命令)(六)冒號[用:表示]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總結(jié)之后的停頓,占一格,點在格的左下方。由于冒號主要有以下用途:(1)冒號用于引述語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說的話或引用別人的話。例: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冒號用于提示語或總結(jié)語之后,表示后面還有話說。例: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裝、布匹、文具、食品……(3)冒號還用于書信的稱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例1、敬愛的解放軍叔叔:2、顏黎民君:(4)用在解釋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釋說明的作用。例:不過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jié)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yōu)點。(5)用在總提與分述之間,使兩者眉目清楚。例:我決心做到以下幾點:一、每天按時做好作業(yè);二、看一些兒童讀物……(6)用在動詞謂語和較長的賓語之間,便于閱讀理解。例:我知道:越是在艱苦的時候,戰(zhàn)士們越關(guān)心自己的領(lǐng)導(dǎo)。(七)引號:引號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為雙引號[用“”表示]和單引號[‘’]兩種。一般說,單獨使用引號用雙引號,而引用的話中還需要用引號時,外面用雙引號,里面用單引號。例:趙大叔拍了拍牛頭說:“累不累,‘獨角龍’?”小學(xué)階段引號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三種:(1)引用別人的話或者表示直接說出來的話。例:我要牢記毛主席的話:“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保?)需要標出的成語、諺語、俗語或表示聲響的詞語,專用詞語,具有特殊意義的詞語。例1、俗語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北風(fēng)“呼呼”地吹個不停。3、大興安嶺這個“嶺”字,可跟秦嶺的“嶺”字大不一樣。(3)表示諷刺的意味或反語。例1、他嘲笑著說:“你的手太‘巧’了!”2、這就是鼓吹資產(chǎn)階段自由化的精英們所謂的“民主”。(4)要注意的是:在寫一個人的直接語言時,在提示語后面,除引語部分用引號外,還要加上另一種標點,表示這句話是誰說的。引號與其他標點連用有以下三種:①第一種:提示語在前,提示語后面用冒號。如:小李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②第二種:提示語在中間,提示語后用逗號。如:“你知道嗎?”桑娜說,“咱們鄰居西蒙死了?!雹鄣谌N:提示語在后,提示語后用句號。如:“睡著了嗎?”主人一進門就嚴厲地譴責(zé)阿遼沙。(八)省略號[用……表示]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沒有說完的部分,占兩格。它主要有以下三種用法:(1)表示對引文的刪節(jié)和對重復(fù)說的詞語的省略。例1:“鈴,鈴……”小鬧鐘叫了起來。例2:在廣泛的閱讀中汲取營養(yǎng)對作文大有好處。正如魯迅先生說的“讀書必須同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枯燥了?!保?)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或不好意思直接說出口的情景。例1: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xué)習(xí)……將來……”例2:老師,我……昨天……昨天錯怪了你。(3)表示意思沒說完或者語意深長,余意未盡,發(fā)人深省。例:哎!你這個人真是……使用省略號,無論在句首,句中,還是在句尾,一般都不再加其他標點。(九)書名號[用《

》表示]用來表示書籍、文章、報刊、歌曲、電影等的名稱。例1:《少年彭德懷》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表示電影名知稱)例2:請把六月一日的《作文報》借給我。(表示報刊名稱)例3:我最愛唱《歌唱祖國》這首歌。(表示歌曲名稱)例4:今天我讀了《一夜的工作》這篇課文。(表示文章名稱)例5:我最喜歡看《三國演義》這部古典小說。(表示書籍名稱)(十)分號[用;表示]用于分句與分句之間的停頓,占一格,點在格的左下方。它所表示的停頓,比逗號大,比句號小,常用于以下兩種情況:1、并列關(guān)系的多重復(fù)句,并列的部分之間用分號。例如: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叫得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2、有的長句子,一個分句內(nèi)已經(jīng)用了逗號,那么一個分句與另一個分句之間則應(yīng)用分號表示停頓。例如:大的面積不是一畝,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淺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十一)破折號[用——表示]它表示解釋說明,意思的遞進或轉(zhuǎn)折,聲音的中斷或延續(xù)等,占兩格,寫在格的中間。1、表示聲音的延續(xù)。例如: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2、表示聲音的中斷。例如:小明睜大了眼睛,不解地問:“這——?!?、表示解釋說明。例1: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22日。例2:這是在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4、表示意思的轉(zhuǎn)折。例如:訓(xùn)練動物很有意思——猴子的動作多么像人?。?、表示遞進的意思。例如:團結(jié)——批評和自我批評——團結(jié)。在書寫標點符號應(yīng)注意事項一、使用標點符號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問號、感嘆號七種符號書寫時一般都占一個字的位置,標在緊靠文字的右邊偏下的位置。破折號和省略號占兩個字的位置,寫在行文中間。引號的前后兩部分各占一個字的位置,前半邊標在文字的左邊編上,后半邊標在文字的右邊偏上。第二,書寫換行時,句號、逗號、感嘆號、問號、冒號、頓號、分號不能放在一行的開頭,應(yīng)該緊跟一句話的末了一個字。引號的后半邊不能放在一行的開頭,同樣,前半邊也不能標在一行的末尾。破折號、省略號的書寫位置:這兩種符號書寫時都要占兩格,位置在格子的中間。它們可以放在每行的每行的末尾也可以放在每行的開頭,但不能把一個符號分成兩半。如果一個句子結(jié)束了,只剩下一個空格了,就要不夠破折號和省略號的位置,就要將前面的字略略拼緊一些,在騰出一個空格來。第三,標點符號有一定的形狀,書寫時必須規(guī)范化。第四,書名號、間隔號的書寫位置:書名號的書寫和括號相同。間隔號書寫占一格,點在中間,否則很容易被看成時頓號。小學(xué)階段常見修辭比喻一、明確概念: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作用:它能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結(jié)構(gòu):本體、喻體、比喻詞三部分構(gòu)成。二、比喻的類型第一種:明喻:如:像霧一樣朦朧,如煙一樣輕盈,似水一樣清泠,若星云一樣縹緲,我在慨嘆這美麗而妖嬈的夢境。分析:①這段話的寫的美嗎?為什么?如果我這樣寫,大家再品味一下,效果如何:我做了一個夢,這個夢里面很朦朧、很輕盈、很清泠、很縹緲。②總結(jié):上面這段話運用的就是比喻的修辭手法,確切點說運用的是比喻中的明喻。明喻也叫直喻,用“像、如、似、猶、若、好比、比方、仿佛、如同”等喻詞聯(lián)結(jié)本體與喻體,表示相似關(guān)系的比喻。第二種:暗喻:1、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找一找此句話中的本體、喻體和喻詞是什么?)答案:本體——黃河,喻體——搖籃,比喻詞——是。2、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找一找此句話中的本體、喻體和喻詞各是什么?)答案:本體——我們,喻體——花朵,比喻詞——是。3、早晨熱鬧的農(nóng)貿(mào)市場里,有叫賣聲,有討價聲,各種聲音組成了一首美妙的曲子!(找一找此句話中的本體、喻體和喻詞各是什么?)答案:本體——各種聲音,喻體——曲子,比喻詞——成了??偨Y(jié):暗喻為甲是乙。常見的比喻詞有“是、變成、成了、形成”等。這類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也都出現(xiàn),只是中間的喻詞不如明喻那么明顯(有的暗喻甚至可以使用喻詞),因此暗喻也叫“隱喻”。第三種:借喻,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xiàn),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例1:“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jīng)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保斞浮豆枢l(xiāng)》)以“厚障壁”來比喻“我”和閏土之間形成的感情距離。例2:“這輪曉日從我們民族歷史的地平線上一躍而出,閃射著萬道紅光,照臨到這個世界上?!保钏贰短┥綐O頂》)用“這輪曉日”來比喻“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偨Y(jié):這兩個例句中,本體和比喻詞都隱去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級形式,運用它時要求本體與喻體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語境中,由喻體就可以直接領(lǐng)會到本體。擬人擬人是借助想象力,把當作來寫。作用:賦予它們?nèi)说难孕?、思想、感情等。例: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zhuǎn)的曲子,跟輕風(fēng)流水應(yīng)和著。(句中把什么擬作了人?)比喻和擬人的不同點:(1)擬人是仿照人的特征寫本體,重點在擬;比喻是用喻體比方本體,重點在“喻”。(2)擬人中,本體必須出現(xiàn),人一般不出現(xiàn);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一主一從,本體或現(xiàn)或不現(xiàn),而喻體必須出現(xiàn)。排比1、排比是利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和長度均類似、意義相關(guān)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作用:它可使文章的節(jié)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例:敬愛的周總理??!難忘您那爽朗的笑聲,難忘您那爽朗的笑聲,難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難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懷,難忘您那鞠躬盡瘁的一生。分析:運用排比手法,使句子內(nèi)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辟;節(jié)奏鮮明,長于抒情。反問:1.定義:反問是為加強語氣,用疑問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愿。2.特點:反問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人們可以從反問句中領(lǐng)會到表達者的真意。反問也叫激問、反詰、詰問。例:朋友,當你聽到這段事跡的時候,你的感覺又是如何呢?你不覺得我們的戰(zhàn)士是最可愛的人嗎?你不以我們的祖國有著這樣的英雄而自豪嗎?——選自巍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咀ⅰ糠磫柵c設(shè)問不同于一般的疑問句,它們都是無疑而問。反問與設(shè)問的區(qū)別是:第一,反問不必回答,設(shè)問則有問有答,或自問自答,或讓讀者回答;二是反問句的句末可以用問句,也可以用句號或嘆號,而設(shè)問句則是必須用問句。設(shè)問1、設(shè)問:自問自答,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思考。例:社會生產(chǎn)力有這樣巨大的發(fā)展,勞動生產(chǎn)率有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科學(xué)技術(shù)的力量。作用: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思考。反問與設(shè)問的區(qū)別:設(shè)問句是以自問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問題,自己提問自己回答。反問句是疑問句,實際上說話者是在強調(diào)某種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問。這類句式常和“難道”等詞聯(lián)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子當中。例1、“數(shù)學(xué)真的這么難么?”——說話者在強調(diào)數(shù)學(xué)不難。解析:(反問)——起強調(diào)作用。例2、數(shù)學(xué)題真的這么難?不難。解析:(設(shè)問)——為了引起讀者思考。對偶對偶是用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作用:便于吟誦,易于記憶;用于詩詞、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例: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饵S鶴樓》唐:崔顥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督^句》唐:杜甫反復(fù)定義:是為了強調(diào)某種意思,突出某種情感,特意重復(fù)使用某些詞語、句子或者段落等。1、反復(fù)修辭手法的幾種類型——感悟其內(nèi)容(1)詞語反復(fù):為凸顯某種感情或某種行為,連續(xù)兩次以上使用同一詞語,達到強調(diào)的目的。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君》)(2)詞組或句子反復(fù)。有時為了表達內(nèi)容或者結(jié)構(gòu)安排的需要,要連續(xù)兩次以上使用同一個詞組或句子。例如:“大山原來是這樣的!月亮原來是這樣的!核桃樹原來是這樣的!香雪走著,就像第一次認出養(yǎng)育她成人的山谷?!?鐵凝《哦,香雪》)(3)語段反復(fù)。在詩歌和小說中最為常見。魯迅在小說《祝?!分?,不惜筆墨,連續(xù)兩次重復(fù)以“我真傻,真的”開頭的一大段,一方面表達祥林嫂喪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同時也反映魯鎮(zhèn)上的人們對她的冷漠,有力地批判了摧殘中國勞動婦女的封建禮教。2、注意:反復(fù)與排比修辭手法的區(qū)別——領(lǐng)會其實質(zhì)反復(fù)和排比兩種修辭手法都含有相同的詞語,形式上相似,容易混淆,兩者的區(qū)別關(guān)鍵在于其表達的側(cè)重點不同。反復(fù)是為了強調(diào)某個意思或突出某種情感而重復(fù)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所要表達的側(cè)重點在于重復(fù)的詞語或句子上;排比則是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內(nèi)容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或句子排列起來使用,側(cè)重點不在相同的詞語上。例如:(1)終于自由啦!終于自由啦!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于自由啦!(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此句三次詠嘆“終于自由啦”,表達對自由的期盼和渴望,側(cè)重點就是“終于自由啦”,所以此句的修辭手法為反復(fù)。(2)她沒有陪嫁的資產(chǎn),也沒有什么法子讓一個有錢的體面人認識她,了解她,愛她,娶她。(莫泊?!俄楁湣?夸張一、定義:指為了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種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對事物的某些方面著意夸大或縮小,作藝術(shù)上的渲染,這種修辭手法叫做夸張。1、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動地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增強語言的感染力,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鋸埦涫且环N由夸張的修辭手法組成的句子。這種句子雖然比較夸張,但還是比較真實的。它用夸張的手法讓句子變得更深動。下面就例舉幾個夸張句:(1)團團如果跌一跤,幾個舉重運動員都扶不動他,只能用起重機吊起來(2)球球跌交,會像皮球一樣,從房間這一頭滾到那一頭(3)圓圓的床和椅子是用三寸厚的大鋼板制成的……(4)小朋友乘棉花糖氣球飛來2、夸張的分類(1)擴大夸張:為了達到生動幽默效果,我們往往人為拔高事物特點,使之更高,更強,更快,更多,甚至達到排山倒海、翻天覆地的神奇效果。我們先看《景陽岡》中夸張手法的運用:“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就像半天里起了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了?!闭n文把老虎的吼聲惟妙惟肖地寫出來了。這種在古詩中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它的蹤跡;“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薄叭f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崩缭凇段夷苄小分?,“我捋起袖口,將鍋湊到水龍頭,沖滿水,然后張開‘如來神掌’先給它來一招‘倒轉(zhuǎn)乾坤’,再來招‘天昏地暗’,最后來個‘蕩氣回腸’。一番折騰,累得我‘氣喘如?!??!薄埃?)縮小夸張縮小夸張與擴大夸張相反,這類夸張是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處說,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達到數(shù)倍縮小作用。如“教室里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也聽得到?!本褪强s小夸張的使用。又如毛主席在《長征》中寫道:“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卑盐鍘X山、烏蒙山分別視為細浪、泥丸,藐視它的小,突出紅軍的高大光輝形象。許多影視、文學(xué)作品大量地使用縮小夸張,甚至把人縮小成比螞蟻還小的人,從而展開神奇的故事。(3)時間夸張(超前夸張)故意把后出現(xiàn)的事物說是先出現(xiàn)的,或者把先出現(xiàn)的事物說成后出現(xiàn)的。這樣表面上看不合理,但通過夸張渲染,使內(nèi)容得到強調(diào)。例如:李醫(yī)生給人看病,藥房沒開,病就好了三分。(強調(diào)了李醫(yī)生的醫(yī)術(shù)高明。)真題操練真題操練1、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修辭手法。①一串串寶石般的水珠飛騰著,飛騰著,落進深潭。()②蒲公英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降落傘,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③漸漸的,天邊的魚肚白變成了淡色,好像人們喝了一點酒,臉上呈現(xiàn)出紅暈一樣。()④柳樹姑娘在微風(fēng)中點著頭;楊樹爺爺哈哈地笑著。()⑤梧桐樹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著。()2、請你從讀過的文章中找出三個比喻句、兩個擬人句答:3、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字補充完整:①樹上的小鳥在唧唧喳喳叫個不停,似乎在。(擬人句)②站在山頭遠遠看去,村邊那條清亮的小河像。(比喻句)4、找出古詩詞中所運用的修辭方法。(1)、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2)、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3)、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4)、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5、按要求改寫句子。(1)特務(wù)很狡猾。(改為比喻句)(2)天空中有一輪明月。(改為比喻句)(3)窗外,風(fēng)吹翠竹,颯颯作響。(改為擬人句)(4)河水嘩嘩地流著。(改為擬人句)6、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修辭手法。例:一串串寶石般的水珠飛騰著,飛騰著,落進深潭。(比喻)聽了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覺得我們的戰(zhàn)士是可愛的嗎?(反問)池水漣漪,鶯花亂飛,誰說它不美呢?()他們的品質(zhì)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zhì)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國人連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邊是平靜的湖水,迎著斜風(fēng)細雨,懶洋洋只是欲步不前。()7、比喻手法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海ǎ〢、幾只木船從遠處駛來,船帆給陽光照得像透明的白色羽翼一般。B、這個旅游區(qū)的青翠景色,簡直是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C、深綠色的山坡安閑地躺在河岸上。D、康大叔站在華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8、運用反問手法的一項是:()A、是誰創(chuàng)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B、涂上的色料有好些種,為什么單叫點藍呢?原來這種制作方法開頭的時候多用藍色料,當時叫點藍,就此叫開了。C、你都當過家了,難道還不知道柴米貴?D、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9、下列各句中,沒有運用反問手法的一項是:()A、是云,是霧,是煙?還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樓呢?大家猜測不已。B、此時的南國,椰風(fēng)飄香,海鷗低翔,人們怎能不熱愛這風(fēng)光旖旎的地方?C、嘴里天天說要職工提意見,職工真的提起意見來又害怕得要死,這和葉公好龍有什么樣?D、有些人雖然只捐了幾件了舊衣服、幾塊錢、但他們都盡力了,人的愛心怎能用捐贈錢物的數(shù)量來計算呢?10、將句子補充完整。(1)、春雨像()一樣細。(比喻句)(2)、月亮()躲進云朵里。(擬人)(3)、藍天、白云構(gòu)成()(比喻句)(4)、高梁()臉、稻子()腰。(擬人句)11、判斷,是夸張句的在括號里劃“√”,不是的在括號里劃“×”。(1)、桂了花開,十里飄香。()(2)、春雨貴如油。()(3)、公共汽車里擠得連根針也插不下。()(4)、田野里,小蟲為他演奏。()(5)、冬風(fēng)生氣地吹掉了老鴉的住宅。()12、照樣子,寫句子。例1、空曠的花園里,燒焦的樹垂頭喪氣地彎著腰。例2、鸕鶿像等待命令的士兵,整齊地排列在船舷上。答:13、指出句子的修辭手法。(1)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2)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3)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海深的情誼,我們怎么能忘記?()(4)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ǎ?)當春風(fēng)剛剛吹謝雪花,故鄉(xiāng)的蘆葦就迫不及待地從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腦袋。()(6)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7)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智慧樂園智慧樂園隆中對隆中對官渡大戰(zhàn)以后,劉備逃到荊州,投奔劉表。劉表撥給他一些人馬,讓他駐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縣)。劉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因為自己的抱負沒有能夠?qū)崿F(xiàn),心里總是悶悶不樂。他想尋找個好助手。他打聽到襄陽地方有個名士叫司馬徽,就特地去拜訪。司馬徽說:“這一帶有臥龍,還有鳳雛(音chú),您能請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彼抉R徽告訴劉備:臥龍名龐統(tǒng),字士元。徐庶也是當?shù)匾晃幻浚驗槁牭絼湔谡姓埲瞬?,特地來投奔他。劉備很高興,就把徐庶留在部下當謀士。徐庶說:“我有個老朋友諸葛孔明,人們稱他臥龍,將軍是不是愿意見見他呢?”劉備聽了徐庶的介紹,說:“既然您跟他這樣熟悉,就請您辛苦一趟,把他請來吧!”徐庶搖搖頭說:“這可不行。像這樣的人,一定得將軍親自去請他,才能表示您的誠意。”劉備先后聽到司馬徽、徐庶這樣推重諸葛亮,知道諸葛亮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就帶著關(guān)羽、張飛,一起到隆中去找諸葛亮。三顧茅廬后,諸葛亮終于被劉備的誠意感動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劉備。諸葛亮看到劉備這樣虛心請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劉備談了自己的主張。他說:“現(xiàn)在曹操已經(jīng)戰(zhàn)勝袁紹,擁有一百萬兵力,而且他又挾持天子發(fā)號施令。這就不能光憑武力和他爭勝負了。孫權(quán)占據(jù)江東一帶,已經(jīng)三代。江東地勢險要,現(xiàn)在百姓歸附他,還有一批有才能的人為他效力。看來,也只能和他聯(lián)合,不能打他的主意?!苯又?,諸葛亮分析了荊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陜西、甘肅、湖北、貴州的一部)的形勢,認為荊州是一個軍事要地,可是劉表是守不住這塊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廣闊,向來稱為“天府之國”,可是那里的主人劉璋也是個懦弱無能的人,大家都對他不滿意。最后,他說:“將軍是皇室的后代,天下聞名,如果您能占領(lǐng)荊、益兩州的地方,對外聯(lián)合孫權(quán),對內(nèi)整頓內(nèi)政,一旦有機會,就可以從荊州、益州兩路進軍,攻擊曹操。到那時,有誰不歡迎將軍呢。能夠這樣,功業(yè)就可以成就,漢室也可以恢復(fù)了?!眲渎犃酥T葛亮這一番精辟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于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fù)漢室的大業(yè)。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后來,人們把這件事稱作“三顧茅廬”,把諸葛亮這番談話稱作“隆中對”。家庭作業(yè)家庭作業(yè)一、寫出下面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1、蟋蟀在平臺上彈琴。()2、水簾落下來,猶如片片錦鱗,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3、太陽沖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積云。()5、傍晚在樓臺小坐,看到天上的飛鳥還巢,他會想家;秋風(fēng)蕭瑟,看到樹木落葉歸根,他會想家;每逢魚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魚回游,他還會想家。()6、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我怎么能忘懷呢?()二、下列哪些是比喻句,請打上“√”。(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2)看他的樣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3)真的,再沒有像馬一樣忠實的動物了。()(4)我們要像孔繁森那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5)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鋪上了一塊綠地毯。()(6)天無邊無垠的,幾朵絨毛似的白云輕輕地掠過去。()(7)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8)敵人用了燃燒彈,邱少云周圍成了一片火海。()三、我會寫句子。擬人句:排比句:反問句:比喻句:四、對對聯(lián):(1)刪改下面句子中畫線的部分,使它與前面的句子組成對偶。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樓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間面臨綠水的軒齋。改后為:(2)上聯(lián):讀好書樂趣無窮。下聯(lián):學(xué)子論古今改后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