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語言鑒賞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8f96e538b88abbfaf3ab7309c73383/538f96e538b88abbfaf3ab7309c733831.gif)
![詩歌的語言鑒賞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8f96e538b88abbfaf3ab7309c73383/538f96e538b88abbfaf3ab7309c733832.gif)
![詩歌的語言鑒賞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8f96e538b88abbfaf3ab7309c73383/538f96e538b88abbfaf3ab7309c733833.gif)
![詩歌的語言鑒賞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8f96e538b88abbfaf3ab7309c73383/538f96e538b88abbfaf3ab7309c733834.gif)
![詩歌的語言鑒賞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8f96e538b88abbfaf3ab7309c73383/538f96e538b88abbfaf3ab7309c7338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表達技巧鑒賞備考指津詩歌的表達技巧,其內容是極為豐富的,一種修辭、一種結構、一種抒情方式,甚至是一個字的錘煉,都有可能成為表達技巧。我們不妨把它劃分為一形象法、語言法、結構法、抒情法等四個方面。這樣不但全面,而且能巧妙地將表達技巧的鑒賞與詩歌的形象、語言、結構、情感等的鑒賞聯(lián)系起來。一、形象法鑒賞形象法即詩歌為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而采取的手段。詩歌的形象分為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詩歌塑造人物形象,除了借助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等之外,還可以通過景物或其他人物的襯托,“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就是以景的宏大曠遠來顯示人物的孤傲不群,而“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則明寫詩人眼中空曠遼遠的長江之景,暗寫在江邊久久佇立依依惜別的詩人形象。詩歌塑造景物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往往采取點面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視聽觸味感官結合等手段,譬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以觸覺寫雨寫風,而“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則是以實(“竹”“蓮”)寫虛(“浣女,,“漁夫”),以動(“竹喧”“蓮動”)襯靜。無論是寫人還是寫景,比喻、借代等修辭也是常用的手段。高考中鑒賞形象法,可以是判斷詩歌中所運用的形象技法,也可以是鑒賞某一技法所產生的藝術效果。如果題目要求對作品的寫景或寫人之法進行分析,就不能只填上技法,還得有具體的分析過程,這意味著要說明該技法在作品中的運用情況,以及它在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方面的效果,如:例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題西溪無相院張先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方修蘆礙月生。第二聯(lián)是怎樣寫景的?請簡要分析。【參考答案】上句著眼于視覺,寫浮萍破處,山影在水中顯現(xiàn)出來,呼應了第一聯(lián)的''清”字;下句則著墨于聽覺,以細微的草聲襯托出環(huán)境的寧靜,呼應了第一聯(lián)的“靜”字。鑒賞形象法的效果,一定要記住,法為效果而用,效果因法而生,特定的法就有特定的效果,如以動則能襯靜,虛實能夠相生,比喻則生動形象,擬人則增添情趣,不過,其共同點是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從而更好地表達情感。二、語言法鑒賞語言法自然是詩歌語言上采取的手段,主要指煉字、煉句、修辭和語言風格的營造等。高考中涉及煉字的題目較多,2009廣東卷要求簡析杜甫《月》中“萬里”、“時時,,、“夜久,,三個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山東卷要求簡析“悠悠”在杜牧《寄遠》一詩中的作用,四川卷要求談談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前兩句中“人”、“摩”的表達效果。解答這類題目,必須首先明確詩人煉字的基本目的,然后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鑒賞。詩人煉字的目的,無非是在追求形象化或情感化的同時,盡量做到語言的新奇別致,音韻的和諧完美。“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云破月來花弄影”中的“弄”,“霧失樓臺”中的“失”,無不如此。相對于動詞、數(shù)詞和形容詞往往兼顧形象化和情感化,虛詞的錘煉則更偏重于情感上的效果,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中的“才”和“卻,。例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寄遠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風緊云輕欲變秋。正是客心孤回處,誰家紅袖憑江樓?首句中“悠悠”在詩中有何作用?【參考答案】“悠悠”,寫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長,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這景象既顯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較平靜容與,也暗透出他一絲羈旅的孤獨。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準備,打下了鋪墊。這一參考答案兼顧了煉字所達到的形象效果和情感效果,且分析非常具體,沒有流于概念,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還關注了它對后文的鋪墊作用。詩人煉字是一個篩選的過程,我們鑒賞詩人所煉之字也可以采取比較的方法。究竟應該是“近鄉(xiāng)情更怯”,還是“近鄉(xiāng)情更切”,就是很好的鑒賞題目。除此之外,煉字還可以采取這樣的形式:例3.下面是一首對仗工整的古代詩歌,它寫的是閑適恬靜、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填在橫線上的詞語,最能表現(xiàn)該詩意境的一組是(A)溪漲清風面,月_繁星滿天。數(shù)只船浦口,—聲笛起山前。A-拂落橫一B.吹落泊幾C-拂圓泊一D.吹圓橫幾例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2008年全國I卷12題,有刪改)江間作四首(其三)潘大臨西山通虎穴,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第三聯(lián)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說說這樣寫的好處。[參考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現(xiàn)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tài)。用“退”字別致生動地表現(xiàn)出鴻鳥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tài)。這樣寫構成了作者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合的畫面。解答這類題目,依舊要關注所煉之字與詩歌形象、意境及情感的關系。這也正好說明,包括煉字在內的語言法,或服務于詩歌形象的塑造,或服從于詩歌情感的表達,其實也應該是形象法和抒情法。古代詩歌鑒賞(鑒賞作品的語言)鑒賞古代詩歌作品的語言既是古代詩歌鑒賞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一個主要的鑒賞方法。語言鑒賞主要著眼于一個“懂”字,即理解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表達作用,并能體會語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評述。一、鑒賞詩歌語言的途徑主要說以下三點:體會語言的風格特色古代詩歌語言的風格特色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下面幾種風格:清新、自然(如山水田園詩),豪放俊逸(如李白)),沉郁頓挫(如杜甫),雄渾豪邁(如邊塞詩)含蓄蘊籍(如用典和懷古)平實樸素(如白居易)纖巧綺麗,清健俊爽,雄健高昂,悲壯蒼涼,險怪奇特,沉雄渾厚(如曹操),清麗優(yōu)美(如孟浩然),深沉凝重,瑰麗奇異(如岑參),峭拔瘦勁(如柳宗元、賈島)豐贍華美(李商隱)濃麗柔婉(如溫庭筠)清寒素凈(如孟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體會其風格特色就是要體會語言的美,體會其內蘊。例1:山中問答李白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這首詩開頭兩句有問有答。問他何事棲于碧山,詩人卻“笑而不答”。這笑而不答造成懸念,以誘發(fā)人們思索的興味?!靶淖蚤e”三字,既是山居心情的寫照,更表明“棲碧山”的妙處在“悠然心會”。“桃花流水窅(yao)然去”是寫碧山之景“別有天地非人間是對“何意棲碧山”的回答,即這碧山讓人“心自閑”,而不像“人間”那樣令人煩惱,讓人不幸。在詩人看來,這“碧山”,這“桃花流水”都是美的,桃花流水窅然遠逝,也是美的,都出自“天然”,都讓人心境悠閑。全詩用語新鮮自然,不落俗套,“不答”而答,轉接輕靈,活潑流利,具有一種清新美。例2:回鄉(xiāng)偶書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的這首詩可以說婦孺皆知,一般認為其語言風格是明朗的,但是它卻是含蓄的。少小離家,風華正茂;今日返歸,鬢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我不忘故鄉(xiāng),故鄉(xiāng)還認得我嗎?”“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兒童的“笑問”出于天真自然,然而在詩人心中卻是重重的一擊,引出他的無窮感慨。自己的老邁衰頹與反主為賓的悲哀,盡都包含在看似平常的一問中了。透過這看似明朗的詩句體會其中蘊含著的復雜心態(tài),感受到一種含蓄美,這便是體會語言風格特點基本要求。分析積極修辭手法古代詩歌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夸張、借代、設問、反問、反語、雙關等。如李煜《虞美人》最后兩句寫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边@里先用設問,后用比喻,兩種修辭手法綜合運用,形象地寫出了作者綿長久遠的愁思。分析修辭的手法,就是分析其表情達意的作用。例3:晚春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從詩題看,這是一首描寫晚春之景的七言絕句。春將歸去,草木得知這個消息而想留住春色,各自使出渾生招數(shù),吐艷爭芳,一剎時萬紫千紅,繁花似錦??尚Φ氖潜緛矸ι傧愕牧?,榆莢也不甘寂寞,來湊熱鬧,因風起舞,化作雪飛。寥寥數(shù)筆,就給讀者滿眼風光的印象。進一步研讀不難發(fā)現(xiàn)本詩生動的效果與詩中運用的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大有關系?!安輼洹北臼菬o情物,竟然能“知”能“解”還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真是令人稱奇。最奇的還是“無才思”三字。“楊花榆莢”缺少色澤香味比“萬般紅紫”大為遜色。笑它“惟解漫天作雪飛”,確有幾分揶揄的意味,然而從這幅晚春圖中抹去如雪的飛絮,也是一種缺憾,至少“紅紫”缺了陪襯。而這“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不“飛”。它敢于爭鳴爭放,為“晚春”添色,這豈不是可愛?這樣看來,這首寫晚春景色的小詩,其實包含著一種生活的哲理。這就可以看出分析修辭技巧對鑒賞詩歌的作用。評析詩人煉字煉句的作用古人作詩寫詞講究煉字煉句,以使傳神動人。閱讀古代詩歌,評析詩人煉字煉句技巧和作用,有助于深入體會詩歌豐富的內蘊。可以從以下三點來看:評析“題眼”。所謂“題眼”,就是指詩歌標題中提挈全篇、精練傳神的字詞。如2002年高考選用的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詩題中“聞笛”二字便是“題眼”,所以全詩四句中的前三句全用來寫笛聲,把讀者引到一個美妙的音樂境界中來,直到最后一句才透露了詩人的本意。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便是題眼。八句詩中雖然未用一個“喜”字,但字里行間處處透露著“喜”意。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并評析“題眼”,可以幫助體會詩歌豐富的內涵。(2)評析“詩眼”。優(yōu)秀的作品中,詩有“詩眼”,詞有“詞眼”。這里的“詩眼”、“詞眼”,有時是精練傳神的一個字,有時是傳達主旨的關鍵詞、關鍵句。如李清照《醉花陰》寫主人公多愁善感、憐花自憐的性格情態(tài),結尾寫道:“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边@一個“瘦,,字便是全篇的詞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詞意,畫龍點睛,使人物形象與環(huán)境顯得十分協(xié)調。例4:從軍行李白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皬能娦小笔菢犯f題,與詩歌內容無必然聯(lián)系。這首詩描寫了一位英勇無比的將軍形象。首句寫他過去的戎馬生涯,“碎鐵衣”,可見征戰(zhàn)時間之長,戰(zhàn)斗之酷烈;次句寫眼前的境遇,“數(shù)重圍”,可見危險之極;最后兩句寫其突破重圍、奇路而歸。一個“獨”字,便是本詩的詩眼,這一個“獨”字似有千鈞之力,壓倒了敵人的千軍萬馬,給人以頂天立地之感。對這位老將軍的英雄氣概,竭盡了贊頌之能事。(3)體會導常詞語的蘊含。優(yōu)秀的古代詩歌遣詞用語準確精練,許多看似尋常的字詞到了詩人筆下便有了豐富的內涵。能體會尋常詞語的內涵,便是一種鑒賞能力。例5:觀獵王維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乜瓷涞裉?,千里暮云平。這首詩寫詩人觀看到的將軍打獵的情景?!帮L勁角弓鳴”,寫風用“勁”,可見風之猛之烈。能在勁風中射獵,這是何等身手!第二句點出主人公和射獵的地點。次聯(lián)“疾”、“輕”用得俱妙。鷹眼因“草枯”而特別銳利,馬蹄因“雪盡”而特別迅疾。詩人用“疾”而不用“銳”,突出發(fā)現(xiàn)獵物之迅速;一個“輕”字表現(xiàn)獵騎迅速追蹤而至,而絕無滯礙。這“疾”、“輕”二字令人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那射獵的場面、騎獵的樂趣、將軍的英姿,如在眼前。第三聯(lián)寫獵罷還歸?!昂鲞^”、“還歸”,看似尋常,但它們前呼后應,則見返回營地之疾速,給人以瞬息千里之感,更真切地表現(xiàn)出主人公的輕快感覺和喜悅心情。尾聯(lián)以寫景作結,但所寫并非營地景色,而是遙遙“回看”行獵之處的遠景;“千里暮云平”。這樣寫,不但首尾呼應,而且形成對照。出獵時風起云涌,回歸時風平云定,這與出獵時的緊張、回歸時的躊躇滿志完全相稱。如果我們在讀詩時,既能體會全詩語言的風格特色,又能評析積極修辭手法,評析詩人煉字煉句的作用,那么,對詩歌語言的鑒賞就會比較到位、比較深刻。(4)揣摩重要詩句的意蘊和作用。如過渡、畫龍點睛等。二、典型試題分析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過香積寺王維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注]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毒龍,指世俗欲念。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這是2003年高考全國卷第17題,答案為:“詩眼”分別是“咽”、“冷”。山中的巖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fā)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把省?、“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意境)。王維的這首五言律詩,標題中的''過”是訪問、探望之意。詩人因“不知”香積寺便入茫茫山林中去尋找,行了數(shù)里便來到云霧繚繞的山中。中間四句寫深山密林中的目見和耳聞。古樹參天的叢林中杳無人跡,忽然從遠處飄來隱隱的鐘聲,使這寂靜的山林更顯得安謐。五六兩句仍然表現(xiàn)山林幽靜冷寂?!叭曆饰J?,山間危石聳立,流泉自然不能輕快地流淌,只能在巖石間艱難穿行,仿佛發(fā)出嗚咽之聲這“咽”寫得極為準確而傳神,更襯托出山林的幽靜。“日色冷青松”,詩人用“冷”來形容日色,也極為傳神。山林幽暗,夕陽余暉抹在幽深的松林上,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冷”。這一“冷”字也反映出詩人內心的孤寂。根據這樣的分析,不難歸納出本題的答案。三、練習及答案附:答案及簡析(1)①這兩句詩用十個名詞構成,每字一個物象,合起來有無窮意蘊。②這十個名詞所表現(xiàn)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現(xiàn)出“早行”之“早”;寫早行的情景,繪聲繪色,如在目前。(“雞聲茅店月”,寫旅人在茅店中聞雞鳴而起身看天色,看見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裝出門趕路“人跡板橋霜”,原以為自己“早行”,誰知板橋上所積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跡一一更有早行人)(2)“明”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為“照亮”之意。枳樹白花照亮驛墻,襯托出拂曉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1)用“懸”寫雨,寫出雨腳綿延雨簾高掛的景象,突出雨之健捷而有氣勢。“空蒙”二字烘托出云行雨注、水氣蒸騰的景象。寫出了這場雨引起周圍環(huán)境色調的變化。(2)前一首用“還似”二字將洞庭曉景和咸陽雨景聯(lián)系起來,突出了景色的煙水空蒙,描繪出一幅壯闊飛動、無比清奇的圖畫。后一首用“還似”二字將前兩句的“撫今”和兩句的“追昔”聯(lián)系起來,突出了感傷之情。(1)夜深天寒,織作不息,以致精疲力盡,表現(xiàn)了織女內心的痛苦和無奈。(2)織女“憂”的是所織之錦“不稱舞人衣”,實際表達了詩人對織女的同情,對奢糜生活的不滿。(織女“憂”而非詩人“憂”)(1)“詩眼”是“有情”二字。全詩扣住“風”的“有情”二字來寫。前面從“有情”寫它帶給林壑以清爽,后面又由“有情”贊美它“為君起風聲?!?2)這首詩以“風”喻人,主要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首句描寫風起,次句用一“加”字仿佛風是急人所雷的有意行動。下面寫風的活動,用“驅”、“卷”、“尋”、“出”、“為君”等字眼,對風進行擬人考查方向1、品評詩句中某個字眼的藝術效果即賞析詩眼(煉字);2、對尋常詞語的品味與理解;3、對語言風格的概括。第一課時:鑒賞詩歌的煉字專題講解[提問方式]這一聯(lián)(句)中最生動傳神的是哪個字?為什么?[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與其它某字比較提出優(yōu)劣問題。[答題范式]釋含義(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描景象(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點情境(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示例: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2003年全國卷第17題)過香積寺王維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注]①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②毒龍:指世俗欲念。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答案]“詩眼”分別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fā)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釋含義、描景象)。|“咽”、"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意境)(點情境)?!臁臁炀毩暎?.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xiàn)其情感?清秋日暮月初白落葉流螢孤燈2)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lián)中“穿”、“數(shù)”二字的藝術效果。詩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冷清幽寂。詩人獨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按弊中蜗蟮貍鬟_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詩人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shù)”起了流螢。“數(shù)”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菩薩蠻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1)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空”字表達了苦苦等待而沒有結果的孤寂、惆悵,增添了全詞的“愁”味,使主題更加鮮明。(2)關于這首詞表達的內容,有人認為是“游子思歸鄉(xiāng)”,有人認為是“思婦盼歸人”,也有人認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游子思歸鄉(xiāng):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見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觸景生情,設想家人盼自己歸去的情景;最后兩句是游子感嘆旅途漫漫,歸鄉(xiāng)無期,更添愁苦。思婦盼歸人:上片寫思婦見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寫思婦佇立玉階,見鳥歸而懷念游子;最后兩句寫思婦設想游人歸途艱難,感嘆相逢無期。二者兼有:全詞以游子思歸鄉(xiāng)和思婦盼歸人相互渲染,傳達了“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情思。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移家別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1)作者是采用什么樣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答:作者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或:借景抒情。通過柳條、藤蔓、黃鶯的描寫,表現(xiàn)惜別之情。)(2)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準確傳神,請分別予以簡要分析。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條藤蔓修長柔軟的特點,又寫出了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作,表現(xiàn)它們依戀主人不忍主人離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黃鶯鳴叫的特點,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別,讓人聯(lián)想到離別的眼淚。第二課時:鑒賞詩歌的語言風格專題講解“風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經歷、藝術素養(yǎng)等造成的不同的創(chuàng)作特色。如李白之詩清新飄逸,杜甫之詩沉郁頓挫,陶淵明之詩沖淡平和,王維之詩詩中有畫,韓愈的詩深奧險怪,白居易的詩通俗鮮明。再如,按詞論家說,蘇軾、辛棄疾之詞豪邁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詞婉約含蓄。體會其風格特色,就是要體會語言的美,體會其內蘊。[提問方式]這首詩(詞)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提問變體]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答題范式]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準確點名語言特色)+列例證(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例: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明特色),“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疤鋾r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列例證)。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xiàn)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析感情)練習:1.聽夜箏有感白居易江州去日聽箏夜,白發(fā)新生不忍聞。如今格是頭成雪,彈到天明一任君。問:此詩寫自己中年與暮年的對于挫折的不同感受。感情極為悲涼沉痛,而語言風格卻曠達超脫,你對此
是如何理解的。提示:此詩寫自己中年與暮年的對于挫折的不同感
受。元和十年,詩人因激于義憤上書言事,被貶為江
州司馬,時年四十四歲。初遭打擊,新生白發(fā),自然
感到理想受挫,時不我與,夜不能寐之際,聽到憂怨
的箏聲,不禁為之愁腸百結,難以承受,因而不愿再
聽。暮年飽經憂患,霜雪滿頭,相比之下,先前的挫
折簡直算不了什么,可謂是“曾經滄海難為水”了。
正因為他飽嘗了太多的痛苦,所以能夠對憂怨的箏聲
無動于衷,聽之任之。此詩寫得辭淺意深,在看似曠
達超脫的詩句中含蘊著的,是極為悲涼沉痛的心情。2.長干曲四首(其一)崔顥君家何處???妾住在橫塘。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xiāng)。問:品評這首詩歌語言上的特色。答:這首詩歌的的語言樸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明特色)何處住,在橫塘,通過自問自答的對話形式,采用樸素的口頭語言,不加雕琢,(例例證)烘托出一個素樸真率的船家女形象。(析感情)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后面的問題。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這首詩選擇了哪些景物來描寫秋景?這首詩選取了八個有代表性的景物來描寫秋景:急風、高闊的天、哀嘯的猿、清渚、白沙、在急風中盤旋的海鳥、無邊的落木、滾滾的江水,這些景物有動有靜,有聲有色,共同組成了一幅深沉蒼涼的秋景圖。結合詩的形象和情感品味其風格特征。這首詩選擇了蒼涼恢弘的帶有深秋特點的物象來
表達自己因國家動蕩而飄泊異鄉(xiāng),羈旅在外的愁思與
孤獨。詩人以自然之秋,寫出了人生之秋和國家之秋,
充滿了強烈的身世感和深沉的家國之思,慷慨悲涼,
動人心弦。閱讀下面一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夜雨寄北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請簡要分析這首詩歌在語言上含蓄蘊藉的特色。答案:本詩借眼前景,想象出重聚之日剪燭夜話的歡樂情景,表達了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全詩表意明白如話,自然質樸,而語言卻又含蓄蘊藉,余味無窮。詩歌語言鑒賞資料一.要點精析詩歌的語言主要特征有:凝練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躍性。鑒賞詩歌的語言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而這幾個方面往往是合為一體的。進行詩歌鑒賞,首先要了解詩歌語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詩家語”,這是詩詞鑒賞的基礎,同時,也是中考詩歌鑒賞考查的重點內容之一。許多詩中都有一些特別值得重視的詞,通常使全詩增色不少甚至成為詩眼。動詞: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關照動詞,特別是具有“重含義”的動詞。例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霸埂弊置黠@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盀R”、“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心痛苦。例3: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罢簟?、“撼”有夸張色彩?!罢簟睂懗龊娴呢S厚的蓄積,仿佛廣大的云夢澤都受到洞庭的滋養(yǎng)哺育,“撼”寫出洞庭湖洶涌澎湃的氣勢,極為有力。這兩個詞突出了洞庭湖的氣勢、聲威,有形有色。(“蒸”寫出了洞庭湖水氣蒸騰,氤氳萬狀,云氣籠罩的奇觀,顯出洞庭湖的雄偉氣勢;“撼”寫洞庭湖水用它激蕩的水波沖擊著岳陽重鎮(zhèn),寫得極有聲勢,極有力量。)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它在詩詞鑒賞中也是關注的重點對象。例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一個“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苦,由此可達人心。不但畫出了高山環(huán)抱中的城堡處境的高寒荒僻,也寫出了戍邊士卒懷念家鄉(xiāng),孤獨寂寞的情懷。例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曰細,脈脈綿綿,寫的是自然造化發(fā)生之機,最為密切。例3: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一個“冷”字既寫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在異鄉(xiāng)孤寂,悵然的心境。3.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很快找到它們:疊詞:疊詞作用不外兩種:一是增強語言的韻律感,二是起強調作用。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迢迢”,寫距離之遠;“皎皎”,寫星光之亮。疊詞“迢迢”和“皎皎”兼寫牽牛星和織女星,使人產生一種夜空廣大、星光燦爛的視覺感受。擬聲詞:有些擬聲詞就屬于疊詞,因為其出現(xiàn)頻率很高,特單列一條。作用:一、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二、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3)表顏色的詞:顏色一般表現(xiàn)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抓住能表現(xiàn)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詩歌的濃郁的畫意與鮮明的節(jié)奏。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jié)奏感。(4)虛詞:在古典詩詞中,虛詞的錘煉恰到好處時,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曲,活躍情韻,化板滯為流動等美學效果。例: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鄭谷《鷓鵠》)“乍、才”二詞極寫鷓鵠啼聲之感動人心。二.鑒賞修辭手法的運用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它要求語言精練而形象,音調和諧而有鮮明的節(jié)奏和韻律,詩人在寫作時感情特別強烈,想象特別豐富,所有這些,就要依靠修辭手法。因此,掌握常用的修辭手法,明確其作用,對理解和鑒賞古代詩歌是很有幫助的。我們在做修辭這類題目時首先要把握詩歌的整體內容,正確確認所用的修辭手法,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作用,然后結合具體詩句分析,最后,根據題目要求,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回答。比喻是最常用的技巧。它是用某一具體的、淺顯、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來說明另一種抽象的、深奧、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方法。寫同一事物還可以用不同比喻。例: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斷”。例:“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睂懽约哼^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樣,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人胡天的上空,蘊含了作者內心漂泊天涯的悲壯情懷。對偶是一種修辭格。成對使用的兩個文句,字數(shù)相等,結構、詞性大體相同,意思相關,常被用于各種文體。整齊勻稱,鮮明、集中,對比性強,有說服力。節(jié)奏感強,高度概括,有音樂美。例: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兩句詩運用了對仗的手法,“綠樹”對“青山”,“村邊”對“郭外”,詞性相同,互相對應,十分工整。夸張是對事物的形象、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車抵押交易合同樣本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10課 新文化運動說課稿2 北師大版
- 3《鴻門宴》次要人物分析 說課稿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2025至2030年學校專用供水設備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人胎素補水保溫護理組合數(shù)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三聲道功率放大器數(shù)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計算機應用軟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放靜電地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可撓曲橡膠軟接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二丙基硫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第3課+中古時期的西歐(教學設計)-【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山東省濟寧市2023年中考數(shù)學試題(附真題答案)
- 班組建設工作匯報
- 供應鏈金融與供應鏈融資模式
- 工程類工程公司介紹完整x
- 板帶生產工藝熱連軋帶鋼生產
- 關鍵工序特殊過程培訓課件精
- 輪機備件的管理(船舶管理課件)
- 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教材分析
- 國際尿失禁咨詢委員會尿失禁問卷表
- 運動技能學習中的追加反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