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毛老師:評價的問題在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之中,在體育課程教學研究之中可能有幾個“之最”:一是最“虛”,是當前關于體育課程教學評價的切實研究成果最少,需要用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最沒有理論和方法的就是評價,評價是讓體育教師最感摸不著、抓不實的問題,當然也是課程標準中寫得最虛的部分;二是最“亂”,此次課程改革關于評價的概念可謂層出不窮,除了過程評價、結果評價、自我評價、相互評價、質性評價、激勵評價、甄別評價、無劣評價等等都沒有說清楚的評價概念外,還有“成長記錄袋”等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實踐;三是“最改革”但又最舉步維艱,此次體育新課改的指向好像都向評價的方向集中,《體育教學大綱》變成《體育課程標準》,其中的“教學內容”也變成了看不懂說不清的“內容標準”,就連“內容標準”中具體條目也變成了“學生應該達到”,這一切變化似乎要傳達一個信號,就是此次課改要徹底將教學過程變成一個“達成標準”的體系,要完成一個可以處處事事進行評價的目標系統(tǒng),無疑這個初衷是對的是好的,也是很勇敢的想法,但實際上卻沒有遠遠達到這個效果,甚至是背道而馳了。因為過去的體育成績考核反倒幾近銷聲匿跡了,學生的基本學力評價是弱化了。因此體育評價的問題無論在體育課改中,還是在體育課程教學研究中都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那么體育課程教學評價的困境在哪里呢?我認為:第一是體育成績不好評價,體育的起點和其他學科相比,不清楚,其他學科是從學習知識開始,知曉性的知識起點學生基本一致,與天生能力關系也沒有體育那么明顯,只要學生發(fā)育正常,“1+1=2”是都能理解的。但體育的起點就不這么明確了,體育是用技能體能來體現(xiàn)學習成績的,而技能體能都與先天因素有關,比如胳膊粗細、身體高矮、肌肉質量、運動感覺等,因此有學生不練跑的也快,有的刻苦練也跑不過別人,這就是起點不清楚;第二個是學習的終點不清。其他的學科是以高考大綱為終點的,它的內容和難度是回推的,回推到每個年級的終點都很清楚,其他的學科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很清晰,比如馬來西亞的六年級數(shù)學只相當于中國的四年級,這是因為中國的高考終點要比馬來西亞高的緣故,這由于中國人多、應試競爭激烈推動的“水漲船高”,所以我們老說文化學科的“繁、難”不是哪個教育部長和教材專家想“繁、難”,而是這個“高考終點”的客觀推手推上去的,但是也正是由于這個“客觀推手”使得這些學科的“學業(yè)評價”很清晰。而我們的體育則不行,籃球、足球的終點是什么,是學習了八大技術,還是能參加社區(qū)的比賽,技術學成什么樣,比賽是什么水平,我們都缺乏描述。第三是體育的其他功能就更難評價,與培養(yǎng)人的意志品質、組織性、紀律性、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心理健康促進和社會化相比,體育中的運動技術和體能評價還算是比較容易的。體育道德、心理素質以及社會行為的評價就更是虛得不能再虛了,評價基本停留在抽象的口號和空洞的概念里。過去的綜合評價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但也進展不大,此次課程改革也是雄心勃勃,但也至今未見評價方法的突破。如果還有第四個的話,就是體育課程評價的多方向,我們在評價時,不但要考慮客觀準確,還要考慮“因材施評”照顧個體差異,還要考慮不要傷害身體很差甚至有殘疾的學生,還要考慮幫助學生學會評價等等。因此體育課程教學評價科學化及改革任務就變得越來越“繁重”,越來越難了。以上是體育課程教學評價面臨的客觀困境,那么我們在體育課程教學評價的研究和改革理論上有沒有什么失誤呢?我認為也是有的,首先我們看看原來課標的這段表述吧?不太強調比較強調1評價運動成績評價與教學過程較為相關的態(tài)度、行為等2評價體育與健康知識的記憶評價對體育與健康知識的理解與運用3評價單個運動技術掌握水平,評價所選運動技術的運用與和運動參與程度4僅評價最終成績,既評價最終成績,又重視學習過程和進步程度5僅由教師進行外部評價,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相結合這所謂“評價的轉變”,是一組邏輯頗為混亂、對比難以成立、概念相互抵觸、表述含義不準的表述,從實踐效果上看,這個所謂的改革和轉變事實上也沒有使得基層的體育教學更加得到評價方法的啟迪,反而使原本就很糊涂體育課程教學評價更加虛無縹緲、難以捉摸、無從下手了。其中的問題(不單是上面的表述問題,也是前一段課改評價的總體問題)有如下幾點:第一是問題分析得不透徹,還有目的不明,我們體育課程教學評價到底是什么,是評得不準確的問題,應該使評價更有精度?還是評價得不夠全面,要有更多的評價內容?還是評得太表面,沒有深入到教育的效果深層次?還是評價的人太少,光教師的評價不公平不科學?但好像從上述的表格中有看不出來,因為要為了有精度就應該以知識的記憶和技術這些客觀的評價為主呀;如果是為了更全面,那么為什么還要提出那么多“不太強調”,都強調強調不是更全面嗎?如果是為了更深入,那么對最終的成績分析和教師的評價才會更深入呀?如果是嫌評價的人太少,那么為什么人要多呢?只加進學生就夠多了嗎?再加進班主任、家長代表、輔導員不是更好嗎?真的是評價的主體越多越好嗎?第二目標不明。我們到底要將課程教學評價改成什么樣?比如說要評價態(tài)度和行為,是要評價哪些態(tài)度、哪些行為?要加入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是在什么時候,評多次?比如評價運用,是哪些運用?等等,都沒有具體說明指導,只有口號和號召,原因就是沒有目標。第三是方法不明。比如態(tài)度和行為的評價如何進行、有沒有準確的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多次進行衡量的量表?評價對知識的運用是寫論文還是發(fā)表講演評,有面對全體學生的簡易考核方法嗎?評價運動參與程度是記上課的次數(shù)和校外體育鍛煉的次數(shù),上課次數(shù)沒差別,校外鍛煉次數(shù)沒證明,如何評價?評價學生的進步程度如何找到客觀的起點,如何公平地評價不同水平的等量的進步?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如何相結合,結合的形式和比例是什么?幾個評價相互矛盾了怎么辦?是聽教師的,還是聽學生同伴的,還是聽學生自己的?等等等等。第四是程度不明。有些評價的提倡是對的,但是有個程度問題,程度過了就是錯誤。比如說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這種評價的運用實際上是不能太多的,或者說不能作為一種決定性的、關鍵性的評價來用的。這種評價的目的更多是讓學生通過參與評價而學習評價的態(tài)度與方法,但如果讓一個人同學自我評價一個學年的成績并自我打分,可想而知那將是一件多么不靠譜的事情!同理,相互評價也是如此。還有我們經常說“教育要以表揚為主”,但把表揚的程度夸大到“無劣評價”時就是大錯特錯了,既然都無劣了,還評價做什么?第五是事物不明。體育課改中很明顯地把評價和成績考核和學習評價對立了起來。所謂的不太強調評價運動成績、體育與健康知識的記憶、運動技術掌握水平、最終成績以及由教師進行外部評價等實際上都是對著體育成績考核來的。應該說成績考核就是一種很重要的評價,我們不能用評價取代考核,更不能無視考核的成功經驗和獨特的作用,而現(xiàn)在的狀況確實體育成績的考核應盡幾乎銷聲匿跡了第六是表述不清。用“比較強調……,不太強調……”這樣的表述真不能算是科學嚴謹?shù)恼Z言來表達評價的意圖、方向和方法都會造成很多的模棱兩可,造成了許多似是而非,會使體育教師陷入云里霧里,無所適從。而且其中的概念也是模糊不清的,如“與教學過程較為相關的態(tài)度、行為”、“教師進行的外部評價”“運動參與程度”等等。那么,我們在未來的體育課程改革中,將如何進行體育課程教學評價的完善和改革呢?第一,體育評價的實效化取決于體育教學內容的科學化。如果沒有教學內容的清晰,那么評價就只有原則與要求,而沒有方法和工具,現(xiàn)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的“課程評價”就是這種狀態(tài),因此,要通過下一步各省、各區(qū)縣、《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和各校的《體育與健康教學計劃》的制訂,將體育教學內容具體化,要將教什么項目的運動技術、發(fā)展哪些身體素質、學會那些原理和知識、培養(yǎng)學生什么行為規(guī)范,在什么年級培養(yǎng)都要制訂清晰,這樣評價才有方向和基準,才可能有比例,才可能成為測量工具,否則,體育課程教學評價就會永遠停留在原則上。第二,是要大力恢復“體育課成績考核”的概念,現(xiàn)在大家有點不敢談成績考核,更不敢提考試,生怕背上應試教育的嫌疑,其實大可不必,連中考體育黨中央都大力提倡,連高考體育教育部都在探討,我們學期、學年的考試就更應理直氣壯地加強。也不要不敢提“運動成績評價”“知識的記憶”“最終成績評價”“運動技術掌握水平”等,反而這些內容應該成為評價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形式。第三、在今后的評價理論和評價的指導中,理論家們要引導體育教師分清楚現(xiàn)在有多少種評價?除了教學評價、學習評價、課程評價、結果評價、最終評價、過程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激勵評價、甄別評價、自我評價、相互評價、量性評價、質性評價、外部評價、內部評價,還有多少?它們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結果評價里有沒有過程評價的內容?質性評價里有沒有量性內容?甄別性評價有沒有激勵作用,激勵需要不要甄別?學生評價里有沒有教師對評價指導?教學評價和課程評價、教學評價之間是什么關系?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可以不可以成為最好學生的體育成績,為什么行?為什么不行?什么叫外部評價,外部的評價真的不反映學生的內在進步?還有,什么是所謂的“無劣評價”,無劣評價是評價嗎?多年來有基礎的學習成績考核還用不用,為什不用?等等等等,希望我們的專家都要潛心研究研究,特別是某些高喊體育課程評價改革的專家更要沉下心來,為體育教師們好好地解釋解釋上述概念,不要天天喊口號,更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四,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強學理研究,因為體育學力的評價一定是以運動技能的習得水平為主要內容,而運動技術的習得程度的判斷是很困難的。因為運動技能主要有兩種類型,或叫做兩極,一極是“會與不會有明顯區(qū)別的技能”,如游泳、滑冰、體操難度動作等,另一極是“會與不會沒有明顯區(qū)別的技能”,如走、跑、跳、投等技能等,余下處在中間的就是“會與不會似有區(qū)別,又說不清楚的技能”,如籃球、排球、足球等。游泳這類技能比較好評價,如能游100米就算會了;跑、跳、投等也可以用速度、遠度來評價技能水平高不高;但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還有武術、健美操等就有些難以評價了,什么樣子叫會了籃球?會了高運球、低運球動作叫不叫會籃球?如果不叫的話,那么會了什么動作、幾個動作叫會呢?還是可以參加了什么比賽教會?這就是學理的問題,也是評價終點定位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許多項目的技能習得評價就難以評價了,好在當前學理的研究已經有了一些進展,讓我們看到了技能習得評價科學化的希望。第五,就是情意、道德、品質的評價,這是個難題,我們必須承認這是個難題,我們的體育人雄心勃勃,好勝心強,不愿意承認這個評價是難題,于是就有了在“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方面要建目標體系的沖動,有了只要標識出幾條“學生可以達到”就能準確判斷學生“心理是不是更健康”、“是不是更適應社會”、“體育課是不是完成了任務”的簡單幼稚思維,如果真是這樣,豈不是用體育的課程標準就能判斷好人壞人,就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地意向合同范本
- 企業(yè)醫(yī)療培訓合同范本
- 冷庫報價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國廣告餐巾紙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保溫廠加工合同范本
- 下浮6%合同范本
- 中國二片式牙口球塞閥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養(yǎng)殖戶合同范例
- 按鍵測試儀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企業(yè)清雪合同范本
- 燃氣過戶協(xié)議書
- 射頻同軸電纜簡介
- 《勞動專題教育》課件-勞動的產生
- 中央經濟會議2024原文及解釋
- QB-T 5823-2023 工坊啤酒機械 發(fā)酵罐
- 新高考化學2024備考選擇題高頻熱點專項突破16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 2021年古包頭市昆都侖區(qū)水務公司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關于中小企業(yè)“融資難”問題的對策研究-基于臺灣經驗和啟示
- 固體廢棄物管理培訓
- 硬件工程師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 【高新技術企業(yè)所得稅稅務籌劃探析案例:以科大訊飛為例130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