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物理特性表_第1頁
危險化學品物理特性表_第2頁
危險化學品物理特性表_第3頁
危險化學品物理特性表_第4頁
危險化學品物理特性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目錄TOC\o"1-1"\h\z\u莠滅凈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中文名稱:莠滅凈;2-甲硫基-4-乙氨基-6-異丙氨基-l,3,5三嗪英文名稱:AmetrynCAS號:834-12-8

危規(guī)號:61898分子式:C8H14CIN5分子量:215.72危險性類別:第6.1類毒害品。UN編號:2763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對眼睛和皮膚有刺激作用。環(huán)境危害:對環(huán)境有危害。燃爆危險:本品可燃,具刺激性。侵入途徑:食入,吸入,經(jīng)皮吸收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其粉體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當達到一定濃度時,遇火星會發(fā)生爆炸。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有害燃燒產(chǎn)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的氧化物。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劑: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qū),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口罩,穿一般作業(yè)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揚塵,小心掃起,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局部排風。防止粉塵釋放到車間空氣中。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避免產(chǎn)生粉塵。避免與酸類、堿類接觸。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包裝密封。應與酸類、堿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儲區(qū)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工程控制:密閉操作,局部排風。呼吸系統(tǒng)防護:空氣中粉塵濃度超標時,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手防護:戴橡膠手套。其他防護: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飯前要洗手。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理化特性純品為無色結晶,原藥為白色粉末。水中200mg/l(20℃);丙酮中610g/l;甲醇510g/l;熔點(℃):171~174沸點(℃):(分解)穩(wěn)定性:在中性,弱酸,弱堿下是穩(wěn)定的。強酸,強堿下會水解。相對密度(水=1):1.19(20℃)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0.365mPa(25℃)聚合危害:不會發(fā)生主要用途:農(nóng)用除草劑。禁配物: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1160mg/kg(大鼠經(jīng)口);965mg/kg(小鼠經(jīng)口);2020mg/kg(兔經(jīng)皮),大鼠吸入LC50(4h)>5127air刺激性:對眼睛和皮膚都無刺激。運輸信息包裝方法:塑料袋或二層牛皮紙袋外全開口或中開口鋼桶;兩層塑料袋或一層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編袋、乳膠布袋;塑料袋外復合塑料編織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塑料袋或二層牛皮紙袋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塑料瓶、復合塑料瓶或鋁瓶外普通木箱;塑料瓶、兩層塑料袋或兩層牛皮紙袋(內(nèi)或外套以塑料袋)外瓦楞紙箱。運輸注意事項:鐵路運輸時包裝所用的麻袋、塑料編織袋、復合塑料編織袋的強度應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運輸前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酸類、氧化劑、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公路運輸時要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甲基丙烯酸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中文名稱:甲基丙烯酸英文名稱:methacrylicacidCAS號:79-41-4

危規(guī)號:81618分子式:C4H6O2分子量:86.09危險性類別:第8.1類酸性腐蝕品。UN編號:2531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對鼻、喉有刺激性;高濃度接觸可能引起肺部改變。對皮膚有刺激性,可致灼傷。眼接觸可致灼傷,造成永久性損害。慢性影響:可能引起肺、肝、腎損害。對皮膚有致敏性,致敏后,即使接觸極低水平的本品,也能引起皮膚刺癢和皮疹。燃爆危險:本品易燃,具腐蝕性、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y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易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fā)生強烈反應。若遇高熱,可發(fā)生聚合反應,放出大量熱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有害燃燒產(chǎn)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須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離以外,在上風向滅火。用水噴射逸出液體,使其稀釋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霧狀水保護消防人員。滅火劑:霧狀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若是液體。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nèi),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若是固體,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酸堿工作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胺類、堿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儲存注意事項: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劑。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包裝要求密封,不可與空氣接觸。應與氧化劑、胺類、堿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不宜大量儲存或久存。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儲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前蘇聯(lián)MAC(mg/m3):5TLVTN:ACGIH20ppm,70mg/m3TLVWN:未制定標準工程控制:生產(chǎn)過程密閉,加強通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呼吸系統(tǒng)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酸堿工作服。手防護:戴橡膠耐酸堿手套。其他防護: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飯前要洗手。工作完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wèi)生。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含量:一級≥97.0%;二級≥95.0%。外觀與性狀:無色結晶或透明液體,有刺激性氣味。熔點(℃):15沸點(℃):161相對密度(水=1):1.01臨界壓力(MPa):無資料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1.33(60.6℃)閃點(℃)燃燒熱(kJ/mol):無資料臨界溫度(℃):無資料引燃溫度(℃):400爆炸極限%(V/V):無資料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等多數(shù)有機溶劑。主要用途:用于有機合成,及聚合物制備禁配物:強氧化劑、胺類、強堿。避免接觸的條件:光照、受熱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1600mg/kg(小鼠經(jīng)口);500mg/kg(兔經(jīng)皮)LC50:無資料運輸信息包裝方法: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鍍錫薄鋼板桶(罐)外滿底板花格箱、纖維板箱或膠合板箱。運輸注意事項: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wěn)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氧化劑、胺類、堿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公路運輸時要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

丙烯酰胺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中文名稱:丙烯酰胺英文名稱:acrylamide

CAS號:79-06-1

危規(guī)號:61740分子式:C3H5NO分子量:71.08危險性類別:6.1類毒害品。UN編號:2074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是一種蓄積性的神經(jīng)毒物,主要損害神經(jīng)系統(tǒng)。輕度中毒以周圍神經(jīng)損害為主;重度可引起小腦病變。中毒多為慢性經(jīng)過,初起為神經(jīng)衰弱綜合征。繼之發(fā)生周圍神經(jīng)病。出現(xiàn)四肢麻木,感覺異常,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抽搐,癱瘓等。重度中毒出現(xiàn)以小腦病變?yōu)橹鞯闹卸拘阅X病。出現(xiàn)震顫、步態(tài)反紊亂、共濟失調,甚至大小便失禁或小便潴留。皮膚接觸本品,可發(fā)生粗糙、角化、脫屑。本品中毒主要因皮膚吸收引起。環(huán)境危害:燃爆危險:本品可燃,有毒,為可疑致癌物。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若遇高熱,可發(fā)生聚合反應,放出大量熱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受高熱分解產(chǎn)生有毒的腐蝕性煙氣。有害燃燒產(chǎn)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滅火方法:采用霧狀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滅火。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qū),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揚塵,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tǒng)。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頭罩型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避免產(chǎn)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酸類、堿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包裝要求密封,不可與空氣接觸。應與氧化劑、酸類、堿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不宜大量儲存或久存。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儲區(qū)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0.3[皮]前蘇聯(lián)MAC(mg/m3):0.2TLVTN:ACGIH0.03mg/m3[皮]TLVWN:未制定標準工程控制: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呼吸系統(tǒng)防護:空氣中粉塵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頭罩型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撤離時,佩戴空氣呼吸器。眼睛防護:呼吸系統(tǒng)防護中已作防護。身體防護:穿膠布防毒衣。手防護:戴橡膠手套。其他防護:工作現(xiàn)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徹底清洗。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實行就業(yè)前和定期的體檢。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純品外觀與性狀:白色結晶固體,無氣味。熔點(℃):84.5沸點(℃):125(3.33kPa)相對密度(水=1):1.12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2.45飽和蒸氣壓(kPa):0.21(84.5℃燃燒熱(kJ/mol):無資料臨界溫度(℃):無資料臨界壓力(MPa):無資料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的對數(shù)值:-0.67閃點(℃):無意義引燃溫度(℃):無資料爆炸極限%(V/V):無資料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不溶于苯。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水溶性聚合物即聚丙烯酰胺。禁配物:強氧化劑、酸類、堿類避免接觸的條件:受熱、光照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150~180mg/kg(大鼠經(jīng)口)LC50:無資料運輸信息包裝方法: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鍍錫薄鋼板桶(罐)外滿底板花格箱、纖維板箱或膠合板箱。運輸注意事項:鐵路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guī)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運輸前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酸類、氧化劑、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液化石油氣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中文名稱:液化石油氣壓凝汽油英文名稱:LiquefiedpetroleumgesCompressedpetroleumgasCAS號:68476-85-7危規(guī)號:21053危險性類別:第2.1類易燃氣體。UN編號:1075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頭暈、頭痛、興奮或嗜睡、惡心、嘔吐、脈緩等;重癥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識喪失,甚至呼吸停止??芍缕つw凍傷。慢性影響:長期接觸低濃度者,可出現(xiàn)頭痛、頭暈、睡眠不佳、易疲勞、情緒不穩(wěn)以及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等。環(huán)境危害:對環(huán)境有危害,對水體、土壤和大氣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險:本品易燃,具麻醉性。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若有凍傷,就醫(yī)治療。眼睛接觸: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食入:消防措施危險特性:極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氟、氯等接觸會發(fā)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有害燃燒產(chǎn)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yè)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全面通風。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靜電工作服。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鹵素接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chǎn)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1000前蘇聯(lián)MAC(mg/m3):未制定標準TLVTN:ACGIH1000ppm,1800mg/m3TLVWN:未制定標準工程控制:生產(chǎn)過程密閉,全面通風。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呼吸系統(tǒng)防護:高濃度環(huán)境中,建議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戴一般作業(yè)防護手套。其他防護: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qū)作業(yè),須有人監(jiān)護。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外觀與性狀:無色氣體或黃棕色油狀液體,有特殊臭味。熔點(℃):無資料沸點(℃):無資料相對密度(水=1):無資料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無資料燃燒熱(kJ/mol):無資料臨界溫度(℃):無資料臨界壓力(MPa):無資料閃點(℃):-74引燃溫度(℃):426~537爆炸極限%(V/V):5~33主要用途: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也可用作燃料。禁配物:強氧化劑、鹵素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無資料運輸信息包裝方法:鋼制氣瓶。包裝類別:O52運輸注意事項:本品鐵路運輸時限使用耐壓液化氣企業(yè)自備罐車裝運,裝運前需報有關部門批準。裝有液化石油氣的氣瓶(即石油氣的氣瓶)禁止鐵路運輸。采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并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jié)L動。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氧化劑、鹵素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公路運輸時要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鎂粉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中文名稱:鎂粉英文名稱:magnesiumpowder

CAS號:7439-95-4

危規(guī)號:43012分子式:Mg分子量:24.31危險性類別:第4.3類遇濕易燃物品。UN編號:1418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對眼、上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性。吸入可引起咳嗽、胸痛等??诜ι眢w有害。燃爆危險:本品遇濕易燃,具刺激性。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易燃,燃燒時產(chǎn)生強烈的白光并放出高熱。遇水或潮氣猛烈反應放出氫氣,大量放熱,引起燃燒或爆炸。遇氯、溴、碘、硫、磷、砷、和氧化劑劇烈反應,有燃燒、爆炸危險。粉體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當達到一定濃度時,遇火星會發(fā)生爆炸。滅火方法:嚴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撲救。最好的滅火方法是用干燥石墨粉和干砂悶熄火苗,隔絕空氣。施救時對眼睛和皮膚須加保護,以免飛來熾粒燒傷身體、鎂光灼傷視力。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qū),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揚塵,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轉移回收。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蓋。在專家指導下清除。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加強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靜電工作服。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避免產(chǎn)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酸類、鹵素、氯代烴接觸。尤其要注意避免與水接觸。在氮氣中操作處置。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前蘇聯(lián)MAC(mg/m3):未制定標準TLVTN:未制定標準TLVWN:未制定標準工程控制:加強局部排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呼吸系統(tǒng)防護:空氣中粉塵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必要時,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戴一般作業(yè)防護手套。其他防護: 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純品外觀與性狀: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粉末。熔點(℃):651沸點(℃):1107相對密度(水=1):1.74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0.13(621℃)燃燒熱(kJ/mol):609.7臨界溫度(℃)臨界壓力(MPa):無資料閃點(℃):無意義引燃溫度(℃):550爆炸下限%(V/V):44~59mg/m3溶解性:不溶于水、堿液,溶于酸。主要用途:用作還原劑,制閃光粉、鉛合金,冶金中作去硫劑,此外用于有機合成、照明劑等。禁配物:酸類、酰基氯、鹵素、強氧化劑、氯代烴、水、氧、空氣避免接觸的條件:空氣、潮濕空氣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無資料。運輸信息包裝方法:塑料袋或二層牛皮紙袋外全開口或中開口鋼桶(鋼板厚0.75毫米,每桶凈重不超過100公斤);塑料袋或二層牛皮紙袋外全開口或中開口鋼桶(鋼板厚0.5毫米,每桶凈重不超過50公斤);金屬桶(罐)或塑料桶外花格箱;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運輸注意事項: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裝運本品的車輛排氣管須有阻火裝置。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氧化劑、酸類、鹵素、氯代烴、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運輸用車、船必須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設施。車輛運輸完畢應進行徹底清掃。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銅粉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中文名稱:銅粉英文名稱:copperpowder

CAS號:7440-50-8

危規(guī)號:無資料分子式:Cu分子量:63.55危險性類別:無資料UN編號:無資料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大量吸入銅煙霧可引起金屬煙熱?;颊哂泻畱?zhàn)、體溫升高,伴有呼吸道刺激癥狀。長期接觸銅塵的工人常發(fā)生接觸性皮炎和鼻、眼的刺激癥狀,引起咽痛、咳嗽、鼻塞、鼻炎等,甚至引起鼻中隔穿孔。長期吸入尚可引起肺部纖維組織增生。環(huán)境危害:對環(huán)境有嚴重危害,對水體、土壤和大氣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險:本品可燃,粉塵具刺激性。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y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其粉體遇高溫、明火能燃燒。有害燃燒產(chǎn)物:氧化銅。滅火方法: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干粉、砂土。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qū),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業(yè)工作服。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避免與氧化劑、酸類、鹵素接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包裝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劑、酸類、鹵素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儲區(qū)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1[塵],0.2[煙]前蘇聯(lián)MAC(mg/m3):0.5~1TLVTN:煙0.2mg/m3塵和霧1mg/m3(以銅計)TLVWN:未制定標準工程控制:一般不需特殊防護。呼吸系統(tǒng)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但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建議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但建議特殊情況下,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一般作業(yè)防護服。手防護:戴一般作業(yè)防護手套。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純品外觀與性狀:帶有紅色光澤的金屬。熔點(℃):1083沸點(℃):2595相對密度(水=1):8.92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無資料燃燒熱(kJ/mol):無資料臨界溫度(℃):無意義臨界壓力(MPa):無意義閃點(℃):無資料引燃溫度(℃):700(粉云)爆炸極限%(V/V):無資料溶解性:溶于硝酸、熱濃硫酸,微溶于鹽酸。主要用途:供制造化學用具、電力用具、建筑材料和其他工業(yè)裝置及用具。禁配物:強酸、強氧化劑、鹵素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無資料。運輸信息包裝類別:Z01包裝方法:無資料。運輸注意事項: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wěn)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氧化劑、酸類、鹵素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間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中文名稱:3-氨基苯酚

間氨基苯酚英文名稱:3-aminophenol

m-aminophenolCASNo.:591-27-5危規(guī)號:61720分子式:C6H7NO分子量:109.12危險性類別:第6.21類毒害品UN編號:2512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不易經(jīng)皮膚吸收。吸入過量本品粉塵,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燃爆危險:本品可燃,有毒。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受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煙氣。與強氧化劑接觸可發(fā)生化學反應。有害燃燒產(chǎn)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劑:霧狀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qū),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業(yè)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于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避免產(chǎn)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包裝密封。應與氧化劑、酸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儲區(qū)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前蘇聯(lián)MAC(mg/m3):1TLVTN:未制定標準TLVWN:未制定標準工程控制: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呼吸系統(tǒng)防護:空氣中粉塵濃度超標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一般作業(yè)防護服。手防護:戴橡膠手套。其他防護:工作現(xiàn)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及時換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飲酒,用溫水洗澡。實行就業(yè)前和定期的體檢。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純品外觀與性狀:白色或淺黃色片狀結晶。熔點(℃):122~123沸點(℃):164(1.47kPa)相對密度(水=1):無資料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1.47(164℃)臨界溫度(℃):無資料臨界壓力(MPa):無資料閃點(℃):無資料引燃溫度(℃):無資料爆炸極限%(V/V):無資料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醚。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染料、藥物及塑料固化劑等。禁配物:酸類、?;取⑺狒?、氯仿、強氧化劑。毒理學資料LD50:1000mg/kg(大鼠經(jīng)口)LC50:無資料運輸信息包裝方法:塑料袋或二層牛皮紙袋外全開口或中開口鋼桶;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鍍錫薄鋼板桶(罐)外滿底板花格箱、纖維板箱或膠合板箱。運輸注意事項:運輸前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酸類、氧化劑、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

碳酸二甲酯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中文名稱:碳酸二甲酯英文名稱:dimethylcarbonateCAS號:616-38-6UN編號:1161

危規(guī)號:32157分子式:C3H6O3分子量:90.1危險性類別:第3.2類中閃點易燃液體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經(jīng)皮膚吸收對身體有害。本品對皮膚有刺激性。其蒸氣或霧對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大鼠在29.7g/m3濃度下很快發(fā)生喘息,共濟失調,口、鼻出現(xiàn)泡沫,肺水腫,在2小時內(nèi)死亡。

環(huán)境危害:對環(huán)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險: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熱易燃。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有害燃燒產(chǎn)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滅火方法:砂土。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運至空曠的地方掩埋、蒸發(fā)、或焚燒。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nèi),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還原劑、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不燃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10℃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前蘇聯(lián)MAC(mg/m3):未制定標準TLVTN:未制定標準TLVWN:未制定標準工程控制:生產(chǎn)過程密閉,加強通風。呼吸系統(tǒng)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戴橡膠耐油手套。其他防護: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工作完畢,淋浴更衣。特別注意眼和呼吸道的防護。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純品外觀與性狀:無色液體,有芳香氣味。熔點(℃):0.5沸點(℃):90相對密度(水=1):1.07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3.1飽和蒸氣壓(kPa):6.27(20℃)燃燒熱(kJ/mol):無資料臨界溫度(℃)臨界壓力(MPa):無資料閃點(℃):19引燃溫度(℃):無資料爆炸極限%(V/V):無資料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多數(shù)有機溶劑,酸、堿。主要用途:用作溶劑,用于有機合成。禁配物:氧化劑、還原劑、強酸、強堿、潮濕空氣。毒理學資料LD50:13000mg/kg(大鼠經(jīng)口);6000mg/kg(小鼠經(jīng)口)LC50:無資料運輸信息包裝方法: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運輸注意事項: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nèi)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chǎn)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還原劑、酸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qū)。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裝運輸。鎳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中文名稱:鎳

英文名稱:nickel

CASNo.:7440-02-0

分子式:Ni分子量:58.70

危規(guī)號:42004

危險性類別:第4.2類自燃物品。UN編號:1378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可引起鎳皮炎,又稱鎳“癢疹”。皮膚劇癢,后出現(xiàn)丘疹、皰疹及紅斑,重者化膿、潰爛。長期吸入鎳粉可致呼吸道刺激、慢性鼻炎,甚至發(fā)生鼻中隔穿孔。尚可引起變態(tài)反應性肺炎、支氣管炎、哮喘等。

環(huán)境危害:對環(huán)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險:本品屬自燃物品,具刺激性,接觸可引起皮炎,奇癢。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y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其粉體化學活性較高,暴露在空氣中會發(fā)生氧化反應,甚至自燃。遇強酸反應,放出氫氣。粉塵可燃,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劑:干粉、砂土。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qū),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使用無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轉移回收。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透氣型防毒服,戴防化學品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避免與氧化劑、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包裝要求密封,不可與空氣接觸。應與氧化劑、酸類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qū)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1[按Ni計]前蘇聯(lián)MAC(mg/m3):未制定標準TLVTN:OSHA1mg[Ni]/m3;ACGIH0.05mg/m3[Ni]TLVWN:未制定標準監(jiān)測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α-糠偶酰二肟比色法;催化極譜法工程控制:密閉操作,局部排風。呼吸系統(tǒng)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透氣型防毒服。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其他防護:工作完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wèi)生。工作時皮膚劃傷應及時處理。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純品外觀與性狀:銀白色堅硬金屬。熔點(℃):1453沸點(℃):2732相對密度(水=1):8.90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0.13(1810℃)燃燒熱(kJ/mol):無資料臨界溫度(℃)臨界壓力(MPa):無資料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的對數(shù)值:無資料閃點(℃):無意義引燃溫度(℃):無資料爆炸上限%(V/V):無資料爆炸下限%(V/V):無資料溶解性:不溶于濃硝酸,溶于稀硝酸。主要用途:用于電子管材料、加氫催化劑及鎳鹽制造。禁配物:酸類、強氧化劑、硫。避免接觸的條件:空氣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無資料運輸信息包裝方法:無資料。運輸注意事項:鐵路運輸時須報鐵路局進行試運,試運期為兩年。試運結束后,寫出試運報告,報鐵道部正式公布運輸條件。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裝運本品的車輛排氣管須有阻火裝置。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氧化劑、酸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車輛運輸完畢應進行徹底清掃。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丙烷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中文名稱:丙烷

英文名稱:propane

CASNo.:74-98-6

分子式:C3H8分子量:44.10

危規(guī)號:21011

危險性類別:第2.1類易燃氣體。UN編號:1978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有單純性窒息及麻醉作用。人短暫接觸1%丙烷,不引起癥狀;10%以下的濃度,只引起輕度頭暈;接觸高濃度時可出現(xiàn)麻醉狀態(tài)、意識喪失;極高濃度時可致窒息。燃爆危險:本品易燃。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易燃氣體。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氧化劑接觸猛烈反應。氣體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有害燃燒產(chǎn)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yè)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chǎn)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鹵素接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chǎn)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前蘇聯(lián)MAC(mg/m3):300TLVTN:ACGIH窒息性氣體TLVWN:未制定標準工程控制:生產(chǎn)過程密閉,全面通風。呼吸系統(tǒng)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但建議特殊情況下,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戴一般作業(yè)防護手套。其他防護: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qū)作業(yè),須有人監(jiān)護。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純品外觀與性狀:無色氣體,純品無臭。熔點(℃):-187.6沸點(℃):-42.1相對密度(水=1):0.58(-44.5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1.56飽和蒸氣壓(kPa):53.32(-55.6℃)臨界溫度(℃):96.8臨界壓力(MPa):4.25閃點(℃):-104引燃溫度(℃):450爆炸上限%(V/V):2.1~9.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主要用途:用于有機合成。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無資料禁配物:強氧化劑、鹵素。運輸信息包裝方法:鋼質氣瓶。運輸注意事項:本品鐵路運輸時限使用耐壓液化氣企業(yè)自備罐車裝運,裝運前需報有關部門批準。采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并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jié)L動。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氧化劑、鹵素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公路運輸時要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丙烯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中文名稱:丙烯

英文名稱:propylene

英文名稱2:propeneCASNo.:115-07-1

分子式:C3H6 分子量:42.08

危規(guī)號:21018

危險性類別:第2.1類易燃氣體。UN編號:1077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為單純窒息劑及輕度麻醉劑。急性中毒: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識喪失,當濃度為15%時,需30分鐘;24%時,需3分鐘;35%~40%時,需20秒鐘;40%以上時,僅需6秒鐘,并引起嘔吐。慢性影響:長期接觸可引起頭昏、乏力、全身不適、思維不集中。個別人胃腸道功能發(fā)生紊亂。

環(huán)境危害:對環(huán)境有危害,對水體、土壤和大氣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險:本品易燃。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與其它氧化劑接觸劇烈反應。氣體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有害燃燒產(chǎn)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yè)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chǎn)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酸類接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chǎn)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前蘇聯(lián)MAC(mg/m3):100TLVTN:ACGIH窒息性氣體TLVWN:未制定標準工程控制:生產(chǎn)過程密閉,全面通風。呼吸系統(tǒng)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但建議特殊情況下,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戴一般作業(yè)防護手套。其他防護: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qū)作業(yè),須有人監(jiān)護。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純品外觀與性狀:無色、有烴類氣味的氣體。熔點(℃):-191.2沸點(℃):-47.7相對密度(水=1):0.5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1.48飽和蒸氣壓(kPa):602.88(0℃燃燒熱(kJ/mol):2049臨界溫度(℃):91.9臨界壓力(MPa):4.62閃點(℃):-108引燃溫度(℃):455爆炸極限%(V/V):1.0~15.0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主要用途:用于制丙烯腈、環(huán)氧丙烷、丙酮等。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無資料禁配物:強氧化劑、強酸。運輸信息包裝方法:鋼質氣瓶。運輸注意事項:本品鐵路運輸時限使用耐壓液化氣企業(yè)自備罐車裝運,裝運前需報有關部門批準。采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并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jié)L動。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氧化劑、酸類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公路運輸時要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氦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中文名稱:氦

英文名稱:helium

CASNo.:7440-59-7

分子式:He 分子量:4.00

危規(guī)號:22007

危險性類別:第2.2類不燃氣體。UN編號:1046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為惰性氣體,高濃度時可使氧分壓降低而有窒息危險。當空氣中氦濃度增高時,患者先出現(xiàn)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共濟失調;繼之出現(xiàn)疲倦無力、煩躁不安、惡心、嘔吐、昏迷、抽搐,以致死亡。

燃爆危險:本品不燃。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若遇高熱,容器內(nèi)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滅火方法:本品不燃。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yè)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如有可能,即時使用。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遠離易燃、可燃物。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前蘇聯(lián)MAC(mg/m3):未制定標準TLVTN:ACGIH窒息性氣體TLVWN:未制定標準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呼吸系統(tǒng)防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當作業(yè)場所空氣中氧氣濃度低于18%時,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或長管面具。眼睛防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身體防護:穿一般作業(yè)工作服。手防護:戴一般作業(yè)防護手套。其他防護: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qū)作業(yè),須有人監(jiān)護。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含量:高純≥99.999%;一級≥99.995%;二級≥99.99%。外觀與性狀:無色無臭的惰性氣體。熔點(℃):-272.1沸點(℃):-268.9相對密度(水=1):0.15(-271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0.14飽和蒸氣壓(kPa):202.64(-268℃)臨界溫度(℃):-267.9臨界壓力(MPa):0.23閃點(℃):無意義引燃溫度(℃):無意義爆炸極限%(V/V):無意義溶解性:不溶于水、乙醇。主要用途:用于氣球、溫度計、電子管、潛水服等的充氣。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無資料運輸信息包裝方法:鋼質氣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運輸注意事項:采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并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jié)L動。嚴禁與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氬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中文名稱:氬

英文名稱:argon

CASNo.:7440-37-1

分子式:Ar分子量:39.95危規(guī)號:22011

危險性類別:第2.2類不燃氣體。UN編號:1006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常氣壓下無毒。高濃度時,使氧分壓降低而發(fā)生窒息。氬濃度達50%以上,引起嚴重癥狀;75%以上時,可在數(shù)分鐘內(nèi)死亡。當空氣中氬濃度增高時,先出現(xiàn)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濟失調。繼之,疲倦乏力、煩躁不安、惡心、嘔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液態(tài)氬可致皮膚凍傷;眼部接觸可引起炎癥。

燃爆危險:本品不燃,具窒息性。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若有凍傷,就醫(yī)治療。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若遇高熱,容器內(nèi)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滅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yè)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如有可能,即時使用。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遠離易燃、可燃物。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前蘇聯(lián)MAC(mg/m3):未制定標準TLVTN:ACGIH窒息性氣體TLVWN:未制定標準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呼吸系統(tǒng)防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但當作業(yè)場所空氣中氧氣濃度低于18%時,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或長管面具。眼睛防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身體防護:穿一般作業(yè)工作服。手防護:戴一般作業(yè)防護手套。其他防護: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qū)作業(yè),須有人監(jiān)護。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含量:高純≥99.999%;純氬≥99.99%。外觀與性狀:無色無臭的惰性氣體。熔點(℃):-189.2沸點(℃):-185.7相對密度(水=1):1.40(-186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1.38飽和蒸氣壓(kPa):202.64(-179℃)臨界溫度(℃):-122.3臨界壓力(MPa):4.86閃點(℃):無意義引燃溫度(℃):無意義爆炸極限%(V/V):無意義溶解性:微溶于水。主要用途:用于燈泡充氣和對不銹鋼、鎂、鋁等的電弧焊接,即“氬弧焊”。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無資料運輸信息包裝方法:鋼質氣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運輸注意事項:采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并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jié)L動。嚴禁與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汽油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中文名稱:汽油

英文名稱1:Gasoline

英文名稱2:PetrolCASNo.:8006-61-9

危規(guī)號:31001

危險性類別:第6.1類毒害品。UN編號:1203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麻醉作用。輕度中毒癥狀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步態(tài)不穩(wěn)、共濟失調。高濃度吸入出現(xiàn)中毒性腦病。極高濃度吸入引起意識突然喪失、反射性呼吸停止??砂橛兄卸拘灾車窠?jīng)病及化學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現(xiàn)中毒性精神病。液體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濺入眼內(nèi)可致角膜潰瘍、穿孔,甚至失明。皮膚接觸致急性接觸性皮炎,甚至灼傷。吞咽引起急性胃腸炎,重者出現(xiàn)類似急性吸入中毒癥狀,并可引起肝、腎損害。慢性中毒:神經(jīng)衰弱綜合征、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周圍神經(jīng)病。嚴重中毒出現(xiàn)中毒性腦病,癥狀類似精神分裂癥。皮膚損害。燃爆危險:本品極度易燃。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y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食入:給飲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腸。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fā)生強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有害燃燒產(chǎn)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滅火無效。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蛟诒WC安全情況下,就地焚燒。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nèi),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接觸。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300[溶劑汽油]前蘇聯(lián)MAC(mg/m3):300TLVTN:ACGIH300ppm,890mg/m3TLVWN:ACGIH500ppm,1480mg/m3監(jiān)測方法:氣相色譜法工程控制:生產(chǎn)過程密閉,全面通風。呼吸系統(tǒng)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戴橡膠耐油手套。其他防護: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C4~C12脂肪烴和環(huán)烷烴。外觀與性狀:無色或淡黃色易揮發(fā)液體,具有特殊臭味。熔點(℃):<-60沸點(℃):40~200相對密度(水=1):0.70~0.79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3.5飽和蒸氣壓(kPa):無資料燃燒熱(kJ/mol):無資料臨界溫度(℃):無資料臨界壓力(MPa):無資料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的對數(shù)值:無資料閃點(℃):-50引燃溫度(℃):415~530爆炸極限%(V/V):0.3~6.0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汽油機的燃料,用于橡膠、制鞋、印刷、制革、顏料等行業(yè),也可用作機械零件的去污劑。避免接觸的條件:強氧化劑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67000mg/kg(小鼠經(jīng)口)(120號溶劑汽油)LC50:mg/m3,2小時(小鼠吸入)(120號溶劑汽油)刺激性:人經(jīng)眼:140ppm/8小時,輕度刺激運輸信息包裝類別:O52包裝方法:小開口鋼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運輸注意事項: 本品鐵路運輸時限使用鋼制企業(yè)自備罐車裝運,裝運前需報有關部門批準。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nèi)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chǎn)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qū)。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裝運輸。

鄰氯硝基苯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 中文名稱:2-硝基氯苯;鄰氯硝基苯英文名稱:2-nitrochlorobenzeneo-chloronitrobenzeneCAS號:88-73-3

危規(guī)號:61678

分子式:C6H4ClNO2分子量:157.56危險性類別:第6.1類毒害品。UN編號:1578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對粘膜和皮膚有刺激作用。中毒主要由于吸入其粉塵或蒸氣而引起,吸收后,產(chǎn)生高鐵血紅蛋白血癥。急性中毒病人可有頭痛、頭昏、乏力、皮膚粘膜紫紺、手指麻木等癥狀。重者可出現(xiàn)胸悶、呼吸困難、心悸,甚至發(fā)生心律紊亂、昏迷、抽搐、呼吸麻痹。有時可引起溶血性貧血,肝損害。慢性中毒有頭痛、乏力、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神經(jīng)衰弱綜合征表現(xiàn);有慢性溶血時,可出現(xiàn)黃疸、貧血;還可引起中毒性肝炎。

環(huán)境危害:對環(huán)境有嚴重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險:本品可燃,有毒,具腐蝕性、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yī)。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洗胃,導泄。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遇明火能燃燒。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有害燃燒產(chǎn)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氫。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劑: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qū),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轉移至安全場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避免產(chǎn)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還原劑、堿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劑、還原劑、堿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儲區(qū)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1前蘇聯(lián)MAC(mg/m3):1[皮]TLVTN:未制定標準TLVWN:未制定標準工程控制: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呼吸系統(tǒng)防護:空氣中粉塵濃度超標時,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手防護:戴橡膠手套。其他防護:工作現(xiàn)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及時換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飲酒,用溫水洗澡。實行就業(yè)前和定期的體檢。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純品外觀與性狀:黃色結晶。熔點(℃):32.5沸點(℃):245.5相對密度(水=1):1.30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5.4飽和蒸氣壓(kPa):1.07/119℃燃燒熱(kJ/mol):無資料臨界溫度(℃):無資料臨界壓力(MPa):無資料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的對數(shù)值:無資料閃點(℃):127引燃溫度(℃):無資料爆炸上限%(V/V):8.7爆炸下限%(V/V):1.4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主要用途:用作有機合成中間體。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288mg/kg(大鼠經(jīng)口)LC50:無資料r禁配物:強氧化劑、強堿、強還原劑。運輸信息包裝方法:塑料袋或二層牛皮紙袋外全開口或中開口鋼桶;塑料袋外榫槽接縫木箱;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鍍錫薄鋼板桶(罐)外滿底板花格箱、纖維板箱或膠合板箱。運輸注意事項:運輸前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酸類、氧化劑、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渣油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化學品名稱: 中文名稱:渣油;液體石蠟瀝青英文名稱:residualoilCAS號:

危規(guī)號:分子式:分子量:危險性類別:UN編號:危險性概述健康危害:對皮膚有一定的損害,可致接觸性皮炎、毛囊性損害等。接觸后,尚可有咳嗽、胸悶、頭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和眼、鼻、咽部的刺激癥狀。

燃爆危險:本品可燃,具刺激性。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吸入: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y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消防措施危險特性:受高熱分解,放出腐蝕性、刺激性的煙霧。有害燃燒產(chǎn)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煙霧。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chǎn)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nèi),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劑、酸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儲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接觸控制及個體防護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前蘇聯(lián)MAC(mg/m3):未制定標準TLVTN:未制定標準TLVWN:未制定標準工程控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呼吸系統(tǒng)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