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無畏,她為貧困山區(qū)孩子謀幸福_第1頁
大愛無畏,她為貧困山區(qū)孩子謀幸福_第2頁
大愛無畏,她為貧困山區(qū)孩子謀幸福_第3頁
大愛無畏,她為貧困山區(qū)孩子謀幸福_第4頁
大愛無畏,她為貧困山區(qū)孩子謀幸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0大愛無畏,她為貧困山區(qū)孩子謀幸?!洿罄碇菘茀f(xié)主席李玉梅關愛貧困山區(qū)孩子二三事背景映襯:出生于1966年6月的李玉梅,經(jīng)歷了太多艱難的求學歷程。60后的人們不會忘記生產(chǎn)隊那個時代給人們生存帶來的艱辛,更沒有誰想到,今天會有讀書不用交錢外,還可以享受“兩免一補”外加營養(yǎng)餐的領工資讀書的義務教育時代。60后的人能不能讀上書都要看家庭條件,60后的人上學正是趕上“讀書無用論”盛行的七十年代,還有生活處在半饑半飽狀態(tài)時期。七十年代的時候大部分家庭都有一大幫子兄弟姊妹,因此一個家庭中,也就只能有一兩個能讀得著書的孩子才能有讀書的機會,其它大部分孩子只能望學興嘆了。七八十年代文學作品中最能感染人的是兄弟姊妹間相互謙讓讀書的故事。讀書不僅要克服物質的極度匱乏,更重要的是要耐得住打擊。60后的人們長到了上學的年齡,盡管革文化的命的時代已經(jīng)進入尾聲,氣焰已經(jīng)慢慢消散,但畢竟“讀書無用論”的余煙,還時不時地危害和侵擾著人們讀書的愿望。李玉梅的童年和啟蒙階段就是在這種物質極度貧乏,讀書氛圍被“讀書無用”殘余思想傷害的景況下度過的。可見要讀幾個字不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物質精神雙重打擊,是不可能實現(xiàn)愿望的。因為受“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的影響,李玉梅小學只上了五年,且經(jīng)常到生產(chǎn)隊參加勞動,小學幾乎沒有學到什么東西。不過她學習的天賦從小就表現(xiàn)出來,喜歡一個人靜靜地看連環(huán)畫小人書,有時一看就著迷,就不知道時間的流逝。有幾次家里人到生產(chǎn)隊干活,交待她在家里喂點雞食或者豬食,她都因為看那些連環(huán)畫小人書而遺忘了雞們的轆轆饑腸和豬們的嗷嗷待食,這自然要受到家人的一陣責罵,但李玉梅愛學習的熱切愿望,沒有被澆滅,相反這種愛讀書的愿望越燒越烈。她常常沉浸在書中人物的命運中,常常被書中的故事吸引得如癡如醉,甚至她覺得不讓她讀書她寧愿不活了。有好幾次,母親都勸她回家?guī)退侠砑覄账懔?,一個女孩子家,長大了總是要嫁人的,讀出來也白拉拉。況且那時候的大人小孩對讀書這件事都很迷惘,反正大學都是推薦,好像還在宣傳白卷英雄張鐵生的事跡呢。可李玉梅沒有想那么多,那時候的孩子也沒有像現(xiàn)在的孩子這樣復雜,因為接觸到的東西有限,想法也非常單純,好像讀書也純粹是一種興趣和愛好。同時上學讀書也沒有父母親壓迫著要考上這樣那樣的大學,要學這樣那樣的東西,反正是屬于純自然學習狀態(tài),就跟現(xiàn)在的純自然產(chǎn)品一樣,口味純得只感覺到太陽的味道了。小時候的李玉梅就愛讀點書,就愛讀紙上有字的東西,它們那樣地吸引人,那樣鮮活地招魂似地招喚著她,那樣有趣地生動著,那樣讓人放不下心。到讀初中那陣子,1978年小平同志恢復了高考制度,教育也面臨著各種改革,讀書的氛圍也好起來了。但就是缺課本,連課本都缺,找本其它有字的書就更難了。上課也就過著抗日戰(zhàn)爭年代的時候,抄一課讀一課的艱難歲月。讀初中已經(jīng)懂事了李玉梅決心要讀出個樣子來,有條件好的學生買了當時出版的非常珍貴的自學數(shù)理化的教材,她便一本一本地向別人借來讀,有時候別的同學睡了,她就著路燈來讀。就著路燈讀,老師看見了,免不了要批評一陣子。為了躲避老師的批評,她便躲到廁所里讀。硬是一本一本地將那套十二冊的自學教材數(shù)理化看完了一遍,盡管有些知識半懂不懂的,卻對她后來的學習起到了不可抹滅的作用。三年的初中生活一晃就過去了,接著她就考上了高中,當時不像現(xiàn)在這樣擴招,就是高中畢業(yè)能夠升大學和中專的都是廖廖無幾,一個五十來名學生的班級,大學中專加起來也不過是七八個人。大量的高中畢業(yè)生都只能回到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農(nóng)村。不過因為十年浩劫,各行各業(yè)都人才短缺,高中畢業(yè)后多數(shù)人都被招工考干收到單位上了,但李玉梅的雄心壯志是要考上大學。她從小就經(jīng)歷了磨難,深知要獲得成功,不付出是不行的,只有付出了才能有收獲。盡管高中這幾年,教材也不是很齊全。有時候是用云南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有時候是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有些科目的課本這一科目的來了,另一科目的又缺了,這沒有難倒已經(jīng)樹立了雄心斗志的李玉梅。當時她就作出了決定,沒有的課本跟老師借,或者跟有的同學借,就是把課本抄下來也要考上大學。盡管當時抄課本是很多老師和同學的基本功,但要將一本完整的課本抄下來,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把整本課本抄下來,這需要何等勇氣和毅力,但讀書不能沒有課本啊。在讀到高一結束,高二開始的那個學期,李玉梅就把當時的高中《政治》課本抄了下來,整整100多頁,抄了大大兩本硬面抄筆記本。當時她的家鄉(xiāng)還沒有電,她就白天干活,晚上就著墨水瓶改就的煤油燈,抄啊抄,一面抄一面讀里面的內容,硬是把那本《政治》課本抄完。那時學生中正流行手抄本《第二次握手》,別人廢寢忘食地抄手抄本《第二次握手》,她卻用了整整一個夏天,將《政治》課本抄完了。上課的時候,別人沒有課本,到處抄筆記的時候,她就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工工整整地記符號。那年期末考試她的政治得了全校最高分。功夫不負有心人,盡管最終她沒有考上大學,但她上了中專的分數(shù)線,上千人的村子,能考上大學中專的也就只有一兩個人,女孩子考上的那更是鳳毛麟角,最后她被錄取到大理農(nóng)校農(nóng)教班,這在當時已經(jīng)是非常了不起了,兩年畢業(yè)后就分回鶴慶婦聯(lián)。但她對中專層次的文憑不滿足,回來后又繼續(xù)參加成人函授學習,她的決心是要研究生畢業(yè)。通過努力最終她的愿望實現(xiàn)了,她參加了中央黨校研究班的學習,取得了研究生學歷。她從自己的成長中看出,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女孩子,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除了上學讀書外,幾乎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說來也巧,更讓李玉梅感觸深刻的是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初,鶴慶這個偏遠小縣份的教育突飛猛進,農(nóng)村里供孩子讀書蔚然成風。特別是鶴慶壩子的甸南人,寧可不豎新房子,不殺吃年豬,都要供自己的子女讀書。更巧的是李玉梅到縣委上班,每天都要經(jīng)過鶴慶一中的西門,新學期剛開始,一位母親抱著草簾子,領著自己落榜的兒子來補習,可能成績有點差,那位兒子有些打退堂鼓,或者說覺得沒有臉面見同學和老師,便有些遲疑,母親便用白族話苦口婆心地勸他要繼續(xù)學習,不能放棄。李玉梅看到這情景,當時就非常感動。感覺到老百姓是多么想通過教育來改變孩子的命運啊。從那時起她便養(yǎng)成了關心教育的習慣,每到一個地方她都要轉到學??础:芏鄷r候老師和校長都把她看成是領導來學校視察,都有些戰(zhàn)戰(zhàn)兢兢。她都告訴他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路過轉進來看看,你們不要當成一回事,該干什么還干什么。也不用陪,我看看就走?!彼M去學校看看,是因為她知道教育不同于其它方面的政績。常言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是吹糠見米的馬上見效的政績工程,是需要長時間堅持不懈地努力做好方方面面的根基事業(yè),只有根扎得深了,才能像人們說的:“根深才能葉茂?!苯處煿ぷ骱苄量?,收入不是很高,特別是在貧困山區(qū)長年累月地奮斗的教師群體,他們那種獻身的紅燭精神,確實讓自己感動。她去學校里走走看看,只是傳遞給那群默默奉獻在教育第一線的老師們一個信息,黨委政府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永遠會支持教育的。她回想起她對教育情有獨鐘,應該是源于自己青少年時代,形成于自己做縣婦聯(lián)時期,成熟于專管教育副縣長期間。那么她對教育發(fā)揮作用應該是現(xiàn)在當政協(xié)主席的時候了。正是源于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她對教育的獨道理解,才讓她下決心為教育做更多更好更實效的事情。從一個普通的婦女專干,成長為縣政協(xié)主席,一路走來,今年43歲的鶴慶縣政協(xié)主席李玉梅感慨良多:“很多人見了我,都說我不像領導,更不像政協(xié)主席,也許因為我是女性才使很多人不相信。因為是女人,我的付出要比別人艱辛得多?!?998年,由于工作出色,年僅30歲的李玉梅當選為鶴慶縣委常委、婦聯(lián)主席,成為當時大理州各縣市最年輕的婦聯(lián)主席。在5年的任期里,她先后對19.15萬人次的婦女進行了培訓,培養(yǎng)了農(nóng)民婦女技術員987人,使一批婦女由“睜眼瞎”初步變成了有一定文化和思想覺悟的人。李玉梅也因為自身努力而榮獲大理州“婦女維權工作先進個人”、“巾幗扶貧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07年,李玉梅籌集資金在貧困山區(qū)實施的“春蕾計劃”,讓多名失學女童得以重返校園。在鶴慶人民的心里,李玉梅不僅是政協(xié)主席,更是鶴慶婦女的驕傲?!罢f(xié)主席要畫好三幅畫。”李玉梅說,第一幅是組織上給自己畫像,第二幅是群眾給自己畫像,第三幅是自己給自己畫像。組織上給自己畫像,實際上是組織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過程。這些年,她很感激組織的培養(yǎng),感謝黨的好政策。她說,作為一個少數(shù)民族干部,能從農(nóng)村走出來,一步一步走到政協(xié)主席的崗位上,讓自己有機會和條件多做些對人民有意義的事情,全都是因為黨組織的培養(yǎng),自己一直心懷感激。因此,也就多為黨工作,多在教育上做點實際有價值的事情?!叭嗣袢罕娊o自己畫像,是看自己在人民群眾中的口碑?!崩钣衩氛f,不管在哪個崗位上,能夠為群眾實實在在做點事情,她感到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一些老百姓每當遇到困難,都會想起找李玉梅,特別是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大家都喜歡請李玉梅出謀劃策,而李玉梅總是盡最大努力去幫助他們,直到他們滿意為止。讓人民滿意,這要付出多么艱辛的勞動和汗水,但李玉梅覺得這很值,人民群眾的口碑,那是要付出很多很多才能得到的,一個為人公仆的價值也就體現(xiàn)在這里?!白约航o自己畫像,就是自己想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李玉梅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和人格魅力。工作中用“菜單式”的管理方式,給機關每個干部職工下達任務,把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調動起來;爭取老同志的支持,大膽啟用一批新同志,用“具體干事”把大家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起來,形成一個團結向上的干事風氣,這樣才為她能為貧困教育的孩子們做點善事,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僅2010年她就爭取到援助資金70萬元,用于資助教育事業(yè),到目前為至,鶴慶縣已開辦初、高中助學班8個,初、高中助學組3個,資助學生490人,且已經(jīng)資助年限達三年之久,李玉梅還決心要把這件善事繼續(xù)下去。這些數(shù)據(jù)是李玉梅關注教育事業(yè)的最好說明?!疤煜聻楣?,得以為大,民生問題,教育為首。”李玉梅表示,自己一直很關注社會民生,特別是教育問題。在她的帶領下,鶴慶縣政協(xié)充分發(fā)揮政協(xié)聯(lián)系廣泛的優(yōu)勢,堅持政協(xié)聯(lián)誼、群眾受益理念,以人為本?!皩?,鶴慶縣政協(xié)也將一如既往地努力,為老百姓做更多實實在在的事情?!崩钣衩繁硎?。而這實實在在的事情最讓老百姓受益的就是教育了。想想看一個家庭孩子教育成功了,那實實在在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钡拇蠛檬掳?!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山區(qū)孩子謀幸福,她將富人們團結在一起教育的根基性,注定了在教育上要做得轟轟烈烈是不可能的。教育是根的事業(yè),是不可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yè)。而鶴慶教育歷年來就是面廣點多,發(fā)展極為不平衡。就是到了九十年代,還有的邊遠山區(qū)小學校還在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廟子里上課,直到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后才慢慢消除了:“共產(chǎn)黨的兒子,國民黨的廟子”的尷尬境地。當然大家不是不想改變,大家實在是因為財力有限,實在無法改變。李玉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畢竟她也只是個領工資養(yǎng)活一家人的工薪階層,對這樣一個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貧困山區(qū)教育,她覺得自己的能力非常有限。不要說她個人的能力,就是縣政府的財力也非常有限,并且自己所能做到的對整個鶴慶的教育來說也只能是杯水車薪。如何放大自己的能力呢?一直以來她在苦苦思考,苦苦探尋,苦苦掙扎……她想一個人的能力的確有限,但她可以借助外力。這借外力生財?shù)臉嬒胧堑靡嬗谝淮闻既坏臋C遇,就如平時苦心積慮思考,突然產(chǎn)生靈感的牛頓萬有引力的發(fā)現(xiàn)和瓦特蒸汽機的發(fā)明一樣地偶然,當然這種偶然是來自于厚積而薄發(fā)后的苦思冥想。那是2002年一個春天,時任鶴慶縣委常委、縣婦聯(lián)主席的李玉梅,有了個到昆明開會出差的機會,就是這樣一次偶然的機遇,李玉梅在昆明邂逅了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蒲小平(蒲小平自己也是鶴慶人,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并且和李玉梅前后一屆畢業(yè)于鶴慶一中)。因此就有了老鄉(xiāng)加同學校友的關系,且由于年齡相近,就對鶴慶教育發(fā)展有了諸多感慨。在與蒲小平的交流過程中,一直關心著鶴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李玉梅,深情地談到了鶴慶縣的教育現(xiàn)狀。她告訴蒲小平,雖然鶴慶在改革開放后教育教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由于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水平以及地理環(huán)境的制約,這里還是有許多適齡學童,特別是一些邊遠貧困山區(qū)(如六合鄉(xiāng)、龍開口鎮(zhèn)、黃坪鎮(zhèn)、西邑鎮(zhèn)、松桂鎮(zhèn)的)孩子們,還無法享受最基本的教育資源,更不用說優(yōu)質教育資源了,這讓她的心里充滿了不安與焦慮,并決定幫助他們,但自己的能力確實有限,那么多的孩子怎么幫助得過來。也許是女性天性特有的愛孩子的情感的真實流露,蒲小平被李玉梅深情的表達感動,這次談話深深地感染了蒲小平,使他決定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募集資金來幫助這些貧困的孩子們,讓他們都能上學讀書,讓他們都能接受到公平的教育。由于受到母親水窖行動的啟示,她一路回鶴慶,一路就想如何實施。她覺得幫助一個女童成長成才,就會帶動一個家庭,甚至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被改變了,家庭良好的和諧氛圍,就會改變整個社會。也許自己對婦女主任這個職務太投入,太負責了,因此自己想到的就是這些女孩了們的將來,在從昆明回到鶴慶的路上,她就萌生了辦春蕾學校的想法,甚至她要在貧困山區(qū)每所學校辦一個女子春蕾班?;氐晋Q慶,李玉梅便立即著手開展助學工作。在她的提議下,縣級相關部門立即行動,最終確定在國家級貧困山區(qū)松桂鎮(zhèn)的中窩村,新建一所西門子春蕾小學。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李玉梅四處奔走、忘我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學校的籌建工作中。歷時一年的不懈努力,中窩小學嶄新的教學樓終于拔地而起,這幢磚混結構的兩層新教學樓,成了這個貧困山區(qū)最漂亮、最時尚的房子。2003年11月8日,鶴慶縣松桂鎮(zhèn)新建的中窩小學校園里,處處洋溢著節(jié)日的氣氛,由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捐資興建的西門子春蕾小學竣工慶典正在這里舉行。參加慶典的政府人員、學校師生和援助人員個個臉上都掛滿喜悅之情,而在這些人中,還有一個人更是從心底流露出說不出的激動與興奮,當她看到在荒地上拔地而起的嶄新教學樓時,長久以來壓在她心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世界上最幸福的莫過于自己想做的事情做成功了,這段時間李玉梅高興得比自己孩子考上重點大學都還要高興和激動,同時也就更增添了她繼續(xù)辦好春蕾學校和春蕾班的堅定信念。有了這次與西門子公司合作辦學成功的經(jīng)驗,李玉梅便找到了人生發(fā)揮熱量的門徑。盡管后來她由縣婦聯(lián)主席的位置上又移到了副縣長的位置,但分管的還是教育,這讓她不得不思考鶴慶教育發(fā)展的引擎和給力點。剛好她擔任副縣長期間,正是鶴慶教育在大理州乃至云南省都名氣沖天的時候,各方各面對教育關注度特別高,就像人們常說的既面對著機遇,又面臨著挑戰(zhàn)的時刻到來了。如果一項事業(yè)達到某種高度,或者上到了某個平臺的時候,不想方設法進行更新引擎和給力的話,走上坡路的事業(yè),也會滑下坡來,這是無數(shù)事實明證了的。面對壓力李玉梅沒有退縮,正想方設法地進行更新新的引擎和給力點。李玉梅當時面對的就是這種必須更新引擎或者加大給力的最關鍵和最困難的時期。如何給鶴慶教育注灌生機呢?她想到了一個在鶴慶先富起來的這些群體,要團結他們的力量,將他們的目光引領到教育上來,經(jīng)過與西門子合作的辦學的經(jīng)驗得出結論,就是要讓這些在各行各業(yè)中成為創(chuàng)業(yè)先鋒的企業(yè)家、建筑家、商界弄潮兒……發(fā)揮他們的作用,讓他們拿出部分資金,傾注教育,這樣才能實現(xiàn)李玉梅想辦更多更好春蕾班的愿望。目標定下來了,李玉梅是個敢想敢干并且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巾幗女子。她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并且她做這些事情,大多數(shù)是開天辟地第一次的事情,沒有什么經(jīng)驗可借鑒,也沒有人能理解她。因為畢竟搞教育要想有大作為是非常困難的,從政績方面來說也不可能輝煌。但她確定做的事,那是沒有商量余地的,而且要干就要干成功。這就是李玉梅一直從事領導工作所培養(yǎng)出來的剛毅性格。剛開始的時候,她對那些事業(yè)有成的“先富起來”的這部分人,能不能拿出點錢來為山區(qū)的孩子辦點實事這件事,心里沒有底,怕說出來遭到他們的反對,反而處于被動。這時她沒有當副縣長了,位置挪到了政協(xié)主席。對于她聯(lián)絡“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時間也充裕,也名正言順了,正是天隨人愿。她先將各鄉(xiāng)鎮(zhèn)的富人們召集起來,到周邊的麗江、劍川、洱源、大理、賓川等縣份考察加游玩再加學習地周游了一趟。一方面加深了與鶴慶這幫富人的感情,另一方面由于她的雙重身份,也使這些富人增加了參政議政的機會,體會到了當家作主的政治優(yōu)越感,變得關心起鶴慶的發(fā)展,有了全局意識。后來為了宣傳他們的敬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能夠在精神層面上讓這人很好地為鶴慶政治經(jīng)濟服務,她又通過縣文聯(lián),將一幫子舞墨弄文的寫手們跟卓有成就的鶴慶創(chuàng)業(yè)者們召集在一起,一對一地采訪這些人,為他們寫文章,將他們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宏揚光大。就這樣人們親切地稱她為李主席,她做的每一件事大家非常支持,非常熱心。而且在做西門子工程助學的時候,她就嚴格要求自己和跟她一起做項目的工作人員,要腳踏實地做好這件事,正是她這種嚴格辦事的作風感動和激發(fā)了這個助學工程的人們。如今,鶴慶縣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的愛心助學已經(jīng)走過了8年的歷程,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還表示,將會把活動深入地堅持下去,希望他們的援助對那里的孩子有所幫助。中窩只是李玉梅全身心關心教育的一個實例。正是因為她在助學活動中踏實認真的工作和高度負責任的態(tài)度,才讓這項工作取得如此成功。早在鶴慶縣西門子援助項目執(zhí)行組成立伊始,她便向項目執(zhí)行組的每一位成員提出嚴格的要求,一定要用好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募集來的每一分錢,把他們的愛心款用好,讓這些善款能長期發(fā)揮最大的效益。并且在她的領導下,建立了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援助項目審核制度。李玉梅每年都會親自帶領相關人員對愛心項目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和跟蹤。在她的努力工作和熱心倡導下,一批批優(yōu)秀企業(yè)和各界愛心人士也參與到了助學活動中來,鶴慶縣不僅建起了一所又一所的新學校,而且還在各鄉(xiāng)鎮(zhèn)學校辦起了一個個春蕾班和助學班。2007年以來,深圳紅河木業(yè)捐資28萬元開辦助學班和資助特困高考生;2009年以來,香港嘉里集團捐助20萬元資助高中生;大理一香火腿廠捐資6萬元開辦助學班……這些愛心助學活動的開展,不僅給當?shù)睾⒆犹峁┝艘粋€接受現(xiàn)代化知識、從而改變自己和家庭命運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把先進的文化和理念帶到了鶴慶,推動了鶴慶縣各項事業(yè)的進步和發(fā)展。面對種種贊譽,李玉梅卻十分淡然,她曾寫到“不管我的工作如何變動,鶴慶縣西門子援助項目執(zhí)行組組長的職務和職責都會一直跟隨著我。想到鶴慶的教育,想到山區(qū)里一個個貧困的家庭,想到鶴慶明天的發(fā)展,我頂住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更覺得自己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從此關心我縣的教育教學,尤其是山區(qū)貧困學生上學難的問題,成了我的一種習慣?!薄傲晳T”,一個普通、平淡的詞語,李玉梅卻用它書寫出不平淡的人生,相信她也會將這一種“習慣”繼續(xù)保持下去,恩澤更多人的人生。同時也相信,鶴慶縣的更多有識之士,在李玉梅的帶動和感染下,會有更多的成功人士,伸出援助之手,讓那些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書寫輝煌燦爛的人生。她為教育傾注全力,為山區(qū)貧困孩子探索新路子。盡管取得一些成績,李玉梅沒有因此停下為山區(qū)孩子助學的腳步,她深知自己取得的成績來自于周圍人的熱情幫助。在她將愛心撒向貧困山區(qū)孩子的同時,也在思考著一些教育的問題。每一次一個春蕾班開班坐在講臺上與孩子們和家長們見面時,盡管孩子和家長們把她當成了改變家庭和孩子命運的神仙,但她也想到:如何才能讓這些孩子健康成人外,讓他們成長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又紅又專的棟梁之才。她知道這幾年整個鶴慶縣的經(jīng)濟發(fā)展很快,經(jīng)濟發(fā)展了,但教育的觀念也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過去她也一直認為一個孩子學習好了,就什么都好了。但是她與春蕾班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接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過去她們也實驗過,只招家庭貧困學習優(yōu)秀的女孩子進春蕾班,由于這些孩子在認識上的一些偏差,有些學生思想壓力很大,同時這些孩子本身來自貧困家庭,大多數(shù)學生心理脆弱,經(jīng)不起打擊,教育和管理這些孩子非常困難。由于整個班級都是女孩子,在活動和教育教學時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她聽到這些情況后,就改變了春蕾班的招生方式,從義務教育法律法規(guī)方面去思考,綜合考慮這些孩子的方方面面的條件。既要招收家庭貧困的孩子,也要考查他們各方面的思想品質,讓真正方方面面都優(yōu)秀的孩子進入春蕾班,春蕾班也沒有只招收女孩子,基本男女各半。她也要求在招收的時候,一定要入戶調查,堅決堵住走后門,而每一年招收的春蕾班學生名單都要向社會公示,真正讓孩子們進春蕾班學得放心,學得舒心、學得開心。剛開始幾年里李玉梅就在六合小學和中學辦了春蕾女童班,在西邑也辦過,由于都是女孩子,班主任和科任老師也覺得非常不好管理,甚至這些女童非常任性,也不理解李主席和班主任、科任老師的良苦用心,甚至有些同學還覺得這是對她們的不公平,好像將她們劃成了另外一類人,讓她們找不到歸宿感,讓人非常頭痛。真應了那句俗語:“好心當作驢肝肺?!闭婧孟窠o搞這方面的人員劈頭澆了一盆冷水,讓大家都感覺非常沮喪。李玉梅就鼓勵大家:“做事哪有一帆風順的,特別是前人沒有做過的好事,困難和挫折是難免的,相信我們會越做越好的?!焙髞砭驮谒晒?、六合、西邑辦了男女生混合的春蕾班、德馨班,單從學習成績方面來看雖然也有限制,但這樣做整個班級就在全校各方面都非常突出,也辦得非常成功,甚至學習不努力的同學也會改變自己,變得熱愛學習了。但李主席還是覺得有些不妥,似乎和義務教育的法規(guī)有些不相適宜,與教育改革的公平和均衡教育有些不符。從2010年開始,春蕾班主要考慮的是家庭困難學生,不一定分數(shù)高,但品行各方面要比較優(yōu)秀,因此在松桂的春蕾班,李主席就取名為德馨班,也就是取以德為高,讓高尚的品德渲薰人的意思,可見其良苦用心。在辦學模式上,李主席她們還在不斷探索著,她也希望通過不斷的探求摸索,找出一條能改變山區(qū)孩子命運的新路子。教育上錢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們也不能眼睛死盯住“錢”字不放。教育是千秋偉業(yè),是系統(tǒng)工程。那一方面出問題,這教育就變成了瘸腿騾子,各方面都會受到影響。正是這種科學發(fā)展觀的態(tài)度,讓李主席鐘情的教育在鶴慶山區(qū)根深葉茂。她沒有對教育指手劃腳,在教育面前她把自己當成了學生,時時處處向懂行的人學習,在學習中她給教育注入了無限的生機,為山區(qū)貧困孩子的教育,尋找到了一條全新的路子。一個真正懂得教育的人,或者一個真正鐘情于自己事業(yè)的人,在自己喜愛的教育或事業(yè)面前只有一種崇高的敬意,而絕不是凌駕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