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勞動力市場尋訪理論_第1頁
第三講 勞動力市場尋訪理論_第2頁
第三講 勞動力市場尋訪理論_第3頁
第三講 勞動力市場尋訪理論_第4頁
第三講 勞動力市場尋訪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講勞動力市場尋訪理論麥肯納(C.J.Mckenna)1一、尋訪理論的基本介紹(一)尋訪行為的基本假定在勞動力市場上,花費一定尋訪時間,完全是一種理性行為;尋訪行為不僅有助于改善信息分布結構,而且有利于做出最佳判斷和抉擇;2(二)尋訪理論的典型特征不確定性,而不是確定性動態(tài)性,而不是靜態(tài)的多期計量,而不是單期計量3二、尋找工作及尋訪理論模型(一)尋找工作的基本過程第一,選取“樣本”,即確定工作的基本方向,如單位類型、崗位類型、地域等;第二,確定“樣本”的數量以及尋訪密度。尋訪數量包括兩層含義:尋訪密度(即既定時間內的尋訪次數)和尋訪廣度(即允許尋訪的時間長短)尋訪數量取決于:尋訪收益和尋訪成本4(二)尋訪理論模型的根本問題與假設尋訪理論模型的根本問題:確定樣本企業(yè)和尋訪數量尋訪理論模型的假設:(1)樣本企業(yè)在某一地域高度集中分布(2)求職者期望理想工作和優(yōu)厚工資報酬(3)實施尋訪活動(即支付尋訪成本)后,樣本企業(yè)的工資分布狀況成為已知的。一般規(guī)律:尋訪的企業(yè)越多,越了解企業(yè)的工資分布,找到工作的可能性越大,獲得高工資的可能性也越高5(三)最佳樣本企業(yè)數目的確定:固定樣本模型解釋方法:尋訪成本與期望尋訪收益的比較假定某一地域有155個企業(yè),每周工資報價在120~160英鎊之間。如表3-1所示6表3-1尋訪成本與尋訪收益7第一步,期望收益的計算。期望收益是概率分布的一個數學期望值(或平均數),即:第二步,樣本既定時的最大期望收益。樣本企業(yè)為1時,最高期望工資只有一個為:當樣本企業(yè)為2時,最高期望收益如表3-2所示8表3-2當樣本企業(yè)數目為2時的最高期望工資分布9當樣本企業(yè)為3、4、5、6……依次增加,最高期望收益的計算過程可以按照樣本企業(yè)為2的計算過程依次類推。當樣本企業(yè)數目從1到4的最高期望工資與凈收益,如表3-3所示。10表3-3當樣本企業(yè)數目從1到4的最高期望工資與凈收益樣本中企業(yè)數目,n最高期望工資E(maxW/n)尋訪成本cn期望凈收益R(n)1141.22252139.22252146.04514142.04513148.47246142.47244150.00978142.0097…………注:1、E(maxW/n=2)>E(maxW/n=1),表明樣本企業(yè)數目越大,期望工資越高,不斷趨近最高工資(160英鎊)2、假定每一種樣本選擇的尋訪成本為固定(c),表中最佳的樣本數目n*=3時,可以找到最高工資,期望凈收益R(n*=3)=142.47(英鎊)11結論:1、樣本數目遞增,邊際收益卻呈遞減趨勢.2、一般規(guī)律:追加樣本的邊際成本等于其邊際收益時,便可確定理想的尋訪企業(yè)數目,即:c=E(maxW/n)-E(maxW/n-1)也就是,尋訪總成本曲線的斜率等于最高期望工資曲線的斜率,如圖3-1所示12圖3-1:理想尋訪數量的確定E(maxW/n)cn0E(maxW/n)cnn*樣本數目n注:尋訪總成本曲線的斜率等于最高期望工資曲線的斜率時,即是理想的尋訪數量n*13圖3-2:理想尋訪數量與尋訪成本的上升E(maxW/n)cn0E(maxW/n)c1nn1*樣本數目n注:隨著尋訪成本上升,從c0到c1,理想的尋訪數量將從n0*下降到n1*,既使工資率分布提供的機會不變化。c0nE1E0n0*14圖3-3:理想尋訪數量與工資率的下降E(maxW/n)cn0E0(maxW/n)n1*樣本數目n注:隨著工資報酬的下降,從E0(maxW/n)到E1(maxW/n),理想的尋訪數量將從n0*下降到n1*.cnE1E0n0*E1(maxW/n)15(四)保守工資與尋訪行為1、保守工資及其確定保守工資r*:即在尋訪企業(yè)數目不確定情況下,尋訪者事先確定的可以接受的最低工資報價。16(1)保守工資的確定:一種最簡便方法當尋訪企業(yè)的工資報價w=r*,且尋訪者對該工資持摸棱兩可(即為一種“雞肋”的選擇)時,該工資r*即為保守工資。其含義:尋訪的期望收益等于w,且等于r*。17(2)保守工資的確定:一個簡單模型解釋考慮折現率i假定就業(yè)及領取w的時限趨于無窮大,則就業(yè)及其工資收益的現值等于w/i。因此,保守工資r*應滿足:R=r*/i其中,R為期望收益如3-4圖所示。18圖3-4:保守工資的確定R0ww/ir*注:當R保持不變,且接受某一工作的收益隨工資率w的上升而上升時,保守工資r*是存在的,且是唯一的,盡管r*如同“雞肋”。工資收益的現值19(3)保守工資的確定:序列尋訪模型解釋在不考慮折現率i的情況下,假定樣本企業(yè)數目和工資分布為既定。保守工資為r,一次尋訪收益為R(r)。一次尋訪只有兩種結果:遇到的工資報價要么不低于r,要么低于r,因企業(yè)工資分布是既定的,每一種情況的概率都能計算。每次尋訪遇到的工資報價不低于r的概率為pr(w≥r),低于r的概率為pr(w<r),且pr(w<r)+pr(w≥r)=1每一次尋訪的期望收益E(w/w≥r)等于每一種情形下期望收益與概率乘積之和。20若隨機選擇的工資低于r,將繼續(xù)尋訪,其收益等于追加(一次)尋訪的收益,在市場環(huán)境不變時,追加(一次)尋訪的收益等于第一次尋訪收益,即R(r)。因此,一次尋訪收益可以表達為:R(r)=E(w/w≥r)pr(w≥r)+R(r)[1-pr(w≥r)]-c求解:R(r)=E(w/w≥r)-c/pr(w≥r)對上式進行最大化處理,所求得的r*就是理想的保守工資。21求解r*的過程:以表3-1的數據為例將表3-1中數據代于以上各式,依次計算概率和條件均值當r=120時,所有工資都大于r,pr(w≥120)=1,E(w/w≥120)=141.2225當r=125時,pr(w≥125)=0.9871,E(w/w≥120)=141.4998依次類推,計算結果如表3-5所示22表3-5理想的保守工資與尋訪收益rE(w/w≥r)c/pr(w≥r)尋訪期望收益R(r)120141.22252.0000139.2225125141.49982.0261139.4737130142.29162.1234140.1682135143.59502.3485141.2465140145.90832.9806142.9277145149.60164.8438144.7678150152.75888.1566144.5922155155.800317.2117138.5886160160.0000103.092856.9072注:當保守工資為(160英鎊)時,尋訪期望收益R(r)趨于最小化。232、保守工資約束下的尋訪行為在尋訪過程中,尋訪者不斷地將尋訪企業(yè)的工資報價w與保守工資r*比較,一旦找到高于保守工資的企業(yè),尋訪活動便結束。這樣,尋訪數量取決于:保守工資r*的高低和尋訪過程中的運氣,其中,保守工資是決定尋訪行為的關鍵。243、保守工資約束下,尋訪行為的一般規(guī)則若w<r*,則拒絕這個工資,并以期望收益R(r*)為標準繼續(xù)尋訪;若w≥r*,則接受這個工資或選擇該企業(yè),停止尋訪活動;25(五)序列尋訪模型與固定樣本模型的比較序列尋訪模型在解釋尋訪行為中居于主流地位,其原因:第一,序列尋訪模型拓展了尋訪時間與空間,使尋訪活動不單一地局限在一個地方與一個時限內,為解釋失業(yè)和工作期限的長短提供了有益幫助;第二,在實現收益最大化方面,序列尋訪模型規(guī)則優(yōu)于固定樣本模型。例如,在工資報價、工資概率分布、單位尋訪活動成本均相同的情況下,按照固定樣本模型(如表3-3),尋訪的最高期望收益R(n*)=R(3)=142.4724;按照序列尋訪模型(如表3-5),尋訪的最高期望收益R(r*)=R(145)=144.768726(六)序列尋訪模型的含義與拓展若在某一時限內僅尋訪一個企業(yè),則尋訪樣本大于1時的概率為pr(w<r*);若尋訪者在未找到合適工資(保守工資)之前處于失業(yè)狀態(tài),則pr(w<r*)就是至少在一個失業(yè)期內所必須面臨的一個概率選擇序列尋訪模型:R(r)=E(w/w≥r)-c/pr(w≥r)其中,第一項,E(w/w≥r)表示當w≥r時尋訪者接受第一個工資報價所能獲得的全部期望收益;第二項,c/pr(w≥r)表示尋訪活動的全部預期成本,等于尋訪時限內的成本c與尋訪期限的次數1/pr(w≥r)之乘積。27序列尋訪模型可以解釋為:在理想保守工資一定時,尋訪者面臨尋訪活動的所費與所得的取舍關系。r越大,則1/pr(w≥r)越大,當c成本保持不變時,c/pr(w≥r)將趨于上升。在跨期尋訪過程中,1/pr(w≥r)代表尋訪者的預期失業(yè)期限。預期失業(yè)期限與擺脫失業(yè)狀態(tài)的概率成反比。尋訪理論認為,多周期失業(yè)的原因是尋訪者沒有找到令人滿意的工資或工作。工資不令人滿意的關鍵是保守工資,其隨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若尋訪成本c上升,則r*會下降,因而找到工作的概率pr(w≥r*)也上升,同時會縮短尋訪期限1/pr(w≥r)。其原因是,尋訪成本c上升將降低尋訪收益,導致尋訪活動提前終止,促進r*下降。如圖3-5所示。28圖3-5:尋訪成本上升對保守工資和尋訪期限的影響R00ww/ir0*注:尋訪成本c上升,尋訪收益R將下降,導致保守工資r*由r0*下降到r1*,同時使尋訪活動次數減少,縮短尋訪期限。工資收益的現值r1*R1291、工作尋訪模型與勞動參與決策若非市場性活動(如閑暇、家務勞動、社會保障補貼等)的收益等于0,那么,尋訪活動的期望收益R>0,是從事市場性活動的一個充分條件;若非市場性活動(如閑暇、家務勞動、社會保障補貼等)的收益等于b,且b>0,那么,尋訪活動的期望收益R>b,是從事市場性活動或進行工作尋訪才有潛在的價值;302、間接尋訪成本與尋訪行為因持續(xù)的工作尋訪會推遲就業(yè),間接尋訪成本不斷出現,如未來工資的折現問題。折現速率反映了尋訪者的急噪程度。尋訪者越急噪,則其所采用的折現率越高,越傾向于早日找到工作,領取薪水。因此,較高折現率一般與較低保守工資相對應,會促使尋訪者盡快脫離失業(yè)隊伍。313、序列尋訪模型的拓展拓展一:具有工作配置功能的尋訪模型當直接尋訪成本較低時,尋訪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發(fā)現高工資報價,還在于尋找空缺的工作崗位。這樣,找到空缺的工作崗位,尋訪過程便結束。尋訪過程就具有工作配置的功能。若尋訪期內找到保守工資的概率P值較低,尋訪行為將主要受空缺崗位多少的制約。概率P與保守工資之間具有正比關系:概率P越低,尋訪者將接受較低的工資報價。此時,就業(yè)的概率等于尋訪某一工資報價的概率與這一工資被接受的概率之乘積,即P[1-F(r)]32拓展二:適應性尋訪(adaptivesearch)模型假定尋訪活動是收集信息的一種方式,那么,收集信息就成為尋訪活動的目的之一。當繼續(xù)搜集信息得不償失時,尋訪者便會終止尋訪活動,并在已尋訪過的工資報價中作出選擇。33拓展三:時間資源有限的尋訪模型時間本身是一種稀缺性資源。若時間資源是有限的,則尋訪期數就受到限制,在尋訪期內任一時點上的尋訪收益便取決于先前尋訪過的工資報價是否可以接受。若可進行回溯性選擇,尋訪者將在先前已尋訪過的工資中選擇,接受最高工資報價的工作;若不能進行回溯性選擇,則既定尋訪期內的尋訪收益、保守工資都將隨時間變化。隨著時間臨近結束,工資概率分布的收益將與時俱減,即尋訪的邊際收益越來越低,同時保守工資也將與時俱減,尋訪者終止尋訪活動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即脫離失業(yè)隊伍的可能性將與時俱增。34拓展四:在業(yè)尋訪模型決定選擇某一工作并不一定意味著尋訪活動的終止。因此,模型中的保守工資就變成兩個:一個是可以接受的最低工資水平rL,一個是不必進一步尋訪的最低工資ru。尋訪決策:若w<rL,則拒絕接受該工資w,繼續(xù)尋訪;若rL≤w<ru,則接受該工資w,但要繼續(xù)尋訪新工作;w≥ru,則接受該工資w,且終止尋訪過程。值得注意的是:最低保守工資rL應不得低于現有工資;354、尋訪模型在運用中值得注意的問題第一,典型的工作選擇不僅考慮工資因素,還要其他因素,如工作安全、工作保障、養(yǎng)老計劃、作業(yè)環(huán)境等,此外,一些真實情況只有工作體驗才能證實,因此,有條件的自由流動是正常現象,應被允許。第二,在確定性條件下,工資與非工資特征之間既可能高度正相關,也可能負相關。在勞動力市場上,高工資也許是工作條件差的一種信號,即出現補償性工資現象,因此,尋訪模型中,“就高不就低”的保守工資規(guī)則并不總是有效。36三、企業(yè)招聘與市場均衡與尋訪市場有關的企業(yè)理論至少要回答三個問題:第一,工資報價;第二,創(chuàng)造空缺工資崗位(即雇傭決策);第三,勞動力流動或合約期限37(一)工資對市場均衡的影響1、企業(yè)工資報價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盡快填補空缺工作崗位;二是盡量降低雇傭成本。382、企業(yè)的理想工資報價的確定假定1:企業(yè)之間的工資存在差別,求職者遵循保守工資規(guī)則:“就高不就低”。假定2:企業(yè)銷售收入不受工資報價的影響,當產品售價一定時,員工的產出量也不受工資報價的影響,此時,成本最小化的工資水平可以滿足利潤最大化的目標。當雇傭成本、崗位空缺損失分別與工資報價成正比和成反比時,總成本最小的工資即為企業(yè)的理想工資報價。如圖3-6所示39圖3-6:企業(yè)理想工資報價的確定0工資預期崗位空缺損失線雇傭成本線總成本線成本EW*403、預期崗位空缺總損失的確定設每一時期崗位空缺所形成的成本為k,崗位空缺在任一時期被填補的概率為q(k),則:崗位未被填補的概率為[1-q(k)],崗位持續(xù)空缺的時期總數為1/q(w)。因此,預期崗位空缺的總損失為k·1/q(w)顯然,工資w越高,概率q(w)越大,總損失越小。其中,概率q(w)與求職者保守工資標準的差別有關。414、企業(yè)理想工資報價決策的影響因素(1)求職者保守工資的概率分布。企業(yè)事先了解求職者保守工資的概率分布與求職者事先了解企業(yè)工資報價的概率分布同等重要。(2)崗位空缺損失不同。(3)填補崗位空缺者的產出效率差別。以上稱為“異質因素”。425、工資報價與保守工資的均衡分布當企業(yè)或求職者不存在改變其工資報價或保守工資的意向時,便可以實現工資報價的均衡分布和保守工資的均衡分布,即納什均衡。如圖3-7所示43圖3-7:工資報價與保守工資的均衡分布保守工資尋訪成本保守工資概率分布工資報價概率分布崗位空缺損失工資報價44(二)崗位空缺與勞動力流動崗位空缺的多少取決于:生產技術與企業(yè)規(guī)模在尋訪市場上,填補崗位空缺的時點是隨機的,取決于:企業(yè)的工資報價和招聘政策。451、求職者生產效率不同時,企業(yè)的招聘決策方案1:企業(yè)在雇傭前明確界定求職者的生產效率標準,并嚴格考察后錄用;方案2:事先不考察求職者的生產效率,先錄用而后針對實際生產效率進行調整;方案3:在錄用時進行必要信息搜尋方面的投資,再錄用,并等觀察到真實的生產效率后再調整。其中,方案3較為常見,該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求職者發(fā)出的信號,如資力、參考資料、推薦信等。462、考慮員工辭職時,企業(yè)的招聘決策若員工辭職對企業(yè)造成較高成本,企業(yè)會提供更誘人或更優(yōu)惠的就業(yè)機會和就業(yè)條件,如提高工資報價、改善工作條件等;然而,無論如何,只能減少或緩解在職尋訪和其他不確定事件,但不可能完全消除,而且是得不償失的。473、考慮工作匹配效率時,企業(yè)的招聘決策一般情況下,生產效率不僅僅取決于勞動者方面的異質因素,還取決于工作匹配效率?!叭吮M其才”是勞動力市場配置人力資源的核心原則。預期工作匹配效率越高,企業(yè)錄用求職者的可能性越大?,F實中,實際情況可能與預期匹配效率不一致,企業(yè)會修訂合約條款,尤其是企業(yè)不滿意于員工績效時。484、企業(yè)的調整方式與勞動力流動企業(yè)一般采用兩種典型調整方式:(1)根據勞動生產率標準,“調整工資”,創(chuàng)造一種浮動工資制。向下浮動工資一般會面臨:制度性因素限制(如工會協(xié)議、勞動合同等)和經濟性因素限制(如在職尋訪活動增加、離職率上升,造成崗位空缺損失);(2)通過事先確定一個利潤標準而實行固定工資制。若在現行工資條件下,某員工未能創(chuàng)造出企業(yè)事先確定的利潤標準,“被炒魷魚”是員工面臨的唯一選擇。這將形成勞動力的非自愿性流動。49(三)尋訪市場均衡的特征1、尋訪者一般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尋訪工作崗位空缺;二是發(fā)現較高的工資。要使尋訪者在問題二上投入的時間和資源價有所值,則均衡條件下的工資報價呈遞增趨勢。502、尋訪市場的均衡特征與勞動力流動密切相關尋訪市場的均衡取決于:一是崗位空缺與失業(yè)人數之間的匹配程度;二是勞動力在職尋訪狀況。在穩(wěn)定狀態(tài)下,勞動力在職期間的流動速率是恒定的,以實現崗位空缺、就業(yè)及失業(yè)人數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一般情況下,失業(yè)人數越多,既定崗位空缺被填補的可能性越大;崗位空缺越多,既定失業(yè)人口越容易找到工作。513、尋訪數量與崗位空缺數量并不能完全均衡一是因為市場中的個體決策會形成一定的外部性。例如,創(chuàng)造新崗位空缺是企業(yè)的邊際調整行為。企業(yè)對此持中性態(tài)度,但社會能從勞動力供求方競爭獲益;尋訪者也因能找到工作受益。二是因為市場中工資離散現象造成一定外部性。例如,若個別尋訪者的工資信息能為其他尋訪者共享,會出現“搭便車”現象,從而減少社會中尋訪活動。52四、工作尋訪與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