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橋工程塔吊專項施工方案QZ臂長在m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ef61a5ecec11db8a6fa94c470e6d1d/8def61a5ecec11db8a6fa94c470e6d1d1.gif)
![步行橋工程塔吊專項施工方案QZ臂長在m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ef61a5ecec11db8a6fa94c470e6d1d/8def61a5ecec11db8a6fa94c470e6d1d2.gif)
![步行橋工程塔吊專項施工方案QZ臂長在m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ef61a5ecec11db8a6fa94c470e6d1d/8def61a5ecec11db8a6fa94c470e6d1d3.gif)
![步行橋工程塔吊專項施工方案QZ臂長在m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ef61a5ecec11db8a6fa94c470e6d1d/8def61a5ecec11db8a6fa94c470e6d1d4.gif)
![步行橋工程塔吊專項施工方案QZ臂長在m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ef61a5ecec11db8a6fa94c470e6d1d/8def61a5ecec11db8a6fa94c470e6d1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田縣甌江四橋(步行橋)工程塔吊施工方案目錄TOC\o"1-3"\h\uHYPERLINK\l_Toc288381、編制依據(jù)-31-塔吊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jù)本方案主要依據(jù)施工圖紙及以下規(guī)范及參考文獻編制:(1)國家、浙江省、施工規(guī)范、規(guī)程;質量檢驗標準及驗收規(guī)范等(2)國家現(xiàn)行施工驗收規(guī)范、標準及有關施工規(guī)定(3)青田縣甌江四橋(步行橋)工程施工圖紙;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工程現(xiàn)場調查報告;主橋P6、P7號墩工程特點、現(xiàn)場實際情況、環(huán)境、條件和自然條件分析資料;(4)《青田縣甌江四橋(步行橋)工程測量成果(含電子版修測地形圖)》;(5)《青田縣甌江四橋(步行橋)工程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橋梁詳勘)》;(6)本單位所擁有的技術裝備力量、機械設備狀況、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積累的工程施工經(jīng)驗;(7)國家及地方關于安全生產(chǎn)和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8)相關技術規(guī)范及施工指南:《塔式起重機設計規(guī)范》(GB/T13752-2016)《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建筑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2、工程概況2.1項目概況青田縣甌江四橋(步行橋)工程位于青田縣鶴城鎮(zhèn)太鶴大橋和塔山大橋之間,北起校場路與臨江東路交叉口,南至江南大道,跨越甌江,自北向南可分為北側引橋、跨甌江主橋、南側引橋、兩岸接線推坡和景觀塔樓等。擬建橋梁全長503.979m,橋寬10m,主要包括北側引橋、跨甌江主橋、南側引橋、兩岸接線推坡和景觀塔樓、雨水排水、功能照明、以及橋面鋪裝和欄桿等附屬工程建設。青田縣甌江四橋(步行橋)范圍及跨甌江位置示意見圖2.1-1。圖2.1-1青田縣甌江四橋(步行橋)工程平面位置圖青田縣甌江四橋(步行橋)跨甌江主橋為四跨連續(xù)箱梁,跨度布置為(70+105+105+70)m,共3個主墩,墩號為P5#~P7#,2個邊墩,墩號為P4#墩、P8#墩。連續(xù)梁下部結構設計情況如下表2.1-2所示:表2.1-2連續(xù)梁下部結構參數(shù)統(tǒng)計表墩號位置墩身(m)承臺(m)原地面標高(m)開挖深度(m)鉆孔樁(m)尺寸(長×寬×高高)結構形式尺寸(長×寬×高高)承臺底標高布置根數(shù)直徑(m)樁基形式P4主橋邊墩3×3.4×122.651矩形4.9×23.44×25.9678.993.0238根1.2嵌巖樁P5主橋主墩3×3.4×122.2圓端形7×15×3.551.6936.0974.4046根1.8嵌巖樁P6主橋主墩3×3.4×166.249圓端形7×15×3.66-0.5000.1730.6736根1.8嵌巖樁P7主橋主墩3×3.4×144.393圓端形7×15×3.77-0.500-0.588-0.0886根1.8嵌巖樁P8主橋邊墩3×3.4×177.618矩形4.9×23.44×21.0005.54.58根1.2嵌巖樁圖2.1-3主橋工程效果圖各種材料及設備通過兩岸便道到達連續(xù)梁的施工現(xiàn)場,P6#墩和P7#墩通過修建鋼棧橋作為主要施工通道,P6#墩、P7#墩位在靠近墩身下游側防撞墩基礎上各設置1座塔吊進行物資垂直運輸周轉,施工用水采用甌江水,施工用電均由兩岸變壓器接通至現(xiàn)場?,F(xiàn)場施工具體布置情況見圖2.3-1與圖2.3-2。圖2.3-1施工場地臨時設施平面圖圖2.3-2施工場地臨時設施效果圖2.2塔吊設計情況塔吊擬計劃安裝三臺,P5#墩為地面安裝,P6#、P7#墩為水中安裝。P5#墩塔吊安裝在P5#墩上游,采取常規(guī)安裝方法,基坑開挖、鋼筋綁扎、預埋件埋設及混凝土澆筑。P6#墩塔吊擬計劃安裝在P6 #墩下游防撞墩頂面,防撞墩承臺澆筑時,埋設預埋件與防撞墩承臺鋼筋相連。P7#墩塔吊擬計劃安裝在P7#墩下游防撞墩頂面,防撞墩承臺澆筑時,埋設預埋件與防撞墩承臺鋼筋相連。根據(jù)總體施工進度安排,主橋上部結構施工完成預計361天,暫定施工時間從2017年3月14日開始至2018年2月9日結束。實際施工開始時間按照方案審批完順延。具體施工計劃表4-1所示。合龍段及體系轉換為先同時合龍兩個邊跨合龍段,再同時合龍兩個中跨合龍段。塔吊安裝時間均在0#塊施工前完成安裝。計劃P5#墩塔吊安裝時間為2017年4月份,計劃P6#墩塔吊安裝時間為2017年6月份,P7#墩塔吊安裝時間為2017年8月份。2.3地形地貌擬建場地位于太鶴大橋和塔山大橋之間,北起校場路與臨江東路交叉口,南至江南大道,跨越甌江,甌江走向為北西-南東,寬約300m,里程K0+000-K0+080南岸坡分布道路管線、人防及甌江干堤工程,該段標高為15.72-12.64m,相對高差約3.0m。里程K0+080-K0+180為河漫灘,該段標高為5.64-12.64m,相對高差約7.0m。里程K0+180-K0+440為河床位置,常水位標高為約3.0m,最大水深約6.0m,河底標高為-0.15~-0.67m。里程K0+440-K0+507北岸坡分布道路及管線,距離周邊建筑約18.0m,該段標高為7.54-14.79m,相對高差約7.0m橋址南北兩側防洪堤已基本完成,局部綠化設施正在施工。擬建橋址處于浙東南剝蝕丘陵區(qū)甌江河谷,覆蓋層主要為沖積及沖洪積層,基底為燕山晚期花崗巖。2.4氣象特征本地區(qū)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冬夏較長,春秋較短,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降水豐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災害性天氣較多。流域內的降水,主要為春雨、梅雨和臺風雨。梅雨和臺風雨為形成本流域大洪水的主要因素。青田氣象站多年平均雨日172日,日雨量≥10mm的時間為47日(青田氣象站降水日數(shù)統(tǒng)計見表2-3)。本地3、4月份是西北季風減退和東南季風開始增強期,冷暖空氣交匯,形成“春雨”。4月中旬至7月中旬,夏季風帶來暖氣流與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在本地有持續(xù)時間較長的鋒面雨,陰雨連綿,降水集中,俗稱“梅雨”。夏秋季本地區(qū)常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主要是較大的臺風暴雨和局部雷陣雨及少量秋雨。受臺風影響的時間一般集中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若夏秋季流域內受臺風影響較少時,則易造成高溫干旱。11月至翌年2月,冷空氣控制本地,天氣以晴冷為主,雨量相對較少,這四個月的總降水量僅占全年的16%。2.5工程地質根據(jù)地質鉆孔揭露結合工程地質測繪成果,橋址范圍勘察深度以淺巖(土)層按其結構構造、成因類型、工程力學性質差異分為4大層,由上而下分述如下:①素填層(Q4ml):灰黃色、干燥,松散-稍密,由碎塊石、粘土、卵石組成,總體硬質物占50-60%,碎塊石大小2-20cm,部分大于35cm,卵石大小2-10cm,余為少量砂質充填。堆填時間約5-15年,局部分布。層頂標高15.72~6.73m,層厚12.50~1.50m。②卵(漂)石(Q4al):灰黃色,稍濕-飽和,中密,受沖刷影響上部0-5m呈稍密狀,主要成份為卵石、漂石,卵石占30-40%,大小2-18cm,漂石占20-30%,大小約35-40cm,部分大于80cm,含礫石10-20%,大小0.2-2cm,余為砂質充填。全場分布。層頂標高7.58~-0.67m,層厚29.50~4.40m。②夾粉砂(Q4al):灰黃色,飽和,稍密-中密,主要成份為粉砂,含少量礫石充填。主要分布于②層。層頂標高0.81~-0.77m,層厚2.00~1.60m。③含粘土卵石(Q3al-pl):灰黃色,飽和,中密,主要成份為卵石,含量50-60%,大小2-16cm,含礫石20%,大小0.2-2cm,含粘性土10-20%,由上往下,粘性土含量呈增多趨勢,含漂石5%,大小約30cm,部分大于60cm,余為少量砂質充填。與②層卵(漂)石呈漸變過渡關系,局部分布。層頂標高-11.26~-29.65m,層厚25.40~4.20m。④-1全風化花崗巖(γ53(2)):肉紅色,飽和,中密,巖芯已風化成砂土狀。局部分布。層頂標高-5.36~-21.80m,層厚7.20~1.20m。④-2強風化花崗巖(γ53(2)):肉紅色,中密-密實,巖芯破碎,呈碎塊狀,少量砂土狀,碎塊強度較低,錘擊聲啞。局部分布。層頂標高-7.56~-26.86m,層厚8.40~0.90m。④-3中風化花崗巖(γ53(2)):肉紅色,花崗結構,塊狀構造,巖芯較破碎-較完整,呈柱狀-短柱狀,少量碎塊狀,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約1-3條/m,RQD=50-80%,巖石致密、堅硬。巖芯單軸飽和抗壓強度為65.5-109.4MPa,屬堅硬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屬Ⅲ級。全場分布。層頂標高-11.93~-42.75m,最大控制層厚15.80m。④-4微風化花崗巖(γ53(2)):肉紅色,花崗結構,塊狀構造,巖芯完整,呈柱狀-短柱狀,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較少,約1-2條/m,RQD=92-96%,巖石致密、堅硬。巖芯單軸飽和抗壓強度為87.3-120.4MPa,屬堅硬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屬Ⅰ級。全場分布。層頂標高-18.07~-46.32m,最大控制層厚13.30m。工程建設范圍內河道寬度約400~450m,為典型的山區(qū)性河流,局部河段下切很深,河床物質多為卵石,沿程有多處水深不足1m的淺灘,灘上流速較大,青田鶴城下游?溫溪大橋7.3km航道為感潮河段,盡管存在個別淺灘,總體水深良好,因近年來建筑采砂而疏浚河道,致使感潮河段有所上朔。現(xiàn)狀甌北水深較深,甌南存在一定范圍的淺灘區(qū)。P5、P6、P7#墩處地質情況詳見表2.5.3-1。地質層名稱地質層層底高程地質層層厚地基承載力②卵(漂)石(Q44al)-14.2514.1350③含粘土卵石(Q33al-pll)-23.959.7320④-3中風化花崗巖(γγ53(2))-29.855.91500④-3微風化花崗巖(γγ53(2))-37.357.530002.6甌江水文情況(1)氣象特征青田氣象站位于青田縣鶴城鎮(zhèn)東門外米山坪“山頂”,東經(jīng)120°17′,北緯28°09′,觀測場拔海高度57.1m。資料系列起始于1971年,觀測項目有氣壓、氣溫、濕度、降水、積雪、積冰、日照、蒸發(fā)、地溫、風、云等。據(jù)青田站觀測資料統(tǒng)計,多年平均氣溫18.3℃,平均水汽壓17.8hPa,平均相對濕度76%,平均蒸發(fā)量1414.0mm(直徑為20cm蒸發(fā)皿的觀測值),平均風速2.4m/s,實測最大風速17.7m/s,相應風向NW(見表2-2)。本地區(qū)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豐沛。據(jù)觀測資料統(tǒng)計,青田縣多年平均降水量1736mm,多年平均雨日172天,其中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10.0mm的有47天。降水量時空分布不均,年內變化較大,其中3至9月七個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82%。梅雨和臺風暴雨是形成本流域大洪水的主要因素。表2.6.4-1青田站氣候候特征值表月均極端最極端最平均平均相平均平均最大最大風溫高氣溫低氣溫水汽壓對濕度蒸發(fā)量風速風速速相應份(℃)(℃)(hPa)(%)(mm)(m/s)(m/s)風向127.3-4.57.87262.52.613.0WNW229.3-3.78.77658.92.615.0NW332.5-2.711.07784.02.614.0W434.23.615.578112.02.417.0NW536.410.220.480131.12.317.7NW638.713.326.582NW740.919.130.678202.92.416.0E840.518.029.679188.22.316.0NE938.514.124.779145.12.317.3NW1036.74.718.175122.02.217.3WNW1131.2-0.312.67289.52.312.3NW1225.8-5.38.56878.22.412.33G年40.9-5.317.8761414.02.417.7NW(2)降水特性本地區(qū)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冬夏較長,春秋較短,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降水豐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災害性天氣較多。流域內的降水,主要為春雨、梅雨和臺風雨。梅雨和臺風雨為形成本流域大洪水的主要因素。青田氣象站多年平均雨日172日,日雨量≥10mm的時間為47日(青田氣象站降水日數(shù)統(tǒng)計見表2-3)。本地3、4月份是西北季風減退和東南季風開始增強期,冷暖空氣交匯,形成“春雨”。4月中旬至7月中旬,夏季風帶來暖氣流與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在本地有持續(xù)時間較長的鋒面雨,陰雨連綿,降水集中,俗稱“梅雨”。夏秋季本地區(qū)常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主要是較大的臺風暴雨和局部雷陣雨及少量秋雨。受臺風影響的時間一般集中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若夏秋季流域內受臺風影響較少時,則易造成高溫干旱。11月至翌年2月,冷空氣控制本地,天氣以晴冷為主,雨量相對較少,這四個月的總降水量僅占全年的16%。擬建大橋于甌江(三溪口水電站二期泄洪閘)上游6.7km,青田縣甌江四橋(步行橋)橫跨甌江,工程河段順直。河道內河床邊界由卵漂石及風化巖層,其中卵漂石層主要成分卵石、漂石,卵石占30%-40%,大小2-18cm,漂石占20%-30%,大小約35-40cm,部分大于80cm,含礫石10%-20%,大小0.2-2cm,余為砂質填充。全場分部。頂層標高7.04~3.22m,層厚27.5-15m,耐沖刷。兩岸建有大堤,局部有護坡,迎水坡較緩。兩岸大堤按20年一遇防洪標準構筑,堤頂距約330m。目前該河段河槽底寬約230m,河底最深點標高-1.17m。圖2.6.4-3橋位處河道斷面圖(3)自然條件項目位于麗水市青田縣,屬中亞摯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因地形復雜,海拔高度懸殊,氣候存在著垂直帶。據(jù)縣氣象站1971-1987年觀察統(tǒng)計,縣城平均氣溫18.3度,是浙江省年平均最高的地區(qū)之一??h內100米以下的河谷低丘地區(qū),年平均氣溫18度;200-300米的丘陵地區(qū),年平均氣溫17度HYPERLINK"/sowiki/%E5%B7%A6%E5%8F%B3?prd=content_doc_search"左右;400-600米的丘陵低山區(qū)年平均氣溫15-16度;800米以上的山區(qū),年平均氣溫14度以下。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氣溫降低0.59度。青田縣年均降雨量1747毫米,年平均無霜期為279天,平均初霜期為11月30日,終霜日期為2月23日。圖2.6.4-4甌江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分布圖青田縣有甌江貫穿全境。甌江為浙江省第二大江,它位于浙江南部,古名慎江,曾名永嘉江、溫江。流域總的地勢是西南高、東北低。甌江發(fā)源于慶元、龍泉兩縣市交界的百山祖鍋帽尖。流域面積18100平方公里,河源至河口黃華岐頭全長384公里,落差1300米,平均坡降3.4‰。甌江上游——米位置建立——控制閘,對甌江的水文情勢產(chǎn)生重大影響,水位流量受人為控制,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天然特性。另外甌江受潮汐影響,也在實時變化,根據(jù)青田縣水文站2011.3.19~2016.3.19年統(tǒng)計資料分析,甌江上近幾年最高水位+11.25m,發(fā)生在2014.8.20,設計三年一遇最高水位為+12.3m。近幾年最低水位+1.93m。有圖標所示年水位最高月份為7-8月,其余月份水位標高在+7.0m左右,與設計常水位標高一致。表2.6.4-6近6年各月份甌江最高水位統(tǒng)計表月份1234567891011122011年25.494.575.484.365.264.793.946.644.132012年5.34.398.065.756.369.714.985.034.923.354.053.922013年4.024.065.394.885.56.643.983.176.862014年3.43.585.094.626.349.295.5112.264.693.933.313.172015年2.872.953.843.446.296.875.87.544.794.344.595.262016年4.434.243.655.564.203、塔吊基本性能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條件,主橋主墩間距跨度為70+105+105+70m,最大跨度105m,所選塔吊大臂長度必須滿足52.5m的旋轉半徑,現(xiàn)場選用臂長在55m。所用塔吊參數(shù)為:塔吊型號為:QTZ80塔吊自重為:1033.9kN2股鋼絲繩最大起重荷載為:40kN4股鋼絲繩最大起重荷載為:80kN塔吊額定起重力矩為:1000kN·m塔吊起升高度為:30m塔身寬度為:2.5m4、塔吊基礎定位及施工(1)塔吊基礎定位詳見施工平面圖;(2)塔吊基礎施工見“計算書”設計要求?;A施工前應由塔吊拆裝隊技術負責人進行如下幾方面的技術交底:混凝土強度等級、鋼筋配置圖、基礎與建筑平面圖、基礎剖面圖、基礎表面平整度要求、預埋螺栓誤差要求等,接底人為工程施工負責人,雙方書面交接。基礎施工應由塔機所有部門派專人監(jiān)督整個施工過程,同時做好各個隱蔽驗收紀錄,如釬探紀錄、地基隱蔽工程驗收紀錄等。施工完畢做好砼的養(yǎng)護,砼強度達到要求后方可安裝塔吊;(3)頂面用水泥砂漿找平,用水準儀校水平,傾斜度和平整度誤差不超過1/5000;(4)機腳螺栓位置、尺寸要絕對正確,應特別注意做好復核工作,尺寸誤差不超過±0.5mm,螺紋位須抹上黃油,并注意保護。5、場地及機械設備人員等準備(1)在塔基周圍,清理出場地,場地要求平整,無障礙物;(2)留出塔吊進出堆放場地及吊車、汽車進出通道,路基必須壓實、平整;(3)塔吊安拆范圍上空所有臨時施工電線必須拆除或改道;(4)機械設備準備:汽車吊一臺,電工、鉗工工具,鋼絲繩一套,U型環(huán)若干,水準儀、經(jīng)緯儀各一臺,萬用表和鋼管尺各一只;(5)塔吊安拆必須由專業(yè)的安拆人員進行操作。6、塔吊的安裝及調試(1)、安裝要求:軸銷必須插到底,并扣好開口銷?;_螺絲及塔身連接螺絲必須擰緊。附墻處電焊必須有專職電焊工焊接。垂直度必須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內。(2)、材料運輸:各種材料及設備通過兩岸便道到達連續(xù)梁的施工現(xiàn)場,P6#墩和P7#墩通過修建鋼棧橋作為主要施工通道,P6#墩、P7#墩位在靠近墩身下游側防撞墩基礎上各設置1座塔吊進行物資垂直運輸周轉,施工用水采用甌江水,施工用電均由兩岸變壓器接通至現(xiàn)場,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及運輸距離遠近,裝車、卸車各配一臺25t吊車及數(shù)臺運輸車將塔機全部運至現(xiàn)場。(3)、塔吊的安裝順序:校驗基礎→安裝底架→安裝基礎節(jié)→安裝三個標準節(jié)→安裝預升套架→安裝回轉機構總成→安裝塔帽→安裝司機室→安裝平衡臂→吊起1~2塊平衡重(根據(jù)設計要求)→拼裝起重臂→吊裝起重臂→吊裝余下配重→塔吊驗收。各道工序嚴格按標準要求施工,上道工序未完嚴禁進行下道工序。(4)、塔吊的安裝工藝:1)效驗基礎:檢查基礎預埋螺栓位置及高度,待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70%后進行安裝。2)安裝底架:將已組裝在一起的底架用25t吊車吊在混凝土基礎上,用水平儀校正底架,平面度誤差小于1/50,并擰緊地腳螺栓3)安裝基礎節(jié)及三個標準節(jié):安裝基礎節(jié)及三個標準節(jié)時進行垂直度檢驗,其垂直度應控制在1/1000以內。安裝時注意標準節(jié)上的踏步和梯子要和基礎節(jié)相對應,擰緊四周的聯(lián)接螺栓。4)安裝預升套架:在地面上將爬升架的走臺、欄桿等裝好,并裝上爬升機構、液壓泵路,加好液壓油,吊起后套裝在基礎節(jié)和標準節(jié)外面,調整導向滾輪,使?jié)L輪與塔身的間隙為3~5mm,保證爬爪擱至塔身踏步的槽內。5)安裝回轉機構總成:在地面上先將上、下支座以及回轉機構、回轉支承、平臺等裝成一體,然后將這一部件吊起,安裝在塔身節(jié)上,用銷軸和高強度螺栓將下支座與爬升架和塔身標準節(jié)相聯(lián)。6)安裝塔帽:在塔頂上連好一平臂拉桿(左右各一根),然后吊起塔頂用四個銷軸固定在上支座上,注意塔頂傾斜的一面與吊臂處于同一側。7)安裝司機室:在地面上先將司機室的電氣設備檢查好以后,將司機室吊起至上支座的平臺上,然后用銷軸將司機室與上支座平臺聯(lián)接好。8)安裝平衡臂:在地面上將平衡臂的走臺、欄桿、起升機構、配電箱等裝在平衡臂上,把兩個拉桿按規(guī)定聯(lián)接好并用鐵絲固定,接好各部電線,然后將平衡臂吊起來與上支座用銷軸聯(lián)接,聯(lián)接后抬起平衡臂成一角度至平衡臂拉桿的安裝位置,安裝平衡臂拉桿后,再將吊車卸載。9)吊起平衡重:先吊起2塊平衡重放在規(guī)定的位置上。10)拼裝起重臂:按說明書要求用相應的銷軸把大臂裝配在一起,在第一節(jié)和第二節(jié)聯(lián)接后,裝上小車吊籃,并用鐵絲把小車和吊籃固定在臂架根部,然后把大臂放在1m高左右的支架上,使小車和吊籃離開地面,然后按說明書要求組裝完其它臂架節(jié)。11)吊裝起重臂:按說明書要求找好重心,穿好吊繩,吊臂兩端系上拖拉繩,用汽車吊將吊臂總成平穩(wěn)提升,保持吊臂處于水平位置,使吊臂能順利安裝到上支座吊臂鉸孔上。吊臂與上支座聯(lián)接完后,繼續(xù)提升吊臂,使吊臂頭部稍微抬起(用起升機構鋼絲繩通過塔頂和吊臂拉桿的一組滑輪拉起拉桿,先使短拉聯(lián)接板能夠用銷軸聯(lián)接到塔頂?shù)睦迳厦妫缓笤僬{整長拉桿的高度位置,使得長拉桿的連接板也能夠用銷軸聯(lián)接到塔頂?shù)睦迳厦妗H缓缶徛畔碌醣?,使拉桿處于張緊狀態(tài)。12)吊裝余下配重:最后吊起剩余平衡重放在規(guī)定的位置上。13)塔吊驗收:塔吊安裝完畢后要經(jīng)過項目部人員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5)、注意事項:安裝人員必須帶好安全帽;嚴禁酒后上班;非安裝人員不得進入安裝區(qū)域。安裝拆卸時必須注意吊物的重心位置,必須按安裝拆卸順序進行安裝或拆卸,鋼絲繩要栓牢,卸扣要擰緊,作業(yè)工具要抓牢,擺放要平穩(wěn),防止跌落傷人,吊物上面或下面都不準站人?;靖叨劝惭b完成后,應注意周圍建筑物及高壓線,嚴禁回轉或進行吊重作業(yè),下班后用鋼筋卡牢。(6)、塔吊的頂升作業(yè)1)、先將要加的幾個標準節(jié)吊至塔身引入的方向一個個依次排列好,然后將大臂旋轉至引進橫梁的正上方,打開回轉制動開關,使回轉處于制動狀態(tài)。2)、調整好爬升架導輪與塔身之間的間隙,以3-5mm為宜,放松電纜的長度,使至略大于總的爬升高度,用吊鉤吊起一個標準節(jié),放到引進橫梁的小車上,移動小車的位置,使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上的鉸點位置上,然后卸下支座與塔身連接的八個高強度螺栓,并檢查爬爪是否影響爬升。3)、將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踏步上,開動液壓系統(tǒng),活塞桿全部伸出后,稍縮活塞桿,使爬爪擱在塔身的踏步上,接著縮回全部活塞桿,重新使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上一級踏步上,再次伸出全部活塞桿,此時塔身上方剛好出現(xiàn)能裝一節(jié)標準節(jié)的空間。4)、拉動引進小車,把標準節(jié)引到塔身的正上方,對準標準節(jié)的螺栓聯(lián)結孔,縮回活塞桿至上、下標準節(jié)接觸時,用高強度螺栓把上下標準節(jié)聯(lián)結起來,調整油缸的伸縮長度,用高強度螺栓將上下支座與塔身聯(lián)結起來。5)、以上為一次頂升加節(jié)過程,連續(xù)加節(jié)時,重復以上過程,在安裝完八個標準節(jié)后,這樣塔機才能吊重作業(yè)。(7)、頂升加節(ji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1)、自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踏步上到油缸的活塞桿全部伸出,套架上的爬爪擱在踏步上這段過程中,必須認真觀察套架相對頂升橫梁和塔身的運動情況,有異常情況立即停止頂升。2)、自準備加節(jié),拆除下支座與塔身相連的高強度螺栓,至加節(jié)完畢,聯(lián)結好下支座與塔身之間的高強度螺栓,在這一過程中嚴禁起重臂回轉或作業(yè)。3)、連續(xù)加節(jié),每加一個標準節(jié)后,用塔吊自身起吊下一個標準節(jié)之前,塔機下支座與塔身之間的高強螺栓應連接上,但可不擰緊。4)、所加標準節(jié)有踏步的一面必須對準。5)、塔機加節(jié)完畢,應使套架上所有導輪壓緊塔身主弦桿外表面,并檢查塔身標準節(jié)之間各接頭的高強螺栓擰緊情況。6)、在進行頂升作業(yè)過程中,必須有專人指揮,專人照管電源,專人操作爬升機構,專人緊固螺栓。非有關操作人員,不得登上爬升架的操作平臺,更不能擅自啟動泵閥開關和其他電氣設備。7)、頂升作業(yè)須在白天進行,若遇特殊情況,需在夜間作業(yè)時,必須有充足的照明設備。8)、只許在風速低于13m/s時進行頂升作業(yè),如在頂升過程中突然遇到風力加大,必須停止頂升作業(yè),緊固各連接螺栓,使上下塔身聯(lián)結成一體。9)、頂升前必須放松電纜,使電纜放松長度略大于總的爬升高度并做好電纜的堅固工作。10)、在頂升過程中,因把回轉機構緊緊剎住,嚴禁回轉及其他作業(yè)。如發(fā)現(xiàn)故障,必須立即停車檢查,未查明原因,未將故障排除,不得進行爬升作業(yè)。(8)、調試標準:必須按塔吊性能表中的重量進行限位及力矩限位,各限位開關調好后,必須動作靈敏,試用三次,每次必須合格。聯(lián)結好接地線,接地線對稱二點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7、塔吊的拆卸(1)、工地使用完畢后,必須及時通知塔吊安拆公司,由塔吊安拆公司派專人拆除。(2)、塔吊的塔身下降作業(yè):1)、調整好爬升架導輪與塔身之間的間隙,以3-5mm為宜,移動小車的位置,使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上的鉸點位置上,然后卸下支座與塔身連接的八個高強度螺栓,并檢查爬爪是否影響塔吊的下降作業(yè)。2)、開動液壓系統(tǒng),活塞桿全部伸出后,將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下一級踏步上,卸下塔身與塔身的連接螺栓,稍升活塞桿,使上下支座與塔身脫離,推出標準節(jié)到引進橫梁頂端,接著縮回全部活塞桿,使爬爪擱在塔身的踏步上,再次伸出全部活塞桿,重新使頂升橫梁在塔身的上一級踏步上,縮回全部活塞桿,使上下支座與塔身連接,并插上高強度螺栓。3)、以上為一次塔身下降過程,連續(xù)下降塔身時,重復以上過程。4)、拆除時,必須按照先降后拆附墻的原則進行拆除,設專人現(xiàn)場安全監(jiān)護,嚴禁操作場內人流通行。(3)、拆至基本高度時,用汽車吊輔助拆除,必須按拆卸順序進行拆除。(4)、注意事項同頂升加節(jié)過程。8、附墻裝置的拆裝當塔機高度超過獨立高度時,應立即與建筑物進行附著。首先根據(jù)說明書確定附著點高度,下好預埋件。如果首道附著點不在指定位置上,附著點只能降低不能提高;如果附著點離建筑物較遠,應重新設計計算,并經(jīng)審批后方可施工。(1)、在升塔前,要嚴格執(zhí)行先裝后升的原則,即先安裝附墻裝置,再進行升塔作業(yè),當自由高度超過規(guī)定高度時,先加裝附墻裝置,然后才能升塔。(2)、在降塔拆除時,也必須嚴格遵守先降后拆的原則,即當爬升套降到附墻不能再拆塔身時,不能拆除附墻,嚴禁先拆附墻后再降塔。9、塔吊的日常維護和操作使用9.1、維護與保養(yǎng):(1)、機械的制動器應經(jīng)常進行檢查和調整制動瓦和制動輪的間隙,以保證制動的靈活可靠,其間隙在0.5-1mm之間,在摩擦面上不應有污物存在,遇有異物即用汽油洗凈。(2)、減速箱、變速箱、外嚙合齒輪等部分的潤滑指標進行添加或更換。(3)、要注意檢查個部鋼絲繩有無斷股和松股現(xiàn)象,如超過有關規(guī)定,必須立即更換。(4)、經(jīng)常檢查各部位的聯(lián)結情況,如有松動,應予擰緊,塔身聯(lián)結螺栓應在塔身受壓時檢查松緊度,所有聯(lián)結銷軸必須帶有開口銷,并需張開。(5)、安裝、拆卸和調整回轉機械時,要注意保證回轉機械與行星減速器的中心線與回轉大齒圈的中心線平行,回轉小齒輪與大齒輪圈的嚙合面不小于70%,嚙合間隙要合適。(6)、在運輸中盡量設法防止構件變形及碰撞損壞;必須定期檢修和保養(yǎng);經(jīng)常檢查節(jié)構聯(lián)結螺栓,焊縫以及構件是否損壞、變形和松動。9.2、塔吊的操作使用(1)、塔頂?shù)牟僮魅藛T必須經(jīng)過訓練,持證上崗,了解機械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必須熟知機械的保養(yǎng)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非安裝維護人員未經(jīng)許可不得攀爬塔機。(2)、塔機的正常工作氣溫為-20~40度,風力不得大于6級。(3)、在夜間工作時,除塔機本身備有照明外,施工現(xiàn)場應備有充足的照明設備。(4)、在司機室內禁止存放潤滑油,油棉紗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冬季用電爐取暖時更要注意防火,原則上不許使用。(5)、塔頂必須定機定人,專人負責,非機組人員不得進入司機室擅自進行操作。在處理電氣故障時,須有維修人員二個以上。(6)、司機操作必須嚴格按“十不吊”規(guī)則執(zhí)行。(7)、塔上與地面用對講機聯(lián)系。10、安全措施(1)、按建設部《塔式起重機拆裝許可證》要求,配備相關人員,明確分工,責任到人。(2)、上崗前必須對上崗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必須帶好安全帽,嚴禁酒后上班。(3)、塔機的安拆工作時,風力大于4級時和雨雪天,應嚴禁操作。(4)、操作人員應佩戴必要的安全裝置,保證安全生產(chǎn)。(5)、嚴禁高空作業(yè)人員向下拋扔物體。(6)、未經(jīng)驗收合格,塔吊司機不準上臺操作,工地現(xiàn)場不得隨意自升塔吊、拆除塔吊及其他附屬設備。(7)、嚴禁違章指揮,塔吊司機必須堅持十個不準吊。(8)、夜間施工必須有足夠的照明,如不能滿足要求,司機有權停止操作。(9)、拆裝塔機的整個過程,必須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和施工方案進行,嚴禁違規(guī)操作。(10)、多塔作業(yè)時,要按照防碰撞措施執(zhí)行。(11)、汛期塔吊因按照防汛防護措施執(zhí)行(12)、臺風來臨之前應按照防臺措施執(zhí)行11、塔吊的沉降、垂直度測定及偏差校正(1)、塔吊基礎沉降觀測半月一次。垂直度在塔吊自由高度時半月一次測定,當架設附墻后,每月一次(在安裝附墻時必測)。(2)、當塔機出現(xiàn)沉降超過5mm,未安裝附墻件前垂直度偏差超過4/1000,安裝附著裝置后垂直度超過2/1000,須進行偏差校正。在附墻未設之前,在最低節(jié)與塔吊機腳螺栓間加墊鋼片校正,校正過程用高噸位千斤頂頂起塔身,頂塔身之前,塔身用大纜繩四面纜緊,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起頂塔身當附墻安裝后,則通過調節(jié)附墻桿長度,加設附墻的方法進行垂直度校正。12、防碰撞措施(1)、安裝根據(jù)《塔式起重機安全規(guī)程》10.5的規(guī)定“兩臺起重機之間的最小架設距離應保證處于低位的起重機臂架端部與另一臺起重機的塔身之間至少有2米的距離;處于高位起重機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鉤升至最高點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與低位的起重機中處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得小于2米?!卑惭b在垂直距離上滿足規(guī)程要求。(2)、操作1)當兩臺塔吊吊臂或吊物相互靠近時,司機要相互鳴笛示警,以提醒對方注意。2)夜間作業(yè)時,應該有足夠亮度的照明。3)司機在操作時必須專心操作,作業(yè)中不得離開司機室,起重機運轉時,司機不得離開操作位置。4)司機要嚴格遵守換班制度,不得疲勞作業(yè),連續(xù)作業(yè)不許超過8小時。5)司機室的玻璃應應平整、清潔潔,不得影響響司機的視線線。6)在作業(yè)過程中,必必須聽從指揮揮人員指揮,嚴嚴禁無指揮操操作,更不允允許不服從指指揮信號,擅擅自操作。7)回轉作業(yè)速度要要慢,不得快快速回轉。8)以上大風嚴禁作作業(yè)。9)操作后,吊臂應應轉到順風方方向,并放松松回轉制動器器,并且將吊吊鉤起升到最最高點,吊鉤上嚴禁吊吊掛重物。13、汛期防護措施1)做好雨期施工的思思想教育和安安全教育,使使塔吊司機掌掌握防雷電、防防滑知識,嚴嚴防安全事故故,同時要做做好輸電線路路的檢修工作作,保證線路路絕緣良好,線線路不要和金金屬綁扎在一一起,防止漏漏電,塔吊要要安設避雷裝裝置。
2)現(xiàn)場機械設備、電電器設備及電電閘箱等應增增加防雨、防防潮、防淹設設施。
3)塔吊必須有良好的的接地措施,接接地電阻不大大于4歐姆,如遇遇雷雨,嚴禁禁在塔架附近近走動。
4)雨期施工期間必須須派專人晝夜夜值班,并準準備好搶險材材料。
5)工作中遇到雷暴雨雨和四級以上上強風應停止止作業(yè)。
6)四級風以上天氣不不允許頂升作作業(yè)。
14、防臺措施1)凡塔身設有標牌、橫橫幅等懸掛物物的,應立即即清除;塔身身上存有易墜墜物的,必須須立即清除2)塔身螺栓必須進行行全部緊固,塔塔身附著裝置置應全面檢查查,確保無松松動、無開焊焊、無變形。3)嚴禁對塔吊前后臂臂進行固定,確確保自由旋轉轉。塔機的避避雷設施必須須確保完好有有效,塔吊電電源線路必須須切斷。15、防沖刷措施(1)地面硬化,在塔塔吊基礎周圍圍5m*5m范圍內地面面用混凝土硬硬化,硬化厚厚度10cm。第十四節(jié)、塔吊計計算書天然基礎礎計算書一、參數(shù)信息塔吊型號:QTZZ80塔吊起升高高度H:塔身寬度B:2..5m,基礎埋深d:3.00m,自重G:1033.9kNN,基礎承臺厚厚度hc:1.50m,2股鋼絲繩最大起重重荷載Q:40kN,4股鋼絲繩最最大起重荷載載Q:80kN,基礎承臺寬度Bcc:6.00m,混凝土強度等級::C35,鋼筋級別:RRB4000,基礎底面配筋直徑徑:22mm額定起重力矩Mee:1000kkN·m,基礎所受的的水平力P:30kN,標準節(jié)長度b:22.8m,主弦桿材料:角鋼鋼/方鋼,寬度/直徑c:120mm,所處城市:浙江麗麗水市青田縣縣,基本風壓ω0:0.3kNN/m2,地面粗糙度類別::D類密集建筑筑群,房屋較較高,風荷載載高度變化系系數(shù)μz:0.84。二、塔吊對承臺中中心作用力的的計算1、塔吊豎向力計算算塔吊自重:G=11033.99kN;塔吊最大起重荷載載:Q=80kkN;作用于塔吊的豎向向力:Fk=G+Q=1033..9+80=1113..9kN;2、塔吊風荷載計算算依據(jù)《建筑結構荷荷載規(guī)范》(GB500009-20001)中風荷載載體型系數(shù)::地處浙江麗水市青青田縣,基本本風壓為ω0=0.33kN/m22;查表得:風荷載高高度變化系數(shù)數(shù)μz=0.884;擋風系數(shù)計算:φ=[3B+2b++(4B2++b2)1//2]c/((Bb)=[[(3×2..5+2×22.8+(44×2.522+2.822)0.5))×0.122]/(2..5×2.88)=0.3323;因為是角鋼/方鋼鋼,體型系數(shù)數(shù)μs=2.3354;高度z處的風振系數(shù)?。海害聑=1.0;所以風荷載設計值值為:ω=0.7×βz××μs×μz×ω0=0.77×1.000×2.3554×0.884×0.33=0.4115kN/mm2;3、塔吊彎矩計算風荷載對塔吊基礎礎產(chǎn)生的彎矩矩計算:Mω=ω×φ×B×H×H×00.5=0..415×00.323××2.5×447×47××0.5=3370.1332kN·mm;Mkmax=Mee+Mω+P×hc=1000+370.1132+30×1..5=1415..13kN··m;三、塔吊抗傾覆穩(wěn)穩(wěn)定驗算基礎抗傾覆穩(wěn)定性性按下式計算算:e=Mk/(Fk+GGk)≤Bc/3式中e──偏心距,即地面反反力的合力至至基礎中心的的距離;Mk───作用在基礎礎上的彎矩;;Fk───作用在基礎礎上的垂直載載荷;Gk───混凝土基礎礎重力,Gk=25×6××6×1.55=13500kN;Bc───為基礎的底底面寬度;計算得:e=14415.133/(11113.9+11350)==0.5744m<66/3=2mm;基礎抗傾覆穩(wěn)定性性滿足要求??!四、地基承載力驗驗算依據(jù)《建筑地基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范》(GB500007-20011)第5.2條承載力計計算。計算簡圖:基礎底面邊緣的最最大壓力值計計算:當偏心距e<b//6時,e=0.5574m<<6/6==1mPkmax=(FFk+Gk))/A+Mk/W式中:Fk──塔塔吊作用于基基礎的豎向力力,它包括塔塔吊自重和最最大起重荷載載,Fk=1113..9kN;Gkk──基礎自重,Gk=1350kkN;Bcc──基礎底面的的寬度,取Bc=6m;Mkk──傾覆力矩,包包括風荷載產(chǎn)產(chǎn)生的力矩和和最大起重力力矩,Mk=14155.13kNN·m;W───基礎底面的的抵抗矩,W=0.1118Bc33=0.1118×63==25.4888m3;不考慮附著基礎設設計值:Pkmax=(11113.99+13500)/62++1415..13/255.488==123.9963kPaa;Pkmin=(11113.99+13500)/62--1415..13/255.488==12.922kPa;實際計算取的地基基承載力設計計值為:fa=3376.0000kPa;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值fa大于壓力標標準值Pk=688.442kkPa,滿足要求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值1.2×ffa大于無附著著時的壓力標標準值Pkmaxx=123..963kPPa,滿足要求求!五、基礎受沖切承承載力驗算依據(jù)《建筑地基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范》(GB500077-20111)第8.2.7條。驗算公式如下:F1≤≤0.7βhpftaamho式中βhp--受沖切切承載力截面面高度影響系系數(shù),當h不大于800mm時,βhp取1.0.當h大于等于2000mmm時,βhp取0.9,其間按線線性內插法取取用;取βhp=0..94;ft混凝土軸心心抗拉強度設設計值;取ft=11.57MPPa;ho基礎沖切破破壞錐體的有有效高度;取取ho=11.45m;am沖切破壞錐錐體最不利一一側計算長度度;am=(aat+ab))/2;amm=[2.550+(2..50+22×1.455)]/2==3.95mm;at沖切破壞錐錐體最不利一一側斜截面的的上邊長,當當計算柱與基基礎交接處的的受沖切承載載力時,取柱柱寬(即塔身身寬度);取取at=2.5m;ab沖切破壞錐錐體最不利一一側斜截面在在基礎底面積積范圍內的下下邊長,當沖沖切破壞錐體體的底面落在在基礎底面以以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博爾塔拉貨車上崗證理論模擬考試題庫
- 2025年萊蕪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庫
- 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2.1 《堅持依憲治國》聽課評課記錄1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課時作業(yè)11漸含解析粵教版必修2
- 衛(wèi)生醫(yī)療年度個人總結
- 新員工工作計劃書
- 高三年級期末總結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教學計劃
- 濟南城市房屋租賃合同
-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聘用合同范本
- 2024拳擊比賽計劃書
- 管道直飲水系統(tǒng)技術和方案
- 婦產(chǎn)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驗收匯報
- 繪本故事PPT課件之我不敢說我怕被罵
- 社區(qū)干部培訓班交流發(fā)言(通用6篇)
- 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種類和設定(行政法課件)
- 柔性機械臂的振動控制
- 小學語文-5 對韻歌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DB34T 4510-2023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潔凈區(qū)管理規(guī)范
- 【課件】免疫系統(tǒng)組成和功能(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