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哈三中2015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_第1頁
黑龍江哈三中2015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_第2頁
黑龍江哈三中2015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_第3頁
黑龍江哈三中2015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_第4頁
黑龍江哈三中2015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1·哈三中2015年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忌鞔饡r,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在本試卷上答題無效。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咀⒁馐马棥?.答題前請務必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題時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或碳素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4.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5.做選考題時,考生要按照題目要求作答,并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與所選題目對應的題號涂黑。第Ⅰ卷閱讀題甲必考題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中國古代的環(huán)境保護措施沈雅婷①歷史上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是人類活動特別是農牧業(yè)生產活動引起的對森林、水源及動植物等自然資源和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從遠古時期起,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有了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思想。這種思想,常常是不自覺的、甚至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周代,人們就具有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和活動。先秦時期,人們對生物資源的保護由不自覺的、模糊的階段逐漸地發(fā)展到自覺的、比較清楚的階段。②西周時期頒布的《伐崇令》規(guī)定:“毋壞屋,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边@是我國古代較早的保護水源、森林和動物的法令,而且極為嚴厲。西周政府把對人口居住環(huán)境的考察和保護列入了西周的朝政范圍。春秋時期的管仲、戰(zhàn)國時的荀子都曾明確提出過保護生物資源的主張。先秦關于保護生物資源的思想對后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并在以后的歷史進程中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唐代不僅把山林川澤、苑圃、打獵作為政府管理的范圍,還把城市綠化、郊祠神壇、五岳名山納入政府管理的職責范疇,同時還把京兆、河南二都四郊三百里劃為禁伐區(qū)或禁獵區(qū),這就從管理范圍上超過了先秦時期。③宋代,特別是北宋,也相當重視生物資源的保護,并注重立法保護,甚至以皇帝下詔令的方式,一再重申保護禁令;同時,還命令州縣官吏以至鄉(xiāng)長里長之類的基層官吏偵察捕拿違犯禁令的人,可見其認真程度及執(zhí)法之嚴。從宋代起,人們對圍湖造田導致蓄泄兩誤、濫砍亂伐導致水土流失的問題已經有所覺察,表明當時的有識之士對新出現的環(huán)境問題相當敏感。明代對山林川澤的保護一直到仁宗時,都承襲前代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管制,而且范圍相當廣泛。到仁宗時,為了緩和“工役繁興,征取稍急”的困難局面,減輕人民負擔,就開始放棄或部分放棄了管制措施。④元朝對環(huán)境的破壞是歷朝歷代甚至世界上也是罕見的,蒙古人對適合耕地的環(huán)境進行大面積的破壞和荒廢,由于蒙古人不適合中國古代的山水環(huán)境,所以強制破壞了萬年已久的森林和水土,大面積的改變所處環(huán)境的作物和物種,大面積的放牧加劇了北方土地的荒蕪化。清代人口猛增,又開放了東北、西北及江南許多草原或山地,墾為農田,造成草原退化、沙漠擴展及林木破壞與水上流失,環(huán)境遭到進一步破壞。當時的一些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問題的所在,并提出了切中時弊的警告,但是,所有這些警告并未引起清王朝的重視,不合理的墾殖仍在繼續(xù)進行,給中國的環(huán)境帶了巨大的災難。我國建國之后,也是盲目地墾荒,擴展農田,造成現在的土地沙漠化嚴重,歷史一再重演,我們要吸取教訓,保護環(huán)境。(節(jié)選自《中華文本庫》)1.下列關于原文第①、②兩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從遠古時期起,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有了一些不自覺的、甚至帶有迷信色彩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思想。B.西周時頒布的《伐崇令》中的一些規(guī)定是我國古代較早的保護水源、森林和動物的極為嚴厲的法令。C.先秦時期,人們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和活動,已由不自覺的、模糊的階段發(fā)展到十分自覺、清楚的階段。D.先秦保護生物資源的思想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唐代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思想和做法對其有一定發(fā)展。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A.西周和唐代,政府都曾經把對環(huán)境的保護列入政府管理的范圍,這體現了統(tǒng)治者對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視。B.宋代的統(tǒng)治者相當重視環(huán)境保護,他們都通過立法方式和皇帝下詔令的方式加強對生物資源的保護。C.元朝的蒙古人不適合當時的環(huán)境,對耕地、森林、水土、物種等的破壞是歷朝歷代甚至世界罕見的。D.清代統(tǒng)治者未對有識之士的警告引起重視,仍在繼續(xù)不合理的墾殖,給中國的環(huán)境帶了巨大的災難。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宋代和清代的一些有識之士對環(huán)境問題已經有所察覺,他們也看到了一些新出現的環(huán)境問題。B.唐代、宋代、明代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制度既承襲了前代的有關規(guī)定,又在管制范圍上有所擴大。C.元、明、清三代,以及建國初對環(huán)境的忽視和破壞都是為了解決現實困難,做法也是合理的。D.古代的環(huán)保觀念在現代仍有很強的借鑒意義,我們要吸取教訓,保護環(huán)境,不要讓歷史重演。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大龍湫記【元】李孝光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嘗從老先生來觀大龍湫,苦雨積日夜。是日,大風起西北,始見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聞大聲轉出谷中,從者心掉。望見西北立石,作人俯勢,又如大楹。行過二百步,乃見更作兩股相倚立。更進百數步,又如樹大屏風。而其顛谽谺①,猶蟹兩鰲,時一動搖,行者兀兀不可入。轉緣南山趾,稍北,回視如樹圭。又折而入東崦,則仰見大水從天上墮地,不掛著四壁,或盤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東巖趾有諾詎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風橫射,水飛著人。走入庵避,余沫進入屋,猶如暴雨至。水下?lián)v大潭,轟然萬人鼓也。人相持語但見張口不聞作聲則相顧大笑先生曰壯哉吾行天下未見如此瀑布也。是后,予一歲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則皆水縮,不能如向所見。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②上,漸聞有水聲。乃緣石矼下,出亂石間,始見瀑布垂,勃勃如蒼煙,乍小乍大,鳴漸壯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紅如丹砂。石間無秋毫土氣,產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鳧毛。潭中有斑魚廿馀頭,聞轉石聲,洋洋遠去,閑暇回緩,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壯一倍,不可復得瓶。乃解衣脫帽著石上,相持扼掔,爭欲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黃猿數十,聞聲,皆自驚擾,挽崖端偃木牽連下,窺人而啼??v觀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為瑞鹿寺。日已入,蒼林積葉,前行,人迷不得路,獨見明月宛宛如故人。老先生謂南山公也。【注】①谽谺(hānxi?。荷缴蠲?。這里指山高險。②矼:橋。(選自《五峰集》)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大風起西北,始見日出始:起初B.乃見更作兩股相倚立更:改變C.水下?lián)v大潭,轟然萬人鼓也鼓:擊鼓D.水忽舞向人,又益壯一倍壯:壯觀5.文中畫浪線部分的短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人相持語/但見張口/不聞作聲/則相顧大笑/先生曰/壯哉/吾行天下/未見如此瀑布也B.人相持/語但見/張口不聞作聲/則相顧大笑/先生曰/壯哉/吾行天下/未見如此瀑布也C.人相持語/但見張口/不聞作聲/則相顧大笑/先生曰/壯哉吾行/天下未見如此瀑布也D.人相持/語但見/張口不聞作聲/則相顧大笑/先生曰壯哉吾行/天下未見如此瀑布也6.下列有關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篇游記與眾不同之處在于記敘了兩次游歷,通過不同季節(jié)的所見所聞,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大龍湫的風姿,二美合璧,美不勝收。B.文章在結構上通篇用對比手法:第一段寫水大時大龍湫的雄奇喧騰;第二段是寫水小時大龍湫“乍小乍大”的奇觀以及周圍的秀麗景色。C.第一段中,作者用夸張的手法對奇異的山石進行了精彩傳神的描寫。人俯、相倚、大楹、屏風、蟹鰲等,巧妙地表現出了山石的千姿百態(tài)。D.第二段,作者寫猿猴“窺人而啼”這一場面,著力渲染的是山中的靜謐。猿猴啾啾而啼,更打破了山中的岑寂。這是承襲前人以聲寫靜的手法。7.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東巖趾有諾詎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風橫射,水飛著人。譯文:(2)日已入,蒼林積葉,前行,人迷不得路,獨見明月宛宛如故人。譯文:(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登彭城樓南宋·呂定項王臺①上白云秋,亞父墳前草木稠。山色不隨人事改,水聲長近戍城流??沼嘣乱过埳駨R,無復春風燕子樓②。楚漢興亡俱土壤,不須懷古重夷猶③?!咀⑨尅竣夙椡跖_:即戲馬臺。②燕子樓:唐朝貞元年間武寧節(jié)度使張愔舊第中的一棟樓臺,為愛妾關盼盼所居,張愔死后,她念舊愛而不嫁,居此樓十余年。③夷猶:猶豫不決。8.詩歌首聯(lián)的景物描寫對全詩的感情抒發(fā)有什么作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9.詩歌尾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闡述。(6分)(三)名句名篇默寫。(6分)10.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論語十則》中,論述學習的三個層次的語句是:,。(2)由“四面湖光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副對聯(lián),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兩句話:,。(3)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獨之境,《登高》一詩對此作直接描述的詩句是:,。乙選考題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作答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的題號涂黑。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選做的第一大題計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年邁父母郁蔥熾熱的陽光肆虐著城市的路面,天氣悶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別墅區(qū)的樹木也低著頭茍延殘喘?!拔乙丶?!”爸爸以不容商量的口吻對他的兒子大聲道。老人大概七十來歲,看上去神態(tài)威嚴?!澳惆盐覀內拥竭@里都一個月了,我簡直受夠了,我再也不想在這里呆下去了?!薄罢埐灰@樣爸爸,不要這樣大喊大叫?!笨瓷先?0來歲的兒子溫和地說。

“我大喊大叫?你說這話是什么意思?”老人揮舞著拐棍以威脅的口吻大聲叫道。

“小聲點!瞧,人家都在看我們!”一位六十多歲左右的老太太懇求丈夫道。

“讓他們都看看,讓每個人都瞧瞧他忘恩負義的兒子是如何對待他的父母的!”老人看著四周大聲道。

“忘恩負義?”兒子不知所措地說。

“沒錯,忘恩負義!你就是忘恩負義!我們從小把你養(yǎng)大,當牛做馬,可現在你卻把我們扔進這樣一個人生地不熟的旅館?!?/p>

“旅館?你說這是旅館?爸爸,這是專為您買的安度晚年的豪華別墅!”兒子說。

“好了,”老婦人安慰丈夫說,“我們就在這養(yǎng)老院生活吧!”

“媽媽!”兒子惱怒地說,“我和你說了多少遍了,這不是養(yǎng)老院,條件這么好的豪華別墅區(qū),是專門供老年人頤養(yǎng)天年的。我給你們買的這座小別墅是這里最好的一棟?!?/p>

媽媽看了看兒子,又看了看丈夫,夾在他們中間,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因為他們兩個說得都有道理。于是她溫柔地對丈夫說:“理解兒子的一片好心吧,我們會慢慢適應這里的生活的,瞧這里的環(huán)境多美,到處都是花草綠樹。再瞧那里,還有那么美麗的花園。”

“我還是喜歡天津老家,我認識的所有人都在那。”老人說。

“你在這里也可以交朋友呀。”她說。

“朋友!和這些見面招呼都不愿打的老頭?”老人嘲弄地說。

“好了,”兒子插話說,“你們二老在這里可以多溜溜彎,這里空氣多新鮮呀!”

“聽著,你這個小子!”老人對兒子大叫道,“不要跟我說這些。我在天津老家遛彎五十年了,那里才是我遛彎的地方。”

老人說完轉向妻子專橫地說,“快把我們的東西收拾收拾,我們回老家去。我們不能在這凄涼的地方呆了!”

“我們慢慢就適應了,”妻子懇求道,“咱會喜歡這的。瞧這里的設施多全,有現代化的健身俱樂部和圖書館,又有麻將、象棋,什么都不缺!”

“健身俱樂部?我七十多了,你還想讓我健身?圖書館?我有青光眼,什么都看不了,這你都不知道!要娛樂,我可以和我的老朋友一起散步,沒必要到這里來娛樂?!?/p>

“爸爸,不要這么固執(zhí)了,”兒子懇求道?!斑@里對你的健康有好處,這里不僅環(huán)境好,而且提供的都是可口的營養(yǎng)食品?!?/p>

“可口?有營養(yǎng)?這就是醫(yī)院里的病號飯。我再也忍不下去了!我還是喜歡吃天津的煎餅果子和肉包子!”

“爸爸,你說的那些小吃都是街攤上的,又油膩,你這個年齡根本就不應吃。你的膽固醇和血糖高,再吃會要了你的命的?!?/p>

“我寧可在老家病死,也不愿在這里吃這些東西氣死!”老人朝兒子喊道。然后,他看了看妻子,命令道,“聽著,快收拾東西,一個月已經把我憋瘋了,直接回我們天津老家去,過咱們的日子!”

“爸爸,請不要給我出難題了。我今晚飛機回美國,”兒子極力懇求,“我已經為你們盡了我最大的努力。知道嗎,為了訂購這豪華別墅,我已經預付了很大一筆定金?”

“你回你的美國,我回我的家。就這么定了!”老人對他兒子斷言道。

老人看著他的妻子:“你愿意一起走嗎?還是我一個人回去?”

“媽媽,請把實話告訴他吧!”兒子看著媽媽說。

老婦人愛憐地看著她的丈夫,溫柔地說,“請理解孩子的安排吧,我們已經別無選擇,我們在老家的房子已經賣給了一個開發(fā)商,人家要在那里建商場!”

“什么?”老人目瞪口呆地看著妻子,“你怎么也這樣!”

老人麻木地抓著妻子的手,順從地與妻子一起走向兒子為他們購買的小別墅,他們將在這里與其他高齡老人孤獨地度過他們的有生之年。(1)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不準確的兩項是()()(5分)A.小說開篇的矛盾沖突就十分激烈,老人對兒子大喊大叫,揮舞拐杖,堅持要回到老家,有助于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B.通過小說中三個人物對所在地的三種不同稱呼,即旅館、別墅區(qū)與養(yǎng)老院,可見老人的兒子為父母購買的所謂別墅條件較差,根本是名不符實。C.小說揭示的是新的社會問題,老年群體的生活環(huán)境被任意破壞,老人的孤獨生活無人體會,表達的是關注老年群體生活現狀的主題。D.老人的兒子沒有顧及父母的心意,堅持把老人在老家的房子賣給了房產商去開發(fā)商場,還對父親隱瞞,令父親傷心不已。E.小說末尾老人突然間轉變?yōu)槌聊蜏仨?,并不是老人之前故作蠻橫或者色厲內荏,而正是老人的內心無助的體現,而這樣的反常也更令我們內心深深觸動。(2)小說開頭部分的環(huán)境描寫有何作用,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概括。(6分)答:(3)請結合小說內容簡要分析小說中母親的性格特點。(6分)答:(4)小說結尾,當老人聽到老家房子被賣掉的時候,突然間變得低沉和溫順,這個情節(jié)是否合理?請就此談談你的看法。(8分)答: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楊絳的親情守望云之端傳說中的“南沙溝”,離釣魚臺國賓館極近,小區(qū)門口有人站崗,里面清一色三層舊式小樓,樓距很寬,中間是靜謐的喬木和草坪。據說,這里幾百戶人家中,沒有封閉陽臺也沒進行裝修的,只有楊絳一家。1977年春,錢鐘書一家告別學部辦公室的蟄居生活,搬到此處新宅,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來,這是一個略顯寂寞的地方,因為主人罕有的孤獨;但它也不斷迎來送往,因為主人稀世的分量。錢楊是無錫同鄉(xiāng),1932年相識,1935年喜結良緣,恩愛六十多年?!拔母铩背跗冢瑒e人被斗得狼狽不堪,錢鐘書卻頂著“活無?!笔降母呙弊?,胸前掛著名字上打叉的大牌子昂首闊步,任憑街上的孩子哄鬧取笑,既不畏縮也不惶悚。在暴虐橫行、風聲鶴唳的年代,瘦弱的楊絳還有過“壯舉”?!巴馊丝慈ニ侨崛醯膵商?,面對階級斗爭肯定吃不消或者往后退縮的樣子,但有一次,她真的讓我刮目相看!”葉廷芳回憶說,“1966年夏的一次批斗會,‘文革’初期錢鐘書被貼了大字報,楊絳就在當中一角貼了個小紙條澄清。后來群眾批牛鬼蛇神,全所一百多人面前,把八九個人都拉出來批斗,站一排,楊絳站在最右邊,當時一起被批的還有宗璞、鄒荻帆、李健吾等,其他人都低著頭,你說什么都接受,就算不符合事實也不敢說話,就她一個人,臉漲得通紅。他們逼問楊絳,為什么要替資產階級反動權威翻案。她跺著腳,怒不可遏地據理力爭:就是不符合事實!就是不符合事實!這次以后我就對她刮目相看了,一方面是她的勇敢行為,另一方面是她對丈夫的忠貞,絕不允許有不符合事實的批判?!?969年11月,年近花甲的錢鐘書告別妻女先下了五七干校,學問通透的他,侍弄煤、鍋爐卻是外行,水總是燒不開,被大家笑稱“錢不開”。半年后,楊絳也來到干校,兩個人不在一個連,但能偶爾相聚。兩個連在地界上是毗鄰的,差距一里左右。楊絳在“菜園班”,當時快六十了,白天由她看管菜園,她就利用這個時間,坐在小馬扎上,用膝蓋當寫字臺,看書或寫東西。錢鐘書擔負送信工作,每天下午四五點左右,他去“公社”取件時,總要繞道百十來步看他的妻子,楊絳把自己寫的東西遞給他,他一般就站在那兒看。在信陽的日子,楊絳依然和別人不同,似乎總是“笑嘻嘻的”,還對大家說“文革”對她最大的教育就是與群眾打成一片。只是有一次,大家都在勞動,鑿井、種菜、澆菜……菜地旁邊突然起了個墳堆,她說,死的人多冷啊,墳地里草都沒有……當時是夏天,大家還奇怪她怎么會想到冷。事實上,那時候的楊絳剛剛遭遇喪婿之痛,他們的女婿王德一,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殺了。1997年,錢楊二老的獨女錢瑗去世,一年后,纏綿病榻的錢鐘書也走了?!扮姇≈校抑磺蟊人嗷钜荒?。照顧人,男不如女。我盡力保養(yǎng)自己,爭求‘夫在先,妻在后’,錯了次序就糟糕了。”錢鐘書纏綿病榻的日子,全靠楊絳一人悉心照料。菜都做成糊狀,魚要做成粥,一個小刺都不能有,都是楊絳一根一根剔掉的。有段時間,錢鐘書在北京醫(yī)院,女兒在西郊,楊絳這么大年紀兩邊跑。一家三口人,后來一下走兩個,尤其是女兒的走讓她毫無思想準備,這個打擊太大了!“我們仨失散了”。但是她居然非常堅強,一滴淚都不掉。“鐘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睌科饐视H之痛,當年已近九十高齡的楊絳開始翻譯柏拉圖的《斐多篇》。人們驚訝地發(fā)現,沒多久,這位纖小瘦弱的老太太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來了!十多年來,面對時間這位嚴酷的判官,楊絳仿佛大戰(zhàn)風車的“堂吉訶德”,越戰(zhàn)越驍勇:翻譯、寫作之外,她還一人攬下了整理錢鐘書學術遺稿的工作,那是幾麻袋天書般的手稿與中外文筆記,恐怕難以想象,一個老人居然能扛下如此超負荷的重擔。對于悲痛和酸楚,她卻從不多著一字,潺潺緩緩,舉重若輕。(摘自《時代報告》)(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A.文章第三段運用對比手法,同時通過傳神的神態(tài)描寫和語言描寫,清晰地展現了楊絳的勇敢無畏和對丈夫的忠貞。B.文章著重選取了人物生平各個階段的生活片段,敘述生動細膩,全面展現了楊絳和錢鐘書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風貌。C.錢鐘書雖然“學問通透”,但“侍弄煤、鍋爐卻是外行,水總是燒不開”,因此總是被大家嘲笑和看不起。D.“菜地旁邊突然起了個墳堆,她說,死的人多冷啊,墳地里草都沒有……”這段文字體現了楊絳敏感、善良的性格。E.在信陽的日子,楊絳似乎總是笑嘻嘻的,這能看出楊絳天性樂觀,同時對文革給予她的教育也是心懷感激的。(2)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是如何刻畫楊絳的形象的?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楊絳對錢鐘書的“親情守望”有哪些具體體現?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Ⅱ卷表達題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①青年人難免產生一時的疑惑、彷徨、失落,關鍵是要掌握好思想的總開關,善于分析、正確抉擇。才能在是非、正誤、真假、善惡、美丑面前。②網絡本身的虛擬性使有些反映的情況、問題可能會言過其實,因此,要想做到,必須親自走到基層一線看看、問問、坐坐、聊聊,這樣才能看到網上所看不到的東西。③東北師范大學通過官方網站發(fā)出“2014年本科招生錄取結果公告”,罕見地曬出了全部的錄取名單,不同地區(qū)招生名額差異、考生成績排序等信息在這份大名單上。A.一目了然明察秋毫洞若觀火B(yǎng).明察秋毫洞若觀火一目了然C.洞若觀火明察秋毫一目了然D.洞若觀火一目了然明察秋毫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3分)A.中朝俄三國擬共建“無國界旅游區(qū)”,這有利于完善我國直接進入日本海的通道和東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在政治、軍事和外交方面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zhàn)略意義。B.被中央文明委評為“時代楷模”的高鐵成面對隨時可能發(fā)生的煤氣爆燃,不顧個人安危,義無反顧地三次沖人火海排險救人,最終救出樓內十幾位居民成功脫險。C.在實體經濟持續(xù)下行的情況下,中國股市卻經歷了一輪令人瞠目結舌的暴漲,股指幾乎翻番,一舉從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成為全球最靚麗的股市。D.汪國真詩歌中呈現的無限溫情和蓬勃生機,在年輕人群體中產生了巨大影響。這也啟示我們,真正的好詩是不受時代和地域限制的。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恰當的一組是()(3分)國家公祭日是國家為了紀念曾經發(fā)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祭日。國家公祭日的設立,,,。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促使人類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tài),而避免出現哪怕是片刻的忘卻與麻木,共同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一起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促進共同發(fā)展和時代進步。①是為了現在和未來的不忘卻紀念②是為了中國與世界更好地溝通③是緬懷過去④是在向全世界表達我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⑤撫慰民心、順應民意的措施⑥是在向全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tài)度A.③⑤①②⑥④B.③⑤②①④⑥C.②④⑥③①⑤D.①④⑥③⑤②1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大約公元前4000年,尼泊爾人發(fā)明了自己的“楔形文字”。這些文字①,少許幾筆即可完成。泥版是尼泊爾人最主要的書寫材料,除此之外,②。但是,木板文書不易保存,所以現在③,即便有些存留下來,也是破損嚴重;堅固的石料在當地又極為稀少,幾乎成為神廟或皇室專用。相比之下,泥版成了最好的選擇。下面是關于理想的一個框架圖,請你把它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70個字。(5分)六、寫作(60分)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紀昀寫過一篇短文《倉鼠》,大意是:先父姚安公在做南新倉監(jiān)督的時候,有一座倉庫的后墻無故倒塌了。挖開來發(fā)現死鼠足有一石多,其中個大的幾乎像貓。這是因為老鼠長期在這墻下打洞,繁殖得越來越多,洞也越打越大,以至于這垛墻全被掏空了。墻體承受不了這么大的壓力,終于倒塌了。先父的同事福海說:“當老鼠破壞別人的房屋,擴大自己的洞穴的時候,可能忘了自已的洞穴依賴房屋而存在吧。”我認為李林甫、楊國忠之流尚且不明白這番道理,又怎么可能去要求老鼠呢?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哈三中2015年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答案一、現代文閱讀。(9分)1.C(“十分自覺、清楚的階段”與原文不符)2.B(“都”表述過于絕對)3.C(“做法也是合理的”不符合文意)二、古詩文閱讀。(36分)(一)4.A(始:才)5.a6.C(應該是“比喻”手法)7.(1)東山腳下有諾詎那庵,相距五六步遠,山風橫吹過來,瀑水就飛濺到人的身上。(趾:山腳;去:距離;著:飛濺、沾濕。每詞1分,句意2分)(2)這時太陽已經落山,青蒼的樹林里堆滿了落葉,往前走時,人們迷失找不到路徑,只見明月當空依依多情仿佛老朋友。(入:落山;積:堆積;不得:找不到。每詞1分,句意2分)(二)8.以樂景寫哀情,奠定了全詩惆悵、悲涼的情感基調。(2分)引出下文對歷史興亡的思索和感慨(1分)。詩人在彭城樓上一眼望去,看到戲馬臺上白云悠悠,亞父墳上草木豐茂,不禁想起了往事,心生惆悵、悲涼。(2分)9.尾聯(lián)從表現內容上看,詩人對歷史的興亡更替似乎是漠不關心,“無須追懷”,空發(fā)感慨。(3分)而實際上卻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感慨,既感慨楚漢興亡,又宛曲地表達了對南宋朝廷日漸衰微的憂心。(3分)(三)10.(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3)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11.(1)B2分,D3分。(B項“所謂別墅條件較差,根本是名不符實”理解有誤;D項,文中沒有提及老人的房子是誰賣給開發(fā)商的,而兒子和母親隱瞞事實也是怕父親傷心。)(2)①點明事件發(fā)生的時令、地點,暗示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渲染氣氛。(2分)②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暗示矛盾沖突比較激烈。(2分)③襯托人物性格,暗示老人生存比較壓抑,性格比較暴躁。(2分)(3)①同樣不適應兒子安排的豪華而陌生的生活,卻委屈自己安慰丈夫,可見母親性格中隨遇而安的一面;②夾在丈夫與兒子的爭吵的漩渦中,不想傷害任何人,表現出母親性格中的善解人意和溫和;③善意的隱瞞了老家的房子被賣掉的事實,可見母親對丈夫的關愛。(每點2分)(4)我認為情節(jié)安排比較合理。(2分)從情節(jié)本身來看,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使小說更有戲劇性,情節(jié)更有波瀾,與前文父親的倔強、堅持形成巨大反差,能夠引發(fā)讀者更深沉的思考;(2分)從人物性格轉變角度看,老人的性格出現難以相信的戲劇性改變,他徹底被擊垮,精神一下被摧毀,我們完全可以理解;(2分)從揭示主題角度看,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更能突出老年人生存的尷尬與無奈。(2分)我認為情節(jié)安排不合理。(2分)人的性格轉變太突然,以文中老人的較為暴躁和倔強的性格,不會立刻妥協(xié);(2分)另外雖然房子賣掉了,但是老人完全可以有其他的選擇。(2分)老人的突然妥協(xié),暗示了老年人的生存困境并未得到解決,主題較為消極。(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給分)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12.(1)A3分、D2分。(B“各個階段”和“全面”表述不當;C“嘲笑和看不起”理解有誤;E“心懷感激”曲解文意)(2)①引出文章涉及到的兩位主要人物楊絳和錢鐘書。②交代了人物居住環(huán)境靜謐和略顯寂寞的特點,暗示了人物淡泊寧靜的精神追求;③突出了錢鐘書“稀世的分量”,對其給予高度贊揚。④引出下文對楊絳和錢鐘書人生經歷的介紹。(每點2分,答對三點即可給滿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給分)(3)①側面描寫:引述葉廷芳的話突出楊絳的勇敢無畏。②細節(jié)描寫:在大字報的一角貼小條澄清對丈夫不符合事實的指控,體現了她的正直、忠貞;看到墳堆想到“死的人多冷啊”,體現了楊絳的善良。③語言描寫:“鐘書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體現了她對丈夫的深沉的愛;“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表現了楊絳的堅強和對丈夫的忠貞。④對比:在批斗大會上楊絳的表現與他人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楊絳的堅強勇敢。(每點2分,答對三點即可給滿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給分)(4)①文革初期,錢鐘書被批斗,楊絳敢于為丈夫據理力爭。②文革中期,楊絳追隨丈夫錢鐘書來到五七干校,陪伴丈夫。③錢鐘書纏綿病榻的日子,楊絳對丈夫悉心照料。④錢鐘書去世后,楊絳一人攬下了整理錢鐘書學術遺稿的工作,扛下了超負荷的重擔。(每點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給分)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13.C(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