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耕地地力等級_第1頁
貴州耕地地力等級_第2頁
貴州耕地地力等級_第3頁
貴州耕地地力等級_第4頁
貴州耕地地力等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52貴州省地方標準DB52/T435-2002貴州省耕地地力等級劃分標準2002-01-31發(fā)布2002-02-01實施貴州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貴州省耕地地力等級劃分標準是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基本農(nóng)田保護條例》及《貴州省基本農(nóng)田保護條例》的要求,在充分利用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和全省土地資源詳查成果的基礎上,經(jīng)全省各級土肥技術部門多年多點試驗研究,采用綜合歸納法和限制因素法制訂。以期通過標準的實施,為有效地保護耕地,提高耕地基礎地力,合理開發(fā)利用耕地,劃定基本農(nóng)田保護區(qū),耕地的流轉以及占用耕地、毀壞耕地的補償和處罰等提供科學依據(jù),并為中低產(chǎn)田土改良驗收定級和新增耕地定級提供依據(jù),以實現(xiàn)耕地質量評價的數(shù)據(jù)化、指標化、規(guī)范化。本標準由貴州省土壤肥料工作總站提出;本標準由貴州省土壤肥料工作總站和銅仁地區(qū)土肥站負責起草,黔東南、遵義、黔南、畢節(jié)、貴陽、黔西南、六盤水、安順等州(市、地)土肥站參加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黃國斌葉國彬顧永忠唐志堅;本標準由貴州省土壤肥料工作總站負責解釋;本標準由貴州省農(nóng)業(yè)廳2002年1月10日批準。貴州省耕地地力等級劃分標準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貴州省八個稻田地力等級和七個旱地地力等級的劃分指標。本標準適用于確定貴州省耕地地力等級的劃分。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堪誤內(nèi)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NY/T309全國耕地類型區(qū)、耕地地力等級劃分標準GB9834耕地質量有機質的測定重鉻酸鉀滴定法GB7173耕地質量全氮的測定硫酸-硫酸鉀-硫酸銅消煮蒸餾滴定法GB12297耕地質量速效磷的測定碳酸氫納浸提—鉬銻抗比色法術語和定義本標準采用下列術語和定義耕地具有農(nóng)業(yè)土壤類型特征,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稻田土壤和旱地土壤。基礎地力由耕地土壤的地形和地貌條件、成土母質特征、農(nóng)田基礎設施及培肥水平、土壤理化性狀等綜合構成的耕地生產(chǎn)能力。年度糧食產(chǎn)量在正常年景下,單位面積的耕地上,大季糧食作物和小季糧食作物常規(guī)產(chǎn)量的年度總和。耕地地力等級的產(chǎn)量水平根據(jù)耕地基礎地力不同所構成的生產(chǎn)能力,將全省耕地分成八個地力等級。其年度糧食單產(chǎn)水平為大于12000公斤/公頃(800公斤/畝)至小于3000公斤/公頃(200公斤/畝),級差1500公斤/公頃(100公斤/畝)。采用我省典型的糧食種植制度正常年景下的年度糧食產(chǎn)量水平計算,即一等地>12000公斤/公頃(800公斤/畝)、二等地10500-12000公斤/公頃(700-800公斤/畝)、三等地9000-10500公斤/公頃(600-700公斤/畝)、四等地7500-9000公斤/公頃(500-600公斤/畝)、五等地6000-7500公斤/公頃(400-500公斤/畝)、六等地4500-6000公斤/公頃(300-400公斤/畝)、七等地3000-4500公斤/公頃(200-300公斤/畝)、八等地<3000公斤/公頃(200公斤/畝)。全年糧食產(chǎn)量水平作為引導因素,將耕地引入不同的地力等級中,作為全省耕地不同等級面積的統(tǒng)一標準。耕地地力等級劃分指標稻田地力等級劃分指標見表1:

表1稻田地力等級劃分指標等級特征旨標項目—等稻田二等稻田三等稻田地形部位開闊河流階地、盆地、壩地,丘陵低山槽谷等村寨附近。地勢開闊的中低山丘陵下部緩坡坡旁、槽谷、盆地、壩地及河流階地。中低山丘陵中下部較開闊的緩坡及臺地、巖溶槽谷、壩地、盆地及沖溝兩側和河流階地。成土母質各類巖石風化物、坡積物和河流沉積物各類母巖風化坡積物、河流沉積物各類巖石風化坡殘積物以及溪河沖積物剖面構型Aa-Ap-AW-C,Aa-Ap-AW-GAa-Ap-AW-C,Aa-Ap-AW-G,Aa-Ap-W-EAa-Ap-AW-C,Aa-Ap-P-C,Aa-Ap"We水 型潴育潴育潴育、滲育耕層厚度(cm)20-22,不小于2018-22,不小于1816-20,不小于16耕層質地壤土-壤粘土粉砂質粘壤土-壤粘土砂壤土-粘土障礙層次100cm內(nèi)無任何障礙層次。100cm內(nèi)無任何障礙層次。100cm內(nèi)無任何障礙層次。熟 制—年二-三熟—年二-三熟—年二熟生產(chǎn)性能結構和耕性好,宜耕期長,宜種性廣,供肥穩(wěn)足而長,具有松、厚、肥特點。結構和耕性好,宜種性廣,肥勁穩(wěn)足而長,熟化度很高,具有返潮“回潤”特點。結構性和耕性較好,宜耕期較長,宜種性廣,供肥較穩(wěn)足而長,熟化度較高。水稻產(chǎn)量(公斤/公頃)>9000(600公斤/畝)8250-9000(550-600公斤/畝)6750-8250(450-550公斤/畝)糧食產(chǎn)量(公斤/公頃年)>12000(800公斤/畝)10500-12000(700-800公斤/畝)9000-10500(600-700公斤/畝)水源及灌排水情況水源好,有完善的灌排設施,旱澇無憂,能滿足大小季作物的需水要求。水源有保證,灌排水設施較完備,部分為泉水灌溉,旱澇無憂,能滿足大小季作物的需水要求,保證灌溉。水源有保證,部分有完善的灌溉排水設施,部分為泉水灌溉,能滿足大小季作物的需水要求,介于保證灌溉和有效灌溉之間。耕層土壤理化性狀有機質(g/kg)37.7-55.329.9-50.331.3-46.6全氮(g/kg)1.8-3.21.8-2.71.63-2.38速效磷(mg/kg)>1510-155-10(mg/kg)速效鉀(mg/kg)>150>150100-150CEC(cmol/kg土)12.8-21.89.0-22.810.4-22.3粉/粘0.7-20.9-1.750.8-1.75或2.2-4.9

續(xù)表1稻田地力等級劃分指標\等級特征\指標四等稻田五等稻田六等稻田地形部位河流階地、河漫灘,中低山丘陵中下部較開闊的緩坡坡旁、沖溝和緩坡坡麓、開闊的巖溶盆地、壩地、槽谷、洼地和易排水地段。河流階地低洼地段、河漫灘,中低山丘陵坡旁、溝谷、丘陵盆地邊緣,較開闊的巖溶槽谷、壩地及坡麓,巖溶洼地及山原壩地。中低山丘陵中下部坡旁沖溝、巖溶山地的坡旁、溝谷以及壩地邊緣,地勢低洼地段,離村寨較遠,超級河漫灘。成土母質各類巖石風化坡殘積物及河流沖積物溪河沖積物、洪積物和湖沼沉積物及各類巖石風化坡殘積物各類母巖風化物的殘坡積物和溪河沖積物、洪積物剖面構型Aa-Ap-P-C,Aa-Ap"Wg-GAa-Ap"W-C,Aa-Ap-P-EAa-Ap-C,Aa-Ap-G,Aa-Ap-E,Aa-Ap-AWg-T,Aa-Ap-P-CAa-Ap-C,Aa-Ap-G,,Aa-Ap-P-C,M-G-AWg-C,Aa-Ap-E,Ag-G水 型滲育、脫潛、潴育、漂洗潛育、漂洗、滲育、淹育、潴育潛育、漂洗、表潛、深潛、淹育、潴育耕層厚度(cm)14-20,不小于1414-18,不小于1412—20,不小于12耕層質地多礫質砂壤土-粘土粉砂粘壤土-壤粘土砂壤土-粘土障礙層次100cm內(nèi)出現(xiàn)白土層和殘留青泥層。50cm以內(nèi)出現(xiàn)潛育層、白土層。50cm以內(nèi)出現(xiàn)潛育層、浮泥層、白土層和較多的母巖碎屑。熟 制—年二熟年一熟年一熟生產(chǎn)性能結構較好,耕性稍差,宜耕期較長,宜種性廣,供肥性不一致,部分肥勁穩(wěn)足而長,部分易坐蔸或脫肥。結構和耕性較差,宜種性較廣,肥勁不足,易坐蔸,部分小季作物生長差。結構和耕性差,宜種性不廣,供肥不足,易坐蔸脫肥,小季作物生長差。水稻產(chǎn)量(公斤/公頃)5250-6750(350-450公斤/4500-6000(300-400公斤/畝)3000-4500(200-300公斤/畝)糧食量(公幣公頃年)7500-9000(500-600公斤/畝)6000-7500(400-500公斤/畝)4500-6000(300-400公斤/畝)水源及灌排水情況水源基本有保證,部分泉水灌溉,部分有灌排水設施但不完備,基本能滿足大小季作物的需水要求,屬有效灌溉。水源基本有保證,塘、庫尾水灌溉,部分有不完備的灌排設施,多數(shù)為泉水灌溉,基本保證大小季作物的需求,屬有效灌溉。水源保證率較差,以泉水灌溉為主,部分有不完備的灌排設施,部分能基本保證大小季作物的需水要求,較易旱易澇。耕層土壤理化性狀有機質g/kg)21.2-36.0(潛育型43.1—73.0)21.1-33.8(潛育型36.1—85.4)18.2-33.2(潛育型28.2—76.3)全氮(g/kg)1.19-2.23(潛育型1.89—4.26)1.12-2.0(潛育型2.09—5.33)0.94-1.98(潛育型1.69—4.32)速效磷mg/kg)5-10<5<5速效鉀(mg/kg)50-10050-100<50CEC(cmol/k吐)11.0-22.311.0-25.810.0-25.6粉+)/k粘0.7-1.46或2.0-3.21.1-1.5或2.0-2.10.7-1.5或1.9-2.1

表1完稻田地力等級劃分指標\等級特征\指標項目七等稻田八等稻田地形部位中低山丘陵地勢較高的坡旁、坡麓、溝谷地段、陰山夾溝和冷泉水灌溉地段、低洼積水處,排水困難的沼澤地段,遠離村寨的壩地及新墾梯田。低山丘陵上部,陰山夾勾和冷浸水出露的坡腳及地勢低洼處,煤層出露的地方和嚴重污染的稻田。成土母質各類母巖風化物的殘坡積物各類石風化殘積物剖面構型Aa-Ap-C,Aa-Ap-P-C,Aa-G-Pw,Aa-Ap-E,Aa-HAP-HG,M-GAa-Ap-C,M-G,Ag-G,Aa-Ap-O,HA-HP-HW水 型淹育、滲育、通體潛育、表潛、漂洗通體潛育、淹育、滲育耕層厚度(cm)12—18,不小于1210-18,不小于10耕層質地壤砂土-壤粘土壤砂土-粘土障礙層次50cm以內(nèi)出現(xiàn)潛育層、浮泥層、泥炭層、白土層、火燒土層及較多的母巖碎屑。50cm以內(nèi)出現(xiàn)潛育層、浮泥層、泥炭層,煤銹水灌溉或鐵銹含量高。熟 制年一熟年熟生產(chǎn)性能結構和耕性差,宜種性窄,供肥不足,易坐蔸脫肥,具淺瘦粘或沙的特點,小季作物生長極差,多為冬閑田。結構和耕性極差,還原物質多,宜種作物少,易坐蔸。水稻產(chǎn)量(公斤/公頃)3000-4500(200-300公斤/畝)<3000(200公斤/畝)糧食量(公斤公頃?年3000-4500(200-300公斤/畝)<3000(200公斤/畝)水源及灌排水情況水源基本無保證,泉水灌溉有少量不完備的灌溉設施,屬排水不暢或望天田,易澇易旱。望天田或排水不暢,灌溉水質嚴重污染的稻田。耕層土壤理化性狀有機質(g/kg)11.3—28.9(潛育型30.9-83.7)18.7左右(潛育型49.7-93.3)全氮(g/kg)0.88-2.39(潛育型1.74-4.09)1.53左右(潛育型2.50-3.59)有效磷(mg/kg)<5<5有效鉀(mg/kg)<50<50CEC(cmol/kg土)7.49-15.777.49-21.1粉/粘0.8-1.4或1.7-3.10.8-1.3注:剖面構型:Aa—耕層、Ap—犁底層、V—潴育層、P—滲育層、G—潛育層、E—漂洗層、C—母質層、H—汞污染層、M—煤層、T—泥炭層、C—障礙層非地帶性土壤發(fā)育形成的稻田,同一土種位于海拔1200m以上地段時,低劃一個地力等級,而位于海拔 550m以下時高劃一個地力等級。

表2旱地地力等級劃分指標\等級特征\指標項廠二等旱地三等旱地四等旱地地形部位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中下部開闊的平緩地段,槽谷壩地和盆地以及河谷階地。海拔800米以上的低中山中下部開闊的緩坡、槽谷及山原盆地。村寨附近的臺地、壩地和城郊。不同海拔的中低山丘陵中下部開闊至半開闊的溝谷平緩地段和槽谷壩地。巖溶中低山丘陵中下部開闊的緩坡坡麓及平坦地段和山原洼地。河流一、二級階地和村寨附近。海拔1000米以下的中低山丘陵中下部開闊的緩坡,槽谷沖溝,河谷臺地,山麓小盆地及壩地邊緣。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和高原丘陵中下部開闊平緩地段的坡旁臺地和溝谷。巖溶中低山中下部開闊的槽谷壩地,臺地和緩坡梯土,開闊的巖溶緩丘,山原壩地,盆地和洼地。河流一級階地或溪溝兩側,部分村寨附近。成土母質巖石的風化坡殘積物和河流沖、淤積物巖石風化坡殘積物和河流沖積物巖石風化坡殘積物、老風化殼和河流沖積物剖面構型—般為A-B-C或A-BW-C—般為A-B-C或A-B-BC,極少數(shù)為A-C,A-CR,A-AP-AC-R—般為A-B-C或A-B-BC,少數(shù)為A-AC-R,A-E-C,A-AB-B-C或A-B-BC-C和A-C土體厚度(cm)80—100,不小于8070-100,不小于7060-100,不小于60耕層厚度(cm)20-24,不小于2018—22,不小于1816-20,不小于16水土流失微度-輕度侵蝕微度-中度侵蝕中度-強度侵蝕耕層質地及礫石含量砂壤土-粘土(主要是壤粘十-粘十J粉砂粘壤土-粘土(主要是壤粘土-粘土)多礫質砂壤土-粘土(主要是壤土-壤粘土)地面坡度<5度的緩坡梯土、梯土、壩土和臺土。多數(shù)是<10度的緩坡梯土、梯土、壩土和溝槽土,極少數(shù)是10-20度的坡土。部分10度以下的緩坡土、緩坡梯土、壩土和溝槽土。多數(shù)是10-20度的坡土和坡式梯土。少數(shù)是20-25度坡土和梯化坡土。抗旱能力>30天的水澆地為主。>20天的水澆地為主,少數(shù)為15天。少數(shù)>15天的水澆地,多數(shù)是12-15天。生產(chǎn)性能結構和耕性好,宜耕期長,宜肥性和宜種性廣,具有松、深、肥和返潮回潤的特點,保水肥力強,供肥性強,肥勁穩(wěn)足而長。結構和耕性較好,宜肥性和宜種性廣,保水肥力強,供肥性強,熱量條件稍差,部分具有松、深、肥和返潮回潤特點。結構和耕性較好,宜耕期較長,宜種性廣,供肥穩(wěn)長而不足;部分結構和耕性較差,宜耕期較短,供肥不足且易脫肥。熟制—年二-三熟—年二-三熟般為年一熟,高寒區(qū)年一熟,低熱區(qū)一年二-三熟。玉米產(chǎn)量(公斤/公頃)>7500(500公斤/畝)600-7500(40-500公斤/畝)5250-6750(350-450公斤/畝)糧食產(chǎn)量(公斤/公頃年)1050-12000(70-800公斤/畝)900-10500(60-700公斤/畝)7500-9000(500-600公斤/畝)耕層有機質(g/kg)34.5-58.321.1-52.918.9-49.8全氮(g/kg)1.40-3.271.30-3.221.21-2.55速效磷(mg/kg)>15>10多數(shù)>10土壤理化性狀速效鉀(mg/kg)>150>120>100PH值5.5-8.54.8-8.44.0-8.2CEC(cmol/kg土)10.5-24.59.15-22.59.0-23.5容重(g/cm3)1.0-1.210.75-1.320.94-1.36

續(xù)表2旱地地力等級劃分指標\等級特征\指標項目五等旱地六等旱地地形部位海拔1000米以下的中低山丘陵下部半開闊的平緩地段及中山上部鞍形地段和坡度相對較陡的槽谷,溝谷邊緣和坡旁。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中山丘陵中下部開闊至半開闊的槽谷,中低山丘陵中下部開闊壩地,洼地、臺地、小盆地邊緣和緩丘坡旁,坡麓以及高原湖泊邊緣的村寨附近開闊至半開闊的平緩地段,以及槽谷壩地、洼地、盆地、臺地。開闊至半開闊河流兩側階地的斜坡和河漫灘。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中上部開闊的陡坡地以及頂部臺地和山脊,中低山丘陵中下部半開闊的槽谷壩地、溝谷洼地、小盆地和緩坡坡旁。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中山山原緩丘和洼地,以及開闊至半開闊的山間盆地和河谷陡坡與高原湖灘。巖溶中低山丘陵中下部開闊至半開闊的平緩地段、山原、洼地和巖窩。成土母質巖石風化坡殘積物、老風化殼、河流沖積物和湖沼沉積物。巖石風化坡殘積物、老風化殼或第四紀紅色粘土、洪淤積物和湖沼沉積物。剖面構型—般為A-B-C或A-B-BC,少數(shù)為A-AC-R,A-C,A-AC-C和A-AP-AC-R—般為A-B-C或A-BC-C或A-C,少數(shù)為A-AP-AC-R、A-AH-R、HA-GW-(和A-AH-AC-R土體厚度(cm)50-100,不小于5040-100,不小于40耕層厚度(cm)14-20,不小于1412—18,不小于12水土流失中度-強度侵蝕,極少數(shù)為微度或極強度侵蝕。強度-極強度侵蝕,極少數(shù)為中度或劇烈侵蝕。耕層質地及礫石含量粉砂壤土-粘土,部分含礫石0-30%(主要是壤土-壤粘土)。粉砂壤土-粘土,含礫石0-30%(主要是壤土-粘土)。地面坡度部分是10度以下緩坡土、緩坡梯土、梯土、壩土和溝槽土。多數(shù)是10-?25度的坡土和坡式梯土,少數(shù)25?35度的陡坡土和陡坡梯土。少數(shù)是10度以下的緩坡上、梯土、壩土、臺土和溝槽土。多數(shù)是10-25度的坡土和梯化坡土。少數(shù)25-35度的陡坡土和陡坡梯土??购的芰Π銥?2 15天。般為12 15天,部分為7 10天。農(nóng)業(yè)牛產(chǎn)性能多數(shù)結構和耕性較差,宜耕期短,宜肥性和宜種性較廣,保水肥力較弱,供肥性較弱,肥勁不足且易脫肥。部分結構和耕性較好,宜耕期較長,宜肥性和宜種性廣,保水肥力和供肥性較強,肥勁穩(wěn)長。少數(shù)高寒區(qū)的土性冷,有機礦化度低,養(yǎng)分釋放慢。部分結構和耕性較差,宜耕期較短,宜肥性和宜種性較廣,保水肥力強,供肥力較弱,肥勁不足,具粘、酸、瘦的特點。部分結構差,耕性較好,宜耕期較長,宜肥性和宜種性不廣,易漏水肥,供肥力弱,肥勁不足,具有砂、薄、漏的特點。部分地處高寒區(qū),土性冷,結構和耕性較好,結構泡松,宜種性和宜肥性不廣,保水肥力和供肥力較強,起苗慢,不早衰。熟制般為年一熟,高寒區(qū)年一熟,低熱區(qū)年一一熟。般為年―熟玉米產(chǎn)量(公斤/公頃)3750-5250(250-350公斤/畝)3000-4500(200-300公斤/畝)糧食產(chǎn)量(公斤/公頃6000-7500(400-500公斤/畝)4500-6000(300-400公斤/畝)耕層土壤理化性狀有機質(g/kg)16.9-47.0—般為16.4—46.6,高寒區(qū)40.4—110.8全氮(g/kg)1.11-2.54—般為1.09-2.34,高寒區(qū)1.66-2.97速效磷(mg/kg)多數(shù)V5多數(shù)V5速效鉀(mg/kg)多數(shù)>50—100多數(shù)50—100PH值4.5-8.34.5-8.2CEC(cmol/kg土)9.44-23.47.91-24.36

容重(g/cm3)1.03-1.450.77-1.45

表2完旱地地力等級劃分指標等級特征 \指標、、項目七等旱地八等旱地地形部位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中上部半開闊的緩坡山脊和頂部臺地,中低山中下部半開闊的槽谷,坡間谷地和坡麓。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中山半開闊的山原緩丘凹地和斜坡地段,以及山間盆地邊緣和高原湖泊的湖灘和盆谷低平地。巖溶中低山中下部的緩丘、盆地和洼地邊緣及石旮旯地。半開闊的缺水小盆地邊緣,河岸兩側高地和河谷陡坡地。海拔1200米以下的中低山丘陵陡坡坡麓和半開闊的槽谷與溝谷,以及緩坡地與小盆地邊緣。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中山上部的夷平面和山原緩坡與平緩低洼處,背風向陽地段,半開闊的槽谷壩地。巖溶中山槽谷、溝谷和白云巖陡坡坡麓。成土母質巖石風化坡殘積物、紅色老風化殼、湖沼沉積物和洪淤積物。巖石風化坡殘積物、老風化殼和新沖積體。剖面構型—般為A-BC-C或A-C,少數(shù)為A-AH-R、A-BE-E-C、A-E-C、A-E-B-C、HA-HB-HC和AT-BT-G與A-T-TG—般為A-C,少數(shù)為A-E-C、AT-B-C、A-B-CR和A-B-C土體厚度(cm)40-80,不小于4030-80,不小于30耕層厚度(cm)10-18,不小于108-15,不小于8水土流失強度-劇烈侵蝕強度-劇烈侵蝕耕層質地及礫石含量粉砂壤土-粘土,多數(shù)含礫石0-30%少數(shù)含礫石20-50%礫石砂壤土-粘十,多數(shù)含礫石10-50%地面坡度少數(shù)是10度以下的緩坡土、梯土、壩土、臺土和溝槽土。多數(shù)是10-25度的坡土和梯化坡土。部分是 25-35度的斜坡土和陡坡梯土。部分10度以下的高山山原緩坡土、梯土、臺土。多數(shù)10-25度的坡土和25-35度的斜坡土和陡坡土、陡坡梯土??购的芰Α銥?-12天,部分為7天以下。—般為7天以下。農(nóng)業(yè)牛產(chǎn)性能部分結構和耕性差,宜耕期短,宜肥性和宜種性窄,保水肥力較強,供肥力弱,肥勁不足,具有粘、酸、瘦的特點。部分結構差,耕性較好,宜耕期稍長,宜肥性和宜種性窄,耕層和土體中礫石或礫質含量高, 易漏水肥,供肥力弱,肥勁不足,具有砂、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