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2014中文版實用教程15_第1頁
AutoCAD2014中文版實用教程15_第2頁
AutoCAD2014中文版實用教程15_第3頁
AutoCAD2014中文版實用教程15_第4頁
AutoCAD2014中文版實用教程1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會計學(xué)1AutoCAD2014中文版實用教程15實體建模是AutoCAD三維建模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實體模型能夠完整描述對象的三維模型,比三維線框、三維曲面更能表達(dá)實物。利用三維實體,可以分析實體的質(zhì)量特性,如體積、慣量、重心等。本章重點講解內(nèi)容包括基本三維實體的繪制,二維圖形生成三維實體,三維實體的布爾運算,三維實體的編輯,三維實體的顏色處理等知識。第1頁/共46頁一個實體造型繪制完成后,有時需要修改其中的錯誤或在此基礎(chǔ)形成更復(fù)雜的造型,AutoCAD的實體編輯功能為用戶提供了方便的方法。15.1.1拉伸面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拉伸面工具欄:實體編輯→拉伸面15.1編輯實體

第2頁/共46頁2.操作格式

命令:SOLIDEDIT↙實體編輯自動檢查:SOLIDCHECK=1輸入實體編輯選項[面(F)/邊(E)/體(B)/放棄(U)/退出(X)]<退出>:_face輸入面編輯選項[拉伸(E)/移動(M)/旋轉(zhuǎn)(R)/偏移(O)/傾斜(T)/刪除(D)/復(fù)制(C)/顏色(L)/材質(zhì)(A)/放棄(U)/退出(X)]<退出>:_extrude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選擇要進(jìn)行拉伸的面)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第3頁/共46頁3.選項說明(1)指定拉伸高度(2)路徑

拉伸前的長方體

拉伸后的三維實體圖15-1拉伸長方體第4頁/共46頁繪制如圖15-2所示的六角螺母。操作步驟1.繪制螺母外形2.創(chuàng)建螺紋15.1.2實例——六角螺母

圖15-2六角螺母

圖15-3創(chuàng)建圓錐圖15-4拉伸正六邊形

圖15-5交集運算圖15-6捕捉曲線中點第5頁/共46頁

圖15-7剖切后的實體

圖15-10繪制圓柱體和螺旋圖15-8拉伸底面圖15-9鏡像實體圖15-11繪制截面圖15-12掃掠結(jié)果圖15-13移動圖形圖15-14差集結(jié)果第6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移動面工具欄:實體編輯→移動面2.操作格式

命令:_SOLIDEDIT實體編輯自動檢查:SOLIDCHECK=1輸入實體編輯選項[面(F)/邊(E)/體(B)/放棄(U)/退出(X)]<退出>:_face輸入面編輯選項[拉伸(E)/移動(M)/旋轉(zhuǎn)(R)/偏移(O)/傾斜(T)/刪除(D)/復(fù)制(C)/顏色(L)/材質(zhì)(A)/放棄(U)/退出(X)]<退出>:_move15.1.3移動面第7頁/共46頁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選擇要進(jìn)行移動的面)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全部(ALL)]:(繼續(xù)選擇移動面或按回車鍵)指定基點或位移:(輸入具體的坐標(biāo)值或選擇關(guān)鍵點)指定位移的第二點:(輸入具體的坐標(biāo)值或選擇關(guān)鍵點)3.選項說明各選項的含義在前面講解的命令中都有涉及,如有問題,可查閱相關(guān)命令(拉伸面、移動等)。圖15-15所示為移動三維實體的結(jié)果。

移動前的圖形

移動后的圖形圖15-15移動對象第8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壓印邊工具欄:實體編輯→壓印

2.操作格式命令:IMPRINT選擇三維實體:選擇要壓印的對象:是否刪除源對象[是(Y)/否(N)]<N>:

依次選擇三維實體、要壓印的對象和設(shè)置是否刪除源對象。圖15-16所示為將五角星壓印在長方體上的圖形。15.1.4壓印邊

五角星和五邊形

壓印后長方體和五角星圖15-16壓印對象第9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偏移面工具欄:實體編輯→偏移面

2.操作格式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SOLIDEDIT實體編輯自動檢查:SOLIDCHECK=1輸入實體編輯選項[面(F)/邊(E)/體(B)/放棄(U)/退出(X)]<退出>:_face15.1.5偏移面

第10頁/共46頁輸入面編輯選項[拉伸(E)/移動(M)/旋轉(zhuǎn)(R)/偏移(O)/傾斜(T)/刪除(D)/復(fù)制(C)/顏色(L)/材質(zhì)(A)/放棄(U)/退出(X)]<退出>:_offset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選擇要進(jìn)行偏移的面指定偏移距離:輸入要偏移的距離值圖15-17所示為通過偏移命令改變啞鈴手柄大小的結(jié)果。偏移前

偏移后

圖15-17偏移對象第11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刪除面工具欄:實體編輯→刪除面2.選項說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SOLIDEDIT實體編輯自動檢查:SOLIDCHECK=1輸入實體編輯選項[面(F)/邊(E)/體(B)/放棄(U)/退出(X)]<退出>:_face輸入面編輯選項[拉伸(E)/移動(M)/旋轉(zhuǎn)(R)/偏移(O)/傾斜(T)/刪除(D)/復(fù)制(C)/顏色(L)/材質(zhì)(A)/放棄(U)/退出(X)]<退出>:_erase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選擇要刪除的面)圖15-18為刪除長方體的一個圓角面后的結(jié)果。15.1.6刪除面

倒圓角后的長方體刪除倒角面后的圖形圖15-18刪除圓角面第12頁/共46頁繪制如圖15-19所示的鑲塊。操作步驟15.1.7實例——鑲塊

圖15-19鑲塊

圖15-20并集后的實體

圖15-21剖切后的實體

圖15-22復(fù)制實體

圖15-23選取拉伸面圖15-24拉伸面操作后的實體圖15-25選取刪除面第13頁/共46頁

圖15-26刪除面操作后的實體

圖15-27拉伸頂面操作后的實體圖15-28差集后的實體圖15-29創(chuàng)建圓柱

第14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旋轉(zhuǎn)面工具欄:實體編輯→旋轉(zhuǎn)面2.選項說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SOLIDEDIT實體編輯自動檢查:SOLIDCHECK=1輸入實體編輯選項[面(F)/邊(E)/體(B)/放棄(U)/退出(X)]<退出>:_face輸入面編輯選項[拉伸(E)/移動(M)/旋轉(zhuǎn)(R)/偏移(O)/傾斜(T)/刪除(D)/復(fù)制(C)/顏色(L)/材質(zhì)(A)/放棄(U)/退出(X)]<退出>:_rotate15.1.8旋轉(zhuǎn)面

第15頁/共46頁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選擇要旋轉(zhuǎn)的面)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全部(ALL)]:(繼續(xù)選擇或按ENTER鍵結(jié)束選擇)指定軸點或[經(jīng)過對象的軸(A)/視圖(V)/x軸(x)/y軸(y)/z軸(z)]<兩點>:(選擇一種確定軸線的方式)指定旋轉(zhuǎn)角度或[參照(R)]:(輸入旋轉(zhuǎn)角度)圖12-115所示的圖為將圖15-30中所示的開口槽的方向旋轉(zhuǎn)90°后的結(jié)果。

旋轉(zhuǎn)前

旋轉(zhuǎn)后圖15-30開口槽旋轉(zhuǎn)90°前后的圖形第16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復(fù)制面工具欄:實體編輯→復(fù)制面2.操作格式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SOLIDEDIT實體編輯自動檢查:SOLIDCHECK=1輸入實體編輯選項[面(F)/邊(E)/體(B)/放棄(U)/退出(X)]<退出>:_face輸入面編輯選項[拉伸(E)/移動(M)/旋轉(zhuǎn)(R)/偏移(O)/傾斜(T)/刪除(D)/復(fù)制(C)/顏色(L)/材質(zhì)(A)/放棄(U)/退出(X)]<退出>:_copy15.1.10復(fù)制面

第17頁/共46頁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選擇要復(fù)制的面)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全部(ALL)]:(繼續(xù)選擇或按回車鍵結(jié)束選擇)指定基點或位移:(輸入基點的坐標(biāo))指定位移的第2點:(輸入第2點的坐標(biāo))第18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著色面工具欄:實體編輯→著色面2.操作格式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SOLIDEDIT實體編輯自動檢查:SOLIDCHECK=1輸入實體編輯選項[面(F)/邊(E)/體(B)/放棄(U)/退出(X)]<退出>:_face15.1.11著色面

第19頁/共46頁輸入面編輯選項[拉伸(E)/移動(M)/旋轉(zhuǎn)(R)/偏移(O)/傾斜(T)/刪除(D)/復(fù)制(C)/顏色(L)/材質(zhì)(A)/放棄(U)/退出(X)]<退出>:_color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選擇要著色的面)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全部(ALL)]:(繼續(xù)選擇或按回車鍵結(jié)束選擇)

選擇好要著色的面后,AutoCAD將打開如圖15-39所示“選擇顏色”對話框,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顏色作為要著色面的顏色。操作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該表面將被相應(yīng)的顏色覆蓋。圖15-39“選擇顏色”對話框第20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傾斜面工具欄:實體編輯→傾斜面15.1.12傾斜面

第21頁/共46頁2.操作格式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SOLIDEDIT實體編輯自動檢查:SOLIDCHECK=1輸入實體編輯選項[面(F)/邊(E)/體(B)/放棄(U)/退出(X)]<退出>:_face輸入面編輯選項[拉伸(E)/移動(M)/旋轉(zhuǎn)(R)/偏移(O)/傾斜(T)/刪除(D)/復(fù)制(C)/顏色(L)/材質(zhì)(A)/放棄(U)/退出(X)]<退出>:_taper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選擇要傾斜的面)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全部(ALL)]:(繼續(xù)選擇或按回車鍵結(jié)束選擇)指定基點:選擇傾斜的基點(傾斜后不動的點)指定沿傾斜軸的另一個點:選擇另一點(傾斜后改變方向的點)指定傾斜角度:(輸入傾斜角度)第22頁/共46頁繪制如圖15-33所示的回形窗。操作步驟15.1.13實例——回形窗

圖15-40回形窗

圖15-41繪制矩形

圖15-42拉伸處理

圖15-43繪制直線圖15-44傾斜對象圖15-45傾斜面處理圖15-46繪制矩形圖15-47拉伸處理圖15-48傾斜面處理圖15-49創(chuàng)建長方體圖15-50復(fù)制并旋轉(zhuǎn)長方體第23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抽殼工具欄:實體編輯→抽殼2.操作格式命令行提示如下。

命令:_SOLIDEDIT實體編輯自動檢查:SOLIDCHECK=1輸入實體編輯選項[面(F)/邊(E)/體(B)/放棄(U)/退出(X)]<退出>:_body輸入體編輯選項[壓印(I)/分割實體(P)/抽殼(S)/清除(L)/檢查(C)/放棄(U)/退出(X)]<退出>:_shell選擇三維實體:選擇三維實體15.1.14抽殼

第24頁/共46頁刪除面或[放棄(U)/添加(A)/全部(ALL)]:選擇開口面輸入抽殼偏移距離:指定殼體的厚度值圖15-51所示為利用抽殼命令創(chuàng)建的花盆。

創(chuàng)建初步輪廓

完成創(chuàng)建

消隱結(jié)果圖15-51花盆第25頁/共46頁繪制如圖15-52所示的鏤空園桌。操作步驟1.繪制主體2.繪制桌面15.1.15實例——鏤空園桌

圖15-52鏤空園桌

圖15-53創(chuàng)建球體圖15-54繪制矩形圖15-55剖切處理第26頁/共46頁

圖15-56刪除矩形

圖15-57抽殼處理

圖15-58創(chuàng)建圓柱體

圖15-59差集運算

圖15-60創(chuàng)建圓柱體圖15-61圓角處理第27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復(fù)制邊工具欄:實體編輯→復(fù)制邊2.操作格式命令行提示如下。

命令:_SOLIDEDIT實體編輯自動檢查:SOLIDCHECK=1輸入實體編輯選項[面(F)/邊(E)/體(B)/放棄(U)/退出(×)]<退出>:_edge輸入邊編輯選項[復(fù)制(C)/著色(L)/放棄(U)/退出(×)]<退出>:_copy15.1.16復(fù)制邊

第28頁/共46頁選擇邊或[放棄(U)/刪除(R)]:(選擇曲線邊)選擇邊或[放棄(U)/刪除(R)]:(回車)指定基點或位移:(單擊確定復(fù)制基準(zhǔn)點)指定位移的第二點:(單擊確定復(fù)制目標(biāo)點)圖15-62所示為復(fù)制邊的圖形結(jié)果。

選擇邊復(fù)制邊

選擇邊

復(fù)制邊

圖15-62復(fù)制邊第29頁/共46頁繪制如圖15-63所示的搖桿。操作步驟15.1.17實例——搖桿

圖15-63搖桿圖15-64創(chuàng)建圓柱體圖15-65繪制輔助構(gòu)造線第30頁/共46頁圖15-66偏移輔助線圖15-67修剪輔助線及圓

圖15-68倒圓角及倒角后的實體圖15-69鏡像后的實體第31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著色邊工具欄:實體編輯→著色邊

2.操作格式命令行提示如下。

命令:_SOLIDEDIT實體編輯自動檢查:SOLIDCHECK=1輸入實體編輯選項[面(F)/邊(E)/體(B)/放棄(U)/退出(X)]<退出>:_edge輸入邊編輯選項[復(fù)制(C)/著色(L)/放棄(U)/退出(X)]<退出>:L選擇邊或[放棄(U)/刪除(R)]:(選擇要著色的邊)選擇面或[放棄(U)/刪除(R)/全部(ALL)]:(繼續(xù)選擇或按回車鍵結(jié)束選

選擇好邊后,AutoCAD將打開“選擇顏色”對話框。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顏色作為要著色邊的顏色。15.1.18著色邊

第32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清除工具欄:實體編輯→清除2.操作格式命令行提示如下。

命令:_SOLIDEDIT實體編輯自動檢查:SOLIDCHECK=1輸入實體編輯選項[面(F)/邊(E)/體(B)/放棄(U)/退出(X)]<退出>:_body輸入體編輯選項[壓印(I)/分割實體(P)/抽殼(S)/清除(L)/檢查(C)/放棄(U)/退出(X)]<退出>:_clean選擇三維實體:(選擇要刪除的對象)15.1.19清除

第33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分割工具欄:實體編輯→分割2.操作格式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SOLIDEDIT實體編輯自動檢查:SOLIDCHECK=1輸入實體編輯選項[面(F)/邊(E)/體(B)/放棄(U)/退出(X)]<退出>:_body輸入體編輯選項[壓印(I)/分割實體(P)/抽殼(S)/清除(L)/檢查(C)/放棄(U)/退出(X)]<退出>:_sperate選擇三維實體:(選擇要分割的對象)15.1.20分割

第34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SOLIDEDIT菜單:修改→實體編輯→檢查工具欄:實體編輯→檢查

2.操作格式命令行提示如下。

命令:_SOLIDEDIT實體編輯自動檢查:SOLIDCHECK=1輸入實體編輯選項[面(F)/邊(E)/體(B)/放棄(U)/退出(X)]<退出>:_body輸入體編輯選項[壓印(I)/分割實體(P)/抽殼(S)/清除(L)/檢查?/放棄(U)/退出(X)]<退出>:_check選擇三維實體:(選擇要檢查的三維實體)

選擇實體后,AutoCAD將在命令行中顯示出該對象是否是有效的ACIS實體。15.1.21檢查

第35頁/共46頁利用夾點編輯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對三維實體進(jìn)行編輯,與二維對象夾點編輯功能相似。其方法很簡單,單擊要編輯的對象,系統(tǒng)將顯示編輯夾點,選擇某個夾點,按住鼠標(biāo)拖動,則三維對象隨之改變,選擇不同的夾點,可以編輯對象的不同參數(shù),紅色夾點為當(dāng)前編輯夾點,如圖15-70所示。15.1.22夾點編輯

圖15-70圓錐體及其夾點編輯第36頁/共46頁渲染是對三維圖形對象加上顏色和材質(zhì)因素,還可以有燈光、背景、場景等因素,以更真實地表達(dá)圖形的外觀和紋理。渲染是輸出圖形前的關(guān)鍵步驟,尤其在效果圖的設(shè)計中。15.2.1貼圖貼圖的功能是在實體附著帶紋理的材質(zhì)后,可以調(diào)整實體或面上紋理貼圖的方向。當(dāng)材質(zhì)被映射后,調(diào)整材質(zhì)以適應(yīng)對象的形狀。將合適的材質(zhì)貼圖類型應(yīng)用到對象可以使之更加適合對象。15.2渲染實體

第37頁/共46頁1.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MATERIALMAP菜單:視圖→渲染→貼圖,如圖15-71所示工具欄:渲染→貼圖,如圖15-72所示,或貼圖,如圖15-73所示

圖15-71貼圖子菜單圖15-72渲染工具欄圖15-73貼圖工具欄第38頁/共46頁2.操作格式命令行提示如下。

命令:MATERIALMAP↙選擇選項[長方體(B)/平面(P)/球面(S)/柱面(C)/復(fù)制貼圖至(Y)/重置貼圖(R)]<長方體>:3.選項說明(1)長方體(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