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黏和表面性質(zhì)_第1頁
玻璃的黏和表面性質(zhì)_第2頁
玻璃的黏和表面性質(zhì)_第3頁
玻璃的黏和表面性質(zhì)_第4頁
玻璃的黏和表面性質(zh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會計學1玻璃的黏和表面性質(zhì)主要內(nèi)容4.1玻璃的黏度4.2玻璃的表面張力4.3玻璃的表面性質(zhì)第1頁/共51頁定義:粘度是指面積為S的兩平行液層,以一定速度梯度dv/dx移動時需克服的內(nèi)摩擦阻力f。

4.1玻璃的黏度第2頁/共51頁黏度是玻璃的重要性質(zhì)之一熔制:石英的溶解和各組分的擴散;澄清均化:氣泡的排除,條紋節(jié)瘤的溶解擴散;成形:粘度隨溫度的變化是玻璃成形的基礎(chǔ);退火:應(yīng)力的消除主要通過粘滯流動,消除的速度與粘度成反比。影響?zhàn)ざ鹊闹饕蛩厥腔瘜W組成和溫度第3頁/共51頁4.1.1黏度與溫度的關(guān)系第4頁/共51頁粘度隨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隨溫度的升高粘度下降。玻璃的料性:對于組成不同的玻璃,隨溫度變化其粘度變化速率不同。長性玻璃短性玻璃t1t2

t3t4ηη1η2AB第5頁/共51頁玻璃的彈性、黏度與溫度的關(guān)系第6頁/共51頁黏度與溫度的關(guān)系式:第7頁/共51頁第8頁/共51頁

第9頁/共51頁4.1.2黏度與熔體結(jié)構(gòu)的關(guān)系玻璃的黏度與熔體結(jié)構(gòu)密切相關(guān),而熔體結(jié)構(gòu)又取決于玻璃的化學組成和溫度。硅酸鹽熔體中存在大小不同的硅氧四面體群或絡(luò)合陰離子,且在不同溫度下以不同比例平衡共存。四面體群間存在較大的空隙(自由體積),并隨溫度而變化。第10頁/共51頁四面體群間存在的空隙隨溫度的變化表現(xiàn)為粘度隨溫度的變化。溫度升高,空隙增大,小型四面體群可穿插移動;溫度降低,空隙變小,四面體群移動受阻,且聚合為大型四面體群,網(wǎng)絡(luò)連接程度增大。熔體中堿金屬和堿土金屬離子隨溫度變化對熔體結(jié)構(gòu)的影響。第11頁/共51頁4.1.3黏度與玻璃組成的關(guān)系玻璃化學組成與黏度之間存在復雜的關(guān)系。氧化物對玻璃黏度的影響,不僅取決于氧化物的性質(zhì),而且還取決于加入玻璃中的數(shù)量和玻璃本身的組成。玻璃組成是通過改變?nèi)垠w結(jié)構(gòu)而影響粘度的。第12頁/共51頁一價堿金屬氧化物

黏度大小首先取決于硅氧四面體網(wǎng)絡(luò)的連接程度,硅氧四面體網(wǎng)絡(luò)的連接程度又與氧硅比的大小有關(guān)。熔體中O/Si比值與結(jié)構(gòu)及粘度的關(guān)系第13頁/共51頁

通常堿金屬氧化物(Li2O、Na2O、K2O、Rb2O、Cs2O)能降低熔體粘度。1020304050607066100134168202236Δu(kJ/mol)Na2O-Si2O系統(tǒng)中Na2O含量對粘滯活化能△u的影響Na2O(mol%)第14頁/共51頁132046875901020304050Logη(η:P)金屬氧化物(mol%)□=Li2O-SiO21400℃;○=K2O-SiO21600℃;△=BaO-SiO21700℃

網(wǎng)絡(luò)改變劑氧化物對熔融石英粘度的影響第15頁/共51頁堿金屬離子對黏度的影響與本身含量有關(guān)。①當R2O含量較低時(O/Si比值較低):黏度按Li2O—Na2O—K2O順序遞增;②當R2O含量較高時(O/Si比值較高):黏度按Li2O—Na2O—K2O順序遞減;第16頁/共51頁0.1110100100010000010203040KKLiLiNaNaη(P)R2O(mol%)R2O-SiO2中堿金屬離子R+對粘度的影響第17頁/共51頁二價金屬氧化物①與堿金屬一樣,減小黏度;②離子電價較高,半徑不大,奪取氧離子,締合陰離子基團,增大黏度。綜合兩個相反效應(yīng),R2+降低粘度的次序是Ba2+>Sr2+>Ca2+>Mg2+第18頁/共51頁SiMgZnCaSrBaPbNiCaMnCuCd2040608010000.501.001.50η(P)

二價陽離子對硅酸鹽熔體粘度的影響

第19頁/共51頁CaO:低溫CaO增大黏度;高溫含量低于10%~12%減小黏度,含量高于10%~12%增大黏度。ZnO:低溫ZnO增大黏度;高溫減小黏度。具有18個電子層結(jié)構(gòu)的二價副族元家離子Zn2+、Cd2+、Pb2+等較含8個電子層的堿土金屬離子更能降低粘度。第20頁/共51頁

如18Na2O·12RO·70SiO2玻璃當η=1012Pa·s時溫度是:ROBeOCaOSrOBaOZnOCdOPbO溫度/℃582533511482513487422第21頁/共51頁高價金屬氧化物SiO2、Al2O3、ZrO2:陽離子電荷多、半徑小,作用力大,傾向于形成更復雜的陰離子基團,黏滯活化能變大,增大黏度;第22頁/共51頁陽離子配位數(shù)151413121110048121620242832Lgη(η:P)B2O3(mol%)16Na2O·xB2O3·(84-x)SiO2

系統(tǒng)玻璃中560℃時的粘度變化第23頁/共51頁

其他化合物CaF2能使熔體粘度急劇下降,其原因是F-的離子半徑與O2-的相近,較容易發(fā)生取代,但F-只有一價,將原來網(wǎng)絡(luò)破壞后難以形成新網(wǎng)絡(luò),所以粘度大大下降。稀土元素氧化物:氧化鑭、氧化鈰等,以及氯化物、硫酸鹽在熔體中一般也起降低粘度的作用。第24頁/共51頁

結(jié)論:氧化物對玻璃黏度的影響,不僅取決于氧化物的性質(zhì),而且還取決于加入玻璃中的數(shù)量和玻璃本身的組成。第25頁/共51頁4.1.4黏度參考點第26頁/共51頁4.2玻璃表面張力4.2.1玻璃表面張力的物理與工藝意義物理意義:玻璃與另一相接觸的相分界面上(一般指空氣)在恒溫、恒容下增加一個單位表面時所作的功。N/m或J/m2硅酸鹽玻璃的表面張力(220~380)×10-3N/m第27頁/共51頁

熔體的表面張力σ(×10-3N/m)

第28頁/共51頁工藝意義:澄清:表面張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氣泡的長大和排除速度。均化:玻璃液中條紋及節(jié)瘤擴散和溶解的速度決定于主體玻璃和條紋玻璃表面張力的相對大小。成形:人工挑料,吹小泡,滴料供料;玻璃管或玻璃棒的拉制;平板玻璃的成形。第29頁/共51頁4.2.2表面張力與組成、溫度的關(guān)系4.2.2.1表面張力與組成的關(guān)系表面張力是由于排列在表面層的質(zhì)點受力不均衡引起的,則這個力場相差愈大,表面張力也愈大,因此凡是影響熔體質(zhì)點間相互作用力的因素,都將直接影響到表面張力。即:熔體內(nèi)部質(zhì)點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愈大,則表面張力也愈大。第30頁/共51頁O/Si比值:對于硅酸鹽熔體,隨O/Si比值的變化,其聚合陰離子團的大小、形態(tài)和相互作用力矩e/r(e是復合陰離子團所帶的電荷,r是復合陰離子團的半徑)也發(fā)生變化。O/Si比值愈小,熔體中聚合陰離子團愈大,e/r比值變小,相互間作用力愈小,表面張力降低。第31頁/共51頁一價金屬陽離子以斷網(wǎng)為主,它的加入能使復合陰離子團離解,由于復合陽離子團的r減小使e/r的值增大,相互間作用力增加,表面張力增大。但隨陽離子半徑的增加,其順序為:

σLi2O·SiO2>σNa2O·SiO2>σK2O·SiO2>σCs2O·SiO2第32頁/共51頁表面張力σ(dyne/cm)SiO2(mol%)2803001130℃1200℃11270℃50607080表面張力σ(dyne/cm)R2O4(mol%)204060圖4-7Na2O-SiO2系統(tǒng)熔體成分對表面張力的影響圖4-81300℃時R2O-SiO2系統(tǒng)表面張力與成分的關(guān)系第33頁/共51頁各種氧化物對表面張力的影響可分為三類:第Ⅰ類氧化物:沒有表面活性,增加表面張力,稱為表面惰性物質(zhì)。如SiO2、Al2O3、CaO、MgO、Na2O、Li2O等。第Ⅱ類氧化物:引入量較大時能顯著降低熔體表面張力。如K2O、PbO、B2O3、Sb2O3、P2O5等。第Ⅲ類氧化物:引入量較少也可顯著降低熔體表面張力,稱為表面活性物質(zhì)。如V2O5、Cr2O3、MoO3、WO3等。第34頁/共51頁

氧化物對表面張力的影響第35頁/共51頁4.2.2.2表面張力與溫度的關(guān)系一般規(guī)律:溫度升高,質(zhì)點熱運動增加,體積膨脹,相互作用力松弛,表面張力降低,表面張力與溫度幾乎呈直線關(guān)系。玻璃:高溫和低溫區(qū),二者幾乎呈直線關(guān)系。

σ=σ0(1-bT)轉(zhuǎn)化溫度附近出現(xiàn)轉(zhuǎn)折,不呈直線關(guān)系。第36頁/共51頁600700800300400500600700800900表面張力σ(dyne/cm)溫度(℃)鉀鉛硅酸鹽玻璃的表面張力與溫度的關(guān)系

第37頁/共51頁溫度反?,F(xiàn)象:對PbO-SiO2系統(tǒng)玻璃,其表面張力隨溫度升高而略微變大,溫度系數(shù)為正值。一般含有表面活性物質(zhì)的系統(tǒng)也出現(xiàn)此正溫度系數(shù),這可能與在較高溫度下出現(xiàn)“解吸”過程有關(guān)。第38頁/共51頁第39頁/共51頁4.2.3玻璃的潤濕性及影響因素4.2.3.1玻璃的潤濕性當液滴、固體表面、空氣三者相互之間的作用力達到平衡時:第40頁/共51頁θ>90°,不潤濕;θ<90°,潤濕;θ=0°,完全潤濕。第41頁/共51頁4.2.3.2影響因素氣體介質(zhì)第42頁/共51頁溫度化學組成第43頁/共51頁4.3玻璃的表面性質(zhì)4.3.1玻璃的表面組成與表面結(jié)構(gòu)4.3.1.1玻璃表面化學組成玻璃表面化學組成與玻璃主體的化學組成有一定差異,即沿玻璃截面(深度)的各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值,其組成隨深度而變化。原因:熔制、成形、熱加工過程中,高溫造成某些組分的揮發(fā);各組分對表面能貢獻的不同使有些組分在表面富集,有些減少。第44頁/共51頁4.3.1.2玻璃表面結(jié)構(gòu)玻璃表面原子的排列和內(nèi)部是有區(qū)別的,當玻璃表面從高溫成形冷卻到室溫,或斷裂出現(xiàn)新表面時,表面就存在不飽和鍵,即斷鍵。二氧化硅玻璃,出現(xiàn)新表面時,[SiO4]四面體組成的網(wǎng)絡(luò)斷裂,形成E基團和D基團。第45頁/共51頁E基團為過剩氧單元,即Si4+不僅由四面體中的3個氧離子鍵合,還與1個未同其他陽離子鍵合的氧離子相連,因此該基團氧過剩,帶負電荷,即

[Si4+(O2-/2)3O2-]-D基團為不足氧單元,即Si4+僅與四面體中的3個氧離子鍵合,造成氧不足,該基團帶正電荷,即

[Si4+(O2-/2)3]+第46頁/共51頁

為了降低表面能,玻璃表面的不飽和鍵通過吸附大氣中的水蒸氣,與水分子反應(yīng)形成各種硅羥基團。硅羥基團的形成意味著Si-O-Si鍵的斷裂,橋氧減少,玻璃表面的通道由氫鍵連接,表面區(qū)域鍵強降低,易形成表面缺陷。第47頁/共51頁4.3.2玻璃表面的離子交換將玻璃表面涂覆某些鹽類或浸入在某些鹽類的熔融物中,玻璃中的某些離子就會與熔鹽中的離子相互交換。交換通常從表面開始;玻璃中原有較小離子被熔鹽中較大離子置換,玻璃表面產(chǎn)生壓應(yīng)力,玻璃強度增加。玻璃中的離子交換可用下式表示:

A+(玻璃)+B+(熔鹽)=B+(玻璃)+A+(熔鹽)第48頁/共51頁4.3.3玻璃的表面吸附玻璃表面吸附分為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物理吸附:由范德華力引起,是玻璃與被吸附物質(zhì)作用最弱的一類吸附;對吸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