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3種群和群落(命題猜想〉【考向解讀】i?種群的特征(I)種群的數量變化(II)群落的結構特征(I)4?群落的演替(I)高頻考點:種群的數量變化、群落的演替及種間關系中頻考點:種群的數量特征、群落的結構特征低頻考點: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及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命題熱點突破一】考查種群的數量變化種群數量變化曲線的變式項目常見圖示變式圖示“J”型曲線的增長率與增長速率ip0時閆“S”型曲線的增長率與增長速率0時同5O時間“S”型曲線K值的不冋表示方式tr0甘同X-出生率0時間睡式2圖示解讀:(1)“J"型曲線的增長率是不變的,而增長速率是逐漸增大的。K(2)“S"型曲線的增長速率都是先上升,后下降。其中種群數量為2時,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種群數量為K時,種群的增長速率為0。(3)K值是一定環(huán)境的最大容納量,即種群出生率與死亡率相等的值。(4)K值不是一成不變的:K值會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當環(huán)境遭到破壞時,K值會下降;反之,K值會上升。例1.(2015?廣東高考)下圖表示在一個10mL封閉培養(yǎng)體系中酵母細胞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種內競爭導致初始階段增長緩慢可用數學模型Nt=N0Xt表示可用取樣器取樣法計數D.K值約為120000個答案】D變式探究】(2015?全國卷I)現有一未受人類干擾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組考察了該湖泊中處于食物鏈最高營養(yǎng)級的某魚種群的年齡組成,結果如下表:年齡0+1+2+3+4+5+6+7+8+9+10+11+>12個體數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魚的年齡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類推?;卮鹣铝袉栴}:通常,種群的年齡結構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研究表明:該魚在3+時達到性成熟(進入成年),9+時喪失繁殖能力(進入老年)。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個年齡組個體數的比例為,由此可推測該魚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是。如果要調查這一湖泊中該魚的種群密度,常用的調查方法是標志重捕法。標志重捕法常用于調查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在該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鏈流動時,所具有的兩個特點是。【解析】(1)種群的年齡結構包括增長型、衰退型和穩(wěn)定型三種類型。從表格中的數據可知,幼年個體數為92+187+121=400,成年個體數為70+69+62+63+72+64=400,老年個體數為55+42+39+264=400,所以三個年齡段的個體數比例為1:1:1,則該種群的年齡結構為穩(wěn)定型,該魚種群數量將保持相對穩(wěn)定。(2)標志重捕法常用于調查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3)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流動和逐級遞減的特點?!敬鸢浮竣旁鲩L型、衰退型、穩(wěn)定型1:1:1保持穩(wěn)定⑵活動能力⑶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命題熱點突破二】從種群密度調查方法的角度考查例2.(2016新課標2卷.5)如果采用樣方法調查某地區(qū)(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計數甲地內蒲公英的總數,再除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計數所有樣方內蒲公英總數,除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計算出每個樣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樣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求出所有樣方蒲公英的總數,除以所有樣方的面積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答案】C【變式探究】(2015?北京高考)大螞蟻和小螞蟻生活在某地相鄰的兩個區(qū)域。研究者在這兩個螞蟻種群生活區(qū)域的接觸地帶設4種處理區(qū),各處理區(qū)均設7個10mx10m的觀測點,每個觀測點中設有均勻分布的25處小螞蟻誘餌投放點。在開始實驗后的第l天和第85天時分別統計誘餌上小螞蟻的出現率并進行比較,結果見表。處理區(qū)小螞蟻出現率的變化(%)定時灌溉不驅走大螞蟻增加35驅走大螞蟻增加70不灌溉不驅走大螞蟻減少10驅走大螞蟻減少2對本研究的實驗方法和結果分析,表述錯誤的是()小螞蟻抑制大螞蟻的數量增長采集實驗數據的方法是樣方法大螞蟻影響小螞蟻的活動范圍土壤含水量影響小螞蟻的活動范圍【答案】A【變式探究】下列實驗或調查活動中,所得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標志重捕法調查灰喜鵲種群密度時部分標記物脫落標志重捕法調查田鼠種群密度時,某些田鼠因曾被捕變得狡猾而不易被重捕樣方法調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時,不統計正好在樣方線上的個體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在分布較密集的地塊取樣【解析】標志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時的計算公式:種群數量=第一次捕獲的個體數x第二次捕獲的個體數/第二次捕獲中被標記的個體數。部分灰喜鵲身上的標記物脫落或田鼠被捕后變得狡猾不易被重捕都會導致第二次捕獲中被標記的個體數偏小,則計算值與實際值相比會偏大;樣方法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時,要求統計樣方相鄰兩條邊上的個體,若不統計正好在樣方線上的個體,則計算值與實際值相比會偏小;在分布較密集的地塊取樣,會使計算值偏大?!敬鸢浮緾【命題熱點突破三】直接或結合圖示考查群落的種間關系幾種種間關系曲線的判斷:同步性變化(同生共死)——互利共生曲線。不同步變化的此消彼長——捕食曲線。看起點,有共同的空間或食物,最終結果,一種數量增加,另一種下降甚至為0——競爭曲線。“大魚吃小魚”不一定是捕食關系:同種魚——種內斗爭。不同種魚——捕食。例3.(2016天津卷.3)在絲瓜地生態(tài)系統中,絲瓜、昆蟲甲、昆蟲乙存在捕食關系。下圖為某年度調查甲、乙兩種昆蟲種群數量變化的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該絲瓜地的碳循環(huán)在絲瓜、昆蟲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完成依據隨機取樣原則統計成蟲數量可計算出昆蟲種群密度乙與甲的數量比值代表兩種昆蟲間的能量傳遞效率乙數量的增加會減少甲種群對絲瓜的攝食量【答案】D【變式探究】某果園發(fā)生了蟲害,該蟲害是由害蟲A引起的。害蟲招來了一種小蜂和一種小鳥,小蜂把卵產入害蟲A體內,孵出的小蜂幼蟲吃空蟲體后羽化飛出,再攻擊害蟲A的其他個體。小鳥特別喜食害蟲A,也捕食小蜂。在體內有小蜂幼蟲的害蟲A中,有些個體常瘋狂地搖擺身體,因而容易被小鳥發(fā)現而被捕食?;卮鹣铝袉栴}:小鳥和小蜂的種間關系是。小鳥捕食瘋狂搖擺的害蟲A,對A種群的生存傾"有利”、"不利”或"無影響”),理由是。體內有小蜂幼蟲的害蟲A搖擺身體為小鳥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在生態(tài)系統中,信息對種間關系就有作用,有利于維持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窘馕觥?1)根據題干可知,小蜂吃害蟲,小鳥捕食害蟲A和小蜂,因此小鳥和小蜂的種間關系是捕食和競爭。(2)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數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和年幼的個體,客觀上促進了種群的發(fā)展。(3)生態(tài)系統的信息傳遞具有調節(jié)種間關系,維持生態(tài)系統穩(wěn)定的作用?!敬鸢浮?1)捕食和競爭(2)有利小鳥捕食了體內有蟲卵的小蜂,減少了害蟲的數量,減少了對小蜂的侵害(3)調節(jié)【變式探究】蜉蝣是水生生物,它們在發(fā)育為成體時最易被天敵捕食,因為這個時候它們從水中飛出進行交配和產卵。每天從水中飛出的蜉蝣數量和它們被捕食的數量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蜉蝣的捕食者是初級消費者,位于第二營養(yǎng)級從6月2?9日,每天蜉蝣的被食量穩(wěn)步下降從6月2?9日,每天飛出的蜉蝣數量穩(wěn)步上升某天飛出的蜉蝣越多,某一個體蜉蝣被捕食的可能性就越小【答案】D【命題熱點突破四】有關種群、群落知識的綜合考查1.“竹林中的竹子整齊一致”誤認為是群落的結構特征:這里的竹子屬于種群范疇。2.誤認為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屬于垂直結構:高山上植物的分布決定于溫度,從山頂到山腳下,植物群落的這種結構應該屬于水平結構。3.誤認為種群密度與物種豐富度呈正相關:前者屬于種群范疇,后者屬于群落范疇。4.明確群落演替的規(guī)律特點:具有一定方向、不可逆、漫長但并非無休止。能量:總生產量增加,群落有機物總量增加。結構:生物種類越來越多,群落的結構越來越復雜。例4.(2016江蘇卷.27)(7分)高密度水產養(yǎng)殖常會引起池塘水體富營養(yǎng)化,影響?zhàn)B殖。下圖為利用稻田生態(tài)系統凈化魚塘尾水的示意圖,箭頭所指為水流方向。請回答下列問題:(1)魚塘大量投餌后,水體常會出現有害的硫化物,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餌料中的分解產生的。(2)圖示系統在實現了水資源循環(huán)利用的同時,魚塘富營養(yǎng)化還為水稻生長提供了一定的~*古辛元素營養(yǎng)。(3)為調查圖中稻田害蟲的發(fā)生狀況,可采用法,分別統計的種群密度。(4)通過稻田凈化,B處水樣中可溶性有機物濃度比A處顯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填序號)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機物。①好氧②光合放氧③厭氧④兼性厭氧(5)出現藻類水華的魚塘尾水流徑稻田后,B處水樣中藻類數量大大減少。從生態(tài)學角度分析,藻類數量減少的原因有?!敬鸢浮浚?)蛋白質(2)N、P(3)五點取樣法各種害蟲(4)①③④(5)競爭光照和營養(yǎng)、動物攝食、微生物等產生殺藻物質【變式探究】(2015?浙江高考)在沙漠的一個灌木群落中,某種基于種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隨著生長進程會發(fā)生改變,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隨機分布,大灌木呈均勻分布。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這種改變使群落的水平結構發(fā)生變化這種改變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結果均勻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種內競爭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種子不能遠離母株所致【解析】在灌木的生長進程中,其分布型由集群分布到隨機分布再到均勻分布,使群落的水平結構發(fā)生了變化,A項正確。大灌木由于彼此競爭養(yǎng)料和水分而傾向于均勻分布,未發(fā)生優(yōu)勢種群的取代現象,這不是群落演替的結果,B項錯誤。大灌木均勻分布主要是種內競爭的結果,即它們互相爭奪空間、水分、養(yǎng)料等,C項正確。幼小和小灌木集群分布主要是因種子落在母株附近,D項正確?!敬鸢浮緽【變式探究】(2015?安徽高考)果園可作為一個生態(tài)系統進行管理。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園害蟲種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誘捕害蟲麗金TOC\o"1-5"\h\z龜,可破壞其種群。科研人員對板栗園內的栗癭蜂和長尾小蜂的數量進行了連續(xù)5年的監(jiān)測,結果見下圖據此判斷這兩個物種的種間關系是。每年輸入果樹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級消費者攝入,一部分儲存于果樹的營養(yǎng)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處是、。如果不對果園土壤進行管理,果樹林下將會出現從一年生草本植物為優(yōu)勢,到多年生草本植物為優(yōu)勢,再到草本與灌木混生等階段的演替。在草本與灌木混生階段,果園內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其原因是果樹林中會發(fā)生群落的演替。在草本與灌木混生階段,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幾乎得不到光照而難以生存?!敬鸢浮?1)性別比例(2)捕食(3)在果樹的呼吸作用中以熱能形式散失被分解者分解和未分解的殘枝敗葉等(4)一年生植物在爭奪陽光和空間等競爭中被淘汰【高考真題解讀】1.(2016海南卷.22)下列有關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群落有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群落中物種之間是相互聯系的群落是由空氣、水和生物組成的【答案】D【解析】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群落特征包括物種豐富度、種間關系、空間結構、群落演替等;群落是一定自然區(qū)域內所有生物個體的總和,不包括無機環(huán)境?!究键c定位】群落(2016新課標2卷.5)如果采用樣方法調查某地區(qū)(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計數甲地內蒲公英的總數,再除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計數所有樣方內蒲公英總數,除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計算出每個樣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樣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求出所有樣方蒲公英的總數,除以所有樣方的面積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答案】C【考點定位】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2016北京卷.3)豹的某個棲息地由于人類活動被分隔為F區(qū)和T區(qū)。20世紀90年代初,F區(qū)豹種群僅剩25只,且出現諸多疾病。為避免該豹種群消亡,由T區(qū)引入8只成年雌豹。經過十年,F區(qū)豹種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間F區(qū)的豹種群遺傳(基因)多樣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別比例明顯改變C.物種豐(富)度出現大幅度下降D.豹種群的致病基因頻率不變【答案】A【解析】題干中“經過十年,F區(qū)豹種群增至百余只”,由于豹與豹之間的基因組成存在差異性,因此隨著F區(qū)豹種群密度的增加,其遺傳多樣性增加;A正確。題干中沒有關于十年后F區(qū)中豹種群性別比例的相關描述,無法確認其性別比例的變化;B錯誤。豐富度為群落特征,而豹群為種群,種群數量增加,沒有改變豐富度;C錯誤。引入T區(qū)的豹后,引入的雌豹與F區(qū)的雄豹交配,產生后代,且種群數量在增加,由此推出致病基因頻率下降;D錯誤。(2016天津卷.3)在絲瓜地生態(tài)系統中,絲瓜、昆蟲甲、昆蟲乙存在捕食關系。下圖為某年度調查甲、乙兩種昆蟲種群數量變化的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該絲瓜地的碳循環(huán)在絲瓜、昆蟲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完成依據隨機取樣原則統計成蟲數量可計算出昆蟲種群密度乙與甲的數量比值代表兩種昆蟲間的能量傳遞效率乙數量的增加會減少甲種群對絲瓜的攝食量【答案】D【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種群、食物鏈、生態(tài)系統的功能。(2016浙江卷.5)下列是表示蟬在夏季的年齡結構示意圖(甲、乙、丙分別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確的是【答案】A【解析】蟬基本上無生殖后期,C、D錯誤;蟬在地下生存多年,在夏季羽化后只能生存一個夏季,所以蟬種群中生殖前期所占的比例較大,A正確、B錯誤?!究键c定位】年齡結構(2016江蘇卷.27)(7分)高密度水產養(yǎng)殖常會引起池塘水體富營養(yǎng)化,影響?zhàn)B殖。下圖為利用稻田生態(tài)系統凈化魚塘尾水的示意圖,箭頭所指為水流方向。請回答下列問題:魚塘大量投餌后,水體常會出現有害的硫化物,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餌料中的分解產生的。圖示系統在實現了水資源循環(huán)利用的同時,魚塘富營養(yǎng)化還為水稻生長提供了一定的~*古辛元素營養(yǎng)。為調查圖中稻田害蟲的發(fā)生狀況,可采用法,分別統計的種群密度。通過稻田凈化,B處水樣中可溶性有機物濃度比A處顯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填序號)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機物。①好氧②光合放氧③厭氧④兼性厭氧出現藻類水華的魚塘尾水流徑稻田后,B處水樣中藻類數量大大減少。從生態(tài)學角度分析,藻類數量減少的原因有?!敬鸢浮?1)蛋白質(2)N、P(3)五點取樣法各種害蟲(4)①③④(5)競爭光照和營養(yǎng)、動物攝食、微生物等產生殺藻物質【考點定位】物質循環(huán),種群密度調查(2016新課標III卷.31)凍原生態(tài)系統因其生物的生存條件十分嚴酷而獨具特色,有人曾將該生態(tài)系統所處的地區(qū)稱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問題:TOC\o"1-5"\h\z由于溫度的限制作用,凍原上物種的豐富度較低。豐富度是扌。與熱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相比,通常凍原生態(tài)系統有利于土壤有機物質的積累,其原因是。通常,生態(tài)系統的食物鏈不會很長,原因?!敬鸢浮?1)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低溫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減少的【考點定位】群落的物種組成、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和功能(2016四川卷.9)(11)豌豆蚜和鱗翅目幼蟲是利馬豆的主要害蟲,蟬大眼蝽可取食利馬豆及兩類害蟲。研究人員用蔬果劑處理去除部分豆莢后,測試以上動物密度的變化,結果見表(單位:個/株,蔬果劑對以上動物無危害)。物種分組第七天第14天第21天蟬大眼蝽對照組0.200.620.67處理組0.200.100.13豌豆蚜對照組2.004.002.90處理組2.008.7022.90鱗翅目幼蟲對照組1.001.310.82處理組1.132.192.03(1)調查豌豆群的種群密度應采用法,施用蔬果劑后,預測豌豆芽的種群數量將呈型增長。(2)在該生態(tài)系統中蟬大眼蝽屬于第營養(yǎng)級,蟬大眼蝽攝入有機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另一部分被蟬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長發(fā)育繁殖。(3)利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將空氣中的氮轉變?yōu)楣├R豆利用,利馬豆與根瘤菌的種間關系為。(4)分析表中數據可知,蟬大眼蝽主要取食,請說明你判定的依據:【答案】(1)樣方法S(2)二、三分解者(3)氨互利共生(4)利馬豆利馬豆豆莢減少后,豌豆蚜和鱗翅目幼蟲的,密度增加,而蟬大眼蝽密度減少【考點定位】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生物種間關系、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流動(2016海南卷.28)雀科某種鳥有9個地理隔離的種群,其中A種群因被過度捕殺而僅存6只雄鳥。研究人員為了拯救A種群,在繁殖策略、遺傳性狀保持、野生種群恢復等方面開展了工作?;卮鹣铝袉栴}:(1)拯救A種群時,應在其他地理隔離群中選擇與6只雄鳥遺傳性狀相近的雌鳥作母本,與這6只雄鳥進行來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選擇與A種群表型相近的雌鳥繼續(xù)與6只雄鳥繁殖后代,并按類似的方法繼續(xù)進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種群所攜帶的能夠傳遞下去。(2)將通過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種群”放歸原棲息地的時候,考慮到某些種間關系會對弱小種群的生存產生不利影響,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對A種群的者和者的種群數量進行控制。在放歸一段時間后,若要估計“人工A種群”的密度,可以采用的調查方法是?!敬鸢浮浚?分)(1)雜交(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基因(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2)競爭捕食標志重捕法(每空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解析】(1)A種群因被過度捕殺而僅存6只雄鳥,因此只能在其他地理隔離種群中選擇與6只雄鳥遺傳性狀相近的雌鳥作母本,與這6只雄鳥進行雜交來繁殖后代,目的是使A種群所攜帶的基因能夠傳遞下去。(2)建立的“人工A種群”屬于弱小種群,應采用人工方法對A種群的競爭者和捕食者的種群數量進行控制??刹捎脴酥局夭斗ㄕ{查“人工A種群”的密度。【考點定位】種群與群落(2015?北京卷,4)大螞蟻和小螞蟻生活在某地相鄰的兩個區(qū)域。研究者在這兩個螞蟻種群生活區(qū)域的接觸地帶設4種處理區(qū),各處理區(qū)均設7個10mx10m的觀測點,每個觀測點中設有均勻分布的25處小螞蟻誘餌投放點。在開始實驗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時分別統計誘餌上小螞蟻的出現率并進行比較,結果見表。處理區(qū)小螞蟻出現率的變化/%定時灌溉不驅走大螞蟻增加35驅走大螞蟻增加70不灌溉不驅走大螞蟻減少10驅走大螞蟻減少2對本研究的實驗方法和結果分析,表述錯誤的是()小螞蟻抑制大螞蟻的數量增長采集實驗數據的方法是樣方法大螞蟻影響小螞蟻的活動范圍土壤含水量影響小螞蟻的活動范圍【解析】不驅走大螞蟻比驅走大螞蟻,在定時灌溉或不灌溉的情況下,小螞蟻出現率都有所降低,可以得出大螞蟻和小螞蟻在食物上的競爭較強,進而可以得出大螞蟻抑制小螞蟻數量的增長,大螞蟻影響小螞蟻的活動范圍,A錯誤,C正確。驅走大螞蟻,定時灌溉,小螞蟻出現率增加,不灌溉,小螞蟻出現率減少,可以得出土壤含水量影響小螞蟻的活動范圍,D正確。本實驗對實驗數據的采集方法是"7個10mx10m的觀測點”、"每個觀測點中設有均勻分布的25處小螞蟻誘餌投放點”屬于樣方法,B正確?!敬鸢浮緼2.(2015?海南卷,22)關于森林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碳可在森林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進行循環(huán)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沒有明顯的分層現象互利共生、捕食和競爭等可以出現在森林群落中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氣可被動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答案】B(2015?江蘇卷,13)血細胞計數板是對細胞進行計數的重要工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每塊血細胞計數板的正中央有1個計數室計數室的容積為1mmxlmmxO.1mm蓋蓋玻片之前,應用吸管直接向計數室滴加樣液計數時,不應統計壓在小方格角上的細胞【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血球計數板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識記、理解與運用能力。難度適中。1mmxlmmxO.1mm方格的計數板,有兩個計數室A項錯,B項對;C項錯,滴加樣液時,采用的是“滲入法”,滴之前,先將蓋片蓋住計數室;D項錯,計數時對壓在方格四條線上的細胞只計數相鄰兩邊及其夾角上的細胞?!敬鸢浮緽4、(2015?四川卷,刀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約1m2的石頭。有人于石頭不同距離處,調查了蜥蜴?zhèn)€體數、蝗蟲種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結果見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隨著蝗蟲種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間的競爭將會加劇蜥蜴活動地點離石頭越遠,被天敵捕食的風險就越大距石頭的遠近是引起該群落水平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草地上放置適量石頭,有利于能量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答案】A5、(2015?浙江卷,5)在沙漠的一個灌木群落中,某種基于種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隨著生長進程會發(fā)生改變,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隨機分布,大灌木呈均勻分布。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這種改變使群落的水平結構發(fā)生變化這種改變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結果均勻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種內競爭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種子不能遠離母株所致【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種群的特征和群落演替等知識點,意在考查基本概念理解和邏輯分
析推理能力。難度較小。沙漠上的一個灌木群落在生長進程中的分布型改變會導致群落的水平化,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化,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結構發(fā)生變化,A正確;這種改變過程中沒有涉及一種生物取代另一種生物,一種群落類型取代另一種群落類型,不屬于群落演替,B錯誤;均勻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種內競爭引起的,C正確;幼小和小灌木的集群分布,與種子不能遠離母株有關,D正確。【答案】B6、(2015?課標卷I,4)下列關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階段和灌木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草本階段與灌木階段群落的豐富度相同草本階段比灌木階段的群落空間結構復雜草本階段比灌木階段的群落自我調節(jié)能力強草本階段為灌木階段的群落形成創(chuàng)造了適宜環(huán)境【答案】D(2014?浙江卷,4)下列關于環(huán)境容納量的敘述,正確的是()環(huán)境容納量是指種群的最大數量種群的內源性調節(jié)因素不會改變環(huán)境容納量的大小在理想條件下,影響種群數量增長的因素主要是環(huán)境容納量植食動物在自然環(huán)境條件下,一年四季的環(huán)境容納量以冬季最大【解析】環(huán)境容納量是指環(huán)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也就是說環(huán)境中的種群數量有可能超過環(huán)境容納量,故A錯誤;環(huán)境條件若改變,環(huán)境容納量也會改變,而內源性調節(jié)因素不會改變環(huán)境容納量的大小,B正確;理想條件下為“型增長,無環(huán)境容納量,C項錯誤;自然條件下,冬季植食動物的食物減少,其環(huán)境容納量會變小,故D錯誤?!敬鸢浮緽(2014?福建卷,3)研究人員用樣方法調查了某地北點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種群數量變A.1972年北點地梅個體間生存斗爭程度較1975年低1971年種子萌發(fā)至幼苗階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階段統計種群密度時,應去掉采集數據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由于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5年間該種群數量呈“S"型增長【解析】分析圖示曲線可知,1972年北點地梅種群密度比1975年的大,個體間生存斗爭也劇烈,A錯誤;1971年種子萌發(fā)至幼苗階段種群數量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幼苗至成熟植物階段,即前一階段的死亡率高于后一階段的死亡率,B正確;統計種群密度時,不應舍棄所得數據,C錯誤;從5年數據可看到,種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D錯誤?!敬鸢浮緽3.(2013?全國課標卷I,5)某農場面積為140hm2,農場豐富的植物資源為黑線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條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鷹前來捕食。某研究小組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該農場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第一次捕獲了100只,標記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獲了280只,發(fā)現其中有2只帶有標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鷹的遷入率增加會影響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該農場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約為100只/hm2黑線姬鼠的種群數量下降說明該農場群落的豐富度下降植物T鼠T鷹這條食物鏈中,第三營養(yǎng)級含能量最少【答案】C4.(2014?江蘇卷,5)下列關于種群和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鵲是一個灰喜鵲種群可以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種群密度演替達到相對穩(wěn)定的階段后,群落內物種組成不再變化洪澤湖近岸區(qū)和湖心區(qū)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構成群落的水平結構【答案】C(2014?廣東卷,6)在一穩(wěn)定生態(tài)系統中,灰線小卷蛾幼蟲以落葉松松針為食,幼蟲攝食對松樹的代謝活動有一定影響,進而影響下一年幼蟲食物的質和量。幼蟲密度與最大松針長度的變化如圖所示。以下敘述錯誤的是()幼蟲密度呈周期性波動幼蟲攝食改變了落葉松的豐富度可利用樣方法調查幼蟲的密度幼蟲攝食對松針長度的影響具滯后性【解析】據圖可知,幼蟲密度隨時間出現周期性波動,A正確;幼蟲攝食改變了落葉松松針的長度和松樹的代謝活動,不能確定攝食是否改變落葉松的豐富度,B錯誤;由于灰線小卷蛾幼蟲以落葉松松針為食,活動能力較弱,活動范圍較小,可采用樣方法調查其種群密度,C正確;據圖可知幼蟲先增后減,而松針長度先減后增,表明幼蟲對松針的長度的影響有滯后性,D正確。【答案】B(2014?課標卷I,6)某種植物病毒V是通過稻飛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間傳播的。稻田中青蛙數量的增加可減少該病毒在水稻間的傳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青蛙與稻飛虱是捕食關系水稻與青蛙是競爭關系病毒V與青蛙是寄生關系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關系【解析】稻田中青蛙增加抑制病毒傳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飛虱,青蛙與稻飛虱是捕食關系,A項正確;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資源,兩者不是競爭關系,B項錯誤;病毒V和水稻之間是寄生的關系,與青蛙無直接關系,C、D項錯誤?!敬鸢浮緼(2013?海南卷,24)甲地因森林火災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噴發(fā)被火山巖全部覆蓋,之后兩地均發(fā)生了群落演替。關于甲、乙兩地群落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甲地和乙地發(fā)生的演替類型相同若沒有外力干擾,甲地可重現森林地衣會比苔蘚更早地出現在乙地火山巖上甲、乙兩地隨著時間延長生物多樣性逐漸增多【答案】A(2013?江蘇卷,10)在一段新建公路的邊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護邊坡,另一段邊坡(乙)不進行移栽,其他實驗條件相同,1年后兩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配送員勞動合同范本
- 2025合同模板會計憑證和檔案保管范本
- 農村土地買賣合同含中間人
- 金融顧問合同樣書
- 2025年不銹鋼門加工安裝合同(三篇)
- 2025年東陽市莞草席草訂單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個人住房抵押擔保的借款合同(三篇)
- 2025年上海市定金合同供商品房預訂時范文(2篇)
- 2025年it項目合同(2篇)
- 團購協議合同范本2
- 副總經理招聘面試題與參考回答(某大型國企)2024年
- PDCA循環(huán)提高護士培訓率
- 2024-2030年中國智慧水務行業(yè)應用需求分析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報告
- 《獅子王》電影賞析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5屆高二數學第一學期期末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
- 中醫(yī)護理人文
- 2024-2030年中國路亞用品市場銷售模式與競爭前景分析報告
- 貨物運輸安全培訓課件
- 前端年終述職報告
- 2024小說推文行業(yè)白皮書
- 市人民醫(yī)院關于開展“改善就醫(y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2023-2025年實施方案及資料匯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