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尾坡的傳說_第1頁
龍尾坡的傳說_第2頁
龍尾坡的傳說_第3頁
龍尾坡的傳說_第4頁
龍尾坡的傳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龍尾坡的傳說

大約在1700多年前,渭南秦嶺腳下南塬止境來了戶周姓人家。這里山川秀美,河流清冽,土地肥沃,氣候溫柔,草木繁盛,物產(chǎn)豐富,是塊難得的安家之地,在這玄象山(亦名元象山)之陰,依山傍水建起了一座家園。

這就是周處的家。周處少時喪父,缺少管教,成日只知上山下水,捉鳥攆兔,養(yǎng)成了野頑脾性。年齡稍長,臂力甚是過人,又好舞槍弄棒,滋事生非,加上性情粗暴,為人強悍,竟成了當?shù)責o人敢惹的小霸王。

其時,南山中有吊睛白額大老虎,往往傷人,老百姓不敢上山挖藥砍柴;東邊河水中有惡蛟出沒,害得人們不敢擺渡垂釣。人們就將此和周處一起稱為鄉(xiāng)里的“三害”。

平日里,周處看到哪家不順眼,拔出拳頭就打,不曉有多少人吃過他的虧,沒有一個人不恨他,可是拿他又沒手段。

有一天,周處走過東門菜花橋一酒坊,一只狗從酒坊里竄出來,朝他汪汪幾聲。周處見狀就發(fā)火:“你這只找死的畜牲,敢來咬我周處?”抬起腳就踢,狗被踢到汪汪直叫,滿處亂跑。

酒坊老板看到是周處,趕快不停的嗑頭作揖,向周處賠罪,求周處饒過他家這只看家的狗。

周處惡聲惡氣的吼道:“狗不能打,那我就打翻你家的酒缸!”老板實在沒手段,只好眼睜睜看他打殺看家狗。

周處打殺酒坊看家狗的事很快就傳遍了全城。于是人們都探討,本來我們荊溪有兩害,現(xiàn)在變成三害了。

事情傳到一個叫士吉的老人耳朵里,他說:“我來教訓教訓他?!庇腥酥v:“你去送命吧!”。

士吉老漢笑著說:“我自有手段?!?/p>

士吉就等在城門口,一向候到吃過飯,只見周處搖啊搖,抬頭走過來。

士吉等周處走到面前的時候,有意自言自語道:“周處這只畜牲,不要讓我望見他,望見他我就要好好的教訓教訓他?!?/p>

周處聽到有人講要教訓他,就大喝一聲:“你個糟老頭!是不是想找死啊,你說啥呢!”

“我說啥,我念在周處的父親與我是結(jié)拜的弟兄,不然要同他周處冒死?!?/p>

周處本來要伸拳頭,聽到老頭是父親的結(jié)拜兄弟,就收回拳頭。連忙又問士吉:“你畢竟為甚要同周處冒死?”

“近年來南山出了一只吊睛白額老虎,白日里都出來傷人;長橋底下還有一只蛟龍,年年要供祭它一個童男,否那么興風作浪,不知道傷了多少人命。如今聽說又出了一個周處,橫行鄉(xiāng)里,為非作歹。連同南山白額虎,長橋水中蛟,已成荊溪三害了,老百姓哪能安心過日子?拼也是死,不拼也是死!”

“周處才能大,是少年英雄,哪會是荊溪一害?”

“哈哈哈!算個少年英雄,他會斬蛟射虎,為民除害嗎?”

“蛟龍老虎算個啥,能吃我手中的刀槍弓箭?”說完,周處轉(zhuǎn)身就走。

周處跑到家,帶上寶劍,背起弓箭,直奔南山。滿山跑下來,尋不到老虎。

天黑下來以后,他就蹲進柴窠里頭。不一會,一陣風過,呼——!周處一聞,風里有腥氣,曉到是老虎,天黑,又看不見老虎。

老虎蹲在山頭頂,尾巴不停的甩呀甩,覺著越甩越重,還有點痛兮兮——原來是一只夾蛇烏龜,齊頭夾在老虎尾巴上,尾巴越甩,烏龜夾得越緊。

這時,烏云被風吹過,露出一彎亮月來。幾乎是同一時間,周處望見了老虎,老虎也看到周處。

周處動手挽弓搭箭,這時,老虎四腳一蹬,直朝周處撲來。周處要發(fā)箭已經(jīng)來不及,心里料定必死無疑。

哪曉得老虎的尾巴上夾著一只大烏龜,離開周處還有一線之間,就從空中跌落下來。

緊急關(guān)頭,周處弓拉滿月,對準老虎頭“嗒”一箭,射中老虎左眼。

老虎痛到要死,縱身一跳,箭尾正好碰見樹丫枝上,箭頭穿透后腦。周處見老虎跌倒地上,跑上去一看,箭頭刺進老虎頭上一個對穿過。他怕老虎沒死,又對準老虎右眼一腳,用力過猛,竟連眼烏珠都踢了出來。

周處把老虎掮到家,拿老虎皮剝下來,虎骨熬熬,又燒一大鍋老虎肉,請鄰居鄰居都來吃老虎肉。

周處打死南山白額虎的事一時間就傳開了,很快就傳遍整個荊溪城。

在高塘鎮(zhèn)的東北角處,有個村子叫麥漲塬村,這里土地肥沃,盛產(chǎn)小麥。

村上住著一戶姓張的大戶人家,他家的麥囤里長期以來臥著一條長約五六寸的小白蛇,人們都叫它“倉龍”。他家的麥囤在倉龍的佑護下很是神秘,白天把里面麥子裝完,可一夜之間囤里的麥子又堆得滿滿的,從不裁減。

人們看到這家囤里的麥子往上漲,發(fā)生了這樣神秘的事情,人們就把這個村叫麥漲塬村。

麥漲塬村張家麥囤里倉龍的故事,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地傳開了,一下子方圓幾十里外的人聽到后都分外詫異,不少人都慕名來這里看看倉龍。

有一天,村上來了一位吆著毛驢、年齡約40多歲的人,以買張家囤里的麥子為名,想趁機盜走倉龍。

進屋酬酢之后,他向仆人講明來意,并把帶來的幾條口袋放在了一邊。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達成了協(xié)議。待剩下結(jié)果一袋麥子滿,買糧人趁著仆人算賬數(shù)錢的機遇,慌亂把囤里的倉龍裝進身上的衣袋里,立刻趕著毛驢快速趕路。

仆人拾掇麥囤時,察覺倉龍不見了,冷靜下來一想,斷定是被那個買麥子的人盜走了,就急切前去追逐。

誰知那人根本不供認。為此雙方爭吵不休,廝打起來。

眼看著偷竊的事情就要敗露,買麥子的人情急之下就把倉龍吞進了肚子里。

即刻狂風大作,雷鳴電閃,一聲霹靂之后,那位吞掉倉龍的人即刻變成了一條蛟龍,接著傾盆大雨從天而降,村莊很快成了一片澤國。

蛟龍在洪水里張著血口向塬下的澗峪河游去,洪水一下子(M)吞噬了塬下的幾個村莊。從那時起人們就把被洪水淹過的村子叫洪水村。

蛟龍對兩岸的人逢人就吃,一時間鬧得西川里路斷人稀。

周處射死老虎以后,尋思著去斬水中的蛟龍。

時間是十月天氣,霧多,蛟龍身上癢,在水里頭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