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盧雯14060190_第1頁
善意取得-盧雯14060190_第2頁
善意取得-盧雯14060190_第3頁
善意取得-盧雯14060190_第4頁
善意取得-盧雯1406019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及適用盧雯14060190梁慧星:指無處分權人將其占有的動產或者錯誤登記在其名下的不動產轉讓給善意第三人或者為善意第三人設定他物權,在符合一定條件的前提下,善意第三人依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取得動產或者不動產所有權或者他物權的制度。史尚寬:善意取得,亦稱即時取得,謂動產讓與人縱無讓與之權利,以所有權之轉移或其他物權之設定為目的,善意受讓該動產之占有,取得其所有權或其他權利。善意取得

(bonafideacquisition)善意取得

(bonafideacquisition)意義靜的安全所有權人及他物權人對財產安全所享受的利益動的安全交易的安全善意取得制度理論基礎(史尚寬:《物權法論》)取得時效說權利外像說法律賦權說占有效力說日本與臺灣民法采此說,系法律為交易之安全所與占有之公信力,以占有與占有之取得,代替登記主義與公開主義?!度毡久穹ǖ洹氛加袡嗟?92條(即時取得):通過交易行為平穩(wěn)且公然開始占有動產的人,在善意且無過失時,即時取得可在該動產上行使的權利。善意取得羅馬法:“任何人不得以大于自己所有的權利讓與他人”偏重于所有權保護,受讓人縱屬善意,亦不能取得動產所有權,所有人得向受讓人主張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但受讓人得主張時效取得,其取得時效期間為1年,以維護交易活動及安定的法律秩序。日耳曼法:“以手護手(handwahrehand)”——“汝將汝信賴置于何處,應往該處尋之”,偏重于保護交易安全?!八腥巳我庾屗苏加衅湮镎?,則只能對該他人請求返還”梁慧星:區(qū)分占有委托物和占有脫離物,是各國民法進行善意取得立法的前提。占有委托物基于租賃、保管等合同關系,由承租人、保管人等實際占有,屬于出租人、委托人所有的物基于權利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喪失占有原則上可發(fā)生善意取得占有脫離物如遺失物、遺忘物、盜贓物等非基于真權利人的意思而喪失占有有條件的發(fā)生善意取得占有委托物是由于原動產所有人基于自己的意思準予讓與人占有其物(如出租、借用),原動產所有人之行為創(chuàng)造了一個可使第三人信賴的狀態(tài),對交易的安全產生危險,因此理應承擔其動產所有權被他人無權處分所帶來的不利后果。遺失物等占有脫離物離開所有權人而由讓與人占有,并非出于真正的所有人的意思表示,基于保護財產所有權及維護財產的歸屬秩序之目的,原則上不能使遺失物之受讓人直接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構成要件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第四版)》一、標的物為動產和不動產二、出讓人無處分權三、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四、交付或登記五、受讓人善意善意取得構成要件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一、標的物須為動產二、讓與人須為動產占有人三、讓與人須為無權處分人四、受讓人受讓動產之占有五、受讓人須為善意史尚寬:《物權法論》一、標的物須為動產二、須因交易而繼受的取得占有須有繼受取得占有之原因須有有效之原因行為須有占有取得三、須由無權利人善意取得占有物權法律依據(jù)要件效果不動產物權《臺民》第759條之1(1)讓與人無權處分(2)受讓人善意信賴不動產登記(3)依法律行為為物權變動登記取得不動產物權動產所有權《臺民》第801條(1)須有轉移動產所有權之合意(2)須讓與人無轉移動產所有權的權利(3)須受讓動產的占有(4)須受讓人為善意(5)須非法律另有規(guī)定取得動產物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王澤鑒:《民法物權》一、標的物為動產和不動產

我國《物權法》——動產和不動產記名有價證券債權非屬動產,不得成為善意取得的標的,但證券所表彰的債權,如無記名股票所表彰的股權得因善意取得證券而取得其權利。《德國民法典》——動產和不動產《臺灣民法典》——動產和不動產第759條之1(登記效力之推定及善意第三人之保護)不動產物權經(jīng)登記者,推定登記權利人適法有此權利。因信賴不動產登記之善意第三人,已依法律行為為物權變動之登記者,其變動之效力,不因原登記物權之不實而受影響。物權法草案建議稿梁慧星——善意取得制度只適用于動產理由:登記的公信力原則VS占有的公信力原則《物權法》第16條: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jù)。不動產登記簿由登記機構管理。王利明——動產和不動產均可適用理由:1.不動產交易也會因登記錯誤、疏漏、未登記等原因發(fā)生無權處分的問題,第三人也同樣存在是否為善意的問題;2.各國立法大都承認不動產適用善意取得,如德國和瑞士;3.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與登記公信力制度不同,第三人之所以能享受公信力的保護乃基于其善意,因此要實現(xiàn)公信力保護善意第三人,就必須有善意取得制度。二、出讓人無處分權無所有權如承租人、保管人、借用人與附條件買賣的買受人讓與人取得動產所有權的法律行為無效或被撤銷所有權受制債務人的動產被查封后,債務人仍然把它轉移給他人共有物之處分代理本人無處分權,由代理人代為處分行為三、以合理的價格轉讓我國《物權法》: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即轉讓行為須基于法律行為如買賣合同等,才發(fā)生善意取得;非基于法律行為受讓所有權的,不發(fā)生善意取得,如繼承該法律行為還應具有“交易行為”性質,如轉讓人與受讓人在法律上或經(jīng)濟上同屬于一人時,無交易行為性質。例:因公司合并而轉移動產所有權無償

《德國民法典》不當?shù)美?16條(無權利人的處分)(1)無權利人就某一標的為對權利人有效力的處分的,無權利人有義務向權利人返還因該項處分而取得的利益。處分系無償?shù)貫橹?,因該項處分而直接取得法律上的利益的人負同樣的義務。(2)對權利人有效力的給付被向無權利人履行的,無權利人有義務向權利人返還所為的給付。無償行為仍可發(fā)生善意取得,只是善意受讓人對原權利人構成不當?shù)美?,應當予以返還?!杜_灣民法典》——無償原所有權人對無償受讓人是否有不當?shù)美埱髾??肯定說梅仲協(xié)、鄭玉波、王澤鑒第183條:不當?shù)美茴I人,以其所受者,無償讓與第三人,而受領人因此免返還義務者,第三人于其所免返還義務之限度內,負返還責任。受讓人同屬無償取得利益,與第183條規(guī)范之情形兩者利益狀態(tài)既屬相同,基于同一法律理由,應為相同處理,故可類推適用。否定說史尚寬因臺灣地區(qū)民法無德國民法第816條第1項后段之規(guī)定,自難為同樣之解釋。爭議:須有效的原因行為?史尚寬(贊成)善意取得之要件必須有有效的原因行為,權利取得原因之法律事實必須客觀存在善意取得對基于無效或可撤銷之行為而授受動產的當事人之間不適用,但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可援用王澤鑒(反對)《臺民》第801條:動產之受讓人占有,而受關于占有規(guī)定之保護者,縱讓與人無轉移所有權之權利,受讓人仍取得其所有權有效原因行為存在時,善意受讓人取得所有權;原因行為不存在時,則善意受讓人系無法律上原因取得動產所有權,應返還不當?shù)美祝ㄋ袡嗳耍┙栌靡页鍪郾D賣

?。ㄉ埔馐茏屓耍┵I賣合同無效王澤鑒:基于給付行為的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具有調節(jié)因物權行為無因性而生財產變動的特殊功能。四、交付或登記我國《物權法》第106條第3項: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shù)怯浀囊呀?jīng)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jīng)交付給受讓人。指示交付(返還請求權的讓與)出租

乙(無權處分人)

間接占有人

?。ㄉ埔馐茏屓耍┲甘窘桓都祝ㄋ袡嗳耍┺D借丙《德》第934條【在讓與返還請求權的情形下的善意取得】讓與人為間接占有人:受讓人在請求權被讓與時成為所有人其他情形下:受讓人在從第三人處取得對該物的占有時成為所有人,但受讓人在請求權被讓與時或占有被取得時非為善意的除外被盜非間接占有人讓與人非間接占有人占有改定甲有一架鋼琴,寄存在乙處,乙擅自出賣于善意的丙,并偽稱自己要參加演奏會,而與丙訂立租賃契約,使丙取得間接占有,以代交付。根據(jù)《德國民法典》,在此情形下,丙尚不能取得鋼琴的所有權,甲可終止寄存關系,而向乙主張所有物返還請求權。須之后乙將該鋼琴交付予丙,而丙在受領交付時仍屬善意,才能取得其所有權。史尚寬:占有改定情形下亦可善意取得,善意取得制度基于無權利人占有的公信力,保護信賴讓與人占有之相對人,則只須其已取得占有,不應因其占有之方式作差別規(guī)定。王澤鑒:現(xiàn)行“民法”未設類如《德國民法典》第933條的規(guī)定,解釋上不必以受讓人取得其物之占有為要件,占有改定本身即足使善意受讓人取得動產物權。甲(所有權人)寄存

乙(無權處分人)

丙(善意受讓人)間接占有人占有改定臺灣最高法院

2003年臺上字第1218號判決“讓與動產,而讓與人仍繼續(xù)占有動產者,讓與人與受讓人之間,得訂立契約,使受讓人因此取得間接占有,以代交付。又以動產所有權或其他物權之轉移或設定為目的,而善意受讓該動產之占有者,縱其讓與人無讓與之權利,其占有仍受法律之保護?!薄皠赢a所有人不得以他人無權讓與為理由,向善意受讓人請求恢復其物,但須以該動產原由無權讓與人占有為前提?!蹦咸┬泄荆o權處分人)中租公司(善意第三人)

租賃合同(占有改定)買賣合同系爭機器始終由所有人貫勤公司占有《臺灣民法典》2010年新增第948條(動產物權善意取得之要件及限制)以動產所有權,或其他物權之移轉或設定為目的,而善意受讓該動產之占有者,縱其讓與人無讓與之權利,其占有仍受法律之保護。但受讓人明知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讓與人無讓與之權利者,不在此限。動產占有之受讓,系依第七百六十一條第二項規(guī)定【占有改定】為之者,以受讓人受現(xiàn)實交付且交付時善意為限,始受前項規(guī)定之保護。五、受讓人善意《德國民法典》第932條第2項:受讓人明知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物權不屬于讓與人之所有者,即非善意?!度毡久穹ǖ洹返?92條:通過交易行為平穩(wěn)且公然開始占有動產的人,在善意且無過失時,即時取得可在該動產上行使的權利?!杜_灣民法典》第948條第1款:以動產所有權,或其他物權之移轉或設定為目的,而善意受讓該動產之占有者,縱其讓與人無讓與之權利,其占有仍受法律之保護。但受讓人明知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讓與人無讓與之權利者,不在此限。(新增)善意積極觀念:占有人須以他人為權利人之積極的信念消極觀念:只須不知他人非為權利人“善意”,就其文義言,固可解為不以無過失為必要,但衡諸善意受讓制度在于兼顧所有人利益及交易安全之立法目的,受讓人對于讓與人是否有受讓權利,應自負一定程度的注意義務?!吧埔狻睘榉筛拍睿唧w案例如何認定,則為事實問題,應斟酌當事人、標的物價值及推銷方式等因素加以判斷。以下情形一般認為是惡意:1.以不當?shù)牡土畠r格買受其物2.讓與人身份可疑,如在有寄藏贓物嫌疑的舊貨店買取其物3.近親屬之間的授受行為,可以確定其讓與人為惡意的4.取得人確知讓與人非為所有人經(jīng)由代理人取得動產所有權的“善意”問題意思表示系由代理人作出,原則上善意應以代理人為判斷準據(jù),據(jù)此,若代理人實施代理行為時明知或應知第三人非屬權利人,無論被代理人知悉與否,皆不得主張善意取得。代理人畢竟為被代理人利益服務,當被代理人明知或應知第三人非屬權利人,并指示代理人與其實施法律行為時,即便代理人不知,被代理人亦不得主張善意取得,否則,被代理人將假借代理人之手,輕而易舉地令其有違誠信的行為合法化。無權代理乙(無權代理人)丙(無權處分)甲(被代理人)無權代理人乙以甲的名義自丙處取得一臺電腦,丙系無權處分,對此,乙善意而甲明知,事后甲對乙的無權代理行為予以追認,甲能否善意取得電腦所有權?德國通說認為,只要被代理人非屬善意,無論授權及追認是否明確指向特定的交易第三人,均應一體對待——被代理人不得主張善意取得。簡言之,無論代理人的非善意,抑或被代理人的非善意,均阻卻被代理人善意取得之可能。案例善意明知事后追認臺灣民法典占有脫離物的善意取得《德國民法典》第935條:盜贓物、遺失物或因其他原因丟失的物,不得依第932條至934條有關善意取得的規(guī)定取得其所有權?!杜_灣民法典》第949條:占有物如系盜贓、遺失物或其他非基于原占有人之意思而喪失其占有者,原占有人自喪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