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治療優(yōu)化策略_第1頁
抗抑郁治療優(yōu)化策略_第2頁
抗抑郁治療優(yōu)化策略_第3頁
抗抑郁治療優(yōu)化策略_第4頁
抗抑郁治療優(yōu)化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抗抑郁治療優(yōu)化策略目錄抑郁癥治療現狀及治療目標抑郁癥治療原則及STAR*D的啟示抑郁癥治療的優(yōu)化策略我國精神障礙患者超1億1600萬!

我國精神病患者超1億1600萬

重癥患者監(jiān)護不力

精神疾病已成為我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和社會問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和監(jiān)管僅靠親屬遠遠不夠···---新華網抑郁——生命竟然如此脆弱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qū)患病率大約5-10%,約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過一次抑郁體驗(WHO)在當前世界十大疾病中,抑郁癥名列第5位預計到2020年將躍升到第2位;估計我國的抑郁癥患者約3000萬;抑郁癥最嚴重的后果是自殺,約15%抑郁癥患者最終死于自殺;自殺行為者中大約70%患有抑郁癥JAMA.2003;289(23):3095-3105;LepineJP,etal.

1997N=9090例年齡≥18歲TheDepressionResearchinEuropeanSociety(DEPRES),n=78,463人6.9%1.8%8.3%抑郁——生命竟然如此脆弱歐美抑郁癥的流行病學中國精神疾病總患病率PhillipsMRetal.Lancet,2009,373(9680):2041-2053心境障礙占首位(2001-2005)中國抑郁癥的流行病學P=0.00422.0662.241.5700.511.522.5總體農村城市1個月的患病率(%)抑郁——生命竟然如此脆弱PhillipsMRetal.Lancet,2009,373(9680):2041-2053現狀——抑郁話題如此沉重

就診率低50%~80%的抑郁癥不尋求治療

識別率低地市級以上綜合醫(yī)院對抑郁癥識別率不到20%抑郁癥的誤診率高達50%

治療率低50%的病人接受治療,僅不到20%病人得到充分治療疾病特點:高患病率高復發(fā)率高致殘率疾病負擔沉重多數抑郁癥患者未獲治療GBD對中國的精神疾病治療率的估計精神分裂癥 30%抑郁癥 5%酒依賴 5%癡呆 10%張明園.上海精神醫(yī)學1999GBD:GlobalBurdenofDisease

抑郁癥治療的目標?“有效”“治愈”預后不良(復燃率或復發(fā)率更高、復燃或復發(fā)速度更快、抑郁發(fā)作持續(xù)時間長)持續(xù)的社會功能損害持續(xù)的自殺風險治療的依從性差增加中風、糖尿病、冠心病、艾滋病等其它軀體疾病的死亡率醫(yī)療資源占用更多Corey-LislePK,etal.JClinPsychiatry.2002;63:717-726.JuddLL,etal.PsychiatrClinNorthAm.2002;25:685-698.TranterR,etal.JPsychiatryNeurosci.2002;27:241-247.JuddLL,etal.JAffectDisord.1998;50:97-108.JuddLL,etal.ArchGenPsychiatry.1998;55:694-700.MillerIW,etal.JClinPsychiatry.1998;59:608-619.VanLondenL,etal.PsycholMed.1998;28:731-735.PaykelES.ActaPsychiatrScand.2002(Suppl.):12-17.JuddLL,etal.JAffectDisord.1997;45(1-2):5-17.僅僅“有效”是不夠的?“有效”“治愈”應以“治愈”為治療目標以臨床治愈為治療目標,提高顯效率和臨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自殺率和病殘率全面恢復患者社會功能,提高生存質量,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治愈預防復發(fā)治療的針對性自始至終、全面改善抑郁的核心癥狀;去除殘留癥狀《抑郁障礙防治指南》2007年6月第1版“有效”“治愈”痊愈=精神狀態(tài)評定量表(PSR)1或

2分.*用舍曲林或米帕明治療后的心理社會功能.?P<0.05與痊愈組患者比較.MillerIW,etal.JClinPsychiatry.1998;59:608-619.臨床治愈改善工作能力和人際關系社會適應量表—

SelfReport(meanSD)

無效者 有效者

痊愈者 健康對照

(n=299) (n=122) (n=202) (n=482)??*Remission=HAM-D17

7.?Basedonoddsratio(OR)forDSM-IV?majordepressionat6-,9-,12-,18-,and/or24-monthassessmentsforremittersat3months(OR=0.32;95%confidenceinterval[CI],0.18-0.54).SimonGE,etal.BullWorldHealthOrgan.2000;78:439-445.3monthstreatmentRelapse/recurrencerateover24months(%)治療3個月患者未達臨床治愈者,長期隨訪復燃/復發(fā)風險是達臨床治愈者的

3倍?不能獲得臨床治愈預示結局較差抑郁治療療效不佳的預測因素AxisⅡ

人格障礙共患焦慮、精神病性障礙等初始治療延遲物質濫用家族史發(fā)病時間抑郁類型AnitaS.Kablinger,TreatmentResistentDepression抑郁治療療效不佳的其他因素?醫(yī)生漏診抑郁癥狀和抑郁癥醫(yī)生在信念與自己的處方實踐之間存在一定距離醫(yī)生傾向于選擇軀體治療,忽視心理社會治療不同治療中心采用自身“獨特”的治療方式患者拒絕治療,或治療的依從性低擔心不良反應、其他禁忌證及藥物過量中毒患者的自卑心理(源自病理、社會)對患者的社會歧視無法享受衛(wèi)生保健系統(tǒng)目錄抑郁癥治療現狀及治療目標抑郁癥治療原則及STAR*D的啟示抑郁癥治療的優(yōu)化策略抑郁癥的處理原則明確診斷,辨明癥狀特征(單相?雙相?)了解既往用藥的療效,不良反應以及過敏史對屢次治療的病人,應多注意最近一次的系統(tǒng)治療情況。同時也需考慮家族類似病史者用藥史全面查體并注意性別、年齡、個體差異,及并存的軀體疾病,完成實驗室檢查等注意合并治療時的藥物相互作用和合理配伍醫(yī)生掌握具體藥物的知識和經驗《抑郁障礙防治指南》2007年6月第1版抑郁癥藥物治療原則全面考慮病人癥狀特點,個體化合理用藥盡可能單一用藥:足量、足療程;采用最小有效劑量增量策略:小劑量療效不佳時——根據不良反應和耐受情況增至足量(有效劑量上限)和足療程(>6~12周?)換藥策略:換用同類另一種或另一類作用機制的藥物使用增效劑策略:抗抑郁藥物的基礎上+其他藥物聯合用藥策略:聯用二種作用機制不同的抗抑郁藥物《抑郁障礙防治指南》2007年6月第1版抑郁癥的治療原則長程治療:急性/鞏固/維持對治療藥物的要求高效(highefficacy)起效迅速(fastonsetofaction)良好耐受性(well-toleratedmedication)不良反應輕微(lessadverseeffect)依從性高(highcompliance)無過度鎮(zhèn)靜(nosedation)不成癮或依賴(nohabituationordependence)如何選擇理想的治療方案理想的治療方案?抑郁癥臨床研究循證證據目前臨床研究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樣本的選擇:通常這些研究都會選擇沒有軀體合并癥的或者是首次發(fā)作的病人,而那些慢性病人以及目前具有自殺觀念的病人都被排除在外第二、治療的選擇:研究實施者及被實施者對于治療的選擇被嚴格的控制,模式單一或狹窄。如入組患者的治療的雙盲、固定的藥物劑量、對患者過度頻繁的隨訪和評估第三、不夠理想的預后:即使是經過嚴格控制和篩選的抑郁癥患者,也只有大約一半的人癥狀會得到緩解,大約20~35%的人達到臨床治愈,而這個比例在出現治療抵抗的人群中又會大大下降當患者經歷了抗抑郁藥物足量、足程治療,仍然無法緩解病情時,下一步該怎么辦?面對以上現狀,STAR*D以期能夠對現實世界中對治療有抵抗(treatment-resistant)抑郁癥患者進行下一步治療措施可行性評估,以改善其臨床轉歸盡管沒有最終發(fā)現哪種藥物或方法可以一標中的/一勞永逸,但是當臨床醫(yī)生在開始抑郁癥患者治療時或者最初的治療失敗后,這項研究的結果可以為醫(yī)生們提供指導迄今,抑郁癥的序貫治療研究(STAR*D)是關于重癥抑郁最大型的前瞻性臨床研究研究對象

非精神病性重性抑郁障礙患者4041名入選一級治療方案,其中931例未達到中度抑郁標準2876名患者可評價年齡18-75歲,平均41歲男性36

%,女性占64

%,234例失訪,HAMD評分≥14分AmJPsychiatry2006;163:28–40RushJetal,ControlClinTrials,2004舍曲林N=238安非他酮

n=239文拉法辛n=250安非他酮

n=565丁螺環(huán)酮N=286轉換為以下的單獨藥物治療:n=727與下述藥物合并治療:n=851病人未獲緩解西酞普蘭開放治療20-60mg/dx12周,n=2876心理治療心理治療LevelI:STAR*D第一/二階段LevelII:平均劑量:41.8mg/d第1階段治療方案的療效西酞普蘭平均劑量41.8mg/d臨床治愈率為33%(943/2876)有效率為47%(1343/2876)平均6周治療有效,7周可達到完全緩解9%的患者由于副作用停藥AmJPsychiatry2006;163:28–40參研機構(23專科+18個社保)第2階段轉換治療3組臨床治愈率相似HAM-D17臨床治愈率(%)QIDS-SR16臨床治愈率(%)NEngJMed354;12Mar.23,2006727例患者改用舍曲林、緩釋文拉法新、緩釋安非他酮最大劑量:舍曲林200mg;緩釋文拉法辛375mg;緩釋安非他酮400mg達到臨床治愈的時間3組相似NEngJMed354;12Mar.23,2006第2階段增效治療2組的臨床治愈率相似HAM-D17臨床治愈率(%)QIDS-SR16臨床治愈率(%)NEngJMed354;12Mar.23,2006851例在西酞普蘭+丁螺環(huán)酮/安非他酮丁螺環(huán)酮:60mg/天;緩釋安非他酮400mg/天2組達完全緩解的時間相似NEngJMed354;12Mar.23,2006第2階段方案的結果第一階段單藥治療治愈率第二階段換藥治療治愈率第一階段單藥治療治愈率第二階段增效治療治愈率第一階段方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換用另一種抗抑郁藥物是可行的3種換藥治療方案——舍曲林、緩釋文拉法辛、緩釋安非他酮的療效相似未能證明多通道藥物優(yōu)于單通道藥物這一假設在同一類別藥物之間進行轉換是可行的第一階段方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合用增效劑或另一種抗抑郁藥,均可增加抗抑郁療效抗抑郁劑與緩釋安非他酮、丁螺環(huán)酮的聯合應用療效相似增效治療獲得的治愈率,優(yōu)于換藥治療組第2階段方案的臨床意義“臨床治愈”為治療目標,較“好轉”有更好的預后盡管患者對于不同作用機理的藥物的耐受性不同,但是其臨床癥狀改善方面并沒有明顯的差別如果第一階段治療未收到良好效果,換藥或者增效治療都是可行的。在患者可以耐受副作用的基礎上,傾向于首先選擇增效策略換用新藥有可能使得病人對原用抗抑郁藥的部分療效也失去對個體病人無法預估新藥的有效性和副作用部分抗抑郁藥會因為停用而出現停藥不良反應要求其放棄某種治療藥物或方法會使病人感到治療無希望等抗抑郁藥物與丁螺環(huán)酮聯合應用,可有效提升抑郁癥患者的臨床治愈率目錄抑郁癥治療現狀及治療目標抑郁癥治療原則及STAR*D的啟示抑郁癥治療的優(yōu)化策略抗抑郁治療的優(yōu)化策略抗抑郁治療以臨床治愈為治療目標,最大限度地減少自殺率和病殘率,全面恢復患者社會功能,提高生存質量,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治愈抑郁癥治療的優(yōu)化策略:提升臨床治愈率、恢復社會功能臨床癥狀基本消失HAM-D7MADRS10功能恢復復發(fā)風險降至最低臨床治愈優(yōu)化策略——提升臨床治愈率STAR*D研究結果顯示,單用一種抗抑郁藥物臨床治愈率較低(僅為33%),并且多通道藥物與單通道藥物臨床治愈率相似聯合使用丁螺環(huán)酮可獲得更高的臨床治愈率,對單藥效果不佳/無效患者,仍可獲得33%的治愈率第一階段單藥治愈率單藥無效添加丁螺環(huán)酮治愈率

回顧在抗抑郁藥治療中使用5-HT制劑作為增效策略通過加用非選擇性5-HT1A部分激動劑縮短SSRIs起效時間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西酞普蘭+安慰劑,西酞普蘭+吲哚洛爾;n=30)顯示,在聯合治療中吲哚洛爾可以顯著縮短起效時間近來已有幾項藥理學的研究正在沿著這條線索進行如SSRIs和選擇性5-HT1A拮抗劑復合制劑或者能夠同時抑制5-HT再攝取和部分阻斷5-HT1A受體的單藥(LuAA21004)F.Artigas.Inst.d’Investigativebiomedicine,Dept.ofNeurochemistry,Barcelona,Spain丁螺環(huán)酮是5-HT1A受體部分激動劑:有研究(氟西汀+丁螺環(huán)酮,n=33;氟西汀,n=32)表明,丁螺環(huán)酮可顯著縮短抗抑郁藥物起效時間。JClinPsycholMed2004,14(2)84-85優(yōu)化策略——縮短起效時間丁螺環(huán)酮治療抑郁障礙迄今,少見單獨應用丁螺環(huán)酮治療抑郁癥,獲得肯定療效的報道有建議用二倍于抗焦慮的劑量時,對抑郁障礙有效丁螺環(huán)酮是一種良好的抗抑郁劑的增效劑。丁螺環(huán)酮對抗抑郁的增效作用可能與提高了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5-HT功能有關抗抑郁劑合并丁螺環(huán)酮治療難治性抑郁癥

Fabre,Rickels.向智國.丁螺環(huán)酮治療抑郁的臨床對照研究.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6;16(2):101丁螺環(huán)酮45mg/d阿米替林75mg/d丁螺環(huán)酮對焦慮/抑郁效果明顯有效治療劑量為5-60mg/d,平均27±9mg/d陳晉東、李樂華、趙靖平等.丁螺環(huán)酮治療焦慮伴發(fā)的抑郁癥狀的療效.中國新藥雜志,2003;12(2):129-131解克平、韓瑩、翟慕遠.文拉法辛丁螺環(huán)酮治療伴有焦慮癥狀的抑郁癥的療效觀察,2002;10(4):252-253焦慮/抑郁狀態(tài)伴焦慮癥狀的抑郁癥優(yōu)化策略——控制焦慮狀態(tài)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2,8:453約有50%的抑郁癥患者伴發(fā)焦慮障礙,共病患者臨床表現更復雜,癥狀和功能損害更嚴重,病程更遷延,自殺率更高。JClinPsychaitry,2008,165(3)342-351

丁螺環(huán)酮對各種焦慮癥狀療效確切優(yōu)化策略——治療強迫障礙有多項研究表明丁螺環(huán)酮對強迫癥有效療效與氯米帕明基本相當作為聯合性治療的選擇之一,合并SSRI時的效果優(yōu)于單用SSRI目前肯定的是,丁螺環(huán)酮作為一種合并治療的手段,對強迫癥尤其是因反強迫而致焦慮的患者的治療有效PatoMJ.AmJPsychiatry1991;MarkovitzPT.AmJPsychiatry19905-HT1A受體激動劑對SSRI引起的性功能障礙的改善Citalopram40mgParoxetine30mgBuspirone20-60mg(平均48.5mg)或Placebo評價對象:抑郁障礙患者(117名)LandenM,ErikssonE,AgrenH,FahlenT.:Effectofbuspironeonsexualdysfunctionindepressedpatientstreatedwithselective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JClinPsychopharmacol.19(3)Jun:268-71.19994W4W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study在117名的抑郁癥患者中給SSRI治療4周,發(fā)現有47例(40%)患者至少有1種性功能障礙(性沖動減少、射精障礙、性高潮的延遲或喪失)對有性功能障礙的47患者、進行Buspirone或Placebo隨機雙盲研究用性功能障礙的評價體系來評價40LandenM,ErikssonE,AgrenH,FahlenT.:Effectofbuspironeonsexualdysfunctionindepressedpatientstreatedwithselective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JClinPsychopharmacol.19(3)Jun:268-71.1999MenWomenBothSexesBuspironePlacebopBuspironePlacebopBuspironePlacebop1W7/11(64)4/9(44)0.398/16(50)2/11(18)0.04815/27(56)6/20(30)0.0822W8/11(73)4/9(44)0.207/15(47)1/11(9)0.05315/26(58)5/20(2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