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 歷史事件類二(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01c5081c0a3fc5aa2afe4c5455483b/5f01c5081c0a3fc5aa2afe4c5455483b1.gif)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 歷史事件類二(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01c5081c0a3fc5aa2afe4c5455483b/5f01c5081c0a3fc5aa2afe4c5455483b2.gif)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 歷史事件類二(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01c5081c0a3fc5aa2afe4c5455483b/5f01c5081c0a3fc5aa2afe4c5455483b3.gif)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 歷史事件類二(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01c5081c0a3fc5aa2afe4c5455483b/5f01c5081c0a3fc5aa2afe4c5455483b4.gif)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 歷史事件類二(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01c5081c0a3fc5aa2afe4c5455483b/5f01c5081c0a3fc5aa2afe4c5455483b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外…………○…………裝…………○…………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內(nèi)…………○…………裝…………○…………訂…………○…………線…………○…………一、文言文閱讀(共6題)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小題。晉候、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10.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無能為也己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B.鄭既知亡矣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C.越國以鄙遠(yuǎn)
焉用亡鄭以陪鄰D.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且焉置土石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是燭之武說退秦師理由的一組是(
)①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②鄰之厚,君之薄也
③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④許君焦、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⑤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⑥秦伯說,與鄭人盟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晉兵臨城下,鄭國危在旦夕。在這種形勢下,燭之武不顧個人安?!耙箍P而出”,求見秦伯,表現(xiàn)了他深明大義、以國事為重的愛國精神。B.燭之武具有高超的辯論技藝,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yán),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層層深入,逐步滲透,最終使秦伯心悅誠服。C.秦、晉曾是友好鄰邦,秦對晉有割讓焦、瑕二邑的恩惠,晉對秦卻嚴(yán)加防范。燭之武對這種微妙的關(guān)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這是他得以智退秦師的原因。D.燭之武的勸說,使秦伯撤走了圍鄭的軍隊,還派部隊幫助鄭國防守,秦晉聯(lián)盟頃刻瓦解,晉國不得已而退兵。燭之武既退秦師,又退晉師,可謂一石二鳥。13.翻譯文中劃線句子。(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2)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2、燭之武退秦師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ㄟx自《左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B.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C.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D.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11.下列對文中加點(diǎn)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左傳》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xiàn),也是優(yōu)秀的散文著作。B.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繾,指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送。C.寡人,諸侯對自己的尊稱;東道主,指東方道路上的主人。D.武,文中指武德。武德,使用武力時所應(yīng)遵守的道義準(zhǔn)則。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篇優(yōu)秀的歷史散文,人物栩栩如生,情節(jié)波瀾起伏,充分體現(xiàn)了《左傳》寫人敘事的高超技巧。B.秦晉圍攻鄭國,鄭國處于危險的境地,在這樣的危急關(guān)頭,佚之狐慧眼識英雄,在鄭伯面前舉薦了“千里馬”燭之武。C.鄭伯從諫如流,他面對燭之武的牢騷,沒有表達(dá)不滿,而是自責(zé),情真意切,又分析利害關(guān)系,最終感動了燭之武。D.燭之武在勸說秦伯退軍時,既提到要維護(hù)鄭國的利益,又處處為秦國著想,機(jī)智善辯,不卑不亢。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2)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3、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25分)
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jié),降軹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蹦艘郧赝鯇倮簦煳魅胂剃?。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guān)者王之,吾當(dāng)王關(guān)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蹦耸谷伺c秦吏行縣鄉(xiāng)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xiàn)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fèi)人?!比擞忠嫦?,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或說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聞?wù)潞淀椨?,項羽乃號為雍王,王關(guān)中。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杉笔贡睾汝P(guān)無內(nèi)諸侯軍稍徵關(guān)中兵以自益距之?!迸婀黄溆嫞瑥闹?。10.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A.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
組:絲繩B.乃以秦王屬吏
屬吏:下屬官吏C.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xiāng)邑
行:巡視D.沛公又讓不受
讓:推讓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虛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3分)A.以
①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②以此知之,故欲往B.乃
①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②度我至軍中,公乃入C.所以①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②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之
①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②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12.下列與例句加點(diǎn)的詞活用類型不同的一項是(
)(3分)例句:誹謗者族A.秦王子嬰素車白馬B.且吾所以還軍霸上C.先入關(guān)者王之D.左右欲刃相如13.請概括沛公“先諸侯至霸上”以后為獲得人心而采取的做法。(4分)14.翻譯下面的句子(9分)①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②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③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15.結(jié)合文本,給下面這段文字?jǐn)嗑?,?處,用“/”表示。(3分)
可急使兵守函谷關(guān)無內(nèi)諸侯軍稍徵關(guān)中兵以自益距之4、(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碧A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毕嗳缭唬骸胺蛞郧赝踔?,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dú)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qiáng)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绷H聞之肉袒負(fù)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廉頗聞之/肉袒負(fù)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B.廉頗聞之肉/袒負(fù)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C.廉頗聞之/肉袒負(fù)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D.廉頗聞之肉袒/負(fù)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11、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3分)A.《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主要是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fù)荊請罪”三個故事的敘述,歌頌了藺相如機(jī)智勇敢、顧全大局、維護(hù)團(tuán)結(jié)的精神,以及廉頗勇于改過的可貴品質(zhì)。B.司馬遷,西漢著名的史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妒酚洝吩短饭珪坊颉短饭洝罚俏覈谝徊考o(jì)傳體通史?!妒酚洝凡粌H具有史學(xué)價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學(xué)價值,魯迅評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C.“完璧歸趙”一節(jié),在寫藺相如出使前,先借繆賢之口對其作了介紹,這不僅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藺相如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也為下文寫藺相如作了鋪墊。D.“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表明秦趙兩國化干戈為玉帛。12、下面對選段的理解和分析,不夠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p>
)(3分)A.選文寫廉頗,側(cè)重于語言描寫,寫他極富個性化的語言;寫相如,側(cè)重于寫他的行動,表現(xiàn)其內(nèi)心活動。B.選文中安排舍人的責(zé)問,來表現(xiàn)出舍人們的目光短淺和對相如的不理解。C.選文充分展示了藺相如寬廣的胸懷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他的表現(xiàn)使老將廉頗深為感動,于是負(fù)荊請罪,最終將相交歡。D.寫廉頗悔過,負(fù)荊請罪,表現(xiàn)出廉頗知過必改的美好品行。13、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5分)(2)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5分)5、(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10~13題。(1)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2)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秦、晉連兵而伐鄭,鄭將亡矣。燭之武出說秦穆公,立談之間存鄭于將亡。不惟退秦師,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燭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晉親鄭,棄強(qiáng)援,附弱國;棄舊恩,召新怨;棄成功,犯危難。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詎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jié)之厚也,一怵于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亦何有于鄭乎?他日利有大于燭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從之矣!
(呂祖謙《東萊<左傳>博議》)10.下列對句中加點(diǎn)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B.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擴(kuò)張
C.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闕:侵損、削減D.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詎能若是乎
中:中間11.下列對文中加點(diǎn)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晉侯、秦伯,指的是晉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人,如:孔子,老子等。C.執(zhí)事,古代辦事的官員,也用于對對方的敬稱。D.《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xì)的紀(jì)傳體史書,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秦、晉圍鄭的兩個理由“無禮于晉”及“貳于楚”,都直接關(guān)系到晉國,而與秦國無關(guān),為下文燭之武成功說退秦軍埋下伏筆。B.燭之武回應(yīng)鄭伯的話既表明了他是一個不被重用的老臣,又十分生氣、直截了當(dāng)?shù)嘏u了鄭伯過去的用人方針,使文章情節(jié)掀起波瀾。C.在重提秦、晉舊事的基礎(chǔ)上,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后,必將進(jìn)而侵犯秦國,讓秦伯警惕晉的野心。D.呂祖謙認(rèn)為天下事情的離合都是因為利益,秦穆公因為利益而背棄晉國,一旦有人開出比燭之武更誘人的條件,他就會立刻和燭之武翻臉另謀利益。
13.把下列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2)燭之武出說秦穆公,立談之間存鄭于將亡。6、(一)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共14分)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得復(fù)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表椡踉唬骸按伺婀笏抉R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yīng)。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眹堅唬骸按似纫?!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樊噲側(cè)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表椡踉唬骸皦咽浚 n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眲t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fù)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衽婀绕魄厝胂剃?,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官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xì)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yīng),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11.下列對文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至鴻門,謝曰謝:道歉,謝罪B.范增數(shù)目項王數(shù):屢次,多次C.刑人如恐不勝
勝:盡D.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非常:不尋常12.下列選項中加點(diǎn)詞的活用,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2分)例:常以身翼蔽沛公A.既東封鄭B.范增數(shù)目項王C.太子遲之D.箕踞以罵曰13.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2分)A.文中座位的安排,項羽項伯坐尊位,謀士范增坐次位,劉邦張良坐卑位,可見項羽狂傲自大,謀士范增在項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項伯,君臣隔閡已見端倪。B.項莊是項羽手下的一個武將,他在接受了趁舞劍時刺殺劉邦的任務(wù)后,手總是軟的,總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項伯的保護(hù),所以他未能把劉邦刺死。C.樊噲在危急關(guān)頭不顧衛(wèi)士阻攔,闖入軍帳中,表現(xiàn)了極大的勇氣。但入帳后的種種行為都是有理有節(jié)的,表現(xiàn)了他有勇有謀、粗中有細(xì)的性格。D.從樊噲的一番話來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辭令的。他能言善辯,口齒伶俐,又不失時機(jī)、恰到好處地講出劉邦這樣做都是為了項羽,因此項羽愿聽。14.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①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2分)②而聽細(xì)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2分)============參考答案============一、文言文閱讀1、10.A項,“無能為也己”中“為”是動詞,做;“且君嘗為晉君賜矣”中“為”是動詞,給予。B項,兩個“既”都是副詞,已經(jīng)。C項,兩個“以”都是連詞,表目的,來,用來。D項,兩個“且”都是連詞,況且,表遞進(jìn)。故選A項。11.C
①“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是陳述事實,⑥“秦伯說,與鄭人盟”是結(jié)果,這兩句都不是燭之武勸退秦師的理由,排除這兩句,故選C項。12.C項,“秦對晉有割讓焦、瑕二邑的恩惠”錯誤,從文中來看,“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應(yīng)是“晉曾經(jīng)答應(yīng)把焦、瑕二邑割讓給秦”。故選C項。13.(1)如果放過鄭國,把它作為秦國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秦國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么害處。(采分點(diǎn):東道主、行李、共、乏困。句意1分)(2)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便)又想往西擴(kuò)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的土地減少,將從哪里取得它所貪求的土地呢?(采分點(diǎn):東、封、肆、闕,焉,各1分。)2、10.C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yīng)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結(jié)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biāo)志性的詞語,句子結(jié)構(gòu)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dāng)?shù)某煞郑渥映煞值氖÷?,敘事?nèi)容的變化等。如本題中,“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一句的意思是:“鄭國處于危險之中了!假如讓燭之武去見秦伯,(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编嵅饬恕T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xiàn)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為了?!逼渲校皣R印敝髦^賓俱全,此處應(yīng)斷開;“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與“師必退”構(gòu)成假設(shè)復(fù)句,中間應(yīng)斷開,排除AB;“臣之壯也”中“也”字為句末語氣詞,此處應(yīng)斷開,排除D。故選C。11.C
解析: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jī)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本題中,C項,“寡人,諸侯對自己的尊稱”表述錯誤,應(yīng)為“寡人,是諸侯的謙稱”。故選C。12.D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yīng)先明確題干的要求,即選出“正確”還是“錯誤”的一項,然后依據(jù)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yīng)的語句,再與選項進(jìn)行比較分析。本題中,D項,“既提到要維護(hù)鄭國的利益”與原文不符,燭之武在游說秦伯時,只字不提鄭國利益,全部在為秦國考慮。故選D。13.(1)越過別國而把遠(yuǎn)地當(dāng)做邊邑,您知道那是困難的。(2)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擴(kuò)張西邊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減少,晉國將從哪里取得它所貪求的土地呢?參考譯文:(僖公三十年)晉文公和秦穆公聯(lián)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文公無禮,并且鄭國同時依附于楚國與晉國。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于危險之中了!假如讓燭之武去見秦伯,(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编嵅饬?。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xiàn)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為了?!编嵨墓f:“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xiàn)在由于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燭之武就答應(yīng)了這件事。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見到了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jīng)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鄰國把遠(yuǎn)方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么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dāng)作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nèi)鄙俚臇|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而且您曾經(jīng)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jīng)答應(yīng)給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怎么會滿足呢?(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kuò)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伯非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于是秦國就撤軍了。晉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個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的局面)代替整齊(的局面),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3、10B交給主管官吏11A①認(rèn)為
②憑12:C意動用法,其他都為名詞做動詞131)以秦王屬吏(2)還軍霸上(3)約法三章(4)謝絕獻(xiàn)饗14①“所以”“軍”“約束”各1分②每小句1分③“痛心”“焉”“相逐”各1分15可急使兵守函谷關(guān),無內(nèi)諸侯軍,稍徵關(guān)中兵以自益,距之。4、10.A11.D(“表明秦趙兩國化干戈為玉帛”錯誤。)12.B(安排舍人的責(zé)問,是襯托藺相如寬容大度。)13.①我們離開父母兄弟來侍奉你,只是因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②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比哪一個厲害?5、10.D【解析】中:符合。11.D【解析】《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xì)的編年體史書。12.B【解析】曲解文意,燭之武以年老的推辭來委婉的批評鄭伯。13.(1)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dāng)作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秦國)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nèi)鄙俚臇|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以為:把……作為(1分);行李:出使的人(1分);共:通:“供”,供給;(1分);句意2分;共5分。
(2)燭之武出來勸說秦穆公,站著說會話的功夫就使鄭國在將要滅亡的時候存活下來。說:勸說,說服,(1分);存:使動用法,使……存在、存活(1分);于將亡,狀語后置;在將要滅亡的時候(1分);句意2分;共5分。(一)(僖公三十年)晉文公和秦穆公聯(lián)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文公無禮,并且鄭國同時依附于楚國與晉國。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于危險之中了!假如讓燭之武去見秦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協(xié)議價格合同
- 工程設(shè)計與勘察合同
- 幼兒園房屋出租合同
- 中小企業(yè)用工合同范文
- 采購合同標(biāo)準(zhǔn)范本
- 指定車輛租賃合同書
- led燈具購銷合同范文
- 爐渣銷售合同
- 單元樓裝修合同樓房裝修合同
- 承包合同如何寫
- 中國成人暴發(fā)性心肌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23版)解讀
- 復(fù)產(chǎn)復(fù)工六個一
- 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工作方案
- 商業(yè)綜合體投資計劃書
- 2024妊娠期糖尿病指南課件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練習(xí)題(含答案)
- 急診酒精中毒護(hù)理查房
- 施耐德低壓電器選型
- 碳纖維加固定額B013
- 脊柱外科進(jìn)修匯報
- 測繪工程產(chǎn)品價格表匯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