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 人物傳記類一(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1e429f467ad8959fe52252e3e6b09c/ec1e429f467ad8959fe52252e3e6b09c1.gif)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 人物傳記類一(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1e429f467ad8959fe52252e3e6b09c/ec1e429f467ad8959fe52252e3e6b09c2.gif)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 人物傳記類一(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1e429f467ad8959fe52252e3e6b09c/ec1e429f467ad8959fe52252e3e6b09c3.gif)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 人物傳記類一(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1e429f467ad8959fe52252e3e6b09c/ec1e429f467ad8959fe52252e3e6b09c4.gif)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 人物傳記類一(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1e429f467ad8959fe52252e3e6b09c/ec1e429f467ad8959fe52252e3e6b09c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外…………○…………裝…………○…………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內(nèi)…………○…………裝…………○…………訂…………○…………線…………○…………一、文言文閱讀(共6題)1、(一)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事犞!绷荚唬骸傲洗笸跏孔渥阋援旐椡鹾酰俊迸婀?,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表棽S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于是項伯復(fù)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guān)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二)項籍少時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于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xué)。項梁嘗有櫟陽逮,乃請?zhí)I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掾司馬欣,以故事得已。項梁殺人,與籍避仇于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出項梁下。每吳中有大徭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三)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忼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四)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shù)。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guān)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zé),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ㄟx自《史記?項羽本紀》)31.下列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項籍少時/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B.項籍少時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C.項籍少時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D.項籍少時/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32.下列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為壽,祝頌之辭。向尊長敬酒或敬贈財物,以祈祝健康長壽。B.“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這句話中“婚姻”與現(xiàn)代漢語的“婚姻”含義有所不同,這里是指結(jié)為兒女親家。C.力能扛鼎,扛,用雙手舉起沉重的東西;鼎,三足兩耳的青銅器。這里指筆力雄健。D.苗裔,苗,本有“初生的植物、禾谷之實”的意思,后來從禾谷之實轉(zhuǎn)義引申為“子孫后代”;裔,就是“后代”之意。所謂“苗裔”其實就是子孫后人對自己的謙稱。3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劉邦能言善辯,善于應(yīng)變。當他聽到項羽要擊破他時,他熱情款待項伯,并且低聲下氣拉攏項伯,約為婚姻,使得局勢出現(xiàn)轉(zhuǎn)機。B.項梁才能過人,德高望重。他因避殺人罪逃到吳縣,吳縣的賢士大夫們都很佩服敬重他們,每次遇到大的徭役或者喪事,總是請項梁主辦。C.張良足智多謀,胸有韜略。他深知劉邦肺腑,提出見解,能夠剖析利害,啟發(fā)劉邦醒悟并予以采納。D.項羽是司馬遷筆下最生動、最豪邁的悲劇英雄。司馬遷認為項羽有封地作為根據(jù),切割土地,分封王侯,天下政令都由項羽一個人發(fā)布,失敗的原因是自己太沒有政治謀略。3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2)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3)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蘇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移中廄監(jiān)。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北M歸漢使。漢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菥?。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方欲發(fā)使送武等,會緱王、虞常等謀反匈奴,欲殺衛(wèi)律。緱王嘗私見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蛟唬骸耙私越抵?,單于使衛(wèi)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wèi)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yī)。武益愈,單于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迸e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shù)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fù)然。空以身膏草野,誰復(fù)知之!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欲復(fù)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汝見為?”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節(jié)選自《漢書·蘇武傳》,有刪改)材料二: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功,而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碧A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绷H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節(jié)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B.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C.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D.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元年:我國古代把帝王即位的第一年、或改元的第一年稱為“元年”。B.持節(jié):古代使臣奉命出使,執(zhí)符節(jié)以為憑證,故稱為“持節(jié)”。C.中郎將:秦置中郎,至東漢分五官、左、右三署,各置中郎將以統(tǒng)領(lǐng)皇帝的侍衛(wèi)。西漢以后,統(tǒng)兵將領(lǐng)多用此名。品秩為“比兩千石”,屬九卿之一光祿勛管轄。D.舍人:古代官職名,隨侍在身邊的親近屬官的通稱,戰(zhàn)國及漢初王公貴族都有舍人。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武奉命出使,因事受到牽連。天漢元年,蘇武受漢武帝派遣出使匈奴,因受緱王等謀反事件牽連,被扣在匈奴。B.蘇武忠于漢朝,不惑于脅迫利誘。衛(wèi)律試圖以現(xiàn)身說法,誘導(dǎo)他投降;蘇武面對脅迫利誘,先怒斥衛(wèi)律,后以自殘表堅貞。C.廉頗詆毀相如,但是知錯能改。他認為藺相如只憑借口舌之勞,而官位比他高,為此憤憤不平;后認識到錯誤,負荊請罪。D.藺相如大度寬容,氣度格局非凡。他不與廉頗一般見識,面對廉頗的無端辱罵,主動退讓,因為在他心里還有更重要的事。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汝見為?(2)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陳丞相平者,少時好讀書。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絳侯、灌嬰等咸讒陳平,漢王疑之,召讓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從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說,故去事項王。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聞漢王之能用人,故歸大王。誠臣計畫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無可用者,請封輸官,得請骸骨。”漢王乃謝,拜為護軍中尉,盡護諸將。諸將乃不敢復(fù)言。漢王謂陳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陳平曰:“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jié)好禮者多歸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jié)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矣。大王誠能出捐數(shù)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nèi)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漢六年,與平剖符,世世勿絕,為戶牖侯。平辭曰:“此非臣之功也?!鄙显唬骸拔嵊孟壬\計,戰(zhàn)勝克敵,非功而何?”平曰:“非魏無知臣安得進?”上曰:“若子可謂不背本矣?!蹦藦?fù)賞魏無知。孝文帝立。孝文皇帝既益明習(xí)國家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曰:“不知?!眴枺骸疤煜乱粴q錢谷出入幾何?”勃愧不能對。于是上亦問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鄙显唬骸爸髡咧^誰?”平曰:“陛下即問決獄,責(zé)廷尉;問錢谷,責(zé)治粟內(nèi)史。”上曰:“茍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謝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zhèn)撫四夷諸侯,內(nèi)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孝文帝乃稱善。(節(jié)選自《史記·陳丞相世家》)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大王誠能出/捐數(shù)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nèi)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B.大王誠能出捐數(shù)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nèi)/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C.大王誠能出捐數(shù)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nèi)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D.大王誠能出/捐數(shù)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nèi)/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社,即土地神,常與“稷”連用,社稷是國家的代稱。文中是“祭祀土地神”的意思。B.昆弟,即子弟,文中特指項氏的宗族。此處陳平意在說明項羽任人唯親,所以離開他。C.剖符,古代帝王封賞諸侯或功臣時,將符一分為二以作憑信,后因以之稱分封、授官。D.四夷,古代對中原周邊各族的統(tǒng)稱,此處與孟子所說“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同義。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陳平少好讀書,自小胸懷大志。他年輕時主持分配祭肉,老人們都夸贊他;他卻說,有朝一日讓他主持管理天下,他也能像今天分肉一樣出色。B.陳平智慧過人,善于化危為機。他從容應(yīng)對他人的惡意中傷,重獲劉邦信任;他精研時局,分析劉項二人各自的優(yōu)劣,并向劉邦獻上滅楚之策。C.陳平品行高尚,受封不忘初心。劉邦要封他為侯,他卻推辭說若是當初沒有推薦魏無知,也就不會有自己的今天;劉邦夸贊他是一個不忘本的人。D.陳平見識卓絕,盡顯輔臣氣度。他認為宰相的職責(zé)不是去管具體事務(wù),而是管好群臣,因為宰相要向上輔佐天子,對下統(tǒng)率百官,使其各司其職。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矣。(2)孝文皇帝既益明習(xí)國家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5.在陳平的分析中,劉邦為人的優(yōu)缺點各是什么?請簡要說明4、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shè)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xùn)|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fù)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fù)誰為乎?愿聽陵計,勿復(fù)有云?!蔽湓唬骸拔涓缸油龉Φ拢詾楸菹滤删?,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愿勿復(fù)再言!”陵與武飲數(shù)日,復(fù)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乎,義士!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與武決去?!训奂次?,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fù)至匈奴,?;菡埰涫卣吲c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眴斡谡贂涔賹?,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節(jié)選自班固《蘇武傳》)屈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蓖跖枨?。屈平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節(jié)選自司馬遷《屈原列傳》)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賜錢二百萬以葬舉賢以自佐B.惶恐飲藥而死人而不仁,如樂何C.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為之于未有D.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踐華為城,因河為池2.下列句子全都表現(xiàn)蘇武“忠心事漢,不辱使命”的一組是(
)①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②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③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無復(fù)再言?、芡醣赜滴?,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萘昱c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⑥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⑤3.下列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李陵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飲酒敘談之中勸降蘇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B.面對李陵的軟硬兼施、威逼利誘,蘇武全然不為所動,在恭敬中現(xiàn)冷峻,表現(xiàn)出立場堅定、大義凜然的品格。C.李陵勸降最后反被蘇武的正義所感,羞愧難當,更襯托了蘇武高大的忠義形象。D.選文通過李陵與蘇武的對比,及李陵勸降前后表現(xiàn)的對比,使人物形象鮮明豐滿。4.把文言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5.請概括蘇武、屈原兩人的品格特征的異同。5、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趙上交,涿州范陽人。本名遠,字上交,避漢祖諱,遂以字稱。上交身長七尺,黑色,美風(fēng)儀,善談?wù)?,負才任氣,為鄉(xiāng)里所推。后唐同光中,嘗詣中山干王都。有和少微者亦在都門下,忌之,頗毀訾上交,都遂不為禮。上交不得志,因南游洛陽,與中官驃騎大將軍馬紹宏善。紹宏領(lǐng)北面轉(zhuǎn)運制置大使,表為判官,遷殿中丞。秦王從榮開府兼判軍衛(wèi),以上交為虞部員外郎,充六軍諸衛(wèi)推官。李浣、張沆、魚崇遠皆白衣在秦府,悉與上交友善。累遷司封郎中,充判官。從榮素豪邁,不遵禮法,好昵群小。上交從容言曰王位尊崇當修令德以慰民望王忍為此獨不見恭世子戾太子①之事乎從榮怒出之歷涇、秦二鎮(zhèn)州節(jié)度判官。從榮及禍,僚屬皆坐斥,上交由是知名。晉初,會廢翰林學(xué)士,以上交為中書舍人,遷刑部侍郎。嘗上言:“伏睹長興中詔書:‘州縣官在任詳讞刑獄、昭雪人命者,不限歲月赴選,許令超資注官,仍賜章服。諸道州府給付公驗,躬赴行部投狀,隨給優(yōu)牒,庶絕欺罔,以存激勸?!d詳元詔,止言州縣,未該內(nèi)外職司。乞自今但能雪活冤獄,不限中外官,并加旌賞。諸道州縣委長吏抄案以聞。俟本人考滿,即詣刑部投狀,毋得隔越年歲,庶使內(nèi)外同律?!痹t從之。俄遷戶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彈舉無所阿避。廣順初,拜禮部侍郎。會將試貢士,上交申明條制,頗為精密,始復(fù)糊名考校。擢扈載甲科,及取梁周翰、董淳之流,時稱得士。轉(zhuǎn)戶部侍郎。明年再知舉。時樞密使王峻用事,常薦童子,上交拒之。峻怒,奏上交選士失實,貶商州司馬。宋初,起為尚書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蒞官以干聞,當時稱有公輔器。(選自《宋史》列傳第二十一,有刪節(jié))(注)①恭世子、戾太子:前者指春秋時晉獻公世子申生,因其自經(jīng)而死,陷其父于不義,故謚號不得稱為孝,只能稱為“恭”。后者指漢武帝的太子劉據(jù),因被江充誣陷而起兵反抗,在漢武帝帶兵鎮(zhèn)壓時自殺,其子漢宣帝即位后封其謚號為“戾”。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頗毀訾上交毀:詆毀B.僚屬皆坐斥坐:受牽連C.明年再知舉知:了解D.嘗詣中山干王都詣:到,去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A.避漢祖諱,遂以字稱少以父任B.負才任氣,為鄉(xiāng)里所推莫不求忠以自為C.乃南游洛陽羝乳乃得歸D.及取梁周翰、董淳之流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上交從容言曰/王位尊崇/當修令德以慰民/望王忍為此獨/不見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從榮怒出之/B.上交從容言曰/王位尊崇當修/令德以慰民望/王忍為此/獨不見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從榮怒出之/C.上交從容言曰/王位尊崇當修/令德以慰民/望王忍為此/獨不見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從榮怒出之/D.上交從容言曰/王位尊崇/當修令德以慰民望/王忍為此/獨不見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從榮怒出之/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趙上交善于言談?wù)撌?,遭到他人嫉妒。他在后唐同光中期,曾遭到和少微的嫉妒和詆毀,后來到了洛陽,才被驃騎大將軍馬紹宏上表奏為判官。B.趙上交敢于直言相諫,直陳上司缺點。他在秦王從榮府署擔(dān)任司封郎中時,勸諫從榮應(yīng)樹立美德以避禍,因而被從榮驅(qū)逐,但后來他卻因此出名。C.趙上交盡心所掌職責(zé),提出修改意見。他在擔(dān)任中書舍人時,曾上書對長興年間的詔書提出修改建議,這建議得到皇帝的采納,他也因此升任戶部侍郎。D.趙上交堅持秉公原則,從不阿避權(quán)貴。他在負責(zé)選拔貢士時,為了堅持秉公原則,他開始恢復(fù)了糊名考試的制度,被當時人們稱贊為善于選拔人才。5.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有和少微者亦在都門下,忌之,頗毀訾上交,都遂不為禮。6.趙上交為人剛正,請在文本中找出兩個這樣的事例。6、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為對,其言萬余,不為稿,一揮而就。帝親拔為第一??脊偻鯌?yīng)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睂ざ「笐n,歸。咸淳九年,起為湖南提刑,因見故相江萬里。萬里素奇天祥志節(jié),語及國事,愀然曰:“吾老矣,觀天時人事當有變。吾閱人多矣,世道之責(zé),其在君乎?君其勉之?!笔?,改知贛州。德佑初,江上報急,詔天下勤王。天祥捧詔涕泣使陳繼周發(fā)郡中豪杰并結(jié)溪峒蠻使方興召吉州兵諸豪杰皆應(yīng)有眾萬人。事聞,以江西提刑安撫使召入衛(wèi)。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內(nèi)地,君以烏合萬余赴之,是何異驅(qū)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國家養(yǎng)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guān)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fēng)而起者。義勝者謀立,人眾者功濟,如此則社稷猶可保也?!北M以家貲為軍費。明年正月,除知臨安府,尋除右丞相兼樞密使,使如軍中請和,與大元丞相伯顏抗論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溫州,遂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趨南嶺。張弘范兵突至,天祥倉皇出走,千戶王惟義前執(zhí)之。至潮陽,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yún)兩剑篂闀袕埵澜?。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過零丁洋》詩與之。厓山破,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終不屈也,召入諭之曰:“汝何愿?”天祥對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愿賜之一死足矣。”天祥臨刑殊從容,南鄉(xiāng)拜而死,年四十七。(節(jié)選自《宋史·文天祥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天祥捧詔涕泣/使陳繼周發(fā)郡中豪杰/并結(jié)溪峒蠻/使方興召吉州兵/諸豪杰皆應(yīng)/有眾萬人B.天祥捧詔涕泣/使陳繼周發(fā)郡中豪杰/并結(jié)溪峒蠻/使方興召吉州兵諸豪杰/皆應(yīng)有眾萬人C.天祥捧詔涕泣/使陳繼周發(fā)郡中/豪杰并結(jié)溪峒蠻/使方興召吉州兵諸豪杰/皆應(yīng)有眾萬人D.天祥捧詔涕泣/使陳繼周發(fā)郡中/豪杰并結(jié)溪峒蠻/使方興召吉州兵/諸豪杰皆應(yīng)/有眾萬人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進士,指科舉時代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舉進士,指參加進士考試。B.對策,古時就政事、經(jīng)義等設(shè)問,由應(yīng)試者對答,自漢起為取士考試的一種形式。C.勤王,盡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統(tǒng)治受到威脅而動搖時,臣子起兵救援王朝。D.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時君主都祭祀社稷,后來用社稷代指國家。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天祥才華出眾。他二十歲時參加進士考試,應(yīng)對時不打草稿,一揮而就,考中狀元,考官王應(yīng)麟對他大為贊賞。B.文天祥堪當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時,與舊相江萬里談及國家大事,江萬里為之動容,認為他有治理國家的能力。C.文天祥忠君愛國。長江上游告急時,他積極應(yīng)詔勤王:被捕之后,拒絕張世杰的勸降并書寫《過零丁洋》,以明心志。D.文天祥守節(jié)不屈。厓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將張弘范送往京師,元朝廷勸降,他堅決不屈服,視死如歸,最后從容就義。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君以烏合萬余赴之,是何異驅(qū)群羊而搏猛虎。(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5.文天祥為什么不聽友入勸阻,仍然入衛(wèi)京師?請簡要說明。============參考答案============一、文言文閱讀1、×
√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1)秦晉之好:春秋時,秦、晉兩國好幾代互通婚姻。后人以此稱兩家聯(lián)姻。不合“匈牙利和中國結(jié)為”語境。(2)臨危受命:在危難之時接受任命。(3)危如累卵:形容形勢極其危險,如同摞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倒下來摔碎的可能。2、1.D2.C3.B4.(1)你作為漢朝的臣民,不顧恩義廉恥,背叛皇帝和親人,在異族那里投降做奴隸,我憑什么見你呢?(2)現(xiàn)在如果我們倆相斗,就如同兩只猛虎爭斗一般,勢必不能同時生存。我這樣忍讓的原因,就是將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而將個人的私怨擱在后面罷了!【解析】1.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我見相如必辱之”的意思是我遇見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拔摇弊髦髡Z,“相如”作謂語“見”的賓語,“之”作謂語“辱”的賓語,“必”作狀語修飾“辱之”,故應(yīng)在“必辱之”的前后停頓,排除A、B、C項。斷句后,疏通語意為:(廉頗)并且揚言說:“我遇見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藺相如聽到這話后,不愿意和廉頗相會。每到上朝時,藺相如常常聲稱有病,不愿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后。沒過多久,藺相如外出,遠遠看到廉頗,藺相如就掉轉(zhuǎn)車子回避。故選D。2.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文化常識的能力。C.“至東漢分五官、左、右三署”“西漢以后,統(tǒng)兵將領(lǐng)多用此名”錯,朝代說顛倒了。正確的是:中郎將,秦置中郎,至西漢分五官、左、右三署,各置中郎將以統(tǒng)領(lǐng)皇帝的侍衛(wèi)。東漢以后,統(tǒng)兵將領(lǐng)多用此名。故選C。3.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篩選信息的能力。B.“先怒斥衛(wèi)律,后以自殘表堅貞”錯。原文是“武謂惠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而怒斥衛(wèi)律是在蘇武痊愈受審之時,衛(wèi)律勸降,“武罵律曰:‘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汝見為?’”所以,原文中蘇武自殘是在審訊之前,該項說成“先怒斥衛(wèi)律,后以自殘表堅貞”順序顛倒。故選B。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題得分點有:“畔”,通“叛”;“為降虜于蠻夷”,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在異族那里投降做奴隸;“何以……為”,固定句式,憑什么……呢;“汝見”,賓語前置,見你。(2)題得分點有:“所以”,表原因;“先”“后”,意動用法,把……放在前面,把……放在后面;“急”,危難。參考譯文:材料一:蘇武字子卿,年輕時,因為父親職任的關(guān)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從官。蘇武逐漸被提升為漢宮栘園中管馬廄的官。天漢元年,且鞮侯剛剛立為單于,唯恐受到漢的襲擊,于是說:“漢皇帝,是我的長輩?!比克瓦€了漢廷使節(jié)路充國等人。漢武帝贊許他這種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jié)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趁便送給單于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他的好意。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常惠一同前往。已經(jīng)到了匈奴那里,備辦了一些禮品送給單于;單于漸漸倨傲,不是漢所期望的那樣。匈奴正要派送蘇武等人的時候,適逢緱王與長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內(nèi)部謀反,想要殺了衛(wèi)律。緱王曾私下拜見張勝。單于大怒,召集許多貴族前來商議,想殺掉漢使者。有人說應(yīng)該都讓他們投降,單于派衛(wèi)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菡f:“喪失氣節(jié)、玷辱使命,即使活著,還有什么臉面回到家鄉(xiāng)去呢!”說著拔出佩帶的刀自刎。衛(wèi)律大吃一驚,親自抱住、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yī)生。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單于劍斬虞常后,衛(wèi)律說:“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親近的大臣,判處死罪。單于招降的人,赦免他們的罪?!迸e劍要擊殺張勝,張勝請求投降。衛(wèi)律對蘇武說:“蘇君!我衛(wèi)律以前背棄漢廷,歸順匈奴,幸運地受到單于的大恩,賜我爵號,讓我稱王;擁有奴隸數(shù)萬、馬和其他牲畜滿山,如此富貴!蘇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這樣。白白地用身體給草地做肥料,又有誰知道你呢!你通過我而投降,我與你結(jié)為兄弟;今天不聽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見我,還能得到機會嗎?”蘇武罵衛(wèi)律說:“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顧及恩德義理,背叛皇上、拋棄親人,在異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隸,我憑什么要見你!”衛(wèi)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于。單于越發(fā)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穴里面,斷絕供應(yīng),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饑,幾日不死。匈奴認為這是神在幫他,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來。材料二:廉頗說:“我作為趙國的將軍,有攻戰(zhàn)城池作戰(zhàn)曠野的大功勞,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藺相如本來就出身卑賤,我感到羞恥,無法容忍在他的下面?!辈⑶覔P言說:“我遇見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碧A相如聽到這話后,不愿意和廉頗相會。每到上朝時,藺相如常常聲稱有病,不愿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后。沒過多久,藺相如外出,遠遠看到廉頗,藺相如就掉轉(zhuǎn)車子回避。于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向藺相如抗議說:“我們離開親人來侍奉您的原因,是仰慕您高尚的節(jié)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頗傳出壞話,而您卻害怕躲避著他,膽怯得也太過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恥,更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有出息,請讓我們辭去吧!”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厲害?”眾人都說:“廉將軍比不上秦王?!碧A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害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呀。如今我們倆相斗,就如同兩猛虎爭斗一般,勢必不能同時生存。我這樣忍讓的原因,就是將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而將個人的私怨擱在后面罷了!”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鞭,由賓客引領(lǐng),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3、1.C2.B3.C4.(1)假如你們兩位能夠去掉自己的短處,吸收對方的長處,那么天下?lián)]手就能平定了。(2)孝文帝已經(jīng)漸漸清楚熟悉國家大事了,上朝時問右丞相周勃:“全國一年中要判決的訴訟案件有多少?”5.優(yōu)點:知人善任,封賞功臣時慷慨大方;
缺點:對人傲慢,缺少禮貌(或不知禮節(jié))。【分析】1.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出捐”意思是“拿出”,賓語是“數(shù)萬斤金”,動賓之間不可斷開,排除AD?!皟?nèi)”是“相誅”的狀語,二者構(gòu)成狀中結(jié)構(gòu),中間不可斷開,排除B。故選C。2.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文化常識的能力。B.“特指項氏的宗族”錯誤。原文為“妻之昆弟”,是項羽妻家的兄弟。故選B。3.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推薦魏無知”錯誤,原文為“非魏無知臣安得進”,是魏無知推薦陳平。故選C。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誠,假如;去,去掉;襲,吸收;長,長處;指麾,揮手。(2)既,已經(jīng);明習(xí),清楚熟悉;朝,上朝;一歲,一年;決,判決;獄,訴訟案件;幾何,多少。5.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人物進行評價探究的能力。先看劉邦為人的優(yōu)點。如周勃、灌嬰等都詆毀陳平,而劉邦聽取陳平的言論之后,向陳平道歉,豐厚地賞賜了他,并任命他為護軍中尉,監(jiān)督全體將領(lǐng),由此可以看出劉邦知人善任;如劉邦拿出黃金四萬斤給陳平,聽憑他使用,不過問他的支出情況,之后在漢六年的時候,與陳平剖符,世代相傳而不斷絕,并封陳平為戶牖侯,之后又賞賜了魏無知,以及陳平的評價“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由這些可以看出劉邦封賞功臣的時候慷慨大方。再看劉邦為人的缺點。陳平評價劉邦“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jié)者不來”,意思是“如今大王傲慢又缺乏禮儀,具有清廉節(jié)操的士人不來歸附”,可以看出,劉邦對人傲慢,不知禮節(jié)。參考譯文:陳丞相陳平,年輕時喜歡讀書。陳平所居的庫上里祭祀土地神,陳平做主持割肉的人,他把祭肉分配得很均勻。父老鄉(xiāng)親們說:“好,陳家孩子真會做分割祭肉的人!”陳平說:“唉,假使讓我陳平主宰天下,也會像這次分肉一樣呢!”周勃、灌嬰等都詆毀陳平。漢王召來陳平責(zé)問道:“先生在魏王那里做事不相合,便去楚王那里做事而又半道離開。如今又來跟從我,講信用的人原來是這樣三心二意嗎?”陳平說:“我在魏王那里做事,魏王不能采用我的建議,所以我離開他到項王那里做事。項王不能夠信任人,他所信任、寵愛的,不是那些項氏宗族就是妻家的兄弟,即使有奇才也不能重用,我這才離開楚王。聽說漢王能夠用人,所以來歸附大王。我空身而來,不接受錢財便沒有辦事的費用。如果我的計謀確有值得采納的,希望大王采用;假若沒有值得采用的,錢財都還在,請允許我封好送回官府,并請求辭職回家?!睗h王于是向陳平道歉,豐厚地賞賜了他,任命他為護軍中尉,監(jiān)督全體將領(lǐng)。將領(lǐng)們才不也再說什么了。漢王對陳平說:“天下如此紛亂,什么時候才能安定呢?”陳平說:“項王為人謙恭有禮,對人愛護,具有清廉節(jié)操、喜歡禮儀的士人多歸附他。到了論功行賞、授爵封邑時,卻又吝嗇這些爵邑,士人因此又不愿歸附他。如今大王傲慢又缺乏禮儀,具有清廉節(jié)操的士人不來歸附;但是大王能夠舍得給人爵位、食邑,那些圓滑沒有骨氣、好利無恥之徒又多歸附漢王。如果你們各方誰能去掉雙方的短處,采取你們雙方的長處,那么只要招一招手,天下就能安定了。大王如果能舍得拿出幾萬斤黃金,施行反間的計謀,離間楚國的君臣,讓他們互生懷疑之心,項王為人猜忌多疑,聽信讒言,他們內(nèi)部定會互相殘殺。漢軍可趁機發(fā)兵攻打他們,擊敗楚軍是一定的?!睗h王認為陳平說得對,于是拿出黃金四萬斤給陳平,聽憑他使用,不過問他的支出情況。漢六年,與陳平剖符,世代相傳而不斷絕,封為戶牖侯。陳平辭謝說:“這不是我的功勞?!被噬险f:“我采用了先生的計謀,克敵制勝,這不是功勞是什么呢?”陳平說:“不是魏無知,我怎么能入朝為官呢?”皇上說:“像先生您這樣可以說是不忘本了。”于是又賞賜了魏無知。孝文皇帝即位。孝文皇帝已經(jīng)漸漸明了熟悉國家大事,在一次接受群臣朝見時問右丞相周勃說:“全國一年中判決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謝罪說:“不知道?!毙⑽幕实塾謫枺骸叭珖荒曛绣X糧的開支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謝罪說不知道,急得汗流決背,慚愧自己不能回答。于是皇上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有主管的人?!被噬险f:“主管的人又是誰?”陳平說:“陛下若問判決案件的情況,可詢問廷尉;問錢糧收支的情況,可詢問治栗內(nèi)史?!被噬险f:“如果各自有主管的人,那么您所主管的是些什么事呢?”陳平謝罪說:“為臣誠惶誠恐!陛下不知我才智低劣,使我勉強擔(dān)任宰相的職位。宰相一職,對上輔佐天子調(diào)理陰陽,順應(yīng)四時,對下養(yǎng)育萬物適時生長,對外鎮(zhèn)撫四夷和諸候愛護團結(jié)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自能夠勝任他們的職責(zé)?!毙⑽牡塾谑欠Q贊他回答得好。4、1.A2.B3.B4.如果您一定想逼我投降,那就請結(jié)束今日的歡聚,我就在您面前死去。5.不同點:蘇武:出使匈奴,守節(jié)不失,威武不屈的愛國志士。屈原:不懼奸佞,志潔行廉,正道直行的愛國文人。共同點:都不計個人得失,具有恪守倫理、堅守道義不惜殺身成仁高尚品德、行為。都是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愛國志士?!窘馕觥?.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以”,二者都是連詞,表目的,用來。B.“而”,連詞,表承接。/表假設(shè),如果。C.“于”,介詞,到。/介詞,在。D.“因”,連詞,于是。/介詞,憑借。故選A。2.本題考查學(xué)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本題要求選出全都表現(xiàn)蘇武“忠心事漢,不辱使命”的一組,①“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是李陵勸說蘇武之言,⑤“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是李陵自愧之言。排除①⑤。故選B。3.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軟硬兼施、威逼利誘”錯。李陵是以老朋友敘舊的方式進行的,著重于從感情上去軟化蘇武。故選B。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關(guān)鍵詞:“降”,使動用法,使……投降;“畢”,結(jié)束;“效死于前”,狀語后置句,在您面前死去。5.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人物進行評價探究和比較鑒賞的能力。不同點,由“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可見,蘇武是出使匈奴,面對威脅利誘堅守節(jié)操,歷盡艱辛而不辱使命,是一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由“屈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圍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可見,屈原是有治國之才,因小人讒言而造貶謫流放,但依然竭忠盡智,關(guān)心國家命運的愛國志士。相同點,由“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愿勿復(fù)再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驩,效死于前!’”可見,面對李陵勸降,蘇武以死相拒,終于使李陵羞愧交加,無法再談。表現(xiàn)了蘇武堅貞不屈、歷久不磨的愛國意志以及堅守道義不惜殺身成仁的高尚品德。由“屈平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可見,屈原雖然遭讒去職,流放江湖,但仍然關(guān)心朝政,熱愛祖國。參考譯文:當初,蘇武與李陵都為侍中。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時間一久,單于派遣李陵去北海,為蘇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機對蘇武說:“單于聽說我與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來勸說足下,愿謙誠地相待你。你終究不能回歸本朝了,白白地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你對漢廷的信義又怎能有所表現(xiàn)呢?以前你的大哥蘇嘉做奉車都尉,跟隨皇上到雍棫陽宮,扶著皇帝的車駕下殿階,碰到柱子,折斷了車轅,被定為大不敬的罪,用劍自殺了,只不過賜錢二百萬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隨皇上去祭祀河?xùn)|土神,騎著馬的宦官與宮中掌管車輦馬匹的官爭船,宮中掌管車輦馬匹的官被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騎著馬的宦官逃走了?;噬厦钊媲淙プ凡?,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殺。我離開長安的時候,你的母親已去世,我送葬到陽陵。你的夫人年紀還輕,聽說已改嫁了,家中只有兩個妹妹,兩個女兒和一個男孩,如今又過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長久地像這樣折磨自己!我剛投降時,精神恍惚,幾乎要發(fā)狂,自己痛心對不起漢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宮,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過當時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紀大了,法令隨時變更,大臣無罪而全家被殺的有幾十家,安危不可預(yù)料。你還打算為誰守節(jié)呢?希望你聽從我的勸告,不要再說什么了!”蘇武說:“我蘇武父子無功勞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來的,官職升到列將,爵位封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親近之臣,常常愿意為朝廷犧牲一切?,F(xiàn)在得到犧牲自己以效忠國家的機會,即使受到斧鉞和湯鑊這樣的極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兒子侍奉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么可遺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說了!”李陵與蘇武共飲了幾天,又說:“你一定要聽從我的話?!碧K武說:“我料定自己已經(jīng)是死去的人了!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請結(jié)束今天的歡樂,讓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見蘇武對朝廷如此真誠,慨然長嘆道:“啊,義士!我李陵與衛(wèi)律罪孽深重,無以復(fù)加!”于是眼淚直流,浸濕了衣襟,告別蘇武而去?!瓭h昭帝登位,幾年后,匈奴和漢達成和議。漢廷尋求蘇武等人,匈奴撒謊說蘇武已死。后來漢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請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見到了漢使,原原本本地述說了幾年來在匈奴的情況。告訴漢使者要他對單于說:“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射得一只大雁,腳上系著帛書,上面說蘇武等人在北海?!睗h使者萬分高興,按照?;菟痰脑捜ヘ?zé)備單于。單于看著身邊的人十分驚訝,對漢使懷有歉意的說:“蘇武等人的確還活著?!眴斡谡偌K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經(jīng)投降和死亡的,總共跟隨蘇武回來的有九人。蘇武于漢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長安。蘇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當初壯年出使,等到回來,胡須頭發(fā)全都白了。(節(jié)選自班固《蘇武傳》)屈原做楚懷王的左徒。(他)知識廣博,記憶力很強,明了國家治亂的道理,擅長外交辭令。對內(nèi),同楚王謀劃商討國家大事,頒發(fā)號令;對外,接待賓客,應(yīng)酬答對各國諸侯。楚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職位相等,想爭得楚王對他的寵愛,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賢能。上官大夫就讒毀他說:“君王讓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沒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勞,說:‘除了我,沒有人能制定法令了’?!背趼犃撕苌鷼?,因而疏遠了屈原。屈原雖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戀著楚國,心里掛念著懷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國君總有一天醒悟,世俗總有一天改變。屈原關(guān)懷君王,想振興國家改變楚國的形勢,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現(xiàn)出來這種想法。(節(jié)選自司馬遷《屈原列傳》)5、1.C2.D3.D4.C5.有個叫和少微也在王都門下,和少微妒忌趙上交,詆毀辱罵他,王都也因此就不禮遇趙上交了。6.拜御史中丞,彈舉無所阿避;時樞密使王峻用事,常薦童子,上交拒之。【解析】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C.“明年再知舉”,意思是“第二年再主持科舉考試”。知:主持。故選C。2.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以”,介詞,憑;介詞,因為。B.“為”,介詞,表被動;動詞,幫助,輔佐。C.連詞,于是;副詞,才。D.都是代詞,這、這些。故選D。3.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尊崇”是“王位”的謂語,而“修”是“令德”的謂語,“當”是“修”的狀語,應(yīng)在“當”前斷開,排除BC;“民望”是一個詞語,是“慰”的賓語,而“王”是“忍為此”的主語,應(yīng)在“望”后斷開,“獨……乎”是固定句式,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句子大意是:上交從容進言說:“王位尊貴崇高,您理當立美德以符合百姓的期望。秦王您忍心這樣做,難道不知道恭世子、戾太子的事嗎?”從榮惱怒,逐他出府。故選D。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他在擔(dān)任中書舍人時”錯,原文是“以上交為中書舍人,遷刑部侍郎。嘗上言:‘伏睹長興中詔書……’”,可見對長興年間詔書提出修改建議時,他的官職是“刑部侍郎”。故選C。5.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本句中,“忌”,妒忌;“毀訾”,詆毀辱罵;“禮”,禮遇。6.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文中寫道“俄遷戶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彈舉無所阿避”,即:擔(dān)任御史中丞,平時彈劾或薦官員從無討好或回避,能體現(xiàn)趙上交“為人剛正”;再如“時樞密使王峻用事,常薦童子,上交拒之”,即:當時樞密使王峻執(zhí)政,經(jīng)常推薦童生,上交拒絕了他,也能體現(xiàn)其“為人剛正”。參考譯文:趙上交,涿州范陽人。本名遠,字上交,為了避漢祖的名諱,就只稱表字。趙上交身高七尺,膚色黑,風(fēng)度儀表俊美,善長言談?wù)撌?,仗著有才華而任性使氣,被鄉(xiāng)里人所推重。后唐同光年間,趙上交曾經(jīng)去中山拜謁王都。有個叫和少微的也在王都門下,妒忌上交,詆毀辱罵他,王都也就不禮遇他了。上交不得志,就南游洛陽,與中官驃騎大將軍馬紹宏交好。紹宏兼任北面轉(zhuǎn)運制置大使,上表推薦他為判官,后升任殿中丞。當時秦王從榮開府兼判軍衛(wèi),任命上交為虞部員外郎,充任六軍諸衛(wèi)推官。李浣、張沆、魚崇遠都是沒有功名就在秦府,全都和上交友善。多次升遷擔(dān)任司封郎中,充任判官。從榮向來性情豪邁,不守禮法,喜歡親近小人。上交從容進言說:“王位尊貴崇高,您理當立美德以符合百姓的期望。秦王您忍心這樣做,難道不知道恭世子、戾太子的事嗎?”從榮惱怒,逐他出府。上交后來又做過涇、秦二鎮(zhèn)州節(jié)度判官。從榮遭遇災(zāi)禍,他的幕僚下屬也都獲罪(受牽連)被貶。上交也因此出名。后晉初年,適逢朝廷廢除翰林學(xué)士,任命上交為中書舍人,升任刑部侍郎。曾上書說:“我見到長興年間的詔書:‘州縣官員在任時審理案件,能昭雪人命的,不限任職時間長短參加選拔,允許他們破格委任官職,同樣賜給章服。各個道、州官府給付出具證明,親自到行部投遞文書的,隨時發(fā)給優(yōu)待文書,可以杜絕欺瞞,以起到激勵作用。’記載詳見原始詔書,詔書只說到州縣官員,未提到內(nèi)外職司官員。懇請今后只要能夠昭雪冤案救活人命的,不限朝中還是地方官員,都給予表彰獎賞。各道州縣委托長吏抄錄案件來報告朝廷。等到本人任職期滿,就到刑部投遞文書,不要隔越年歲,希望使內(nèi)外律法相同?!毕略t采納了他的建議。隨即又升為戶部侍郎,擔(dān)任御史中丞,平時彈劾或薦官員從無討好或回避。后周廣順初年,擔(dān)任禮部侍郎。碰上將開科考貢士,上交訂立申明條例制度,十分精密,從這時又開始糊名考試。提拔扈載為甲科,并錄取梁周翰、董淳等人,當時被稱贊是得士。轉(zhuǎn)任戶部侍郎。第二年再主持科舉考試。當時樞密使王峻執(zhí)政,經(jīng)常推薦童生,上交拒絕了他。王峻惱怒,上奏說上交選士失實,貶為商州司馬。宋朝初年,起為尚書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去世,享年六十七歲。上交所擔(dān)任的官職都以干練聞名,當時人們稱贊他有宰相之才。6、2.D3.C4.(1)你率領(lǐng)一萬多烏合之眾奔赴京師,這與驅(qū)趕羊群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2)我不能保衛(wèi)父母,卻教別人叛離父母,可以嗎?5.①國家危急,卻無人應(yīng)召;②以身報國,希望感召忠臣義士?!窘馕觥?.此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yīng)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擔(dān)當?shù)某煞謥頂?。本句意為:文天祥捧著詔書大哭,派陳繼周征發(fā)州中豪杰,聯(lián)合溪峒少數(shù)民族,派方興召吉州軍隊前來,各路英雄都回應(yīng),聚集了一萬人的軍隊?!翱ぶ泻澜堋笔侵缚ぶ械暮澜?,中間不應(yīng)斷開,排除CD;“諸豪杰”作“皆應(yīng)”的主語,其前應(yīng)斷開,排除B。故選A。2.此題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jié)合語境的含義作答。D項,“‘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錯誤,應(yīng)該是“社”指土地神,“稷”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體育訓(xùn)練與比賽作業(yè)指導(dǎo)書
- 安能轉(zhuǎn)讓合同
- 消防安全技術(shù)服務(wù)項目合同
- 商店承包經(jīng)營協(xié)議書
- 電力用戶培訓(xùn)合同(2篇)
- 電費合作協(xié)議書(2篇)
- 2024年高中物理第七章機械能守恒定律第四節(jié)重力勢能訓(xùn)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學(xué)年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7金蟬脫殼教案設(shè)計蘇教版
- 2024年高中政治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二框認識運動把握規(guī)律演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 八年級地理上冊 第三章 第三節(jié) 水資源說課稿 新人教版
- 血透機常見報警原因及處理課件
- 房地產(chǎn)行業(yè)房地產(chǎn)銷售業(yè)績考核方案
- 小兒腹瀉課件
- 北京市通州區(qū)市級名校2025屆高一數(shù)學(xué)第一學(xué)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Unit2 Travelling Around Project北京之游學(xué)生作業(yè)教學(xué)設(shè)計 -2023-2024學(xué)年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工業(yè)機器人仿真軟件:Epson RC+ Simulator:機器人基本操作:EpsonRC+Simulator界面介紹
- 項目三任務(wù)1:認識超聲波雷達(課件)
- 起重機械生產(chǎn)單位質(zhì)量安全總監(jiān)-特種設(shè)備考試題庫
- DZ∕T 0080-2010 煤炭地球物理測井規(guī)范(正式版)
- 小學(xué)生心理健康教育學(xué)情分析
-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文言文文意概括簡答題知識清單 (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