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十二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考點一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民族工業(yè)的興起1.(2023·課標全國Ⅰ,28)1852年,一位在華英國人在報告中稱,英國商人運往倫敦的中國生絲是以“無用的”曼徹斯特上等棉布包裝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裝的主要是中國產的土布。包裝布的這種變化反映了當時()A.中國的土布質量粗糙B.英國棉布價格更具優(yōu)勢C.中國生絲在英國暢銷D.英國棉布在中國滯銷解析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的自然經濟雖然開始解體,但仍占主導地位,對外國商品具有一定的抵制力,從而導致了英國棉布在中國的滯銷,成為了“無用的”的商品,成為中國生絲的包裝布,故選D項。材料并未體現A、B、C三項。答案D2.(2023·天津文綜,5)天津開埠后,直隸順德府(今河北邢臺)農民開始在農閑時結伙赴陜甘蒙等地販運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紀初,收購的皮毛除大量轉運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順德加工成皮襖、皮褥等向國內銷售。在皮毛運銷和加工業(yè)帶動下,從事非農業(yè)生產的人越來越多。這一現象主要表明()A.中國內地農村經濟市場化程度提高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C.外國資本主義全面沖擊中國傳統(tǒng)經濟D.中國農村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解析在皮毛貿易的影響下,內地農民從事非農業(yè)生產的人數不斷增多,說明中國內地農村的經濟市場化不斷提高,故選A。B項說法正確,但與題干材料反映的現象無關,排除;C項錯在“全面”,排除;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于鴉片戰(zhàn)爭,天津開埠通商是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排除D。答案A3.(2023·四川文綜,4)1893年,駐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記》中寫道:“總理衙門大臣萃畢生之全力以經理交涉事務者,殆鮮其人?;蛞怨俑邟烀?,或以淺嘗自喜;或驟出驟入,聽其自然。一聞《海國圖志》《瀛寰志略》兩書之名,尚有色然以驚者?!边@主要反映了()A.中外交涉事務的減少B.頑固派對洋務的抵制C.立憲思想傳播的困境D.洋務專業(yè)人才的匱乏解析總理衙門除主要負責外交事務外,也是洋務運動的領導機構。材料表明總理衙門大臣對外交事務淺嘗輒止,任其自然,沒有全力以赴,并且對介紹西方世界的《海國圖志》《瀛寰志略》兩部書不了解,說明洋務運動在推行過程中專業(yè)人才匱乏,故D項正確。A項中“中外交涉”、B項“頑固派的抵制”、C項“立憲思想”在材料中未體現。答案D4.(2023·浙江文綜,18)有學者認為,徽商胡雪巖“壟斷蠶絲,冀獲暴利。此既為出口大宗,適光緒九年(1883年)外國絲市不振,洋商不購,而胡氏存貨山積,悉歸腐敝。由是盡喪其資,波及全國,錢莊分設各地者,紛紛倒閉,而胡氏一蹶不振?!痹谠搶W者看來,胡雪巖破產的主要原因是()A.沒有投資近代工礦企業(yè)B.買辦商人勢力的惡性競爭C.金融業(yè)形勢發(fā)生了變化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影響解析注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1883年”“外國絲市不振,洋商不購,而胡氏存貨山積,悉歸腐敝”“波及全國”,由此可以看出是外國“絲市”低迷導致了中國“絲市”不振,壟斷中國蠶絲的胡雪巖最終破產,故選D。題干材料與“近代工礦企業(yè)”無關,排除A;胡雪巖壟斷中國的蠶絲,但不是買辦商人,更談不上惡性競爭,排除B;錢莊倒閉體現不出金融業(yè)發(fā)生哪種變化,排除C。答案D5.(2023·課標全國Ⅰ,28)據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費英國棉紗、棉布便士,而中國是便士。這反映出當時中國()A.經濟受到鴉片戰(zhàn)爭的破壞B.實行保護本國經濟的政策C.經濟的發(fā)展水平低于印度D.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根深蒂固解析材料顯示“1853年”,中國對英國的棉紗、棉布消費量很低。結合史實,此時處于兩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洋布的滯銷是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制。故答案為D項。答案D6.(2023·山東文綜,17)19世紀60年代,江浙地區(qū)出現了“蠶事乍畢絲事起,鄉(xiāng)農賣絲爭赴市……番舶來銀百萬計,中國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紡車,無復有心種菽粟”的現象。它反映出()A.資本輸出成為列強侵華的主要手段B.開埠通商促進了江浙地區(qū)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C.中國對外貿易由入超變?yōu)槌龀珼.市場擴大刺激了江浙地區(qū)絲織業(yè)發(fā)展解析A項是在甲午戰(zhàn)爭后,與材料中的時間不符;19世紀六七十年代民族工業(yè)產生而不是發(fā)展,而且材料體現的應該是小農經濟,而不是民族工業(yè),故B項錯誤;C項不符合史實;兩次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成了列強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農產品的市場也隨之擴大,故D項正確。答案D7.(2023·浙江文綜,15)清末某官員談到鐵路修建時說:“內開未盡之地寶,外收已虧之利權。是鐵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見,而國之利因之。利國之大端,則征兵轉餉是矣?!边@一言論的含義是()A.“求富”“自強” B.“師夷長技”C.“中體西用” D.“民生主義”解析由材料中“外收已虧之利權”“是鐵路之利,首在利民”“利國之大端,則征兵轉餉”等關鍵信息可知鐵路修建“利國”以自強,“利民”以求富,這一言論的含義其實是通過鐵路修建以自強求富,A項符合題意。C項雖是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但材料無體現,B、D兩項不合題意。答案A8.(2023·大綱全國,16)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機器廠可興作業(yè),小輪舟可便通達,今各省皆為厲禁……徒使洋貨流行”,建議“宜縱民為之,并加保護。”這種主張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紀70年代 B.19世紀80年代C.19世紀90年代 D.20世紀20年代解析根據題干材料信息“機器廠”“小輪舟”“宜縱民為之,并加保護”,題干主張鼓勵發(fā)展工業(yè),并加以保護,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歷程由“厲禁”到鼓勵保護,應該是在甲午戰(zhàn)后,是在19世紀90年代,故答案為C項。答案C9.(2023·江蘇單科,7)在20世紀20年代浙江上虞縣的下管村,“生產上它是一個農業(yè)社會,……下管人除糧食和菜蔬肉類等還能自給自足,并有毛竹和茶葉等山貨可以外銷外,日常生活的工業(yè)品,幾乎全是外來的‘洋貨’。……除了制造和修理農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業(yè)外,家庭紡織業(yè)等已被淘汰殆盡?!睋丝芍?,近代以來下管村自然經濟瓦解的征象是()A.毛竹和茶葉等山貨的外銷B.農具等制造業(yè)和修理業(yè)的存在C.糧食和菜蔬肉類等的生產D.紡織和部分土產加工業(yè)的淘汰解析自然經濟的主要特征是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據材料,下管村“日常生活的工業(yè)品,幾乎全是外來的‘洋貨’”“家庭紡織業(yè)等已被淘汰殆盡”,可知該村家庭紡織業(yè)衰敗,標志著自然經濟的瓦解,故D項正確,A、B、C三項均不能說明自然經濟的瓦解。答案D10.(2023·重慶文綜,6)下圖數據來源于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導致1843~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發(fā)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是()1838~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年平均數)單位:鎊A.鴉片耗去了中國對英國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國制造品遭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C.英國制造品輸入太多超過中國的購買能力D.中國征內地稅限制了英國制造品在華銷售解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1842年中國已被迫開放,但1848~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年平均數)與1843~1847年相比,呈下降趨勢,根源在于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B項正確。A、C、D三項雖然會影響到英國制造品的輸出值,但不是根本原因。本題選B項。答案B11.(2023·課標全國,30)1895年,身為狀元的張謇開始籌辦紗廠,他稱自己投身實業(yè)是“捐棄所恃,舍身喂虎”。這反映出張謇()A.毅然沖破視商為末業(yè)的傳統(tǒng)觀念B.決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業(yè)競爭C.預見到國內工商業(yè)發(fā)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的冒險精神解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清末創(chuàng)辦實業(yè)的影響。秦漢以來,統(tǒng)治者多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張謇是晚清狀元,毅然掛冠經營、興辦實業(yè),這一行為沖破了傳統(tǒng)的“商業(yè)為末”觀念,因此A項符合題意。材料信息無法體現“民族工商業(yè)競爭”,排除B項;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允許民間辦廠,民族工業(yè)有了初步發(fā)展,故C項與史實不符;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答案A12.(2023·廣東文綜,15)清末有輿論說:“中興名臣曾國藩僅賞侯爵,李鴻章不過伯爵,其余百戰(zhàn)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獎創(chuàng)辦實業(yè)之工商,……斯誠稀世之創(chuàng)舉?!贝恕皠?chuàng)舉”反映了()A.資本主義的萌芽 B.重農抑商傳統(tǒng)的改變C.爵位制度的創(chuàng)設 D.封建君主專制的加強解析題干反映的是關于清末“新政”獎勵工商業(yè)的情況,改變了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故B項正確。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在明朝中后期,故A項錯誤;爵位制度自封建王朝建立就存在,故C錯誤;題意的“創(chuàng)舉”只反映爵獎工商,不能反映封建君主專制的加強,故D項錯誤。答案B13.(2023·重慶文綜,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盛宣懷(1844~1916),江蘇武進人。從1870年開始充當李鴻章幕僚,創(chuàng)辦了一系列實業(yè)與教育事業(yè)。1896年,他將自辦銀行的見解向清廷作了系統(tǒng)的表述:“銀行昉(開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國之貨財,以應上下之求給,立法既善于中國之票號、錢莊,而國家任保護,權利無旁撓,故能維持不敝。各國通商以來,華人不知務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銀行乃推行來華,攘我大利……商務樞機所系,現又舉辦鐵路,造端宏大,非急設中國銀行,無以通華商之氣脈,杜洋商之挾持。”——摘編自謝俊美編《中國通商銀行》材料二1897年5月27日,經過盛宣懷一段時間的籌備,中國自辦的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在上海正式成立。銀行股份全屬華股,總董全是華人,其構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買辦商人,實行“權歸總董,利歸股商”。它的內部章則制度完全仿照英商匯豐銀行章程來擬訂,用洋人為大班,掌握業(yè)務經營上的實權。它以上海總行為中心,積極開展業(yè)務。中國通商銀行(上海總行)各類放款占其放款總額百分比年份國內工商業(yè)、交通業(yè)及其他錢莊外國洋行外國在華銀行合計1897年底70141241001898年底51113801001899年底850150100——摘編自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編《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的初創(chuàng)時期》(1)19世紀中后期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根據所學知識,指出當時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2)根據材料一,歸納盛宣懷提出的中國自辦銀行的理由。(3)根據材料二,指出中國通商銀行初創(chuàng)時期放款的重點領域。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行在重點領域放款所起的作用,指出該行在初創(chuàng)時期存在的不足。解析第(1)問,注意關鍵信息“19世紀中后期”,結合經濟模塊的有關知識,從工業(yè)革命開展和世界市場形成等角度概括說明即可。第(2)問,根據材料一信息“善于中國之票號、錢莊”“現又舉辦鐵路”“非急設中國銀行,無以通華商之氣脈,杜洋商之挾持”概括。第(3)問,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二表格信息歸納。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從民族工業(yè)和交通業(yè)發(fā)展、近代化等角度分析。第三小問,依據“構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買辦商人,……用洋人為大班,掌握業(yè)務經營上的實權”概括。答案(1)工業(yè)革命和科技革命深入開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2)銀行比中國傳統(tǒng)金融機構優(yōu)越;有利于促進鐵路建設等事業(yè)的發(fā)展;有利于抵制洋商獨攬中國銀行利權。(3)民族工商業(yè)及交通業(yè)。推動了民族工商業(yè)及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中國經濟的近代化。在經營管理上依賴洋人,沒有完全擺脫列強的控制。14.(2023·廣東文綜,38)(節(jié)選)對同一史實,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歷史應注意史料的適用性和局限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自道光年間,大開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來,操貿易之權,逐錐刀之利,民間生計,皆為其所奪……自洋布洋紗入口,土布銷場遂滯,紡績稀少,機軸之聲幾欲斷矣?!妒⑹牢Q浴凡牧隙?20世紀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樹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織,終歲勤勞,常見農民自頂至踵所用衣、襪、鞋、帶皆由自力織成者。——民國河北《元氏縣志》(1)中國古代小農經濟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農村經濟結構狀況有何不同?(2)材料一和材料二對于探究中國近代農村經濟結構的變遷,分別有何局限?綜合兩則材料可以推知中國近代經濟發(fā)展的何種特點?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從生產部門、生產特點及勞動單位、產品去向等角度闡述;第二小問,緊緊抓住“農村經濟結構”的限定項,分析整合材料一、二的體現的觀點從兩方面得出結論。第(2)問,第一小問,注意要求“分別”寫出“局限性”的命題立意,兩則材料都是從不同角度來看待近代農村經濟結構變動的,都沒有全面看待;第二小問,結合兩則材料觀點的局限性,概述近代經濟發(fā)展受到沖擊引起自身變化的特點即可。答案(1)特征:以家庭為單位,耕織結合,自給自足。不同:材料一:自然經濟(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解體;材料二:河北元氏縣仍以自然經濟(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為主。(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處;材料二只反映局部。特點: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15.(2023·課標全國Ⅰ,40)(節(jié)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國家之一。殷墟即發(fā)現了來自南海乃至阿曼灣的海貝。齊國借助“邊?!钡牡乩項l件,發(fā)展“魚鹽之利”,成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最為富庶的國家。漢代“海上絲綢之路”雛形即已出現,魏晉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為佛教東傳的重要方式。宋元時代指南針等遠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貿易達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鄭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現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等,記錄海行見聞,反映當時東南亞、印度以及阿拉伯、東非等地的風土人情、山川形勝。明后期,鄭若曾針對倭寇等問題,在《籌海圖編》中明確提出“海防”的主張:“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戰(zhàn)勝于大洋?!倍鳌⑶逭32捎谩昂=钡霓k法。到鴉片戰(zhàn)爭前,“各省水師戰(zhàn)船,均為捕盜緝奸而設”。——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等材料二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被卷入世界市場體系,通商口岸不斷增加。魏源認為海運“優(yōu)于河運者有四利:利國、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長一倍,絲的出口增長將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長55%,絲的出口增長三倍多。海關稅收從1861年的490余萬兩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萬兩。1866年,左宗棠創(chuàng)辦福州船政局,附設福州船政學堂。1868年,江南制造總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輪“惠吉”號下水。1872年輪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內江外海之利,不致為洋人占盡”。1885年,海軍衙門設立。隨著西方商品與資本輸出的擴大,部分國人提出與列強進行“商戰(zhàn)”。1904年,張謇上奏朝廷,請準各省成立海洋漁業(yè)公司,購置新式漁輪,發(fā)展海洋漁業(yè)。19世紀60年代后,清政府與英法等國簽訂條約,允許百姓出國,“毫無禁阻”,僅南洋地區(qū),就有中國移民500萬人。——摘編自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等(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變化及啟示。解析第(2)問,“主要變化”要結合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這一主干知識,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角度進行總結?!皢⑹尽笨梢詮膰抑鳈?、發(fā)展經濟等角度思考。答案(2)主要變化:在西方沖擊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動參與海洋利用;海洋權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強的干預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貿易拓展;對海洋重要性的認識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機構逐步建立,試圖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學成為重要現象,對國內的影響加深。啟示:加強海洋領土及海權意識;開發(fā)利用海洋資源。16.(2023·浙江文綜,38)(節(jié)選)閱讀材料,加深對歷史上江南經濟變化的認識。材料二1840年后,長江三角洲的村鎮(zhèn)無不受到開埠帶來的影響。時人有詩:蠶事乍畢絲事起,鄉(xiāng)農賣絲爭赴市?!≠Z收買交大賈,大賈載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國正通商……番舶來銀百萬計,中國商人皆若狂。今年買經更陸續(xù),農人紡經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紡車,無復有心種菽粟?!幾郧迥┦分举Y料材料三馬克思在1853年就預言:“與外界隔絕曾是保存舊中國的首要條件,而當這種隔絕狀態(tài)在英國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瘪R克思在這里使用了“暴力”一詞,這無疑是侵略的同義詞。但他并沒有用侵略和被侵略來概括全部中外關系?!亚致酝致詭淼纳鐣兓珠_來,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思想?!幾躁愋衤础督袊鐣男玛惔x》(2)仔細閱讀材料二中的詩歌,結合時代大背景,分析長江三角洲的村鎮(zhèn)經濟發(fā)生的重大變動。(3)閱讀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帶來的社會變化分開來”的思路,概括19世紀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解析第(2)問,考查對材料的閱讀理解能力;第(3)問,給出答題思路——“把侵略同侵略帶來的社會變化分開來”,從危害和積極影響兩方面來分析影響。答題的關鍵在于緊扣材料,抓住時代背景對歷史事件進行全面、總體的概括。答案(2)自然經濟加速解體;農產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場的影響;農業(yè)經濟與商品經濟的關系發(fā)生變化。(3)給中華民族帶來災難。但使原有經濟結構遭到破壞,社會經濟出現新成分;洋務企業(yè)、民族資本企業(yè)創(chuàng)辦,民族工業(yè)興起;中國經濟被卷入世界市場。17.(2023·廣東文綜,39)(節(jié)選)歷史認識是人們對歷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評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對于洋務運動,當時的人頗有批評,以下看法較具代表性:劉錫鴻中國空虛不在無船無炮,而在無人無財,此皆政教之過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紛紛講求,致群鶩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飭紀綱(綱常倫理),而惟騖心于兇器之末則何歟?——《劉光祿遺稿》郭嵩燾西洋立國以政教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異而歲不同;(中國專注于造船、制器、練兵)考求洋人末務而忘其本,自以為安?!秱惗嘏c巴黎日記》(1)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什么?它是對鴉片戰(zhàn)爭前后出現的哪一思想的發(fā)展?(2)劉錫鴻和郭嵩燾都批判洋務運動舍本逐末,但他們的主張并不相同。根據材料一對此加以分析。解析第(1)問,依據所學知識準確作答即可。第(2)問,首先要明確材料體現出的二人的主張,再從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說明二人主張的不同。答案(1)中體西用?!皫熞拈L技以制夷”。(2)劉錫鴻認為西方技藝是“末”;中國的綱常倫理是“本”;主張整飭綱常倫理,反對洋務派專注于學習西方技術的做法;郭嵩燾認為西方技術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維新全面學習西方,國力增強;反對洋務派只學習西方科技,主張不僅學習西方技術還要學習西方制度。[評分說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點但言之有理,可在每問總分范圍內酌情給分。18.(2023·廣東文綜,38)(節(jié)選)蕓蕓眾生的日常生活是歷史的重要內容,從中可見社會變遷的軌跡。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二“(清末)舊工業(yè)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試任入一人家,觀其日常所服用者,無論為必要品為奢侈品,其來自他國者恒十有八九。”——《飲冰室合集》(2)材料二中的“舊工業(yè)”指什么?簡要說明其衰落與工業(yè)革命的歷史聯系。解析第(2)問,第一小問,注意時間和現象,據此判定“舊工業(yè)”的含義;第二小問,從工業(yè)革命對國際關系的影響、列強侵華的主要方式及其對中國“舊工業(yè)”的影響等角度進行分析概括。答案(2)傳統(tǒng)手工業(yè)。英法等國通過工業(yè)革命成為工業(yè)國家;對外擴張,中國遭到侵略;采用機器大生產的洋貨物美價廉,涌入中國,傳統(tǒng)手工業(yè)受到嚴重沖擊。[評分說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點但言之有理,可在每問總分范圍內酌情給分??键c二民國時期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1.(2023·四川文綜,7)1935年國民黨五屆一中全會通過的《確定國民經濟建設實施計劃大綱案》,明確了“建設國民經濟,必須為全盤之統(tǒng)制”的政策。該政策()①受國家干預經濟思潮影響②消除了列強經濟壓迫③有利于構建戰(zhàn)時經濟體制④遏制了官僚資本勢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注意時間“1935年”,發(fā)生在羅斯福新政后,受國家干預經濟政策的影響,通過了《確定國民經濟建設實施計劃大綱案》,故①正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決定了不可能完全消除經濟壓迫,故②錯誤;“建設國民經濟,必須為全盤之統(tǒng)制”,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有利于構建戰(zhàn)時經濟體制,故③正確;官僚資本是憑借國家政權力量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經濟,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有利于官僚資本的發(fā)展,不是“遏制了官僚資本勢力”,故④錯誤。答案為A項。答案A2.(2023·福建文綜,24)下表為20世紀前期中國對外貿易出入超變動表。表中數據變動可以用來佐證表出超(+),入超(-);單位:百萬元年份美國英國法國俄國(蘇聯)1909~19110-90+56+461919~1921-89-110+32+141929~1931-205-76+40+53A.美國逐步加強對華經濟侵略B.英國對華貿易優(yōu)勢逐步加強C.法國強化對華轉嫁經濟危機D.俄國(蘇聯)對華貿易穩(wěn)步增長解析本題是數據圖表題,解題關鍵在于正確分析表格中數據的變化。結合圖表中數據可知,在中美貿易中,中國處于入超地位,并且數據逐漸增加,體現出美國逐步加強對華經濟侵略,故A項正確。數據表明,英國對華貿易優(yōu)勢明顯,但有波折,不是“逐步加強”,故B項錯誤;中國在與法國貿易中處于出超地位,體現不出“法國強化對華轉嫁危機”,故C項錯誤;中俄(蘇)間貿易,中國處于出超地位,期間有波折,體現不出“穩(wěn)步增長”,故D項錯誤。答案A3.(2023·浙江文綜,20)榮德生等刊登宣言:“東(三)省淪亡,于今兩月,我國民政府遷延無措……且于國際聯盟中顯示讓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責之義,謹先發(fā)起‘國難自救會’之組織”,相約“監(jiān)督政府之外交進行,對于一切有礙國家利益之行動,共抗爭之?!边@可以作為直接史料來說明()A.國際聯盟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遷就B.民族工業(yè)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歷史命運C.近代企業(yè)家具有較強民族救亡意識D.國民政府對日本侵華采取不抵抗政策解析注意題干中的限定“直接史料”。榮德生是近代民族企業(yè)家,在日本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國民政府無為之時,成立“國難自救會”維護國家利益,說明近代企業(yè)家具有較強的民族救亡意識,故選C。A、B、D三項說法都正確,但不是題干直接體現的信息,皆排除。答案C4.(2023·安徽文綜,15)“吾國紗廠事業(yè),自歐戰(zhàn)起后,獲利甚厚,國人鑒于利之所在,均爭相投資,設廠增錠,大有風起云涌之概。迨歐戰(zhàn)告終,本紗之輸出杜絕,外紗紛至沓來,遂致連年市價,一蹶不振?!睋伺袛?,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中國棉紡織業(yè)“一蹶不振”的原因有()世界棉紡織業(yè)漸趨萎縮②西方列強經濟侵略③官僚資本擠壓民族企業(yè)④商人投資規(guī)模過度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西方列強忙于戰(zhàn)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使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有了一個短暫的發(fā)展,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西方列強卷土重來,民族資本主義又蕭條下去,據此可知②符合題意,由材料中關鍵信息“國人鑒于利之所在,均爭相投資,設廠增錠,大有風起云涌之概”可以推斷④正確。①與史實不符,③中官僚資本擠壓民族企業(yè)應是在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故答案為B項。答案B5.(2023·安徽文綜,15)下圖顯示以下年份外國資本、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在中國產業(yè)資本總額中所占比例。據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民族資本主義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B.民族資本依然受到外國資本擠壓C.國民政府的官僚資本體系開始崩潰D.國際局勢決定著中國產業(yè)資本發(fā)展解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19世紀末獲得了初步發(fā)展,而題干的時間是1913年到1936年,早就超越了初步發(fā)展這個階段,故A項錯誤。圖中數據表明直到1936年外國資本依然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故B項表述正確。1936年官僚資本體系并未崩潰,故C項錯誤。D項中“決定”二字表述錯誤,國際局勢是影響中國產業(yè)資本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答案B6.(2023·江蘇單科,8)1934年上海市長指出,“近年以來,上海人口財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謂其工商業(yè)均已健全發(fā)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遠?!呛喂屎??上海猶魚,內地猶水,財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榮之象也;人口增加,失業(yè)者日眾,城市生活之病態(tài)也!欲求魚之生長,而不先實池以水,其可得乎?”這段話體現的施政設想是()A.強調幫助內地改善經濟,營造發(fā)展環(huán)境B.強調改變城市財富流向,縮小貧富差距C.強調限制城市人口增長,提升人口素質D.強調發(fā)展城市工商百業(yè),增加城市就業(yè)解析本題考查南京國民政府的經濟建設,旨在考查學生準確理解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上海市長對上海經濟與內地經濟之間關系的闡述。上海市長認為,上海經濟和內地經濟之間是魚水關系,主張用內地經濟的“水”為上海經濟這一條“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體現出上海市長希望通過幫助內地發(fā)展經濟,改善上海的發(fā)展環(huán)境的主張,故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均著眼于上海內部經濟的調整,均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A7.(2023·北京文綜,40)(節(jié)選)中國工業(yè)布局受政治、資源、市場等因素影響而不斷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鑒于中國重要工廠絕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內地各省幾乎沒有工業(yè)基礎,難以滿足抗戰(zhàn)的物資需要,南京國民政府計劃將工廠內遷。1937年,國民政府制訂了《工廠遷移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電影制作保密合同范本6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行業(yè)碳排放權交易合同范本8篇
- 2025年個人住宅房產抵押擔保合同范本
- 課題申報參考:內感受干預促進青少年情緒能力的神經基礎
- 課題申報參考:民事訴訟法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制度研究
- 2025年度住宅小區(qū)停車位共有產權轉讓合同范本
- 2025年個人房產繼承權轉讓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農機具租賃與智能灌溉系統(tǒng)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美容美發(fā)院加盟店會員管理與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高端建筑用熱鍍鋅鋼管采購合同3篇
- DB43-T 3022-2024黃柏栽培技術規(guī)程
- 成人失禁相關性皮炎的預防與護理
- 九宮數獨200題(附答案全)
- 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培訓
- 《聚焦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課件
- PTW-UNIDOS-E-放射劑量儀中文說明書
- JCT587-2012 玻璃纖維纏繞增強熱固性樹脂耐腐蝕立式貯罐
- 保險學(第五版)課件全套 魏華林 第0-18章 緒論、風險與保險- 保險市場監(jiān)管、附章:社會保險
- 典范英語2b課文電子書
- 員工信息登記表(標準版)
- 春節(jié)工地停工復工計劃安排( 共10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