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初診接待大全心理征詢室配置(要點:專業(yè),保密,寬敞,安靜,座椅舒適,配置必須得設備)1.能顯示專業(yè)的特點;2.具有保密的功能3.能提供適當寬敞安靜的空間4.配置舒適的座椅5.配置必需的設備。初診接待的工作程序:(要點:儀態(tài)良好,禮貌,間接詢問,表達態(tài)度,保密原則,說明征詢性質,責任,義務,協商方式)1.應有儀態(tài),服裝整齊、坐姿端正、表情平和。2.禮貌接待方式:使用禮貌語言,態(tài)度平和誠懇,據實際運用。3.提問時間接詢問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幫助,不可直接逼問4.詢問結束后,明確表白態(tài)度,向求助者說明是否能提供幫助5.向求助者說明保密原則:反復申明保密原則,說明保密例外。6.向求助者說明心理征詢性質是協助求助者解決各類心理問題。7.說明求助者責任、權利與義務8、與求助者進行協商,擬定使用那種征詢方式初診接待中的注意事項1、避免緊張情緒2、語言表達。語速適中,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專業(yè)術語,應向求助者說明專業(yè)術語的內涵外延3、反復說明心理征詢中的保密原則4、說明心理測量功能的有限性,征詢者不能在征詢范圍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幫助和做任何承諾5征詢時的儀態(tài)二、會談法大全會談法的工作程序一、擬定會談的目的、內容與范圍二、擬定提問方式;三、傾聽;四、控制會談內容與方向;五、對會談內容分類;六、結束會談擬定會談的目的、內容與范圍1.根據該求助者積極提出的求助內容2.根據在征詢中觀測到的疑點3.根據心理測驗結果初步分析中發(fā)現的問題4.上級征詢師為進一步著呢段而下達的會談目的??刂茣劦姆椒?釋義,中斷,情感反射,引導。會談法的技術要點:1.會談中聽比說更重要;2.態(tài)度;3.區(qū)分和鑒別;4.會談法的種類;5.最常使用的會談法是背景資料采集法;6.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狀態(tài)和行為特點;7.如何提問題;8.選擇會談內容的原則。會談法的種類:攝入性會談,鑒別性會談,治療性會談,征詢性會談,應急性或危急性會談。在會談法中從哪些方面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狀態(tài)和行為特點1.外表和行為;2.交談過程中的語言特點;3.思維內容;4.認知過程和功能;5.情緒;6.靈感和自知力。選擇會談內容的原則:可接受,有效,積極。四、攝入性會談如何避免提問失誤(1)避免“為什么……”的問題。這類問題的含義對求助者有強烈暗示性。(2)避免多重選擇性問題。因這類問題具封閉性,征詢師獲取信息受限制。(3)避免多重問題。這類問題表現出征詢師缺少訓練,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避免修飾性反問。這種反問后果對求助者毫無好處,使會談陷入僵局。(5)避免責備性問題。此類問題對求助者產生很大威脅感,立即引起防衛(wèi)。(6)避免解釋性問題。征詢師表達自己見解,不利于推動求助者自我探索。五、不恰當提問的悲觀作用1.導致依賴2.責任轉移3.減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產生不準確的信息5.求助者可由于處在被審問地位而產生防衛(wèi)心理和行為。6.提問過多可以影響交談中必要的概括與說明六、會談內容選擇原則——該案例從哪方面入手1.可接受:符合求助者能力愛好。2.有效:病因直接間接針對性。有助于探索深層病因。有助于鑒別診斷癥狀。有助于個性矯正發(fā)展。會談法具相應有效性。有助于幫助改善認知。3.積極:對改變求助者的態(tài)度有積極作用。八、攝入性會談注意事項1.態(tài)度保持中性:不可暗示誘導以免丟失客觀信息。2.提問避免失誤:不能隨便提問以轉移求助者談話。3.絕不講題外話:除提問和引導語外,不講題外話。4.扭轉會談內容:不以指責性語言阻止求助者談話。5.不給絕對結論:攝入性會談后不應給出絕對結論。6.誠懇結束會談:不能生硬話語結束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誤解。九如何對的使專心理測驗1.向求助者說明選用量表對確診的意義并征得求助者批準。2.依據求助者心理問題的性質,選擇恰當的心理測驗項目。3.測量結果假如與臨床觀測、會談法相左,不可輕信任何一方。亂專心理測驗的情況1.目的不明確,依據不充足地隨意使用。2.單純依據心理測驗結果,不與臨床表現相對照,片面地給出診斷和制定矯治措施。3.未查明某種心理測驗自身可靠性(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的時限便在臨床上使用。4.在診斷目的以外使專心理測驗。5.不按程序規(guī)定和操作規(guī)定實行心理測驗。6.超過某種心理測驗自身功能,主觀地對心理測驗數據和結果進行解釋。7.使用盜版軟件實行心理測驗。8.將直接翻譯未經修訂的測驗工具用于臨床。不得使用“地毯式轟炸”:1.在不理解各種心理測驗自身獨有功能,對臨床表現尚未形成印象,就進行各種測驗;2.為了經濟利益而大量、目的性不明確地使專心理測驗十、臨床資料整理歸納模式臨床資料整理與評估的工作程序1.整理歸納一般資料;2.整理個人成長史資料;3.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體和社會工作與社會交往狀態(tài);4.判斷資料來源的可靠性,并予以說明;5.按資料的性質進行分類整理。1.一般資料:人口學、生活狀況、婚姻家庭、工作記錄、社會交往、娛樂活動、自我描述、內心世界、其他資料。2.個人成長史:按社會心理學分期,給出嬰幼兒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況,婚戀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現在評價。根據求助者的具體情況,一直寫到求助時。必須明確家庭教養(yǎng)方式,性萌動體驗及解決方式,退縮、回避、襲擊行為。3.目前狀態(tài)1.精神狀態(tài);感知覺,注意品質,記憶,思維狀態(tài),情緒、情感表現,意志行為,人格完整性、相對穩(wěn)定性。2.身體狀態(tài);有無軀體異常感覺,近期體檢報告。3.社會工作與社會交往狀態(tài):工作動機和考勤狀態(tài),社會交往狀況。十一、對臨床資料的解釋:1.注重行為的觀測;2.找出哪些東西是偏離正常標準的;3.抓住那些“顯眼和突出”的事件。驗證資料可靠性的辦法:1.補充提問驗證;2.使用問卷和心理測驗;3.比較批準資料的不同來源。給臨床資料賦予意義:1.就事論事;2.相關分析;3.分析跡象影響資料可靠性的也許因素:1.暗示;2.初期印象;3.求助者的處境和人格特點。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的要點1.既往診斷和治療2.分析因素是軀體還是心理3.既往征詢效果不好的因素4.本次的疾病并非既往疾病5.通過征詢后加重的因素(變換語言回答)十二、心理征詢涉及的基本內容建立關系、擬定目的、制定方案、實行征詢、評估結果初步診斷的環(huán)節(jié)1.擬定導致求助者心理和行為問題的關鍵點2.對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進行分析3.擬定求助者的問題是否屬于健康心理征詢的范圍4.一般心理問題的診斷5.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6.提出心理評估報告一般心理問題的診斷方法工作程序1.分析是否有器質性疾病作基礎2.根據區(qū)分正常與異常的心理學原則和精神病性癥狀,與精神病性問題相鑒別3.分析內心沖突類型,與神經癥性問題相鑒別4.分析情緒是否泛化,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5.擬定求助者心理問題連續(xù)時間、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影響限度6.形成初步診斷具體方法1病程2個月以下2一般心理問題沒有泛化3精神痛苦限度――可以理智控制4社會功能標準――輕微損害、能學習、能工作、能人際交往、只是效率有所下降5一般性的現實性刺激。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方法(工作程序與上同,修改套用)具體方法1病程:2個月以上,半年以下2泛化標準:出現泛化3社會功能損害限度:中度以上4精神痛苦限度:中度以上5強烈現實性刺激6心理沖突的性質具有現實意義或道德色彩如何擬定求助者的問題是否屬于健康心理征詢的范圍?1.掌握判斷正常與異常的心理活動的三項原則(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原則,精神活動的內在協調一致性原則,個性的相對穩(wěn)定性原則)2.對求助者具有典型意義的某些特異行為表現進行定性3.擬定工作范圍心理征詢的重要對象可分為三大類:精神正常,但碰到了與心理有關的現實問題并請求幫助的人群;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并請求幫助的人群;特殊對象,即臨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1)精神正常人群,在現實生活中會面對許多問題,如婚姻家庭問題,擇業(yè)求學問題,社會適應問題,等等。他們面對上述自我發(fā)展問題時,需要做出抱負的選擇,以便順利地度過人生的各個階段;在這時,心理征詢師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向他們提供心理學幫助,這類征詢,叫發(fā)展性征詢。(2)長期處在困惑、內心沖突之中,或者遭到比較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而失去心理平衡,心理健康遭到不同限度的破壞,盡管他們的精神仍然是正常的,但心理健康水平卻下降許多,出現了嚴重限度不同的心理問題,甚至達成“可疑神經癥”的狀態(tài)。這時,心理征詢師所提供的幫助,叫心理健康征詢。(3)心理征詢還幫助通過臨床治愈之后,心理活動已經基本恢復了正常的精神病人,心理征詢可以幫助他們康復社會功能、防止疾病的復發(fā)。必須與精神科醫(yī)生協同工作十三、什么是征詢關系?征詢關系是指心理征詢師與求助者之間的互相關系。任何心理征詢學派的理論與方法,都必須以良好的征詢關系為平臺,所以,建立良好的征詢關系是心理征詢的核心內容。如何和求助者建立良好征詢關系?(要點:尊重、熱情、真誠、共情、積極關注)內容:⑴尊重。尊重意味著無條件的接納,平等,禮貌,信任,保護隱私,真誠⑵熱情。初診時適當詢問,表達關注,注意傾聽求助者的敘述,征詢時耐心,認真,不厭其煩。征詢結束時,是求助者感到溫暖⑶真誠。真誠不等于說實話,不等于自我發(fā)泄,應實事求是,應適度,體現在非言語交流上,應考慮時間因素,體現在征詢師的坦誠上。⑷共情。征詢師借助求助者的言行,進一步對方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思維;借助于知識和經驗,把握求助者的體驗與他的經歷和人格之間的聯系,更好的理解問題的實質問題;運用征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傳達給對方,以影響對方并取得反饋。⑸積極關注。辯證、客觀地看待求助者,幫助求助者辯證、客觀地看待自己,避免盲目樂觀,反對過度悲觀,立足實事求是。含義:尊重的含義:尊重就是心理征詢師在價值、尊嚴、人格等方面與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為有思想感情、內心體驗、生活追求和獨特性與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熱情的含義:熱情是心理征詢師助人愿望的真誠流露。真誠的含義:真誠是指征詢師對求助者的態(tài)度真誠,征詢師以“真實的我”“真誠的我”的角色幫助求助者,沒有防御式偽裝,不把自己隱藏在專業(yè)角色下,不帶著“征詢專家”的假面具,表里如一、真實可信地置身于與求助者的關系中。共情的含義:征詢師對求助者內心世界的理解及體驗就是共情。積極關注的含義:積極關注就是征詢師對求助者言語和行為的積極、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關注,從而使求助者擁有積極的價值觀,擁有改變自己的內在動力。通俗地說,積極關注就是辯證、客觀地看待求助者。十四、共情的重要性1征詢師能設身處地地理解求助者從而更準確地把握材料2求助者會感到自己被理解、接納,從而會感動快樂,滿足,這對征詢關系會有積極的影響3促進了求助者的自我表達、自我探索、從而達成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征詢雙方更進一步的交流4對于那些迫切需要獲得理解、關懷和情感傾訴的求助者,有更明顯的征詢效果。十五、共情缺少導致的障礙1求助者感到失望2求助者覺得受到傷害3影響求助者自我探索4影響征詢師對求助者的反映十六、對的理解和使用共情,應當注意1、征詢師應走出自己的參照框架而進入求助者的參照框架。2、征詢師必要時要驗證自己是否做到共情。3、表達共情要因人而異。4、表達共情要善于使用軀體語言。5、表達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6、表達共情應考慮到求助者的特點和文化背景。十七、劃分征詢階段1.診斷階段:建立征詢關系,進行心理診斷,確立征詢目的,制定實行方案。2.征詢階段:幫助求助者改變其不適應的認知,情緒或行為。3.鞏固階段:布置家庭作業(yè);商定下次征詢的主題和時間等;做好征詢的回顧總結;鞏固征詢成果;做好追蹤研究。十八、擬定征詢目的的程序(一)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關資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面問題?!捌邆€W”方法“who”他是誰“what(yī)”:發(fā)生了什么事“when”:什么時候發(fā)生的“where”:在哪里發(fā)生的“why”:為什么會發(fā)生“which”:與哪些人相關“how”:事情是如何演變的會談方式考慮的因素:1年齡特性由于兒童不善于描述心理感受,不會像成人那樣來談論心理問題,他們喜歡游戲,經常會邊玩邊談;與青少年的交談應注意與他們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態(tài)度應友善溫和,關注他們的感受和喜好,注重青少年的現實生活。老年人的會談應充足尊重他們,交流的重心在現在和過去,由于老人喜歡談過去,回憶美好的往事。老人的心理問題多與缺少關心、照顧、樂趣、孤獨、喪失等有關,要多給予相應的心理支持。老人的個性已經定型,不要試圖去改變他們的個性,要安排他們豐富的生活,當他們忙起來的時候,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2性格特性3問題特性4文化特性。進一步了解求助者的參照思緒1明確求助者想要解決的問題2進一步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3通過對求助者言行的反映,澄清求助者的真實想法4進一步探討求助者問題的深層因素(二)判斷求助者心理問題的類型和嚴重限度(三)選擇優(yōu)先解決的問題1找出求助者重要問題2擬定從哪個問題入手(四)向求助者說明有效征詢目的的特性1具體2可行3、積極4、雙方可以接受5、屬心理學性質6、可以評估7、多層次統一(五)近期目的和遠期目的的整合擬定征詢目的時的注意事項:1求助者并不都能提供有效的目的2某些征詢師對征詢目的存在錯誤觀念(1)征詢師應持完全中立的態(tài)度(2)征詢中應給征詢者灌輸、傳授一些對的的、健康的價值觀(3)把求助者的快樂、滿足作為征詢目的(4)把求助者能否適應環(huán)境作為征詢目的十九、不同的心理征詢流派有不同的征詢目的:1、人本主義學派把自我實現作為征詢的目的。2、行為主義者認為,征詢目的應當以行為名稱來描述,這些行為是具體的、可觀測的、可測量的。3、精神分析學派的目的是將潛意識意識化,重組基本的人格,幫助求助者重新體驗早年經驗,并解決壓抑的沖突,作理智的覺察。4、完形學派的目的幫助求助者覺察此時此刻的經驗,激勵他們承擔責任,以內在的支持來對抗對外在支持的依賴。5、理性情緒學派的目的在于消除求助者對人生的自我失敗觀,幫助他們更能容忍與更能過有理性的生活。6、交互分析學派希望幫助求助者能有腳本自由、策略自由,成為自主性的人,能選擇、達成他們想要成為的人,幫助他們檢查早年的決定,并能在覺察的基礎上作新的決定。7、現實治療學派強調引導求助者學習真實與負責任的行為,發(fā)展一種成功的統整感。幫助他們對行為作價值評估,并決定改變的計劃。二十、征詢時如何制定征詢目的?1、向求助者介紹征詢目的的內容及指定的原則。2、征詢目的是雙方商定的,不能有征詢師或求助者單方制定。3、征詢目的應當是心理學的,積極的,具體的,可行的,可評估的,雙方接受的,多層次統一的。4、當求助者與征詢是雙方意見不一致時,應以求助者的意見為主。5、征詢師應對征詢目的進行整合。6、商定出的目的以文字或口頭形式固定下來。7、征詢目的擬定后,經雙方商定也可以進行修改。制定征詢目的應把握的原則?1、與求助者共同協商制訂征詢目的,協商不成,以求助者目的為主;?2、對的鑒定求助者的盼望與征詢目的的關系。3、向求助者說明不能把他的快樂、滿足作為征詢目的;4、向求助者說明,征詢中發(fā)現更深層的問題,需要對原有目的做出調整,重新確立新的目的。二十一、如何制定征詢方案?1、劃分征詢階段?2、制定征詢方案(涉及的內容)1.征詢目的2.征詢的具體方法、過程和原理3.征詢的效果及評價手段4.雙方各自的特定責任、權利與義務5.征詢的次數與時間安排6.征詢的相關費用7.其它問題及有關說明如何與求助者商定征詢目的?1.找出求助者的重要問題2.擬定從哪個問題入手3.雙方商定征詢目的二十二、作為征詢師,如何向該求助者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與義務?1.求助者的責任:(1)向征詢師提供與心理問題有關的真實資料(2)積極積極地與征詢師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3)完畢雙方商定作業(yè)。2.求助者的權利:(1)有權利了解征詢師的受訓背景和執(zhí)業(yè)資格(2)有權利了解征詢的具體方法、過程和原理;(3)有權利選擇或更換合適的征詢師;(4)有權利提出轉介或中止征詢;(5)對征詢方案的內容有知情權、協商權和選擇權。3.求助者的義務:(1)遵守征詢機構的相關規(guī)定(2)遵守和執(zhí)行商定好的征詢方案各方面的內容;(3)尊重征詢師,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征詢師。4.征詢師的責任:(1)遵守職業(yè)道德,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2)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3)嚴格遵守保密原則,并說明保密例外。5.征詢師權利:(1)有權利了解與求助者心理問題有關的個人資料;(2)有權利選擇合適的求助者;(3)本著對求助者負責的態(tài)度,有權利提出轉介或中止征詢。6.征詢師的義務:(1)向求助者介紹自己的受訓背景,出示營業(yè)執(zhí)照和執(zhí)業(yè)資格等相關證件;(2)遵守征詢機構的相關規(guī)定;(3)遵守和執(zhí)行商定好的征詢方案各方面的內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求助者。二十二、參與性技術1傾聽:⑴傾聽是征詢師在接納的基礎上,認真、有愛好、設身處地地聽,并適本地表達理解,不要帶偏見和框框,不要做價值評判。⑵傾聽不僅用耳,更要專心。⑶以機警和共情的態(tài)度進一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細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注意對方如何表達問題,如何談論自己及與別人的關系,以及如何對所遇問題做出反映。。⑷不僅在于聽,還要有參與。⑸傾聽時容易出現的錯誤:急于下結論,輕視求助者的問題,干擾、轉移求助者的話題,作道德或對的性的評判,不適本地運用征詢技巧:詢問過多、概述過多、不適當的情感反映。2封閉式詢問和開放式詢問3鼓勵技術4.反復技術5內容反映技術(釋義、說明)6情感反映技術7具體化技術(協助求助者清楚、準確地表述他們的觀點以及他們所用的概念、所體驗到的情感以及所經歷的事情)8參與性概述(指征詢師把求助者的言語和非言語行為涉及情感等綜合整理后,以提綱的形式再對求助者表達出來,相稱于內容反映和情感反映的整合)9.非言語行為的理解和把握(對的把握非言語行為的各種含義,全面觀測非言語行為,解決言語行為和非言語行為的不一致)二十三、影響性技術(一)面質技術,使用面質的情況:(1)言行不一致:(2)抱負與現實不一致:(3)前后言語的不一致(4)咨訪意見不一致面質的目的和意義:1協助來訪者促進對自己的感受、信念、行為及所處境況的進一步了解;2激勵來訪者放下自己防衛(wèi)心理、掩飾心理來面對自己、面對現實,并由此產生富有建設性的活動;3使來訪者明了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蓋的能力、優(yōu)勢,即自己的資源,并善于運用;4促進求助者抱負自我與現實自我,言語與行動的統一5通過征詢師的面質給來訪者樹立學習、模仿面質的楷模,以便自己將來有能力去對別人或者自己作面持,而這一點是健康人生所需要學習的課題。使用面質的注意事項1有事實根據:事實不充足、不明顯時,一般不宜采用2避免無情襲擊:3避免個人發(fā)泄:4可做嘗試性面質5面質應建立在良好的咨訪關系的基礎上。(二)解釋技術(與內容反映區(qū)別)(三)指導技術(四)情感表達:征詢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與情感反映區(qū)別)(五)內容表達(與內容反映區(qū)別)(六)自我開放:一是征詢員把自己對來訪者的體驗感受告訴來訪者;二是征詢員暴露與來訪者所談內容有關的個人經驗。(七)影響性概述技術:征詢師將自己所敘述的主題、意見經組織整理后簡明扼要的形式表達出來。(與參與性概述區(qū)別)(八)非言語行為的應用(目光注視、面部表情、身體語言、聲音特質、空間距離、衣著和步態(tài))作用:加強言語、配合言語、實現反饋、傳達情感二十六、簡述阻抗的表現形式和因素。1、阻抗的表現形式有:發(fā)言限度上的阻抗;發(fā)言內容上的阻抗;發(fā)言方式上的阻抗;征詢關系上的阻抗;2、來自求助者的阻力重要因素有三個:①阻力來自成長中的痛苦;②阻力來自功能性的行為失調;源于失調的行為填補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從中有獲益。源于求助者企圖以失調的行為來掩蓋更深一層的心理矛盾和沖突。③阻力來自對抗征詢或征詢師的心理動機;來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征詢師的某種贊批準見的動機。來自求助者想證實自己與眾不同或征詢師對自己也無能為力的動機。來自求助者并無發(fā)自內心的求治動機。二十七、應付阻抗的要點1、解除戒備心理2、對的地進行診斷和分析。3、以誠懇幫助對方的態(tài)度對待阻力。二十八、沉默的類型與沉默的解決懷疑型:茫然型:情緒型:思考型:內向型。反抗型。沉默的解決:征詢師應通過觀測、練習、思考來改善,熟能生巧。征詢師沉默出現時,要保持鎮(zhèn)靜,給求助者一種不慌不亂、沉著冷靜的印象,則會給求助者一種可信、充滿信心和力量的感覺。假如求助者的沉默是由于思考問題所引起的,征詢師最佳等待,同時以微笑、目光、微微點頭表達自己的關注、理解和鼓勵。假如征詢師發(fā)現求助者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躊躇不決時,應給予鼓勵和必要的保證。當求助者以沉默表達氣憤、對抗時,征詢師要及時發(fā)現,尋找因素,采用積極、和好、鼓勵宣泄的方針。因個性因素導致的沉默,征詢師應以極大的熱情和耐心加以引導,多用傾聽技巧,多作鼓勵性反映,善于領略他已說的和想說的。若沉默是由于求助者本人不愿征詢引起的,那么征詢師的解決就更應注意方式方法。二十九、多話現象的因素因素:1、與征詢師有關的因素:征詢師角色的定位、征詢內容的難易、征詢時間的多少等因素會影響到征詢師對多話的理解。2、與求助者有關的因素:①宣泄型②傾吐型③癔癥型④表現型⑤表白型⑥掩飾型⑦外向型調整多話狀態(tài):①征詢師碰到求助者健談、多話時,征詢師應根據征詢目的、征詢安排以及多話的類型,作相應的調整。②尋求注意型的健談者,有也許有癔癥的性格,征詢師給予注意就能滿足他的規(guī)定。對好表現型,也類似,可采用相似的對策。表白型的求助者沒意識到自己的過錯,他們往往缺少自知,對此,征詢師一定要仔細聽講。③掩飾型:一般不會出現在開場,對這種情況,征詢師應考慮是否為求助者發(fā)明了一個寬松、安全的氛圍,可以請求助者慢慢講。三十、征詢效果評估的維度(06、11)1)求助者對征詢效果的自我評估。2)求助者社會生活適應狀況改變的客觀現實。3)求助者周邊人士對求助者改善狀況的評估,特別是家人、朋友和同事。4)求助者征詢前后心理測試結果的比較。5)征詢師的評估。三十一、影響征詢效果評估的因素1、效果的標準問題。臨床心理學中所謂“您好—再見”效應。2、安慰劑作用。3、互相作用的復雜性。4、假如對心理征詢的效果進行客觀研究,應做以下工作:設對照組。隨機安排求助者。客觀評分??紤]勝任能力。進行隨訪。三十二、心理征詢各種有效方法的共同因素1、征詢師與求助者之間建立的和諧、信任關系,這是最基本的共同特點。2、求助者求治的強烈動機、積極態(tài)度,是影響征詢效果的最大變量。3、有一套雙方都相信的理論和方法。4、征詢師自身的特性。5、促進求助者的認知改變、情緒調節(jié)、行為改善。三十三、對征詢效果評估的時間和方法1.對征詢效果評估的時間:(1)在開始1次或幾次征詢后進行評估;(2)在征詢結束前評估;(3)在征詢后追蹤復查時評估。2.對征詢效果評估的方法:(1)對照征詢前后心理測驗的結果進行評估;(2)根據該求助者自我報告進行評估;(3)根據該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報告進行評估;(4)根據該求助者社會生活適應狀況的改變限度進行評估;(5)根據征詢師對該求助者各方面的觀測進行評估。三十四、心理征詢的效果何種機制起作用?宣泄疏導求助者的感情而緩解情緒壓力;鼓勵求助者傾訴內心痛苦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探尋求助者的潛意識并使求助者領悟;協助求助者改善認知結構,學會合理思維;通過學習與訓練來建立積極、有效的行為模式;幫助求助者排除心理行為障礙,促進自然復愈與成長等。三十五、心理征詢個案所涉及的各項內容:(1)一般背景資料。(2)來訪因素。(3)現重要癥狀。(4)家庭關系、人際關系、個人成長經歷和社會支持體系。(5)個人的情緒、個性特性、愛好愛好、自我結識評價及常用的應對方式。(6)既往病史、家族病史。(7)心理測試結果。(8)征詢師的一般印象。(9)診斷與評價意見。(10)解決意見與征詢方案。(11)征詢各階段及效果分析。三十六、征詢對象一般應具有的特性有哪些?(適宜的求助者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條件)1、智力正常2、年齡適宜3、內容合適4、人格正常5、動機對的6、信任度高7、行動自覺8、匹配性好三十七、征詢師與求助者不匹配的情況有哪些(判斷求助者是否適合自己征詢)1欠缺型2、忌諱型3、沖突型八、若心理征詢師與求助者不匹配,應如何解決?注意些什么?(10分)心理征詢師可以進行轉介,將不適合自已征詢的求助者轉介給其他心理征詢師。注意事項:l、不能順利轉介時,要學會調適,使心理征詢師適應求助者。2、試著理解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多聽、少說。3、不斷調整對問題的見解,盡量得保持客觀、中立、理性態(tài)度。4、不以心理征詢師自己的好惡是非為判斷標準,善于接納,減少沖突。三十八、征詢師如何進行轉介?在無法實現匹配的情況下轉介1.征詢師如發(fā)現自己與該求助者不匹配時,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明智地轉介。2.一方面征求該求助者的意見,向其說明轉介的因素或理由。3.向該助者介紹新征詢師的有關情況。4.向新征詢師介紹該求助者的情況。5.一般不干預新征詢師的活動。6.不能在該求助者面前對新征詢師的方法、為人等進行評論,更不能指責。三十九、非理性觀念重要特性1.絕對化規(guī)定:是指個體以自己的主觀意愿為出發(fā)點,認為某一事物必然會發(fā)生或不會發(fā)生的信念。2.過度概括化:以偏概全。3.糟糕至極:是一種對事物的也許后果非??膳?、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種劫難性預期的非理性觀念。四十二、引發(fā)心理與行為問題的生物學因素、社會性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學因素:1、征詢或檢查求助者是否有軀體疾?。?、對有軀體疾病的求助者,擬定疾病與心理行為問題之間有無因果關系3、考慮生理年齡對心理行為問題形成的影響4、考慮性別因素對心理行為問題形成的影響社會性因素:1、擬定相關生活事件、人際關系及所處的生存環(huán)境2、分析所獲得的資料,擬定求助者的臨床表現與社會生活事件的關系3、擬定社會文化(如道德、風俗、習慣等)與心理障礙發(fā)生的關系心理因素:1、從個人心理發(fā)育資料入手,查看其認知能力和成長中有無錯誤觀念產生2、查看求助者對現實問題有無誤解或錯誤評價3、分析求助者內在世界中有無新舊觀念沖突或對人對事的持久偏見事例4、尋找求助者的記憶中有無持久的負性情緒記憶5、分析求助者的思維傾向和習慣,有無反邏輯性思維和不良的歸因傾向6、分析經驗系統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老眼光)7、分析有無深層主關因素——價值觀(人生價值觀)方面的問題8、分析是否有心理發(fā)育停滯(鐘友斌的認知——領悟療法)應如何選擇征詢方法?1.不同的問題應選擇不同的方法。2.不同的階段可選擇不同的方法。3.根據不同對象選擇不同的方法。4.不同的專長和經驗會影響方法的選擇。結束征詢關系結束征詢關系的工作程序:1.擬定征詢結束的實踐2.全面回顧和總結3.幫助求助者運用所學的方法和經驗4.讓求助者接受離別結束征詢關系在心理征詢中的作用:1.激勵征詢雙方努力地實現征詢目的2.可以使求助者已經改變的情緒、行為和認知方式等得以有效的保持3.結束征詢關系也標志著求助者的成長結束征詢關系時征詢師應遵循的原則:1.清楚地結識到求助者的需要和想法2.清楚地結識到自己的需要和想法3.對自己的離別體驗有明確的意識4.鼓勵求助者表達自己的體驗5.真誠地與求助者共同地體驗自己對征詢經驗的感受6.對征詢經驗進行總結7.對求助者的變化予以鼓勵8.讓求助者記錄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四十三、陽性強化法適應癥:可用用矯正神經性厭食、偏食,減少焦急,治療性變態(tài),矯正兒童的多動、遺尿、孤獨和學習困難等以及成年人的不良行為等。原理:假如想建立或保持某種行為,可以對其行為進行陽性刺激,即激勵,通過獎勵強化該行為,從而促進行為的產生和出現的頻率,行為得以產生或改變。2、操作環(huán)節(jié):1.明確目的行為2.監(jiān)控目的行為3.設計干預方案,明確陽性強化物4.實行強化5.追蹤評估。4.注意事項a靶行為要單一而具體.b陽性刺激適時適當。c靶行為成為習慣后,可以將陽性刺激物質變精神強化,直至取消。d不能對多個靶行為,同時進行陽性強化行為矯正的常用方法:增強法,處罰法,消退法,代幣管制法建立新行為的常用技術:行為塑造技術,行為漸隱技術四十四、合理情緒療法適應癥:認知偏差、焦急抑郁、行為不良。艾理斯于20世紀50年代后期創(chuàng)建的一種認知療法。治療原理:(1)旨在通過純理性分析和邏輯思辨途徑,改變求助者的非理性觀念,以幫助解決情緒和行為問題。合理情緒療法認為引起人們情緒反映的不是外部事件,而是人們的認知,要改變情緒不是去改變事件而應當去改變認知,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和行為。(2)核心是ABC理論:強調情緒或不良行為并非由外部誘發(fā)事件引起,而是由個體對事件評價導致。①A代表誘發(fā)事件②B代表信念,即個體對這一事件的見解、解釋及評價;③C代表繼事件后,個體的情緒反映和行為結果。理性情緒療法認為,A不是引起C的直接因素,而是由于B個體對事件評價解釋導致的。4、治療程序:心理診斷階段、領悟階段、修通階段、再教育階段。(1)心理診斷階段:征詢師根據ABC理論對求助者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和診斷,找出ABC之間關系。(2)領悟階段:征詢師需要幫助求助者達成三種領悟:①使求助者結識到信念引起了情緒和行為后果,而不是誘發(fā)事件自身。②引發(fā)心理問題是自己認知評價,求助者應對自己情緒行為反映負責。③只有改變不合理的信念才干減輕或消除求助者目前存在的各種癥狀。(3)修通階段:運用多種技術,使求助者修正或放棄原有非理性觀念,代之以合理信念,使癥狀得以減輕或消除。①與不合理信念辯論:征詢師可用黃金規(guī)則辯駁求助者對別人和周邊環(huán)境絕對化規(guī)定。②合理情緒想象技術三環(huán)節(jié):a使求助者在想象中進入產生過不適當的情緒反映情境之中。b幫助求助者改變不適當情緒體驗,并體驗到適度情緒反映。c停止想象,求助者情緒和觀念積極轉變,應及時給予強化。(4)再教育階段:鞏固前幾個階段治療所取得的效果。①幫助求助者進一步擺脫原有不合理信念及思維方式,使新觀念得以強化;②使求助者在征詢結束后仍能應付生活中碰到問題,更好地適應現實生活。5、治療目的:自我關懷、自我指導、寬容、接受不擬定性、變通性、參與、敢于嘗試、自我接受。包含兩層含義(1)不完美目的:針對求助者癥狀改變,盡也許地減少不合理信念導致的各種癥狀。(2)完美目的:著眼更長遠更深刻變化,使求助者擁有比較現實抱負寬容生活哲學。四十五、系統脫敏法適應癥:可用于治療求助者對特定事件、人、物體或泛化對象的恐驚和焦急。原理:讓一個原可引起薄弱焦急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反復暴露,同時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對抗,從而使這一刺激逐漸失去了引起焦急的作用?;痉椒?讓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急。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急的情境劃分等級;第三步,讓求助者想象引起焦急的情境同時做放松練習。經反復練習,求助者對過去引起焦急的情境逐漸脫敏。注意事項⑴假如引發(fā)求助者焦急或恐驚的情境不止一種,可以針對不同情境建立幾個不同的焦急登記表,然后對每個焦急等級表實行脫敏訓練。⑵系統脫敏時求助者想象的次數多少,依個體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⑶在系統脫敏過程中,當一開始焦急分數超過50,僅靠反復放松就很難減少了。此時表白焦急等級設計得不夠合理,應當將焦急等級劃分得細一些。⑷假如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減少焦急水平,可考慮改用其他方法。四十六、沖擊療法基本環(huán)節(jié)(1)篩選治療對象(2)鑒定治療協議3)治療準備工作(4)實行沖擊療法沖擊療法的分類:1、現實沖擊療法2、想象沖擊療法基本原理:消退性克制沖擊療法的產生——基于動物實驗:恐怖聲、光或電擊刺激時,動物驚恐萬狀,四處亂串,想逃離現場。若沒出路,它只得被迫無奈地呆在現場,承受極其痛苦的刺激。一段時間后,恐驚反映減輕甚至最終消失。這一實驗表白,所謂放松、所謂交互克制似乎并不重要,只要持久地讓求助者暴露在刺激因素面前,驚恐反映終究將自行耗盡。沖擊療法盡也許迅猛地引起求助者極強烈的焦急或者恐驚反映,并且對這種強烈而痛苦的情緒不給以任何強化,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導致強烈情緒反映的內部動因逐漸減弱乃至消失,情緒反映自行減輕乃至消除,即所謂消退性克制注意事項:①具體的體格檢查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②經求助者批準,簽訂協議,方可采用此法③在沖擊療法實行過程中,求助者因無法忍受而提出中止治療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征詢師若有求必應則會一事無成。④治療中若出現以下情況時,也應停止治療:通氣過度綜合癥;暈厥或休克四十七、厭惡療法概念:厭惡療法是通過附加某種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進行不適行為時,同時產生令人厭惡的心理或生理反映。如此反復實行,結果使不妥行為與厭惡反映建立了條件聯系,以后盡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規(guī)定助者進行這種不適行為,厭惡體驗照舊產生。為了避免厭惡體驗,不得不終止或放棄原有的不適行為。原理是經典條件反射?;经h(huán)節(jié)(1)擬定靶癥狀(2)選用厭惡刺激(3)把握時機施加厭惡刺激厭惡療法的基本原理注意事項1.不具有使用個條件的征詢機構或個人,不可采用厭惡療法。2.假如采用厭惡療法,求助者與征詢師一定要簽訂之情批準書。3.靶癥狀要單一并且具體。四十八、模仿法定義:又稱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現某種行為楷模,讓其觀測示范者如何行為以及他們的行為得到了什么的后果,以引起他從事相似行為的治療方法。工作程序:1.選擇合適的治療對象2.設計示范行為:根據求助者的具體表現,設計一套適宜的示范行為。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3.強化對的的模仿行為示范法的具體方式A、生活示范B、象征性示范(電影、錄相、圖畫書和游戲)C、角色扮演(征詢師和求助者扮演角色)D、參與示范(征詢師為求助者示范行為)E、內隱示范(征詢師言語描述,求助者想像的行為)模仿法的理論基礎: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注意事項:①學齡期是模仿能力最強的年齡段,一般來說,模仿法更加合用于年輕的求助者。②要強調示范者的作用。示范者的感染力越強,模仿者的動機越強,示范者與模仿者的共同處越多,模仿的信心越足,成績越好。③對對的模仿行為的強化,應當適時和恰當。四十九、生物反饋法定義:是通過現代電子儀器,將個體在通常情況下不能意識到的體內生理功能予以描記,并轉換為數據、圖形或聲、光等反饋信號,讓求助者根據反饋信號的變化了解并學習調節(jié)自己體內不隨意的內臟機能及其他軀體機能,達成防治疾病的目的。工作程序:一、治療前準備1.設立專門治療室2.征詢師純熟掌握反饋儀的使用方法3.向求助者講解生物反饋療法的原理。二、診室訓練三、家庭訓練生物反饋儀的種類:肌電生物反饋儀,皮膚電反饋儀,皮溫生物反饋儀,腦電生物反饋,其他反饋儀。注意事項:辨別生物反饋療法的適應癥和禁忌癥適應癥:①各種睡眠障礙:②各類伴緊張、焦急、恐驚的神經癥,心因性精神障礙③某些心身疾病:如原發(fā)性高血壓、支氣管哮喘、經前期緊張癥、緊張性頭痛、書寫痙攣等④兒童多動癥、慢性精神分裂癥(伴社會功能受損)禁忌癥:①各類急性期精神病求助者②有自傷、自殺觀念、沖動、毀物、興奮不合作的求助者③訓練過程中出現頭暈、頭痛、惡心、血壓升高、失眠、幻覺、妄想等癥狀的求助者認知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定義: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組通過改變思維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成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心理治療方法。認知療法的治療目的緩解癥狀;幫助求助者解決最緊迫的問題;教給求助者防止復發(fā)的方法。認知行為療法的特點①求助者和征詢師是合作關系②假設心理痛苦在很大限度上是認知過程發(fā)生機能障礙的結果③強調改變認知,從而產生情感與行為方面的改變④通常是一種針對就、具體的和結構性的目的問題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療所有認知行為療法都建立在一種結構性的心理教育模型之上,強調家庭作業(yè)的作用認知療法的工作程序第一、建立征詢關系:征詢師扮演診斷者和教育者的雙重角色第二、擬定征詢目的:發(fā)現并糾正錯誤觀念及其賴以形成的認知過程,使之改變?yōu)閷Φ牡恼J知方式第三、提問和自我審查技術(辨認自動化思維)第四、檢查表層錯誤觀念:建議、演示和模仿第五、糾正深層錯誤觀念(核心錯誤觀念)——語義分析技術(邏輯分析技術)深層錯誤觀念:是一些抽象的與自我概念有關的命題“我是一個毫無價值的人”第六、進一步改變認知:行為矯正技術第七、鞏固新觀念認知復習①認知療法家庭作業(yè)②閱讀療法:閱讀有關認知療法的材料貝克的五種認知治療技術(1)辨認自動化思維(2)辨認認知性錯誤(3)真實性驗證(認知治療的核心)讓求助者了解自己的自動性思維以及認知錯誤都是他的不良認知后,再通過實踐的檢查,使他結識到自己原有的觀念是不符合實際的,必須自覺地加以改變。(4)去中心化(去注意)很多求助者認為自己是別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別人的品評,這也是其產生抑郁或焦急的因素。心理征詢師要設法幫助求助者了解自己并非事事處處都是人們注意的對象,使他們的癥狀得以緩解。(5)抑郁或焦急水平的監(jiān)控雷米的“中心—邊沿模型”每一組群集中的各個錯誤觀念,其重要性是不同樣的。基本錯誤觀念影響大且隱藏深不易被發(fā)現,只有解決了那些表層的或邊沿的錯誤觀念,才干揭示出處在中心位置的基本錯誤觀念。認知治療的目的是要揭示并改變那些中心的、深層的錯誤觀念,而治療的手段則應從邊沿、表層的錯誤觀念入手,逐步靠近中心,挖掘深層并最終予以糾正。梅肯鮑姆的認知行為矯正技術五十一、求助者中心療法求助者的變化:1.自我變得較為開放。2.自我變得較為協調。3.更加信任自己。4.變得更適應了。5.樂意使其生命過程成為一個變化的過程。重要征詢技術(3種技術):促進設身處地的理解的技術。1.關注。2.言語交流設身處地的理解。3.非言語交流設身處地的理解。坦誠交流的技術:1.不固定角色。2.自發(fā)性。3.無防御反映。4.一致性。5.自我的交流。表達無條件積極關注的技術征詢過程7階段的特點和規(guī)律:1.持僵化和疏遠態(tài)度2.有所動3.較流暢較自由4.更自由但有顧慮5.自由但有些遲疑6.完全接受7.幾乎不需要幫助基本理論(3種理論)一、求助者中心療法對人性的見解:1.人有自我實現的傾向2.人擁有有機體的評價過程3.人是可以信任的二、自我理論1.經驗2.自我概念3.價值的條件化三、心理治療的實質1.心理失調的實質(自我概念與經驗之間的不協調)2.心理治療的實質(求助者中心療法的實質是重建個體在自我概念與經驗之間的和諧,或者是說達成個體人格的重建。)注意事項①求助者中心療法體現了人本主義的哲學思想,是一種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理論體系,他的名稱幾經變化從非指導性的,求助者中心的,經驗的,一直到以人為中心的;②求助者中心療法人為征詢治療導向的首要責任在于求助者,求助者面臨著決定他們自己的機會;③局限:一些正在培訓的初學者傾向于接受沒有挑戰(zhàn)性的求助者,他們限制了自己的征詢風格,只把精力放在了反映和傾聽上;④掌握求助者中心療法所強調的基本原理應當成為當代心征詢師素質培養(yǎng)的基礎內容。八、如進行遠期療效評估,請說出其環(huán)節(jié)和重要內容(一)社會接納限度評估評估內容:求助者的社會適應限度。(二)自我接納限度評估評估內容自述癥狀與問題的減輕或消除情況(2)性格方面的成熟情況(三)隨訪調查評估內容:評價本來的診斷分析是否對的,幫助指導是否有效。五十四、確診為精神分裂癥診斷的一般特點如下:(1)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常見精神疾?。?)具有感知、思維、情感、意志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或脫離現實為特性。(3)通常意識清楚,智能多完好,可出現某些認知功能損害。(4)多起病于青壯年。(5)常緩慢起病,病程遷延,部分患者可發(fā)展為精神活動的衰退。(9)患病期自知力基本喪失。臨床上可分為以下幾種常見類型:青春型。以聯想障礙,精神活動全面紊亂,思維松散破裂,行為愚蠢、惡作劇以及性輕浮為多見;偏執(zhí)型。以妄想、幻覺為主;緊張型。以精神運動性克制障礙緊張性木僵和緊張性興奮交替出現為主;單純型。以起病緩慢,連續(xù)發(fā)展意向逐漸減退、退縮、懶散為特性,治療困難,預后不良。抑郁性神經癥的診斷及診斷依據1.排除精神病。2.由于其初始反映強烈,連續(xù)時間長達3年,內容充足泛化,心理痛苦無法自行擺脫,已嚴重地影響了社會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現,根據許又新專家的.神經癥評分標準,該求助者在嚴重限度、有無泛化及病程上的得分分,可以診斷為神經癥。3.該求助者的癥狀重要為情緒低落、愛好下降、意向下降、焦急、自我評價低、絕望、有自殺傾向等。根據這些癥狀診斷為抑郁性神經癥。4.心理測驗的結果及相關資料等支持本診斷。二、抑郁性神經癥需做哪些鑒別診斷?1.與精神病相鑒別:根據病與非病的三原則,該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統一、一致的,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積極求醫(yī)的行為,無邏輯思維的混亂,無感知覺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與抑郁癥相鑒別:該求助者雖然表現出情緒低落、愛好下降、意向下降、焦急、自我評價低、絕望、有自殺傾向等癥狀,但在病程上已連續(xù)3年以上時間,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癥。3.與焦急性神經癥相鑒別:根據CCMD一2的標準,焦急癥是“以廣泛性焦急或發(fā)作性恐怖狀態(tài)為重要臨床相的神經癥”,是一種內心緊張不安,預感到似乎將要發(fā)生不利情況而難于應付的不快樂情緒,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出汗和運動性不安等。該求助者表現出焦急癥狀,但與其抑郁癥狀相比,焦急癥狀不是重要的,而是抑郁癥狀的伴發(fā)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焦急性神經癥。疑病性神經癥應和哪些診斷相鑒別?1.與精神病相鑒別:2.與焦急癥相鑒別:根據CCMD一2的標準,焦急癥是“以廣泛性焦急或發(fā)作性恐怖狀態(tài)為重要臨床相的神經癥”,是一種內心緊張不安,預感到似乎將要發(fā)生不利情況而難于應付的不快樂情緒,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出汗和運動性不安等。該求助者表現出焦急癥狀,但與其疑病癥狀相比,焦急癥狀不是重要的,而是疑病癥狀的伴發(fā)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焦急癥。3.與恐驚性神經癥相鑒別:恐驚性神經癥的特點是對不應感到恐驚的對象和情景感到恐驚。該求助者對肝癌有恐驚的癥狀,是對疾病的一種正常情感體驗,且恐驚不是其最重要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恐驚性神經癥。一、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以猜疑和偏執(zhí)為主二、分裂型人格障礙:以觀念,外貌和行為奇特,人際關系有明顯缺陷和情感冷淡為主。三、HYPERLINK""\t"_blank"沖動人格障礙:以陣發(fā)性情感爆發(fā),伴明顯沖動性行為為重要特點。四、逼迫型人格障礙:以規(guī)定嚴格和完美為重要特點。五、表演型人格障礙:以高度的自我中心、過度情感化和用夸張的言語和行為吸引注意為重要特點。六、悖德型人格障礙:又稱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以漠視別人權利和侵犯別人權利(即行為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為重要特點。七、焦急性人格障礙:以一貫感到緊張、提心吊膽、不安全,及自卑為特性,總是需要被人喜歡和接納,對拒絕和批評過度敏感,因習慣性地夸大平常處境中的潛在危險,而有回避某些活動的傾向。八、HYPER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化旅游產業(yè)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方案
- 私車公用管理制度
- 公司日常運營管理規(guī)范及流程管理辦法
- 企業(yè)供應鏈管理優(yōu)化改進服務委托代理合同
- 三農種植結構調整方案手冊
- 智能版權保護技術專業(yè)培訓與教育服務合同
- 2024年新能源汽車電池研發(fā)項目合同
- 云計算服務平臺服務協議
- 電子書行業(yè)平臺開發(fā)與推廣策略方案
- 農業(yè)科技化智能農業(yè)裝備開發(fā)與推廣應用
- 山東省濱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 政治 含答案
- 儀控技術手冊-自控專業(yè)工程設計用典型條件表
- 《慶澳門回歸盼祖國統一》主題班會教案
- 洗衣房工作人員崗位職責培訓
-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qū)2022-2023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試卷(含答案)
- XX小區(qū)春節(jié)燈光布置方案
- 《華為銷售人員培訓》課件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招標文件范本(2023年版)》
- 誠信講堂課件教學課件
- 2024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信息技術綜合分析試卷(一)(含答案)
- 醫(yī)院培訓課件:《乳腺癌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