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5009.6-2003 食品中脂肪的測定》相較于《GB 5009.6-1985》,在多個方面進行了更新和改進。首先,新標準擴大了適用范圍,不僅適用于食品中的總脂肪含量測定,還增加了對游離脂肪酸、磷脂等特定類型脂肪成分的檢測方法說明。其次,在術語定義上,《GB/T 5009.6-2003》更加精確地界定了“脂肪”及相關概念,為實驗人員提供了更清晰的操作指導。

此外,《GB/T 5009.6-2003》引入了更多先進的分析技術,比如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用于復雜樣品中不同種類脂肪酸的分離與定量,以及氣相色譜法(GC)來提高測定精度和效率。同時,該版本也優(yōu)化了原有的索氏提取法流程,通過調整溶劑選擇、溫度控制等因素以達到更好的提取效果,并且減少了有機溶劑的使用量,更加環(huán)保安全。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xiàn)行標準GB 5009.6-2016
  • 2003-08-11 頒布
  • 2004-01-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測定_第1頁
GB/T 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測定_第2頁
GB/T 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測定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測定-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67.040C5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5009.6—2003代替GB/T5009.6-1985食品中脂肪的測定Determinationoffatinfoods2003-08-11發(fā)布2004-01-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發(fā)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5009.6-2003前本標準代替(B/T5009.6—1985《食品中脂肪的測定方法》本標準與GB/T5009.6一1985相比主要修改如下:-修改了標準的中文名稱·標準中文名稱改為《食品中脂肪的測定》-按照GB/T20001.4—2001《標準編寫規(guī)則』第4部分:化學分析方法》對原標準的結構進行了修改、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提出并歸口。本標準由衛(wèi)生部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檢驗所負責起草本標準于1985年首次發(fā)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

GB/T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測定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測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肉制品、豆制品、谷物、堅果、油炸果品、中西式糕點等粗脂肪含量的測定,不適用于乳及乳制品。第一法索氏抽提法2原理試樣用無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劑抽提后·蒸去溶劑所得的物質,稱為粗脂肪。因為除脂肪外.還含色素及揮發(fā)油、蠟、樹脂等物。抽提法所測得的脂肪為游離脂肪3試劑3.1無水乙醚或石油醚。3.2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鹽酸(1十1)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再用氫氧化鈉溶液(240g/L)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經100℃±5℃干燥備用。4儀器索氏提取器。5分析步驃5.1試樣處理5.1.1固體試樣:谷物或干燥制品用粉碎機粉碎過40目篩肉用絞肉機絞兩次;一般用組織揭碎機擒碎后·稱取2.00g~5.00g(可取測定水分后的試樣)必要時拌以海砂,全部移入濾紙筒內。5.1.2液體或半固體試樣:稱取5.00g~10.00g,置于蒸發(fā)血中·加入約20g海砂于沸水浴上蒸干后.在100℃±5℃干燥.研細,全部移入濾紙筒內。蒸發(fā)血及附有試樣的玻棒,均用沽有乙醚的脫脂棉擦凈,并將棉花放入濾紙筒內。5.2抽提將濾紙筒放人脂肪抽提器的抽提筒內.連接已干燥至恒量的接收瓶,由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無水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內容積的三分之二處.于水浴上加熱,使乙醚或石油醚不斷回流提取(6次/h~8次/h)一般抽提6h~12h。5.3稱量取下接收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待接收瓶內乙醚剩1mL~2mL時在水浴上蒸干,再于100℃±5C干燥2h.放干燥器內冷卻0.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驍?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