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曲面混凝土一次成型率_第1頁
提高曲面混凝土一次成型率_第2頁
提高曲面混凝土一次成型率_第3頁
提高曲面混凝土一次成型率_第4頁
提高曲面混凝土一次成型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提高復雜造型屋面

混凝土一次成型率

發(fā)布單位:青建集團股份公司小組名稱:現代藝術中心QC小組發(fā)布時間:2009年3月1目錄前言……..1一、選擇課題

……………..2二、現狀調查

……………..2三、設定目標……………..4四、分析原因

……………..4五、確定主要原因………...6六、制定對策……………..11七、實施對策…………….14八、檢查效果…………….16九、制定鞏固措施……….16十、總結和下一步打算

….172提高混凝土內墻抹面

一次驗收合格率

小組簡介:

青建集團股份公司現代藝術中心工程QC小組成立于2008年,為攻關型QC小組,平均年齡為30歲,全體組員年接受QC教育時間平均為30學時以上。組員詳細情況見下表:小組名稱鞍山東路108號QC小組注冊編號QJZCB–FA07006課題類型攻關型課題名稱提高曲面砼一次成型合格率小組人數8人活動時間2006.10—2007.4姓名性別年齡學歷職稱職務王傳才男37本科高工副總經理李立志男30本科工程師項目經理邴啟武男32本科工程師項目總工張容良男27大專助工質檢員曲翔男28本科助工混凝土工長吳澤軍男28本科助工施工員張楠女26本科助工統計員任莉女26本科助工材料員3

一、選擇課題

通過以上的分析比較,我們最終選擇課題為:“提高曲面砼澆筑一次成型率”公司方針現場問題曲面砼澆筑一次成型率偏低。提高曲面砼澆筑一次成型率。可供選擇課題建筑藝術精品,創(chuàng)造和諧空間4

二、現狀調查(1)現代藝術中心工程為大型公共建筑,屋面造型復雜,多為曲面造型,高低起伏較大。(2)因該工程屋面造型復雜,曲面混凝土屋面面積大,約為12000㎡,混凝土屋面容易開裂、混凝土屋面成型后的標高等問題是本工程存在的難點和重點,傳統的曲面混凝土為支設模板然后澆筑混凝土,工序復雜,勞動生產率低,且施工質量不能得到保證。此項工藝對施工工藝要求控制嚴格,對于操作環(huán)節(jié)、材料的選用要求較高,大大制約了混凝土的成型質量。一旦其中某個環(huán)節(jié)控制不嚴,便會導致混凝土開裂、屋面順滑度差等質量通病。自工程開工起,項目部就定下了解決混凝土裂縫和控制混凝土層標高等作為目標。5(3)根據公司某工程波形屋面混凝土質量驗收的檢查記錄,我們分析情況如下:

序號項目頻數累計頻數累計頻率1標高不易控制181845%2砼面層裂縫較多163485%3表面平整度不好43895%4其它240100%作圖人:張容良時間:2008年12月6從以上圖表分析:

前三位的缺陷占總缺陷的95%,是Ⅰ類問題(即80%以上)也是本次QC活動研究的主要問題,因此是我們小組的主攻方向。

計算:85%+(1-95%)×95%=89.75%7

三、設定目標

小組目標定為:

提高曲面混凝土屋面澆筑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

89.75%

8四、分析原因

小組決定采用“頭腦風暴法”來尋求主要原因。首先,我們對頭腦風暴法的七項原則進行了逐項分析和實施的辦法。我們邀請了公司工程部經理王傳才、質量王建以及現場專職質量員張容良和抹灰技工人員參加了頭腦風暴會議。并提前3天向參會者發(fā)布了會議議題,以便他們能夠運用詢問、調查、查閱資料等方法來收集信息,為開好會議打下基礎。會議開始由組長李立志宣布了會議紀律和要求,王傳才副總經理首先表態(tài),讓大家不要因為有領導在而發(fā)言時存有顧慮。我們還購買了一些小獎品,獎給發(fā)言者,以期及早形成頭腦風暴。采取了這些措施后,會議場面十分火爆,大家踴躍發(fā)言。真正做到了暢所欲言,集思廣益,收集到了大量的信息資料,會議持續(xù)到無人發(fā)言時方才結束。最后由記錄員向大家宣讀了會議記錄。我們對“頭腦風暴會議”的記錄進行了整理。首先去掉了完全相同的內容,其他內容每條意見制成了一張卡片,采用了“洗牌”的方式進行了隨機化處理,然后按其親和關系進行了歸類并畫成“親和圖”如下:

9不知道主要控制那些地方?我們干活的時候,到底哪個地方我們得好好的去把握質量。屋面面層順滑度需要控制嗎?不知道該怎么干砼表面平整度做到什么樣子才算合格?施工技術交底不明確人為因素影響了施工質量太多。工人干活不認真,常常做錯表面平整度不好砼面層裂縫較多收面工具不好用,用起來別扭。砼養(yǎng)護不及時砼養(yǎng)護方法不對現場工人素質不夠高?,F場管理人員經常不去檢查。加強砼養(yǎng)護的管理力度影響砼屋面成型的各項因素都有施工工具不好、砼養(yǎng)護不到位

記錄整理人:張容良2007年12月10收面方法不正確施工方法不明確介格縫設置不合理砼收面不及時砼運至現場后放置時間過長關鍵質量控制點的控制不好問題一:現場管理缺陷現場砼堆積嚴重工人工作不認真部分砼屋面的坡度過大管理人員管理檢查點少問題二:施工工藝缺陷問題三:砼材料缺陷砼攪拌存在問題執(zhí)行標準有差異檢查檢測糾偏不力砼塌落度不符合要求砼養(yǎng)護不及時11根據關聯圖分析共有10項末端因素:1、管理人員檢查點少2、檢測糾偏不力3、砼運至現場后放置時間長4、砼養(yǎng)護不及時5、砼塌落度不符合要求6、部分屋面坡度過大7、砼收面方法不正確8、介格縫設置不合理9、現場砼堆積嚴重10、砼收面不及時12五、確定主要原因

小組成員對關聯圖分析出的10項末端因素運用現場調查、現場測試測量等方法逐一進行了要因確認。首先我們編制了要因確認計劃表:13表二要因確認計劃表序號末端原因確認內容確認方法標準負責人完成時間1管理人員檢查點少在施工現場檢查各級管理理人員,是否檢查點少。現場調查:跟蹤檢查一周,核查檢查點是否符合要求?,F場核查檢查點,漏點數不得超過總點數的5%。李立志邴啟武2008年6月2檢測糾偏不力對現場檢查后,有無糾偏措施?,F場調查:核查糾偏措施記錄,跟蹤一周查是否有無糾偏措施現象。不得存在檢查后無糾偏措施。李立志吳澤軍2008年6月3砼運至現場后放置時間過長運至現場的砼是否放置時間過長?,F場調查:對澆筑時的砼進行全檢。砼攪拌好后放置時間不超過2小時,不允許存在超標。張容良吳澤軍2008年6月4砼養(yǎng)護不及時現場檢查是否按照規(guī)范要求對砼進行養(yǎng)護現場調查:跟蹤一周,全面檢查砼養(yǎng)護情況。保持現場砼處于濕潤狀態(tài),且養(yǎng)護天數不少于14天。張楠張容良2008年6月5砼塌落度不符合要求現場測量砼塌落度是否符合要求?,F場調查:測量運至現場的每車砼的塌落度。塌落度以30-40mm為宜。張楠任莉2008年6月6部分屋面的坡度過大現場檢查測量屋面的坡度。利用水準儀測量現場屋面的坡度。存在屋面坡度過大的現象曲翔任莉2008年6月7水泥砂漿粘結力不夠確認水泥砂漿粘結力否符合標準要求現場測試水泥砂漿的粘結力粘結力達到設計及標準要求張容良曲翔2008年6月8抹面方法不正確檢查抹面方法是否正確現場檢查是否按照抹面規(guī)程進行操作分兩次抹面邴啟武張楠2008年6月9澆筑前灑水效果不好現場灑水質量是否符合要求?,F場對灑水的質量進行檢查灑水均勻,水量充足。邴啟武任莉2008年6月10砼厚度不均勻檢查砼厚度是否符合要求現場測量:跟蹤一周,現場測量砼厚度。每層不大于8mm張容良曲翔2008年6月11基層處理不干凈檢查基層處理質量是否符合要求現場測量:跟蹤一周,檢查基層處理是否符合要求?;鶎硬坏挠懈m,并用水潤濕。邴啟武李立志2008年6月記錄制表人:張容良2008年6月14確認一:管理人員檢查點少

針對反映管理人員檢查點的情況,小組現場檢查跟蹤一周,對2個管理人員檢查工作進行復核。我們做了兩個方面的工作:1、檢查2個管理人員的檢查記錄;2、現場進行跟蹤復查。共抽查了25份檢查記錄,完全符合要求;現場跟蹤復核42次,檢查點個數全部符合要求。因此管理人員檢查點少問題不存在。結論:非要因

確認二:檢測糾偏不力針對檢測糾偏不力,小組現場檢查跟蹤一周,首先復核檢查記錄,發(fā)現有3份檢查記錄有檢查無糾偏。其次,抽查點40個,分組記錄如下:通過上表數據得出,現場存在檢查檢測糾偏不力。結論:是要因組號1234合計百分率檢查點數1010101040無糾偏個數101137.5%結果7.5%>5%記錄制表人:張容良2007年12月15確認三:水泥砂漿放置時間過長針對水泥砂漿放置時間過長,小組派劉剛、張廣亮,現場進行。調查,對10個抹灰工作面的砂漿放置情況進行了記錄,如下表:通過上表數據得出砼放置時間在允許范圍內。結論:非要因序號12345678910放置時間(h)0.51.20.8120.810.91.60.3比較結果超時(×)未超(√)√√√√√√√√√√結果砼放置均未超過4小時記錄制表人:張容良2007年12月16確認四:砂含泥量大

針對砂含泥量大,小組現場抽樣,對制作砂漿的砂進行了含泥量檢測,經檢測,含泥量均小于5%。結論:非要因確認五:砂漿攪拌機操作不方便

針對砼攪拌機操作不方便,小組成員對現場的兩臺砼攪拌機進行了檢測調試,兩臺機械均操作方便。結論:非要因17確認六:水泥砂漿加水過多針對砼加水過多,小組現場調查一周,對砼制作全過程進行監(jiān)督,發(fā)現整過操作流程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進行,且符合攪拌機操作規(guī)程,因此砼加水過多不存在。結論:非要因確認七:砼粘結力不足針對砼粘結力不足,小組對現場砼的粘結力進行檢測,并跟蹤一周。調查發(fā)現,部分砼粘結力不足。結論:是要因18確認八:抹面方法不正確針對抹面方法不正確,小組專門組織了一套試題,對全場62名抹面工人進行閉卷考試,由質量王建、項目經理李立志親自監(jiān)考,并評閱試卷,工人成績分布柱狀圖如下:

從成績分布柱狀圖可以看出有2名工人不及格,經調查排除了文化程度限制的可能。因此,抹面方法并沒有完全被工人掌握。結論:是要因記錄制圖人:張容良2007年12月19確認九:澆筑前灑水效果不好

針對澆筑前灑水效果不好,小組對現場100平方米的屋面進行抽檢,結果見下表結論:非要因組數12345678910面積數(m2)10101010101010101010出現不合格個數0000000000結果全部合格記錄制表人:張容良2007年12月20確認十:抹灰厚度不均勻針對砼厚度不均勻,小組跟蹤調查一周,現場50平方米的砼進行了檢查,對工人的砼澆筑操作過程進行了全過程檢查,并對每次抹灰厚度進行檢查,情況如下表:結論:是要因組數12345678910面積數5555555555出現不合格個數100100100結果合格率為70%記錄制表人:張容良2007年12月21確認十一:基層處理不干凈針對基層處理不趕緊,小組現場抽查50平方米的基層處理情況。經抽樣調查,均合格。結論:非要因經過確認共找出4項要因,分別是:1、檢測糾偏不力2、砼粘結力不足3、抹面方法不正確4、砼厚度不均勻22六、制定對策我們對確認的4項要因,充分利用我們的知識、技術和經驗,給每條要因都設置了多條對策,然后運用矩陣圖進行評價分析,確定出最有價值的對策上對策表。并重新制定了施工方案。記錄制表人:張容良2007年12月項目權重要因對策評價選擇表序號

對策安全性重要性迫切性推廣性質量要求預期效果可實施性評價選擇0.20.10.10.10.10.20.21檢測糾偏不得力撤換檢測人86865566.3對管理人員教育培訓77887897.0√2砼粘結力不足增加粘結劑56865565.7更換材料87887887.8√增加鋼絲網55686676.13抹面方法不正確對工人進行技術交底87887887.8√辦工人培訓班86687877.64砼厚度不均勻更換新的砼工85667766.6改變砼澆筑方法88877767.28√對工人進行處罰67776787.223序號主要原因對策目標措施負責人地點完成時間1檢測糾偏不力對管理人員教育培訓使管理人員糾偏率達到100%。1、進行質量意識教育2、到質量管理先進企業(yè)參觀學習3、寫學習心得和保證書4、加強考核李立志邴啟武施工現場參觀單位2008年1月2砼粘結力不足更換材料增加砼中的水泥量1、編寫技術方案技術交底2、組織現場檢查邴啟武吳澤軍施工現場2008年1月3抹面方法不正確對工人進行技術交底所有工人掌握檢查標準,考試成績85分以上,且無不及格1、編寫技術交底2、組織現場交底3、現場考試張容良張楠施工現場職工夜校2008年1月4砼厚度不均勻改變抹灰方加強監(jiān)督考核全部合格對工人進行培訓加強監(jiān)督考核曲翔任莉施工現場2008年1月記錄制表人:張容良2007年12月2425七、實施對策實施一:檢測糾偏不力1、進行質量意識教育。公司質量處舉辦質量教育培訓班,由公司質量處王建為項目部相關管理人員講課,提高管理人員質量意識。

2、組織相關管理人員到質量管理先進項目參觀學習。項目部組織相關管理人員專門到質量管理先進的項目部進行參觀學習,并寫出學習心得和感受,針對自己在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點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在以后的工作中嚴格執(zhí)行。

3、加強考核。由組長李立志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考核,考核成績直接與管理人員工資掛鉤,提高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結論:完成了對策表目標26實施二:砼粘結力不足1、適當增加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已增加混凝土的粘結力。2、適當減小鋼絲網網孔的大小,尤其是在坡度較陡的部位,一定要加密鋼絲網片。3、在澆筑砼前,一定要保證灑水充足,保證砼與基層的粘結效果。

272、針對此新型材料,由項目部總工劉剛牽頭技術負責人許迎軍結合現場實際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及技術交底,并保證其能指導施工。主要施工工藝如下:抹灰厚度≤5mm時,可直接使用面層型粉刷石膏;抹灰厚度>5mm時,先用底層型粉刷石膏打底、抹平,再用面層型粉刷石膏罩面。當抹灰厚度超過8mm時,應該分層施工,每層厚度在8mm以內,待上一層料漿終凝后再抹一下層。壓光應在終凝前進行,一般在抹灰后30分鐘左右,用手指按壓表面不出現明顯壓痕為宜。3、說明:本施工工藝適用于砼內墻面平整度小于10mm時。結論:完成了對策表目標

282930實施三:抹灰方法不正確1、編寫技術交底。由劉剛編寫更為詳盡、更具有現場操作性的技術交底,技術交底充分考慮此新工藝的難度和深度,交底明確,切實可行。2、組織現場交底。由李秉憲和張廣亮組織現場交底,把班組長和工人全部召集集中交底。并在交底中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使交底變得有益而有趣。3、現場考試。交底結束后,對現場工人及班組長現場抽查考試,結果表明95%以上的工人當場掌握了“抹灰工程施工工藝標準”,經過再次復習和鞏固,所有工人全部掌握了檢查標準。4、過程控制。在施工過程中,由技術負責人許迎軍組織人員根據工藝標準和技術交底對工人操作工序嚴格跟蹤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

結論:完成了對策表目標31實施四:抹灰厚度不均勻

1、根據技術交底要求,每層抹灰厚度控制在8MM以內。由張廣亮和李秉憲對工人施工過程進行全過程監(jiān)督、考核,對不按照技術標準和交底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