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令條例教育課件_第1頁
條令條例教育課件_第2頁
條令條例教育課件_第3頁
條令條例教育課件_第4頁
條令條例教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條令條例教育課件授課人:王江2013年3月9日青島市公安消防支隊薛家島中隊第六章、軍人著裝第一節(jié)著裝的基本要求第八十八條軍人應當按照規(guī)定配套穿著軍服、佩帶標志服飾,做到著裝整潔莊重、軍容嚴整、規(guī)范統(tǒng)一(著裝序號見附錄五,軍服的配套穿著和標志服飾的佩帶見附錄六,標志服飾的綴釘方法見附錄七)。軍人退出現(xiàn)役后,參加國家和軍隊組織的重大紀念、慶典活動,通常著便服,也可以按照活動組織單位的要求,統(tǒng)一著退役時的軍服,佩帶國家和軍隊統(tǒng)一頒發(fā)的徽章。第六章、軍人著裝第八十九條季節(jié)換裝的時間和著裝要求,通常由警備工作領導機構統(tǒng)一規(guī)定;駐地無警備工作領導機構的,由師(旅)以上單位首長確定。第九十條軍服以及標志服飾不得變賣,不得仿制,不得擅自拆改或者借(送)給非軍人。軍人退出現(xiàn)役時,應當將標志服飾上交。第六章、軍人著裝第三節(jié)常服第九十六條軍人在日常工作、學習、集體生活時通常著常服。第九十七條春秋常服,通常在春季、秋季穿著;夏季在不便著禮服的重要場合,冬季駐南方地區(qū)的部隊,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統(tǒng)一穿著。海軍軍人著春秋常服時,由師以上單位確定統(tǒng)一著白色或者藏青色春秋常服。第六章、軍人著裝

第九十八條夏常服,通常在夏季穿著;春季、秋季駐南方地區(qū)的部隊,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統(tǒng)一穿著。海軍軍人通常著全白色夏常服,也可以由師以上單位確定統(tǒng)一著上白下藏青夏常服。著夏常服時,通常戴貝雷帽,衛(wèi)兵執(zhí)勤、大型集會、軍以上單位工作組下部隊時可以戴大檐帽(卷檐帽),不系領帶,不扣領扣,下擺扎于褲(裙)內;著長袖夏常服時,應當扣好上衣袖口、袖衩鈕扣。戴貝雷帽脫帽后不便放置時,可以置于左肩袢下。第一章、軍人著裝第九十九條冬常服,通常在冬季穿著;春季、秋季駐寒區(qū)的部隊,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統(tǒng)一穿著。著冬常服或者制式毛衣(絨衣)時,可以統(tǒng)一外穿常服大衣或者作訓大衣。著冬常服、常服大衣時,通常戴常服大檐帽(卷檐帽),根據(jù)實際需要可以由團以上單位確定戴冬帽。穿軍官常服大衣時,可以圍制式圍巾。圍巾置于大衣領內,豎向對折,折口朝下圍于脖領處,圍巾上沿高于大衣領不得超過3厘米;圍巾折口在衣領前交叉,男軍官的左壓右,女軍官的右壓左。冬季在室內非集體活動時可以外著制式毛衣(男軍人內著制式襯衣、不系領帶、不扣領扣)、絨衣。第六章、軍人著裝第一百條著常服參加執(zhí)勤、操課、檢(校)閱或者攜帶武器、戰(zhàn)斗裝具時,通常扎外腰帶(扎于最下方衣扣與上一衣扣之間,著夏常服時扎于內腰帶外側)。第六章、軍人著裝第四節(jié)作訓防護服第一百零一條軍人在作戰(zhàn)、訓練、戰(zhàn)備執(zhí)勤、處置突發(fā)事件、體力勞動時,應當著作訓服。師以下部隊在日常工作、生活時可以統(tǒng)一著作訓服。軍以上單位機關工作時間在營區(qū)內,也可以統(tǒng)一著作訓服。第一百零二條著夏作訓服時,通常不扣上衣第一粒鈕扣,可以將衣袖上卷(穿著前,先將袖子向外翻卷至腋下縫處,然后將袖口以外部分向外翻卷至與袖口接縫處,再將袖口下翻蓋住翻卷部分),扣好鈕扣,迷彩圖案或者袖口正面外露。第六章、軍人著裝穿作訓大衣時,應當扣好鈕扣;使用風帽時,可以取下絨領;不使用風帽時,取下風帽。著作訓服參加執(zhí)勤、操課、檢(校)閱或者攜帶武器、戰(zhàn)斗裝具時,應當扎編織外腰帶,扣緊袖口鈕扣,統(tǒng)一穿作訓鞋或者作訓靴(褲口扣緊、塞入靴內),其他時機也可以統(tǒng)一穿制式皮鞋。第一百零三條各類專用防護服,應當按照服裝功能和任務需要配套穿著。第七章、軍容風紀第一節(jié)儀容第一百零四條軍人應當軍容嚴整,遵守下列規(guī)定:(一)著軍服在室外應當戴軍帽;戴大檐帽(卷檐帽)、作訓帽時,帽檐前緣與眉同高;戴貝雷帽時,帽徽位于左眼上方,帽口下緣距眉約1.5厘米;戴冬帽時,護腦下緣距眉約1.5厘米;水兵帽稍向右傾,帽墻下緣距右眉約1.5厘米,距左眉約3厘米;軍官大檐帽飾帶應當并攏,并保持水平;士兵大檐帽風帶不用時應當拉緊并保持水平;大檐帽(卷檐帽)、水兵帽松緊帶不使用時,不得露于帽外;第七章、軍容風紀(二)除授銜儀式、授槍儀式等重要活動和衛(wèi)兵執(zhí)勤外,著軍服進入室內通常脫帽;因其他特殊情況不適宜脫帽時,由在場最高首長臨時規(guī)定;(三)著軍服時應當穿軍鞋;在實驗室、重要洞庫等特殊場所,可以統(tǒng)一穿具有防塵、防靜電等功能的工作用鞋;不得赤腳穿鞋;(四)著軍服時應當按照規(guī)定扣好衣扣,不得挽袖(著作訓服時除外),不得披衣、敞懷、卷褲腿;(五)軍服內著毛衣、絨衣、絨背心、棉衣時,下擺不得外露;著襯衣(內衣)時,下擺扎于褲內;第七章、軍容風紀(六)軍人非因公外出應當著便服;軍級以上機關,院校、醫(yī)院、科研和文藝、體育單位的軍官、文職干部下班后通常著便服;女軍人懷孕期間和給養(yǎng)員外出采購時,可以著便服;(七)不得將軍服外衣與便服外衣混穿;(八)不得將摘下標志服飾的軍服作便服穿著;(九)不得著印有不文明圖案、文字的便服;(十)不得著仿制的軍服。第七章、軍容風紀第一百零五條軍人頭發(fā)應當整潔。男軍人不得留長發(fā)、大鬢角和胡須,蓄發(fā)(戴假發(fā))不得露于帽外,帽墻下發(fā)長不得超過1.5厘米;女軍人發(fā)辮不得過肩,女士兵不得燙發(fā)。師以上首長可以在規(guī)定的發(fā)型(軍人發(fā)型示例見附錄十一)內決定所屬人員蓄一種或者幾種發(fā)型。軍人染發(fā)只準染與本人原發(fā)色一致的顏色。第一百零六條軍人不得文身。著軍服時,不得化妝,不得留長指甲和染指甲,不得圍非制式圍巾,不得在外露的腰帶上系掛移動電話、鑰匙和飾物等,不得戴耳環(huán)、項鏈、領飾、戒指等首飾。除工作需要和眼疾外,不得戴有色眼鏡。第七章、軍容風紀第一百零七條軍人著軍服佩帶國家和軍隊統(tǒng)一頒發(fā)的徽章以及特殊的識別標志或者專用臂章時,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一)參加重大慶典活動,可以在軍服胸前適當位置佩帶勛章、獎章、榮譽章、紀念章;(二)參加重要會議、重大演習和其他重要活動,可以按照要求佩帶專用識別標志;(三)執(zhí)行作戰(zhàn)、重大演習、處置突發(fā)事件等任務著作訓服時,可以按照規(guī)定佩帶專用臂章(尺寸、式樣應當與單位臂章一致);(四)從地方普通中學畢業(yè)生和部隊士兵中招收的軍隊院校學員著常服時,可以佩帶院(校)徽;其他人員著軍服時不得佩帶院(校)徽;(五)營區(qū)出入證只限于出入本營區(qū)時出示,不得佩帶在軍服上。第七章、軍容風紀第二節(jié)舉止第一百零八條軍人必須舉止端正,談吐文明,精神振作,姿態(tài)良好。不得袖手、背手和將手插入衣袋,不得邊走邊吸煙、吃東西、扇扇子,不得搭肩挽臂。第一百零九條軍人參加集會、晚會,必須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和順序入場,按照指定的位置就座,遵守會場秩序,不得遲到早退。散會時,依次退場。第一百一十條軍人外出,必須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規(guī)則,遵守社會公德,舉止文明,自覺維護軍隊的聲譽。不得猬集街頭、嬉笑打鬧和喧嘩,不得攜帶違禁物品。乘坐公共汽(電)車、火車時,主動給老人、幼童、孕婦和傷、病、殘人員讓座。與他人發(fā)生糾紛時,應當依法處理。第七章、軍容風紀第一百一十一條軍人遇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時,應當見義勇為,積極救助。第一百一十二條軍人不得賭博、打架斗毆,不得參加迷信活動。第一百一十三條軍人不得酗酒,不得酒后駕駛機動車輛或者操作武器裝備。第一百一十四條軍人不得參加宗教組織和宗教活動,不得圍觀和參與社會游行、示威、靜坐等活動,不得傳抄、張貼、私藏非法印刷品,不得組織和參與串聯(lián)、集體上訪。第七章、軍容風紀

第一百一十五條軍人不得購買、傳看渲染色情、暴力、迷信和低級庸俗的書刊和音像制品。第一百一十六條軍人在公共場所和其他禁止吸煙的場所不得吸煙。第一百一十七條文藝工作者扮演我軍官兵,以及軍人給報刊、雜志等提供軍人肖像,著軍服主持電視節(jié)目、參加電視訪談,必須嚴格執(zhí)行軍容風紀的規(guī)定,維護軍隊和軍人形象。第一百一十八條軍人不得擺攤設點、叫買叫賣,不得以軍人的名義、肖像做商業(yè)廣告。第七章、軍容風紀第三節(jié)軍容風紀檢查第一百一十九條軍容風紀是軍隊和軍人的儀表和風貌,是軍隊作風紀律和戰(zhàn)斗力的表現(xiàn)。部(分)隊在經常進行軍容風紀教育的同時,必須建立健全檢查制度。連每周、營每半月、旅(團)每月至少進行1次軍容風紀檢查,及時糾正問題并講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