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考總復習哲學第二單元_第1頁
學考總復習哲學第二單元_第2頁
學考總復習哲學第二單元_第3頁
學考總復習哲學第二單元_第4頁
學考總復習哲學第二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十四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考點一物質觀、運動觀、意識觀1.圖示說明人類社會的變化具有什么特點?

答案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具有客觀物質性。2.圖示表明意識具有什么作用?

答案表明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具有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3.從唯物論上看,給公牛擠奶的人錯在何處?

答案主觀臆斷,沒有堅持從實際出發(fā);盲目蠻干,違背了客觀規(guī)律。1.意識是移入人腦的客觀存在,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2015·天津卷·T9—C、D)

剖析意識是客觀存在通過生活實踐進入人腦,加工改造的結果,并不等于客觀存在,如實反映客觀存在的意識才是正確的意識,歪曲虛幻反映客觀存在的意識則是錯誤的意識。2.意識能夠直接改造客觀世界(2015·江蘇卷·T27—①)

剖析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的指導作用必須通過實踐,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3.人的意識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質才具有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2013·全國卷·T21—①)

剖析對事物現象和本質的認識都能體現意識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4.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就能認識規(guī)律(2015·江蘇卷·T27—③)

剖析認識規(guī)律需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并非一定能認識規(guī)律。5.人們順應自然節(jié)律,實現對自然的征服(2015·北京卷·T24—③)

剖析自然界具有客觀物質性,認識、改造自然需要承認自然的客觀性、順應自然節(jié)律,認為人征服自然的觀點是對自然界客觀性的否定。6.認識和改變規(guī)律是克服困難的條件(2013·廣東卷·T34—②)

剖析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但不能創(chuàng)造、改變、消滅規(guī)律。世界的物質性隨著航天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已經登上月球、繞地球飛行、建成載人空間站。宇航員在茫茫太空中發(fā)現的只有物質。這表明(

)①神創(chuàng)論的觀點是錯誤的②世界的真正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③自然界是物質的④人類社會是物質的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宇航員在茫茫太空中發(fā)現的只有物質”表明“自然界是物質的”這一結論的正確性,神創(chuàng)論的觀點的荒謬性,同時進一步表明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這一結論的正確性,①②③當選,答案為C;材料沒有涉及人類社會的物質性,④不當選。答案C正確把握運動和靜止的關系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fā)通知,提高部分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退稅率,降低甚至取消部分“兩高一資”產品出口退稅率。當前我國原材料行業(yè)處于轉型升級的攻堅期,此次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將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原材料行業(yè)結構調整。從哲學上看,出口退稅政策調整表明(

)A.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B.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著C.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D.事物的存在和發(fā)展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解析運動并不是物質的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A錯誤;出口退稅政策調整表明運動和靜止的關系,而不是物質與運動的關系,B錯誤;C與題意不符;出口退稅政策調整表明事物的存在和發(fā)展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答案為D。答案D尊重客觀規(guī)律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2014·天津文綜,5,4分)漫畫《如此創(chuàng)新》啟示我們,在創(chuàng)新活動中要(

)如此創(chuàng)新A.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B.批判繼承,自我否定C.挑戰(zhàn)傳統(tǒng),標新立異 D.實事求是,尊重規(guī)律解析漫畫中的人在創(chuàng)新活動中不從對象的客觀實際出發(fā),或者說違背了客觀規(guī)律,事與愿違,這對于我們的啟示就是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要尊重客觀規(guī)律,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故選D。題干不涉及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排除A。B不符合題意,排除。對待傳統(tǒng)的態(tài)度應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排除C。答案

D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1)表現(世界觀原理):物質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①從時間上看: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是本原,意識是派生的。②從性質上看: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世界的本質是物質,意識依賴于物質。③從地位上看: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于物質。(2)方法論: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特別提醒意識不具有直接現實性。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的指導作用必須通過實踐,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意識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莎士比亞說:“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毙睦韺W家威廉姆·杰爾士說過:“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人的贊賞?!边@兩句名言都看到了(

)A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chuàng)造性和自覺選擇性B.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C.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D.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解析“贊美”“贊賞”都是意識的表現,人的心靈受到的影響體現了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材料未體現,不選。答案C全面把握“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2013·天津文綜,6,4分)漫畫《堅持原則》中的人錯在(

)A.一意孤行,沒有尊重客觀規(guī)律B.因循守舊,沒有發(fā)揮主觀能動性C.生搬硬套,沒有做到從實際出發(fā)D.顧此失彼,沒有一分為二地看問題解析漫畫諷刺了一些人一味地堅持原則,而忽視了從具體條件出發(fā)去研究和解決問題,最終導致亡羊無法補牢,答案為C;A、D不合題意;漫畫中的主人公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只是沒有正確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B不當選。答案C考點二實踐觀、真理觀客觀世界主觀能動性唯一標準正確反映有條件的多次反復下圖說明什么道理?

答案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2.它倆說的都對嗎?為什么?

答案不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不同,但真理具有客觀性,真理只有一個。3.下圖表明認識發(fā)展具有什么特點?

答案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是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過程。1.真理在認識中不斷超越歷史條件(2011·江蘇卷·T28—④)

剖析認識受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不能超越歷史條件,任何真理都有適用的條件。2.對事物的認識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2015·福建卷·T35—②)

剖析認識具有上升性,是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過程。3.文學創(chuàng)作是可以脫離社會的純粹個人的實踐活動(2013·重慶卷·T9—B)

剖析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脫離社會的純粹個人的實踐活動是不存在的。4.認識工具是認識的重要來源(2015·海南卷·T17—④)

剖析實踐提供的認識工具有利于推動認識的發(fā)展,但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5.經實踐檢驗的認識就是真理(2015·安徽卷·T10—C)

剖析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只有經實踐檢驗、與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相符合的認識才是正確的認識即真理。6.先知后行重在知(2015·山東卷·T34—C)

剖析實踐決定認識,應是“先行后知重在行”。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2013·安徽文綜,4,4分)為破解當前家庭經營中存在的“低、小、散”難題,推動傳統(tǒng)農業(yè)升級,黨和政府強調要發(fā)揮家庭農場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的作用。這表明認識是(

)①在實踐基礎上不斷豐富發(fā)展的過程②不斷克服謬誤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過程③主體對客體的直接現實性改造活動④在實踐的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③錯誤,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而不是直接現實性改造活動;題干體現了認識的深化,但并沒有說明克服謬誤、接近真理,②不符合題意;答案為B。答案B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2012·山東文綜,24,4分)自1956年美國科學家在實驗中直接觀測到中微子后,人類對中微子的研究不斷深入。2011年9月,歐洲核子中心稱發(fā)現“中微子超光速”現象,同時指出實驗過程存在誤差,呼吁全球科學家進行更多的實驗觀察和獨立測試。材料蘊含的哲理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