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機干預概述_第1頁
心理危機干預概述_第2頁
心理危機干預概述_第3頁
心理危機干預概述_第4頁
心理危機干預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危機干預概述第一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第二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心理危機干預概述第七講第三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一、心理危機的概念1、定義一般是指個體或群體面臨突然的或重大的生活挫折或公共安全,既無能回避,又無法用通常解決應激的方式來應對所出現(xiàn)的心理失衡狀況。這種心理失衡通常可能會導致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精神障礙。第四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引起心理危機的事件性質(zhì):心理危機由危機事件(criticalicident)引起,是指那些重大的、超乎尋常的、個體或群體難于應付和解決的事件,由于這類事件對個體、群體影響之巨大,因此又稱創(chuàng)傷性事件(traumaevent)。第五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2.心理危機的本質(zhì)心理危機是因為個體或群體意識到應激事件超過了自己的應付能力,而不是指個體或群體經(jīng)歷的事件本身。引起心理危機的事件是一般應激反應不足以應付的狀況。因此會導致心理失衡。產(chǎn)生心理危機就意味著心理平衡穩(wěn)定的機制被破壞。第六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9.11事件回顧第七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第八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第九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在9?11恐怖襲擊之后的幾天里有90%民眾報告出現(xiàn)不良的心理反應,該情形從紐約擴散到了整個美國,甚至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在9?11恐怖襲擊一周年前夕,仍有70%的美國人表示未從9?11心理創(chuàng)傷中擺脫出來。911事件2-3年之后,仍有35%的受傷者遭受心理創(chuàng)傷的困擾,其中有8%的人發(fā)展為嚴重心理障礙。事件發(fā)生5-6年后,在參加世貿(mào)中心健康狀況登記系統(tǒng)的成年人中,約有19%自述有創(chuàng)傷性心理壓力癥狀,幾乎是普通人群發(fā)病率的4倍。在9?11事件發(fā)生以后,有3.5萬至7萬人遭受了長期的精神創(chuàng)傷后綜合征。有一些患者仇視社會,自閉,人際關系出現(xiàn)攻擊性,甚至出現(xiàn)自殺現(xiàn)象。9.11事件后的心理危機第十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菲人質(zhì)事件回顧第十一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陳仲謀認為“對于通過電視直播關注菲律賓人質(zhì)事件的觀者,這次重大災難創(chuàng)傷更甚于9·11”。僅在人質(zhì)被殺直播后的第三天,香港紅十字會與心理學會提供的心理支持熱線就接獲61宗港人的求助個案,當中約80%需要轉(zhuǎn)介專業(yè)臨床心理學家進一步輔導。接獲的求助電話當中,年齡最小只有8歲。有香港人表示“當在電視中親眼看到15人都被殺時,我整個人都懵了,起碼一個多小時回不過神,當晚就做了噩夢?!狈迫速|(zhì)事件造成心理危機第十二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汶川地震帶給國人的創(chuàng)傷第十三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悲,這是最常見的感覺和情緒,為親人或其他人的死傷感到很難過、很悲痛;大多數(shù)人會以大聲嚎哭或不斷啜泣來宣泄或疏解;少數(shù)人以麻木、冷漠無表情來表達。兒童還常常產(chǎn)生幻覺、幻想和妄想。憤怒,感覺上天怎么可以對自己這么不公平,讓自己承受妻離子散的悲痛;內(nèi)疚,恨自己沒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親人;罪惡,感覺比別人幸運而感覺罪惡,感到自己做錯了什么,或者沒有做應該做的事情來避免親人的死亡。汶川地震帶給國人的創(chuàng)傷第十四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二、心理危機的分類急性應激障礙急性應激性精神病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持久性心因反應適應性障礙第十五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1、急性應激障礙

或稱為急性應激反應或心因反應,指在受到急劇、嚴重的精神刺激后立即(1小時內(nèi))表現(xiàn)出強烈的精神運動性興奮或精神運動性抑制,甚至木僵。發(fā)病持續(xù)時間一般不超過1個月。第十六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2、急性應激性精神病

指受到強烈的精神刺激后,以妄想、嚴重的情感障礙為主,癥狀內(nèi)容與精神刺激因素明顯相關。病程短暫,一般不超過1個月。第十七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3、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或稱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指在經(jīng)歷異乎尋常的災難性心理創(chuàng)傷的一段潛伏期(幾周到幾個月)后,延遲出現(xiàn)和長期持續(xù)的精神障礙。表現(xiàn)為闖入性的反復重現(xiàn)的創(chuàng)傷體驗、噩夢、持續(xù)性的警覺狀態(tài)、驚跳反應增大、選擇性遺忘等。第十八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4、持久性心因反應指由于應激源長期存在或長時間處于適應不良的環(huán)境中而誘發(fā)性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有一定現(xiàn)實妄想,或傷感、沮喪、好哭泣的情感障礙,或生活習慣改變的行為障礙等。癥狀至少持續(xù)3個月以上,有時可長達幾年。第十九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5、適應性障礙

指長期存在應激源或因生活環(huán)境改變,在個體人格缺陷的基礎上,個體表現(xiàn)出焦慮心境、抑郁心境等情感障礙,或身體性不適,或行為退縮等適應不良行為,但一般不出現(xiàn)精神病性癥狀。病程一般不超過6個月。

適應不良中有短期或路中期或長期的抑郁反應:抑郁開始于社會心理刺激之后的一個月,癥狀持續(xù)從1個月到2年不等。第二十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三、危機干預的六步驟模型傾聽1.問題的界定2.確保當事人的安全3.提供支持行動4.診察可供選擇的方案5.制訂計劃6.獲得承諾評估合作性危機干預指導性危機干預非指導性危機干預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1.明確問題

危機干預的第一步,是要從當事人的角度明確并理解所面臨的問題是什么。危機工作者必須以與危機當事人同樣的方式來感知或理解危機情境,否則,他所采用的任何干預策略或干預程序可能都會不得要領,并因而對當事人沒有任何意義。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2.確保當事人的安全所謂確保當事人的安全,簡單地說就是將當事人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險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雖然在這個模型中我們將確保當事人安全放在第二步,但每一個步驟的運用都是靈活的,這也就意味著安全問題在整個危機干預過程中都處于首要的考慮。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3.提供支持

危機干預的第三個步驟所強調(diào)的是,一定要讓危機當事人相信,他的事情就是危機干預工作者的事情。作為干預工作者,我們不能想當然地假定危機當事人會覺得我們很在乎他、很關心他。所以,這個步驟實際上給干預者提供了一個機會,以向當事人保證“這里有一個人真的很關心你”。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4.診察可資利用的應對方案

即探查出各種可供當事人選擇和利用的應對方案。可供選擇的應對方案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尋找:(1)情境的支持,實際上就是當事人過去和現(xiàn)在所認識的人,他們可能會關心當事人到底發(fā)生了什么;(2)應對機制,實際上就是當事人可以用來擺脫當前危機困境的各種行動、行為方式或環(huán)境資源;(3)當事人自己的積極的、建設性的思維方式,實際上就是當事人重新思考或?qū)徱曃C情境及其問題。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5.制訂計劃

是第四個步驟的自然延伸。(1)確定出其他的個人及組織團體等,應該隨時可以請求他們過來提供支持幫助;(2)提供應對機制——這里所謂應對機制應該是當事人能夠立即著手進行的某些具體的、積極的事情,是當事人能夠掌握并理解的具體而確定的行動步驟。

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注意:(1)知情原則;(2)保護自主性原則。制定計劃時參考的主要原則:共同協(xié)商屬心理學性質(zhì)的具體明確積極切實可行服務全局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6.獲得承諾第六個步驟是第五個步驟的自然延伸,而且,步驟5中的兩個核心問題,即控制力和自主性,同樣也是步驟6的核心問題。如果第五個步驟即制訂計劃完成得比較好,第六個步驟即獲得當事人對計劃的承諾也就較為順利。通常情況下,步驟6比較簡單,只是要求當事人復述一下計劃即可,其目的是讓當事人承諾,一定會采取一個或若干個具體、積極、有意設計的行動步驟,從而使他恢復到危機前的平衡狀態(tài)。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四、危機干預中的技術(shù)(一)評估技術(shù)1、評估的內(nèi)容評估當事人的功能活動狀態(tài)心理-生物性評估評估當事人目前的情緒活動狀態(tài)評估干預方案、應對機制及支持系統(tǒng)評估當事人自殺或殺人的可能性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2、評估當事人的功能活動狀態(tài)A、情感狀態(tài)B、行為功能C、認知狀態(tài)TAF表:10分以內(nèi):非指導性咨詢10-15分:合作性咨詢15-20分以上:指導性咨詢第三十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二)危機干預中的傾聽技術(shù)1、提問的方式提問的方式開放式提問封閉式提問注意事項避免提問“為什么”的問題避免修飾性反問第三十一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2、復述與總結(jié)性澄清在危機干預中,復述和總結(jié)性澄清是必不可少的。對危機當事人而言,或者因為他們的思維受到震蕩而不連貫,或者因為危機環(huán)境過于雜亂,總而言之,他們很難將思想表達清楚。對危機工作者而言,通過用自己的話將當事人所說的事情復述一遍,可以就當事人說的事情以及當事人的感受、思想、行為等與當事人達成共識。

第三十二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3、第一人稱的感覺第一人稱陳述在危機干預中可能要比在其他任何心理治療中更加重要,因為危機工作者經(jīng)常要對失去能動性并處于失衡狀態(tài)的危機當事人采取指導性的態(tài)度。在危機干預中,對某些特殊問題而言,這種第一人稱陳述是很有用的。但干預工作者應該注意,這種陳述的使用也是有限度的,因為危機工作者的工作主要是針對危機當事人,而不是針對自己。注意不要過度使用,使對象變得依賴性地順從于你,或者是防御性地敵對于你。第三十三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4、人性成長的氛圍根據(jù)羅杰斯的觀點,最有效的助人者應該能夠為當事人的成長提供三個必要而充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