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氣湯-痘科類編釋意卷三-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b802aa8e4da18adbfa38b51a8d6daf/a7b802aa8e4da18adbfa38b51a8d6daf1.gif)
![承氣湯-痘科類編釋意卷三-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b802aa8e4da18adbfa38b51a8d6daf/a7b802aa8e4da18adbfa38b51a8d6daf2.gif)
![承氣湯-痘科類編釋意卷三-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b802aa8e4da18adbfa38b51a8d6daf/a7b802aa8e4da18adbfa38b51a8d6daf3.gif)
![承氣湯-痘科類編釋意卷三-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b802aa8e4da18adbfa38b51a8d6daf/a7b802aa8e4da18adbfa38b51a8d6daf4.gif)
![承氣湯-痘科類編釋意卷三-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b802aa8e4da18adbfa38b51a8d6daf/a7b802aa8e4da18adbfa38b51a8d6daf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6承氣湯_痘科類編釋意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承氣湯_痘科類編釋意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27組成:大黃1錢,厚樸1錢,枳實1錢,甘草5分,芒消1錢。 27功效:痘瘡發(fā)熱腹痛,大渴煩躁,大便閉,狂妄者;痘瘡焦黑,煩渴頓悶,喘促而厥逆,大便不通者。胃腑實效,口噤胸滿,臥不著席,腳攣急,大閉結(jié)不通。 來源:《痘科類編釋意》卷三。 27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27相似度100%:三一承氣湯 27組成:大黃半兩(去皮),芒消半兩,厚樸半兩(去皮),枳實半兩,甘草1兩。 原方對照:大黃1錢,厚樸1錢,枳實1錢,甘草5分,芒消1錢。 27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 27功效:傷寒、雜病里熱壅盛,大、小、調(diào)胃三承氣湯證兼?zhèn)?,腹?jié)M實痛,譫語下利,內(nèi)熱不便;及中風僵仆,風癇發(fā)作;產(chǎn)婦胞衣不下;小兒斑疹黑陷傷寒、雜病,內(nèi)外所傷,日數(shù)遠近、煩渴譫妄,心下按之硬痛,小便赤澀,大結(jié)滯;或濕熱內(nèi)甚而為滑泄,熱甚喘咳,悶亂驚悸,狂癲目疼,口瘡舌腫,喉癰瘍,陽明胃熱發(fā)斑,脈沉可下者;小兒熱極,風驚抽搐,氣喘昏塞,并斑疹陷,小便不通,腹?jié)M欲死;或斑疹后熱不退,久不作痂;或作斑紋瘡癬,久不者;怫熱內(nèi)成疹癖;堅積黃瘦,卒暴心痛,風痰酒隔,腸垢積滯,久壅風熱,傷酒食,煩心悶亂,脈數(shù)沉實;或腎水陰虛,陽熱獨甚,而僵仆卒中,一切暴不語,蓄熱內(nèi)甚,陽厥極深,脈反沉細欲絕;或表之沖和正氣,與邪熱并之于里,則里熱亢極,陽極似陰,反為寒戰(zhàn),脈微而絕;或風熱燥甚,客于下焦,大小便澀滯不通者;或產(chǎn)婦死胎不下,及兩感表里熱甚,須可下者。傷寒結(jié)胸雖脈浮而里勢惡,雖可下者。玉莖中痛。傷寒大承氣湯證腹?jié)M實痛,調(diào)胃承氣證譫語下利,小承氣湯證內(nèi)熱不便,三一承氣湯合而為一也。及治中風僵仆,癇發(fā)作。 來源:《宣明論》卷六。 28相似度83%:當歸承氣湯 28組成:當歸尾1兩,大黃(酒洗)5錢,芒消5錢,枳實5錢,甘草(蜜炙)3錢,厚樸5錢。 原方對照:大黃1錢,厚樸1錢,枳實1錢,甘草5分,芒消1錢。 28加:當歸尾 28功效:內(nèi)有實熱,致發(fā)陽厥、癲狂或溺血。 28來源:《內(nèi)經(jīng)拾遺》卷二。 284. 相似度80%:枳實湯 28組成:枳實(去瓤,麩炒)半兩,厚樸(姜制,炒)1兩,大黃(酒蒸)3錢,甘草(炙)3錢,桂心(不見火)2錢半。 11151...284.3. 加:桂心 284.4. 減:芒消 28功效:熱脹。腹脹發(fā)熱,大便秘實,脈多洪數(shù)。 28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三○引《濟生》。 285. 相似度80%:承氣湯 28組成:枳實5枚,大黃4兩,芒消半升,甘草2兩。 28原方對照:大黃1錢,厚樸1錢,枳實1錢,甘草5分,芒消1錢。 295.3. 減:厚樸 29功效:少陰病得之2-3日,口燥咽干者。少陰病得之6-7日,腹?jié)M不大便者。下血。 來源:《千金》卷九。 296. 相似度80%:承氣湯 29組成:厚樸4兩(去皮),姜2兩(同搗爛,焙干),大黃2兩,枳實半兩(麩炒去瓤),芒消1兩半。 原方對照:大黃1錢,厚樸1錢,枳實1錢,甘草5分,芒消1錢。 296.3. 加:姜 296.4. 減:甘草 29功效:剛痙,大便不通10數(shù)日。 29來源:《普濟方》卷九十六。 29相似度80%:承氣化毒湯 29組成:枳實、厚樸(姜炒)、大黃(酒炒)、檳榔、甘草。 29原方對照:大黃1錢,厚樸1錢,枳實1錢,甘草5分,芒消1錢。 297.3. 加:檳榔 297.4. 減:芒消 29功效:痘瘡,狂妄發(fā)躁,手足宜熱而反冷,陽極似陰,謂之陽厥。 29來源:《萬氏家妙方》卷六。 29相似度80%:大承氣湯 30組成:大黃4兩(酒洗),厚樸半斤(炙,去皮),枳實5枚(炙),芒消3合。 原方對照:大黃1錢,厚樸1錢,枳實1錢,甘草5分,芒消1錢。 308.3. 減:甘草 30功效:傷寒、溫病或瘟疫陽明府實。身熱,大便秘結(jié),頻轉(zhuǎn)矢氣,胸脘痞氣、腹?jié)M而喘,有潮熱,手足然汗出者;陰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傷寒若如見鬼狀;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二陽并病,太陽證罷,但發(fā)潮熱,手足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fā)熱,屬陽明,脈實者;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jié)M痛者;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有燥屎;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陽明病,發(fā)熱汗多者;發(fā)汗不解,腹?jié)M痛者;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脈滑而數(shù),有宿食;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少陰病,自利清水,純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痙為病,胸滿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男子傷重,瘀血不散,腹肚膨脹,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悶亂至死者。瘟疫伏邪傳胃,煩躁發(fā)熱,通舌變黑生刺,鼻如煙煤,此邪最重,復瘀到胃。陽明溫病,面目俱赤,厥,甚者通體皆厥,不瘛疭,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脈沉伏或并脈亦厥,胸腹?jié)M堅,甚則拒按,喜涼飲者。 來源:《傷寒論》。 30相似度80%:調(diào)胃承氣湯 31組成:大黃、芒消、枳實、厚樸、黃芩。 31原方對照:大黃1錢,厚樸1錢,枳實1錢,甘草5分,芒消1錢。 319.3. 加:黃芩 319.4. 減:甘草 31功效:陽明經(jīng)胃實,潮熱譫語,燥渴,大便不通,手足濈濈自汗,或面赤譫語,脈洪數(shù),或揭去衣被,惡熱,飲水不止者。 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二。 3110. 相似度71%:黃龍湯 31組成:大黃、芒消、枳實、厚樸、甘草、人參、當歸。 311115131加:人參、當歸 31功效:傷寒熱邪傳里,胃中燥屎結(jié)實,而致結(jié)熱利證,心下硬痛,下利純清水,譫語發(fā)渴,身熱。溫疫應下失下,耽擱失治,或為緩藥羈遲,火邪壅閉,耗氣搏血,精神殆盡,元神將脫,邪火獨存,以致循衣摸床,撮空理線,惕肉瞤,肢體振戰(zhàn),目中不了了。 來源:《傷寒六書》卷三。 31相似度67%:大承氣加芍藥地黃湯 31組成:大黃8錢(生),芒消3錢,厚樸4錢,枳實4錢,芍藥3錢,生地8錢。 1115131加:芍藥、生地 3211.4. 減:甘草 32功效:溫疫,陽明腑證,潮熱汗出,譫語,腹痛便秘者。 32來源:《醫(yī)學摘粹》。 32相似度67%:大承氣加味湯 325錢(生),32錢(炒),2錢(炒),芍藥3錢,生地3錢。 321115132加:芍藥、生地 3212.4. 減:甘草 32功效:溫病已入陽明之腑,腸胃燥結(jié)者。 32來源:《醫(yī)學摘粹》。 32相似度67%:大承氣湯 32組成:大黃3錢,芒消1錢,厚樸1錢,柴胡1錢,黃芩1錢,甘草錢。 321115132加:柴胡、黃芩 3213.4. 減:枳實 3232來源:《石室秘錄》卷二。 3214. 相似度67%:化滯煎 33組成:檳榔、大黃、枳實、厚樸、廣香、甘草。 331115133加:檳榔、廣香 3314.4. 減:芒消 33功效:胃痛,脹滿拒按,為實痛。 33來源:《醫(yī)學集成》卷三。 33相似度67%:三黃枳實湯 33組成:黃芩1錢,黃連1錢,大黃(煨)1錢,厚樸5爭,甘草5分,枳實1錢。 1115133加:黃芩、黃連 3315.4. 減:芒消 33功效:類中風,痰火熾盛,煩渴便秘,脈數(shù)大。 33來源:《明醫(yī)指掌》卷二。 33相似度67%:枳實大黃湯 3322225分(另研),甘草3分。 331115133加:檳榔、木香 3416.4. 減:芒消 34功效:食積痛,并積熱痛,大便不通者。 34來源:《回春》卷五。 3417. 相似度67%:大黃丸 34組成:大黃12分,厚樸4分(炙),枳實4分(炙),芒消8分,杏仁6分(去皮尖),葶藶子4分(熬)。 1115134加:杏仁、葶藶子 3417.4. 減:甘草 34功效:胸脅妨悶,胃中客氣,大便苦難。 34來源:《外臺》卷七引《廣濟方》。 34相似度62%:六一順氣湯 34組成:大黃、枳實、黃耆、厚樸、甘草、柴胡、芒消、芍藥。 341115134加:黃耆、柴胡、芍藥 34功效:傷寒表里有實熱,大便秘結(jié),口舌干燥,神昏譫語,胸腹硬滿而痛;或陽明失下而呃逆;或下痢赤白,表里俱實者。 來源:《傷寒六書》卷三。 34相似度60%:當歸承氣湯 35組成:當歸1兩,大黃1兩,甘草半兩,芒消9錢。 35111513519.3. 加:當歸 35減:厚樸、枳實 35功效:陽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燥熱里熱,火郁為病,或皮膚枯燥,或咽干鼻干,或便溺結(jié)閉。 來源:《保命集》卷中。 3520. 相似度60%:三黃湯 35組成:黃連2兩,黃芩2兩,大黃2兩,甘草2兩,芒消2兩。 351115135加:黃連、黃芩 35減:厚樸、枳實 35功效:服石后盛熱不除,心腹?jié)M,小便赤,大便不利,吐逆,氣充胸中,口焦燥,目赤熏熱。 來源:《醫(yī)心方》卷二十引《小品方》。 3521. 相似度60%:三化丸 35組成:枳實(麩炒)、厚樸(姜汁炒)、大黃各等分。 351115135減:甘草、芒消 36來源:《幼科發(fā)揮》卷三。 3622. 相似度60%:三化湯 36組成:厚樸、大黃、枳實、羌活各等分。 36111513622.3. 加:羌活 36減:甘草、芒消 36功效:中風入臟,邪氣內(nèi)實,熱勢極盛,二便不通;及陽明發(fā)狂譫語;中風內(nèi)有便溺之阻隔者;中風九竅俱閉,唇緩舌強;大腸燥閉,不見虛癥者。3622.6. 來源:《保命集》卷中。 23. 相似度60%:人參湯 364兩,厚樸(炙)22兩,枳實(炙)2兩,甘草(炙)2兩。 361115136加:人參、生姜 36減:大黃、芒消 36功效:婦人妊?惡食。 36來源:《外臺》卷三十三引《古今錄驗》。 3624. 相似度60%:破棺丹 36組成:大黃2兩(半生半熟),芒消1兩,甘草1兩。 371115137減:厚樸、枳實 37功效:諸熱瘡腫,瘡氣入腹,譫語發(fā)狂。瘡腫,一切風熱。危者。汗多大渴,便秘,譫語或發(fā)狂,結(jié)陽之證。 來源:《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 37相似度60%:木香承氣丸 37組成:枳實(炒)、厚樸(姜汁炒)、檳榔(酒浸)各等分,木香減半,大黃(酒浸)分兩同上3味。 1115137加:檳榔、木香 37減:甘草、芒消 37功效:傷食,腹脹或痛,吞酸惡食,大便不利者。 37來源:《幼科發(fā)揮》卷三。 3726. 相似度60%:大黃丸 37組成:大黃3兩,芍藥3兩,厚樸3兩,枳實6斤,麻子仁6合。 371115137加:芍藥、麻子仁 37減:甘草、芒消 37功效:脾胃不和,?;即蟊銏詮婋y者;內(nèi)有蟲滯。 37十七。38相似度60%:麻黃厚樸湯 38組成: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沫)1斤,厚樸(去粗皮,銼)半斤,甘草(銼)4兩,大黃(銼)4兩。 111513827.3. 加:麻黃 38減:枳實、芒消 38功效:時行憎寒壯熱,骨節(jié)煩疼,頭疼項強。 38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二。 3828. 相似度60%:滌毒散 38組成:甘草半兩,芒消9分,大黃1兩(酒浸)當歸。 38111513828.3. 加:當歸 38減:厚樸、枳實 38功效:時氣疙瘩,五發(fā)瘡瘍,喉閉雷頭。 38來源:《云歧子保命集》卷上。 3829. 相似度60%:厚樸湯 38組成:厚樸(去粗皮,姜汁炙)1兩,柴胡(去苗)1兩半,大黃(銼,炒)1兩半,樸硝2兩,枳實(去瓤,麩炒)3分。 381115139加:柴胡、樸硝 39減:甘草、芒消 39功效:傷寒5-6日,大便不通,壯熱頭疼,譫語,腸中有結(jié)燥。 39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六。 39相似度60%:紫草承氣湯 39組成:厚樸2兩,大黃4兩,枳實1兩,紫草1兩。 39111513930.3. 加:紫草 39減:甘草、芒消 39功效:身熱,脈數(shù),大便秘而腹脹,此熱毒壅遏也;或瘡半未出,而喘息腹脹,其人大便不通,煩躁作渴,譫語不安者。 來源:《準繩_幼科》卷六。 3931. 相似度60%:大黃散 392兩(銼碎,微炒),2兩(麩炒微黃),2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厚樸2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391115139加:川大黃、川芒消 39減:大黃、芒消 39功效:傷寒未解,煩熱口干,腹中有結(jié)燥不通。 39來源:《圣惠》卷十三。 40相似度60%:調(diào)胃承氣湯 40組成:大黃、枳殼、厚樸、甘草。 40111514032.3. 加:枳殼 40減:枳實、芒消 40功效:傷寒陰厥。用溫復陽太過,不耐辛溫,胃熱譫語。 40來源:《傷寒大白》卷四。 40相似度60%:調(diào)胃承氣湯 40組成:大黃4兩(去皮,清酒洗),甘草(炙)2兩,芒消半斤。 401115140減:厚樸、枳實 40數(shù)。胃熱發(fā)斑,口齒咽喉腫痛,中消,瘡瘍等見上述癥狀者。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誤攻其表,胃氣不和,譫語者;發(fā)汗后,不惡寒,但熱,屬實者;太陽病未解,但陰脈微者;傷寒13日,過經(jīng)譫語,自下利,脈和,內(nèi)實者;太陽病,過經(jīng)10余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陽明病,不吐不下,煩者;太陽病3日,發(fā)汗不解,蒸蒸發(fā)熱者;傷寒吐后,腹脹滿者。中熱,或口舌生瘡。善食而瘦。熱結(jié)旁流。陽明溫病,純利稀水無糞者。斑疹,陽明證具,外出不快,內(nèi)壅特甚者。 來源:《傷寒論》。 40相似度60%:大黃豉湯 4152兩(炙),24411115141加:豉、桂心 41減:厚樸、枳實 41功效:傷寒已愈,食飲多勞復。 41來源:《外臺》卷二引《范汪方》。 41相似度60%:三乙承氣湯 41組成:大黃1錢,厚樸1錢,枳實1錢,升麻5分。 41111514135.3. 加:升麻 41減:甘草、芒消 41功效:痘疹實熱癥,純陽無陰者。 41來源:《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41相似度60%:調(diào)胃承氣湯 41組成:大黃、芒消、甘草各等分,生姜3片。 41111514136.3. 加:生姜 41減:厚樸、枳實 41功效:熱留胃中發(fā)斑,及服熱藥過多而發(fā)斑。小兒肥甘過度,必生內(nèi)熱,以致發(fā)熱蒸蒸,小便赤澀,面赤唇焦,舌燥而渴,脈實有力者。 來源:《普濟方》卷四○四。 4237. 相似度60%:二黃湯 42組成:大黃(銼,炒)1兩半,芒消(研細)1兩,黃芩(去黑心)1兩,梔子仁7枚,甘草(炙、銼)半兩。 421115142加:黃芩、梔子仁 42減:厚樸、枳實 42功效:虙瘕,大便秘。 42來源:《圣濟總錄》卷五十。 42相似度60%:大黃除熱湯 42331兩,芒消(別研)11兩。 421115142加:黃芩、柴胡 42減:厚樸、枳實 42功效:陽實發(fā)熱。 42來源:《普濟方》卷一一九引《指南方》。 42相似度60%:厚樸三物湯 42組成:厚樸8兩,大黃4兩,枳實5枚。 431115143減:甘草、芒消 43功效:腹?jié)M痛,大便閉。腹?jié)M發(fā)熱數(shù)10日。腹中熱,大便不利。暑濕腹痛,大便結(jié)。食積痛,寒飲食過傷,心腹卒痛,如錐刺之狀,若傷濕熱之物不得化而悶亂便秘者。 來源:《金匱》卷上。 43相似度60%:厚樸大黃湯 43組成:厚樸1尺,大黃6兩,枳實4枚。 431115143減:甘草、芒消 43功效:支飲胸滿。腹痛,脈數(shù),應下之癥。 43來源:《金匱》卷中。 43相似度60%:大黃化毒湯 43組成:白芍、厚樸、甘草、陳皮、大黃。 431115143加:白芍、陳皮 43減:枳實、芒消 43功效:大便秘結(jié),痘瘡作痛。 43來源:《治痘全書》卷十四。 43相似度60%:復方大陷胸湯 4442.1. 組成:大黃10-20g,川樸15-24g,枳實10g,芒消10-15g(沖服),甘遂末0.9-1.5g(沖服)。 1115144加:川樸、甘遂末 44減:厚樸、甘草 44功效: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腸腔積液較多者,以及因腹腔炎癥所致的腸麻痹。 來源:《急腹癥方藥新解》。 4443. 相似度60%:大黃丸 44組成:大黃(切作小塊,酒、醋微炒)3兩,甘草(炙)3兩,杏仁(去皮尖并雙仁,研如膏)4兩,訶黎勒(煨,取皮)3兩,芒消(研)5兩。441115144加:杏仁、訶黎勒 44減:厚樸、枳實 44功效:風毒熱結(jié),日夜疼痛,心煩懊悶。 44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三五。 44相似度60%:枳殼銼散 44組成:厚樸(制)半兩,枳殼(制)半兩,北桔梗半兩,甘草(炙)1分,大黃(蒸)1分。 1115145加:枳殼、北桔梗 45減:枳實、芒消 45功效:熱證脹滿。 45來源:《直指》卷十七。 45相似度60%:小承氣湯 45組成:大黃半兩,厚樸3錢,枳實3錢。 451115145減:甘草、芒消 45功效:傷寒腹脹,大便不通,神昏譫語,脈滑;瘟疫上焦痞滿;小兒傷食,腹?jié)M疼痛,惡食便秘。傷寒,若腹大滿不通;或陽明多汗,津液外出,腸躁熱,大便必硬而譫語,脈滑;吐下微煩,小便數(shù),大便結(jié);或下利譫語;自病2-3日,脈弱,無太陽證、柴胡證,煩心,心下結(jié),至4-5日,雖能食少者。瘟疫,熱邪傳里,但上焦痞滿。小兒傷食心胃痛,食入即痛,喜飲涼水,惡食滿,吐酸便秘。 來源:《宣明論》卷六。 4546. 相似度60%:泄熱湯 45組成:大黃(炮)1兩,甘草(炙)1兩,芒消(研)半兩,防風(去叉)半兩。 111514546.3. 加:防風 45減:厚樸、枳實 46功效:咽喉閉塞不通。 46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二二。 4647. 相似度60%:三黃湯 46組成:大黃(切,別漬水)1升,黃芩3兩,梔子14枚,甘草1兩,芒消2兩。 1115146加:黃芩、梔子 46減:厚樸、枳實 46功效:骨極。腎熱病則膀胱不通,大小便秘塞,顏焦枯黑,耳鳴虛熱。46來源:《千金》卷十九。 4648. 相似度60%:瀉肺湯 46組成:地骨皮1兩,大黃1兩,芒消1兩,桔梗1兩,甘草1兩。 461115146加:地骨皮、桔梗 46減:厚樸、枳實 46功效:眼白仁常淚,紅壅熱眵,淚出而不絕者。 46來源:《銀海精微》卷上。 46相似度60%:承氣浴湯 46組成:當歸2兩,大黃1兩,芒消,甘草5錢。 47111514749.3. 加:當歸 47減:厚樸、枳實 47功效:大腸燥結(jié)。 47來源:《理瀹》。 47相似度60%:枳實分消湯 47組成:川厚樸(去皮,姜汁炒)5錢,枳實(麩炒)2錢半,大黃(酒蒸)1錢半,官桂1錢2分,甘草(炙)1錢5分。 1115147加:川厚樸、官桂 47減:厚樸、芒消 47功效:熱脹,腹脹發(fā)熱,脈浮數(shù),飲食如故。 47來源:《壽世保元》卷三。 47相似度60%:梔子豆豉湯 47組成:枳實1錢,ft梔子1錢,厚樸2錢,大黃(另研)3錢,豆豉錢。 471115147加:ft梔子、豆豉 47減:甘草、芒消 476-7日后,因酒食所傷,脅腹疼,大便結(jié),發(fā)熱,發(fā)渴。.48來源:《普濟方》卷一四六引《德生堂方》。 48相似度60%:小承氣湯 484兩(姜制),2兩(蒸),1兩(瓤)。481115148減:甘草、芒消 48功效:支飲胸滿。 48來源:《三因》卷十三。 4853. 相似度60%:承氣丸 48組成:大黃2兩,杏仁2兩,枳實1兩,芒消1合。 48111514853.3. 加:杏仁 48減:厚樸、甘草 48功效:傷寒、時氣、溫病,10余日不大便者。 48來源:《肘后方》卷二。 48相似度60%:小承氣湯 484兩(酒洗),2兩(炙,去皮),3枚(炙)。481115148減:甘草、芒消 49功效:陽明腑實證,熱邪與積滯互結(jié),潮熱譫語,大便秘結(jié),胸腹痞滿,苔黃糙,脈滑數(shù);或熱結(jié)旁流,下利清水;或痢疾初起,腹痛脹滿,里急重。霍亂,大便不通,噦數(shù)口,譫語。雜病上焦痞滿不通。里癥已見三四,臍脹滿而不甚堅硬,或胸滿潮熱不惡寒,狂言而喘,病屬小熱小實小滿者。邪傳陰,口燥咽干而渴,或下利腸垢,目不明。 來源:《傷寒論》。 49相似度60%:枳樸大黃湯 49組成:陳枳實、厚樸、廣皮、甘草、大黃。 491115149加:陳枳實、廣皮 49減:枳實、芒消 49功效:食積腹脹,一條扛起,痛而欲利,利后稍減,脈右關(guān)多滑,或見沉實,或見滑動,或見弦急。 來源:《癥因脈治》卷三。 49相似度60%:枳樸大黃丸 49組成:枳實、厚樸、大黃(酒煨)各等分。 491115149減:甘草、芒消 49功效:小兒傷食,腹?jié)M煩熱,及傷寒后食復。 49來源:《育嬰秘訣》卷三。 49相似度60%:枳樸大黃丸 50組成:枳實(炒)、厚樸(姜汁炒)、大黃(酒蒸)各等分,檳榔半。 50111515057.3. 加:檳榔 50減:甘草、芒消 50功效:小兒傷食證,導之不去者。 50來源:《育嬰秘訣》卷三。 5058. 相似度60%:承氣湯 50組成:大黃、樸消、豆豉、枳實、厚樸各等分。 501115150加:樸消、豆豉 50減:甘草、芒消 50來源:《攝生眾妙方》卷四。 50相似度60%:枳樸平胃散 50組成:枳實、厚樸、蒼術(shù)、陳皮、甘草。 501115150加:蒼術(shù)、陳皮 50減:大黃、芒消 50功效:食氣霍亂,病在中,胸前飽悶,脹痛噯氣,吐瀉交作,嘔出食物,瀉下酸餿,脈滑大,或沉實。 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5160. 相似度60%:枳實湯 51組成:枳實(去瓤,麩炒)1分,木香1分,樸消3分,大黃(銼,微炒)1兩,甘草(炙)半兩。 1115151加:木香、樸消 51減:厚樸、芒消 51功效:傷寒,脈沉在里,而反發(fā)汗,津液越出,大便難,表虛里實,遂發(fā)譫語,其人如狂者。 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三。 5161. 相似度60%:逐穢丹 51組成:當歸尾5錢,大黃3錢,甘草1錢,枳實1錢,丹皮3錢。 511115151加:當歸尾、丹皮 51減:厚樸、芒消 51功效:多食生冷燔炙之物,或難化之品,食積于腸,閉結(jié)而不得出,有燥屎存于腹內(nèi)作痛,手按之而痛甚者。 來源:《辨證錄》卷二。 51相似度60%:承氣瀉胃厚樸湯 52組成: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大黃(銼,炒)2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甘草(炙)半兩。 52111515262.3. 加:枳殼 52減:枳實、芒消 52功效:胃實腹脹,水谷不消,溺黃體熱,鼻塞衄血,口喎唇緊,關(guān)格不通,大便苦難。 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七。 52相似度60%:桃仁承氣湯 521224個(去皮尖,切碎),3錢(另研下)。 52111515263.3. 加:桃仁 52減:甘草、芒消 52功效:傷寒鼻口出血,及大便秘結(jié),小便黑赤如血,此小腹中有瘀血也。 52來源:《普濟方》卷一三四引《德生堂方》。 5264. 相似度60%:大通散 52組成:大黃2錢,枳實(麩炒)2錢,甘草1錢。 521115153減:厚樸、芒消 53功效:傷寒胃中有熱,或服熱藥太多,狂言,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腹痛下血,但實熱者。 來源:《扁鵲心書_神方》。 5365. 相似度60%:順氣散 53組成:厚樸(姜制)1兩,大黃4兩,枳實2錢(炒)。 531115153減:甘草、芒消 53功效:消渴。熱在胃而能飲食,小便黃赤。 53來源:《保命集》卷下。 53相似度60%:小承氣加芍藥地黃湯 532錢,厚樸錢半(炒),1錢(炒),2錢,生地6錢。 531115153加:芍藥、生地 53減:甘草、芒消 53功效:溫疫,陽明腑證,潮熱汗出,譫語,腹痛便秘。 53來源:《松峰說疫》卷二。 5367. 相似度60%:陷胸散 54組成:大黃1兩半,甘草半兩,枳實半兩(去瓤)。 541115154減:厚樸、芒消 54功效:熱病喘急,及心胸悶結(jié),喘不定。 54來源:《普濟方》卷一五二引《圣惠》。 54相似度60%:三乙承氣湯 54組成:枳殼、厚樸、大黃、芒硝、甘草。 541115154加:枳殼、芒硝 54減:枳實、芒消 54功效:潮熱,腹脹滿作痛,欲大便不得,手足摯摯多汗。 54來源:《傷寒大白》卷二。 54相似度60%:桃仁承氣湯 54組成:桃仁1錢,芒消1錢,甘草1錢,大黃2錢。 54111515469.3. 加:桃仁 54減:厚樸、枳實 54功效:傷損,血滯于內(nèi)作痛,或發(fā)熱、發(fā)狂。 54來源:《正體類要》卷下。 55相似度60%:桃核承氣湯 5550個(去皮尖),2兩(去皮),42兩,甘草2兩(炙)。 551115155加:桃仁、桂枝 55減:厚樸、枳實 55功效:下焦蓄血,少腹急結(jié),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則譫語煩渴,其人如狂,至夜發(fā)熱,及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跌打損傷。 來源:《傷寒論》。 55相似度60%:小承氣湯 55組成:大黃、枳實、甘草各等分。 551115155減:厚樸、芒消 55功效:痘疹熱甚,內(nèi)蘊不出,渴喘煩悶,手足心并脅下有汗,或譫語驚搐,二便秘澀者。 來源:《醫(yī)統(tǒng)》卷九十一。 55相似度60%:生地黃湯 55組成:生地黃3斤,大黃4兩,大棗2枚,甘草1兩,芒消2合。 551115155加:生地黃、大棗 56減:厚樸、枳實 56功效:傷寒有熱,虛羸少氣,心下滿,胃中有宿食,大便不利。 56來源:《千金》卷九。 56相似度57%:七味三黃湯 565合(綿裹),148分(炙),甘草(炙)1兩,前胡1兩,大黃1兩,芒消2兩。 561115156加:豉、梔子、前胡 5673.4. 減:厚樸 56功效:乳石發(fā)動,熱氣上沖,食不下,飲酒解散,輒嘔吐者。 56來源:《外臺》卷三十八。 56相似度57%:大承氣加麥冬玄參湯 56組成:大黃3錢,芒消3錢,枳實3錢,厚樸3錢,玄參3錢,麥冬5錢,白蜜1杯。 1115156加:玄參、麥冬、白蜜 5674.4. 減:甘草 56功效:寒疫,陽明腑證,潮熱汗出,譫語,腹?jié)M便秘者。 56來源:《醫(yī)學摘粹》。 56相似度57%:厚樸枳實湯 57111兩(半生半熟),木香半兩,黃連錢,甘草3錢(炙),大黃2錢。 571115157加:訶子、木香、黃連 5775.4. 減:芒消 57功效:虛滑瀉痢,久不愈者。 57來源:《保命集》卷中。 57相似度57%:茵陳大黃湯 57組成:茵陳、大黃、枳實、ft梔、厚樸、滑石各等分,甘草減半。 571115157加:茵陳、ft梔、滑石 5776.4. 減:芒消 57功效:黃疸,大便結(jié)實。 57來源:《回春》卷三。 57相似度57%:桃仁承氣湯 57組成:桃仁、大黃、芒消、甘草、桂枝、丹皮、枳實。 571115157加:桃仁、桂枝、丹皮 5777.4. 減:厚樸 58功效:蓄血證。跌撲傷損。 58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二。 58相似度57%:厚樸七物湯 58組成:厚樸半斤,甘草3兩,大黃3兩,大棗10枚,枳實5枚,桂枝2兩,生姜5兩。 1115158加:大棗、桂枝、生姜 5878.4. 減:芒消 58功效:病腹?jié)M,發(fā)熱10日,脈浮而數(shù),飲食如故。腹?jié)M氣脹。 58來源:《金匱》卷上。 58相似度57%:茵陳大黃湯 58組成:大黃、茵陳、梔子、黃芩、枳實、厚樸、甘草各等分。 581115158加:茵陳、梔子、黃芩 5879.4. 減:芒消 5858來源:《簡明醫(yī)彀》卷二。 58相似度57%:大承氣加生地蓯蓉湯 58組成:大黃3錢,枳實2錢,芒消2錢,肉蓯蓉3錢,生地3錢,白蜜半杯,厚樸2錢。 1115159加:肉蓯蓉、生地、白蜜 5980.4. 減:甘草 59功效:小兒痘病,胃燥便結(jié),確有下證。 59來源:《四圣懸樞》卷三。 59相似度57%:三乙承氣湯 59組成:大黃、芒硝、厚樸、枳實、甘草、木香、檳榔。 591115159加:芒硝、木香、檳榔 5981.4. 減:芒消 59功效:在里邪實不便,脈實而喘者。 59來源:《壽世保元》卷三。 59相似度57%:加味承氣湯 59組成:大黃2錢,樸硝2錢,枳實1錢,厚樸1錢,甘草5分,當歸21錢,紅花1錢。 1115159加:樸硝、當歸、紅花 5982.4. 減:芒消 59功效:瘀血內(nèi)停,胸腹脹痛,或大便不通。 60來源:《正體類要》卷下。 60相似度57%:加味承氣湯 60組成:大黃2錢,樸硝2錢,枳實1錢,厚樸1錢,當歸1錢,官桂1錢,甘草5分。 1115160加:樸硝、當歸、官桂 6083.4. 減:芒消 60功效:因事傷損,或酒后涉水,血凝腹痛。 60來源:《濟陽綱目》卷七十三。 60相似度57%:茵陳將軍湯 60組成:大黃、茵陳、ft梔、甘草、厚樸、黃芩、枳實。 601115160加:茵陳、ft梔、黃芩 6084.4. 減:芒消 60功效:足太陰脾經(jīng),腹?jié)M身目發(fā)黃,小水不利,大便實,發(fā)渴,或頭汗至頸節(jié)還,脈來沉重。 來源:《傷寒六書》卷三。 6085. 相似度50%:菊花散 60組成:薄荷(去土)3兩,甘草(微炒)2兩,大黃1兩(去粗皮),芒消1兩,甘菊花半兩(去枝杖并土),縮砂仁半兩。 1115161加:薄荷、甘菊花、縮砂仁 61減:厚樸、枳實 61功效:眼目暴赤,生瘡赤腫疼痛,目自淚出。 61來源:《御藥院方》卷十。 6186. 相似度50%:白英丹 61531錢(炙),2錢(炒),厚樸錢(炒),玄參3錢,麥冬8錢,丹皮3錢,芍藥3錢,生地3錢。 611115161加:玄參、麥冬、丹皮、芍藥、生地 61功效:溫病肺脾津液、肝腎精血為相火煎熬,燥熱煩蒸,臟陰枯竭;陽明腑病,譫語腹?jié)M,潮熱作渴。 來源:《四圣懸樞》卷一。 61相似度50%:大黃枳殼丸 61組成:大黃、枳殼、厚樸、陳皮、甘草、木通。 611115161加:枳殼、陳皮、木通 61減:枳實、芒消 61功效:積熱泄瀉,發(fā)熱口渴,肚腹皮熱,時或疼痛,小便赤澀,瀉下黃沫,肛門重滯,腹痛,欲便而不得便。 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6288. 相似度50%:大黃湯 62組成:大黃半兩,甘草半兩,芒消半兩,桂心8銖,石膏1兩,大棗枚。 621115162加:桂心、石膏、大棗 62減:厚樸、枳實 62功效:小兒傷寒,肉中久挾宿熱,瘦瘠,熱進退,休作無時。 62來源:《千金》卷五。 62相似度50%:大柴胡湯 62組成:柴胡、黃芩、半夏、枳實、芒消、大黃。 621115162加:柴胡、黃芩、半夏 62減:厚樸、甘草 62功效:感時行癘氣,表邪里邪俱實者。 62來源:《痢瘧纂要》卷九。 6290. 相似度50%:大黃湯 62組成:大黃半兩,茯苓半兩(一本作黃芩),26枚(如豬牙者),甘草(如指大者)1尺,芒消(如雞子)1枚。 631115163加:茯苓、烏賊骨、皂莢 63減:厚樸、枳實 63功效:蛇癥,蛇瘕。 63來源:《千金》卷十一。 63相似度50%:大柴胡湯 6323331兩。631115163加:柴胡、半夏、黃芩 63減:厚樸、芒消 63功效:傷寒十余日,熱結(jié)在里,往來寒熱;或心下急,郁郁微煩;或口生白苔,大便不通;或發(fā)熱汗出;或腹中滿痛;或日晡發(fā)熱如瘧;或6-7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 來源:《易簡方》。 6392.相似度50%:大黃湯 6331兩(去心),14枚(擘),2兩,芒消2兩,甘草(炙)2兩。 631115163加:麥門冬、梔子、黃芩 64減:厚樸、枳實 64功效:石發(fā),煩熱脹滿,身生瘡,年月深久,治不愈,虛熱生瘡。 64來源:《千金翼》卷二十二。 64相似度50%:麻子仁丸 64組成:麻子仁2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炙),大黃1斤(去皮),厚樸1尺(炙,去皮),杏仁1升(去皮尖,熬,別作脂)。 1115164加:麻子仁、芍藥、杏仁 64減:甘草、芒消 64功效:胃強脾弱,津虧便秘。 64來源:《傷寒論》。 6494. 相似度50%:枳實湯 64組成:枳實(去瓤,麩炒令黃)1兩,前胡(去蘆頭)1兩,檳榔(銼)1兩,木通(銼)1兩,甘草(炙)半兩,大黃1兩半(銼,炒)。 641115164加:前胡、檳榔、木通 64減:厚樸、芒消 64功效:乳石發(fā)動,大小腸壅滯不通。 64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八四。 64相似度50%:枳樸二陳湯 65組成:枳實、厚樸、半夏、白茯苓、廣皮、甘草。 651115165加:半夏、白茯苓、廣皮 65減:大黃、芒消 65功效:食積。胃家有痰,飽滿不食,惡心嘔吐,或攻四肢,肩背作痛,下遺大腸,時瀉時止,或時吐痰,口中覺甘,脈滑大。 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65相似度50%:枳桔平胃散 65組成:蒼術(shù)、厚樸、陳橘皮、甘草、枳實、桔梗。 651115165加:蒼術(shù)、陳橘皮、桔梗 65減:大黃、芒消 65功效:內(nèi)傷呃逆,食滯中宮。 65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6597. 相似度50%:梔子湯 65組成:梔子仁2-7個,芒消2兩,黃芩3兩,甘草3兩,知母3兩,大黃4兩。 1115165加:梔子仁、黃芩、知母 66減:厚樸、枳實 66功效:表里俱熱,三焦不實,身體生瘡及發(fā)癰癤,大小便不利。 66來源:《千金》卷二十二。 6698. 相似度50%:瀉肝湯 6622112兩,大棗12枚。661115166加:黃芩、芍藥、大棗 66減:厚樸、枳實 66功效:眼急生膚翳,及赤肉上黑睛。 66來源:《醫(yī)心方》卷五引《眼論》。 66相似度50%:小承氣加生地蓯蓉湯 66組成:大黃3錢,厚樸2錢(炒),枳實2錢(炒),肉蓯蓉3錢,生地黃3錢,白蜜半杯。 1115166加:肉蓯蓉、生地黃、白蜜 66減:甘草、芒消 66功效:小兒痘癥,陽明腑病,胃燥便結(jié)。 66來源:《四圣懸樞》卷三。 66相似度50%:小承氣加麥冬元參湯 67組成:大黃4錢,厚樸3錢,枳實3錢(炒),麥冬3錢,元參3錢,白蜜1杯。 1115167加:麥冬、元參、白蜜 67減:甘草、芒消 67功效:寒疫陽明腑證,潮熱汗出,譫語腹?jié)M便秘者。 67來源:《醫(yī)學摘粹》。 67101. 相似度50%:溫脾湯 67組成:厚樸(去粗皮,姜制)半兩,干姜(炮)半兩,甘草半兩,桂心(去皮,不見火)半兩,附子(生,去皮臍)半兩,大黃4錢(生,碎切,湯1盞漬半日,搦去滓,煎湯時和滓下)。 671115167加:干姜、桂心、附子 67減:枳實、芒消 67功效:痼冷在腸胃間,連年腹痛泄瀉,休作無時,服諸熱藥不效,宜先取去,然后調(diào)治易愈,不可畏虛以養(yǎng)病也。 來源:《本事》卷四。 67102. 相似度50%:拓湯 67組成:黃芩1兩,黃連1兩,大黃1兩,當歸1兩,芒消1兩,甘草兩。 671115168加:黃芩、黃連、當歸 68減:厚樸、枳實 68功效:瘭疽浸淫,欲作未成,或如桃李核,或如雞子赤焮。 68來源:《千金翼》卷二十四。 68103. 相似度50%:水解散 68組成:麻黃3兩,桂1兩,芒消1兩,甘草1兩,大黃2兩,干葛兩。 681115168加:麻黃、桂、干葛 68減:厚樸、枳實 68來源:《雞峰》卷九。 68相似度50%:三乙承氣湯 68組成:北大黃(去粗皮)半兩,芒硝(即焰消)半兩,厚樸(姜制)半兩,枳實(生用)半兩,甘草(去皮,炙)1兩,當歸(酒洗,焙)21115168加:北大黃、芒硝、當歸 68減:大黃、芒消 68功效:噎膈。 68來源:《永類鈐方》卷四。 68105. 相似度50%:蒲黃湯 69組成:蒲黃半兩,大黃1兩,芒消1兩,甘草1兩,黃芩1兩,大棗枚。 691115169加:蒲黃、黃芩、大棗 69減:厚樸、枳實 69功效:產(chǎn)后余疾。有積血不去,腹大短氣,不得飲食,上沖胸脅,時時煩潰逆滿,手足悁痛,胃中結(jié)熱。 來源:《千金》卷三。 69相似度50%:加味小承湯 69組成:枳實(麩炒)2錢,厚樸(姜炒)2錢,大黃(酒炒)2錢5分,檳榔1錢半,炙草1錢,生姜2片。 1115169加:檳榔、炙草、生姜 69減:甘草、芒消 69功效:新產(chǎn)之時,飲食過傷,致痢疾腹中脹痛,里急窘迫,身熱口渴,六脈數(shù)實。 來源:《萬氏女科》卷三。 69相似度50%:麥門冬湯 69組成:甘草(炙)22兩,大黃(別浸)2兩,麥門冬(去心)2兩,芒消2兩,梔子30枚。 691115170加:黃芩、麥門冬、梔子 70減:厚樸、枳實 70功效:石發(fā),腹脹頭痛,眼眶疼,先有癖實不消,或飲消下食內(nèi)熱,或時時心急痛。諸石毒,眼睛疼,寒熱時作。 來源:方出《外臺》卷三十八,名見《圣濟總錄》卷一○八。 70相似度50%:當歸保命承氣湯 70153153錢(炒),厚樸2錢(炒)。 701115170加:當歸、元明粉、生甘草 70減:甘草、芒消 70功效:結(jié)胸之證,大便干燥,脈沉弦有力者。 70來源:《慈航集》卷上。 70109. 相似度50%:解毒湯 70組成:蒼術(shù)2分,陳皮2分,厚樸2分,甘草2分,大黃2分,黃芩1錢,芒消1錢,花粉1錢。 1115170加:蒼術(shù)、陳皮、黃芩、花粉 70109.4. 減:枳實 70功效:便毒初起。 71來源:《一盤珠》卷五。 71相似度50%:八味蕩滯飲 71組成:枳實7分,木香5分,當歸6分,厚樸6分,芍藥1錢,檳榔7分,甘草3分,大黃6分。 1115171加:木香、當歸、芍藥、檳榔 71110.4. 減:芒消 71功效:妊?下痢膿血,里急后重,腹痛,日夜無度。 71來源:《產(chǎn)科發(fā)蒙》卷二。 71相似度50%:加減大柴胡湯 7111兩,枳實半兩,大黃半兩,黃芩半兩,甘草3錢。 711115171加:赤芍藥、柴胡、黃芩 71減:厚樸、芒消 71功效:小便赤澀,大便難。 71來源:《云歧子脈訣》卷四。 71112. 相似度50%:厚樸湯 71組成:厚樸(姜制)5兩,白術(shù)5兩,半夏2兩,枳實1兩(炒),陳皮(去白)2兩,甘草2兩(炙)。 1115172加:白術(shù)、半夏、陳皮 72減:大黃、芒消 72功效:胃虛而便秘,不能飲食,小便清利。 72來源:《保命集》卷中。 72相似度50%:桂枝大黃湯 72組成:桂枝、赤芍藥、甘草、大黃、枳實、柴胡。 721115172加:桂枝、赤芍藥、柴胡 72減:厚樸、芒消 72功效:邪熱從陽經(jīng)傳入足太陰脾經(jīng),腹?jié)M而痛,咽干而渴,手足溫,脈來沉而有力。 來源:《傷寒六書》卷三。 72相似度50%:復方大承氣湯 72組成:炒萊菔子30g,厚樸15g,枳實15g,木香10g,生軍15-30g(后下),芒消15-30g(沖服)。 1115172加:炒萊菔子、木香、生軍 72減:大黃、甘草 73功效:痞結(jié)型腸梗阻,腸腔積液少者。 73來源:《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常見外科急腹癥》。 73115. 相似度50%:防風湯 73組成:羌活半兩,防風半兩,枳實半兩,川芎2錢半,甘草(炒)2錢半,大黃(濕紙煨)2錢半。 1115173加:羌活、防風、川芎 73減:厚樸、芒消 73功效:小兒驚風,風熱痰壅,大便不通。 73來源:《直指小兒》卷一。 73116. 相似度50%:防風丹 731111錢半,甘草(炒)1錢半,大黃(濕紙裹煨)1錢半。 731115173加:羌活、防風、川芎 73減:厚樸、芒消 73功效:小兒驚風,風熱痰壅,大便不通。 73來源:《嬰童百問》卷二。 73相似度50%:調(diào)胃承氣加生地蓯蓉湯 7421233半杯。741115174加:肉蓯蓉、生地、白蜜 74減:厚樸、枳實 74功效:小兒痘病,陽明腑證,潮熱譫語,腹痛便秘。 74來源:《四圣懸樞》卷三。 74相似度50%:調(diào)胃承氣加麥冬元參湯 74組成:大黃3錢,芒消3錢,甘草2錢,麥冬5錢,元參3錢,白蜜杯。 741115174加:麥冬、元參、白蜜 74減:厚樸、枳實 74功效:陽明府證,潮熱汗出,譫語腹?jié)M,便秘者。 74來源:《醫(yī)學摘粹》。 74相似度50%:調(diào)胃承氣加白芍青萍湯 74組成:大黃3錢,芒消1錢,甘草1錢,芍藥1錢,浮萍3錢,生姜錢。 741115174加:芍藥、浮萍、生姜 75減:厚樸、枳實 75功效:小兒溫疫,陽明腑證已成,表證未解。 75來源:《四圣懸樞》卷四。 75相似度50%:當歸桃仁承氣湯 75組成:桃仁(研)半兩,大黃1兩,歸梢7錢半,甘草3錢,桂3錢,芒消3錢。 1115175加:桃仁、歸梢、桂 75減:厚樸、枳實 75功效:血滯胸中,心下痞滿,嘔血。 75來源:《保命歌括》卷七。 75121. 相似度50%:芒消湯 75組成:芒消1兩,黃連(去須)1兩,黃芩(去黑心)1兩,甘草(炙令赤)1兩,梔子仁半兩,大黃(銼,炒)半兩。 1115175加:黃連、黃芩、梔子仁 75減:厚樸、枳實 75功效:乳石發(fā)動,上氣,熱實不解,心腹?jié)M悶,大小便不通,口燥赤。 75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八四。 7626PAGEPAGE76原方11151錢。功效:痘瘡發(fā)熱腹痛,大渴煩躁,大便閉,狂妄者;痘瘡焦黑,煩渴頓悶,不通。來源:《痘科類編釋意》卷三。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100%:三一承氣湯組成:大黃半兩(去皮),芒消半兩,厚樸半兩(去皮),1兩。11151錢。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功效:傷寒、雜病里熱壅盛,大、小、調(diào)胃三承氣湯證兼?zhèn)洌節(jié)M實痛,譫瘍,陽明胃熱發(fā)斑,脈沉可下者;小兒熱極,風驚抽搐,氣喘昏塞,并斑疹黑不語,蓄熱內(nèi)甚,陽厥極深,脈反沉細欲絕;或表之沖和正氣,與邪熱并之于癇發(fā)作。來源:《宣明論》卷六。1兩,大黃(酒洗)555錢,甘草(炙)35錢。11151錢。加:當歸尾功效:內(nèi)有實熱,致發(fā)陽厥、癲狂或溺血。來源:《內(nèi)經(jīng)拾遺》卷二。組成:枳實(去瓤,麩炒)半兩,厚樸(姜制,炒)1兩,大黃(酒蒸)3錢,甘草(炙)3錢,桂心(不見火)2錢半。11151錢。加:桂心減:芒消功效:熱脹。腹脹發(fā)熱,大便秘實,脈多洪數(shù)。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三引《濟生》。542兩。11151錢。減:厚樸2-36-7日,腹?jié)M不大便者。下血。來源:《千金》卷九。4兩(去皮),2兩(同搗爛,焙干),2兩,枳實半兩(麩炒去瓤),芒消1兩半。11151錢。加:姜減:甘草10數(shù)日。來源:《普濟方》卷九十六。組成:枳實、厚樸(姜炒)、大黃(酒炒)、檳榔、甘草。11151錢。加:檳榔減:芒消功效:痘瘡,狂妄發(fā)躁,手足宜熱而反冷,陽極似陰,謂之陽厥。來源:《萬氏家妙方》卷六。4兩(酒洗),厚樸半斤(炙,去皮),5枚(炙),芒消3合。11151錢。減:甘草功效:傷寒、溫病或瘟疫陽明府實。身熱,大便秘結(jié),頻轉(zhuǎn)矢氣,胸脘痞氣、腹?jié)M而喘,有潮熱,手足然汗出者;陰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傷寒若如見鬼狀;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二陽并病,太陽證罷,但發(fā)潮熱,手足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男子傷重,瘀血不散,腹肚膨脹,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悶亂至死者。瘟疫伏邪傳胃,煩躁發(fā)或并脈亦厥,胸腹?jié)M堅,甚則拒按,喜涼飲者。來源:《傷寒論》。組成:大黃、芒消、枳實、厚樸、黃芩。11151錢。加:黃芩減:甘草語,脈洪數(shù),或揭去衣被,惡熱,飲水不止者。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二。組成:大黃、芒消、枳實、厚樸、甘草、人參、當歸。11151錢。加:人參、當歸功效:傷寒熱邪傳里,胃中燥屎結(jié)實,而致結(jié)熱利證,心下硬痛,下利純瞤,肢體振戰(zhàn),目中不了了。來源:《傷寒六書》卷三。8錢(生),34438錢。11151錢。加:芍藥、生地減:甘草功效:溫疫,陽明腑證,潮熱汗出,譫語,腹痛便秘者。來源:《醫(yī)學摘粹》。5錢(生),32錢(炒),2錢(炒33錢。11151錢。加:芍藥、生地減:甘草功效:溫病已入陽明之腑,腸胃燥結(jié)者。來源:《醫(yī)學摘粹》。311111錢。11151錢。加:柴胡、黃芩減:枳實功效:邪氣挾食,存于大腸,火氣炎蒸,夾食作祟,痛而手不可按。來源:《石室秘錄》卷二。組成:檳榔、大黃、枳實、厚樸、廣香、甘草。11151錢。加:檳榔、廣香減:芒消功效:胃痛,脹滿拒按,為實痛。來源:《醫(yī)學集成》卷三。11錢,大黃(煨)1551錢。11151錢。加:黃芩、黃連減:芒消功效:類中風,痰火熾盛,煩渴便秘,脈數(shù)大。來源:《明醫(yī)指掌》卷二。22225分(另研),3分。11151錢。加:檳榔、木香減:芒消功效:食積痛,并積熱痛,大便不通者。來源:《回春》卷五。124分(炙),4分(炙),86分(去皮尖),葶藶子4分(熬)。11151錢。加:杏仁、葶藶子減:甘草功效:胸脅妨悶,胃中客氣,大便苦難。來源:《外臺》卷七引《廣濟方》。組成:大黃、枳實、黃耆、厚樸、甘草、柴胡、芒消、芍藥。11151錢。加:黃耆、柴胡、芍藥痛;或陽明失下而呃逆;或下痢赤白,表里俱實者。來源:《傷寒六書》卷三。119錢。11151錢。加:當歸減:厚樸、枳實咽干鼻干,或便溺結(jié)閉。來源:《保命集》卷中。22222兩。11151錢。加:黃連、黃芩減:厚樸、枳實口焦燥,目赤熏熱。來源:《醫(yī)心方》卷二十引《小品方》。組成:枳實(麩炒)、厚樸(姜汁炒)、大黃各等分。11151錢。減:甘草、芒消來源:《幼科發(fā)揮》卷三。組成:厚樸、大黃、枳實、羌活各等分。11151錢。加:羌活減:甘草、芒消風內(nèi)有便溺之阻隔者;中風九竅俱閉,唇緩舌強;大腸燥閉,不見虛癥者。來源:《保命集》卷中。4兩,厚樸(炙)22兩,枳實(炙)2兩,甘草(炙)2兩。11151錢。加:人參、生姜減:大黃、芒消功效:婦人妊?惡食。來源:《外臺》卷三十三引《古今錄驗》。2兩(半生半熟),11兩。11151錢。減:厚樸、枳實渴,便秘,譫語或發(fā)狂,結(jié)陽之證。來源:《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組成:枳實(炒)、厚樸(姜汁炒)、檳榔(酒浸)大黃(酒浸)3味。11151錢。加:檳榔、木香減:甘草、芒消功效:傷食,腹脹或痛,吞酸惡食,大便不利者。來源:《幼科發(fā)揮》卷三。33366合。11151錢。加:芍藥、麻子仁減:甘草、芒消功效:脾胃不和,?;即蟊銏詮婋y者;內(nèi)有蟲滯。七。組成: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沫)1斤,厚樸(去粗皮,銼)半斤,甘草(銼)4兩,大黃(銼)4兩。11151錢。加:麻黃減:枳實、芒消功效:時行憎寒壯熱,骨節(jié)煩疼,頭疼項強。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二。91兩(酒浸)當歸。11151錢。加:當歸減:厚樸、枳實功效:時氣疙瘩,五發(fā)瘡瘍,喉閉雷頭。來源:《云歧子保命集》卷上。組成:厚樸(去粗皮,姜汁炙)1兩,柴胡(去苗)1兩半,大黃(炒)12兩,枳實(去瓤,麩炒)3分。11151錢。加:柴胡、樸硝減:甘草、芒消5-6日,大便不通,壯熱頭疼,譫語,腸中有結(jié)燥。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六。2411兩。11151錢。加:紫草減:甘草、芒消腹脹,其人大便不通,煩躁作渴,譫語不安者。來源:《準繩_幼科》卷六。2兩(銼碎,微炒),2兩(麩炒微黃),2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厚樸2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11151錢。加:川大黃、川芒消減:大黃、芒消功效:傷寒未解,煩熱口干,腹中有結(jié)燥不通。來源:《圣惠》卷十三。組成:大黃、枳殼、厚樸、甘草。11151錢。加:枳殼減:枳實、芒消功效:傷寒陰厥。用溫復陽太過,不耐辛溫,胃熱譫語。來源:《傷寒大白》卷四。4兩(去皮,清酒洗),甘草(炙)2兩,芒消半斤。11151錢。減:厚樸、枳實功效:陽明腑實,發(fā)熱汗出,口渴心煩,大便秘結(jié),腹?jié)M痛拒按,脈滑數(shù)。胃熱發(fā)斑,口齒咽喉腫痛,中消,瘡瘍等見上述癥狀者。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誤攻其表,胃氣不和,譫語者;發(fā)汗13日,過經(jīng)譫10余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3舌生瘡。善食而瘦。熱結(jié)旁流。陽明溫病,純利稀水無糞者。斑疹,陽明證悉具,外出不快,內(nèi)壅特甚者。來源:《傷寒論》。52兩(炙),24兩,芒消半斤。11151錢。加:豉、桂心減:厚樸、枳實功效:傷寒已愈,食飲多勞復。來源:《外臺》卷二引《范汪方》。1115分。11151錢。加:升麻減:甘草、芒消功效:痘疹實熱癥,純陽無陰者。來源:《痘疹心法》卷二十二。3片。11151錢。加:生姜減:厚樸、枳實以致發(fā)熱蒸蒸,小便赤澀,面赤唇焦,舌燥而渴,脈實有力者。來源:《普濟方》卷四○四。組成:大黃(銼,炒)1兩半,芒消(研細)1兩,黃芩(去黑心)17枚,甘草(炙、銼)半兩。11151錢。加:黃芩、梔子仁減:厚樸、枳實功效:虙瘕,大便秘。來源:《圣濟總錄》卷五十。331兩,芒消(別研)11兩。11151錢。加:黃芩、柴胡減:厚樸、枳實功效:陽實發(fā)熱。來源:《普濟方》卷一一九引《指南方》。845枚。11151錢。減:甘草、芒消10日。腹中熱,大便不利。暑濕腹得化而悶亂便秘者。來源:《金匱》卷上。164枚。11151錢。減:甘草、芒消功效:支飲胸滿。腹痛,脈數(shù),應下之癥。來源:《金匱》卷中。組成:白芍、厚樸、甘草、陳皮、大黃。11151錢。加:白芍、陳皮減:枳實、芒消功效:大便秘結(jié),痘瘡作痛。來源:《治痘全書》卷十四。42.1.10-20g15-24g10g10-15g(沖服),甘遂0.9-1.5g(沖服)。11151錢。加:川樸、甘遂末減:厚樸、甘草麻痹。來源:《急腹癥方藥新解》。組成:大黃(切作小塊,酒、醋微炒)3兩,甘草(炙)3兩,杏仁(皮尖并雙仁,研如膏)4兩,訶黎勒(煨,取皮)3兩,芒消(研)5兩。11151錢。加:杏仁、訶黎勒減:厚樸、枳實功效:風毒熱結(jié),日夜疼痛,心煩懊悶。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三五。組成:厚樸(制)半兩,枳殼(制)半兩,北桔梗半兩,甘草(炙)分,大黃(蒸)1分。11151錢。加:枳殼、北桔梗減:枳實、芒消功效:熱證脹滿。來源:《直指》卷十七。33錢。11151錢。減:甘草、芒消功效:傷寒腹脹,大便不通,神昏譫語,脈滑;瘟疫上焦痞滿;小兒傷2-34-5日,雖能食少者。滿,吐酸便秘。來源:《宣明論》卷六。組成:大黃(炮)1兩,甘草(炙)1兩,芒消(研)半兩,防風(叉)半兩。11151錢。加:防風減:厚樸、枳實功效:咽喉閉塞不通。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二二。組成:大黃(切,別漬水)13141兩,芒消2兩。11151錢。加:黃芩、梔子減:厚樸、枳實功效:骨極。腎熱病則膀胱不通,大小便秘塞,顏焦枯黑,耳鳴虛熱。來源:《千金》卷十九。11111兩。11151錢。加:地骨皮、桔梗減:厚樸、枳實功效:眼白仁常淚,紅壅熱眵,淚出而不絕者。來源:《銀海精微》卷上。215錢。11151錢。加:當歸減:厚樸、枳實功效:大腸燥結(jié)。來源:《理瀹》。組成:川厚樸(去皮,姜汁炒)5錢,枳實(麩炒)2錢半,大黃(蒸)112分,甘草(炙)15分。11151錢。加:川厚樸、官桂減:厚樸、芒消功效:熱脹,腹脹發(fā)熱,脈浮數(shù),飲食如故。來源:《壽世保元》卷三。1錢,ft12錢,大黃(另研)33錢。11151錢。加:ft梔子、豆豉減:甘草、芒消6-7日后,因酒食所傷,脅腹疼,大便結(jié),發(fā)熱,發(fā)渴。來源:《普濟方》卷一四六引《德生堂方》。4兩(姜制),2兩(蒸),1兩(麩炒,去瓤)。11151錢。減:甘草、芒消功效:支飲胸滿。來源:《三因》卷十三。2211合。11151錢。加:杏仁減:厚樸、甘草功效:傷寒、時氣、溫病,10余日不大便者。來源:《肘后方》卷二。4兩(酒洗),2兩(炙,去皮),3枚(炙)。11151錢。減:甘草、芒消功效:陽明腑實證,熱邪與積滯互結(jié),潮熱譫語,大便秘結(jié),胸腹痞滿,口燥咽干而渴,或下利腸垢,目不明。來源:《傷寒論》。組成:陳枳實、厚樸、廣皮、甘草、大黃。11151錢。加:陳枳實、廣皮減:枳實、芒消實,或見滑動,或見弦急。來源:《癥因脈治》卷三。組成:枳實、厚樸、大黃(酒煨)各等分。11151錢。減:甘草、芒消功效:小兒傷食,腹?jié)M煩熱,及傷寒后食復。來源:《育嬰秘訣》卷三。組成:枳實(炒)、厚樸(姜汁炒)、大黃(酒蒸)各等分,檳榔減半。11151錢。加:檳榔減:甘草、芒消功效:小兒傷食證,導之不去者。來源:《育嬰秘訣》卷三。組成:大黃、樸消、豆豉、枳實、厚樸各等分。11151錢。加:樸消、豆豉減:甘草、芒消來源:《攝生眾妙方》卷四。組成:枳實、厚樸、蒼術(shù)、陳皮、甘草。11151錢。加:蒼術(shù)、陳皮減:大黃、芒消瀉下酸餿,脈滑大,或沉實。來源:《癥因脈治》卷四。組成:枳實(去瓤,麩炒)113分,大黃(炒)1兩,甘草(炙)半兩。11151錢。加:木香、樸消減:厚樸、芒消譫語,其人如狂者。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三。53113錢。11151錢。加:當歸尾、丹皮減:厚樸、芒消屎存于腹內(nèi)作痛,手按之而痛甚者。來源:《辨證錄》卷二。組成: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大黃(銼,炒)2兩,枳殼(瓤,麩炒)半兩,甘草(炙)半兩。11151錢。加:枳殼減:枳實、芒消通,大便苦難。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七。1224個(去皮尖,切碎),3錢(另研下)。11151錢。加:桃仁減:甘草、芒消也。來源:《普濟方》卷一三四引《德生堂方》。2錢,枳實(麩炒)21錢。11151錢。減:厚樸、芒消痛下血,但實熱者。來源:《扁鵲心書神方》。組成:厚樸(姜制)142錢(炒)。11151錢。減:甘草、芒消功效:消渴。熱在胃而能飲食,小便黃赤。來源:《保命集》卷下。2錢,厚樸錢半(炒),1錢(炒),26錢。11151錢。加:芍藥、生地減:甘草、芒消功效:溫疫,陽明腑證,潮熱汗出,譫語,腹痛便秘。來源:《松峰說疫》卷二。1兩半,甘草半兩,枳實半兩(去瓤)。11151錢。減:厚樸、芒消功效:熱病喘急,及心胸悶結(jié),喘不定。來源:《普濟方》卷一五二引《圣惠》。組成:枳殼、厚樸、大黃、芒硝、甘草。11151錢。加:枳殼、芒硝減:枳實、芒消功效:潮熱,腹脹滿作痛,欲大便不得,手足摯摯多汗。來源:《傷寒大白》卷二。1112錢。11151錢。加:桃仁減:厚樸、枳實功效:傷損,血滯于內(nèi)作痛,或發(fā)熱、發(fā)狂。來源:《正體類要》卷下。50個(去皮尖),2兩(去皮),42兩,甘草2兩(炙)。11151錢。加:桃仁、桂枝減:厚樸、枳實如狂,至夜發(fā)熱,及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跌打損傷。來源:《傷寒論》。組成:大黃、枳實、甘草各等分。11151錢。減:厚樸、芒消搐,二便秘澀者。來源:《醫(yī)統(tǒng)》卷九十一。34212合。11151錢。加:生地黃、大棗減:厚樸、枳實功效:傷寒有熱,虛羸少氣,心下滿,胃中有宿食,大便不利。來源:《千金》卷九。5合(綿裹),148分(炙),甘草(炙)1兩,112兩。11151錢。加:豉、梔子、前胡減:厚樸功效:乳石發(fā)動,熱氣上沖,食不下,飲酒解散,輒嘔吐者。來源:《外臺》卷三十八。333335錢,白蜜1杯。11151錢。加:玄參、麥冬、白蜜減:甘草功效:寒疫,陽明腑證,潮熱汗出,譫語,腹?jié)M便秘者。來源:《醫(yī)學摘粹》。111兩(半生半熟),2錢,甘草3錢(炙),大黃2錢。11151錢。加:訶子、木香、黃連減:芒消功效:虛滑瀉痢,久不愈者。來源:《保命集》卷中。組成:茵陳、大黃、枳實、ft梔、厚樸、滑石各等分,甘草減半。11151錢。加:茵陳、ft梔、滑石減:芒消功效:黃疸,大便結(jié)實。來源:《回春》卷三。組成:桃仁、大黃、芒消、甘草、桂枝、丹皮、枳實。11151錢。加:桃仁、桂枝、丹皮減:厚樸功效:蓄血證。跌撲傷損。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二。331052兩,生姜5兩。11151錢。加:大棗、桂枝、生姜減:芒消10日,脈浮而數(shù),飲食如故。腹?jié)M氣脹。來源:《金匱》卷上。組成:大黃、茵陳、梔子、黃芩、枳實、厚樸、甘草各等分。11151錢。加:茵陳、梔子、黃芩減:芒消功效:太陰腹?jié)M,身目黃,小便不利,大便實,渴,頭汗齊頸而還。來源:《簡明醫(yī)彀》卷二。32233錢,白蜜半2錢。11151錢。加:肉蓯蓉、生地、白蜜減:甘草功效:小兒痘病,胃燥便結(jié),確有下證。來源:《四圣懸樞》卷三。組成:大黃、芒硝、厚樸、枳實、甘草、木香、檳榔。11151錢。加:芒硝、木香、檳榔減:芒消功效:在里邪實不便,脈實而喘者。來源:《壽世保元》卷三。2211521錢,紅花1錢。11151錢。加:樸硝、當歸、紅花減:芒消功效:瘀血內(nèi)停,胸腹脹痛,或大便不通。來源:《正體類要》卷下。221111錢,甘草5分。11151錢。加:樸硝、當歸、官桂減:芒消功效:因事傷損,或酒后涉水,血凝腹痛。來源:《濟陽綱目》卷七十三。組成:大黃、茵陳、ft梔、甘草、厚樸、黃芩、枳實。11151錢。加:茵陳、ft梔、黃芩減:芒消頸節(jié)還,脈來沉重。來源:《傷寒六書》卷三。組成:薄荷(去土)3兩,甘草(微炒)21兩(去粗皮),1兩,甘菊花半兩(去枝杖并土),縮砂仁半兩。11151錢。加:薄荷、甘菊花、縮砂仁減:厚樸、枳實功效:眼目暴赤,生瘡赤腫疼痛,目自淚出。來源:《御藥院方》卷十。531錢(炙),2錢(炒),3錢(炒),玄參3錢,麥冬8錢,丹皮3錢,芍藥3錢,生地3錢。11151錢。加:玄參、麥冬、丹皮、芍藥、生地功效:溫病肺脾津液、肝腎精血為相火煎熬,燥熱煩蒸,臟陰枯竭病,譫語腹?jié)M,潮熱作渴。來源:《四圣懸樞》卷一。組成:大黃、枳殼、厚樸、陳皮、甘草、木通。11151錢。加:枳殼、陳皮、木通減:枳實、芒消沫,肛門重滯,腹痛,欲便而不得便。來源:《癥因脈治》卷四。815枚。11151錢。加:桂心、石膏、大棗減:厚樸、枳實功效:小兒傷寒,肉中久挾宿熱,瘦瘠,熱進退,休作無時。來源:《千金》卷五。組成:柴胡、黃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治安管理處罰法》知識競賽參考試題庫150題(含答案)
- 2025年武漢鐵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無錫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曹妃甸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物業(yè)公司管理完整方案及體系
- 基于CiteSpace的我國護理學歷繼續(xù)教育研究熱點分析
- 稅務工作總結(jié)稅收運營模式創(chuàng)新實踐
- 互聯(lián)網(wǎng)政策與產(chǎn)業(yè)協(xié)同發(fā)展考核試卷
- 2025年浙教新版選修5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粵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度廚師職業(yè)培訓學院合作辦學合同4篇
- 《組織行為學》第1章-組織行為學概述
- 市場營銷試題(含參考答案)
- 2024年山東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 護理指南手術(shù)器械臺擺放
- 腫瘤患者管理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qū)2024年七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國航空部附件維修行業(yè)市場競爭格局、行業(yè)政策及需求規(guī)模預測報告
- 國土空間生態(tài)修復規(guī)劃
- 2024年醫(yī)療器械經(jīng)營質(zhì)量管理規(guī)范培訓課件
- DB11T 1136-2023 城鎮(zhèn)燃氣管道翻轉(zhuǎn)內(nèi)襯修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