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活血化瘀法治療慢性腎病講稿第一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概述活血化瘀是中醫(yī)治療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適應證:主要用于機體有瘀血停積,即瘀血證。
第二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1概述(續(xù)1)瘀血的定義:瘀,積血也。瘀血是指血行不暢,表現(xiàn)停、溜、滯或離經(jīng)之血積于體內(nèi)導致的各種病證,稱瘀血。中醫(yī)有瘀血、蓄血、干血、惡血、敗血、留血、積血等稱謂。一般認為,因瘀致病的稱“血瘀”,因病致瘀的叫“瘀血”,由瘀血所致的病證則稱瘀血證。
第三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1概述(續(xù)2)瘀血既是病理產(chǎn)物,又是多種病證的致病因素,而且致病的病種非常廣泛,腎臟病也不例外。瘀血將進一步損害腎臟,使其遷延難愈。雖然引起腎病的原因有多種,但瘀血貫穿病變的全過程。第四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1概述(續(xù)3)慢性腎臟疾病的定義:簡稱慢性腎?。–KD)慢性腎病是指腎臟結(jié)構(gòu)或功能損害持續(xù)3個月以上,伴有或不伴有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小球濾過<60ml/min)的一類疾病。第五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2病因病機瘀血的成因:
外因:暑、燥、火(熱)、寒之邪;
內(nèi)因:臟腑功能失調(diào)
,氣血陰陽不足等。如《葉選醫(yī)衡》指出“凡內(nèi)外之邪,有血相搏,積而不行者,即為瘀血”。
第六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62病因病機(續(xù)1)1外因:
1)感受暑、燥、火之邪,其性皆為熱,熱邪侵襲人
體,或過服溫熱藥及飲食,熱邪迫血妄行,血
不歸經(jīng),離經(jīng)之血不能及時消除而為瘀血;
第七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72病因病機(續(xù)2)2)感受外寒或過食生冷及寒涼之藥,克伐陽氣,
凝滯血脈,血行不暢,則為寒瘀。如《素問.離合真邪論》所說:“夫邪之入于脈也,寒則血凝泣”。
《素問.舉痛論》亦云:“寒氣客,則脈不通?!?/p>
第八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82病因病機(3)2內(nèi)因:臟腑功能失調(diào),氣血陰陽不足:
1)氣虛:氣虛則推動血行無力,血瘀;
如《靈樞。刺節(jié)真邪論》云:“宗氣不下,脈中之血凝而留止”。王清任補充說:“元氣既虛,必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
第九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9病因病機(4)2)
血虛:久病則脾胃虛弱,生血不足,或久病及腎,精不化血,血生不利而致血虛血瘀;
3)
陽虛:氣虛及陽,陽氣溫運血脈失職,而致陽虛血瘀;
4)陰虛:熱傷津耗液,津虧液耗,陰液不足,血失濡潤而澀滯,血行緩慢,黏稠停滯為血瘀。
第十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02病因病機(5)5)氣滯:情志不暢,氣機郁結(jié),血行不暢瘀血
《靈樞.五變》指出:“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
氣血逆流,血脈不行?!?/p>
6)飲食:過食高梁厚味亦可致瘀血的發(fā)生。
《素問.五臟生成篇》指出:“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p>
《素問.五味篇》亦云:“血與咸相得則凝?!?/p>
第十一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12病因病機(6)7)水濕:水濕停留,壅滯三焦之道,經(jīng)脈受阻則氣血瘀滯。即“水不利,則為血”。
《巢氏諸病源候論》指出,“腫之生也,皆由風邪,寒熱毒氣容于經(jīng)絡,使血澀不通,瘀積而成腫也”。
第十二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22病因病機(7)8
)痰濁:痰濕隨氣機升降,無處不到,又可與血膠凝而致痰瘀互結(jié)。
9)濕熱:水能病血或水濕蓄留,蘊而成毒,濕毒日久,郁而成熱,濕熱膠結(jié)不解,絡阻而瘀;
第十三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32病因病機(8)10)葉天士大力倡導“久病入絡”、“久病必瘀”之說。如云:“初則氣結(jié)在經(jīng),久則血傷入絡又如《葉選醫(yī)衡》指出“凡內(nèi)外之邪,有血相搏,積而不行者,即為瘀血”。
第十四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4
病因病機外因內(nèi)因暑燥(熱藥)火寒臟腑功能失調(diào)氣血陰陽不足血不歸經(jīng)
瘀血瘀血瘀血瘀血離經(jīng)之血飲食不當高粱厚味氣血雍滯2病因病機(9)第十五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53瘀血的臨床表現(xiàn)及辨證要點慢性腎病是一種腎臟彌漫性病理改變,其自身免疫性反應和高凝狀態(tài)是該病發(fā)病機理中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共同表現(xiàn):1疼痛:腰痛固定不移或刺痛;2腫塊:蛋白尿或血尿經(jīng)久不癒及“腎絡癥瘕”說
3紫紺:面色晦暗或黑斑,口唇發(fā)暗;或舌質(zhì)紫暗或瘀點、瘀斑,舌底絡脈迂曲,脈細澀等
第十六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63瘀血的臨床表現(xiàn)及辨證要點(續(xù)1)
其它表現(xiàn)1尿FDP升高、血液流變學和血液黏度異常、微循環(huán)障礙、血栓形成等表現(xiàn);2腎臟病理改變?nèi)缪鼙诶w維蛋白樣物沉積;血管襻發(fā)生僵直、皺縮、玻璃樣變;細胞增殖,足突腫脹變形;晚期腎基質(zhì)增生及腎小球硬化、腎間質(zhì)-小管纖維化或變性萎縮等。第十七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73瘀血的臨床表現(xiàn)及辨證要點(續(xù)2)
瘀血辨證要點(1)疼痛固定不移或刺痛;(2)肌膚甲錯或肢體麻木;(3)皮下紫斑或瘀點;(4)面色黎黑或晦暗;第十八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83瘀血的臨床表現(xiàn)及辨證要點(續(xù)3)
瘀血辨證要點(5)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沉澀或細澀;(6)蛋白尿或血尿經(jīng)久不愈;(7)現(xiàn)代醫(yī)學檢測指標如尿FDP陽性,甲皺微循環(huán)障礙,血液流變性異常等等。凡具備以上兩項者均提示瘀血的存在。
第十九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94治療原則即按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血實者宜決之”,治當袪邪為主。運用活血化瘀法治療?;钛龇ǎ瑢儆诎朔ㄖ?,為“消法”范疇適用于一切瘀血阻滯之證。臨床治療須注意:第二十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04治療原則(續(xù)1)1瘀血的治療不在袪瘀,而重在治其引起瘀血的原因。即“辨證求因”,
“審因論治”2區(qū)別不同證型,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3慢性持續(xù)階段正氣不足,當以補虛為主,
祛瘀為輔。第二十一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1
5治療方法活血化瘀法,適用于一切瘀血阻滯之證。臨床具體治療方法可采用:熱瘀者,清熱活血,謹防寒涼敗胃;寒瘀者,溫散活血,謹防傷陰耗氣;第二十二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25治療方法(續(xù))氣虛血瘀者,益氣活血,再加疏理之品,以防瘀滯;血虛血瘀者,補血活血,加益氣之藥以促血生;陰虛血瘀者,養(yǎng)陰活血,謹防滋膩礙胃;陽虛血瘀者,溫陽活血,加養(yǎng)陰藥達到陰陽互生;氣滯血瘀者,理氣活血,須顧護氣陰;痰瘀互阻者,化痰活血,應宜小劑緩以攻之。
第二十三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3
具體治療方法第二十四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45.1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法
適用證:適用于因熱邪導致瘀血誘發(fā)的IgA腎病、慢性腎病急性發(fā)作、腎綜合征等熱毒較甚;辨證要點:浮腫,咽喉腫痛或乳蛾增大,或伴有血尿蛋白尿,舌暗紅苔黃,脈浮數(shù)。
第二十五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55.1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法
(續(xù)1)
方選:清解活血湯加減治療。藥用:當歸,赤芍,川芍,紅花,丹皮各10g;丹參、益母草、連翹、虎仗、紫花地丁或蒲公英各20g
。臨床以清熱解毒為主,配涼血活血之藥第二十六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65.1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法(續(xù)2)
隨證加減:熱毒較重,加板藍根,蛇舌草,金銀花;蛇舌草,其味苦、微甘,性微寒。入肺、肝、胃經(jīng),有清熱利濕、解毒消癰、活血利尿等功效。與金銀花相配效果更佳。血尿明顯,加丹皮,白茅根,旱蓮草;第二十七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75.1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法
(續(xù)3)咽喉腫痛,加射干,僵蠶,牛蒡子;牛蒡子辛散苦泄,寒能清熱,升散之中具有清降之性,功能疏散風熱,發(fā)散之力雖不及薄荷等藥,但長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故風熱感冒而見咽喉紅腫疼痛,尤其咽喉疼痛伴便秘者最宜。牛蒡子苷有抗腎病變作用,對實驗性腎病大鼠可抑制尿蛋白排泄增加,并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標。第二十八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85.1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法
(續(xù)4)煩熱不寐,口腔潰瘍,加黃連,竹葉,燈心草清瀉心火。大便秘解,加桃仁,大黃。大黃配桃仁,是經(jīng)方瀉熱逐瘀的常用配伍方法。
第二十九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95.1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法
(續(xù)4)
大黃苦寒,其性重濁沉降,力猛善行,善于蕩滌腸胃實熱積滯,為瀉火攻積之要藥,并能入血分逐瘀通經(jīng),瀉熱涼血,破癥瘕積聚,推陳致新。
桃仁苦泄,甘緩質(zhì)潤,《珍珠囊》謂其:“治血結(jié)、血秘、血燥,通潤大便,破蓄血”。二藥相配瀉熱破瘀,散結(jié)消腫。第三十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05.1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法(續(xù)5)
作用特點:1對機體或局部組織有調(diào)整作用,抑制或減弱變態(tài)反應性損害,使腎小球毛細血管通透性降低,因而減少蛋白尿和血尿;第三十一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15.1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法
(續(xù)6)
作用特點:
2解除平滑肌痙攣,擴張腎血管,提高腎血流量,調(diào)整腎血循環(huán),改善腎組織的血氧供應,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全身和腎臟疾病恢復能力。第三十二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2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適應癥:本法適用于水濕浸漬兼有血瘀的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IgA腎病等。
辨證要點:全身水腫,腰以上明顯,乏力,四肢重著麻木,納呆泛惡,小便不利,苔白厚膩,脈沉緩或濡。第三十三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3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1)方劑:黃母二白方合活血通脈湯加減。
藥用:生黃芪、白術(shù)、茯苓、澤瀉、豬苓、桂枝、車前子、白茅根、桑白皮、益母草、丹參、赤芍、川芎。第三十四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4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2)方解:取黃母二白方培補中土,利水消腫;
活血通脈方活血化瘀。二方合用達到健脾利水,活血化瘀之功效。
第三十五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5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3)方中黃芪甘、微溫,入脾、肺經(jīng),補氣固表,利尿消腫;與白術(shù)相配,健脾益氣,培中制水;二苓配澤瀉、車前子滲濕利尿以行水;桂枝外解表邪,內(nèi)助膀胱氣化。即使有表證亦可解,水濕得以溫化。第三十六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6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4)桑白皮與白茅根宣肺利尿,以防利尿傷陰。
《本草綱目》:“桑白皮,長于利小水,及實則瀉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氣及肺火有余者宜之。”本品能瀉降肺氣,通調(diào)水道而利水消腫,尤宜于風水、皮水等陽水實證。第三十七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7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5)白茅根味甘性寒入血分,能清血分之熱而涼血止血,可用于治多種血熱出血之證。本品不僅善治上部火熱之出血,又因其性寒而降,入膀胱經(jīng),能清熱利尿,導熱下行,故對膀胱濕熱蘊結(jié)而致尿血、血淋之證,尤為適宜,又能清熱利尿。二藥合用清熱利尿,又防滲利傷陰。第三十八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8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6)益母草,利水消腫,治水中之血;本品既能利水消腫,又能活血化瘀,尤宜用于水瘀互結(jié)的水腫。與白茅根、澤蘭等同用。用于血熱及瘀滯之血淋、尿血,可與車前草、小薊同用。。其粗提物能擴張血管,有短暫的降壓作用對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紅細胞的聚集性有抑制作用。益母草能改善腎功能,益母草堿有明顯的利尿作用。第三十九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9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7)丹參活血化瘀,兼有養(yǎng)血之功;其微寒而性緩,能清血中郁熱而除心煩,祛瘀生新通經(jīng)而不傷正,為血熱而有瘀滯的常用藥。丹參不僅有活血化淤改善機體微循環(huán)的作用,而有促使細胞脆性改變好轉(zhuǎn)的作用。擴張腎臟血管,增加腎臟血流量;促進纖溶,減輕炎癥,改善腎臟微循環(huán);以防止血栓及腎小球硬化的形成,達到袪瘀消癥。第四十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0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8)赤芍與川芎:赤芍味苦、微寒,養(yǎng)血活血,為血中之血藥;赤則能于血中活滯。川芎辛溫,有活血行氣之效,是血中之氣藥。第四十一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1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9)
赤芍配茯苓、白術(shù)的作用:
芍與苓、術(shù)相配,發(fā)揮健脾利水之功。1芍藥:該藥入藥,首載于《五十二病方》中,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其列于“中品”,謂其“氣味苦平無毒,主治邪氣腹痛,除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第四十二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2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10)《名醫(yī)別錄》云:能“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
《本經(jīng)》說芍藥能“利小便”。《本草經(jīng)疏》云:“其主收而補,制肝補脾,陡健脾經(jīng),脾主中焦,以其正補脾經(jīng),故能緩中土。脾虛則水泛濫,脾實則水氣自去,故去水氣。土堅則水清,故利膀胱……”。第四十三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3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11)
芍藥有苦泄開結(jié),通利水道的作用。說明了其利水主要是指健脾利水,通過健運脾土達到去除水氣的目的。
茯苓:味甘淡而性平,善益脾培土,淡滲利濕;
白術(shù)味苦甘溫,補氣健脾,燥濕利水;
第四十四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4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12)
三藥合用使脾得健運,小便通利,水濕自去,其體則安。故仲景常以此藥用于治療水氣之病證,又能防利水傷陰之弊。這一用藥特點醫(yī)圣張仲景在他的論著中應用芍藥極其廣泛,并且有獨到之精義,其配成藥對亦甚多見,方如真武湯、桂技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等。第四十五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5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13)關(guān)于芍藥臨床運用有無區(qū)別?赤芍和白芍有一定的區(qū)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前通稱芍藥,唐末宋初,始將二者區(qū)分。如金·成無己在《注解傷寒論》中首次提出“芍藥,白補而赤瀉,白收而赤散”。第四十六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6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14)二者雖同出一物而性微寒,二藥皆能止痛,用于治疼痛的病證。但前人謂“白補赤瀉,白收赤散”,一語而道破二者的主要區(qū)別。功效方面:白芍長于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斂陰止汗,平抑肝陽;赤芍則長于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第四十七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7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15)
如《本草求真》曰:“赤芍、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則有斂陰益營之力,赤有散邪行血之意;
白則能予土中瀉木,赤則能于血中活滯”。第四十八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8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16)應用方面:白芍主治血虛陰虧,肝陽偏亢諸證;赤芍主治血熱、血瘀、肝火所致諸證。第四十九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9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17)應用方面:白芍長于養(yǎng)血柔肝,緩急止痛,主治肝陰不足,血虛肝旺,肝氣不舒所致的脅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攣作痛;赤芍長于活血祛瘀止痛,主治血滯諸痛證,因能清熱涼血,故血熱瘀滯者尤為適宜。第五十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0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18)再取小劑紅花,活血袪瘀,以增強化瘀之效。全方具有活血兼養(yǎng)血,袪瘀不傷正之特點。諸藥合用,具有利水消腫,活血化瘀之效。用于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兼有血瘀者效果頗佳。第五十一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1
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19)隨證加減:若兼風寒者,加麻黃(夏日用香薷)、杏仁、荊芥;風熱者,加連翹、金銀花、桑葉、蟬蛻;咽喉腫痛,加地丁、牛蒡子、射干、蒲公英、僵蠶;第五十二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2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20)隨證加減:血尿者,加紫草、仙鶴草,三七粉(沖服);蛋白尿者,加芡實,金櫻子、山萸肉;瘀血明顯,加桃仁、全蟲、僵蠶等治療。第五十三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3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續(xù)21)
隨證加減:脾虛明顯,加黨參、白術(shù)、薏苡仁。濕濁中阻者,加薏苡仁、陳皮、半夏;濕熱明顯者,去桂枝,加黃柏、蒼術(shù)、土茯苓;第五十四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4病案舉例
寇XX,男,60歲。初診。主訴:顏面下肢水腫1個月。。診斷:先心??;糖尿病腎病。治療過程:外院用利尿藥等藥物治療水腫未消退,反加重,并出現(xiàn)胸悶氣短.治法:健脾利水,活血通脈方選:黃母二白方配活血通脈方加減治療2周水腫全消。第五十五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55.3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法
適應癥:適用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表現(xiàn)出濕熱證。辨證要點:浮腫,咽腫,癤腫瘡瘍,口苦口干、口粘或口臭,胸悶腹脹,腰酸重、脹痛,小便赤、熱、澀不利,便秘或大便不爽舌黯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
第五十六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65.3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法(續(xù)1)方用:四妙合劑(即四妙散合四妙勇安湯)加減
藥物:蒼術(shù)、黃柏、川牛膝、薏苡仁、玄參、當歸、連翹、地龍、益母草。
第五十七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75.3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法(續(xù)2)方解:用四妙散合四妙勇安湯合用具有化濁利濕,活血養(yǎng)陰,清熱解毒之功,達到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的目的。
第五十八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85.3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法(續(xù)3)方中黃柏苦寒清熱,蒼術(shù)苦溫燥濕,二藥合用,使?jié)耢顭崆?,諸癥自除。本方加牛膝即為三妙丸?!夺t(yī)學正傳》曰:二妙散加牛膝,其能補肝益腎,活血化瘀,引藥下行。再加薏苡仁加強滲濕袪濕之效果。第五十九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95.3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法(續(xù)4)配玄參、連翹、甘草,清熱解毒;玄參還能防利濕傷陰;當歸補血活血,配地龍、益母草清熱、活血、利濕。諸藥合用,達到清熱利濕,活血化瘀之功。第六十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605.3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法(續(xù)4)
加減變化:濕熱明顯:加土茯苓、虎仗、敗醬草;
《本草正義》:“此草有陳腐氣,故以敗醬得名。能清熱泄結(jié),利水消腫,活血破瘀。惟宜于實熱之體?!钡诹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615.3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法(續(xù)5)亦可用白芷和夏枯草。前者祛風化濕解毒,活血散瘀,后者清瀉肝火,散郁結(jié)。二者合用能化濕濁、瀉肝火、解熱毒,用于治療慢性腎炎,對于降血壓,改善腎功能,保護腎小管上皮細胞有較好的作用。瘀血兼水腫:加益母草、澤蘭、地龍;瘀血明顯者:加水蛭、全蟲、僵蠶
第六十二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625.4.祛風除濕,化瘀通絡法
適應癥:適用于因腎風或久病入絡的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等。辨證要點:水腫,頑固性蛋白尿,血尿,小便中常有大量泡沫或肢體麻木,皮膚瘙癢,頭暈目眩,舌淡紅,苔白膩,脈弦等
第六十三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635.4祛風除濕,化瘀通絡法(續(xù)1)方選:祛風除濕通絡湯加減。藥物:黃芪、防風、白術(shù)、茯苓、川芎、丹參、紅花、桑寄生、益母草、地龍、僵蠶、全蝎、徐長卿。
第六十四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645.4祛風除濕,化瘀通絡法(續(xù)2)腎風與風水皆病生于腎,都以水腫為主要表現(xiàn),風邪在表名為風水,風邪入里而成腎風。將川芎、丹參、紅花、桃仁等活血化瘀藥與地龍、僵蠶、全蝎、蜈蚣等蟲類搜風熄風藥共用,以達活血熄風,瘀血務盡。又如地龍、僵蠶、全蝎、徐長卿等這些藥物既有祛風效果,又有抗過敏作用。第六十五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655.4祛風除濕,化瘀通絡法(續(xù)3)
加減變化:風邪明顯者:加忍冬藤,海風藤,雞血藤等;濕邪明顯者:加蒼術(shù),獨活,薏苡仁等;瘀血明顯者:加地龍,全蝎、徐長卿等;蛋白尿、血尿:加桑寄生、鹿銜草。第六十六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665.4祛風除濕,化瘀通絡法(續(xù)4)若風伏腎絡出現(xiàn)蛋白尿者,宜補腎祛風。選桑寄生與鹿銜草相伍,有補腎祛風之效。桑寄生性苦,味甘,入肝,腎二經(jīng),有補肝腎,強筋骨之功,亦有除風濕,養(yǎng)血活血之效。認為該藥為補腎補血之要藥。其味苦入腎,腎得補則元氣充沛,開闔有度;甘補血,血得補則肝有所養(yǎng),疏泄有常并能治內(nèi)風。第六十七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675.4.祛風除濕,化瘀通絡法(續(xù)5)鹿銜草性甘苦,入肝,腎二經(jīng),有補虛,益腎,祛風除濕,活血通絡之功,兩藥配伍,達到補虛調(diào)肝益腎,祛風除濕通絡。還可選雞血藤,其味苦微甘,性溫。歸肝、腎經(jīng)。有行血補血,舒筋活絡之效。
《飲片新參》:“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經(jīng)脈,治風血痹癥?!钡诹隧?,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685.5疏肝解郁,理氣活血法
適應癥:適用于肝氣郁滯,血行不利引起的腎病辨證要點:水腫,情緒低落,納差腹脹,蛋白
尿,尿血,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弦澀
第六十九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695.5.疏肝解郁,理氣活血法續(xù)(續(xù)1)方選:若肝郁氣滯者用柴胡疏肝散加減;若肝郁脾虛者用逍遙散加減若瘀血較甚者用桃仁紅花散加減藥物:柴胡、郁金、橘皮、枳殼、白術(shù)、赤芍當歸、川芎、茯苓、丹參、香附、麥芽第七十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705.5.疏肝解郁,理氣活血法續(xù)(續(xù)2)注意點:1治療上要以“疏其氣血,令其條達”為原則。2用活血一定要配理氣的藥物,即活血與理氣疏滯的藥物相配伍,臨床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第七十一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715.5.疏肝解郁,理氣活血法(續(xù)3)那么理氣藥如何配伍活血藥?按中醫(yī)理論“氣為血帥,血為氣母”;
故“氣行則血行氣滯血亦滯?!?/p>
第七十二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725.5疏肝解郁,理氣活血法(續(xù)4)
因肝郁引起的氣滯血瘀,一定要在行氣的基礎上配合活血,臨床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也就是說應用活血化瘀藥物時還必須加用理氣藥如柴胡、延胡、郁金、青皮、降香、香附等,用其中1至2味,用量宜輕,以作為引使藥。臨床用藥方法與特點:第七十三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735.5疏肝解郁,理氣活血法(續(xù)5)芍藥配柴胡。柴胡辛行苦泄,性善條達肝氣,疏肝解郁。治療肝失疏泄,氣機郁阻所致的胸脅或少腹脹痛、情志抑郁等癥,與香附、川芎、白芍同用,如柴胡疏肝散;若肝郁血虛,脾失健運,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房脹痛,脅肋作痛,神疲食少,脈弦而虛者,常配當歸、白芍、白術(shù)、茯苓等,如逍遙散;此外,如用第七十四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745.5疏肝解郁,理氣活血法(續(xù)6)芍藥配當歸。芍藥味酸而滋,和營血斂陰;當歸辛甘溫潤,甘溫能和血,辛溫能散寒,既補血養(yǎng)血,又能柔肝、活血、止痛;芍藥酸收主合,守而不走;當歸辛散主開,走而不守。芍歸配對則令辛而不致過散,酸又不致太收,開合動靜,兩相合宜,養(yǎng)血柔陰功效最佳,臨證甚為常用。第七十五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755.5疏肝解郁,理氣活血法(續(xù)7)如仲景用“當歸芍藥散”治妊娠肝脾不和的腹痛,重用芍藥以斂肝止痛,佐歸芎調(diào)肝養(yǎng)血。可見“白芍補血偏于養(yǎng)陰,其性靜而主守,當歸補血偏于溫陽,其性動而主走。血虛生熱者,宜用白芍,血虛有寒者宜用當歸。”二藥相合既可疏肝解郁,又能和里透達,剛?cè)嵯酀庩柦Y(jié)合,使氣機暢達。第七十六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765.5疏肝解郁,理氣活血法續(xù)(續(xù)8)加減變化:氣滯明顯,加莪術(shù)、郁金、麥芽、萊菔子;麥芽配柴胡能疏肝解郁用治肝氣郁滯或肝胃不和之脅痛、脘腹痛等。
郁金疏肝解郁,而又活血安神;萊菔子行氣寬中,還能除脹滿。肝郁化火(熱)加梔子、丹皮、赤芍;第七十七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775.5疏肝解郁,理氣活血法續(xù)(續(xù)9)血瘀嚴重,加入三棱、桃仁、紅花、水蛭之品
莪術(shù)與三棱雖然均為行氣活血藥,但二者臨床應用還是有區(qū)別的。如《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三棱氣味俱淡,微有辛意;莪術(shù)味微苦,亦微有辛意,性皆微溫,為化瘀血之要藥。若細核二藥之區(qū)別,化血之力三棱優(yōu)于莪術(shù),理氣之力莪術(shù)優(yōu)于三棱。”第七十八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785.5疏肝解郁,理氣活血法續(xù)(續(xù)9)若瘀血甚者,用桃仁紅花散加減。(《素庵醫(yī)案》方由丹參、赤芍、桃仁、紅花、香附、元胡、青皮、當歸、川芎、生地組成)方用丹參、赤芍、桃仁、紅花活血祛瘀;香附、元胡、青皮、川芎行氣活血;當歸、生地養(yǎng)血活血;生地還能涼血清熱。全方開郁行滯,活血祛瘀,通治氣滯血瘀之證。第七十九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795.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適應癥:適用于濕濁雍積引起的慢性腎炎伴有腎功能減退之淤血證。辨證要點:面色晦暗,身腫無力,食欲不振,胸悶泛惡,嘔吐或腹瀉,口苦口臭,尿混濁,舌淡黯,苔黃厚膩,脈濡或濡數(shù)。
第八十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805.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1)方選:濁毒湯合活血通脈湯加減治療藥物:姜黃連、陳皮、姜半夏、佩蘭、黃連、蘇葉、竹茹、川牛膝、土茯苓、薏苡仁益母草、赤芍、丹參、大黃。并可用大黃或大黃制劑煎液灌湯。第八十一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815.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2)方解:1濕濁湯袪濕化濁解毒,和胃降逆止嘔
;2活血通脈湯活血通脈。諸藥合用,達到濕化濁清,瘀去毒解。
第八十二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825.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3)
作用特點:1清熱袪濕,和胃降逆;2泄?jié)峤舛?,活血通絡。第八十三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835.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續(xù)3)加減變化:
1惡心嘔吐,加蘇葉,砂仁;
2瘀血明顯,加益母草,紅花,地龍;
3濁毒明顯,加大黃袪瘀、通腑、泄?jié)?。第八十四頁,共一百五十三頁?022年,8月28日845.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續(xù)4)
病案舉例:趙某,男,40歲,2013年5月21日初診。主訴:乏力、頭暈、惡心2個月。第八十五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855.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續(xù)5)現(xiàn)病史:21個月乏力,去省醫(yī)院診斷為“慢性腎衰竭”。治療10天無緩解,經(jīng)人介紹來就診?,F(xiàn)癥:面色灰暗不華,頭昏乏力,腹脹納差,口中尿味,惡心欲吐,雙下肢輕度浮腫,大便干,舌淡胖有齒痕,苔厚膩稍黃,脈濡數(shù)。第八十六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865.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5)
臨床相關(guān)指標BP:150/96mmHg;HGB:10.6g/L;24小時尿蛋白定量:1.2g,腎功能:BUN15.5mmol/L,Scr472umol/L。B超提示:雙腎稍萎縮;膽結(jié)石合并膽囊炎第八十七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875.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6)西醫(yī)診斷:1.慢性腎炎;2.慢性腎衰竭;
3.膽結(jié)石合并慢性膽囊炎。中醫(yī)診斷:虛勞。辨證屬:脾腎兩虛,濕濁瘀滯第八十八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885.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續(xù)7)
治療方法治法:健脾補腎、清熱袪濕,解毒瀉濁。方劑:用腎衰方合三仁湯與小柴胡湯加減。西醫(yī):對癥處理第八十九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895.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續(xù)8)中藥:黃芪、黨參、丹參、益母草、川芎、茯苓、柴胡、黃芩、半夏、杏仁、寇仁薏苡仁、當歸、大黃、甘草。建議中藥結(jié)腸透析,患者不接受,故放棄。并給相應的西藥對癥治療。該患者大黃從10g開始用,最大量為45g第九十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905.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續(xù)9)2013年5月21日初診到治療半年?;颊呙嫔鉂桑窈棉D(zhuǎn),以前面色灰暗不華也改善,舌苔由厚膩轉(zhuǎn)為白膩。各項指標明顯好轉(zhuǎn)BP:110/70至130/80mmHg之間;第九十一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914.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續(xù)10)血尿常規(guī)指標:
HGB在126.7g/L至130.1g/L;
24小時尿蛋白定量0.5g;腎功能指標
BUN8.23mmol/L-7.9mmol/L,
Scr穩(wěn)定在131.33umol/L-151.7umol/L。第九十二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925.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續(xù)11)
復診情況:臨床表現(xiàn):面色光澤,精神好轉(zhuǎn),以前面色灰暗改善,苔白薄膩,能正常勞動和運動BP:110/70至120/80mmHg之間;第九十三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935.6.化濁解毒,活血祛濕法(續(xù)12)血尿常規(guī):HGB在128.9g/L-130.1g/L;
24小時尿蛋白定量0.135g;腎功指標:BUN8.13mmol/L-8.30mmol/L,
Scr在131.3umol/L-135.1umol/L。第九十四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945.7化痰活血,袪瘀消癥法
適應癥:用于痰濕阻滯,血行不暢引起腎病綜合征、慢性腎炎的痰濁阻絡,痰瘀互結(jié)證。辨證要點:以倦怠乏力,面色萎黃,納呆腹脹,腰膝酸痛,長期蛋白尿或浮腫不消,或血脂高,舌質(zhì)淡暗,苔膩,脈澀等。
第九十五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955.7化痰活血,袪瘀消癥法(續(xù)1)方選:牡蠣澤瀉散加減。藥用:牡蠣、澤瀉、白術(shù)、半夏、陳皮、竹茹、土茯苓、赤芍、丹參。隨癥加減:血脂高者,加山楂、葛根;
《本草綱目》:山楂“化飲食,消肉積,癥瘕,痰飲痞滿吞酸,滯血脹痛?!?/p>
第九十六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965.7化痰活血,袪瘀消癥法(續(xù)2)痰瘀互結(jié)明顯,加瓦楞子、浙貝、莪術(shù);瓦楞子既能消痰,又能化瘀,有化瘀散結(jié)之功適用于氣滯血瘀及痰積所致的癥瘕痞塊。如《醫(yī)林纂要》:“去一切痰積,血積,氣塊,破癥瘕,攻瘰疬。
第九十七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975.7化痰活血,袪瘀消癥法(續(xù)3)
浙貝與莪術(shù)浙貝化痰,莪術(shù)化瘀,達到活血祛瘀,化痰散結(jié)。研究證實,莪術(shù)有免疫抑制作用,用于腫瘤和有瘀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且發(fā)現(xiàn)對狼瘡性腎炎頑固蛋白尿有效。浙貝、莪術(shù)等藥均有類細胞毒藥樣作用,對抑制免疫復合物的產(chǎn)生有較好的療效。第九十八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985.7化痰活血,袪瘀消癥法(續(xù)4)若是慢性腎炎或慢性腎衰中早期,表現(xiàn)腎虛痰瘀互結(jié),癥見頭暈,腰膝酸軟,血脂高,體型肥胖舌暗,脈澀。腎臟病理見腎小球玻璃樣變、纖維樣變、基質(zhì)增生及腎小球硬化等現(xiàn)象,第九十九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995.7化痰活血,袪瘀消癥法(續(xù)5)治宜益腎化痰、袪瘀消癥。方用益腎降脂片
(冬蟲夏草、絞股藍總甙、葛根、黃芪)
故以小劑緩以攻之,有很好效果。方中冬蟲夏草益肺補腎,有化痰之功?!侗静輳男隆罚骸氨7我婺I,止血化痰”?!端幮钥肌?秘精益氣,專補命門。第一百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005.7化痰活血,袪瘀消癥法(續(xù)6)葛根能直接擴張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顯降壓作用,能較好緩解高血壓病人的“項緊”癥狀。葛根素能改善微循環(huán),提高局部微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集。葛根有廣泛的β-受體阻滯作用。對小鼠離體腸管有明顯解痙作用,能對抗乙酰膽堿所致的腸管痙攣。并有輕微降血糖作用。第一百零一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015.7化痰活血,袪瘀消癥法(續(xù)7)腎為先天為元陰所系,一切陰精的貯存分布均與腎有密切關(guān)系,脂質(zhì)系陰精之一,受腎的制約,慢性腎病精氣漸衰,腎陰不足,陰虛火旺,虛火灼津,煉液為痰,痰阻血脈,血運不暢而生瘀,最終致痰瘀互結(jié)現(xiàn)象,即現(xiàn)代醫(yī)學所說的“高脂血癥”。吾認為高脂血癥乃“微觀痰濁”,而引起這一病理產(chǎn)物的根本原因在于腎虛。第一百零二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025.7化痰活血,袪瘀消癥法(續(xù)8)因腎虛及脾,脾虛生濕,致使機體代謝障礙,聚為痰濁而發(fā)病。可見腎生之痰,多為虛痰。因痰濕容易導致瘀血,出現(xiàn)痰瘀互結(jié)。如唐容川提出“血積既久,亦能化為痰水”和“凡血證,總以祛瘀為要”的著名論點。因痰為血類,痰濁與瘀血同治也。即趙獻可“痰也,水也、血也,一物也,但去瘀血則痰水自消”之意。臨床上也往往見有痰瘀交阻,故化痰與行瘀并用治療可提高臨床效果。第一百零三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035.8健脾益氣,活血化瘀法適應癥:適用于脾肺氣虛兼有瘀血的隱匿性腎炎
IgA腎病,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等。辨證要點:面目浮腫,身重氣短,乏力納差,腹脹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無力。第一百零四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045.8健脾益氣,活血化瘀法(續(xù)1)方選: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藥物:生黃芪、當歸尾、赤芍、川芎、桃仁、
紅花、地龍等。第一百零五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055.8健脾益氣,活血化瘀法(2)重用黃芪以大補脾腎之氣,使氣旺以助血行,其用量可達30-60g;即“治者不求有形之血,而求無形之氣?!钡谝话倭懔摚惨话傥迨?,2022年,8月28日1065.8健脾益氣,活血化瘀法(3)此方有利尿、降壓、擴張血管,改善腎血流,調(diào)節(jié)免疫平衡,減輕免疫復合物對腎小球基底膜的損傷作用。如果氣虛明顯,也可選補中益氣湯配活血通脈湯加減治療第一百零七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075.8健脾益氣,活血化瘀法(4)隨癥加減:氣虛甚者加黨參、白術(shù);配當歸、丹參、赤芍、補而不滯,化而不傷正,達到益氣活血之效。瘀血明顯兼水腫加地龍、益母草、澤蘭。第一百零八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085.8健脾益氣,活血化瘀法(5)地龍配益母草,活血破瘀,兼利水通絡;地龍咸寒走下入腎,能清熱結(jié)而利水道,療經(jīng)絡阻滯、血脈不暢等癥。研究發(fā)現(xiàn)地龍能顯著降低糖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減輕腎小球硬化及腎小管損傷的程度,減少腎臟Ⅳ型膠原蛋白的表達,對腎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其機制與減少細胞外基質(zhì)Ⅳ型膠原的沉積有關(guān)。第一百零九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095.8健脾益氣,活血化瘀法(6)益母草與澤蘭均能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瘀消癰、利水消腫,常用于血瘀病證及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瘡癰腫毒、水腫等證。然益母草辛散苦泄之力較強,性寒又能清熱解毒,其活血、解毒、利水作用較澤蘭為強,臨床應用亦更為廣泛。第一百一十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105.9養(yǎng)血生血,活血化瘀適應癥:用于血虛兼血瘀型腎病綜合征,紫癜性腎炎,慢性腎炎等各種慢性腎病。辨證要點:頭暈目眩,面色白無華,蛋白尿或血尿舌淡而暗,脈細或澀。
第一百一十一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115.9養(yǎng)血生血,活血化瘀(續(xù)1)方選:養(yǎng)血活血湯加減治療;藥物:益母草、紅花、赤芍、當歸、丹皮、首烏、丹參、雞血藤、黨參、黃芪等第一百一十二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125.9養(yǎng)血生血,活血化瘀(續(xù)2)方義:血虛脈管無以充盈,血行澀滯則形成瘀血養(yǎng)血與活血并舉,補血之虛,活血之瘀。
用益母草、紅花、赤芍、丹皮等活血化瘀藥物,在“祛瘀生新”的同時,給予養(yǎng)血生血之品,如當歸、何首烏、丹參、雞血藤等,共奏活血養(yǎng)血之效。
第一百一十三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135.9養(yǎng)血生血,活血化瘀(續(xù)3)當歸補血和活血;如《醫(yī)學啟源》:“當歸,氣溫味甘,能和血補血,尾破血,身和血”。當歸及其阿魏酸鈉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第一百一十四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145.9養(yǎng)血生血,活血化瘀(續(xù)4)丹參與雞血藤配伍有補血活血之功。其中丹參微寒而性緩,不但能補血養(yǎng)血,還能清血中郁熱而除煩,祛瘀生新通經(jīng)而不傷正,為血熱而有瘀滯的常用藥。雞血藤苦而不燥,溫而不烈,行血養(yǎng)血。如《飲片新參》言其“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經(jīng)脈”。二藥寒溫共濟,常用于瘀血阻絡各種病癥第一百一十五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155.9養(yǎng)血生血,活血化瘀(5)隨證加減:兼氣虛者:加黃芪、黨參;血虛明顯:加雞血藤、鹿角膠;瘀血明顯:加王不留行、穿山甲、路路通;第一百一十六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165.10溫補脾腎,活血化瘀法適應癥:本法宜用于脾腎陽虛型腎病綜合征,慢性腎炎等腎病。辨證要點:浮腫,腰以下尤甚,凹陷不起,形寒肢冷,
心悸氣短,腰部冷痛酸重,便溏尿少,
舌淡胖嫩,尿異常,苔白滑,脈沉澀。
第一百一十七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175.10溫補脾腎,活血化瘀法(續(xù)1)方選:桂附八味丸合桂枝茯苓丸加減。藥物:附片、桂枝、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丹皮、桃仁、赤芍、丹參第一百一十八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185.10溫補脾腎,活血化瘀法(續(xù)2)用腎氣丸溫陽補腎;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緩消癥塊,即活血化瘀作用緩和之意。二方合用,溫補脾腎,活血化瘀。第一百一十九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195.10溫補脾腎,活血化瘀法(3)
加減變化:選化瘀兼溫經(jīng)的藥物。如:當歸辛溫能補血活血,善治血虛血瘀諸癥,且有溫經(jīng)散寒之功效;川芎辛香行散,溫通血脈;乃血中之氣藥;五靈脂性溫,與蒲黃組成“失笑散”,行血化瘀;烏藥辛溫行氣,溫腎散寒。與腎氣丸合用,同樣能溫補脾腎,活血化瘀。第一百二十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205.10溫補脾腎,活血化瘀法(4)姜黃配桂枝
:二藥辛溫,溫通活血。姜黃兼苦,溫通苦泄,既入血分又入氣分,能活血行氣而止痛。《日華子本草》謂其:“治癥瘕血塊,癰腫,治跌仆瘀血,消腫毒”。
桂枝溫通經(jīng)脈,散寒止痛。姜黃止痛偏于破瘀行氣;桂枝止痛偏于通血脈、散風寒。二藥配合溫陽活血,可用于血瘀寒凝的疼痛,尤多用于陽虛瘀血等。第一百二十一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215.11滋養(yǎng)肝腎,活血通絡法適應癥:適用于肝腎陰虛兼瘀的IgA腎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早期慢性腎衰等。辨證要點:下肢微腫,頭暈目眩,面色暗黑,耳鳴,咽干口燥,腰膝酸軟,五心煩熱,或心悸不寐,
舌暗紅少津,脈弦細數(shù)。
第一百二十二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225.11滋養(yǎng)肝腎,活血通絡法(續(xù)1)方選:滋陰降火湯合四物湯加減。藥物:生地、山藥、山萸肉、玄參、枸杞、丹皮、菟絲子、川牛膝、當歸、赤芍、益母草、川芎。
第一百二十三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235.11滋養(yǎng)肝腎,活血通絡法(續(xù)2)加減變化:
1若是陰虛內(nèi)熱致瘀者,選用女貞子、墨旱蓮合而為“二至丸”,能滋陰清熱,涼血止血,活血化瘀;2也可用赤芍、丹皮、丹參、蒲黃等這類中藥,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既解血分之熱,又能散血分之瘀。第一百二十四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245.11滋養(yǎng)肝腎,活血通絡法(續(xù)3)研究證明:養(yǎng)陰藥如生地、元參、天、麥冬以及活血藥如丹參、赤芍、紅花均有顯著抑制溶血空斑形成的作用。對于形成抗體B細胞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第一百二十五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255.11滋養(yǎng)肝腎,活血通絡法(續(xù)5)
病案舉例:郭某,男,29歲,98年3月27日初診。主訴:反復血尿4年。診斷:慢性腎炎;活檢:IgA腎炎輕度系膜增生。尿常規(guī):蛋白++,潛血+++。方藥:滋陰降火湯合活血通脈加減第一百二十六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265.12益氣養(yǎng)陰,活血袪瘀法適應癥:用于氣陰兩虛型IgA腎炎,腎病綜合征,紫癜性腎炎,慢性腎炎。辨證要點:有氣虛如身倦乏力,少氣自汗,腰膝酸軟又有五心煩熱,蛋白尿或血尿,舌暗紅有瘀斑,脈細數(shù)無力。第一百二十七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275.12益氣養(yǎng)陰,活血袪瘀法(1)選方:益氣養(yǎng)陰方合活血通脈湯加減。
藥物:太子參、黃芪、玄參、生地、山藥、山茱萸、紅花、當歸、川芎、赤芍、地龍、丹參。第一百二十八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285.12益氣養(yǎng)陰,活血袪瘀法(2)
方解太子參有益氣養(yǎng)陰之效。既可益氣,而兼生津潤肺,又為補氣藥中一味清補之品,補而不膩,滋而不戀邪,又無剛燥傷陰之弊;與黃芪相配能增加益氣之力,與沙參相伍能增強滋陰之功。如是以達氣陰雙補之效果。第一百二十九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295.12益氣養(yǎng)陰,活血袪瘀法(3)玄參、生地、山萸肉、山藥、當歸滋養(yǎng)陰血;丹皮、地龍、白茅根、三藥涼血活血,防滋陰瘀滯之弊;佐使五味子酸斂陰津。諸藥合用,既補、又清、還斂,有益氣養(yǎng)陰之功,治療氣虛陰傷之病癥。配活血通脈湯活血化瘀。氣陰得補,血活瘀去第一百三十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305.12益氣養(yǎng)陰,活血袪瘀法(4)加減變化:
1氣虛明顯,加用仙鶴草,鹿銜草;
2蛋白尿者,加用芡實、金櫻子、山萸肉、蓮須
3陽虛者,加菟絲子、仙靈脾;
4急性咽炎,加射干,馬勃,玄參。第一百三十一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315.12益氣養(yǎng)陰,活血袪瘀法(5)加減變化:
5咽喉腫痛加地丁、蒲公英、僵蠶、蟬衣;
6慢性咽炎者配合玄麥甘桔湯;
7易感冒者配合玉屏風散。
8瘀血者,加澤蘭、丹參、紫草等,亦可選用
地龍、水蛭、全蟲等。第一百三十二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325.12益氣養(yǎng)陰,活血袪瘀法(6)
病案舉例:張X,男,19歲。就診。主訴:皮膚紫癜,尿血3月余。治法: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方選:益氣養(yǎng)陰湯合活血通脈湯加減治療。
第一百三十三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336活血化瘀法臨床運用體會6.1臨床需密切結(jié)合辨證與辨病
a針對血瘀產(chǎn)生的原因、血瘀之性質(zhì)和血瘀之部位的不同,病情的不同階段以及現(xiàn)代醫(yī)學檢測指標,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選方用藥必須切中病機。
第一百三十四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34
6.1臨床需密切結(jié)合辨證與辨?。?)
b區(qū)分不同原因,如氣虛血瘀、血虛血瘀、陰虛血瘀、陽虛寒瘀、氣滯血瘀等,分別采用益氣活血、養(yǎng)陰活血、溫陽活血等。還應根據(jù)臟腑機能失調(diào)的情況,選用宣肺、健脾、益腎、平肝等法輔以活血化瘀治療。若是第一百三十五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356.1臨床需密切結(jié)合辨證與辨?。?)
因熱致瘀者,加牡丹皮、赤芍、丹參、紫草等;因寒致瘀者,加川芎、桃仁、紅花、當歸等;氣郁而瘀者,加郁金、延胡索、三棱、莪術(shù)等;氣虛致瘀者,加三七、王不留行等;瘀血日久者,加水蛭、地龍、全蟲等破血逐瘀藥第一百三十六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36
6.1臨床需密切結(jié)合辨證與辨?。?)
C還要以現(xiàn)代醫(yī)學檢測指標及不同的病種,采用相應的治療方法。如腎病出現(xiàn)水腫伴高血壓,除病因治療,還可采用利水降壓方法治療,常選益母草、地龍、川牛膝等藥物治療;若是腎病綜合征,出現(xiàn)高凝狀態(tài),選用水蛭、地龍等活血化瘀中藥,達到抗凝的作用,
第一百三十七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376.2辨明標本主次,因人因病治宜a辨標本主次:分清因病致瘀與因瘀致病,,或以活血化瘀為主,或活血化瘀為輔。第一百三十八頁,共一百五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386.2辨明標本主次,因人因病治宜(續(xù)1)如腎小球腎炎纏綿日久,頑固性水腫難以消退,或蛋白尿長期不轉(zhuǎn)陰,呈現(xiàn)血瘀征象,面色晦暗,唇色暗淡或紫暗,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舌質(zhì)暗淡或暗紅,或有瘀斑、瘀點,脈弦澀或細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氨基模塑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241226-073448
- 2025版家庭財產(chǎn)分割及兩子女撫養(yǎng)權(quán)離婚協(xié)議書范本-@-1
- 母語對中國學生英語寫作句法結(jié)構(gòu)的影響
- 第1課 十字路口-認識多圖層動畫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遼師大版(2015)初中信息技術(shù)八年級下冊
- 2025年酸酐項目可行性研究方案
- Unit 4 Eat Well Section A Grammar Focus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2025年墻板天花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安全生產(chǎn)責任一切險保險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保密信息保密管理及風險控制合同
- 正面屈體扣球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深度學習架構(gòu)創(chuàng)新-深度研究
- 供應鏈韌性提升與風險防范-深度研究
- 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能力提升考核試卷
- 2025年江蘇連云港市贛榆城市建設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砥礪前行決心譜寫華章
- 2025年開學教導處發(fā)言稿(5篇)
- 機電設備安裝旁站監(jiān)理方案
- 2025年度民政局離婚協(xié)議書范本模板官方修訂2篇
- 《百達翡麗名表介紹》課件
- 《集裝箱標識辨識》課件
- 2024年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年終的工作總結(ji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