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022浙江溫州市鹿城區(qū)公路管理中心公開招聘編外人員3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版_第1頁
2022年02月2022浙江溫州市鹿城區(qū)公路管理中心公開招聘編外人員3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版_第2頁
2022年02月2022浙江溫州市鹿城區(qū)公路管理中心公開招聘編外人員3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版_第3頁
2022年02月2022浙江溫州市鹿城區(qū)公路管理中心公開招聘編外人員3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版_第4頁
2022年02月2022浙江溫州市鹿城區(qū)公路管理中心公開招聘編外人員3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02月2022浙江溫州市鹿城區(qū)公路管理中心公開招聘編外人員3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第I卷一.客觀題庫(共350題)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2011年我國規(guī)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yè)整體呈虧損狀況

B.2010年我國規(guī)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yè)稅金總額超過1千億元

C.2011年我國規(guī)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yè)主營業(yè)務成本在7萬億元以下

D.2011年我國規(guī)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yè)進口額增量略高于出口額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A項,利潤為正,整體為盈利,錯誤;

B項,2010年稅金總額為≈億元億元,錯誤;

C項,2011年主營業(yè)務成本億元億元,正確;

D項,根據增長量公式,現期量和增長率大的,增長量就大,比較出口額和進口額的現期量和增長率,明顯出口額的增長量要大于進口額增長量,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C。2.人合公司是指以股東的個人信用為公司信用基礎的公司;資合公司是指由公司股東分別出資而形成的財產作為信用基礎的公司;人資兼合公司則同時具備上述兩種性質的信用基礎。

根據以上定義,以下哪個公司屬于人合公司?

A.某公司注冊資本為全體股東繳納股本的總和,股東的出資以現金及財產為限,根據出資對公司負責

B.某公司的全部股份由公司獨立創(chuàng)立者百分百持有,公司聘請多位經驗豐富的職業(yè)經理人分管不同業(yè)務

C.某公司由于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鏈斷裂,在申請破產時以全部注冊資本作數,股東個人財產并不受影響

D.某公司的資產以股東個人的所有財產為抵押,股東對公司經營負無限責任,并且不能任意地轉讓股份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涉及人合公司、資合公司和人資兼合公司三個定義,但只考查人合公司,可重點關注該定義的內容。分析發(fā)現,其關鍵點為“以股東的個人信用為公司信用基礎”,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

人合公司定義的關鍵信息:以股東的個人信用為公司信用基礎。

A項,該公司的股東根據出資對公司負責,即該公司是由股東出資而形成的財產作為信用基礎,不符合定義。

B項,公司獨立創(chuàng)立者百分百持有公司的股份,但并未說明公司的信用基礎,不符合定義。

C項,該公司在申請破產時以全部注冊資本作數,不影響股東的個人財產,即以股東出資而形成的財產為信用基礎,不符合定義。

D項,該公司的資產以股東個人的所有財產為抵押,且股東對公司經營負無限責任,即以股東的個人信用為公司信用基礎,符合定義。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根據提問方式,確定為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多定義,考查“人合公司”,其關鍵信息為:

以股東的個人信用為公司信用基礎的公司(即:人合公司的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公司資不抵債時,股東必須以個人的全部財產清償公司債務)。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股東的出資以現金和財產為限,根據出資對公司負責,屬于資合公司,不符合“以股東的個人信用為公司信用基礎”,不符合定義;

B項:全部股份由公司獨立創(chuàng)立者百分百持有,職業(yè)經理人分管不同業(yè)務,沒有體現“以股東的個人信用為公司信用基礎”,且不符合人合公司的特點(股東合伙、企業(yè)所有與企業(yè)經營合一),不符合定義;

C項:股東個人財產不受影響,意味著沒有以個人全部財產為基礎,不符合“以股東的個人信用為公司信用基礎”,且不符合人合公司的特點(人合公司是股東承擔無限責任),不符合定義;

D項:以股東個人所有財產為抵押,說明股東對公司經營負無限責任,符合“以股東的個人信用為公司信用基礎”,且“不能任意地轉讓股份”符合人合公司的特點,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人合公司:“以股東的個人信用為公司信用基礎”;

資合公司:“由公司股東分別出資而形成的財產作為信用基礎”;

人資兼合公司:同時以“股東的個人信用”和“股東分別出資而形成的財產”作為信用基礎。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某公司注冊資本為全體股東繳納股本的總和,符合“公司股東分別出資而形成的財產”,屬于資合公司,不屬于人合公司,排除;

B項:某公司的全部股份由公司獨立創(chuàng)立者百分百持有,但是公司聘請多位經驗豐富的職業(yè)經理人分管不同業(yè)務,不符合“以股東的個人信用為公司信用基礎”,不屬于人合公司,排除;

C項:股東個人財產并不受影響,說明不符合“以股東的個人信用為公司信用基礎”,不屬于人合公司,排除;

D項:以股東個人的所有財產為抵押,股東對公司經營負無限責任,符合“以股東的個人信用為公司信用基礎”,屬于人合公司,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3.下列關于領導和管理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有(

)。

A.管理是更大的概念,領導是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

B.領導和管理都是一種在組織內部通過影響他人的協(xié)調活動,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

C.領導的內涵更為廣泛,管理是其中的一部分

D.領導就是管理,二者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參考答案:AB

解題思路:領導,一般可解釋為影響力或者對人所施加的影響的藝術過程,領導就是引導、影響下屬在一定條件下實現目標的活動。因此,領導只是管理的一部分,管理是一個比領導更為廣泛的概念,它包含了領導以外的其他職能。故C項表述錯誤。領導和管理之間既存在區(qū)別,也存在聯系,兩者具有較強的相容性和交叉性,但沒有高低層次之分,故D項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AB。

4.(一)自然界中存在著許許多多我們往往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把生物群落(動物、植物、微生物)同其生存的非生命環(huán)境(大氣、水、土壤),以及生物群落內部的不同種群連結到一起,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系統(tǒng),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別以為生態(tài)系統(tǒng)只有一個或一種,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不同的類型和等級。大到整個生物圈,小到一滴水,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環(huán)境不同,生物有別,生態(tài)系統(tǒng)也不一樣。海洋環(huán)境和海洋里的生物組成了海洋系統(tǒng),森林環(huán)境和森林里的生物組成了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此外還有池塘、湖泊、河流、沼澤、草原、沙漠、高山、盆地乃至農田、城市等等,都可以構成類型各異、大小層次不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各種生態(tài)系統(tǒng)都有自己特殊的結構和功能,任何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都不是“死”的,而是“活”的,物質和能量在不斷地輸入、輸出,結構和功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改變,但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它的物質和能量輸入、輸出又是基本相等,結構和功能又是相對穩(wěn)定的。

(二)大家都知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極快。一個細菌如果每隔20分鐘分裂一次,1變2,2變4,4變8……一晝夜繁殖72代,就可以獲得47萬億億個后代;36小時內傳種接代108次,產出的全部菌體將能鋪滿地球1尺來厚!其實,為什么非要列舉繁殖能力極強的細菌或者某些昆蟲呢,用繁殖能力最差的長鼻子象也照樣能說明問題,母象30歲左右才開始生育,一生僅產6胎,每胎僅產1仔,生育能力可謂差矣。但是,如果一切條件適宜,隨便讓它繁殖,后代個個成活,那么250年后,一對大象的后代就會有上千萬頭,比現在地球上所有活著的大象的總數還多得多!當然,實際上并沒有發(fā)生這種狀況。細菌也好,大象也好,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幾乎都有很強的繁殖能力,但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使得它們的數量總是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三)是哪些因素限制著生物數量的增長?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里,既有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又有大氣、水、土壤以及陽光、溫度等非生物因素,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就構成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相對平衡。

根據第一段的內容,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生態(tài)系統(tǒng)由生物群落和非生命環(huán)境構成

B.生態(tài)系統(tǒng)由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連結而成

C.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不同的類型和等級

D.各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基本相同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由原文“各種生態(tài)系統(tǒng)都有自己特殊的結構和功能”可知,D項表述有誤,當選。

A項,由“把生物群落(動物、植物、微生物)同其生存的非生命環(huán)境(大氣、水、土壤),以及生物群落內部的不同種群連結到一起,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系統(tǒng),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可知,表述正確,排除;B項,由“物質和能量在不斷地輸入、輸出,結構和功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改變”可知,表述正確,排除;C項,由“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不同的類型和等級”可知,表述正確,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5.換城消費:指由于兩個城市之間交通便捷,物價高低不一,市民經常到對方城市購物的消費方式。

下列屬于換城消費的是:

A.北京市民小汪告訴記者:在北京6塊錢一斤的紅富士蘋果,天津10元能買4個;北京80元一桶的食用油,天津才65元

B.每次聽到珠海有商場搞促銷,深圳的李女士都會興高采烈地趕去血拼,半天時間,家里就滿是她的戰(zhàn)利品

C.趙女士每次從韓國回來,都在機場免稅店買一大堆化妝品,這比在國內購買同一韓國品牌省不少錢

D.黃先生在南方某市工作了七八年,眼見物價一路狂飆,準備賣掉自家房子,和妻子一塊回北方老家養(yǎng)老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兩個城市之間交通便捷,物價高低不一;

②到對方城市購物。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未體現市民小汪有消費行為,不屬于“到對方城市購物”,不符合定義;

B項:珠海和深圳“兩個城市交通便捷”,珠海有商場搞促銷,體出現了“物價高低不一”,家里滿是戰(zhàn)利品,體現深圳的李女士有消費行為,屬于“到對方城市購物”,符合定義;

C項:韓國和中國是兩個國家,并非“兩個城市”,不符合定義;

D項:黃先生和妻子從南方回到北方老家養(yǎng)老,未體現消費行為,不屬于“到對方城市購物”,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兩個城市之間交通便捷”“物價高低不一”“市民經常到對方城市購物的消費方式”。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北京蘋果6元一斤,而天津10元買4個,北京一桶食用油80元,而天津65元,符合“物價高低不一”,但沒有提及市民是否經常到對方城市購物,和B項相比較而言,沒有B項明確,排除。

B項:珠海和深圳交通便捷,深圳的李女士到珠海的商場血拼符合“經常到對方城市購物”,符合定義,當選。

C項:趙女士從韓國購買的化妝品比國內便宜,這是兩個國家并非是兩個城市,不符合“兩個城市之間交通便捷”,排除。

D項:黃先生準備賣掉房子回老家養(yǎng)老不符合“市民經常到對方城市購物”,不符合定義,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分析題干定義,發(fā)現其涉及定義的原因、結果等要點,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這些要點分析選項。換城消費的定義要點:①兩個城市之間交通便捷,物價高低不一;②常到對方城市購物。

A項,只是兩地的物價對比,并未體現到對方城市購物,不符合要點②。

B項,珠海和深圳之間交通便捷,當珠海的商場搞促銷時李女士就去購物,符合定義。

C項,在韓國機場免稅店購買化妝品,是去另一個國家購物,而非另一個城市,不符合要點①②。

D項,由于南方物價飆升,準備回北方老家養(yǎng)老,并未體現兩個城市之間交通便捷,也不是去另一個城市購物,不符合要點①②。

故本題選B。6.在現實的晶體中,并非所有原子都能像課堂上的小朋友那樣,踏實安分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傆行安皇丶o律”的原子,會破壞“晶體班級”規(guī)律整齊的課堂秩序,在晶體中形成缺陷,他們與氫脆現象都有密切關系。這段話主要談論的是晶體構造。

A.正確

B.錯誤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審題干,找出這段話主要談論的話題。

第二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原子是活躍的,之后說明在現實的晶體中有“不守紀律”的原子會破壞晶體的整齊結構使晶體結構產生缺陷,而這些缺陷與氫脆現象有密切關系。這段話主要論述晶體結構缺陷與氫脆現象有關。

因此,本題錯誤。

7.2013年1月9日以來,全國中東部地區(qū)陷入嚴重的霧霾和污染中。下列關于霧霾天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A.霧霾天氣不主張早晚開窗通風,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B.應通過補充抗氧化劑,對抗因霧霾進入人體內產生的自由基

C.發(fā)生霾時空氣相對濕度不大,形成霧時空氣相對濕度常達100%或接近100%

D.發(fā)生霾時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5千米,出現霧時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千米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D說法錯誤,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干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8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極細微的塵粒、煙粒、鹽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氣混濁的現象,而并非5千米。

本題為選非題。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霧霾天氣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出現霧時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km,而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干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8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極細微的塵粒、煙粒、鹽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0km的空氣混蝕的現象。由此可知,霾發(fā)生時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0km,故D選項表述為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5千米說法不正確。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用常理推測法解題。按常理,霧霾天不主張戶外運動和開窗通風,A項正確。C項,霧天霾天,我們的感覺上是很明顯的,霧天的濕度大于霾天,推測是正確的。B項、D項只能依據常理二選一。A項錯誤。霧霾可以誘發(fā)各種疾病,霧霾天氣不主張早晚開窗通風,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B項錯誤。霧霾可以損害人體的“自由基清除系統(tǒng)”,通過氧化作用損傷組織細胞,從而加速機體老化。

C項錯誤。出現霾時空氣相對干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80%以下。霧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的產物,其相對濕度長達100%。

D項正確。出現霧時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千米。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干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8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大量極細微的塵粒、煙粒、鹽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氣混濁的現象。

故本題選D。8.多級行文可以(

)。

A.擴大公文的傳閱范圍

B.提高公文傳遞的效率

C.避免公文的丟失

D.以上均不正確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

A項錯誤,組織傳閱作為收文管理活動的組成部分,其傳閱的依據有兩個:(1)文中的閱讀范圍;(2)領導人批辦意見中提出的閱讀范圍。多級行文與傳閱范圍無關。

B項正確、D項錯誤,多級行文是指將公文同時發(fā)送給上幾級或下幾級機關,甚至直達基層與人民群眾直接見面。多級行文可以提高公文傳遞的效率,多用于為加快文件傳遞的上行文或部分不容許作任何變通和發(fā)揮的下行文。

C項錯誤,多級行文與避免公文的丟失無直接關聯。

故正確答案為B。9.甲因受賄罪被逮捕,在偵查期間主動揭發(fā)乙受賄10萬元的犯罪事實,乙最終被司法機關追訴。甲的主動揭發(fā)行為構成:

A.坦白

B.立功

C.自首

D.累犯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罰及其具體運用知識。

第二步,根據《刑法》第六十八條,犯罪分子有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關鍵要件為:犯罪分子、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題干中,甲已構成受賄罪被逮捕,且揭發(fā)乙受賄的犯罪事實,屬于立功。

因此,選擇B選項。

A項: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第八條,在刑法第六十七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guī)定的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fā)生的,可以減輕處罰。”關鍵要件為:供述自己罪行。題干中甲揭發(fā)乙犯罪事實,不構成自首。A項不符合題意,故不選。

C項: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關鍵要件為:主動投案,即未被采取強制措施。題干中,甲已被逮捕,不構成自首。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關鍵要件為:已被采取強制措施、供述本人其他罪行。題干中,甲揭發(fā)乙罪行,不得以自首論。C項不符合題意,故不選。

D項:根據《刑法》第六十五條,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關鍵要件為:前后罪都為故意犯罪、前后罪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后罪必須在前罪所判處的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的5年之內發(fā)生。甲只構成受賄罪,無其他罪行,不構成累犯。D項不符合題意,故不選。

10.紅星中學高二年級在本次期末考試中競爭激烈,年級前7名的三科(語文、數學、英語)平均成績構成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第7、8、9名的平均成績既構成等差數列,又構成等比數列。張龍位列第10,與第9名相差1分;張龍的英語成績?yōu)?21分,但老師登記為112分。問張龍本應排在第幾名?

A.4

B.5

C.7

D.8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數列問題。

第二步,第7、8、9名三個平均分既是等差數列又是等比數列,一個數列既是等差數列又是等比數列那么一定是一個非0的常數數列,即公差為0、公比為1,即第7、8、9名分數相同,設第7名的平均分為x,那么第6名平均分為x+1,第五名為x+2,第10名張龍的平均分為x-1,張龍英語成績實際為121分,若按112算相當于少算了9分,那么平均分少算了3分,則張龍的實際平均分應該為x-1+3=x+2,可以排到并列第五名。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已知張龍現在的排名為第10,所求為其英語成績加上9分后的排名,則需要知道他的實際成績與前面9個人分別相差了多少分。已知他現在的成績與第9名相差1分,且前7名的平均成績均相差1分,關鍵要求第7、第8、第9名平均成績之間的差值,可利用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中項公式進行計算。最后推算張龍實際的排名即可。根據題意,設第7名的平均成績?yōu)閤,第8名為y,第9名為z。根據等差數列、等比數列中項公式,可列方程2y=x+z,y2=x×z,解得x=z。說明第7、第8、第9名的平均成績相同。張龍的英語成績少算了121-112=9分,平均成績少算了9÷3=3分。張龍現在的平均成績比第9名即第7名低1分,那么張龍實際平均成績比第7名高2分。年級前7名平均成績構成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則第7名比第5名低2分,即張龍本應排在第5名。故本題選B。

(備注:題干中“張龍與第9名相差1分”未指明是平均成績還是總成績,若按照總成績相差1分來考慮,則解題過程如下:年級前7名的平均成績均相差1分,則總成績均相差3分。且由上述計算可知第7名、第8名、第9名的平均成績相同,則總成績也相同。張龍的總成績與第9名相差1分,即與第7名相差1分,因此在加上9分后,其總成績應比第7名多8分。已知第7名與第5名總成績相差6分,與第4名相差9分,那么張龍本應排在第5名。故本題選B。)11.中微子自由流動對之后宇宙中結構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響,在中微子自由流動的尺度內,由于其具有很大的速度,所以不能被限制在勢阱中,導致小尺度上結構的形成的難度加大。中微子在小尺度上對結構形成的抑制效應隨著中微子質量的增加而增加,并提供了中微子質量最清晰的觀測特征之一。

由此可以推出:

A.宇宙中結構的形成取決于中微子的自由流動

B.中微子由于速度很快所以不能被限制在勢阱中

C.在小尺度上中微子的質量越大對結構形成的抑制作用越強

D.中微子在小尺度上的質量提供了中微子質量的最清晰觀測特征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日常結論題,根據題干信息逐一分析選項。

A項:題干表述為,中微子自由流動對宇宙中結構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響”,而選項“取決于”表述過于絕對,無法推出,排除;

B項:題干表述為,“在中微子自由流動的尺度內”,由于其具有很大的速度,所以不能被限制在勢阱中,而選項未表述該前提,無法推出,排除;

C項:題干表述為,中微子“在小尺度上”對結構形成的抑制效應“隨著中微子質量的增加而增加”,即選項所表述的“在小尺度上”“中微子的質量越大”對結構形成的抑制作用“越強”,可以推出,當選;

D項:題干表述為,中微子在小尺度上“對結構形成的抑制效應”提供了中微子質量最清晰的觀測特征之一,選項表述為,中微子在小尺度上的“質量”提供了中微子質量的最清晰觀測特征,將“抑制效應”換成了“質量”,偷換概念,無法推出,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12.泰山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下列對泰山相關描述錯誤的是:

A.“泰斗”,即“泰山北斗”,指在德行或事業(yè)方面為大家所敬仰的人

B.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又名“岱宗”“東岳”等,被譽為“五岳之首”

C.“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唐代詩人杜牧詠泰山的名句

D.在古代,人們常用“老泰山”尊稱岳父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C項錯誤:該句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岳》,是詠泰山的名句之一。

A項正確:“泰斗”是“泰山北斗”的簡稱,常被用于比喻在德行或事業(yè)的成就方面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B項正確: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東岳、泰岳,位于山東省中部,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長”、“天下第一山”之稱。

D項正確:在古代,“老泰山”是對妻子父親的一種稱謂。又稱“岳翁”、“岳父”、“岳丈”等。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泰山文化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岳》。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可用聯想法和猜測法解題。聯想到我們經常聽到的“學界泰斗”的說法,可知A項正確?!霸栏浮钡摹霸馈弊郑褪歉呱降囊馑?,可猜測D項為正確。B、C兩項需要考生靠自己的知識儲備來判斷?!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岳》,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勢。C項錯誤。A、B、D三項均是關于泰山的正確描述。

故本題選C。13.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guī)律性:

A.如上圖所示

B.如上圖所示

C.如上圖所示

D.如上圖所示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

組成元素相同,元素位置變化明顯,考慮位置類平移。

第二步,一條式,從左到右找規(guī)律。

觀察發(fā)現,題干元素每次順時針移動一步,且涂黑的元素每次都是斜對角線方向變動,只有D選項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

14.0,4,12,24,40,(

A.50

B.60

C.70

D.80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數列變化趨勢平緩,優(yōu)先考慮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圖所示:

差數列為公差為4的等差數列,所以下一項=16+4=20,所求項=40+20=60。

因此,選擇B選項。

15.混合物:空氣

A.財務報表:利潤表

B.金屬:絕緣體

C.合唱團:團員

D.滿族:維吾爾族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分析題干詞項間關系,空氣是混合物的一種,兩者之間是包含關系??諝馐且环N混合物。

A項,利潤表是一種財務報表,與題干關系一致。

B項,金屬不屬于絕緣體,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C項,團員屬于合唱團的組成部分,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D項,滿族和維吾爾族是并列關系,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故本題選A。16.我國自古就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西漢時期所設立的相應保護機構是:

A.秘府

B.樂府

C.鴻臚寺

D.大理寺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本法所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一)傳統(tǒng)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二)傳統(tǒng)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三)傳統(tǒng)技藝、醫(yī)藥和歷法;(四)傳統(tǒng)禮儀、節(jié)慶等民俗;(五)傳統(tǒng)體育和游藝;(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p>

A項:錯誤,秘府是指古代稱禁中藏圖書秘籍之所,非文化保護機構。秘府一稱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

B項:正確,樂府是西漢漢武帝時正式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方機構,其任務是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chuàng)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音樂是種表演藝術,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故而樂府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

C項:錯誤,鴻臚寺,北齊始置,掌諸侯王及少數民族首領迎送、接待、朝會、封授等禮儀,及贊導郊廟行禮,管理郡國計吏等事宜。主官為鴻臚寺卿,歷代沿置。鴻臚寺相當于外交部門,非文化保護機構。

D項:錯誤,大理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齊初設,西漢尚無。大理寺是司法機構,掌刑獄案件審理,非文化保護機構。

故正確答案為B。17.1,4,27,(

),3125

A.125

B.256

C.326

D.356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冪次數明顯,考慮冪次數列。

第二步,冪次化指數形式如下:

底數和指數數列都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下一項都為3+1=4,則所求項為=256。

因此,選擇B選項。18.犬∶忠誠

A.豬∶屠宰

B.雞∶雞湯

C.?!们趧?/p>

D.羊∶羊奶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犬”與“忠誠”屬于偏正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屠宰”與“豬”屬于動賓關系,排除;

B項:“雞”是制作“雞湯”的原材料,二者屬于對應關系,排除;

C項:“牛”與“勤勞”屬于偏正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D項:“羊”可以產出“羊奶”,二者屬于對應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

19.環(huán)境承載力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在維持生命機體的再生能力、適應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機體數量的限度。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保護環(huán)境承載力措施的是:

A.政府規(guī)定每平方公頃草場放牧的牧畜數量

B.某地政府出資修繕年久失修的道路,并規(guī)定載重超過20噸的車輛禁止通行

C.為防止外人隨意游牧,政府將草場劃分給牧民個人并在邊界安裝圍欄

D.某風景區(qū)旅游區(qū)規(guī)定,每天進入景區(qū)的旅游人數不得超過1000人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環(huán)境承載力強調“生態(tài)系統(tǒng)”承受“有機體數量”的限度。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B中“道路”并非“生態(tài)系統(tǒng)”,“20噸”不是“數量”,“車輛”也不是“有機體”,因此政府對道路的維修、限行不屬于保護“環(huán)境承載力”的措施。

A中“草場”、“畜牧數量”,C中“草場”、“牧民數量”,D中“景區(qū)”、“旅游人數”均符合“環(huán)境承載力”的定義,因此A、C、D中的措施都屬于保護“環(huán)境承載力”的措施。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生態(tài)系統(tǒng)在維持生命機體的再生能力、適應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

②承受有機體數量的限度。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限制牲畜數量有助于維持草場的“再生能力、適應能力和更新能力”,保護環(huán)境承載力,符合定義;

B項:修繕道路,未體現“生態(tài)系統(tǒng)”,且限制20噸車輛通行,未體現“承受有機體數量”,不符合定義;

C項:劃分草場給牧民并限制游牧人數,會提高牧民保護草場的責任意識,有助于維持草場的“再生能力、適應能力和更新能力”,保護環(huán)境承載力,符合定義;

D項:限制進入風景旅游區(qū)的游客數量,有助于維持景區(qū)植被的“再生能力、適應能力和更新能力”,保護環(huán)境承載力,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不屬于保護環(huán)境承載力措施的一項。分析題干定義,發(fā)現其涉及定義的條件、本質等要點,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這些要點分析選項。環(huán)境承載力的定義要點:①維持生命機體的再生能力、適應能力和更新能力;②生態(tài)系統(tǒng)承受有機體數量的限度。

A項,是為了保護草場,防止草場退化,屬于保護環(huán)境承載力的措施,排除。

B項,禁止載重超過20噸的車輛通行是為了保護道路,與環(huán)境承載力無關,當選。

C項,是為了合理利用草場,防止超載放養(yǎng)造成草場退化,屬于保護環(huán)境承載力的措施,排除。

D項,是為了保護景區(qū)環(huán)境,屬于保護環(huán)境承載力的措施,排除。

故本題選B。20.呼吸作用是生物體細胞把有機物氧化分解并產生能量的過程,沒有氧氣參與的呼吸稱為無氧呼吸。無氧呼吸是指細胞在缺氧的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分解為尚未徹底氧化的產物。下列現象與無氧呼吸有關的是:

A.人劇烈運動后肌肉酸痛

B.用糯米和酒曲釀制米酒

C.農作物受澇時短時間內不會死亡

D.把生水果和熟蘋果放在密閉的缸里催熟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熟悉相關生物學概念。本題為生活經驗與科學原理結合考查的題目,在生物學原理方面,光合作用(與作物產量與品質的關系)、呼吸作用(有氧與無氧)、發(fā)酵原理等都是??純热荨項正確。人劇烈運動后肌肉酸痛,是因為骨骼肌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了乳酸。

B項錯誤。釀制米酒利用的是酵母菌的繁殖,并非細胞的呼吸作用。

C項錯誤。農作物受澇時短時間不會死亡,因為根里有少量空氣,如果長期受澇,會發(fā)生無氧呼吸而死亡,與無氧呼吸無關。

D項錯誤。水果催熟是熟蘋果表皮逸散分泌出一種叫作“乙烯”的氣體,這種氣體具有加速水果成熟的作用。

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無氧呼吸。

第二步,A選項中,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由于速度過快及爆發(fā)力過猛,肌肉處于暫時缺氧狀態(tài),人體內的糖分來不及經過氧氣分解,只能依靠酶的催化分解,從而在體內產生過多的乳酸導致肌肉疲勞。所以,運動后的肌肉酸痛與無氧呼吸有關。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呼吸作用是指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并釋放出能量、生成ATP的過程。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過程;無氧呼吸是指在沒有氧氣參與的情況下,葡萄糖等有機物經過不完全分解,產生少量能量的過程。

A項正確,人在劇烈運動時,氧氣供應不足,導致一部分葡萄糖進行無氧分解,產生乳酸,乳酸是酸性的,會對肌肉產生刺激,造成肌肉酸痛。該過程與無氧呼吸有關。

B項錯誤,用糯米和酒曲(含酵母菌)釀造米酒屬于發(fā)酵過程。有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發(fā)生分解的過程叫發(fā)酵。酒曲釀酒的過程首先需要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之后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這一過程既有有氧呼吸,也有無氧呼吸。相對而言,A項更符合題意。

C項錯誤,農作物受澇之所以會死亡,是因為洪澇使土壤中溶解氧濃度降低,植物根細胞在缺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酒精對根細胞會產生毒害作用,導致農作物根系受損甚至壞死。短時間內未死亡,是因為農作物利用殘存的氧氣進行有氧呼吸,此時不涉及無氧呼吸。

D項錯誤,生水果被熟蘋果催熟,是因為熟蘋果會釋放出一種叫做“乙烯”的氣體,這種氣體會加快果實的成熟,與無氧呼吸無關。

故正確答案為A。21.藥物:手術:治療

A.警察:法律:追捕

B.汽車:火車:陸地

C.讀書:授課:上學

D.跑步:游泳:鍛煉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藥物和手術是兩種不同的治療方式,二者是并列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警察是追捕的主體,不是方式,法律是用來判決的依據,也不是追捕方式,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汽車和火車是兩種在陸地上用到的出行交通工具,與陸地是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授課不是上學的一種方式,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跑步和游泳是兩種不同的鍛煉方式,二者是并列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22.2016年12月11日,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

),這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wèi)星從第一代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fā)星,也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三軸穩(wěn)定定量遙感衛(wèi)星。

A.實踐六號

B.探測二號

C.東方紅一號

D.風云四號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前沿科技知識。

第二步,2016年12月11日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風云四號衛(wèi)星。風云四號衛(wèi)星實現了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wèi)星升級換代和技術跨越,將對我國及周邊地區(qū)的大氣、云層和空間環(huán)境進行高時間分辨率、高空間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的觀測,大幅提高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能力。

因此,選擇D選項。

A項:實踐六號,是空間環(huán)境探測衛(wèi)星,每組有兩顆衛(wèi)星,分別是A星、B星。截止2010年10月6日,總共發(fā)射四組。主要進行空間環(huán)境探測、空間輻射環(huán)境及其效應探測、空間物理環(huán)境參數探測,以及其他相關的空間科學試驗。不符合題意。A項錯誤。

B項:探測二號衛(wèi)星,與探測一號衛(wèi)星共屬于“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簡稱“雙星計劃”),雙星計劃是中國國家航天局同歐空局共同支持的一個空間探測計劃,有助于研究太陽活動、行星際擾動觸發(fā)磁層空間暴和災害性地球空間天氣的物理過程,可以為空間活動的安全以及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維護提供科學數據和相應對策。不符合題意。B項錯誤。

C項:“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是中國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由此開創(chuàng)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制并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國家。不符合題意。C項錯誤。

23.下列選項中,都與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有關的一組詞語是:

A.蟾宮折桂、桂冠、連中三元

B.問鼎中原、獨占鰲頭、蟾宮折桂

C.連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孫山

D.金榜題名、桂冠、獨占鰲頭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可用關鍵詞法和聯想法解題。提到科舉考試,我們首先想到的會是狀元,背誦古代文化常識時也知道科舉考試有解元、會元、狀元這三元,那么“連中三元”應與科舉考試有關。“五子登科”中的“科”很可能即指科舉。而“名落孫山”也極可能與考試排名有關。由此推測本題可能選C。

A、D兩項錯誤?!肮鸸凇倍嘧鳛楣鈽s的稱號,也比喻冠軍,與科舉考試無關。

B項錯誤,“問鼎中原”是指稱霸天下,與科舉考試無關。

C項正確?!斑B中三元”是指應試舉子在三級科舉考試中,連取三個第一名,這在封建社會是無上的榮寵。“五子登科”出自《宋史·竇儀傳》,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懊鋵O山”指考試或選拔沒有錄取。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科舉制度。

第二步,連中三元,來源于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制度,意思是在科舉考試中獲得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的第一名,即解元、會元、狀元。五子登科本為中國民間諺語,最初來源于民間故事,說的是五代后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yōu),先后參加科舉考試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名落孫山是古時候一個叫孫山的人和同鄉(xiāng)的兒子參加科舉考試,孫山在最后一名,同鄉(xiāng)的兒子排在孫山后面,沒有中第。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連中三元”是指應試舉子在三級科舉考試中,連取三個第一名,這在封建社會是無上的榮寵;“五子登科”出自《宋史·竇儀傳》,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名落孫山”指考試或選拔沒有錄取。三個成語均與科舉考試有關,C項正確。A、D兩項錯誤,“桂冠”多作為光榮的稱號,也比喻冠軍,與科舉考試無關;B項錯誤,“問鼎中原”是指稱霸天下,與科舉考試無關。

故正確答案為C。24.生態(tài)補償是在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所造成損害的一種補助,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受損地區(qū)的環(huán)境質量或者用于創(chuàng)建新的具有相似生態(tài)功能和環(huán)境質量的區(qū)域。生態(tài)補償在原則上適用誰破壞誰補償。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生態(tài)補償的是:

A.某建筑公司在甲地破壞1公頃森林,在乙地重新營造1公頃森林

B.張某為擴大土豆種植面積,租用鄰居耕地20畝,經商議,租賃費為每年2萬元

C.山東省根據各市環(huán)境空氣質量情況發(fā)放獎金,其中聊城空氣質量考核得分最高,獲獎950萬元

D.李某非法占用基本農田5畝,被以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5萬元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所造成損害的一種補助;

②提高受損地區(qū)的環(huán)境質量或者用于創(chuàng)建新的具有相似生態(tài)功能和環(huán)境質量的區(qū)域;

③原則上適用誰破壞誰補償。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建筑公司在甲地破壞森林,體現了“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造成損害”,在乙地重建,體現了“創(chuàng)建新的具有相似生態(tài)功能和環(huán)境質量的區(qū)域”,同時滿足“誰破壞誰補償”原則,符合定義;

B項:租用鄰居的農地,是鄰居已經開發(fā)過的土地,未體現張某自身“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造成損害”,且租賃費并非補償費,不符合定義;

C項:根據空氣質量發(fā)放獎金,未體現“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造成損害”,且獎金并非補償費,不符合定義;

D項:非法占用的農田,是農民已經開發(fā)過的土地,未體現李某自身“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造成損害”,且有期徒刑和罰金并非對生態(tài)的補償,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定義關鍵詞。

方式“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所造成損害補助”,目的“提高受損地區(qū)的環(huán)境質量或者用于創(chuàng)建新的具有相似生態(tài)功能和環(huán)境質量的區(qū)域”,原則“誰破壞誰補償”。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在甲地破壞1公頃森林體現了“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造成損害”,在乙地重新營造1公頃森林體現了“創(chuàng)建新的具有相似生態(tài)功能和環(huán)境質量的區(qū)域”,也體現了“誰破壞誰補償”,符合定義,當選;

B項:租用鄰居耕地20畝未體現“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造成損害”,不符合定義,排除;

C項:山東省根據各市環(huán)境空氣質量情況發(fā)放獎金是為了鼓勵提高環(huán)境質量,但是未體現該地區(qū)是否受損或者創(chuàng)建新的具有相似生態(tài)功能和環(huán)境質量的區(qū)域,也未體現“誰破壞誰補償”,不符合定義,排除;

D項:非法占用基本農田被處罰金未體現方式“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所造成損害補助”,不符合定義,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解題思路:分析題干定義,發(fā)現其關鍵點為“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所造成損害的一種補助”。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生態(tài)補償的定義要點:①經濟社會發(fā)展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造成了損害;②為了提高受損地區(qū)的環(huán)境質量或者用于創(chuàng)建相似的生態(tài)功能和環(huán)境質量的區(qū)域。

A項,某建筑公司在甲地破壞1公頃森林,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造成了損害,符合要點①;該公司又在乙地重新營造1公頃森林,是為了創(chuàng)建相似的生態(tài)功能和環(huán)境質量的區(qū)域,符合要點②。該項屬于生態(tài)補償。

B項,張某為擴大土豆種植面積而租用鄰居的耕地,并沒有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造成損害,不符合要點①;張某給鄰居每年2萬元是租賃費,而非為了補償,不符合要點②。

C項,根據各市環(huán)境空氣質量情況發(fā)放獎金,并未體現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造成損害,不符合要點①;聊城獲得950萬元獎金也并非補償,不符合要點②。

D項,李某非法占用基本農田,并未體現對生態(tài)功能和質量造成損害,不符合要點①;1.5萬元是對李某非法占用農田行為的處罰,而非為了補償受損地區(qū)的環(huán)境質量,不符合要點②。

故本題選A。25.某單位機構調整,工作人員大幅增加。最近,單位領導發(fā)現干部隊伍似乎有點松散,但又找不到確切的原因。從管理的角度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管理層次太多,單位領導無法與工作人員有效溝通

B.單位領導投入的管理時間不夠,致使工作人員產生了看法

C.單位領導管理幅度太寬,以致無法對隊伍進行有效的管理

D.工作人員太多,產生了魚龍混雜的情況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管理學的基本原理。

A項錯誤,C項正確,管理層次是指組織縱向管理系統(tǒng)所劃分的等級數。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能夠直接領導的下級人數。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成反比關系,加大管理幅度,管理層次就少;減少管理幅度,管理層次就多。如果管理幅度太寬,管理層次太少,則使組織事務過分集中于少數領導,疲于應付,并且控制較松,會出現指揮不力的現象;如果管理層次太多,管理幅度太窄,則管理方面投入的精力和資金會增多,組織內部信息在垂直向下傳達和向上匯報時會發(fā)生遺漏和曲解,組織工作效率低下。

B、D兩項錯誤,題干重在強調工作人員增加導致干部隊伍松散,而單位領導投入的管理時間應當是不變的,且題干沒有體現工作人員出現“魚龍混雜”的情況。

故正確答案為C。26.張某為了要男孩,將妻子剛生下的生重病的女嬰扔進小河里淹死。張某應被定為犯有:

A.過失殺人罪

B.故意殺人罪

C.遺棄罪

D.虐待罪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可用關鍵詞法作答。張某將妻子剛生下的生重病的女嬰扔進小河里直接導致了女嬰的死亡結果,也有致人死亡的故意,因此張某犯有故意殺人罪。故B項正確。A項錯誤。張某是為了殺害其妻子剛生下的女嬰故意將嬰兒扔到河里致死,不存在過失致人死亡的情形。

C項錯誤。遺棄罪和故意殺人罪的區(qū)別是:遺棄罪的行為人并不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只是不愿意履行扶養(yǎng)義務;而故意殺人罪的行為人則是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遺棄行為并不立即導致被害人死亡;而故意殺人行為則立即導致被害人死亡。本題中張某將生重病的女嬰扔進河里淹死則是放任女嬰死亡的行為,所以應當構成故意殺人罪,而不是遺棄罪。

D項錯誤。虐待罪,是指經常以打罵、禁閉、捆綁、凍餓、有病不給治療、強迫過度體力勞動等方式,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進行肉體上、精神上的摧殘、折磨,情節(jié)惡劣的行為。本案中不存在有虐待女嬰的情節(jié),故D項錯誤。

故本題選B。27.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時,法院合議庭的人數可以是1、3······單數。(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程序法。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人數必須是單數,而非可以。

故表述錯誤。28.組織行為塑造有四種方式:正強化指應用有價值的結果增加產生結果的這種行為重復出現的可能性;負強化指取消或避免不希望的結果;懲罰指處理厭惡的結果;自然消退指撤回或不給予強化的結果。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負強化的是:

A.對員工批評、斥罵、分派不合意的任務、解雇等

B.給員工設置無法實現的目標,使他從未經歷過成功

C.管理者為某個行為有所改善的員工解除觀察處分

D.賦予充滿樂趣、富有挑戰(zhàn)性或內容豐富的工作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多定義,考查“負強化”,其關鍵信息如下:

①取消或避免不希望的結果。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對員工批評、斥罵、分派不合意的任務、解雇等屬于處理厭惡的結果,屬于懲罰,不符合定義;

B項:給員工設置無法實現的目標,使他從未經歷過成功,并非“取消或避免不希望的結果”,不符合定義;

C項:解除觀察處分,體現了“取消不希望的結果”,符合定義;

D項:賦予充滿樂趣、富有挑戰(zhàn)性或內容豐富的工作,并非是“取消或避免不希望的結果”,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C選項。

29.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適合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guī)律。()

A.如上圖所示

B.如上圖所示

C.如上圖所示

D.如上圖所示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

圖形輪廓相同,整體位置變化明顯,考慮旋轉或翻轉。同時圖形顏色發(fā)生改變。

第二步,一條式,從左到右找規(guī)律。

題干中圖形輪廓依次逆時針旋轉90°,可排除A、C兩項。再觀察可發(fā)現顏色變化規(guī)律:3種顏色由外圍向圓心依次移動,循環(huán)出現,根據此規(guī)律可得出問號處圖形,只有B項符合。

因此,選擇B選項。

30.授權的原則包括重要性原則、適度原則、權責一致原則和同級授權原則。(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管理學的基本原理。

授權一般遵循差別授權原則、授權適度原則、權責一致原則。

故表述錯誤。31.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人定勝天的觀念始終沒有動搖

B.線粒體與我們是共生體,所以它的一切與我們相同

C.線粒體與我們的關系就像葉綠體與綠色植物的關系一樣

D.地球上的生命多樣性比同一性更令人吃驚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首段“大多數人以前有舊觀念,認為我們享有主掌萬物的特權,這種想法正在從根本上動搖”,可知“想法動搖了”而非“沒有動搖”,屬于曲解文意,排除A項。B項前半句對應第一段“它們(線粒體)是我們的共生體”,符合文意,但是后半句對應第一段“其(線粒體)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都與我們的不同”,可知線粒體并非“一切與我們相同”,屬于曲解文意,排除B項。C項由一、二段內容概括可得,符合文意。D項中的“生命多樣性”文章沒有提及,且“多樣性”和“同一性”的比較文章亦沒有提及,屬于無中生有,排除D項。

因此,選擇C選項。32.某超市失竊,甲、乙、丙、丁四個嫌疑人被抓。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丙是案犯。

乙:丁是主謀。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肯定也作案了。

?。何覜]盜竊。

已知四個口供中只有一個是假的,則以下哪項是真的:

A.說假話的是甲,乙參與了作案

B.說假話的是丁,丙和丁參與了作案

C.說假話的是乙,丙參與了作案

D.說假話的是甲,甲參與了作案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有若干論斷和真假限定,確定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關系。

乙說的“丁是主謀”和丁說的“我沒盜竊”為矛盾關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據矛盾關系的特性“必定一真一假”及題干的真假限定“四個口供中只有一個是假的”,那么假話一定在乙和丁之中,乙和丁之外的表述全部為真話,即甲和丙說真話,可知丙與丁都參與作案,所以丁說假話。

因此,選擇B選項。

33.水污染防治之難,在于水的________。水自源頭奔流而下,被沿岸居民、企業(yè)反復利用,任何環(huán)節(jié)疏于治理,都可能讓水變臟。水往低處流的特性,也導致上游排污,下游遭殃,上游地區(qū)的污水如不加處理直流下游,下游往往________也難以應對。

依次填入劃線部分最恰當的是:

A.循環(huán)性

殫精竭慮

B.地域性

一擲千金

C.流動性

竭盡全力

D.便利性

廢寢忘食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由該空后“水往低處流的特性”“也導致”可知,該空應該體現“水往低處流的特性”。A項“循環(huán)性”強調周而復始的往復過程;B項“地域性”通常表達局限于每個地區(qū)一地一城之內的含義,強調在空間上的相對固定不變;D項“便利性”意為方便快捷。三者均體現不出“水往低處流的特性”,排除A項、B項和D項。C項“流動性”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從高處往低處流動轉移的特性,符合文意。答案鎖定C選項。

第二步,驗證第二空?!敖弑M全力”放在此處可以體現“即使下游對水污染治理全力以赴也難以奏效”的含義,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C選項。

殫精竭慮:形容用盡精力、費盡心思。一擲千金:形容任意揮霍錢財。竭盡全力:用盡全部力量。廢寢忘食:形容專心努力。

34.中國∶臺灣

A.北京∶城市

B.馬∶千里馬

C.中國∶香港

D.知識分子∶學者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北京”是一個“城市”,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排除;

B項:“千里馬”是“馬”的一種,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排除;

C項:“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D項:“知識分子”是指以闡發(fā)或者運用知識為核心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學者”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學者”是一種“知識分子”,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35.下列關于全國經濟普查的說法錯誤的是:

A.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的規(guī)定,經濟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

B.目的是全面調查我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模、布局和效益

C.普查取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不作為對普查對象實施處罰的依據

D.2019年1月1日,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現場登記工作正式啟動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法律常識。

A項正確,《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第七條規(guī)定:“經濟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標準時點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

B項錯誤,《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第二條規(guī)定:“經濟普查的目的,是為了全面掌握我國第二產業(yè)、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模、結構和效益等情況,建立健全基本單位名錄庫及其數據庫系統(tǒng),為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提高決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礎。”

C項正確,《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經濟普查取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嚴格限定用于經濟普查的目的,不作為任何單位對經濟普查對象實施處罰的依據。”

D項正確,2019年1月1日零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現場登記工作正式啟動。按照部署,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標準時點為2018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資料為2018年年度資料。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要考生熟悉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的相關知識??忌趥淇茧A段,需對經濟普查的時間、目的意義、對象范圍、內容、普查期限等知識點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A項說法正確?!度珖洕詹闂l例》第七條規(guī)定,“經濟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標準時點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

B項說法正確。2019年1月1日零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現場登記工作正式啟動。

C項說法正確?!度珖洕詹闂l例》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經濟普查取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嚴格限定用于經濟普查的目的,不作為任何單位對經濟普查對象實施處罰的依據”。

D項說法錯誤。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第二條的規(guī)定,經濟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國第二產業(yè)、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模、結構和效益等情況,建立健全基本單位名錄庫及其數據庫系統(tǒng),為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提高決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礎。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全國經濟普查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第2條規(guī)定,經濟普查的目的,是為了全面掌握我國第二產業(yè)、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模、結構和效益等情況,建立健全基本單位名錄庫及其數據庫系統(tǒng),為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提高決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礎。

因此,選擇D選項。36.中世紀數學家比薩的萊奧納多發(fā)現了斐波那契數列,它是這樣一組數列:1、1、2、3、5……,即后一數字為前面兩個數字之和。那么,數列和樹木的成長有什么關聯呢?由于新生的枝條,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時間,供自身生長,而后才能萌發(fā)新枝。所以,一株樹苗在一段間隔,例如一年以后長出一條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舊萌發(fā);此后,老枝與“休息”過一年的枝同時萌發(fā),當年生的新枝則次年“休息”。這樣,一株樹木各個年份的枝椏數,便構成斐波那契數列。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斐波那契數列表現為樹木的年輪增長

B.斐波那契數列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

C.斐波那契數列在自然中的應用

D.斐波那契數列表明植物在大自然中長期適應和進化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關注尾句中含總結義的詞語“這樣”,其后內容是文段的觀點句。文段首先介紹了斐波那契數列的特點,接著提出問題“數列和樹木的成長有什么關聯呢?”后文具體解釋了二者之間的關系,尾句總結說明“一株樹木各個年份的枝椏數,便構成斐波那契數列”。由此可知,文段主要介紹的是斐波那契數列在自然中的應用。C項表述正確。

A項,文段介紹的是斐波那契數列與樹木成長的關系,未提及與樹木年輪的關系,排除;B項“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表述過于絕對,無法推出,排除;D項,文段并未涉及植物在大自然中長期適應和進化的內容,排除。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紹了什么是斐波那契數列,接著提出問題,引出該數列和樹木成長之間關聯的話題。后文具體論述兩者之間的聯系,即解釋枝椏數如何構成斐波那契數列。文段是“分—總”結構,主要論述斐波那契數列和樹木生長的關系,即斐波那契數列在自然界中的應用。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首先介紹斐波那契數列的原理,而后引出“數列”和“樹木”的關系,后文通過具體的解釋說明,解釋兩者之間的關系,即一株樹木的枝椏數是怎樣構成斐波那契數列的,故文段重點介紹斐波那契數列在自然界中的應用,對應C項。

A項,文段介紹斐波那契數列與樹木生長的關聯,并未提及樹木的年輪,無中生有,排除;

B項,“無處不在”表述過于絕對,排除;

D項,文段重點介紹樹木的枝椏是怎樣構成斐波那契數列的,并未提及植物在大自然的長期適應和進化,無中生有,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大自然里的斐波那契數列》37.相框∶相冊

A.金陵∶南京

B.硬幣∶紙幣

C.臺燈∶LED燈

D.耳釘∶胸針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相框”與“相冊”都是裝放相片的物品,二者功能相同,屬于并列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南京”古稱“金陵”,二者屬于全同關系,排除;

B項:“硬幣”與“紙幣”都是貨幣,二者功能相同,屬于并列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C項:有的“臺燈”是“LED燈”,有的“LED燈”是“臺燈”,二者屬于交叉關系,排除;

D項:“耳釘”是耳朵上的一種飾物,“胸針”是一種使用搭鉤別在衣服上的珠寶,二者裝飾的地方不同,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38.照片:留念

A.文件:機密

B.古董:珍藏

C.日記:記載

D.書籍:查閱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照片是用來留念的,是對應關系,并且,照片留下的是拍照時候的影像。

第二步:逐一判斷其他選項。A項機密是文件的一種屬性,不符合條件,排除;B項古董是被珍藏的,是謂賓關系,排除;C項日記是用來記載的,是對應關系,并且日記記載的是記日記時候的心情,當選;D項書籍是用來被查閱的,是謂賓關系,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39.領導力是一種影響力,它不僅包括個人非強制的影響力,也包括組織中的正式權力。()就屬于因為在組織中擔任一定的職務而獲得的權力。

A.模范權

B.獎賞權

C.專長權

D.感情權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領導知識。

第二步,領導的權力可分為5類:(1)懲罰權,它來自下級恐懼感。(2)獎賞權,它來自下級追求滿足的欲望。(3)合法權,它來自下級的傳統(tǒng)習慣。(4)模范權,它來自下級對上級的信任。(5)專長權,它來自下級的尊重。其中,懲罰權、獎賞權、合法權屬于職位權力,模范權、專長權屬于個人權力。

因此,選擇B選項。

40.要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方向,正確的做法是:

A.改變電路中電池的數量

B.改變線圈纏繞的圈數

C.改變鐵芯的粗細和長短

D.改變線圈纏繞的方向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知識。

第二步,電磁鐵是利用電流的磁效應工作的,一般的電磁鐵是在軟磁性材料鐵芯上繞有一個線圈,這種電磁鐵的南北極可以通過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或者改變線圈的繞向來控制。

因此,選擇D選項。

41.公文按照涉密程度和閱讀范圍分類,不包括(

)。

A.指揮性公文

B.普通公文

C.公布性公文

D.涉密公文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

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對公文進行不同的分類,從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閱讀范圍來劃分,公文可以分為: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

秘密文件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

普通文件是相對于秘密文件而言的,也可稱為非密文件。一般來說,普通文件只限于本機關或本組織內部,不對外公布,即不在社會上傳播,也不向國外傳播。

公布文件是向人民群眾和國內外公開發(fā)布的文件。比如,一些公告、通告、國家領導人的講話等,這些可以利用廣播、電視來播放,利用報刊來刊載,甚至可以公開張貼,也可以口頭傳達。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42.例外原則:指企業(yè)高級管理人員把一般日常事務授權給下屬管理人員負責處理,而自己保留例外事項,一般也是重要事項的決策和控制權。

下列屬于例外原則的是:

A.某公司的董事長主要負責公司內的一切事務,而總經理則負責維護跟合作單位的關系

B.某公司報賬制度規(guī)定,5000元以下的由部門經理審批,5000元及以上的需要總經理審批

C.某管理中心兼職人員的確定,總經理有決定權;專職人員的確定,由董事會決定

D.在每周的例會上,各中層管理人員都要將本周工作總結和下周工作計劃向總經理匯報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日常事務授權給下屬管理人員;

②高級管理人員保留重要事項的決策和控制權。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該董事長負責公司內一切事務,未體現“日常事務授權給下屬管理人員”,不符合定義;

B項:5000元以下的由部門經理審批,屬于“日常事務授權給下屬管理人員”,5000元及以上的由總經理審批,屬于“高級管理人員保留重要事項的決策和控制權”,符合定義;

C項:董事會是決策機構,不屬于“高級管理人員”,不符合定義;

D項:匯報工作是工作中的正常環(huán)節(jié),未體現各層管理人員得到“日常事務授權”,也未體現總經理“保留決策和控制權”,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定義中強調“高級管理人員”、“日常事務授權給下屬”、“自己保留重要事項的決策和控制權”等。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中的高級管理人員董事長負責公司內一切事務,與“日常事務授權給下屬”不符;C項中對兼職人員的確定不屬于重要事項,而總經理對專職人員的確定沒有決定權,與“保留重要事項的決策和控制權”不符;D項中沒有涉及決策和控制權,不符合定義。

B項中5000元以下的為日常事務,5000元以上的為重要事項,部門經理為總經理的下屬管理人員,均符合定義。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分析題干定義,發(fā)現其關鍵點為“高級管理人員把一般日常事務授權給下屬處理,自己保留對重要事項的決策和控制權”,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例外原則的定義要點:①把一般日常事務授權給下屬管理人員處理;②企業(yè)高級管理人員只保留對重要事項的決策和控制權。

A項,董事長負責公司內的一切事務,不符合要點①。

B項,5000元以下的由部門經理審批,即把一般日常事務授權給下屬管理人員處理,符合要點①;5000元以上的需要總經理審批,即高級管理人員保留對重要事項的決策和控制權,符合要點②。

C項,總經理是企業(yè)高級管理人員,負責兼職人員的確定屬于一般日常事務,即并未把一般日常事務授權給下屬管理人員處理,不符合要點①。

D項,各中層管理人員將本周工作總結和下周工作計劃向總經理匯報,只體現了要點①,并未說明總經理保留對重要事項的決策和控制權,沒有體現要點②。

故本題選B。43.在一般商品生產和交換領域,價值規(guī)律的調節(jié)功能日臻完善。在此背景下,一些求富者紛紛將________的目光盯上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領域,意圖從這些高度壟斷的領域之中,________盡可能更多的金子。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攫取

挖取

B.覬覦

掘取

C.貪婪

賺取

D.拜金

收獲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該空修飾“目光”。B項“覬覦”指希望得到不該得到的東西,C項“貪婪”指貪得無厭,D項“拜金”指崇拜金錢,均可與“目光”搭配。A項“攫取”指抓取、拿取,掠奪,不能修飾“目光”,排除A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該空搭配“更多的金子”。B項“掘取”側重挖取,“掘取金子”搭配得當。C項“賺取”意為獲得,多與“利潤”搭配,與“金子”搭配不當,排除C項。D項“收獲”意為取得的成果,側重于付出之后有所得,感情色彩偏積極,與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D項。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后文“意圖從這些高度壟斷的領域之中”可知,這些領域已經被別人高度壟斷,現在求富者想要獲取別人的東西,A項“攫取”指拿取、抓取,C項“貪婪”指求多、不知足,D項“拜金”指把金錢作為崇拜對象,A、C、D三項均無法體現出意圖獲取別人的東西,排除;B項“覬覦”指渴望得到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與文意相符,當選。

第二空,代入“掘取”驗證,“掘取”指用長喙狀物挖掘,可以體現出獲取別人的東西十分不易。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中國富豪如何擺脫“成長之煩惱”》44.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

A.醉翁之意不在酒∶項莊舞劍

B.張公吃酒李公醉∶罪有應得

C.坐山觀虎斗∶必有好戲

D.有志不在年高∶有眼不識泰山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地混日子,二者屬于近義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項莊舞劍”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二者屬于近義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B項:“張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誤會而代人受過,“罪有應得”指按罪惡或錯誤的性質,理應得到這樣的懲罰,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

C項:“坐山觀虎斗”比喻為雙方的斗爭采取旁觀的態(tài)度,等到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從中取利,與“必有好戲”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

D項:“有志不在年高”指年輕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紀大,“有眼不識泰山”喻自己的見識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認不出來,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是指過一天算一天,湊合著混日子,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二者是近義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項莊舞劍,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二者是近義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B項:張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誤會而代人受過,與罪有應得不是近義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坐山觀虎斗比喻為雙方的斗爭采取旁觀的態(tài)度,等到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從中取利,與必有好戲不是近義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有志不在年高比喻年輕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紀大;有眼不識泰山比喻見聞太窄,認不出地位高或本領大的人,二者不是近義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45.恒星演化主要是因它們的組成(元素的豐度)在生命歷程中發(fā)生改變,一般首先是氫燃燒(主序星),然后是氦燃燒(紅巨星),并逐漸燃燒更重的元素。隨著低質量恒星的老化,它們的外層通常會脫落,形成“恒星風”。在這一生命后期,低質量恒星將通過“恒星風”慢慢地彈出它們的大氣層,形成行星狀星云。而當恒星從紅巨星向白矮星過渡時,它的溫度會升高,并開始使周圍恒星風中的物質發(fā)生電離,這使得較靠近恒星的氣態(tài)物質高度電離,而較遠的外層氣體則較少電離。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

A.恒星演化的規(guī)律

B.“恒星風”的形成

C.行星狀星云的形成

D.恒星演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