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成考專升本藝術概論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成考專升本藝術概論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成考專升本藝術概論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成考專升本藝術概論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成考專升本藝術概論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成考專升本藝術概論自考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在頭腦中產生想象的基本材料是()。A.A.感覺B.知覺C.表象D.記憶

2.藝術概論研究的對象是人類的______。A.A.精神活動B.審美活動C.藝術活動D.情感活動

3.下列科學文獻中,強調制作工藝品必須“材美工巧”的是()

A.《考工記》B.《夢溪筆談》C.《天工開物》D.《齊民要術》

4.“草圣”是指唐代書法家()。

A.懷素B.張旭C.米芾D.蔡襄

5.強調對藝術作品本身或藝術符號進行研究的藝術批評派別屬于()

A.社會歷史批評B.心理學批評C.文本批評D.接受批評

6.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品是()。

A.《西廂記》B.《游西湖》C.《牡丹亭》D.《花木蘭》

7.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出自詩作()

A.《將進酒》B.《石壕吏》C.《琵琶行》D.《從軍行》

8.作品《小二黑結婚》代表了我國文學史上()

A.新月派B.山藥蛋派C.鴛鴦蝴蝶派D.創(chuàng)造社

9.由些可夫斯基作曲的古典芭蕾舞劇_____達到了古典浪漫主義舞劇的光輝頂點。

A.《天鵝湖》

B.《天鵝之死》

C.《羅密歐與朱麗葉》

D.《浮士德》

10.《離騷》的作者是()

A.宋玉B.屈原C.郭沫若D.蔡文姬

11.達利的油畫《記憶的永恒》和布努艾爾導演的電影《一條安達魯狗》等屬于()

A.存在主義B.超現實主義C.表現主義D.荒誕派

12.名作《溪山行旅圖》的作者是北宋時期的()。

A.張擇端B.吳道子C.趙估D.范寬

13.《米德哈尼斯的林蔭道》的作者是荷蘭畫家()

A.維米爾B.雷斯達爾C.倫勃朗D.霍貝瑪

14.魯迅認為,最早的文學創(chuàng)作出自于挑擔夫的“杭育杭育”,把它稱之為“杭育杭育派”。這種說法在解釋藝術起源時屬于______。A.A.情感表現說B.模仿發(fā)生說C.勞動發(fā)生說D.游戲發(fā)生說

15.我國京劇史上的“四大名旦”是______、程硯秋、茍慧生、尚小云。A.A.白玉霜B.梅葆玖C.張君秋D.梅蘭芳

16.法國批評現實主義《石工》的作者是()

A.夏爾丹B.高更C.亞克D.庫爾貝

17.電影藝術誕生于______。

A.1921年

B.1895年

C.1905年

D.1915年

18.莎士比亞劇作《羅密歐與朱麗葉》是()

A.喜劇

B.正劇

C.悲劇

D.悲喜劇

19.著名油畫作品《格爾尼卡》是______的代表作之一。A.A.梵·高B.高更C.倫勃朗D.畢加索

20.《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

A.拉斐爾B.達·芬奇C.魯本斯D.喬爾喬涅

二、填空題(20題)21.鄭板橋描述的從"眼中之竹"到"",再到"_____",形象地闡釋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

22.書法藝術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王羲之是我國_____時期的大書法家。

24.藝術構思的方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意蘊的凝結等。

25."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北宋大文學家_____對唐代作家_____詩畫藝術特點的概括。

26.廣義戲劇包括話劇、戲曲、_____、_____等,狹義的戲劇主要指_____。

27.《毛詩序》提到詩有"六義",分別是風、雅、頌、_____、_____、_____。

28.藝術典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

29.魯迅筆下的“阿Q”的主要性格是__________。

30.審美效應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幾種。

31.文學藝術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和_____.

32.文學藝術主要包括詩歌、__________、__________、戲劇和影視文學等。

33.俄國早斯馬克思主義者普列漢諾夫在_____一書中提出了藝術起源的"勞動說".

34.泰納認為,文藝創(chuàng)作及發(fā)展取決于三種力量,即_____、_____和_____。

35.繪畫藝術的種類,根據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

36.藝術鑒賞的主觀條件,就是指具有__________能力的主體。

37.藝術形象是__________與共性的統(tǒng)一,__________與理性的統(tǒng)一,__________與情感的統(tǒng)一。

38.藝術意蘊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39.20世紀20年代,蕭友梅在蔡元培的支持下籌建了我國第一所音樂學校_____。

40.藝術鑒賞中的審美期待視野可分為_____、_____和_____三個方面。

三、主觀題(10題)41.舉例說明綜合藝術的種類。

42.簡要說明藝術作品中再現與表現的關系。

43.建筑賞析:《帕提農神廟》

44.以具體作品為例,試論藝術作品的三個層次。

45.簡述抽象思維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

46.藝術傳播有哪些要素?

47.簡述藝術創(chuàng)作中審美理解的內涵。

48.簡述工藝藝術的基本特征。

四、論述題(10題)49.論述藝術作品中的內容與形式。

50.為什么說“經濟繁榮,藝術一定繁榮;經濟衰退,藝術也就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據的?

51.結合藝術創(chuàng)造的實踐論述藝術創(chuàng)造思維的特點。

52.聯系實際論述藝術作品的三個層次。

53.結合具體的藝術作品,論述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

54.試論述藝術鑒賞的性質和主體性。

55.試述藝術家必須具備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56.試論述典型和意境并加以比較。

57.什么是蒙太奇?它在電影藝術中有哪些主要類型?

58.舉例論述藝術鑒賞過程中的審美效應。

五、論述題(0題)59.論述藝術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及其相互關系。

六、(0題)60.現代繪畫大師______提出了“似與不似”的藝術主張。

A.齊白石

B.張大干

C.徐悲鴻

D.劉海栗

參考答案

1.C

2.C

3.A春秋時期的《考工記》是中國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手工業(yè)技術文獻,強調制作工藝品必須“材美工巧”,在中國科技史、工藝美術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4.B張旭為唐代著名書法家,以草書成就最高,后人稱其“超前絕后,獨步無雙”,并尊其為“草圣”。

5.C

6.C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是我國戲曲史上劃時代的浪漫主義杰作。

7.A題中詩句出自我國古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將進酒》?!秾⑦M酒》原是漢樂府的曲調,題目意思即“勸酒歌”。

8.B《小二黑結婚》是趙樹理的成名作,也是中國現代文學中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一。作品通過邊區(qū)農村青年農民小二黑和小芹爭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寫了農村中新生的進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動勢力之間的尖銳斗爭,以主人公在新政權的支持下突破阻礙獲得幸?;橐鲲@示出民主政權的力量和新思想的勝利。小說在刻畫人物形象上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

9.A

10.B

11.B達利的油畫作品《記憶的永恒》通過夢境般零亂、變形的場景,顯示出虛無倦怠,令人室息的空曠寂寥;布努艾爾導演的《一條安達魯狗》是一部沒有任何情節(jié)的黑白電影,二者均是超現實主義在不同領域的代表作品。

12.D《溪山行旅圖》是北宋畫家范寬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繪畫史中的杰作。這件作品造型峻巍,筆墨酣暢,于平易之境顯示出無窮的力量。

13.D

14.C

15.D

16.D《石工》,庫爾貝畫的一幅畫,1849年完成的《石工》,是庫爾貝的重要代表作,也是現實主義代表作著名之一。

17.B

18.C

19.D

20.B《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壁畫作品,原作品面積約44平方米,高497厘米,寬885厘米,共花了兩年時間。作者達·芬奇生于意大利佛羅倫薩,是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的藝術家,他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后代的學者稱他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

21.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22.線條與組合具象與抽象情感與象征

23.東晉

24.整合變形移情

25.蘇軾王維

26.歌劇舞劇話劇

27.賦比興

28.典型人物典型環(huán)境

29.精神勝利法

30.共鳴凈化領悟

31.間接性廣闊性情感性

32.散文小說

33.《沒有地址的信》(或《藝術論》)

34.時代種族環(huán)境

35.中國畫油畫

36.鑒賞藝術

37.個性感性思想

38.多義模糊

39.國立音樂院

40.文體期待意象期待意蘊期待

41.(1)綜合藝術的種類主要包括戲劇藝術、戲曲藝術、電影藝術、電視藝術。(2)戲劇藝術是指以舞臺演出為表現形式由演員扮演角色為觀眾現場展現故事情節(jié)的藝術形式。戲劇以演員的動作和聲音為基本表現手段以舞臺美術、音響、服裝、化妝、道具等多種技術手段為重要構成要素。(3)戲曲是中國傳統(tǒng)的戲劇形式它既具有戲劇的一般特點義具有獨特的表現手段和審美特征唱、念、做、打是戲曲主要的表現手段。程式化、虛擬性是戲曲的主要特征。(1)綜合藝術的種類主要包括戲劇藝術、戲曲藝術、電影藝術、電視藝術。(2)戲劇藝術是指以舞臺演出為表現形式,由演員扮演角色,為觀眾現場展現故事情節(jié)的藝術形式。戲劇以演員的動作和聲音為基本表現手段,以舞臺美術、音響、服裝、化妝、道具等多種技術手段為重要構成要素。(3)戲曲是中國傳統(tǒng)的戲劇形式,它既具有戲劇的一般特點,義具有獨特的表現手段和審美特征,唱、念、做、打是戲曲主要的表現手段。程式化、虛擬性是戲曲的主要特征。

42.(1)再現是指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將客體世界及人物真實地呈現于作品之中。(2)表現是指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重在表達主體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對客體世界的思考和評判。(3)再現和表現從來都是緊密聯系的在側重再現的藝術作品中不可能沒有表現的因素;再現性藝術作品同樣需要融入主體的情感和理想表達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現性藝術作品也要注重對客體世界及其規(guī)律的遵循只不過它所表達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實。(1)再現是指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將客體世界及人物真實地呈現于作品之中。(2)表現是指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重在表達主體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對客體世界的思考和評判。(3)再現和表現從來都是緊密聯系的,在側重再現的藝術作品中,不可能沒有表現的因素;再現性藝術作品同樣需要融入主體的情感和理想,表達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現性藝術作品也要注重對客體世界及其規(guī)律的遵循,只不過它所表達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實。

43.古希臘建筑高踞于雅典城中央一個不大的山岡上是雅典衛(wèi)城建筑之一。帕提農原意為處女宮是守護神“雅典娜"的神廟是衛(wèi)城上最美麗的建筑。神廟始建于公元前447年完成于公元前438年時值古希臘最繁榮的時期。帕提農神廟屬希臘本土上最完美的多立克柱式的廟宇神廟總面積約為2100平方米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銅門鍍金山墻尖上飾有金箔檐部則布滿雕刻并涂以紅、藍、金等濃厚鮮明的色彩這種格式被認為是古典建筑風格的基本形式。帕提農神廟的雕刻十分精美尤以雅典娜的故事最為精彩生動技藝超群是輝煌的杰作。神廟的列柱雄渾剛健比例勻稱整個神廟尺度合宜體現了以追求和諧為目的的形式美。衛(wèi)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譽為建筑群體組合藝術中的一個極為成功的實例特別是在巧妙地利用地形方面更為杰出帕提農神廟也幾乎成為衛(wèi)城及至整個希臘的標志。古希臘建筑,高踞于雅典城中央一個不大的山岡上,是雅典衛(wèi)城建筑之一。帕提農原意為處女宮,是守護神“雅典娜"的神廟,是衛(wèi)城上最美麗的建筑。神廟始建于公元前447年,完成于公元前438年,時值古希臘最繁榮的時期。帕提農神廟屬希臘本土上最完美的多立克柱式的廟宇,神廟總面積約為2100平方米,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銅門鍍金,山墻尖上飾有金箔,檐部則布滿雕刻并涂以紅、藍、金等濃厚鮮明的色彩,這種格式被認為是古典建筑風格的基本形式。帕提農神廟的雕刻十分精美,尤以雅典娜的故事最為精彩生動,技藝超群,是輝煌的杰作。神廟的列柱雄渾剛健,比例勻稱,整個神廟尺度合宜,體現了以追求和諧為目的的形式美。衛(wèi)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譽為建筑群體組合藝術中的一個極為成功的實例,特別是在巧妙地利用地形方面更為杰出,帕提農神廟也幾乎成為衛(wèi)城及至整個希臘的標志。

44.答案要點任何一件藝術作品,都可以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展開三個層次:

(1)藝術語言。它是創(chuàng)造主體在特定藝術種類的創(chuàng)造活動中,運用獨特的物質材料和媒介,按照審美法則,進行藝術表現的手段和方式。藝術語言是各門類藝術創(chuàng)造的媒介和形式的總稱。藝術語言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并在藝術發(fā)展中不斷變化和革新。藝術語言是滲透了藝術家獨特個性的特殊語言。藝術家應該在創(chuàng)造活動中不斷錘煉語言,追求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段的創(chuàng)新。

(2)藝術形象。藝術形象是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過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相互交融,并由主體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成果。藝術形象是共性與個性的統(tǒng)一、感性與理性的統(tǒng)一、思想與情感的統(tǒng)一。

(3)藝術意蘊。它是指在藝術作品中蘊涵的深層的人生哲理、詩情畫意和精神內涵,它是藝術主體對于藝術典型或意境的深刻領悟和創(chuàng)造的結果。藝術意蘊具有多義性和模糊性。

45.抽象思維往往在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些關鍵地方發(fā)揮作用,主要表現有以下幾方面:(1)在藝術創(chuàng)作雖然主要依靠藝術家的形象思維,然而抽象思維也不可缺少。抽象思維是人類最普遍的思維形式,它貫穿于人類的各種理性活動中,藝術創(chuàng)作也不例外。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雖然性質和作用不同,但二者又有密切聯系,常常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在思維活動中相輔相成。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抽象思維的介入,可以提高藝術家的整體思維能力,使理性思考與形象思維平衡起來。創(chuàng)作中,理性太弱就駕馭不了形象,形象思維太弱就使思想直露,而損害藝術性,兩方面應取得內在的協調。

46.構成藝術傳播的五個要素是藝術傳播主體、藝術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受傳者和傳播效果。藝術傳播主體即藝術傳播者,指藝術傳播活動中傳送藝術信息的人或機構.是信息的起點和源頭。藝術傳播內容是指通過傳播媒介傳送的藝術信息,包括藝術活動的現象和意味。傳播媒介是用來承載并傳遞藝術信息的載體和渠道。受傳者是指藝術傳播活動中接收到藝術信息的受眾。傳播效果是藝術信息在傳播活動中產生的效應,及其對受傳者產生影響的程度。

47.審美理解是作為主體的人在審美過程中對其與客體世界的關系、對藝術活動及其規(guī)律的認識、領悟或把握。審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織在一起的、領悟式的理解。審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現和必要環(huán)節(jié)能夠推動想象和聯想的展開并促成藝術意蘊的升華。審美理解是作為主體的人在審美過程中對其與客體世界的關系、對藝術活動及其規(guī)律的認識、領悟或把握。審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織在一起的、領悟式的理解。審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現和必要環(huán)節(jié),能夠推動想象和聯想的展開,并促成藝術意蘊的升華。

48.(1)工藝是指既具有審美特性,又有較強的物質特性,既表現出審美價值、又可以體現一定實用價值的造型與空間藝術。

(2)工藝藝術的基本特征是:

①實用與審美結合;

②既具有物質性,又具有精神性;

③講究技能與創(chuàng)造。

49.(1)①藝術作品的內容是指經過藝術家體驗、加工和創(chuàng)造的人類生活其中既包含著對客觀存在的一定社會生活的能動反映又凝聚著藝術家對一定社會生活的感受和評價融人藝術家的知、情、意。在具體藝術作品中藝術內容主要指題材、主題、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等諸多要素的總和;題材和主題是藝術內容的關鍵要素。②藝術作品的形式是指藝術作品內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內部聯系和外部表現形態(tài)。其內部聯系表現為內部形式包括內容諸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組織方式主要指結構;其外部表現形態(tài)呈現為外部形式即表現內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藝術語言、藝術手法、類型、體裁等。③藝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有機體。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內容常常起到主導的作用形式的選擇應以是否適應內容的需要為原則;但同時形式又呈現相對的獨立性它不僅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而且藝術形式的擇取與變化可以直接影響和制約內容的審美價值的實現。藝術作品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tǒng)一才能充分體現藝術魅力。(2)形式主義者片面追求形式這會使藝術成為空洞、無靈魂的表面現象從而喪失藝術應有的感染力。反之忽視貶低形式的觀點同樣是片面的簡陋的形式將直接影響內容的表達失去藝術應有的吸引力。歌德的觀點正確地表明藝術作品應當是由完美的藝術形式和深刻的藝術內容共同構成的這樣的作品才能得到人們的認可。(1)①藝術作品的內容,是指經過藝術家體驗、加工和創(chuàng)造的人類生活,其中既包含著對客觀存在的一定社會生活的能動反映,又凝聚著藝術家對一定社會生活的感受和評價,融人藝術家的知、情、意。在具體藝術作品中,藝術內容主要指題材、主題、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等諸多要素的總和;題材和主題是藝術內容的關鍵要素。②藝術作品的形式,是指藝術作品內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內部聯系和外部表現形態(tài)。其內部聯系表現為內部形式,包括內容諸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組織方式,主要指結構;其外部表現形態(tài)呈現為外部形式,即表現內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藝術語言、藝術手法、類型、體裁等。③藝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有機體。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內容常常起到主導的作用,形式的選擇應以是否適應內容的需要為原則;但同時,形式又呈現相對的獨立性,它不僅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而且藝術形式的擇取與變化,可以直接影響和制約內容的審美價值的實現。藝術作品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tǒng)一才能充分體現藝術魅力。(2)形式主義者片面追求形式,這會使藝術成為空洞、無靈魂的表面現象,從而喪失藝術應有的感染力。反之,忽視貶低形式的觀點同樣是片面的,簡陋的形式將直接影響內容的表達,失去藝術應有的吸引力。歌德的觀點正確地表明,藝術作品應當是由完美的藝術形式和深刻的藝術內容共同構成的,這樣的作品才能得到人們的認可。

50.(1)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經濟基礎的發(fā)展對于意識形態(tài)具有較強的制約和影響作用同樣藝術的發(fā)展也要受到經濟的制約和影響。(2)以生產勞動為中心的人們的經濟活動是推動藝術發(fā)展的根本動力。但經濟對于藝術的制約和影響作用并不是直接的。(3)經濟的興衰與藝術的興衰雖然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并不是機械地互為因果關系的。因此藝術的發(fā)展與經濟的發(fā)展并不總是同步的。(4)結合藝術史上現象論述論證嚴謹表達流暢。(1)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經濟基礎的發(fā)展對于意識形態(tài)具有較強的制約和影響作用,同樣,藝術的發(fā)展也要受到經濟的制約和影響。(2)以生產勞動為中心的人們的經濟活動是推動藝術發(fā)展的根本動力。但經濟對于藝術的制約和影響作用并不是直接的。(3)經濟的興衰與藝術的興衰雖然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并不是機械地互為因果關系的。因此,藝術的發(fā)展與經濟的發(fā)展并不總是同步的。(4)結合藝術史上現象論述,論證嚴謹,表達流暢。

51.(1)①形象思維是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從體驗生活,到進行藝術構思、形成藝術意象,并將其物化為藝術形象或藝術意境的整個過程中所采取的一種主要的思維方式。它是以具體的、整體性的形象為思維材料所進行的復雜心理活動。②形象思維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創(chuàng)造性等特點。形象思維的具象性是指形象思維始終以具體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為思維的材料;形象思維的可感性是指形象思維過程中滲透著豐富的審美感情色彩;形象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是指在原有思維材料基礎上促成新形象或新意境的生成。(2)①抽象思維是運用概念來進行判斷、推理和論證的思維方法。②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在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活動中共同起作用,二者可以相互補充和促進。(3)①靈感是指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某一時間內,突然出現精神高度亢奮、思維極為活躍的特殊心理現象,呈現為遠遠超出平常水準的創(chuàng)作沖動和創(chuàng)作能力,藝術構思或傳達通過頓悟獲得飛躍。②靈感具有突發(fā)性、超常性、易逝性。③形象思維與靈感有一定聯系,二者往往交互作用。

52.(1)藝術語言。①它是創(chuàng)造主體在特定藝術種類的創(chuàng)造活動中運用獨特的物質材料和媒介按照審美法則進行藝術表現的手段和方式。②藝術語言是各門類藝術創(chuàng)造的媒介和形式的總稱藝術語言又可分為文學語言、音樂語言、繪畫語言和視聽語言等。③藝術術語言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并在藝術發(fā)展中不斷變化和革新。(2)藝術形象。①藝術形象是藝術反映人類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過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相互交融并由主體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成果。②藝術形象既包括鮮明生動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審美特征的情境、意象或意境。(3)藝術意蘊。①藝術意蘊是指在藝術作品中蘊含的深層的人生哲理或精神內涵。③藝術意蘊具有多義性、不確定性和深刻性。藝術意蘊是衡量藝術作品境界高下的重要尺度。(1)藝術語言。①它是創(chuàng)造主體在特定藝術種類的創(chuàng)造活動中,運用獨特的物質材料和媒介,按照審美法則,進行藝術表現的手段和方式。②藝術語言是各門類藝術創(chuàng)造的媒介和形式的總稱,藝術語言又可分為文學語言、音樂語言、繪畫語言和視聽語言等。③藝術術語言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并在藝術發(fā)展中不斷變化和革新。(2)藝術形象。①藝術形象是藝術反映人類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過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相互交融,并由主體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成果。②藝術形象既包括鮮明生動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審美特征的情境、意象或意境。(3)藝術意蘊。①藝術意蘊是指在藝術作品中蘊含的深層的人生哲理或精神內涵。③藝術意蘊具有多義性、不確定性和深刻性。藝術意蘊是衡量藝術作品境界高下的重要尺度。

53.藝術創(chuàng)作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可以分為藝術體驗、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表現為連續(xù)的和不可分割的整體。藝術體驗,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準備階段。它是創(chuàng)作主體在審美經驗的基礎上,充分調動情感、想象、聯想等心理要素,對特定的審美對象進行審視、體味和理解的過程。通常情況下藝術體驗包含三部分:材料的儲備和審美經驗的積累;審美發(fā)現和審美領悟的發(fā)生;創(chuàng)作欲望的萌動及動機的生成。藝術構思,是指藝術創(chuàng)作者在藝術體驗的基礎上,以特定的創(chuàng)作動機為引導,通過各種心理活動和特定的藝術思維方式,對原始素材進行加工、提煉、組合,在頭腦中形成藝術意象的過程。藝術意象是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審美情感與客觀事物相融合的產物。藝術表現,是指藝術創(chuàng)作者選擇并運用特定的藝術語言,將自己藝術構思中已經基本形成的藝術意象最終呈現為物態(tài)的存在,使之成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或藝術情境。

54.藝術鑒賞是一種以藝術作品為對象、以受眾為主體的欣賞活動,是接受者在審美經驗的基礎上對藝術作品的價值、屬性的主動選擇、吸納和揚棄。它是一種積極能動的再創(chuàng)造活動。藝術鑒賞的主體能動性表現在四個方面:(1)對藝術作品審美娛樂屬性的享用。一般人進行藝術鑒賞的最直接目的就是獲得娛樂享受。(2)對藝術作品審美認知屬性的認知。指鑒賞者從自身的關注點出發(fā),可以獲取有關藝術的專業(yè)知識,或者對作品所表現的自然和社會產生一定的了解。(3)對藝術作品文化價值的闡釋。有一定文化修養(yǎng)的鑒賞者能夠發(fā)現和判斷藝術作品是否具有深層文化價值。(4)對藝術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創(chuàng)造。藝術鑒賞的過程實際上是鑒賞者根據自己的生活閱歷、審美經驗對作品中的形象或意境進行再加工創(chuàng)造的過程。

55.藝術家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既是指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發(fā)現能力,而且也是藝術家創(chuàng)造藝術形象(形式、意蘊)的能力。因此,作為藝術家來說,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必須是高出一般人之上的,因為這是他的專長,他必須努力使自己具備下面幾點獨特的能力:

(1)敏銳的感知能力

敏銳的感知能力是藝術家重要的素質,這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開始。藝術家應該具有特別敏銳的觀察、體驗與感知生活的能力,應當在現實生活中對各類事物感性的具體特征有特別濃厚的興趣和敏銳的感受。

(2)豐富的想象能力

藝術創(chuàng)作絕對不能離開想象,想象是人的創(chuàng)造活動的一個必要因素。想象必須伴隨深思熟慮。聽覺、視覺記憶中的音響和圖形需要理性的思考給以整理、組合,以形成秩序。輕浮的想象絕不能推動真正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絕不能產生價值的作品。只有經過深思熟慮,藝術家才能把他集聚在身心之內的東西遷移到意識領域里來,達到所謂“遷想妙得”的境界。

(3)精湛的藝術技能

藝術技能是指掌握和運用某一具體藝術種類的專業(yè)技術和技法的能力。專業(yè)技術包括對工具材料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的掌握,專業(yè)技法創(chuàng)作一件藝術作品所必需的具體技巧和方法。

以上所談的藝術家修養(yǎng)的幾個方面,是藝術家進行獨創(chuàng)性的藝術創(chuàng)作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也是藝術家應畢其一生進行修養(yǎng)的三大方面內容。它們是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和相互完善化的,因而也是有機地渾然一體地結合在一起的,表現出藝術家特有的藝術創(chuàng)作才能和水平。

56.(1)典型是指藝術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質意義的個性化的藝術形象或形象體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環(huán)境等。典型是優(yōu)秀藝術作品的一個顯著特征,尤其在敘事性藝術作品中,塑造出鮮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創(chuàng)造藝術典型,要求在鮮明生動的個性中體現出廣泛普遍的共性,對社會現實關系的真實描寫是藝術典型塑造的起點,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間接地體現著藝術家的審美理想。魯迅筆下的阿Q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為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2)意境是中國傳統(tǒng)古典美學的一個重要范疇。意境是藝術作品中一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境界,是藝術中主客觀因素的有機統(tǒng)一。意境中既有來自藝術家主觀的“情”,又有來自客觀現實升華的“境”,“情”和“境”是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藝術意境一般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意境是一種若有若無的朦朧美;意境是一種有限無限的超越美;意境是一種不設不施的自然美。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營造出一種深秋日暮的悲涼意境,渲染了天涯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3)典型與意境這兩個范疇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一般來講,典型重再現,意境重表現;典型重寫實,意境重抒情;典型重描繪鮮明的人物形象,意境重抒發(fā)藝術家的內心世界。以敘事為主的藝術側重于在作品中塑造典型;以抒情為主的藝術側重于在作品中創(chuàng)造意境。但是,這也只是一般來說,在具體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典型和意境經常是分不開的。在西方文藝理論中,典型論占著極重要的地位;在中國傳統(tǒng)文藝理論中,則更強調意境論。

57.蒙太奇是電影反映現實最獨特的表現手段?!懊商妗痹欠ㄕZ建筑學中的一個術語,本意是“構成”、“裝配”的方法。作為電影藝術中的一個專門術語,表示鏡頭的組合關系和連接方式。蒙太奇的連接組合,絕不是簡單的數量相加或順序調動,而可以使電影內涵得到深化。愛森斯坦說:“某兩組鏡頭并列在一起必然聯成一個新的景象,它從這種對比中作為新的物質產生出來”。例如在普多夫金導演的影片《圣彼得堡的末日》里,我們看到,證券交易所的黑板上股票行情在不斷上漲,而戰(zhàn)場上士兵在不斷倒下,這兩組鏡頭連在一起,反復多次出現。

58.藝術鑒賞中的審美效應常常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活動與復雜的心理機制,它是藝術鑒賞的高潮,也是藝術鑒賞的作用和目的。任何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在鑒賞中都會產生有十分顯著的審美效應。審美效應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共鳴、凈化、領悟。①共鳴是指在鑒賞過程中,鑒賞者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運所打動,從而形成的一種強烈的心靈感應狀態(tài)。不同時代、階級、民族的鑒賞者,在鑒賞同一部作品時可能會產生相同或相近的審美感受,也可稱作共鳴。藝術鑒賞中的共鳴包含有兩種含義:一是指鑒賞主體與藝術作品中所表達的藝術家的情感或作品中藝術形象所具有的思想情感發(fā)生激烈的感應和交流;二是指不同時代、階級、民族環(huán)境的鑒賞者,在鑒賞同一藝術作品時產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感激動現象。②凈化是指接受者通過對藝術作品的鑒賞和共鳴的產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調節(jié)、人格得到提升的狀態(tài)。凈化是鑒賞者通過鑒賞藝術作品而達到一種陶冶情操、趨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凈化是藝術作品實現其審美教育價值的重要標志。③領悟是指接受者在鑒賞藝術作品時由此引發(fā)的對于世界奧秘的洞悉、人生真諦的徹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華。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審美效應。領悟是鑒賞者在藝術鑒賞的過程中對藝術形象意蘊的妙悟和作品內涵的深刻領會,使鑒賞者內心生發(fā)出一種積極的人生意向。領悟能夠深化人們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其實藝術鑒賞活動中的審美效應,在具體的接受實踐中是無法截然區(qū)分的。鑒賞者只有在對藝術作品產生共鳴的基礎上,才能凈化自己的情感,深化自己的哲思;反之,如果一部藝術作品對鑒賞者的靈魂產生了觸動,那一定伴隨著共鳴效應,且是幾經思考和領悟的結果。因此,藝術鑒賞的審美效應是多重的、復雜的,也是十分有效的,藝術作品的社會功能,多半就是通過這個途徑來實現。

59.藝術作品中內容與形式是統(tǒng)一的關系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1)藝術作品的內容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