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教案-教學設計_第1頁
太陽教案-教學設計_第2頁
太陽教案-教學設計_第3頁
太陽教案-教學設計_第4頁
太陽教案-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閱讀簡單的說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搜集資料,用恰當的說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紹清楚。字詞句◎認識12個生字,會寫20個字,會寫22個詞語。閱讀◎默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能分條記錄獲取的信息。◎初步了解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等基本的說明方法,能結合具體語句體會運用說明方法的好處?!蚰艹醪襟w會說明性文章不同的語言風格。◎能交流、總結說明性文章的特點,體會恰當使用說明方法的好處。書面表達◎能嘗試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寫清楚一種事物的特征。◎能試著將散文《白鷺》的部分段落改寫成說明性文章?!蚰苡们‘數恼f明方法,分段介紹事物的不同方面,寫清楚事物的主要特點。◎能和同學分享習作并交流各自的感受。1.您覺得本單元中各板塊之間有什么聯系?◎教完《太陽》后,可以結合“初試身手”第一題進行恰當使用說明方法的練筆?!蚪掏辍端墒蟆泛螅丝梢宰寣W生體會本文和《太陽》語言風格的不同,還可以結合“初試身手”第二題,體會散文和說明性文章在表達上的不同。◎可以在單元學習之初,先讓學生確定單元習作的觀察對象,有針對性地進行資料的搜集和篩選,并列出提綱,在教學進行到“初試身手”第一題時選一兩段進行練筆?!蚩梢栽凇俺踉嚿硎帧被騿卧曌魍瓿珊螅Y合習作例文的寫法,指導學生解決練筆中出現的問題。2.您認為本單元的習作例文《鯨》《風向袋的制作》要如何進行教學?◎《太陽》《松鼠》是精讀課文,習作例文《鯨》《風向袋的制作》是略讀課文。四篇課文都需要學生學習,學會每一課使用的說明方法及其好處。◎習作例文是為單元習作提供的范例,重在學習、模仿例文某一點或某一方面的寫法,教學時對字詞、內容理解、情感體會等不需要提出過多要求?!蛄曌骼目梢栽诮虒W中靈活使用。既可以拿其中的某一段落為例讓學生仿照著去寫,也可以在習作點評時用來舉例;既可以配合“初試身手”的教學使用,也可以在教學精讀課文、學習寫作方法時使用。3.您覺得教師應該對“搜集資料”做哪些指導?◎學生在中年級已經學習過如何搜集資料,有了一定基礎,教學時要幫助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要點?!蛞崆敖o學生布置觀察和搜集說明性資料的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梳理和篩選,確保資料的準確性,明白借助資料能夠有效說清事物的特點,從而寫出一篇合格的說明性文章?!蛞探o學生搜集資料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如何搜集、篩選、梳理資料,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內容太陽松鼠交流平臺與初試身手習作例文與習作合計課時22127

16太陽語文要素閱讀:1.默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太陽以及太陽對人類的作用的。2.能結合課文內容了解列數字、作比較等基本的說明方法,體會運用這些說明方法的好處。寫作:能嘗試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寫清楚一種事物的特征。人文主題通過課文的學習,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和探索自然的欲望。教學重難點重點:1.能說出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太陽以及太陽對人類的作用的。2.能結合課文內容了解列數字、作比較等基本的說明方法,體會運用這些說明方法的好處。難點:能嘗試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寫清楚一種事物的特征。課前準備1.《新解新教材》同步教學課件。2.讓學生選擇一個事物,搜集與其相關的說明性資料。課時安排2課時預習要求1.按照《新解新教材》本課預習卡的要求完成本課預習。2.根據課后練習,默讀課文,嘗試自己解答。3.查找與太陽有關的傳說故事,搜集與太陽有關的資料。課時目標1.認識“攝、殖”等4個生字,會寫“攝、氏”等9個生字,會寫“寸草不生、糧食”等詞語。2.默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太陽以及太陽對人類的作用。教學過程一、啟發(fā)思考,提出問題1.引導學生自由分享課前搜集到的與太陽有關的傳說和資料。2.導入課文開頭“后羿射日”的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受不了了,就找了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后羿,射掉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地面上才不那么熱了。這只是一個傳說,那現實中的太陽是什么樣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板書:太陽)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1.自由朗讀課文,尋找相關答案。(1)自由朗讀,嘗試著解決提出的前兩類問題。(2)檢測《預習卡》,讀一讀難讀的語段。隨機解決難讀的字詞。2.提取相關要點,習得閱讀方法。(1)這一類科普說明文,一般一個自然段說明一個意思,閱讀時,試著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會方便讀懂文章,解答問題。可以通過圈畫關鍵詞句的方式,找出每一個自然段的大意。(2)學生交流,教師在課文中示范寫概括性詞。(3)理清層次。內容概括出來了,那么,哪些自然段是從同一個角度來介紹太陽的,可以合并嗎?太陽自然段,自然段大意,意義段,理由1,太陽很遠。2,太陽很大。3,太陽很熱。4,動植物生長、人類生存與太陽有關。5,云、雨、雪與太陽有關。6,風的形成與太陽有關。7,太陽光可殺菌。8,沒有太陽,就沒有美麗可愛的世界。,1,特點2,作用三、解讀課文,深入探究1.默讀課文第4~8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1)動植物的生長需要太陽。隨機指導:第4自然段的內容可以用第一句話來概括,這叫“段首概括”。閱讀這類文章要注意每個自然段開頭的話,它往往可以幫助我們掌握自然段的內容。(2)人類的生活需要太陽。(3)自然現象與太陽有關。(4)太陽光可以防治疾病。提示:可通過找關鍵詞的方法來提取信息、概括信息,還可聯系日常生活,如“曬被子”等常見的現象,了解太陽光與人類的密切關系。2.讓學生默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本段的內容和作用是什么,課件出示: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1)預設:這個自然段對太陽的作用進行了總結。(2)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預設:因為有了太陽,人類才能獲得各種各樣的資源,才能在地球上生存發(fā)展。(3)小組討論:太陽與地球的密切關系和它本身的特點有什么聯系?教師小結:正因為太陽這么大,溫度那么高,距離我們又那么遠,才能給地球送來適合人類生存的光明和溫度,我們生活的世界才會這么美麗可愛。作者為了說明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系,列舉了很多實例。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我們下節(jié)課再進行討論。四、布置作業(yè),課堂延伸1.同桌之間相互聽寫本課重點詞語。2.訂正《新解新教材》本課預習卡。課時目標1.能結合課文內容了解列數字、作比較等基本的說明方法,體會運用這些說明方法的好處。2.能嘗試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寫清楚一種事物的特征。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聚焦重點1.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太陽的。(板書:遠、大、溫度高、與人類的關系密切)2.讓學生自讀課后第二題的三個句子,想一想:作者是運用哪些說明方法介紹太陽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教師相機介紹何為說明方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哪些。二、抓住重點句段,體會說明方法的好處1.體會“遠”的特點。默讀課文第1自然段,把寫太陽遠的語句畫下來。同時課件出示課后第二題的第一句話:太陽離我們約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1)教師出示“一億五千萬”數字條:150000000。我們知道,數字末尾零越多,數字就越大!請同學們數數多少個零。(2)請學生朗讀這句話,讀出距離的遠。教師小結:這樣一個巨大的數字直接說明了太陽離我們很遠,這樣使太陽“遠”的特點更加直觀、具體,讓人有了鮮明的感受,這種用數字說明事物特點的方法,我們叫它列數字。課件出示: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1)為了讓我們感受到億公里有多遠,課文舉了兩個例子,分別是:步行和坐飛機。(2)抓住關鍵詞“如果”,體會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3)朗讀指導:抓住關鍵詞“日夜不停”“三千五百年”“二十幾年”。教師小結:第1自然段作者不僅用上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還列舉了“步行”“坐飛機”這樣的具體實例,就把太陽離我們遠的特點說得更清楚了,讓人有了鮮明的感受。用我們所熟悉的例子來說明更容易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作舉例子。2.體會“大”的特點??焖倌x課文第2自然段,把寫太陽大的語句畫下來。同時課件出示課后第二題的第二句話:約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1)出示舊版課文中的句子:“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比較不同,說明理由。隨機指導:①“一百三十萬”和“130萬”數字表達方式不同,使前后數字保持一致性。②增加了“體積”一詞。這兩點都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謹性。(2)用上一個數學符號來替換“抵得上”(“=”),列出等式:130萬個=1個,這里是把什么和什么作比較?(太陽和地球)設計意圖:設計意圖:學習說明性文章的時候,不僅要讓學生知道作者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還要讓學生體會運用這些說明方法的好處。教學中,可采用換一換、比一比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等資料,讓學生直觀感受;或者讓學生自己嘗試描述太陽的特點,尋找學生語言與課文語言的差距;還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補充資料,豐富體驗。使用上面這些方法的目的都在于引導學生體會使用說明方法的好處。(3)教師在黑板上畫上一個大大的圓表示太陽,由學生在旁邊畫出地球,并說明理由。教師相機指導:與太陽相比,地球就只是一個小小的點,體會太陽的“大”。(4)全班讀課后第二題第二句話。教師小結:作者說“約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這就讓我們一下子感受到太陽比地球大得多。作比較的好處就是能更好地突出太陽大的特點,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3.體會“溫度高”的特點。(1)讓學生讀課文第3自然段,想想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介紹太陽溫度高的特點。(2)引導學生交流:作者在說明太陽溫度高的時候,用了哪些數字?如果這句話只保留“太陽的溫度很高”,你覺得怎么樣?預設:如果只保留“太陽的溫度很高”只能從字面上感受到太陽的溫度高,但是缺少說服力。加上數字與鋼鐵的對比,就能鮮明地突出太陽溫度高的特點。(3)小組交流:針對“五千多攝氏度”說一說生活中熟知的事物的溫度。預設:生活中開水的溫度是100℃,鋼鐵的熔點在1500℃左右。(4)教師小結:五千多攝氏度有多熱我們不太清楚,但當我們與生活中開水的溫度、鋼鐵的熔點等進行對比后,馬上就能感受到太陽的溫度是很高的,看來列數字真是一個好辦法。三、點明方法,當堂練筆1.引導學生從多方面交流學習本課的收獲。2.教師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課文從“距離地球遠”“體積大”“溫度高”以及太陽對人類的作用等方面為我們介紹了太陽。作者為了說明太陽的特點,采用了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方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閱讀說明性的文章,我們要關注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嘗試寫說明性的文章時,也要注意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設計意圖: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梳理自己的學習收獲,練習寫說明性文章的方法。學習精讀課文中作者使用的說明方法,目的在于為單元習作作鋪墊,讓學生學會運用這些說明方法。教學中,借助“初試身手”的第一題,并讓學生圍繞身邊熟悉事物的某個特點來寫,目的有兩個:一是能降低學生初次練筆的難度,二是能使本單元的各板塊之間有機結合,充分體現習作單元的編寫特點。3.引導學生觀察“初試身手”第一題的圖片,閱讀文字示例,小組討論:這座塔有什么特點?用什么樣的說明方法可以把它的特點介紹得更清楚?預設:這座塔的特點是高??梢赃\用列數字、作比較等方法來介紹它。提示:可根據教學進度,相機安排“初試身手”第一題來練習。練筆既可以在這里進行,也可以在學完兩篇精讀課文后再進行。練筆的內容可以是獨立的,也可以和單元習作結合起來。4.小組交流、匯報。師生歸納總結:圍繞事物的特點用上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就可以把一種事物介紹清楚。教師相機板書:確定特點選擇方法教師相機指導:(1)提醒學生看看自己所寫的片段是否運用了課文中所學的說明方法。(2)是否是圍繞著所寫對象的突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