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書吟誦的傳承與女書的保護_第1頁
女書吟誦的傳承與女書的保護_第2頁
女書吟誦的傳承與女書的保護_第3頁
女書吟誦的傳承與女書的保護_第4頁
女書吟誦的傳承與女書的保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女書吟誦的傳承與女書的保護

圖1用女書寫成的文本女書的口頭流傳,在當?shù)鼐哂泻軓V泛的受眾范圍。當?shù)啬挲g在50歲以上的婦女都會唱不同數(shù)量的女歌?,F(xiàn)在學者搜集的女書作品(見圖1),很多是這種女歌的歌詞。女書作品在當?shù)貗D女之間是以“唱女歌”的方式交流傳播的,但是這種交流傳播的方式是否是單一的呢?經(jīng)筆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唱女歌”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歌堂歌,是在當?shù)鼗榧薜臅r候婦女唱的表現(xiàn)當?shù)匾幌盗谢榧蘖曀椎母枨?,其中以“哭嫁”風俗的哭歌最為著名;另一種在當?shù)乇环Q為“讀紙讀扇”的特殊讀法,聲調(diào)舒長,音調(diào)低沉,有停頓,有回環(huán)往復的“讀唱”。筆者將“讀紙讀扇”的方式稱之為女書吟誦。它遵循“平長仄短、依字行腔”的吟誦規(guī)律,對女書的創(chuàng)作有著極大的意義。在女書盛行時期,女書吟誦是活在人們口頭上的一種普遍的日常“讀唱”方式。如今,由于現(xiàn)代人對吟誦這種音樂性不強的口頭語言越來越陌生,而較多關注女書歌謠,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歌堂歌的研究漸多,但這種女書口頭流傳最為普遍的形式卻越來越受到冷落。女書吟誦的語言在當?shù)匾廊皇且环N交際工具,男女老少皆用之,方言不存在斷層。然而,女書的吟誦出現(xiàn)了“后繼乏人”的斷層現(xiàn)象。一女書吟誦的始今新中國成立前,吟誦在江永縣當?shù)氐膵D女中很普遍,女人讀紙讀扇的時候,閑暇之時長輩教晚輩讀唱,或是做女紅時隨口哼上幾句都是用吟誦來讀唱的。女性幾乎人人都會吟誦,但不是人人都會寫女書。吟誦在當時男女都會,只有女書文字才是女人自己的專利。吟誦之外,女書的口頭傳承形式尚有歌堂歌的歌唱調(diào)。歷來吟誦的使用范圍比女書的歌唱調(diào)都更為廣泛,歌唱調(diào)僅僅局限于婚嫁中的坐歌堂,吟誦卻廣泛使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在一些特有的女性節(jié)日習俗中,女子聚集在一起讀唱的女書基本都是吟誦調(diào),只是偶爾會在興奮之余高聲唱幾句唱調(diào),這應該也與女子受到的家庭教育有關。尤其是婚后的家庭婦女更是鐘愛吟誦,她們常常幾個姊妹聚在一起,互相傾訴各自的生活瑣事和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憂傷低沉的吟誦符合這一感情基調(diào)。吟誦用的是方言,男人也能聽懂,但是男人很少有吟誦女書的,只有少數(shù)幾個人會吟誦女書,因為他們都會被其他的男人恥笑,覺得這是女人的事情,男人做了有損尊嚴,所以女書吟誦基本上是在女性之間流傳。新中國成立后,由于政府不允許鬧歌堂,也不允許人們過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這些被認為是封建迷信而被封殺,所以人們不再唱女歌,不再讀紙讀扇了。圖2筆者采訪何靜華,右為何靜華圖3筆者采訪胡美月,右為胡美月在江永縣域歷來是沒有“吟誦”這一概念的,當?shù)厝藗鹘y(tǒng)上稱之為“讀唱”,或者是“讀紙讀扇”,而把在婚嫁中的歌唱調(diào)稱為“鬧歌堂”。從當?shù)厝藢@兩種不同唱法的稱呼,我們也可以看出吟誦是一種讀唱藝術,是介于讀和唱之間的一種表達形式。而“鬧歌堂”的音樂性比吟誦強烈,是一種“歌”的形式,只有音樂性強的曲調(diào)才適于在結婚的歡樂氣氛中盡顯喜悅之情。“吟誦”這一概念在當?shù)氐氖褂?,?jù)何靜華、胡美月(見圖2、圖3)等女書傳人講,是大約10年前江永政府的文化官員提出來的,他們也是在采納了一些外來專家學者的意見后命名的。傳統(tǒng)上,女書吟誦多于女書的歌唱調(diào),長輩教的、平時交流的都是吟誦。但在20世紀80年代,專家學者發(fā)現(xiàn)江永女書后,從現(xiàn)今社會的普遍接受力考慮,覺得唱調(diào)更富有音樂性,更符合現(xiàn)在大眾的審美需求,容易被接受,因此他們就要求當?shù)厝藢⒑芏嗯畷囊髡b都改成了唱調(diào)的形式。從這時起,女書的唱調(diào)多于吟誦而存在了。從女書的衰落到引起官方的重視,女書的搶救和傳承有些偏離了傳統(tǒng)的傳承方式,更多的是遵循官方的意愿和現(xiàn)代人的審美要求,導致吟誦被大眾的“音樂耳膜”所排斥。從古至今,學習女書都是從讀唱女書開始的,為了培養(yǎng)更多的人掌握女書,現(xiàn)今仍舊沿用過去家庭式的那種教育傳承方式,從教讀唱女書入門。不過現(xiàn)在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不是家庭長幼輩的傳承方式了,而是進行成批的學堂教育。在女書之鄉(xiāng)普美村建有女書學堂,2010年暑假,上江圩小學就有50多名女學生到女書學堂學唱女書。現(xiàn)在很多到外面宣傳女書的展演活動都是以做女紅和讀唱女書為主,這也表明讀唱是女書存在的根本。據(jù)胡美月介紹,現(xiàn)在江永縣域,50歲以上的人都還會吟誦,但認識女書文字的人很少。何靜華說,現(xiàn)在60歲以上的人還有會吟誦的,但是人數(shù)不多,而且那些會吟誦的人中也只有少數(shù)一些能吟誦到位,即能把女書所表達的韻味吟誦出來。三四十歲的人群中也有屈指可數(shù)的一些學過吟誦的,但是這一年齡段的人幾乎都不能吟誦“到位”,即缺乏吟誦的韻味。近20年經(jīng)政府搶救之后,現(xiàn)在會吟誦的人還是要比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這一沒落時期會吟誦的人要多一些。二女書吟誦的傳承現(xiàn)狀吟誦是女書傳承的基礎和外部條件,但女書的傳承還依賴于當?shù)氐牧曀孜幕@是女書的傳承和吟誦發(fā)展的外部條件。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之后,對當?shù)氐奈幕瘺_擊很大,像坐歌堂、斗牛節(jié)、結拜姊妹等很多當?shù)氐牧曀自谥饾u消亡。改革開放的浪潮更是沖擊了當?shù)氐奈幕芏嗄贻p人都外出打工,這些節(jié)日習俗也隨之沒落。女書失去了其賴以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學習和使用女書的人越來越少,到20世紀80年代時只有極少數(shù)七八十歲的老嫗會女書。此外,外部環(huán)境變遷的影響也使吟誦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人們閑暇之余不再圍坐一團讀紙讀扇,女書吟誦也就慢慢地少了。當吟誦難以為繼時,女書的創(chuàng)作也受到限制。筆者在采訪何靜華時了解到,江永本地在新中國成立后就已經(jīng)鮮有人吟誦女書,也無人坐歌堂。但慶幸的是還有高銀仙、胡慈珠、義年華、唐寶珍、陽煥宜等幾位高齡老人認識女書文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這幾位識女字的老人,也就有了薪火相傳的可能性,20世紀80年代之后,涌現(xiàn)了何靜華、胡美月、何艷新、蒲麗娟等新生代的女書傳人,不過她們都是在政府關注女書之后才開始學習寫女書和傳承女書的。女書文字可以說只要多花點兒時間和精力都能學會,但女書吟誦卻是需要一定的語感能力和語言環(huán)境的,除了何靜華有較高的天賦和語感能力外,其他的人不愿意去學習吟誦,而且也很難吟誦出韻味。20世紀80年代之后,女書熱掀起,隨著女書學堂的開辦,也開始教授女書的歌堂歌,歌堂歌和吟誦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歌堂歌容易學,音樂性強,有音階旋律。雖然何靜華也教授一些女書吟誦,但因為吟誦音樂性比較弱,在多數(shù)人看來不好聽,更是不容易學,要求平長仄短依字行腔地吟出韻味來,少有人能夠做到,所以女書吟誦的傳人非常少,除了何靜華和何艷新兩位傳人之外,其他人幾乎不能很好地把握吟誦,吟誦的傳承令人擔憂。因為吟誦不像音樂那樣有穩(wěn)定的唱調(diào),吟誦是用每個人自己的理解來表達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會有不同的吟誦慣式,因此對吟誦本人的要求很高,他們必須要有很強的語音感悟能力,起、承、轉、合、停頓、拖音等。吟誦基本不靠理論支撐,憑自己的感覺和領悟,因此對于沒有語言天賦和敏感力的人來說非常難。據(jù)筆者了解,到現(xiàn)在為止,江永縣區(qū)域內(nèi)的女書傳人中僅何靜華一人有很強的語言感悟能力,可以很好地吟誦出女書的韻味,她可以憑語感進行押韻,并且靠語感正確地判斷是出句還是對句。正因為她懂得吟誦,所以她可以輕而易舉地進行女書文本的創(chuàng)作,也創(chuàng)作出了很多有較高水平的女書作品,在當?shù)貜V為流傳。筆者從何靜華口中了解到,作為國家級傳承人,何靜華對此也非常擔憂,她不無憂慮地說吟誦后繼無人。她收了好些學生,但因?qū)W生們都學不會吟誦而最終放棄,她們學得更多的還是坐歌堂時唱的歌堂歌。當?shù)赜行D女有意識地模仿前人的女書作品來進行再創(chuàng)作,但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卻內(nèi)容粗糙,音韻不和諧,因為她們不懂吟誦,領悟不到女書文本真正的內(nèi)涵。筆者通過在江永縣一帶的調(diào)查以及對女書傳人何靜華、胡美月等人的采錄,大略理清了女書吟誦在當?shù)赜蓩D女普遍使用到零落無聞的過程(見表1)。表1女書吟誦使用情況續(xù)表吟誦對女書的傳承和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它使女書得以根深葉茂地傳承發(fā)展。水落魚梁淺,吟誦逐漸式微最終到今天斷層的地步,女書的原生態(tài)環(huán)境已經(jīng)漸漸失去,女書研究成為一個對逝去的繁榮的追憶。吟誦所面臨的困境,在于理論上不夠重視、實踐中與世俗審美要求相左,所以有極大的推廣難度。反過來,吟誦面臨的困境又極大地制約著女書的生命力,影響女書的傳承。只有重視吟誦,讓女書吟誦發(fā)揮其理應擁有的主導地位,女書傳承才能走出如縷如絲的現(xiàn)狀,贏得重生的煥然光彩。三女書吟誦瀕危的原因吟誦傳承后繼無人主要是因為人們沒有認識到女書吟誦在女書傳承中的重要性,單純地認為學寫、學認女書文字就可以有效地傳承女書,因此吟誦始終沒有確立重要地位,導致女書傳承出現(xiàn)危機。首先,女書吟誦在女書被發(fā)現(xiàn)至今都處于被“忽視”、“輕視”的狀況。吟誦在江永縣稱之為“讀紙讀扇”,20世紀80年代外界學者介入之后用吟誦取代了“讀紙讀扇”的稱呼,但無論是女書傳人還是本土學者,抑或是地方官員都沒有意識到吟誦的重要性,不了解吟誦在女書中扮演的角色。一些學者和官員,尤其是學者,將吟誦和歌堂歌混為一談,用音樂理論共同支撐吟誦和歌堂歌,這是一個誤區(qū)。在這種情形下,吟誦的地位可想而知,吟誦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從官方到民間都沒有重視女書吟誦,甚至將傳統(tǒng)吟誦改變成富有強烈樂感的歌謠,以獲得更多的受眾。筆者認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學術界長期的文本研究傾向。民俗學視角的口頭傳承得到重視之后,吟誦被附會于受眾范圍較廣的女書歌謠,但對吟誦本身的規(guī)律和特征卻關注較少,“吟誦既然得不到獨立的認識,進而被等同于歌唱而以音樂的理論分析,產(chǎn)生齟齬之后,音樂研究者就以吟誦的音樂性差,吟誦被當作音樂來研究而‘研究不起來’,從而輕視、忽視吟誦?!盵1]其次,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不喜歡吟誦,因為吟誦沒有歌曲那么富有強烈的樂感,而且也很難學,所以鮮有人來學習并傳承。今天人們不懂吟誦,原因很多,歸結起來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在大眾文化中吟誦已經(jīng)退出了歷史舞臺,多數(shù)人對吟誦感到陌生,并且不愿去接觸。女書吟誦的斷層可以說來源于世俗大眾的“審美斷層”,或者說“審美隔閡”。在當?shù)?,只有為?shù)不多的一兩個人有很強的語言感悟能力,憑著語感能很好地吟誦和創(chuàng)作,但不能很好地將吟誦傳授給后人,因為年輕人不愿意學習,覺得不好聽,而且難學,知難而退。此外,他們覺得這對謀生沒有任何用處,所以他們也不愿意把時間花在這上面,這同時也是女書傳承所面臨的問題。[2]由此可見,意識到吟誦的重要性在女書的傳承中至關重要,因為吟誦不僅僅是一種傳承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方式,懂得了吟誦才能更多地創(chuàng)作出新的優(yōu)秀的女書作品,否則女書的發(fā)展將處于靜止狀態(tài)。女書吟誦是漢語文化傳統(tǒng)中獨有的曼聲長吟的口頭表達方式,這種方式既適合吟誦舊的女書作品,同時也能即興創(chuàng)作和吟誦新的女書作品。雖然學術界保護傳承女書的呼聲日益高漲,但筆者不無擔憂,因為筆者通過豐富的田野調(diào)查資料分析得出:女書的傳承脫離了吟誦的口頭表達方式,那就像空中樓閣一樣沒有發(fā)展的根基,因為沒法再進行新的創(chuàng)作,也就沒法去領悟其內(nèi)在的深刻意義。女書發(fā)展面臨著困境,也與女書文化環(huán)境受到現(xiàn)代文化的沖擊有關。女書被扣上舊社會的帽子曾經(jīng)被遺棄、破壞,改革開放以后新的文化滲入,傳統(tǒng)文化的風俗習慣已經(jīng)在民間失去了舞臺。最近幾十年雖然女書的保護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但是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女書生存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受嚴重的破壞,尤其是女書吟誦的生存環(huán)境更是毀滅殆盡,當?shù)匾矝]有人再去“讀紙讀扇”,更別說是女書創(chuàng)作了。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已不可恢復,現(xiàn)在的傳人們重新去學習女書,也只能靜態(tài)地去臨摹女書文字,但口頭表達方式卻局限于朗朗上口的歌堂歌,而對吟誦充耳不聞,因為失去了應有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也很難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地去領悟吟誦的韻味和語感。所以吟誦不到位,吟誦不出作品想要表達的韻味,不能很好地把握吟誦中的音長和音頓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解決女書面臨的困境,先要解決吟誦面臨的困境。因為方言沒有斷層,在當?shù)厥敲總€人日常使用的生活語言,這便是恢復吟誦的基礎,筆者認為吟誦的恢復對女書傳承和發(fā)展是很重要的。四從吟誦視角看女書的保護筆者通過實地調(diào)查,多方面、多層次了解到以往當?shù)卣W者和熱心人士對女書所做的保護工作,但筆者也在現(xiàn)實中見到女書的保護現(xiàn)狀令人擔憂。筆者通過對女書本質(zhì)的分析,認為吟誦是創(chuàng)作和傳承女書的重要途徑,進而探索保護女書生存和發(fā)展的方式。(一)以往女書的保護重心筆者就女書的保護問題采訪了當?shù)卣賳T、學者和熱心人士,得到了各方面與女書保護相關的信息。江永縣政府在女書的保護問題上,有一個逐步深化的認識過程,“2001年以前,政府對女書不夠重視,本地人也不知道其價值,政府對女書的認識是從學者的身上得到的。”[3]2001年以來,政府在女書的保護中也做了相當積極的工作。2002年在女書流傳的中心地帶上江圩村建設了女書園。“將旅游和保護相結合,政府只起到一個引導帶動的作用。在女書的旅游開發(fā)中,使當?shù)卮迕瘾@得經(jīng)濟效益,產(chǎn)生積極性,自發(fā)地進行(女書的保護)??h里舉辦民俗活動,帶動村民參加民俗活動。對內(nèi),每年定期對女書傳人進行考核,要求女書傳人一個人每年至少帶一個學生。[4]”江永縣女書的傳承和保護需要恢復大的自然、文化環(huán)境,江永縣政府將女書生態(tài)保護區(qū)列為縣里的“十二五”規(guī)劃中,它的保護范圍是整個江永縣,申請建設國家級的“女書生態(tài)保護區(qū)”。每年開設女書興趣班,教授對象是中小學生,并準備把女書教學納入第二課堂,讓女書傳人給她們授課。在江永縣宣傳部成立了女書文化研究中心,其職責是對本縣女書進行保護和管理,組織當?shù)赜形幕Φ浊覍ε畷信d趣的人進行女書研討,使本地研究和外界的研究吻合,不至于引起外熱內(nèi)冷的現(xiàn)象。同時,對外地來考察研究女書的學人進行管理,跟蹤外界的研究成果,豐富本縣的女書研究資料。對外,加大女書的推廣力度,舉辦國際女書研討會。近十年來,政府對女書的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除了開設女書學堂,培養(yǎng)女書新傳人外,還選派當?shù)匾恍┤说街心厦褡宕髮W、武漢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深造,從而加強了本地女書學術科研隊伍建設。政府引導組織女書流傳地的民間婦女參加學習女書,提供筆墨和開展民俗活動的經(jīng)費。拍攝有關女書的專題紀錄片,派遣當?shù)嘏畷蜗蟠笫箙⒓由虾J啦?010年7月下旬派出了女書展演團在上海世博湖南館展演女書。在經(jīng)濟利益的帶動下,當?shù)厝俗约褐谱髋畷に嚻罚C帶、扇子、葫蘆等女書工藝品被推向了市場。在民間也有很多有責任感的當?shù)厝俗园l(fā)地搜集整理女書的原始文本材料,努力還原女書的原生態(tài)。保存女書的原始資料,為后人的學術研究提供便利。女書傳承人在女書園上班,向外來游人展示女書文化,培養(yǎng)更多的女書傳人,同時也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水平。也有少量新創(chuàng)作的作品,現(xiàn)在創(chuàng)作的作品全部都是吟誦的,有《錦繡文章》、《女書之歌》等,何靜華自己就創(chuàng)作了13首吟誦的女書作品。女書民俗保護目前正在開展實施的是將女書與歌堂文化相結合打造當?shù)鼗榧蘖曀椎钠放啤5歉杼梦幕瘜ΡWo女書也有其局限性,上面的文字已經(jīng)論述頗多。除此之外,應該重視農(nóng)歷四月初八的女兒節(jié)(斗牛節(jié)),以及女子做女紅、結拜姊妹、讀紙讀扇、創(chuàng)作苦情歌等習俗。這些都是與保護女書相聯(lián)系的大的文化背景。江永縣女書的保護,目前主要還是以政府牽頭為動力,政府相應的機構部門繼續(xù)在進行女書資料的搜集和現(xiàn)代媒體的宣傳,繼續(xù)跟蹤聯(lián)系學術動態(tài),申報文化遺產(chǎn),為多方面地保護女書做服務工作。而真正全方面的互動保護的效應尚未形成。首先,將文化旅游與女書保護相結合應該更加得到重視,迅速完成文化旅游的整合,并進行廣泛的宣傳,打造打響江永女書文化旅游品牌,繼續(xù)進行市場經(jīng)濟方面的嘗試,提高當?shù)貗D女的收入,帶動當?shù)嘏畷に嚻返纳a(chǎn),求得旅游業(yè)與當?shù)孛袼谆顒拥幕樱龠M當?shù)匦纬奢^為濃郁的女書文化氛圍,當然,女書保護存在的難度就在于政府“將旅游文化開發(fā)與女書保護結合”的設想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尤其是政府關于把女書歌謠推向市場的設想就一直沒有實現(xiàn)。把女書吟誦或是某首有曲調(diào)旋律的女書坐堂歌歌曲唱響,就像一提到阿炳就想到《二泉映月》,一提到葫蘆絲名曲就想到《月光下的鳳尾竹》一樣,希望將來能夠讓外界一提到某首女歌就知道女書,一提女書就能隨口哼上這首有代表性的女歌來。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與理想尚有很大差距。女書的口頭流傳中,吟誦的推廣和研究難度較大,筆者認為首要的就是加強對女書吟誦認識。近年來,很多音樂學家來調(diào)查女書歌謠,但因女書吟誦的音域不廣,沒有人能把女書吟誦曲做出來。2011年4月9日,美籍華人譚盾來到江永,聚集了所有女書傳人,讓她們吟誦和歌唱自己最為拿手的女書作品進行采錄,他預備做一個有關女書的音樂劇,這是從音樂方面來詮釋女書的最新動態(tài)。政府以外的方面,學者應當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繼續(xù)進行女書鉆研。從女書傳人自身來講,應該像何靜華所說,“女書傳人就是要把女書傳下去,這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以女書傳承為己任,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打響品牌。在女書的保護過程中,女書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關注,但對各方面施行齊頭并重的保護措施只能是一廂情愿的事情,實施起來有很大的難度。所以目前來說,女書的保護依然是側重相對較為容易的博物館建設、與旅游相結合的硬件設施建設、傳承人管理等方面。據(jù)筆者多方調(diào)查,女書的口頭表達以吟誦為主,吟誦遠遠多于歌唱。但因現(xiàn)在吟誦的受眾不廣,也很難學,所以在女書口頭形式中更多的是注重歌唱形式的歌堂歌。吟誦才是女書傳承的土壤,在保護的過程中由易入手,距其實質(zhì)性的東西還有一段距離,目前女書的保護仍然處在邊緣地帶。(二)吟誦是保護女書的有效途徑研究方面,雖然對女書研究的人很多,掀起了一撥又一撥的女書研究熱,也出了一些有關女書的專著和許多論文,但是從嚴格的學術角度來看,目前對女書的研究仍然太薄弱,沒有幾篇較有深度的女書研究文章。很多人都是為了私人利益做論文或是調(diào)查,之后對女書也不再過問。本著傳承女書文化、腳踏實地研究女書的很少,黃雪貞也說:“某些專家學者都拿著女書做工具?!盵5]至今,女書研究并沒有其自身一套成熟的理論,專家學者們研究女書都是套用外來的成熟理論來進行女書研究,“最為典型的就是將自梳女中的‘不落夫家’的習俗套用在女書女人的婚嫁習俗中。”[5]民俗活動方面,保護當?shù)氐拿袼孜幕h(huán)境,恢復當?shù)孛袼谆顒右泊嬖谥欢ǖ睦щy,因為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大部分出去打工,民俗文化在年輕一代身上逐漸退化掉,參加民俗活動的人群在逐漸地老年化。政府方面,對女書尚不夠重視,像冷熱病一樣對女書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忽冷忽熱,沒有進行持續(xù)平穩(wěn)的保護工作。在問及政府工作人員有關一些女書生態(tài)保護區(qū)的具體措施時,他們只是說目前在申請階段,具體的實施方案還有待以后制訂。由此來看,政府的工作雖然有一些長遠的規(guī)劃,但是其實施的步伐似乎沒有積極跟上。女書文字本身也存在破壞的現(xiàn)象。女書的常用字只有600個,加上不常用的字500個,總共是1100個。但當?shù)赜行W人為了滿足外來專家學者的需要,對女書文字進行臆造,自行創(chuàng)作了一些女書文字,還有些有一定漢文化基礎的女書傳人在進行女書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增加了女書一音多字的現(xiàn)象,這樣也使女書文字增加了。由此看來,筆者贊同這樣一個觀點:女書不一定有傳承下去的可能性。我們現(xiàn)在能做的工作就是將其作為文物,從中來看當時的民風民俗和女性社會,以及女書文字的藝術性,但它已經(jīng)失去了傳承下去的土壤了。雖然這一觀點看似有些偏激,但也是我們不得不直面的一個事實。女書在當時之所以能夠傳承是因為女書是主流文化,具有較強的社會功能,它代表著婦女的社會地位。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尤其三朝禮節(jié),如果婦女收到的女書三朝書越多,表明她的社會地位就越高,越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女書還是老年人的精神寄托,是老年人用來訴苦的,她們用女書書寫自傳(當?shù)胤Q為“一條紙”),傾訴苦情?,F(xiàn)代社會,漢文化成了主角,女書基本上被邊緣化了。而且現(xiàn)在的女書傳人基本沒有什么創(chuàng)作能力了,現(xiàn)代社會訴苦的渠道很多,有網(wǎng)絡、電話等多種方式,已經(jīng)沒有人拿女書來訴苦了。楊仁里先生也認為現(xiàn)在的人都接受漢文化教育,即使沒有上過大學的人,也要讀完九年義務教育,所以在漢文化的沖擊下基本沒有人接觸女書,女書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歸根結底,女書的創(chuàng)作方式——吟誦已遠離了我們的生活。吟誦瀕臨滅絕的狀態(tài),使女書失去了其再創(chuàng)作的生命力。在何祥祿看來,女書很難傳承下去,女書吟誦也沒有推廣的空間??嗲槲膶W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它反映出當?shù)貗D女在舊社會時的苦難生活?,F(xiàn)在婦女們生活很幸福,雖也有苦難,但跟舊社會相比還是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的,所以也就幾乎沒有人去學習吟誦了,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社會也破壞了婦女們悠閑地聚攏來讀紙讀扇的文化環(huán)境。現(xiàn)今沒有人學習吟誦,他們都覺得很難聽,提不起興趣,政府每年都花不小的力氣辦女書培訓班,教一批人學習女書和女書吟誦、唱歌堂歌,但這些人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學習后過一段時間又忘光了。要想像舊社會的婦女一樣,把女書吟誦融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是不可能的了。文化世界大同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外部文化信息量大,受外界文化的沖擊,我們很多民族文化都逐漸地邊緣化了。不僅女書受邊緣文化沖擊非常大,就是我們的漢文化也難以抵擋被世界文化同化的危險。女書創(chuàng)作的土壤受到了破壞,隨之也影響了女書文本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