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市公園體系建設研究_第1頁
揚州城市公園體系建設研究_第2頁
揚州城市公園體系建設研究_第3頁
揚州城市公園體系建設研究_第4頁
揚州城市公園體系建設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揚州城市公園體系建設研究

城市公園體系作為一個系統(tǒng)的概念,在社會發(fā)展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受到經濟和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各個城市雖然也建設了一些公園,但總體上尚未形成體系,甚至部分在戰(zhàn)火中幸存的古建筑、古園林,在新中國首輪城市化和“文化大革命”運動中又被焚毀、拆除。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社會經濟的復蘇,以深圳為代表的前沿城市開始學習歐美發(fā)達國家的城市建設經驗,城市公園建設開始走上復蘇之路。不過,早期城市公園規(guī)劃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上主要以游覽、觀賞作為主要目的。進入21世紀以后,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加上社會逐漸進入老齡化階段,市民對城市公園的需求發(fā)生了改變。一方面,開放式的免費公園成為城市公園的主體;另一方面,現代城市公園功能從原來以觀賞、游覽為主,進一步提出了生態(tài)性、參與性和健身休閑等要求。城市公園也由單個建設模式進一步提升為整體建設,將所有城市公園作為一個體系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系統(tǒng)建設。一揚州城市公園體系建設現狀揚州自古就有“以園亭勝”的美譽,瘦西湖、個園等風景名勝更是享譽國內外。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揚州全民健身蔚然成風。傳統(tǒng)園林景點、體育場、社區(qū)小游園等公共空間因功能單一、內部休閑健身設施短缺等問題,與市民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為改善城市公共環(huán)境,很多公園紛紛“拆墻透綠、顯山露水”,大部分城市公園的管理模式也由收費轉化為免費,市民可以更方便地進出公園。近幾年,揚州在原來城市公園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市民生活需要,在全省率先提出了現代城市公園體系建設的概念。2015年9月,揚州市城市公園體系大會的召開,標志著揚州城市公園體系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1.揚州城市公園體系的構成揚州城市公園體系建設遵循“以城為主、城鄉(xiāng)聯動”原則,逐步實現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揚州城市公園按建設年代可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晚清遺留下來的,現對公眾開放的古典園林,如個園、何園等。這類公園現在分屬專類公園中的風景名勝公園,一般作為收費公園對外開放。第二類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后建設、改造的現代城市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專類公園、帶狀公園等多種類型,如曲江公園、荷花池公園、文津園等。這類公園總體上數量不多,現在經過改造,大多變?yōu)槊赓M公園對市民開放。第三類則是近幾年新建的城市公園,主要以CEAD(中央生態(tài)活動中心)、CAD(中央活動中心)為核心,以帶狀公園為紐帶,串聯見縫插針的口袋公園,構建“點、線、面”立體的多層次公園體系網絡。2.空間結構體系揚州城市公園體系主要由綜合公園、社區(qū)公園、專類公園、帶狀公園和街道游園等五類公園綠地組成。各類公園在整個公園體系中各司其職,構成“點、線、面”系統(tǒng)結構關系。其中,蜀岡—瘦西湖風景區(qū)、蜀岡生態(tài)體育公園、廖家溝城市中央公園、揚子津生態(tài)園、三灣濕地公園等占地面積較大的綜合性公園、風景名勝公園在整個公園體系中形成一個個“面狀”的生態(tài)中心和休憩中心;半島公園、大水灣公園、文津公園等諸多面積較小的社區(qū)公園和街道游園(本文統(tǒng)稱為“口袋公園”),則“點狀”分布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呈散點狀分布;古運河風光帶、漕河公園、沿山河風光帶等沿道路、河道兩側構建的帶狀公園則形成“線形”廊道空間,聯系和貫通各大小城市公園,共同構成多層次、多功能,空間上相互貫通、功能上互為補充的城市公園體系。二揚州市城市公園體系特征分析揚州在現代城市公園的建設過程中,首先,改變傳統(tǒng)“重造景,輕實用”的造園思路,轉而遵從生態(tài)優(yōu)先、功能優(yōu)先的原則,營造生態(tài)景觀、實用景觀;其次,著眼于整個區(qū)域,充分結合揚州自身的城市空間格局,科學規(guī)劃,統(tǒng)籌建設各類城市公園綠地。“點、線、面”結合,構建城市生態(tài)網絡,營造“城園一體、城園共生”的城市公園體系,實現從“城市公園”向“公園城市”的轉變。本文針對揚州城市公園體系的特征,分別從生態(tài)性、均衡性、可達性和經濟性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1.系統(tǒng)的生態(tài)性城市公園體系的生態(tài)性主要體現在城市公園綠地的“量”與“質”兩個方面,這里所說的“量”通常是通過城市公園的總占地面積、綠地率和人均綠地率等指標體現,“質”則主要通過城市公園體系的整體空間結構和公園內部群落的結構來表現。揚州近年來一直圍繞創(chuàng)建國家生態(tài)園林城市和建設生態(tài)城市的目標進行規(guī)劃。從市域層面,揚州依托大運河、邵伯湖、長江支流夾江、淮河入江水道等大型水系,提出“江淮生態(tài)大走廊”的概念,使其成為揚州發(fā)展的綠色脊梁和江淮大地的生態(tài)安全屏障。從城市中心區(qū)層面,揚州城市內部生態(tài)網絡建設主要以“十大生態(tài)中心”為重點,突出主城區(qū)東南部、西北部兩個重點區(qū)域,逐步建成100個社區(qū)公園,構成整個城市的生態(tài)基底;依托大運河、古運河、廖家溝、七河八島、夾江等主要城市水網格局及道路系統(tǒng)建設帶狀公園,形成相互貫通的“景觀生態(tài)廊道”;同時利用街道大小綠地空間,借鑒西方先進的造園理念,因地制宜、見縫插針地打造50個“口袋公園”,做到大、中、小結合,“點、線、面”結合,形成內外銜接、布局合理的城市公園體系。至2016年,揚州中心城區(qū)共有各類公園142個,其中大型綜合公園25個,面積2166.09萬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約18.57平方米。2017年將投入5億元建設提升20個城市公園,總面積達122萬多平方米,直接惠及400多個小區(qū),120多萬居民。根據江蘇省揚州市城鄉(xiāng)建設統(tǒng)計年報提供的數據,從2012年到2016年,中心城區(qū)城市公園年建設面積及人均綠地率呈逐年遞增趨勢,且2016年增速明顯(見圖1、圖2)。城市公園的建設類型,以大型生態(tài)中心和口袋公園為重點。大型生態(tài)中心主要按照“生態(tài)、運動、休閑、旅游、科普等功能疊加”的總體定位和“十個有”的建設標準進行建設??诖珗@則主要是新建和改建相結合,作為揚州未來幾年公園體系建設的重點。圖12012~2016年揚州市城市公園建設面積變化圖22012~2016年揚州市人均綠地面積變化2.分布的均衡性所謂分布的均衡性主要體現在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區(qū)域與周邊使用人群的空間耦合性上,也就是如何確保把公園建設到最需要的地方。評判城市公園分布的均衡性應對照城市規(guī)劃和城市發(fā)展現狀綜合考量。近年來,揚州市不斷推進公園體系建設。截止到2016年底,共計完成80個公園的建成開放,公園的選址主要圍繞居民分布最密集的區(qū)域。重點圍繞十大生態(tài)中心、江淮生態(tài)大走廊、沿江生態(tài)景觀帶、大型生態(tài)體育休閑公園以及交通干線沿線帶狀公園等重點區(qū)域,突出主城區(qū)東南部、西北部兩個重點區(qū)域,加快推進城市公園體系建設。目前,揚州已初步建成蜀岡西峰公園、三灣公園、揚子津公園、潤揚森林公園等市級綜合公園和宋夾城休閑體育公園、蜀岡生態(tài)體育公園、李寧體育公園等大型體育公園,加上城內新建改建的眾多社區(qū)公園、街道游園構成的口袋公園,可以說,城市公園已基本覆蓋揚州城市東南西北中幾大區(qū)域。從長遠來看,城市公園的分布與城市中心區(qū)規(guī)劃空間格局具有較好的空間耦合性。但經現場調研發(fā)現,由于城市發(fā)展水平的區(qū)域差異,如城市北區(qū)、東區(qū)和南區(qū)尚在開發(fā)建設中,一些大型城市公園綠地的建設明顯超前于周邊城市發(fā)展,周邊居民較少,城市公園使用率相對較低。3.交通的可達性可達性是評價城市公園使用便利程度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公園建成后的使用率、空間資源的利用率。不同性質的公園,服務半徑和服務人群均有所差異,市民選用的交通工具也不同。根據問卷調查結果,揚州市民日常去公園出行的方式主要包括開私家車、乘公共汽車、騎電瓶車、騎自行車與步行等幾種形式。具體選擇主要與距離有關,一般距離在1000米范圍內的,約78.4%的居民選擇步行;距離在1~3千米范圍的,約42.1%的人選擇步行,26.3%的人選擇自行車(含共享自行車),約有16.7%的人選擇坐公共汽車;距離超過3千米時,則大部分(62.4%)市民選擇乘公交車,超過5千米以上的生態(tài)公園,市民多在周末或節(jié)假日選擇自駕出行。從單個公園看,揚州明確提出市級綜合公園服務半徑5千米,區(qū)級綜合公園服務半徑2千米,社區(qū)公園服務半徑500米。根據規(guī)劃,未來居民只要步行10分鐘即能到達社區(qū)公園,騎自行車10分鐘即能到達區(qū)級綜合公園,乘車10分鐘即能到達市級綜合公園??傮w來說,公園體系建成后,主要公園的主要出入口一般均設有公交站臺、共享自行車??奎c,同時設置專用停車場,基本可滿足市民的各類出行需要。屆時,無論市民居于何處,均有不同類型的公園可供選擇,十分便捷。4.建設的科學性(經濟性)揚州作為中等發(fā)達城市,如何在建設公園體系過程中平衡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長期效益與短期效益的關系很重要。在城市中心地塊建公園,雖然寸土寸金,但城市中心區(qū)也是人口最密集、休閑需求最迫切的地區(qū)。雖然犧牲了短期的經濟收入,但從長遠來說,公園建設可以為擁擠老化的區(qū)域注入城市活力,反過來又會反哺城市經濟發(fā)展,國內外有很多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鑒,如上海陸家嘴公園、延中綠地等。揚州近年來在城市中心區(qū)改造建設了像文津廣場、蝶湖公園、宋夾城體育休閑公園等一批深受市民喜愛的城市公園,獲得很好的生態(tài)和社會效益。同時,揚州也在新城區(qū)建設了一批大型生態(tài)中心和體育公園。以揚州市南區(qū)和東區(qū)為例,近年來新建了廖家溝城市生態(tài)中心、揚子津公園等大型城市公園。根據課題組現場調查情況,這類新建公園建成后,景觀優(yōu)美、設施先進完備,具有較高的生態(tài)品質。但由于周邊區(qū)域建設尚未完善,常住居民相對較少,短期內使用率并未像宋夾城體育休閑公園那樣高,很多設施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已開始老化,易造成資源的浪費。對于這類在新區(qū)建設的公園,如何既有前瞻性又能因地制宜、分步實施,是揚州下一步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三公園體系建設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為深入了解揚州市民的日常休閑需求和城市公園的建設、使用狀況,課題組主要通過基礎資料收集、問卷調查、實地走訪和訪談等形式,對宋夾城體育公園、李寧體育公園、三灣濕地公園、廖家溝城市中央公園、蜀岡生態(tài)體育公園、揚州市體育公園、荷花池公園、曲江公園、攬月公園、蝶湖公園、引潮河風光帶、古運河風光帶、漕河風光帶等13個揚州市區(qū)代表性城市開放公園綠地的建設與使用狀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揚州城市公園體系建設主要存在如下幾個方面問題。1.老公園設施陳舊,新建公園場館設施利用率不高近年來,揚州城市公園體系建設主要以大型體育健身公園和生態(tài)中心為主,新建公園基本都能考慮市民休閑健身方面的需求,設置健身步道、體育活動場館等休閑活動設施。但從場館及設施的使用狀況來看,除宋夾城體育休閑公園日常市民參與度較高外,新建的包括蜀岡生態(tài)體育公園、李寧體育公園、廖家溝中央城市公園、三灣(濕地)公園、揚子津生態(tài)中心等大型體育休閑公園或生態(tài)中心,由于周邊居民少,大部分體育健身設施的使用率并不高,有的即使在周末利用率也不足30%,設施建設超前,存在資源閑置的現象;與之相反,像曲江公園、荷花池公園等這類早期建設的公園,雖經過一系列改造,增加了健身活動空間,但由于早期空間框架限制,普遍存在活動場地少、健身設施陳舊等問題,部分公園活動場地周邊缺少必要的休息坐凳、公廁、小賣部等基本服務設施,給中老年人健身活動帶來不便。由于這類老公園位于城市中心區(qū),周圍居民多,需求大,供求矛盾相對突出。2.服務功能趨于單一,未能滿足不同年齡段市民的個性化需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對日常休閑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休閑方式也更加多樣。根據對揚州市民的休閑行為調查,居民到公園從事活動的以46~60歲年齡段為最多,這主要與他們的閑暇時間和游憩行為有關,揚州城市人口老齡化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除了中老年人群,還有學前兒童(一般由中老年人陪同)、青年人等。揚州中老年人群在公園的休閑健身項目以打牌、散步、跑步、跳舞、練太極拳(劍)等為主,青少年人群則在下班后和周末以球類活動,特別是籃球、羽毛球、滑輪(板)等運動項目為主。當前揚州大部分早期建設的城市公園,相對集中的健身活動場所多考慮市民交流、打牌、下棋等靜態(tài)的休閑健身活動需要,而對于諸如跑步、快走等健身活動項目,雖然后期增設健身步道,也多因道路系統(tǒng)不能形成貫通的環(huán)路,中間設置橋梁、臺階等影響道路的平整度,給晚間健身的市民帶來不便。多數道路通常只適宜于散步,不適宜于快走和跑步,導致很多公共空間大部分時間閑置,總體空間利用率相對較低。廣場舞是近年來深受中老年朋友喜愛的健身方式,但由于噪音等因素,常常與周邊的居民發(fā)生矛盾。城市公園內部活動場地一般環(huán)境優(yōu)美、與居民區(qū)有一定的距離,加上周邊有綠化防護,不會對周邊居民產生干擾,深受健身活動人群喜愛。目前揚州公園體系中,往往存在老公園健身場地不足而新公園又離家太遠、使用不便的問題。3.景觀趨于雷同、植物栽植不科學很多景觀工程受經濟利益的驅使,植物景觀的營造往往追求短期成景,在植物種植方面往往追求苗木的大規(guī)格、高密度。揚州部分公園建設也存在這方面問題。課題組針對揚州近年新建的城市公園進行現場調查,發(fā)現普遍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1)品種選擇趨同,鄉(xiāng)土樹種應用少。因價格和苗源等因素的影響,很多新建公園的植物品種選擇趨于雷同,應用最多的三個品種是香樟、桂花和銀杏,其他鄉(xiāng)土樹種則應用較少。經向施工隊了解,主要原因是很多鄉(xiāng)土樹種雖然適應性強,但苗圃中苗源少,即使設計時有也多在施工過程中改換了。(2)栽植間距過密,不利于植物生長。建設部門為追求快速成景、短期成效,施工單位則為了經濟效益,很多景觀工程大量選用大規(guī)格苗木,且栽植過密,嚴重影響植物群落的形成與健康穩(wěn)定生長。在調研過程中發(fā)現,有的項目大量使用胸徑50厘米以上的大樹、老樹,為保成活,只好把本來直徑10余米的樹冠修剪成一根獨干!有的項目地徑15厘米的櫻花栽植間距居然只有1.5米,胸徑30厘米的銀杏,栽植間距只有1米……諸如此類,在揚州的綠化工程中并不鮮見。4.質量不過硬,常建常新,缺少延續(xù)性城市的快速發(fā)展給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困擾。揚州每年為迎接“4·18”經貿旅游節(jié),常常對城市景觀進行突擊性建設。因為時間緊、任務重,很多工程的施工質量并不能達到很高標準。新建公園建筑墻體貼面剝落、道路面層破損翻漿并非個別現象,往往才建好第二年就需要翻新,有時道路行道樹品種也因決策者的更替而變化……造成浪費的同時,粗糙的施工質量也對城市的形象產生負面影響。去過歐洲考察的領導常感嘆人家公園里到處都是參天大樹!我們公園里這種綠茵如蓋的參天大樹似乎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建園時間短,更主要的是經常改造、常建常新的做法,也使很多公園綠地缺少了景觀的延續(xù)性和歷史積淀。5.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整體水平下降至2016年,揚州城市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166.09公頃。由于管理人員、經費等資源限制,除收費公園以外,部分先期建設的公園存在日常維護管理不到位的現象。早年建設的處在古城中心的古運河風光帶,曾經代表揚州古城形象,作為揚州城市名片,然而現在很多區(qū)段游覽道路因年久失修存在積水現象,寵物糞便也時有出現。古運河尚且如此,更別提那些處于城市邊邊角角的社區(qū)公園了?,F在大部分城市公園是開放的公共空間,和原來的封閉管理相比,維護管理的難度明顯增加。加上近年來城市公園建設力度加大,公園綠地面積增幅較大,維護人員及設備配套尚未跟上,導致部分公園公共活動空間的衛(wèi)生、器具日常維修維護等工作不到位,部分活動場所活動器材損壞嚴重,時有健身器材損壞幾個月也沒人修理的現象。除了瘦西湖、個園、何園等少數幾個收費公園外,大部分開放式城市公園整體管理水平下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四解決思路與發(fā)展建議1.公眾參與,健全決策機制城市公園體系建設是一項民生工程,市民是公園的使用主體。公園在哪里建、建哪些內容,除了決策者、規(guī)劃設計專家,普通市民也應該有發(fā)言權。揚州城市公園體系的建設作為彰顯城市特色的生態(tài)工程、民生工程,從規(guī)劃到設計的過程應充分聽取使用人群的意見,特別是公園周邊直接使用人群的意見,將這些意見匯總,供決策者參考,真正實現公眾參與。具體措施包括:一方面,嚴格遵循項目招投標制度,不搞暗箱操作,方案確定后,進行公示,廣泛征求意見,并積極吸收群眾的意見,完善方案;另一方面,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搞“一刀切”、不下硬指標,而是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避免“運動式”建設所帶來的資源浪費。同時,建設局、園林局等主管部門對建設質量提出明確要求,對實施單位提供技術指導,確保公園體系建設的大方向不跑偏。通過探索符合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的行政組織手段,健全決策機制,避免傳統(tǒng)的簡單思維或“長官意識”。通過公眾參與,科學合理決策,提升資源利用效率。2.科學規(guī)劃,明確分期建設目標將公園體系建設同城市近、中、遠期規(guī)劃結合起來,在城市“規(guī)劃”與“現實”之間找尋平衡點,保證城市公園體系建設符合城市規(guī)劃總體要求。同時,公園體系建設也要著眼公園周邊發(fā)展實際,合理明確分期建設目標,避免“冒進”,造成資源的浪費。具體來說,在城市公園的立項、選址階段,應充分考慮城市規(guī)劃文件的要求,優(yōu)選出具有前瞻性的高水平方案。在方案實施過程中,應充分結合周邊城市的發(fā)展水平和居民的使用需求,分階段實施。對于揚州東區(qū)、南區(qū)等城市發(fā)展的新區(qū),用城市公園體系建設保護城市核心生態(tài)資源不受破壞,同時預留發(fā)展空間,倒逼土地利用效率,規(guī)劃建設大型的生態(tài)中心、郊野公園等,這類公園的建設要分期實施。首先完成總體土方工程,塑造整體空間骨架;其次,在栽植季節(jié)(盡量不要反季節(jié)栽植)完成大、小喬木的栽植,喬木規(guī)格宜以中等規(guī)格苗木為主,合理間距,等待其健康生長。而園路、建筑小品、燈具等景觀設施應根據周邊市民的使用需求,有選擇地建設,待到周邊居民區(qū)發(fā)展到較高水平,居民逐漸增多時再逐步完善。這樣分期建設既節(jié)約了一期建設成本,又避免了資源浪費。對于老城區(qū),公園體系建設的重點在于改造早期公園,增加活動空間和健身設施,同時,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城市公共空間,見縫插針地新建口袋公園,增加老城區(qū)的公園綠地數量,滿足市民的休閑健身需求??傊?,揚州公園體系建設應打破行政區(qū)劃界線,從整個區(qū)域、整座城市著眼進行規(guī)劃,統(tǒng)籌規(guī)劃城市生態(tài)空間布局,合理安排城市綠地空間,健全城市生態(tài)網絡,營造城園一體、城園共生的城市大園林景觀,實現從“城市公園”向“公園城市”的轉變。3.工程建設注重質量和細節(jié),體現人文關懷工程建設細節(jié)決定品質、細節(jié)決定成敗。近年來,揚州城市公園的建設跳出了“重觀賞、輕參與”的傳統(tǒng)造園模式,無論是新建公園還是舊園改造,根據已有建設經驗,梳理出了建設城區(qū)中央活動區(qū)的十個核心要素:有樹木、有步道、有兒童游樂設施和高低籃球架、有體育設施(主要是籃球場、羽毛球場、籠式足球場)、有健身器材(主要給老人鍛煉用)、有燈和凳、有文化設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